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文獻計量學復習資料第一章緒論1、什么叫文獻計量學?其研究對象和基本內容是什么?文獻計量學是以文獻信息體系為研究對象,采用數學、統計學等計量方法,研究文獻信息的分布狀況和變化規律,并進而探索科學技術的發展規律的一門分支學科。研究對象:信息計量學的研究對象目前主要是各種事務信息的數量方面。其內容包括信息、數據、事件、事務、文本和文獻等。其中,文獻信息指特征信息如作者、主題、分類號。文獻體系指一次、二次、三次文獻。基本內容包括三大部分,(1)理論部分:a.文獻信息體系的結構研究b.文獻信息流的規律研究:“六大規律三大定律”c.文獻信息流的數量關系研究d.文獻信息工作系統的研究(2)方法部分:三個特征:a.定量分析;b.移植性;c.綜合性(3)應用部分:a.應用原理:為什么?b.應用途徑:理論、方法c.應用領域:相關領域:科學學、管理、預測;本體領域:圖書情報研究和工作2、什么叫科學計量學、信息計量學?文獻計量學與科學計量學、信息計量學的關系怎么樣?科學計量學:采用定量方法研究科學本身發展規律的科學學的新型分支學科。信息計量學:采用數學、統計學等定量方法研究信息現象、過程和規律的一門分支學科。文獻計量學與科學計量學的關系:(1)從研究目的來看:兩者相同(2)從研究途徑來看:文獻計量學是從文獻入手(3)從研究方法來看:相似——都用定量法文獻計量學與信息計量學的關系:相同:交叉的內容;二者關系密切、相輔相成;不同:(1)范圍不同;(2)信息計量學任務更加艱巨3、什么叫網絡計量學?其產生的背景和基本內容是什么?網絡計量學是采用數學、統計學等定量分析方法,對網上信息的組織、存儲、分布、傳遞、相互引證和開發利用等進行定量描述和統計分析,以揭示其數量特征和內在規律的一門新興分支學科。網絡計量學的產生背景:(1)信息資源的電子化、網絡化,及網上數據信息數量的激增,既是網絡計量學產生的基礎和條件,也是要求其產生迫切的需求;(2)電子文獻信息資源統計分析的研究成果為網絡計量學產生奠定了基礎、積累了經驗;(3)是學科發展的需要;(4)是網絡管理的需要。網絡計量學的基本內容:(1)網絡信息計量學的基本問題研究;(2)網絡信息計量學的理論問題研究(3)網絡信息計量學得方法問題研究(4)網絡信息計量的技術問題研究(5)網絡信息計量的應用問題研究(6)網絡信息資源計量管理對策問題研究第二章文獻信息增長規律4、什么是文獻情報流?它具有什么基本特征?文獻情報流:文獻中所含情報的總匯,它是一系列具有某一主題特征的科學文獻的集合。特征:動態性和靜態性。動態性是指科學文獻隨時間的延續而增長和老化的性質。靜態性則指在一定時間內科學文獻在空間的分布性質。如集中—分散分布、文獻按著者分布、詞匯在文獻中的分布、引文分布、主題相關分布等的規律性。5、科學文獻指數增長率是怎樣發現的?其基本內容?發現過程:(1)1944年賴德對美國有代表性大學圖書館藏書增長率進行研究,發現平均每16年遞增一倍。(2)普賴斯1949年發現現象,1959年發表“科學指數增長”等問題的系列講座演講,1961年出版著作《巴比倫以來的科學》。(3)普賴斯對期刊SA、BA、CA進行統計,得出結論:科學領域內的文獻是按指數增長的,每隔大約10年到15年時間增加一倍,每年增長約5%~7%。基本內容:指數定律公式F(t)=aebt(a>0,b>0),式中t——時間,以年為單位;a——條件常數,即統計的初始時刻(t=0)的文獻量;e——自然對數的底(e=2.718…,可近似地取為2);b第三章文獻信息老化規律6、什么叫文獻老化與情報老化?兩者的區別?(1)文獻老化:指科學文獻隨其“年齡”的增長,其內容日益變得陳舊過時,作為情報源的價值不斷減小,甚至完全喪失其利用價值。(2)情報老化:情報的有效價值隨著時間流逝而衰減的現象。(3)兩者的區別:a.定義不同:文獻老化在定義中強調用戶對文獻使用在減少,其有兩層含義,一層是文獻中所載情報已失去價值(情報老化),故用戶沒有必要再使用該文獻;另一層含義是文獻中所載情報雖然仍有價值(情報未老化),但該情報被收入到新文獻中,用戶不用使用該文獻。而情報老化是指情報的價值在減少,逐漸老化的過程。b.對象不同:文獻老化是相對用戶而言的。其老化程度是由用戶對文獻的態度決定的。情報老化是針對情報對象而言的,其老化程度是由情報本身的價值決定的。7、何為半衰期和普賴斯指數?兩者有何關系?半衰期是指某一學科領域現時正在使用的較新一半文獻的出版時間。普賴斯指數是在某一個知識領域內,年限不超過5年的文獻的引文數量與引文總量之比,用以量度文獻的老化速度和程度。關系:(1)含義不同:一般來說,某一學科或領域文獻的普賴斯指數越大,半衰期就越短,說明其文獻的老化速度就越快。(2)定義不同:文獻的半衰期只能籠統地衡量某一學科領域全部文獻的老化情況,而普賴斯指數既可用于某一領域的全部文獻,也可用于評價某種期刊、某一機構,甚至某一作者或某篇文章的老化特點。半衰期概念可適用于一般情報老化,而普賴斯指數只適用于文獻情報。(3)計算方法不同:半衰期的計算根據半衰期的定義求得,利用作圖法和定量模型計算法求得;普賴斯指數利用計算公式Pr=出版年限不超過五年的被引文獻總量/被引文總量*100%求得。第四章布拉德福定律8、布拉德福定律是怎樣形成的?簡述其基本內容。布拉德福定律的形成:(1)文獻分散的普遍性:布拉德福最早發現文獻的離散規律,即相關論文在期刊中不是均勻分布的,而是具有明顯的集中與離散規律。(2)理論推導:a)布拉德福認為,按照科學統一性的原則,科學技術的每一個學科都或多或少,或遠或近地與其他任何一個學科相關聯;b)學科的層次性是布拉德福分區思想形成的理論基礎。(3)定量推導:布拉德福以應用地球物理學和潤滑領域為樣本,對相關文獻的期刊分布進行了統計分析,并通過數學推導的方式發現了不同學科的論文在相應的期刊中有著同樣的分布規律。布拉德福定律的基本內容:(1)區域描述(文字描述):將期刊登載某學科論文載文量大小按遞減順序排列,并將其分區,使每個區論文數基本相同,那么相應各區期刊數之比n?:n?:n?=1:a:a2(a為布氏系數)(2)圖像描述:9、簡述維克利和布魯克斯對布拉德福定律的主要貢獻。維克利的貢獻:(1)最早為布氏定律定名;(2)他指出分布圖形由曲線和直線兩部分組成;(3)指出布拉德福定律是由區域表述與圖像描述兩部分組成;(4)維克利的兩個推論:a)他發現該定律不只局限于劃分為三個區,同樣適用于三個區以上的情形,即:n?:n?:…:nm=1:a:…:am-1(m=3只是特例);b)同時他推導出n?:n1-2:n1-3…:n1-m=1:V:V2…:Vm-1(V為分散系數,即維氏系數)這兩個推論更具有普遍指導意義。布魯克斯的貢獻:(1)首次揭示了R(n)與n的關系,使布氏定律更為完善:R(n)=αn?,1≤n≤c①R(n)=Klgn/S,c≤n≤N②這兩個方程表示圖像的曲線部分和直線部分。R(n):期刊的相關論文累積數α=R(1)β:參數,表示曲線部分的曲率,β總小于1K:參數,表示直線部分的斜率S:參數,表示學科幅度(2)為布拉德福定律的推廣應用鋪平了道路。10、簡述布氏定律主要有哪些方面的應用。布氏定律具有普遍適用性。(1)應用方法與技術:區域分析法、圖像分析法、等級排列技術(2)應用領域:①確定核心期刊;②用于文獻檢索;③考察專著的分布;④動態館藏的維護;⑤檢索工具完整性的測定;⑥學科幅度的比較;⑦指導讀者利用期刊;⑧指導期刊訂購工作。(注:測定核心期刊是重點)第五章齊普夫定律11、何謂最省力法則,它與圖書情報工作的聯系。每一個人的運動,不管屬于哪種類型,都是在一定的道路上進行的,而且都將受一個簡單的基本法則的制約,千方百計地選擇一條最省力的途徑。在各種運動中,人們也都有意無意地按照這個基本法則行事。齊普夫把這樣一個他認為普遍存在的法則稱為“最省力法則”。與圖情工作的聯系:(1)用于研究圖書館或情報中心在一個城市中的合理位置,盡量使所有可能使用它的人平均付出最小的力。(2)用于研究書庫中圖書排列的最佳方案,打破傳統的絕對按某種順序排列的方法,使圖書管理員在索取讀者所需要的書時,平均付出的力最省。12、齊普夫定律是怎樣形成的,其基本內容有哪些?(1)齊普夫定律的形成:①早在1898年,德國語言學家F.W.Kaeding就編寫了世界上第一部頻率詞典《德語頻率詞典》。②20世紀初,美國教育學家兼心理學家E.L.Thorndike先后編寫了《教師二萬詞詞書》,《教師三萬詞書》,對英語的詞匯作了大量的頻率統計工作。③1916年,法國速記學家艾思杜就發現了在較長文章中,詞的出現頻率分布的定量化形式。④1928年,美國貝爾電話公司物理學家貢東在研究提高電話線路的通訊能力的工作中發現了規律,提出定量公式f(r)=C/r,但并沒有完全確證這一公式。⑤齊普夫在前人的基礎上,抓住前人還沒有解決的問題大膽探索,正式創立了詞頻分布定律。1935年,齊普夫以大量統計數據對詞頻分布規律進行了系統研究,論證了單參數詞頻分布公式f(r)=C/r的正確性。由于齊普夫作了大量艱巨的統計和計算工作,確定了C的性質,論證了描述詞的頻率與等級序號之間關系的定量形式,而且用“最省力法則”對其作出深刻的理論解釋,為揭示這分布規律作出巨大貢獻。因此人們將上述單參數詞頻分布定律稱為齊普夫定律。(2)基本內容:文字描述:如果把一篇較長文章中每個詞出現的頻次統計起來,按照高頻詞在前、低頻詞在后的遞減順序排列,并用自然數給這些詞編上等級序號,即頻次最高的詞等級為1,頻次次之的等級為2,……,頻次最小的詞等級為D。若用F(r)表示頻次,r表示等級序號,則有F(r)r=C(C為常數)。人們稱該式為齊普夫定律。圖像描述:齊普夫分布曲線,見課本141頁第六章洛特卡定律13、何為科學生產率,其研究有何意義?科學生產率是指“個體科研人員在一定時期內所撰寫的論文數量”。它是以科研人員的論著數量來衡量的科學生產能力。它的意義在于:(1)描述了文獻與作者的關系,測量科研人員撰寫科學文獻的能力;(2)揭示了某一學科的作者數、文獻數,是衡量一學科發展的重要參數指標。14、洛特卡定律是怎樣形成的?其基本內容是?形成過程:(1)數據的收集及歸納:采用化學和物理兩個領域文獻中載體的數據,因為它們是20世紀發展速度最快、最全面的學科,能全面反映科學發展進程。數據來自于《化學文摘》(CA)和《物理學史一覽表》,分別記錄兩個學科的論文數、作者數、作者百分比和累計百分比。n值的估計:設x為論文數,Yx為撰寫x篇論文的作者數量,將其分別取對數并制圖,用n表示斜率,得到n近似等于2.0.C值的估算方法:C表示為作者樣本總數,f(yx)=C·1/x2上式是洛特卡定律的另一種表達形式:寫有x篇論文的作者占作者總數的百分比與x成反比關系。經累計求和后得到:C=c/π2=0.6079內容:(1)文字表述:生產1篇文章的作者數是全體作者的60%左右,生產2篇文章的作者大約是生產1篇文章作者數的1/4,生產3篇文章的作者大約是生產1篇文章作者的1/9,寫n篇文章的作者數是生產1篇文章作者數的1/n的平方。圖像描述(見課本p168)洛特卡分布曲線(3)洛特卡定律的特點:a.洛特卡采用頻次排序的方法,即按某類作者出現的頻次大小排位,而非按照作者所寫的論文多少對作者進行等級排序;b.論文在作者上的集中與分散程度只限于平方反比關系,即只給出了這種集中于分散程度的單一描述。15、簡述洛特卡定律的發展和普賴斯定律。洛特卡定律發展(p169)(1)洛特卡定律的驗證工作;(a)1926年,洛特卡以其獨特的視角,闡述了期刊論文作者與論文數量之間的定量關系——洛特卡平方反比律,旦當時未能得到足夠的重視。(b)在洛特卡定律產生后的近70年中,科學界各領域研究者對其進行了驗證工作。在80年代以前,研究主要涉及文獻作者分布領域的基礎理論;進入80年代后,研究工作主要集中于應用研究。 (代表人物:M.L.帕歐;P.T.尼科爾斯;Y.S.陳等)(2)弗拉奇的貢獻;弗拉奇自1972年起對洛特卡定律進行系統研究,他認為:(a)當時的有些研究工作或所謂的驗證工作并沒有達到乃至超過洛氏最初的水平;(b)對于某些早已提出的基本概念,具體的驗證工作沒有進行徹底的研究。此外,弗拉奇在科學地闡述自己主張的同時,他“發現”了影響洛特卡分布的兩個因素:(a)研究者本人所處的時代或環境直接影響著研究結果,即該定律的驗證工作具有一定的人為性;(b)論文作者的數量,即統計樣本中有關作者的數據量或統計樣本的容量與研究結果有關。(3)洛特卡定律在我國的發展;(4)合作者問題的研究。普賴斯定律(p192)撰寫全部論文一半的高產作者的數量,等于全部科學作者總數的平方根,這就是普賴斯定律,可表示為:m其中,n(x)表示撰寫x論文的作者數;I=nmax為該領域內最高產作者的論文數;Nm的確定方法如下:i普賴斯定律可以理解為,如果發表的全部論文為n篇,那么其中低產作者的論文數相應比例將很小,在這種情況下由于對稱性,作者的數量符合平方根定律,一次普賴斯定律也稱為平方根定律。第七章文獻信息統計分析法16、什么叫文獻信息統計分析法,其原則要求有哪些?文獻信息統計分析法:利用統計學方法對文獻信息進行統計分析,以數據來描述或揭示文獻的數量特征和變化規律,從而達到一定研究目的的一種分析研究方法。對文獻信息統計及其數據的原則要求,可歸納為以下幾點:(1)針對性:對不同的具體統計項目應有不同的要求,如統計的內容、指標的設置、數據處理的方法等,都要有針對性,不能千篇一律。(2)準確性:數據和結果的準確性是文獻信息統計的核心要求。只有文獻數據準確,才能得出可靠的分析結論。在統計中,許多工作都是為這一目標服務的,如明確規定統計界限和指標含義,統計工具要有代表性、數據來源要廣泛等。(3)代表性:在文獻信息的抽樣統計中,只有代表性強,才能提高統計結果的可靠性和分析結論的可信度。(4)可比性:文獻信息統計數據是分析判斷的基礎,而分析時常用比較方法。因此,在設置文獻指標和統計數據時,必須注意數據的可比性。這樣才便于比較分析,得出有說服力的結論。(5)累積性:累積數據可以是絕對數也可以是相對數。在文獻信息統計研究中,常常利用文獻的累積數來說明問題,如布拉德福定律研究中的R(n)就是指的n種期刊中的相關論文累積數;在測定核心期刊時,也有所謂累積百分比法。文獻數據的累積時間越長,累計量越大,則越有利于提高文獻統計的準確性。以上這些原則要求是互相聯系、相輔相成的。在進行文獻信息統計時,我們必須統籌兼顧,以便獲得較好的綜合性效果。17、文獻統計的主要類型有哪些?其基本步驟是什么?(p264)按照統計的對象和內容來劃分,文獻統計及其數據的類型主要有以下幾種:(1)出版物統計:是應用得最廣泛、最基本的一種文獻統計類型。(2)著者統計。(3)科技用語統計。(4)引文統計。(5)其他有關文獻信息利用的統計。基本步驟:(1)統計調查:統計、搜集研究對象的原始數據和第一手資料。在獲取原始數據時,必須考慮以下幾點,①確定具體方法,②選準統計工具,③明確指標項目,④統計原始數據。(2)統計整理:亦稱統計匯總,即對原始數據資料進行分門別類的加工整理,其工作內容包括①計算,②排序,③表示。(3)統計分析:它是整個文獻統計分析方法的關鍵步驟,包括統計數據的結論分析和誤差分析。一般來說,從數據得出結論的方法有,①理論指導下的分析,②數值分析,③圖像分析(包括圖像的函數值分析和斜率分析)。第八章引文分析法18、解釋引文分析法、書目分析法、引文鏈、引文率、影響因子、文獻交流比。引文分析法:以文獻引用數據為基礎,對各種對象的引證和被印證關系進行分析,以便揭示其數量特征和規律的一種文獻計量分析方法。(筆記)書目分析法:以書目信息的統計數據為基礎,對研究對象的數量特征和規律進行分析研究的一種文獻計量分析方法。(筆記)引文鏈:引文鏈是由引證關系形成的科學文獻之間的鏈狀關系。(筆記)引文率:參考文獻數和發文量的比。(筆記)是指期刊中被引用文獻數占其載文數量的百分比,是引文分析中的基本測度之一。一般地說,引文率高的期刊質量較高,反之較差,但由于引文存在復雜性,因而引文率高低并非衡量期刊質量的唯一、可靠的指標。(來源于網絡)影響因子:是評價和比較一種期刊相對于同學科中其他期刊影響力和重要性的指標。(P392)影響因子計算公式=某刊前兩年發表論文在該年的被引證次數:該刊前兩年發表論文總數(P379)文獻交流比:文獻交流比是α,α等于A國引用B國參考文獻的數量除以B國引用A國參考文獻的數量。反映文獻交流的流向和流量。如:文獻交流比>1,則文獻由B國流向A國。(筆記)19、簡述《科學引文索引》的結構和主要功能。科學引文索引的結構:(1)概括性地總體介紹:相當于序言部分。這部分簡要介紹SCI的組成、使用、功能、規則和特點等基本情況,并包括一個統計概況對比表,此表列出了1955年至當年前一年SCI的來源出版物、來源文獻、參考文獻的統計資料。(2)引文索引:這是SCI正文的第一部分,反映歷年文獻被來源文獻引證的情況。根據被引文獻類型和作者情況的不同,又可分為四種類型:作者引文索引、團體作者引文索引、匿名引文索引、專利引文索引。(3)團體索引:位于第四分冊的開始,是根據來源索引中作者單位的所在地及名稱編制的一種索引。分為地區和結構兩部分。(4)來源索引:根據來源文獻(印證文獻)作者姓名字順編排而成,反映來源文獻的詳細情況。(5)輪排主題索引:相當于傳統的主題索引,它把“來源索引”中報道的論文標題中所有有實際意義的詞抽出來,輪流作為主要詞和次要次進行組配。科學引文索引的主要功能:(1)對個人學術研究的評價學術研究的成果最終要以科學文獻公布于眾,所以利用科學引文索引可以查找個人的淪文發表情況,并了解個人論文在專業范圍內的學術地位和影響。具體操作如下:①查找個人論文發表情況時,利用來源索引進行檢索。檢索時,按字順查找著者姓名,查到的信息說明個人發表的文獻被科學引文索引收錄的情況及所記錄的作者科研成果。②查找個人論文的學術地位和影響時,利用引文索引進行檢索。檢索時,按字順查找著者姓名,得到的信息是某人發表的文獻被人引用了沒有,只要被引用,就說明其研究得到別人的認同或繼承。(2)對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的學術評價目前國內管理部門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學術評價引入了文獻計量指標,其中較重要的一項就是SCI收錄該單位人員的論文篇數及其論文的被引次數。目前我國每年都要公布“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對我國科技人員在國內外發表的論文數量和被引用情況進行統計。當我們需要檢索某高校或某機構的學術論文時,應先利用團體索引中的地理部分或機構部分進行檢索,進而利用來源索引查找詳細文獻信息。(3)獲取新的文獻信息如果只知道某學科的研究新進展而不知學科帶頭人姓名時,可利用關鍵詞到《輪排主題索引》中進行檢索,在此得到學科帶頭人信息,然后再查來源索引,索取詳細文獻信息,這樣查到的文獻信息比較新穎,而科研人員常用的追溯法(即利用文章后面的參考文獻循環查找文獻的方法)查到的文獻卻越查越舊。(來自論文)20、什么叫引文耦合和同被引?說明兩者有何異同。引文耦合:是指引證文獻通過其參考文獻(被引證文獻)建立的耦合關系。具體地說,如果A和B兩篇文獻共同引證了一篇或多篇參考文獻,活著說它們共同具有一篇或多篇同樣的參考文獻,則稱A和B兩篇文獻具有引文上的耦合關系。(P398)同被引:就是指兩篇(或多篇)論文同時被后來的一篇或多篇論文所引證,則稱這兩篇論文(被引證論文)具有“同被引”關系。(P400)引文耦合和同被引的異同:引文耦合和同被引都是指兩篇文獻通過另外一篇或者多篇文獻建立聯系。都可以反映出文獻之間的聯系程度和結構關系,在引文分析中屬于同一種類型。這兩種方法都可以用于文獻關系研究、文獻檢索和文獻結構研究。他們的區別主要有五點:①引文耦合反映的是兩篇引證文獻之間的關系,同被引反映的是兩篇被引證文獻之間的關系。前者是由兩篇文獻的作者共同建立的,后者是由引用它們的作者各自建立的。②引文耦合強度是固定不變的,同被引強度則隨時有可能發生變化。這是因為對于任意兩篇已發表的論文來說,其后的參考文獻是固定不變的。因此,引文耦合后的關系就不會改變,也就長期地得到固定和承認。對于具有“同被引”關系的兩篇文獻來說,同被引的特性決定了它們始終處于“被動”地位,它們之間的關系總是等著其它文獻來建立,其強度也是依賴其它文獻的需要量來增加,所以同被引后的關系“仍處于變化之中”。③引文耦合反映的文獻間的關系是一種固定的長久的關系,而同被引反映的則是變化的或暫時的關系。因此,引文耦合形成的模型是靜態結構模型,而同被引則是動態結構模型。④引文耦合是回溯性的,屬于“回向引證”,而同被引則是展望性的,屬于“前向引證”。⑤對于研究和揭示科學文獻的內在聯系與規律,描繪科學發展的動態結構來說,“同被引”比“引文耦合”更具有優越性,更適應當前情報科學所研究的對象不斷變化和發展的特點。(P402)21、引文分析法主要應用(P418)測定學科的影響和重要性;研究學科結構;研究學科情報源分布;確定核心期刊;研究科學交流和情報傳遞規律;研究文獻老化和情報利用規律;研究情報用戶的需求特點;科學水平和人才的評價第九章信息計量學與核心期刊測定22、什么叫核心期刊?研究和測定核心期刊有何意義?(課本P460)概念:針對某一學科或專業領域來說,刊載大量專業論文和利用率較高的少數重要期刊,就稱為該學科的核心期刊。意義:研究和評價期刊質量,科學地確定核心期刊的范圍,對于獲得高密度的情報源,對于圖書情報單位建立基本的核心館藏,對于廣大科學工作者重點閱讀本專業期刊內容等,都有著重要的意義。具體有三個方面:(1)圖書情報單位科學管理上的需要。目前期刊發行量很大,任何一個單位要把這些期刊訂全,既沒有必要,也不可能。這是因為各學科、各專業確實存在著少數主要的核心期刊。只要有選擇地訂購少數核心期刊,就能滿足讀者的大部分的信息要求。此外,若訂刊上沒有重點,不分主次,勢必給文獻的貯藏、管理和服務等造成困難,帶來人力、物力、財力和書庫利用上的浪費。因此,研究和評價期刊的質量,科學的確定核心期刊,不斷提高訂刊的合理性和準確性,乃是圖書情報領域的重要研究課題,也是提高圖書情報單位科學管理水平的一個重要環節。(2)科技工作著重點閱讀的需要。任何科研人員都只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正版授權】 ISO/IEC TS 17021-4:2013 RU Conformity assessment - Requirements for bodies providing audit and certification of management systems - Part 4: Competence requirements for au
- 【正版授權】 ISO 10924-3:2025 EN Road vehicles - Circuit breakers - Part 3: Miniature circuit breakers with tabs (Blade type),Form CB11
- 【正版授權】 IEC 62037-8:2025 RLV EN Passive RF and microwave devices,intermodulation level measurement - Part 8: Measurement of passive intermodulation generated by objects exposed to
- 護理人員職業防護管理
- 醬油調料知識培訓課件
- 2025年學校共青團學年工作方案
- 教師節感恩活動主題方案2025年
- 2025年關于慶祝國慶的活動策劃方案
- 2025年幼兒園大班工作方案表
- 思念中的家人想要一個大大的擁抱
- DB14T 1925-2019 流通領域供應鏈標準體系
- GB∕T 23293-2021 氮化物結合耐火制品及其配套耐火泥漿
- 東北財經大學《服務禮儀X》綜合作業答卷
- 四川大學-劉龍飛-畢業答辯PPT模板
- 現澆箱梁支架施工方案(共87頁結構圖多附現場照片)
- 自學考試——軍人心理咨詢與治療
- 5關于進一步規范建設工程質量檢測服務收費的通知湘價服2009186號
- 致橡樹朗誦ppt(1) 2
- 交通安全設施擺放圖
- 實際問題與二元一次方程組說課稿12
- 上海名師應彩云_大班綜合活動+百家姓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