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腸外營養》課件_第1頁
《新生兒腸外營養》課件_第2頁
《新生兒腸外營養》課件_第3頁
《新生兒腸外營養》課件_第4頁
《新生兒腸外營養》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新生兒腸外營養歡迎參加新生兒腸外營養課程。本課程將深入探討這一關鍵話題,為醫護人員提供全面的知識和實踐指導。課程目標1理解基礎概念掌握新生兒腸外營養的定義、適應癥及營養需求。2學習實施方法了解腸外營養的供給途徑、開始時間及各種營養素的管理。3預防并發癥認識潛在風險,學習監測指標和并發癥處理方法。4掌握特殊情況探討早產兒、極低出生體重兒等特殊情況的腸外營養策略。什么是腸外營養定義腸外營養是通過靜脈給予營養物質的方法,繞過胃腸道直接進入血液循環。目的為無法經口或腸內攝取足夠營養的新生兒提供必要的營養支持。組成包括水、電解質、糖、氨基酸、脂肪、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等。腸外營養的適應癥早產兒尤其是極低出生體重兒,胃腸道功能不成熟。消化道疾病如腸梗阻、壞死性小腸結腸炎等。嚴重呼吸困難無法進行口腔或腸內喂養的情況。代謝紊亂需要嚴格控制營養攝入的代謝性疾病。腸外營養的營養需求1能量90-120kcal/kg/天2蛋白質3-4g/kg/天3碳水化合物10-14g/kg/天4脂肪2-3g/kg/天5水和電解質根據體重和臨床狀況調整腸外營養的水和電解質管理水分需求根據體重、日齡和臨床狀況調整,通常為80-150mL/kg/天。電解質平衡鈉:2-4mEq/kg/天,鉀:1-3mEq/kg/天,氯:2-4mEq/kg/天。監測指標尿比重、血清電解質、體重變化等。定期評估,及時調整。腸外營養的能量供給90最低需求每公斤體重每天所需的最低能量(kcal)。120最高需求每公斤體重每天所需的最高能量(kcal)。60%碳水化合物能量來源的百分比。40%脂肪能量來源的百分比。腸外營養的蛋白質供給1起始劑量1.5-2g/kg/天,逐漸增加。2目標劑量3-4g/kg/天,根據臨床需求調整。3監測指標血氨、血尿素氮、血清蛋白等。4注意事項選擇適合新生兒的氨基酸配方,避免過度或不足。腸外營養的碳水化合物供給起始劑量4-6mg/kg/分鐘,逐漸增加。目標劑量10-14g/kg/天,根據血糖水平調整。監測指標血糖、尿糖、滲透壓。注意事項避免高血糖和低血糖,保持穩定血糖水平。腸外營養的脂肪供給1起始劑量0.5-1g/kg/天,逐漸增加。2目標劑量2-3g/kg/天,根據耐受性調整。3輸注速度不超過0.15g/kg/小時。4監測指標血脂水平、肝功能。腸外營養的維生素和礦物質供給維生素脂溶性和水溶性維生素均需補充,劑量根據體重調整。礦物質鈣、磷、鎂等大量元素需要適當補充。微量元素鋅、銅、硒等微量元素也不可忽視。平衡原則注意各元素間的平衡,避免過量或不足。新生兒腸外營養的開始時間1出生后立即早產兒和極低出生體重兒應盡早開始。224小時內大多數需要腸外營養的新生兒應在出生后24小時內開始。3評估后決定根據臨床狀況和營養風險評估決定具體開始時間。新生兒腸外營養的途徑外周靜脈適用于短期(<7天)低濃度營養液輸注。操作簡單,并發癥少。中心靜脈適用于長期或高濃度營養液輸注。包括臍靜脈導管、PICC等。選擇原則根據預期使用時間、營養液濃度和患兒情況選擇合適途徑。新生兒腸外營養的并發癥預防感染預防嚴格無菌操作,定期更換輸液管路和敷料。代謝紊亂密切監測電解質和血糖,適時調整營養液配方。肝功能損害合理使用脂肪乳劑,避免過度喂養。血栓形成選擇合適的導管,保持適當的輸液速度。腸道通暢的維護微量腸內喂養在腸外營養的同時,適當進行微量腸內喂養。腸蠕動刺激適當使用促胃腸動力藥物,如紅霉素。姿勢管理定期變換體位,促進腸道蠕動。腹部按摩輕柔腹部按摩,促進腸道血液循環。腸外營養的監測指標體重每日監測體重變化,評估營養狀況。血液生化定期檢查電解質、血糖、肝腎功能等。尿液分析監測尿量、尿比重、尿糖等。皮膚狀態觀察皮膚彈性、顏色,評估水合狀態。血糖的監測與調理1監測頻率開始時每2-4小時監測一次,穩定后可適當減少頻率。2目標范圍維持血糖在50-150mg/dL(2.8-8.3mmol/L)。3高血糖處理調整葡萄糖輸注速率,必要時使用胰島素。4低血糖處理增加葡萄糖輸注速率,嚴重時給予靜脈推注。電解質的監測與調理鈉目標范圍:135-145mmol/L。過低時增加鈉的供給,過高時限制鈉攝入。鉀目標范圍:3.5-5.5mmol/L。注意腎功能,根據血鉀水平調整供給。鈣目標范圍:總鈣8.5-10.5mg/dL。注意與磷的平衡,預防代謝性骨病。肝腎功能的監測與調理肝功能監測轉氨酶、膽紅素、白蛋白等。出現異常時調整脂肪乳劑用量。腎功能監測血肌酐、尿素氮、電解質平衡。根據腎功能調整液體和電解質供給。預防措施避免過度營養,循序漸進增加營養供給,定期評估。血脂及營養物質的監測與調理1血脂監測定期檢查甘油三酯、膽固醇水平。2蛋白質狀態監測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等。3微量元素檢測鐵、鋅、銅等微量元素水平。4維生素水平評估脂溶性和水溶性維生素狀態。腸外營養的并發癥處理感染及時識別癥狀,進行血培養,給予抗生素治療。肝功能損害減少脂肪乳劑用量,增加腸內營養比例。血栓形成早期發現,及時拔除導管,必要時抗凝治療。代謝紊亂密切監測電解質,及時糾正失衡。腸內和腸外營養的銜接1評估腸道功能觀察胃腸道癥狀,評估腸道耐受性。2微量腸內喂養開始少量腸內喂養,刺激腸道功能。3逐步增加腸內營養根據耐受情況,逐漸增加腸內喂養量。4相應減少腸外營養隨腸內營養增加,逐步減少腸外營養供給。腸內和腸外營養的轉換開始微量腸內喂養每日10-20mL/kg,觀察耐受性。逐步增加腸內喂養每日增加20-30mL/kg,密切觀察腹脹、嘔吐等癥狀。減少腸外營養腸內喂養量達到50-60mL/kg/天時,開始減少腸外營養。完全過渡到腸內營養腸內喂養量達到120-150mL/kg/天時,可停止腸外營養。腸內營養的恢復選擇適當配方根據胃腸道功能和營養需求選擇合適的奶粉或母乳。喂養方式可選擇間歇喂養或持續喂養,根據耐受情況調整。喂養量調整從小劑量開始,逐漸增加至目標量。監測指標觀察體重增長、大便性狀、腹脹情況等。腸外營養的終止1評估營養狀態確保腸內營養可滿足80-90%的需求。2逐步減少先減少脂肪乳劑,再減少氨基酸和葡萄糖。3監測代謝指標密切關注血糖、電解質變化。4拔除導管腸外營養完全停止后,及時拔除中心靜脈導管。新生兒腸外營養的特殊情況早產兒需要更高的能量和蛋白質供給。外科疾病根據手術類型調整營養方案。肝功能不全調整脂肪乳劑用量,增加分支鏈氨基酸。腎功能不全限制液體和電解質攝入,調整蛋白質供給。早產兒腸外營養能量需求110-130kcal/kg/天,比足月兒略高。蛋白質3.5-4.5g/kg/天,確保充足的生長發育。脂肪逐步增加至3-4g/kg/天,注意耐受性。極低出生體重兒腸外營養4.0蛋白質每公斤體重每天需要的蛋白質克數。3.5脂肪每公斤體重每天需要的脂肪克數。130能量每公斤體重每天需要的能量(kcal)。180液體量每公斤體重每天需要的液體毫升數。外科疾病新生兒腸外營養手術前評估營養狀態,糾正電解質紊亂,優化營養儲備。手術后早期提供足夠熱量和蛋白質,促進傷口愈合和免疫功能。恢復期根據胃腸道功能恢復情況,逐步過渡到腸內營養。特殊考慮某些疾病(如短腸綜合征)可能需要長期腸外營養支持。肝腎功能受損新生兒腸外營養肝功能受損減少脂肪乳劑用量,增加支鏈氨基酸比例,控制總熱量攝入。腎功能受損嚴格控制液體和電解質攝入,調整蛋白質供給,監測血尿素氮。監測指標定期檢查肝腎功能指標,電解質平衡,及時調整營養方案。營養風險評估及規劃初始評估評估出生體重、胎齡、臨床狀況。制定計劃根據評估結果制定個性化營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