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世紀英法兩強的三次較量:英國脫穎而出歐洲格局重組_第1頁
十八世紀英法兩強的三次較量:英國脫穎而出歐洲格局重組_第2頁
十八世紀英法兩強的三次較量:英國脫穎而出歐洲格局重組_第3頁
十八世紀英法兩強的三次較量:英國脫穎而出歐洲格局重組_第4頁
十八世紀英法兩強的三次較量:英國脫穎而出歐洲格局重組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十八世紀英法兩強的三次較量:英國脫穎而出,歐洲格局重組歐洲十八世紀的政治主題是什么?毫無疑問就是英法兩大強國之間的較量(戰爭),他們之間的斗爭幾乎貫穿于整個十八世紀,在此期間歐洲的斗爭都繞不開這一主題。而在英法兩強斗爭的表面,卻蘊含著歐洲政治格局的一次重要轉變和重組。這場力量格局的變化是對上一個世紀三十年戰爭后確立的威斯特伐利亞體系的一次重要調整,深刻揭示了歐洲國際體系的擴展和變化。三十年戰爭后的歐洲1648英法這兩個“老冤家”之間的那點事兒已經堪稱是歐洲歷史上的“老毛病”了。自從十一世紀初(1066年)法國諾曼底公爵入侵英國、并且進入倫敦后,他們之間就開始了持久而漫長的沖突。其中最為典型的當屬十四世紀的英法“百年戰爭”了。然而從十八世紀開始的兩國之間的較量在性質上和之前的沖突不大一樣。這是兩強之間關于各自民族國家命運以及爭奪歐洲乃至世界霸權的持久較量。其中,在較量的過程中不單單是英法兩國之間力量和實力的此消彼長,還伴隨著歐洲格局的重組。這段時間里,英法兩強的較量集中體現在三場沖突之中,即: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奧地利帝位繼承戰爭和七年戰爭;而在此期間歐洲格局的重組則主要體現為:側翼海洋大國英國躋身為歐洲列強,并且具備了“領導世界的發展”的潛力;側翼陸地大國俄國躋身歐洲列強,成為歐陸上的一大力量;中歐小國普魯士變身為“暴發戶”,成為歐洲“列強俱樂部”成員,極大影響著歐洲的地緣政治走向。下面小編就給大家具體闡述分析這些問題。14世紀的英法百年戰爭一、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英法第一回合較量,英國搶“人頭”躋身歐洲列強這場戰爭可以說是“遺產戰爭”的再繼續,也是法國太陽王路易十四發動的第四場爭霸戰爭(詳情可以參考小編上一篇文章)。但這場戰爭實際上遠遠超出了“王位繼承”這一范疇。它被認為是歐洲歷史上第一場“沒有宗教因素的歐洲大戰”(區別于三十年戰爭中所帶有的濃厚宗教色彩),各參戰國都是抱著“實現國家利益”而來的。也是一場真正意義上的“歐洲大戰”。它實際上是英法兩國為爭奪霸權和殖民地而進行的第一回合較量。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1702-1713)起源于法國國王路易十四與神圣羅馬帝國皇帝利奧波德一世(以下簡稱“神羅”)關于西班牙王位繼承權的爭奪矛盾,根本在于英法為主的兩國爭霸的矛盾。1700年,哈布斯堡家族的西班牙國王查理二世病重,即將不久于人世,而他又沒有后代。法國和神羅都認為有權繼承王位。當時的西班牙雖然已經是“二流強國”了,但是還仍然擁有大筆豐厚的政治遺產,除了本土以外還擁有在北美以及非洲等地的大量殖民地以及大洋上的海外領地,可以說非常的誘人。對此兩國都想拿到這一“遺產”。路易十四的理由是:他的母親是查理二世的姑母,而且自己又是西班牙公主(查理二世的姐姐,泰蕾莎)的丈夫,還有就是,當年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許諾的50萬嫁妝也沒有給,因此1659年的《比利牛斯和約》不算數(和約規定泰蕾莎沒有西班牙王位繼承權,實際上路易十四已經用它發動過“遺產戰爭了”);而利奧波德一世的理由是:他的母親也是查理二世的姑母,同時他是查理二世妹妹的丈夫。一個是姐夫,一個是妹夫,查理二世是左右為難啊。法國國王路易十四最后,路易十四技高一籌,他做了大量工作。1700年10月西班牙國王立下遺囑,把王位和西班牙的領土傳給路易十四的孫子——菲利普.安茹,但明確要求他不得再繼承法國王位。事情原本就這樣解決了,但是幺蛾子出來了。老國王死后,路易十四的孫子繼承王位,即腓力五世。但是,路易十四的野心又燃起了,他想讓西班牙成為法國的一部分,這是法國稱霸歐洲的重要一步。于是第二年,他宣布菲利普.安茹能合法繼承法國王位,并且還進入了西屬尼德蘭。這一舉動看似不大,實際上后果很嚴重了。英國與荷蘭最知道其中的要害。一旦法西兩國合并,那法國完全就是歐洲一流大國,英國絕對不容許自己的敵人這么強大,這樣也不符合英國一直以來奉行的“大陸均勢”戰略,將嚴重威脅英國的安全和利益;荷蘭也是如此的考慮,更何況法國進入西屬尼德蘭的行為嚴重威脅荷蘭安全。于是1701年他們聯合神羅(利奧波德一世想趁機奪回繼承權),組成了反法同盟。而法國這邊的盟友只有西班牙(葡萄牙和薩伏依等國在開戰后轉而投靠英國一方)。1702年英國新國王安妮宣布要依靠英荷神羅同盟削弱法國的“過分實力”,于是戰爭爆發。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戰爭爆發后,法國不占優勢,在戰場上節節失利。戰爭持續了十余年,雙方損失都不小,英國方面雖占有優勢,但是也消耗不起了。于是1712年所有參戰國在荷蘭召開和平會議,解決戰爭結束和利益分配的問題。1713年法國同英國、荷蘭等在烏德勒支簽訂和平條約,即《烏德勒支和約》,涉及英法兩國的內容主要有:英荷承認路易十四的孫子為西班牙國王,法國承認安妮為英國國王,但法西兩國永遠不得合并;法國將圣克里斯托佛島、阿卡迪亞以及紐芬蘭割讓給英國等等。涉及英西兩國的內容主要有:西班牙將直布羅陀割讓給英國;西班牙在地中海的之梅諾卡島割讓給英國;英國獲得在西屬美洲殖民地販賣黑奴的壟斷權等等。除此之外,法國以及西班牙還割讓了部分領土給荷蘭、奧地利(神羅)等國。由此也可知,這場持久的戰爭法國是失敗了,不但沒有合并到西班牙,而且還損失了大量殖民地,西班牙也損失了領土和權益。反觀英國,不但實現了戰爭前的戰略目標(阻止法西合并)還獲得了大量海外領地和權益。因而英國是這場戰爭的最大贏家,他在和法國的這場較量中搶占了“人頭”,徹底成為了歐洲的一大力量,而不再是海島上的小角色了。法國失敗,損失慘重。二、奧地利帝位繼承戰爭:英法第二回合較量,英法“零收入”普魯士等獲利·經過西班牙這場戰爭,英國徹底崛起了,法國就這么在于英國第一輪的較量中失敗了。同時,就在戰爭后不久的1751年,路易十四去世了,法國的繼承者只是一個五歲大的孩子。但是英法爭霸僅僅是個開始,隨著奧地利問題出現后,兩國又開始了新的較量。奧地利皇帝查理六世1713年奧地利皇帝查理六世吸取了西班牙王位繼承引發的戰爭教訓,提前頒布了《國本詔書》。其核心是保持哈布斯堡王朝的領地不被瓜分,規定國王位置由長子繼承,若無,則長女繼承。27年后的1740年,按照這個詔書,查理六世的長女特蕾莎繼位為奧地利皇帝。但是普魯士等國認為女皇登基好欺負,正是奪取奧地利土地的絕好機會,于是就在那年12月,普魯士占領了奧地利的戰略要地—西里西亞,聲稱要奧地利以此地來換取普魯士對特蕾莎帝位的承認。奧地利帝位繼承戰爭由此爆發。本來從事情本身來說,這場戰爭和英法雙方沒有任何關系,但是法國可不想錯過這次“好機會”。因為奧地利(神羅)一直都是法國的對手,因此法國也認為女皇登基是瓜分哈布斯堡家族領地的絕好機會,于是法國連同西班牙也參與到其中。就這樣法國同普魯士、巴伐利亞、薩克森等國締結了瓜分奧地利領土以及反對奧地利的同盟,并且還積極行動起來了。作為法國對手的英國看到這種情況當然不能坐視法國等擴張實力而不管。加上英國的傳統政策也是支持奧地利對抗法國。因此英國自然是和奧站在同一條陣線上。但是由于當時英國正在和西班牙打仗,因此此時法英兩國并沒有正面對抗,而是英國資助奧地利。英國主要是想利用奧地利去對抗法國。然而特蕾莎進行這場戰爭的目的是阻止普魯士對奧地利的侵略擴張,她可沒有把法國作為直接對手來看,因而前期戰爭主要是圍繞奧普展開的。奧地利帝位繼承戰爭由于本文的主題是英法兩國之間的較量,因而關于普奧兩國的戰爭就不過多闡述。英國自從戰爭爆發以來就一直在調停普奧之間的爭奪,以利于奧地利全心對法作戰以及拉攏普魯士,瓦解法國的同盟。因而1745年12月,在英國的極力斡旋下普奧兩國簽訂《德累斯頓和約》結束了雙方之間的戰爭。從而戰爭就主要在英法兩國之間進行了。早在1744年法國宣布支持斯圖亞特王朝的查理.愛德華入侵英國時,英國就已經宣布了對法開戰,兩國實際上以此為準進入戰爭狀態。當普奧結束戰爭后,法英兩國正在激戰。在美洲戰場上英國占據優勢,然而在歐洲大陸戰場上英奧聯軍就不那么順利了。數年的明爭暗斗,不僅是英法,還把俄國、荷蘭、西班牙以及眾多德意志邦國也卷進來了。奧地利雖然在歐洲奮力拼搏,但始終沒有占據絕對優勢。在這種情況下,法英兩國深知再打下去只會白白地浪費和消耗自身力量。因為較量了這么幾年,好處貌似都讓普魯士等國拿走了,英法本身卻并沒有實際收獲,打了半天一點好處都沒有得到,反而是替別人做嫁衣,因此雙方決定議和。奧地利帝位繼承戰爭1748年10月,參戰各方簽訂《亞琛和約》徹底結束了這場長達近8年的戰爭。和約大部分內容是關于普奧兩國之間領土和政治問題的。各國承認特蕾莎以及其后世世代的全部繼承權;奧地利將西里西亞和格拉茨讓與普魯士,將帕爾馬、皮亞琴察、瓜斯塔拉讓與西班牙;英法兩國將各自在戰爭期間奪取的對方領地和戰利品全部如數奉還。從這個條約來看,普魯士和西班牙占了不少便宜;奧地利吃虧最大,但是還算是保住了皇位。但是英法忙活了半天,本來抱著爭霸的目的,想互相削弱對方,但是結果卻是“恢復原樣”,雙方可以說是這場戰爭中的“零收入”者,沒有達到目的,在第二次較量中,英法還算互不吃虧。但是這場結盟戰爭卻引發了一場重要的政治聯盟的改變。三、七年戰爭:英法最大的一次較量,英國取得“卓越成就”《亞琛和約》只是英法之間停止“無意義”的戰爭的一個停戰宣言,并沒有解決雙方的矛盾,實際上英法的火更大了。而奧地利這邊也是由于在戰爭失利不得已才把重要的西里西亞讓與普魯士,實際上對此它也是十分不滿,想借機再奪回來。因此,七年戰爭的本質是英法為爭奪歐洲霸權和海外殖民地,以及普奧爭奪中歐霸權和德意志領導權的一場戰爭。戰爭開始前英法兩國在北美殖民地爆發了沖突。法國想要奪回在第一次較量中失去的北美屬地,英國也想將自己的殖民地向阿巴拉契亞山脈以西擴張,而這個地方是法國的地盤,就這樣兩國在北美地區的矛盾激化了。這是戰爭爆發的一個重要誘因。鑒于在上次戰爭中的表現,英國這次把結盟的對象轉為法國的盟友普魯士。因為普魯士更強大,能牽制住法國在歐洲的力量。同時法國因為普魯士在上次戰爭中單獨與奧地利議和感到不滿,兩國產生間隙。普魯士也希望得到英國的支持以保住自己的所得。因而在英國的積極外交準備下,1756年1月英普兩國訂立《威斯敏斯特條約》。該條約的核心內容在于普魯士保證英國重要領地漢諾威不受法國侵犯,以及英法在北美作戰時,普魯士保證德意志邦國的安全以及不讓任何力量經過德意志,實際上普英兩國結盟了。七年戰爭前英法在北美的殖民地當英普結盟的消息被奧地利知道后,特蕾莎立刻找了法國。因為普魯士是她最大的敵人,現在又加上英國,只能靠與強大的法國結盟才能勉強對抗普魯士。而法國本來從未想過與自己多年的敵人結盟,但是面對英普結盟的現實,法國也沒有選擇。這也說明西歐國家此時已經是很成熟了,國家利益是最高準則,想要戰勝英國,法國別無選擇,傳統的因素只有拋開。也是在那一年,法奧簽訂同盟條約,規定了奧在英法戰爭中中立,必要時互相提供軍隊等支援。于是在英法戰爭爆發前,原來的聯盟徹底顛轉過來了。英奧同盟對法普同盟變成了英普同盟對法奧同盟。這是一場事關戰爭勝敗的戰略調整,被譽為是“18世紀歐洲最深刻、并帶來重大后果的外交變革”從中看出來英國決策者的戰略眼光。1756年5月和8月英國對法宣戰、普魯士進犯薩克森,戰爭全面爆發。這場英法之間大規模的軍事較量主要有兩個戰場,一是在英法的殖民地,北美、印度等地;二是在歐洲大陸戰場。前者主要是海戰,后者主要是陸戰。在大陸戰場,雖然俄國、瑞典等相繼加入法國這邊,但是普魯士實在是太強了,憑借一己之力就抵抗了多個強國的進攻。法國、俄國和瑞典等相繼失利,普魯士果然沒有讓英國失望。歐洲大陸戰場勝敗已定。在殖民地戰場上,英軍勢如破竹,法軍節節失利。1760年,北美法軍投降在印度,法軍也沒能占據優勢。此時已經表明,法國徹底失敗了。于是一場新的議和會議召開了。1763年,勝利無望的法國同英國等簽訂結束七年戰爭的《巴黎和約》,法國割讓的領地主要有:七年戰爭期間的歐洲法國將加拿大及其所有屬地、布雷頓角和圣勞倫斯河及海灣中的其他所有島嶼和沿岸地帶割讓給英國;法國將密西西比河以東除新奧爾良以外的全部土地割讓給英國;西印度群島之格林納達島、圣文森特島等歸英國所有;西班牙割讓佛羅里達燈北美屬地給英國等等。而英法都停戰了,普奧也打不下去了。于是不得不訂立和約,即《胡貝爾茨堡和約》,普魯士徹底得到了西里西亞以及格拉茨。兩國戰爭結束。這場以英法為主的戰爭較量,法國徹底失敗了,輸的很慘很慘。英國則贏得很多很多。普魯士則崛起為歐洲強國。歐洲的地緣政治發生了重要改變,世界的發展趨勢也有了重要改變。四、總結:英法三次較量下,英國崛起為“世界領導”,歐洲格局重組通過與法國這六十多年的三次較量,英國在七年戰爭結束后成為了擁有巨大實力的一等一強國。法國的殖民地大多數被英國搶走了,昔日的榮光暗淡了不少。英國則通過這三次較量徹底把老對手法國摔在后面了,從此以后法國再也不是英國的對手了。而從法國手中奪取的殖民地成為了英國在不久的將來成為“日不落帝國”的重要基石。英國贏得了海上霸權和領導世界的實力,尤其是在即將到了的工業革命后英國的地位更加牢固。七年戰爭后英法在北美殖民地的變化更重要的是,在英法的三次較量中,一些其他國家乘機崛起,深刻改變了歐洲的格局和力量結構。俄羅斯在1721年奪取北歐出海口后從大陸側翼國家躋身為歐洲強國,而傳統的強國瑞典退出了大國舞臺;奧地利則不斷的被削弱,它的實力已經不如普魯士了,也意味著后者成為德意志最終統一的最可靠力量;也是在這幾十年的較量中,普魯士成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