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裝…………○…………內…………○…………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5年粵人版八年級歷史下冊階段測試試卷629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五六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5題,共10分)1、以下人物屬于洋務派的有()
①林則徐②鄧世昌③奕④曾國藩⑤李鴻章⑥左宗棠⑦張之洞。A.①②③④⑤B.①④⑤⑥⑦C.②③④⑤⑥D.③④⑤⑥⑦2、鴉片戰爭前,在中英貿易中,導致白銀大量流入英國的主要商品是()A.呢絨B.布匹C.茶葉D.鴉片3、如圖中的漫畫《一個蘿卜千斤重,兩頭毛驢拉不動》反映了我國在社會主義建設中所犯的錯誤是()
A.高指標B.瞎指揮C.浮夸風D.共產風4、自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打破“鐵飯碗”和職工“下崗”等現象,已經不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這主要與我國的哪一重大變革有關()A.加強民主建設B.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C.建立經濟特區D.國有企業改革5、中國近代史的開端是()A.鴉片戰爭B.太平天國運動C.第二次鴉片戰爭D.洋務運動評卷人得分二、多選題(共5題,共10分)6、下列哪些事件鞏固了新中國的政權的有()A.抗美援朝B.西藏和平解放C.一五計劃D.土地改革7、從1858年到19世紀80年代,沙俄強迫清政府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共侵占中國150多萬平方千米的土地,下列符合以上條件的條約是()A.中俄《璦琿條約》B.中俄《改訂條約》C.中俄《北京條約》D.中俄《辛丑條約》8、為了限制袁世凱的權利,孫中山等革命黨人采取的措施有:A.清帝必須退位B.臨時政府設在南京C.臨時大總統到南京就職D.頒布《中華民國約法》9、1950年土地改革法主要內容是A.宣布廢除地主階級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B.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C.沒收地主階級的土地,D.分配給無地少地的農民10、以下關于敵后杭日機據地的敘述正確的是()A.建立杭日民主政權B.實行減租減息的土地政策C.發展生產D.堅持片面抗戰的路線評卷人得分三、填空題(共6題,共12分)11、19世紀六七十年代,洋務派提出“____”口號,創辦了一批近代軍事工業。12、列舉出中國近代化的幾次探索。______。13、1980年中共中央決定為()恢復名譽,使黨的歷史上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14、綜合探究:好的歌曲往往負載了時代氣息;是歷史發展的見證,是催人奮進的長詩。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我們唱著東方紅,當家做主站起來;我們唱著春天的故事,改革開放富起來;繼往開來的領路人,帶領我們走進新時代,高舉旗幟開創未來--《走進新時代》(1)材料一中讓中國人民“站起來”的領袖是誰?“站起來”的中國人民社會地位發生了怎樣的巨大變化?
材料二20世紀50年代中國大地上流行的歌曲《社會主義好》;歌詞為:“社會主義好,社會主義好,社會主義國家人民地位高,反動派被打倒,帝國主義夾著尾巴逃跑了,全國人民大團結,掀起了社會主義建設高潮,建設高潮。”
(2)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歌曲《社會主義好》流行的歷史背景。黨在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上遇到的“嚴重失誤”,農業上主要表現是什么?
材料三我出生在那一九七八,老爸說那一年變化真大,報紙上天天討論真理的標準,安徽的農民偷著把土地包干,北京城開了一周的大會早春的雷聲震撼了華夏--電視劇《鴿子哨》的主題歌《我的一九七八》(3)材料三中的“北京城開了一周的大會”指的是哪次會議?“安徽的農民偷著把土地包干”開啟了我國農村哪項改革?
材料四一九七九年那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神話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跡般聚起座座金山-九九二年又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寫下詩篇--《春天的故事》(4)材料四中的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指的是什么?1992年“在中國的南海邊寫下詩篇”指的是什么事件?有何重要影響?
材料五山綠起來人富起來;面朝大海中國春暖花開。一個夢用五千年文明的承載美麗中國世世代代
--《美麗中國》(5)建設“美麗中國”從我做起,請談談你的想法。15、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學等校學生三千多人,在天安門前集會講演,隨后舉行游行示威。______。(判斷對錯)16、如圖是《盧溝橋事變形勢圖》;請將下列地名的英文字母代號填到圖中相應的方框中。
A.七七事變。
B.九一八事變。評卷人得分四、判斷題(共3題,共15分)17、黨的第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18、為了維護國家統一,1878年,左宗棠在各族人民的支持下,率軍收復了除伊犁之外的新疆。______。19、西藏和平解放后,中國獲得了完全統一。______(判斷對錯)評卷人得分五、辨析題(共2題,共18分)20、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雙方發表了《中美聯合公報》,中美關系正常化。21、1901年《馬關條約》的簽訂,使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評卷人得分六、材料題(共4題,共8分)22、一次次列強的入侵;一個個屈辱的跳條約,記錄著近代中國的苦難歲月。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一: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為通商口岸;中國賠款2100萬銀元;割讓香港島給英國;英商進出口貨物繳納的稅款;中國須用英國商定。
材料二:清政府割遼東半島;臺灣、澎湖列島給日本;賠款日本軍費白銀2億兩;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通商口岸;允許日本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等。
材料三:清政府賠償白銀4.5億兩;以海關等稅收作擔保;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允許各國駐兵保護,不準中國人居住;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反帝活動;清政府拆毀大沽到北京沿線設防的炮臺,允許列強各國派兵駐扎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要地。
--以上材料摘自《歷史》(北師大版八年級上冊)請問答:
(1)上述三則材料內容分別出自中國近代哪三個不平等條約?
(2)請指出與這三個不平等條約相對應的列強侵華戰爭名稱。
(3)請概括指出材料三內容對近代中國社會產生的嚴重影響。23、閱讀下列材料,并回答問題。材料一“中國代表團是來求團結而不是來吵架的;中國代表團是來求同而不是來立異的。我們的會議應該是求同而存異的。”
——周恩來材料二20世紀70年代中國外交材料三改革開放以后,中國繼續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持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同其他國家發展友好合作關系。中國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國際地位不斷提高,在國家事務中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摘編自部編版《中國歷史》八年級下冊
(1)材料一反映了周恩來總理參加哪次國際會議?他在這次會議上提出了什么方針,從而“改變了會議的航向”?(2)哪一外交成就讓左圖中的喬冠華開懷大笑?(3)寫出右圖“跨越太平洋的握手”反映的歷史事件。它對中美兩國關系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4)綜合上述材料,分析新中國外交領域不斷取得成就的原因。24、文化遺產和歷史文物見證了歷史的發展。材料一復興之路展示了近現代中國人民為民族復興而奮斗的艱辛歷程。(1)按照歷史發展的時間順序,排列以上文物。(填寫序號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請從以上文物中任選一件,說明相關歷史事件及其影響。
材料二建設新中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民族復興的必經之路。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同學們搜集到一下歷史資料:(3)從以下表格中任選一個與民族復興相關的主題,運用上表中的兩則資料,說明該資料與主題的關系。25、光緒皇帝年間,八國聯軍侵占北京,中國被迫簽訂《辛丑條約》這一條約簽訂后,中國社會性質如何?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5題,共10分)1、D【分析】第二次鴉片戰爭后;清朝內外交困.統治集團內部一些較為開明的官員主張利用西方先進生產技術,強兵富國,擺脫困境,維護清朝統治.這些官員被稱為“洋務派”.洋務派在中央以恭親王奕?為代表,在地方以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為代表.從19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他們掀起一場“師夷長技”的洋務運動.
故選D.
本題主要考查洋務派代表人物;知道洋務派在中央以恭親王奕?為代表,在地方以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為代表.
本題以洋務派代表人物為依托,考查學生解讀題干信息和對歷史史實的準確識記能力.注意掌握中國近代化探索時期的事件及其代表人物.【解析】D2、D【分析】鴉片戰爭前;在中英貿易中,呢絨;布匹、茶葉等物資大量出口,對西方形成巨大的順差,世界市場上一半白銀流入中國.后來,英國商人發現,鴉片走私可以牟取暴利,于是向中國大量走私鴉片.所以鴉片戰爭前,在中英貿易中,導致白銀大量流入英國的主要商品是鴉片.
故選D.
本題考查林則徐虎門銷煙的相關知識點.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林則徐虎門銷煙的知識點的識記能力.解答此題時,教育學生學習林則徐國家利益、無畏無懼的精神品質.【解析】【答案】D3、C【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的相關知識。“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是我國探索建設社會主義道路中產生的嚴重失誤,雖然廣大干部群眾付出了辛勤勞動,但是由于違背客觀經濟規律,高指標、瞎指揮、浮夸風、共產風為標志的“左”的錯誤泛濫,工農業生產遭到嚴重破壞,國家和人民遇到建國后未曾有過的經濟困難。“一個蘿卜千斤重,兩頭毛驢拉不動”違背了客觀事實,反映了“左”傾錯誤中的浮夸風。因此ABD不合題意,故選C。【解析】C4、D【分析】改革開放以后;打破“鐵飯碗”和職工“下崗”等現象與我國的國有企業改革有關.從1985年起,我國城市改革全面展開,重點是國有企業的改革,在分配制度方面克服長期以來吃“大鍋飯”的弊病,實行按勞分配為主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故選D.
本題主要考查國有企業改革.
本題考查解讀材料信息和對歷史史實的準確識記能力.重點掌握國有企業改革的內容和實質.【解析】D5、A【分析】根據所學知識;鴉片戰爭中國戰敗,被迫簽訂了《南京條約》,中國開始從封建社會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也是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故選:A。
本題考查鴉片戰爭;知道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本題考查鴉片戰爭,考查學生的識記和理解能力,解題關鍵是熟練掌握基礎知識。【解析】A二、多選題(共5題,共10分)6、ABD【分析】略【解析】ABD7、ABC【分析】略。
【解析】ABC8、BC【分析】略【解析】BC9、ABCD【分析】本題考查土地改革的內容。由于封建土地制度嚴重阻礙農村經濟和中國社會的發展。新中國成立后,占全國3億多人口的新解放區還沒有進行土地改革,廣大農民迫切要求進行土地改革,獲得土地。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它規定廢除地主階級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1950年,全國分批進行土地改革,沒收地主的土地,分給無地和少地的農民耕種,同時也分給地主應得的一份,讓他們自己耕種,自食其力,到1952年底,全國大陸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故選ABCD。【解析】ABCD10、ABC【分析】略【解析】ABC三、填空題(共6題,共12分)11、自強【分析】【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從“自強”到“求富”史實的識記。依據北師大版初中歷史八年級上冊第6課近代工業的興起;第一子目從“自強”到“求富”中的內容:“洋務運動起初以‘自強’為口號,購買外國機器,學習西方技術,創辦了一批軍事工業。”可知,故填自強。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主要考查學生對從“自強”到“求富”史實的識記。對于這一內容,還可以考查洋務運動的背景、時間、內容和影響。12、略
【分析】中國近代化的探索經歷了學習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學習西方的政治制度、學習西方的思想文化三個階段.學習西方科學技術的典型事件是洋務運動;學習西方政治制度的典型事件是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學習西方的思想文化的典型事件是新文化運動.
故答案為:
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
本題考查的是中國近代化的探索.
本題考查中國近代化的探索,考查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熟練掌握基礎知識.【解析】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13、略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了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平反假家錯案的相關知識。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平反假家錯案的工作在全面展開。1980年,中共中央決定撤銷“文化大革命”中強加給劉少奇的種種罪名,為劉少奇恢復名譽,使黨的歷史上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故填:”劉少奇“。【解析】劉少奇。14、略
【分析】
(1)本題考查毛澤東領導人民翻身解放的事情。
(2)本題考查歌曲《社會主義好》流行的歷史背景及黨在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上遇到的“嚴重失誤”在農業上的主要表現。
(3)本題考查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及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知識。
(4)本題考查四個經濟特區的創建;鄧小平南方談話及談話的影響。
(5)本題考查學生對建設“美麗中國”的想法。
本題旨在考查學生通過歌曲來解讀歷史知識的能力,需把歌曲內容放在時代背景上理解,有一定難度。【解析】(1)毛澤東領導中國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了新中國,從此,人民當家作主站起來了;中國人民的社會地位提高了,表現在推翻壓在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翻身當家做了主人。
(2)20世紀50年代中國大地上流行的歌曲《社會主義好》;其流行背景是:1953年取得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1952年完成了土地改革;1953年-1957年實施了一五計劃;1954年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1953年-1956年進行了社會主義的三大改造等;黨在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上遇到的“嚴重失誤”,農業上主要表現是:造成高指標;瞎指揮、浮夸風、“共產風”等錯誤泛濫,工農業生產遭到極大破壞,國家和人民遭到建國以后未曾有過的經濟困難等;另外,農村還出現了大躍進(浮夸風)等。
(3)材料三中提及“1978年”;“北京城開了一周的大會”“報紙上天天討論真理的標準,安徽的農民偷著把土地包干,”可知這是指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安徽的農民偷著把土地包干”開啟了我國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改革。
(4)材料四中的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指的是鄧小平提出的創建經濟特區的事情。1980年;我國創建了深圳;珠海、汕頭、廈門四個經濟特區。1992年“在中國的南海邊寫下詩篇”指的是1992年鄧小平南方談話,論述了社會主義的本質、姓“資”姓“社”的標準及提出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等問題;其影響是:極大地解放了人們的思想,促進了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發展。
(5)建設“美麗中國”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
故答案為:
(1)毛澤東;推翻壓在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翻身當家做主人。
(2)背景:取得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完成了土地改革;實施了一五計劃;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進行社會主義的三大改造等。造成高指標;瞎指揮、浮夸風、“共產風”等錯誤泛濫;工農業生產遭到極大破壞,國家和人民遭到建國以后未曾有過的經濟困難等;大躍進(浮夸風)。
(3)十一屆三中全會;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4)四個經濟特區;南方談話;影響:極大地解放了人們的思想;促進了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發展。
(5)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15、略
【分析】據所學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后;作為戰勝國之一的中國在巴黎和會上要求收回山東權益,但此合理要求被西方列強拒絕,列強還將德國在中國山東的權益轉交給日本.消息傳來,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學等學生舉行游行示威,五四運動爆發.
故答案為:
√.
本題考查五四運動的相關史實.
重點識記五四運動的背景、內容與影響.【解析】√16、1937年7月7日;日軍侵略軍在北平西南的盧溝橋,以軍事演習為名,向中國軍隊發動突然進攻,中國軍隊奮起抵抗,全國性的抗日戰爭從此爆發.與A有關.1931年9月18日,日本關東軍經過精心策劃,炸毀沈陽北郊柳條湖的一段路軌,反誣是中國軍隊破壞,日軍以此為借口,炮擊中國東北軍駐地北大營,攻占沈陽城,這就是“九一八事變”.不到半年,東北三省淪陷.與B有關.
故答案為:
【分析】
本題以“《盧溝橋事變形勢圖》”為切入點;考查的是七七事變的相關知識.
掌握九一八事變和盧溝橋事變發生的時間、原因、影響.【解析】1937年7月7日;日軍侵略軍在北平西南的盧溝橋,以軍事演習為名,向中國軍隊發動突然進攻,中國軍隊奮起抵抗,全國性的抗日戰爭從此爆發.與A有關.1931年9月18日,日本關東軍經過精心策劃,炸毀沈陽北郊柳條湖的一段路軌,反誣是中國軍隊破壞,日軍以此為借口,炮擊中國東北軍駐地北大營,攻占沈陽城,這就是“九一八事變”.不到半年,東北三省淪陷.與B有關.
故答案為:
四、判斷題(共3題,共15分)17、×【分析】試題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相關知識內容。1992年,中共十二大明確提出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即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考點:人教新課標八年級下冊·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解析】【答案】錯18、√【分析】洋務運動在地方以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和張之洞為代表;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為欽差大臣;去收復新疆,1878年左宗棠率軍收復除伊犁之外的新疆,維護了國家統一。
故答案為;
√。
本題以“1878年;左宗棠在各族人民的支持下,率軍收復了除伊犁之外的新疆”為切入點,考查左宗棠收復新疆的相關知識。
本題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需要準確識記左宗棠收復新疆的相關史實。【解析】√19、×【分析】1951年10月;人民解放軍勝利進抵拉薩,西藏和平解放.西藏和平解放,標志著祖國大陸實現了統一,大陸各族人民實現了大團結.不是中國獲得了完全統一.
故答案為:×.
本題以西藏和平解放為切入點;主要考查西藏和平解放的意義的相關史實.
本題主要考查綜合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判斷分析的能力.理解并識記西藏和平解放的相關史實.【解析】×五、辨析題(共2題,共18分)20、對。【分析】【分析】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雙方發表了《中美聯合公報》,中美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
【點評】本題考查的是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的史實。21、錯誤:《馬關條約》;改正:《辛丑條約》.【分析】【分析】據所學知;1901年《辛丑條約》的簽訂,使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馬關條約》的簽訂是在1895年,《馬關條約》使中國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故答案為:錯誤:《馬關條約》;改正:《辛丑條約》。
【點評】本題以改錯題的形式,考查《辛丑條約》的相關知識。注意識記近代中國簽訂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的內容及影響。六、材料題(共4題,共8分)22、略
【分析】
(1)本題主要考查中國近代史上的三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
(2)本題主要考查與這三個不平等條約相對應的列強侵華戰爭名稱.
(3)本題主要考查《辛丑條約》對近代中國社會產生的嚴重影響.
本題主要考查中國近代史上列強對中國的侵略,主要考查學生的閱讀分析材料和綜合運用歷史史實的能力.【解析】(1)據材料一可知;這是《南京條約》的內容;根據材料二可知,這是《馬關條約》的內容;根據材料三可知,這是《辛丑條約》的內容.
(2)鴉片戰爭;清政府戰敗,被迫于英國簽訂了《南京條約》.鴉片戰爭使中國從封建社會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甲午中日戰爭,清政府戰敗,被迫于日本簽訂了《馬關條約》.《馬關條約》的簽訂大大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清政府戰敗,被迫于列強簽訂了《辛丑條約》,《辛丑條約》的簽訂,使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3)1901年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結束后;清政府被迫同英;美、俄、日、法、德、意、奧等國簽訂的《辛丑條約》,給中國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的負擔,嚴重損害了中國的主權,從此,清政府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度半封建社會.
故答案為:
(1)《南京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
(2)鴉片戰爭甲午中日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3)清政府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度半封建社會.23、略
【分析】(1)本題考查萬隆會議的相關知識。結合材料一“中國代表團是來求團結而不是來吵架的;中國代表團是來求同而不是來立異的。我們的會議應該是求同而存異的。”可知,這是周恩來在萬隆會議提出的“求同存異”方針。
(2)本題考查新中國外交的相關知識。材料二左圖中的喬冠華開懷大笑是因為1971年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3)本題考查中美關系的相關知識。1972年尼克松訪華;周恩來到機場迎接,才有了在機場“跨越太平洋的握手”。1972年尼克松訪華,中美發表《聯合公報》,中美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
(4)本題考查對外交成就取得原因的認識。新中國外交領域不斷取得成就有諸多因素:如制定了正確的外交政策-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國家綜合實力不斷增強;外交工作者的不斷努力和付出;國際環境的不斷變化等。
【解析】(1)萬隆會議;“求同存異”方針。
(2)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3)尼克松訪華;中美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得到改善;緩和或結束對抗)。
(4)制定了正確的外交政策;國家綜合實力不斷增強;外交工作者的不斷努力和付出;國際環境的不斷變化。
24、略
【分析】(1)本題主要考查開國大典、抗美援朝、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相關知識。結合所學可知,文物1:1978年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確立了把黨的中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和實行改革開放的最重大戰略決策,從此我國走上改革開放、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正確道路。改革開放后,我國改革從農村開始,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1978年冬,安徽僧鳳陽縣小崗村18戶農民立下了一張“分田到戶”的字據。這一舉措得到很好的成果,被推廣到全國。文物2:1949年10月1日下午3時,北京30萬軍民齊集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開國大典。毛主席莊嚴地向全世界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并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是中國唯一的合法政府。文物3:1950年10月,中國人民志愿軍在彭德懷司令的率領下,開赴朝鮮戰場,同朝鮮軍民一起,抗擊美國侵略軍。在中朝人民軍隊的頑強抗擊下,1953年7月,美國侵略軍被迫簽訂《朝鮮停戰協定》,中朝人民取得了反侵略戰爭的勝利。因而順序為:2、3、1。(2)本題主要考查開國大典、抗美援朝、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意義相關知識。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改革開放后,我國改革從農村開始,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建立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礎上,集體所有的土地長期承包給各農戶使用,把農民的責、權、利緊密結合起來,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業生產得到大發展,農村開始富裕起來了。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宣告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新中國的的成立中國人民經過一百多年的英勇斗爭,終于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已經取得偉大勝利,標志著中國人民受奴役受壓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時代已經過去。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成了新國家、新社會的主人。中國歷史從此揭開了新的篇章。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維護了亞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新中國的國際威望,鞏固了新政權,為新中國贏得了一個相對穩定的和平環境。(3)本題主要考查新中國成立后的重大成就相關知識。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在重視教育方面,應選⑤⑥。說明,1977年高等學校招生準考證,說明恢復高考制度。義務教育法,國家通過立法保證教育,義務教育法是保護每個孩子都能上學,說明教育的普及。在科技發展方面應選④、⑧、②。說明:我國在原子彈研制方面取得成就,1964年10月,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中國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勝利地掌握了核技術,打破了核壟斷,大大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地位。楊利偉第一次航空飛行是我國在空間技術領域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農業科學家袁隆平經過多年艱辛探索,終于在1973年成功培育出我國第一代秈型雜交水稻,這種雜交水稻畝產量很高,被國外媒體稱為“東方魔稻”。在艱苦奮斗方面,應選①、②、④。說明:鞍鋼老工人撿材料、研制原子彈使用手搖計算機充分說明,在物質匱乏情況下,科學家艱苦奮斗的精神,袁隆平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經過多年艱辛探索,研制雜交水稻,憑借的也是艱苦奮斗精神。【解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中醫相關課件
- 中醫婦科護理課件
- 大學生職業規劃大賽《書法專業》生涯發展展示
- 自媒體賬號內容合作合同(版)
- 生豬養殖合作協議
- 專科電子信息工程課件
- 項目合同協議書模板
- 二手房屋帶車庫交易合同樣本
- 軟裝一體化裝修合同模板
- 西藏日喀則市南木林一中學2025屆普通中考第二次適應性檢測試題數學試題含解析
- 質量整改通知單(樣板)
- 二子女無財產無債務離婚協議書
- 裝配作業指導書
- 換填承載力計算(自動版)
- 公司董事會會議臺賬
- 2021-2022學年福建省廈門市第一中學高二下學期期中生物試題(原卷版)
- 煤礦安管人員七新題庫及答案
- (完整word版)中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指標框架(試行)
- HIV-1病毒載量測定及質量保證指南
- 電路原理圖設計評審檢查要素表
- 工控機測試標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