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仁愛科普版七年級科學下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1頁
2025年仁愛科普版七年級科學下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2頁
2025年仁愛科普版七年級科學下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3頁
2025年仁愛科普版七年級科學下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4頁
2025年仁愛科普版七年級科學下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裝…………○…………內…………○…………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5年仁愛科普版七年級科學下冊階段測試試卷144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五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單選題(共6題,共12分)1、下列哪類動物的主要特征是:身體呈兩側對稱,背腹扁平,有口無肛門()A.腔腸動物B.扁形動物C.線形動物D.環節動物2、味蕾分辨的味覺基本上有四種,其中不包括()A.酸B.甜C.苦D.辣3、如圖是顯微鏡下觀察到的某種陸生植物葉的上下表皮(ab表示細胞).以下判斷錯誤的是()

A.甲是上表皮B.a能進行光合作用C.乙是下表皮D.b能進行光合作用4、生物體的結構是有層次的,我們常吃的蘋果屬于()A.細胞B.組織C.器官D.植物體5、有關動植物結構層次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動植物的各種組織都是由細胞分化形成的B.植物的葉片表皮、動物的血液都屬于組織C.植物的葉、花、果實和人體的皮膚都屬于組織D.動植物共有的結構層次是:細胞、組織、器官6、下列單位換算中正確的是()A.26cm=26cm×0.01m=0.26mB.10km=10×1000m=104mC.5min=50sD.1km/h=3.6m/s評卷人得分二、填空題(共6題,共12分)7、螞蟻過的是群居生活;它們都有自己的“家”,在天氣晴朗的時候,它們常常要走出家門,在地面上尋找食物。某科學興趣小組為探究螞蟻尋找到食物后是如何回家的,進行了以下實驗:選擇1只正要回家的螞蟻,用剪刀剪掉螞蟻的左右側觸角,然后把它放回原地。觀察它的運動情況。

(1)該實驗基于的假設是____。

(2)該小組的實驗設計還不夠完善,請你提出改進意見____。

(3)對于螞蟻,你還想探究的問題是:____。8、(2012·湖州)如圖是2012年6月6日在地球上觀察到的金星凌日現象。金星位于日、地之間,地球上可看到金星從太陽的圓面上通過。以后在地球上還能觀看到八大行星中除金星外的____星凌日現象。

9、下列與聲有關的語句中所表達的物理含義是:

A.今天“鑼鼓喧天,震耳欲聾”,說明鑼鼓聲的____大;

B.宋祖英的歌聲“悅耳動聽”,說明宋祖英的歌聲的____好;

C.小女孩講話“脆如銀鈴”,說明她的說話聲____高;10、去年,廈門市決定在其海滄區投資逾百億元建設PX(對二甲苯)項目,該項目建成后能帶來豐厚的利潤,但由于市民有不同意見而被暫緩建設.已知對二甲苯屬于低毒有機物,是一種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易揮發的易燃液體,對呼吸系統及神經中樞有一定刺激作用.從材料中歸納出對二甲苯的任意兩個物理性質____.假如你是廈門市民,你的意見是____(填序號)①反對在廈門建設PX項目②同意在廈門建設PX項目③其他意見.你的理由是____(任選一條)①將會帶來環境污染,影響健康;將造成不安全因素;與城市發展理念不符.②不利因素可被控制;可增加財政收入;可增加就業機會;是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良機.③進行環保安全評價后再決定;將項目遷到更安全合適的地方建設;進行更廣泛的民意調查后再決定.11、家用電能表如圖1所示,該電能表工作時的電流不應超過____A.在電風扇、揚聲器、動圈式話筒中,利用圖2中所揭示的原理工作的是____

12、建筑、裝飾、裝修等材料會散發甲醒、苯等有害氣體而導致室內空氣污染,成為頭號“健康殺手”。此現象表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無規則;物體的溫度越高,分子運動____就越快。評卷人得分三、判斷題(共5題,共10分)13、一塊完整的骨骼肌屬于組織。()14、草履蟲在適宜的環境中通過細胞分裂進行生殖。(判斷對錯)15、所有植物細胞中都含有葉綠體。16、取口腔上皮細胞的準確部位應是側壁上。17、取口腔上皮細胞前要先漱口,因為漱口后口腔上皮細胞易脫落。評卷人得分四、作圖題(共1題,共3分)18、圖片18、物體A放在如圖所示的斜面上,受到80牛的豎直向下的重力G、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N=60牛、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摩擦力f=40牛的作用。請在圖中畫出這三個力的示意圖。評卷人得分五、其他(共3題,共15分)19、如圖所示,畫出光線ab和Oc通過透鏡前后的完整光路.

20、如圖所示;一小車水平向右勻速運動,在車廂頂部用細繩豎直懸掛一個小球,小球與豎直車廂壁剛好接觸.作出小車向右勻速運動時小球受力的示意圖.

21、如圖所示;光線AO是通過凹透鏡折射后射向水面的一條光線.請畫出光線AO通過凹透鏡前的入射光線;在水面的反射光線以及進入水中的折射光線的大致方向.

參考答案一、單選題(共6題,共12分)1、B【分析】【解答】解:由分析知;身體背腹扁平;左右對稱(兩側對稱)、體壁具有三胚層、有口無肛門屬于扁形動物的主要特征.

故選:B.

【分析】扁形動物的主要特征:身體背腹扁平、左右對稱(兩側對稱)、體壁具有三胚層、有梯狀神經系統,有口無肛門.如渦蟲、豬肉絳蟲等.2、D【分析】【分析】動物除了視覺和聽覺以外;還有其他的感覺器官.每種感覺都具有一定的生物學意義。這些感覺使我們能夠全面的;準確、迅速地感知環境的變化,并及時做出判斷和反應。

【解答】味覺是由味覺感受器感受到的;味覺有甜;酸、苦、咸、辣、鮮、澀、麻、涼、金屬味等十種重要味感,其中甜、酸、咸、苦四種是基本味感。舌上的味覺感受器能夠感受酸、甜、苦、咸等化學物質的刺激。

故答案為:D3、B【分析】【解答】甲中氣孔的數量明顯少于乙,說明甲是上表皮,乙是下表皮.a是表皮細胞,無色透明,不含葉綠體,不能進行光合作用;b是構成氣孔的保衛細胞;含有葉綠體,能進行光合作用.A;C、D三項不符合題意,B項符合題意.

故選:B.

【分析】陸生植物的葉片,氣孔大多位于下表皮.4、C【分析】【解答】本題考查植物的器官。植物的六大器官分別是:根;莖、葉、花、果實、種子。蘋果是果實;屬于植物的器官。因此本題選C。

【分析】解答本題的關鍵在于掌握植物的六大營養器官。5、C【分析】【解答】本題考查動植物體的結構層次。各種不同的組織都是由細胞的分化;產生不同類型的細胞而形成的;植物的葉片表皮屬于上皮組織,動物的血液屬于結締組織;植物的葉;花、果實和人體的皮膚都屬于器官;動植物共有的結構層次是:細胞、組織、器官。故答案選:C

【分析】本題考查動植物體的結構層次。6、B【分析】【分析】根據兩單位之間的關系;按照“先換后算”的方法進行單位換算,判斷正誤.【解答】解:

A.因1cm=10﹣2m,所以26cm=26×10﹣2m=0.26m;故A錯誤;

B.因1km=1000m,所以10km=10×1000m=104m;故B正確;

C.因1min=60s;所以5min=5×60s=300s,故C錯誤;

D.因1m/s=3.6km/h,所以1km/h=m/s;故D錯誤.

故選B.二、填空題(共6題,共12分)7、螞蟻可能是依靠觸角回家選10只螞蟻剪去觸角,十只螞蟻不剪去觸角,進行觀察研究加:螞蟻如何殊取食物?.螞蟻獲取食物后如何把信息傳遞給同伴?等等【分析】【分析】對照實驗是指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之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該實驗的目的是探究螞蟻觸角與辨別食物方向有關,實驗變量是觸角,在設計實驗時,要給螞蟻提供觸角的有無兩種環境,因此,沒剪觸角的螞蟻是起對照作用。【解答】(1)提出問題:由于螞蟻在尋找食物的行進中;頭部的觸角像天線似地轉來轉去,所以提出的問題是螞蟻是靠觸角辨別食物方向的嗎?作出假設:螞蟻是靠觸角尋找食物;

(2)小組實驗設計還不夠完善;每組中的螞蟻太少,偶然性大,應多放幾只數量相同的螞蟻。

(3)根據探究“螞蟻是通過什么來尋找食物的?”(提示:可以考慮味覺;視覺、嗅覺或者其他);螞蟻在所經過的道路上釋放出化學氣息,當蟻群中其他成員用觸角探測到這種氣息后,就會循著特定的路線找到同伴引導的目標,在這條路線上的螞蟻越多,留下的氣味就會越大,于是,就會有更多的螞蟻參與進來.所以提出的問題是:螞蟻是通過氣味來尋找食物的嗎?(意思對即可)。

故答案為:(1)螞蟻是靠觸角尋找食物;

(2)每組中的螞蟻太少;偶然性大,應多放幾只數量相同的螞蟻;

(3)螞蟻是通過氣味來尋找食物的嗎?8、水【分析】【分析】解題的關鍵要想到哪顆行星也和金星一樣位于太陽和地球之間。

【解答】“金星凌日”是因為金星的公轉軌道處于地球和太陽之間,且此時恰好在同一直線上。在八大行星中,水星的公轉軌道也是處于地球和太陽之間,所以也會出現轉到太陽與地球的中間且三者在一條直線上的情況,此時就會發生“水星凌日”現象。9、響度音色音調【分析】【解答】(1)“鑼鼓喧天;震耳欲聾”,說明鑼鼓聲的響度大;(2)宋祖英的歌聲“悅耳動聽”,是說她的聲帶振動產生的聲音的音色好;(3)小女孩的講話“脆如銀鈴”,是指講話聲的音調高。

【分析】樂音的三個特征:音調、響度、音色。(1)音調:是指聲音的高低,它與發聲體的頻率有關系。(2)響度:是指聲音的大小,跟發聲體的振幅、聲源與聽者的距離有關系。(3)音色:由發聲體本身決定。10、有毒、有刺激性,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易揮發,常溫下呈液態(任意兩個)①三條中任寫一條【分析】【解答】(1)物質的顏色;狀態、氣味、熔點、沸點、硬度、密度等性質;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因此,屬于物理性質的有毒、有刺激性,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易揮發,常溫下呈液態等等.(2)此題屬于開放題型,靈活性非常強,從三項中選擇一個進行解答即可.

【分析】依據物質的性質進行判斷,是針對物質的性質進行防護的一類聯系生活實際的一類題型.11、40動圈式話筒【分析】【解答】解:

(1)圖1電能表的參數中;40A是指短時間內允許通過電能表的最大電流,所以該電能表工作時的電流不應超過40A;

(2)圖2是研究電磁感應現象的實驗;選項中:

①電風扇的主要部件是電動機;是利用通電線圈在磁場中受力轉動的原理制成;

②揚聲器是磁場中的線圈在通入交變電流時受力發生振動;即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力;

③當你對著話筒說話或唱歌時;產生的聲音引起膜片振動,線圈和膜片是連在一起的,連在膜片上的線圈就一起振動,線圈在磁場里的振動,會切割磁感線產生感應電流,這就是電信號.這種感應電流隨著聲音的變化而變化,經過放大后,這個記載聲音信號的感應電流經放大后傳給揚聲器,就通過揚聲器還原成聲音.所以動圈式話筒的工作原理,是電磁感應現象.

故答案為:40;動圈式話筒.

【分析】(1)圖1電能表的參數中;10(40)A,其中10A是指平時工作時允許通過電能表的最大電流,40A是指短時間內允許通過電能表的最大電流;

(2)圖2是研究電磁感應現象的實驗,根據電風扇、揚聲器、動圈式話筒的工作原理選擇答案.12、速度【分析】【解答】建筑;裝飾、裝修等材料會散發甲醒、苯等有害氣體而導致室內空氣污染屬于擴散現象;擴散現象說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無規則運動;分子的運動速度與溫度有關,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快。

【分析】該題考查分子動理論的基本觀點的理解,擴散現象說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無規則運動;分子的運動速度與溫度有關,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快。三、判斷題(共5題,共10分)13、B【分析】【解答】“一塊完整的骨骼肌屬于組織“這句話的重點字眼是“完整”二字;一塊骨骼肌是由不同的組織按照一定的次序結合在一起構成的一個器官。

【分析】一塊骨骼肌最外面的膜屬于結締組織膜,肌腹主要是由長紡錘狀的肌肉細胞構成的,屬于肌肉組織,內外布滿了豐富的血管和神經,血管里的血液屬于結締組織,神經屬于神經組織,可見一塊骨骼肌是由不同的組織按照一定的次序結合在一起構成的一個器官。14、A【分析】【解答】草履蟲屬于動物界中最原始;最低等的原生動物,草履蟲在適宜的環境中主要靠分裂進行繁殖。故答案為:正確。

【分析】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明確草履蟲屬于單細胞動物,主要靠分裂進行繁殖。15、B【分析】【解答】只有在植物體綠色部分的細胞中;才有葉綠體的存在,比如葉肉細胞。而在非綠色部分的細胞中,是沒有葉綠體的,比如根部的細胞。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植物細胞和葉綠體關系的理解,極易犯錯。16、A【分析】【解答】取口腔上皮細胞時是在自己已漱凈的口腔內側壁上輕刮幾下。由此可知;該句話正確。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取口腔上皮的位置,較為簡單。17、B【分析】【解答】漱口的作用是將口腔的飯粒清除;以保證所取的細胞純度。而不是因為漱口后口腔上皮易脫落,因此這句話是錯的。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實驗中漱口的原因,關注于實驗的細節。四、作圖題(共1題,共3分)18、【分析】【分析】通常用一根帶箭頭的線段來表示力,在線段的末端內畫一個箭頭表示力的方向,線段的起點或終點表示力的作用點;箭頭的末端標上力的大小。這種方法就是力的示意圖。

其中:重力的大小為80牛;方向是豎直向下(試卷上應該是垂直紙的邊緣向下)

支持力的大小為60牛;方向是垂直于斜面向上。

摩擦力的大小為40牛;方向是沿著斜面(與斜面平行)向上。

【解答】如下圖。

五、其他(共3題,共15分)19、解:由圖可知;入射光線平行于主光軸,則其折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過焦點;過光心的光線經凹透鏡折射后傳播方向不改變.如圖所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