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11T 177-2021 城區公共文化場館美化建設規范_第1頁
DB3311T 177-2021 城區公共文化場館美化建設規范_第2頁
DB3311T 177-2021 城區公共文化場館美化建設規范_第3頁
DB3311T 177-2021 城區公共文化場館美化建設規范_第4頁
DB3311T 177-2021 城區公共文化場館美化建設規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CCSC51DB3311麗水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DB3311/177—2021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起草。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本文件由麗水市文化和廣電旅游體育局提出并歸口。本文件起草單位:麗水市文化和廣電旅游體育局、浙江省旅游發展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本文件起草人:許衛東、林岳豹、厲劍弘、任鳴、劉慶安。本文件屬首次發布。5建筑主體DB3311/177—2021城區公共文化場館美化建設規范本文件規定了城區公共文化場館美化建設的術語和定義、總體要求、室外環境、建筑主體、室內環境和日常管護。本文件適用于城區公共文化場館的美化建設。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10001.1公共信息圖形符號第1部分:通用符號GB/T10001.9標志用公共信息圖形符號第9部分:無障礙設施符號GB/T30240.1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規范第1部分:通則GB/T30240.4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規范第4部分:文化娛樂GB37487公共場所衛生管理規范GB37488公共場所衛生指標及限值要求JGJ38-2015圖書館建筑設計規范JGJ64飲食建筑設計規范3術語和定義3.1城區公共文化場館以滿足人民群眾基本文化需求、為群眾提供基本文化服務的建筑場所。主要包括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站)、美術館、科技館、紀念館、體育場館、工人文化宮、青少年宮、婦女兒童活動中心、老年人活動中心和非物質文化遺產館等類型。4總體原則4.1根據當地文化特色,突出藝術性、生態性與和諧性。4.2堅持實用性、經濟性、安全性與環保性原則。4.3美化建設體現場館自身的文化特色。DB3311/177—20215.1場館建筑應在空間設計、造型、肌理、色彩、建筑材料等方面體現美感,并與周邊景觀協調。5.2場館應優選既能夠滿足功能需求,又具有美感的個性化建筑設計方案。宜植入智能化、高科技元素,將場館建設成為當地標志性建筑。5.3建筑外立面墻體裝飾宜使用當地文化元素符號。例如,“麗水三寶”、松陽高腔和麗水鼓詞等民間戲曲曲藝以及麗水民俗、歷史名人等文化元素。5.4建筑墻面、地面應堅實耐磨,宜清潔。6室外環境6.1室外綠化景觀、建筑小品、園林設計應與建筑主體風格、色調等協調。6.2場館建筑外面的綠化宜選用鄉土樹種特色,因地制宜(見附錄A),場館范圍內綠化比率應不小于35%。不宜選用易滋生、引誘害蟲等有害動物或飛花揚絮的植物。6.3夜晚室外燈光宜體現場館元素和特色。6.4場館指示標識應符合GB/T10001.1、GB/T10001.9等要求,背景設計宜體現場館特色。7室內環境7.1內部裝飾7.1.1室內陳設7.1.1.1場館宜采用裝配式裝修,宜采用綠色建材產品,裝修風格、材料、用色等應整體規劃,并應具有美感。7.1.1.2宜建造與場館整體文化氛圍相協調的景觀小品。7.1.1.3室內宜布置綠植盆栽、雕塑和擺飾。7.1.1.4宜以形式和內容適宜的書畫作品、攝影作品、浮雕或掛飾等來裝飾場館墻壁。7.1.2服務設施7.1.2.1書架、舞臺、桌椅、展柜等服務設施在滿足實用性的基礎上,應綜合考慮色彩、形式、質感等美感要素,實現美觀和實用的平衡、服務場景的優化和美化。7.1.2.2應設置無線WIFI網絡、手機自助服務等可以提升服務對象體驗的服務設施。7.1.2.3引導、警示標識應符合GB/T10001.1的要求,無障礙設施標識應符合GB/T10001.9的要求,標識的設計制作應與館內環境協調,標識的譯寫應滿足GB/T30240.1、GB/T30240.4的相關要求。7.1.2.4文字提醒的設計應具創意,用語親切、和緩。7.1.3其它裝飾7.1.3.1宜設計包含公共文化場館名稱、標志、象征圖案、標準字、標準色、宣傳口號等要素在內的視覺識別系統,用于員工制服、辦公用品定制等場合。DB3311/177—20217.1.3.2在場館官方網站、微信公眾號等網絡頁面設計上,應注重場館的視覺識別植入與美觀。7.2照明7.2.1根據場館的服務內容和功能分區來確定適宜的照度。7.2.2應采用自然采光和人工照明相結合的照明方式來滿足文化服務需要、營造文化氛圍。7.3聲音7.3.1根據場館自身文化品味、地域文化特質和服務特點播放與環境協調的背景音樂。選用音樂聲壓宜低于人們交談聲壓。7.3.2場館內部廣播應語音標準、口齒清晰。7.3.3宜制作具有辨識度的樂曲旋律用于開館、閉館、開始廣播等提醒場合。7.3.4場館應根據服務功能對建筑內用房、場所進行噪聲級分區,可允許噪聲級應符合JGJ38-2015表7.3.1的規定。7.3.5應采用軟質材料地面、吸聲頂棚、吸聲墻面等有助于減低噪聲的措施。7.3.6場館內電梯井道、空調風機、供水設備等易產生噪聲與振動的設施設備應采取隔聲、減振措施。7.4污染控制7.4.1室內溫度、相對濕度、風速、采光照明、噪聲、空氣質量、水、通風系統和公共用品用具的衛生指標及限值要求應符合GB37488的要求。7.4.2應根據場館區塊服務功能確定新風量,以閱覽服務為主的場館空間設計新風量應符合JGJ38-2015表8.2.2的規定。7.4.3場館內設餐廳、茶座時,應符合JGJ64的要求,且產生的油煙、蒸汽、氣味等不應污染場館內其他區域。7.4.4場館易產生廢水、廢氣等污染物的區域應配備必要收集處理設施和采取必要防泄漏措施。7.4.5場館應設置通風設施,鍋爐房、除塵室等宜設置在不影響環境的區位。8場館服務8.1應不斷提升專業技能水平,向來訪者提供專業服務。8.2應衣著得體、用語規范、文明服務。8.3服務過程中應關懷弱勢群體。8.4應于顯著位置設置參訪場館文明行為引導標識或文字提醒。8.5場館內應采取人員巡查、視頻監控等方法,及時發現并制止服務對象的不恰當行為。9管理維護9.1場館應確定負責美化建設的部門,應配備工作人員負責場館內外的日常美化維護工作,DB3311/177—20219.2應注重建筑高層清潔維護、綠化養護等專業性較強的美化維護工作。9.3場館環境衛生、相關衛生管理等應符合GB37487的要求。9.4根據場館實際和工作內容,制定場館美化工作制度,宜指定管理人員負責美化工作制度的監督實施。DB3311/177—2021公共文化場館室外植物選擇建議A.1基本原則以植物造景為主,優先選用鄉土樹種,因地制宜,適地適樹,注重草坪、花卉的合理搭配,實現喬灌、花草,常綠與落葉,平面與垂直,自然美與意境美相結合。做到四季常青,四季有花和四季飄香。A.2選用麗水鄉土樹種春天有紫荊、白玉蘭、桃花、金鐘花、紫丁香、海棠類、櫻花、山茶、杜鵑等。夏天有合歡、紫薇、夾竹桃、全緣葉欒樹、苦楝、香椿、臭椿、楓揚、美國凌霄、紫藤、木槿、木芙蓉等,秋天有楓香、烏桕、銀杏、無患子、黃連木、槭類、楊屬、櫟屬等,冬季有梅、臘梅、浙江臘梅、南天竹等。A.3科學配植,形成立體景觀A.3.1上層林冠宜種植樟樹、喜樹、楓香、馬尾松、濕地松、柏木、福建柏、南方紅豆杉、江南油杉、深山含笑、樂東擬單性木蘭、梧桐、二球懸鈴木、閩楠、大葉樟、全緣葉欒樹、無患子、黃連木、白玉蘭、荷花玉蘭、泡桐等樹種。A.3.2中層林冠宜選用竹類、桂花、桃、梅、紫薇、紫荊、海棠類、臘梅、雞爪槭等樹種。A.3.3下層林冠宜植樹種包括黃楊、南天竹、海桐、含笑、春花胡枝子、十大功勞、金絲桃、桅子花、杜鵑、龜背冬青、小蠟等。A.3.4地被樹種采用匍地柏(Sabinaprocumbens)、鋪地龍柏(cv.Kai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