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胸部病變CT和MRI診斷
概述良好的自然對比,是成像的有利條件是被檢查最多的器官;最為普遍的檢查技術是胸部X線與CT高解析度(HRCT)對肺內小病變及顯示病變的細節方面優於X線胸片、常規CT和MRIMRI對縱隔腫瘤的定位和定性診斷價值較大超聲只對胸腔積液及縱隔腫瘤有一定的診斷價值介入:血管介入(肺動脈和支氣管動脈)和非血管介入第一節、檢查技術
一、CT檢查
CT具有較普通X線片高10~30倍的密度分辨力,能提供更多的診斷資訊。1.普通CT掃描(平掃):自肺尖至肺底10mm連續平掃。2.增強CT掃描:通過靜脈快速高壓注射對比劑後再進行掃描。普通CT掃描肺窗普通CT掃描縱隔窗增強CT掃描3.高分辨力CT掃描(HRCT):基本技術包括薄層(1~3mm)掃描、高分辨力演算法重建圖像以及高仟伏和高毫安培4.螺旋CT(單排、多排)5.EBCT6.PET-CT6.三維重建、灌注成像、仿真內鏡。二、HRCT的檢查方法1、層厚:1~2mm,連續,在兩肺上、中、下野各掃吸氣末和呼氣末相4~5層。2、窗口設置:窗寬和窗位以700和-700較為理想。當前認為氣道直徑測量的窗寬和窗位以450~550和0最準確。肺HRCT掃描技術參數高解析度CT掃描肺窗高解析度CT掃描縱隔窗三、MRI檢查
胸部MRI軸位胸部MRI冠狀位1.優點:主要用於胸廓、縱隔及大血管(血管流空效應)病變的診斷。2.缺點:運動偽影的干擾使圖像欠清;對肺內病變特別是肺彌漫性病變的診斷不如CT。3.技術:①仰臥位,用體部線圈,採用自旋回波序列,為減少呼吸和心搏造成偽影,可用心電和呼吸門控技術。②採用T1WI和T2WI序列。
適應癥
1縱隔病變:
2大血管病變:動脈瘤;夾層動脈瘤
3心臟病變:先天性畸形;心肌病;缺血性心臟病
4胸壁病變:
5部分肺內病變:CT定性有困難者胸部正常組織的MR信號強度特徵
組織
T1WI
T2WI
脂肪高信號(白)中高信號(灰白)肌肉中低信號(灰黑)中低信號(灰黑)骨皮質低信號(黑)低信號(黑)骨髓高信號(白)高信號(白)
肺、大氣道低信號(黑)低信號(黑)鈣化低信號(黑)低信號(黑)
流動血液低信號(黑)低信號(黑)
水低信號(黑)高信號(白)第二節肺部疾病
一、肺部炎癥(Pneumonia)
影像學檢查的目的在於發現病變、定位定性診斷以及動態觀察。(一)大葉性肺炎
(Lobarpneumonia)1.病理
充血期:肺泡間質毛細血管充血,少量漿液性滲出;紅色肝變期:肺泡內充滿粘稠富含紅細胞的滲出液;灰色肝變期:肺泡內紅細胞減少代之以大量白細胞滲出物;消散期:肺泡內滲出溶解、吸收、肺泡重新充氣。2.CT表現(包括HRCT)①充血期表現為磨玻璃影,邊緣模糊;②實變期:大片呈肺葉或肺段的實變影;③空氣支氣管造影征。(二)支氣管肺炎(brochopneumonia)
亦稱小葉性肺炎(Lobularpneumonia),多見於嬰幼兒、老年及極度衰弱的患者,或為手術後併發癥。1.病理
多由支氣管炎及細支氣管炎發展而來,病理變化為小支氣管壁充血、水腫,肺間質內炎性浸潤以及肺小葉滲出和實變的混合病變。2.CT表現①兩肺中下野支氣管血管束增粗;②可見1~2cm結節狀、小片狀陰影,邊緣模糊;③小葉性肺氣腫(阻塞或代償);支氣管肺炎(三)間質性肺炎
(interstitialpneumonia)1.病因病理:可由細菌、病毒和支原體等感染所致。病變主要累及小支氣管壁及肺間質,引起炎性細胞浸潤。2.CT表現①兩側支氣管血管束增粗;②伴有磨玻璃樣陰影,提示支氣管周圍間質內及肺泡內炎性滲出;③嚴重者可見小葉實質,表現為斑片狀陰影;④肺門及縱隔淋巴結可有增大。
(四)肺膿腫
(pulmonaryabsces)
1.病因病理
(1)感染途徑:①吸入性;②血源性;③附近器官感染直接蔓延。均由化膿性細菌所致。(2)病理:為化膿性肺炎導致細支氣管阻塞,小血管炎性栓塞,肺組織壞死繼而液化,經支氣管咳出後形成膿腔。2.CT表現(1)早期(化膿肺炎期):大片陰影,邊緣模糊;(2)膿腫形成期:大片陰影可見低密度,可大、可小、可有液平,內壁常光滑或略不整,外壁滲出明顯。(3)少量胸腔積液:膿腫破入胸腔可致局限性膿胸或膿氣胸。(4)血源性肺膿腫:多發性結節、空洞影,結節邊緣滲出明顯。左下肺膿腫(慢性)
3.診斷與鑒別診斷要點
吸入性肺膿腫空洞與癌性空洞的鑒別。二、肺結核
(pulmonarytuberculosis)
(一)病因與病理
是由人型或牛型結核桿菌引起的肺部慢性傳染病。1.進展期病理
(1)乾酪樣壞死(caseousnecrosis)(2)液化及空洞形成(liquificationandcavitation)(3)播散(dissemination):血行播散或支氣管播散
2.癒合期病理
病灶吸收,消失或僅留少許纖維瘢痕;纖維化:增殖性病變主要經纖維化而癒合,非液化的乾酪病變可被纖維組織包繞而形成結核球(tuberculoma);鈣化(calcification):局限性乾酪物質脫水結果;空洞瘢痕性癒合及空洞淨化。(二)肺結核分類及其影像學表現
根據1998中國分類法將肺結核分五型:原發性肺結核(Ⅰ型)血行播散型肺結核(Ⅱ型)繼發性肺結核(Ⅲ型)結核性胸膜炎(Ⅳ型)其他肺外結構(Ⅴ型)1.原發性肺結核
(Ⅰ型)(primarytuberculosis)
又稱初染性肺結核,多見於兒童和年青人。
2.CT表現①肺門、縱隔及隆突下淋巴結腫大,多在2cm以下,隆突下淋巴結增大X線片不易顯示,增強CT呈均勻或環形強化。②肺內腺泡結節、小葉性或小融合性高密度影,邊緣較模糊。
③大片狀陰影、中心密度相對較低,少數可有空洞及肺葉或肺段不張。④
肺內病灶與肺門或縱隔腫大淋巴結之間有條索狀陰影相連,形成原發綜合征。
左肺原發綜合癥左肺原發綜合癥右肺門淋巴結結核
2.血行播散型肺結核
(Ⅱ型)(hematogenouspulmonarytuberculosis)
結核桿菌侵入血液迴圈後引起血行播散型肺結核,根據結核桿菌進入血液的數量、次數以及機體的反應可分為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結核和亞急性及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結核。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結核
(acutedisseminatedtuberculosis)
又稱急性粟粒型肺結核(acutemilitarytuberculosis)②CT(HRCT)表現早於胸片作出診斷HRCT示結節大小基本一致,多數為1~3mm,少數結節可達5mmHRCT示結節密度均勻、邊界清楚、分佈均勻,與支氣管走行無關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結核(HRCT)(2)亞急性及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結核
X線和CT表現:“三不均勻”即大小不均勻、密度不均勻及分佈不均勻。亞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結核亞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結核(腺泡結節)(3)診斷和鑒別診斷
三均勻和三不均勻3.繼發性肺結核(Ⅲ型)
(secondarypulmonarytuberculosis)
(1)病理
繼發性肺結核最基本的類型是浸潤型肺結核,為成年結核中最常見的類型。多為已靜止的原發病灶的重新活動或為外源性再感染。其病理改變包括肺內炎性浸潤、滲出乾酪性壞死、空洞、結核球形成及支氣管播散。3.CT表現
①好發於上葉尖後段或下葉背段,單發或多發的小葉性實變或腺泡結節狀陰影,病變融合可呈肺段或肺葉實變;②乾酪樣肺炎,較少見,呈大葉性實變,其中可見小空洞。下野可見經支氣管播散的小葉性病灶;③上葉後段、尖後段或下葉背段空洞,內壁光滑;④結核球,多數直徑2~4cm,HRCT可發現其中細微結構,可呈環形強化;⑤病灶周圍可見衛星灶存在。右上肺浸潤型肺結核右上肺浸潤型肺結核(空洞)
左下肺浸潤型結核(空洞)左下肺浸潤型結核(空洞)結核空洞左肺結核球中心鈣化(4)診斷與鑒別診斷
①結核空洞與其他空洞性病變的鑒別②結核球與其他球形病灶的鑒別4.慢性纖維空洞型肺結核(chronicfibro-cavitativepulmonarytuberculosis)
(1)病理
此型肺結核為浸潤型肺結核及血行播散型肺結核等發展的晚期表現,是多種性質的病變的發展、好轉與穩定交替發展。病理上可形成有纖維厚壁空洞、廣泛的纖維性變以及支氣管播散病灶的混合存在。(2)X線表現
肺葉體積縮小,胸廓陷塌,密度增高;可見厚壁空洞,其周圍有廣泛的纖維索條狀陰影及新舊不一的結節狀和斑片狀病灶;同側或對側肺中下野常可見結節狀及斑片狀支氣管播散灶;繼發表現:中下肺野的血管分支牽拉向上似垂柳狀,縱隔向患側移位,代償性肺氣腫,肺大泡、肺動脈高壓,肺心病以及胸膜增厚、粘連。慢性纖維空洞型結核(3)CT表現
基本同X線(4)診斷與鑒別診斷
空洞性病變與癌性空洞的鑒別5.結核性胸膜炎
(Ⅳ型)(tuberculosispleuritis)
(1)病理
幹性和濕性胸膜炎。前者為機體對結核菌敏感性較低,後者為機體對結核菌敏感性較高。(2)CT表現CT顯示胸腔積液比X線檢查敏感,可見液量為100ml;仰臥位示位於後下胸腔的弧形、凹面向前的密度均勻的陰影,CT值-10~15Hu左右;肺萎陷:胸腔積液較多時臨近肺組織被壓縮萎陷;包裹性積液:多發生在下胸部,為扁丘狀或半球形,與胸壁之間呈鈍角,周圍胸膜增厚可見鈣化。
(三)診斷與鑒別診斷
結核球與周圍型肺癌的鑒別結核空洞與癌性空洞的鑒別結核性胸膜增厚與轉移性胸膜增厚的鑒別三、肺部腫瘤
肺部腫瘤
肺腫瘤分原發性與轉移性兩類。原發性腫瘤又分良性及惡性。良性腫瘤少見。原發性惡性腫瘤中98%為支氣管肺癌(primarybronchogeniccarcinoma),少數為肺肉瘤、癌肉瘤及低度惡性的腺瘤。(一)良性腫瘤
肺內良性腫瘤相當少見,包括平滑肌瘤、纖維瘤、脂肪瘤、乳頭狀瘤。錯構瘤(hamartoma)屬腫瘤樣病變,是肺內良性腫瘤及腫瘤樣病變中最常見的一種,現介紹如下:1.病理
錯構瘤是內胚層與間胚層發育異常而形成的腫瘤樣病變。組織結構上主要由纖維組織、平滑肌、軟骨和脂肪等成分構成。包括中央型和周圍型兩類。2.CT表現(1)中央型錯構瘤CT表現:大支氣管腔內結節影,其以遠肺組織有阻塞性肺炎或肺不張。(2)周圍型錯構瘤:
①結節或腫塊樣影
②瘤體內可見斑片狀或爆米花樣鈣化
③瘤體內可見脂肪密度影
④瘤體邊緣清楚,多數邊緣光滑,少數可有分葉
⑤CT增強掃描多無明顯強化
右肺錯構瘤(爆米花樣鈣化)左肺錯構瘤瘤內見脂肪和鈣化(二)原發性支氣管肺癌
(primarybronchogeniccarcinoma)
1.病理類型及生長方式
(1)病理類型①鱗狀細胞癌30~50%②小細胞癌20~30%③腺癌(包括肺泡細胞癌)30~50%④大細胞癌10~15%
(2)生長方式中央型肺癌的生長方式
1.管內型:癌瘤向管腔內生長2.管壁型:癌瘤沿支氣管壁浸潤生長3.管外型:癌瘤穿透支氣管壁向外生長4.管腔內外型:癌瘤向腔內外生長周圍型肺癌生長方式1.肺段型:肺段以下較小支氣管肺癌,形成肺內腫塊2.細支氣管或肺泡上皮型:癌瘤首先呈堆積性生長,形成肺結節或腫塊,晚期可經支氣管及淋巴管播散,形成彌漫性炎癥樣斑片或粟粒狀癌灶2.中央型肺癌影像學表現
(1)CT表現
間接徵象:①阻塞性肺氣腫②阻塞性肺炎③阻塞性肺不張
直接徵象:④肺門腫塊影伴肺不張形成反“S”征⑤支氣管腔內息肉樣充盈缺損⑥支氣管壁影呈不規則增厚⑦支氣管腔呈鼠尾狀狹窄⑧支氣管腔呈截斷現象右肺中央型肺癌左肺中央型肺癌右肺上葉不張右肺中央型肺癌伴右上肺不張左肺下葉不張(3)MRI表現①多方位顯示②主要用於中央型肺癌的診斷、分期及預後:如阻塞性肺炎和肺不張在T2WI及T1WI增強上可見炎癥和肺不張的信號比腫塊信號高,能準確區別阻塞性肺炎和肺不張中的瘤體,並對其進行TNM分期。左上肺癌侵犯縱隔大血管左上中央型肺癌伴肺不張右肺中央型肺癌伴上肺不張左肺中央型肺癌3.周圍型肺癌的影像表現CT表現①早期肺癌:<3cm,無臨床和影像學轉移證據的周圍型肺癌;②腫塊邊緣分葉、毛刺。較大腫塊(>3cm)邊緣可有分葉伴或無毛刺;③<3cm結節或腫塊內可出現空泡征及細支氣管空氣造影征,表現為小圓形及管狀低密度影;CT表現④>3cm腫塊密度均勻,CT增強呈密度均勻的延遲中等增強;⑤倍增時間的概念:腫瘤體積增長一倍的時間稱倍增時間。周圍型肺癌的倍增時間一般為3~6個月,少數例外;CT表現⑥CT增強的價值和限制;⑦CT三維重建的價值和限制;⑧胸膜凹陷征的價值和限制;⑨癌性空洞的特點;⑩癌性鈣化的特點。右周圍型肺癌(HRCT)右側周圍型肺癌侵犯胸壁孤立型肺泡細胞癌右周圍型肺癌(空泡征和細支氣管造影征)肺癌偏心性鈣化周圍型肺癌結節偏心鈣化左下肺腺癌中心點狀鈣化左肺癌厚壁空洞M64,BACM64,BAC,細分葉呈表面多結節狀;有血管集中1stexamvolume:638mm32ndexamvolume:792mm3倍增時間:103days病理診斷:大細胞肺癌
肺結節評估功能(2)MRI表現
①MRI對小於3.0cm以下的周圍型肺癌的診斷不如HRCT準確;②>3.0cm腫瘤T1呈略低信號,T2呈稍高信號,信號多不均勻;③>3.0腫瘤發生壞死T1更低,T2更高;④>3.0cm腫瘤與肺內血管鑒別,後者有血管流空效應;⑤MRI增強可鑒別良惡性病變,後者強化明顯。右肺周圍型肺癌4.彌漫性肺癌影像學表現
是肺癌的一種特殊的較為少見的一種病理類型,影像上易於誤診,其X線和CT表現歸納起來有:(1)兩肺多發或斑片狀陰影,結節大小不等,密度相似,以兩肺中下部分布明顯,HRCT有助於病變形態、分佈的顯示。(2)肺葉、段實變,密度不均,常合併有小結節影像。(3)實變可見空氣支氣管像,含氣的支氣管不規則狹窄、扭曲、串珠及僵硬。彌漫型肺泡細胞癌
兩肺彌漫浸潤型肺癌5.肺癌胸部轉移的影像表現
(1)肺內轉移:為血路轉移,表現肺內多發性小結節陰影,邊緣清楚,以兩下肺外帶分佈為特點。(2)胸內淋巴結轉移:肺內癌性淋巴管炎和縱隔(短徑>1.5cm)及肺門(短徑>1.0cm)淋巴結腫大。(3)縱隔大血管受侵:螺旋CT增強薄層掃描和多平面成像及MRI均能較好地顯示縱隔大血管與腫瘤的關係。(4)胸膜、胸壁受侵:胸腔積液和胸膜非鈣化性結節。周圍型肺癌侵蝕胸膜左上肺周圍型小肺癌縱隔淋巴結轉移浸潤型肺癌伴癌性淋巴管炎右上肺癌侵犯胸壁左下肺癌縱隔淋巴結轉移6.診斷與鑒別診斷(1)中央型肺癌
①中央型肺癌形成的阻塞性肺炎應與大葉性肺炎相鑒別:前者內濃外淡,後者外濃內淡,前者中央氣道狹窄或閉塞,後者中央氣道通暢,形成空氣支氣管造影征,內壁光滑;②中央型肺癌應與支氣管結核相鑒別:後者常表現為支氣管壁內緣不規則而外緣光滑,一般不形成管壁腫塊,管壁增厚較輕。(2)周圍型肺癌①與炎性假瘤鑒別:炎性假瘤一般邊緣光滑無毛刺,無或有淺分葉,周圍多伴有胸膜增厚。②與結核球鑒別:結核球邊緣清楚,無毛刺、偶有分葉,其中可有結節狀鈣化或小透光區,周圍有衛星病灶;③與錯構瘤鑒別:邊緣光滑,無毛刺,其中可見緻密鈣化,少數可見脂肪密度,CT增強只輕度強化。(三)肺轉移性腫瘤的影像表現
人體許多部位(包括肺本身)的惡性腫瘤可以經血行、淋巴或直接蔓延等途徑轉移至肺部。1.CT表現
(1)CT掃描特別是HRCT發現肺部轉移灶較X線胸片敏感。(2)可發現2mm的小轉移灶,單發球形轉移灶與原發瘤不易區別。(3)HRCT所見還包括:
①肺門及縱隔淋巴結增大;
②支氣管血管束增粗;
③小葉間隔增厚;
④沿支氣管血管束、小葉間隔可見多個小結節影。肝癌肺轉移2.診斷與鑒別診斷
肺轉移性腫瘤的診斷根據原發癌的病史及影像學表現並不困難。第六節胸膜疾病
胸膜疾病包括胸膜創傷、結核性胸膜炎、化膿性胸膜炎、胸膜良惡性腫瘤,其中以結核性胸膜炎和轉移瘤常見。一、胸膜腫瘤
最常見的胸膜腫瘤是轉移瘤,其次是胸膜間皮瘤。(一)胸膜轉移瘤的影像表現1.胸水形成:多數為大量胸水,少數為少量胸水。2.胸膜非鈣化性結節或廣泛性胸膜增厚。3.可同時伴有肺門和縱隔淋巴結腫大。4.增強CT可見結節增強。5.MRI可顯示被胸水遮蓋的轉移性結節,大量血性胸水T1WI和T2WI均為高信號。增強MRIT1WI表現輕中度強化。胸膜轉移瘤肺癌胸膜轉移(二)胸膜間皮瘤
良性胸膜間皮瘤的影像表現又稱局限性胸膜纖維瘤,屬少見腫瘤,約占全部胸膜腫瘤的5%以下。CT表現①腫瘤較大或有蒂時與胸壁間的夾角為銳角,若腫瘤較小則呈鈍角;②增強CT腫瘤多有強化;③部分較大腫瘤可見實質部分低密度,提示液化壞死;2.惡性胸膜間皮瘤的影像表現
CT表現
①廣泛性胸膜增厚,幾乎包繞整個肺部,絕大多數伴有胸水;②葉間裂結節狀胸膜增厚;③不同量胸水;④部分患側胸腔容積減少,伴縱隔向患側移位;⑤縱隔固定形成所謂縱隔“凍結”征;⑥胸膜鈣化(繼發於石棉肺);⑦胸壁受累及胸腔淋巴結腫大;⑧增強CT掃描,腫瘤有強化。右側胸膜間皮瘤二、胸膜創傷和胸膜炎癥第七節縱隔疾病
一、縱隔氣腫及血腫(一)縱隔氣腫
1.機理胸部閉合傷→壓力突然↑→肺泡破裂→間質性肺氣腫→肺門間質→縱隔氣腫→上頸部及上胸部皮下。2.X線及CT表現均可發現兩側縱隔胸膜下及胸骨後有低密度的含氣帶。
右側肋骨骨折伴縱隔和皮下氣腫(二)縱隔血腫
1.機理胸部擠壓→血管破裂→縱隔內出血
2.X線及CT表現(1)縱隔兩側明顯增寬(2)合併縱隔氣腫可見氣液平面(3)CT掃描可明確縱隔間隙內有高於一般積液的液體密度影,CT值接近血液密度。二、縱隔原發腫瘤及腫瘤樣病變
(一)發病率縱隔原發腫瘤及腫瘤樣病變(primarymediastinaltumorandtumor-likelesions)種類繁多發病率居前六位的為:①神經源性腫瘤;②惡性淋巴瘤;③胸腺瘤;④畸胎瘤;⑤胸內甲狀腺腫;⑥支氣管囊腫。(二)病理胸腺瘤:有良性及侵襲性之分,占前縱隔腫瘤的50%,可分為上皮細胞型、淋巴細胞型及混合型。多發生於成人。畸胎瘤:來源於原始生殖細胞,含有一種或多種細胞成分。可分為囊性和實質性兩腫,有良惡性之分。多發生於兒童和年輕人。(二)病理胸內甲狀腺腫:多數為結節性甲狀腺腫,少數為腺瘤偶為腺癌。惡性淋巴瘤:為發生於淋巴結或結外淋巴組織的全身性惡性腫瘤。可分為霍奇金病(hodgkindisease,HD)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lymphoma,NHL)。病理
支氣管囊腫(bronchogeniccyst):是胚胎期原始前腸的支氣管芽突脫落的胚胎組織演變而成。神經源性腫瘤:是後縱隔最常見的腫瘤,絕大多數是良性,罕見惡性。組織學上分為神經鞘瘤、神經纖維瘤、神經節細胞瘤、神經母細胞瘤、神經節母細胞瘤、副神經節瘤(嗜鉻細胞瘤)等。(三)影像表現
1.診斷原則(1)是肺內還是縱隔內?
①腫塊最大徑
②腫塊與縱隔接觸面
③腫塊與縱隔形成夾角
④腫塊的中心點
⑤縱隔胸膜的返折
⑥腫塊的運動(2)如果位於縱隔是縱隔的哪一部位?(3)根據腫塊的形態、密度以及與周圍關係作出定性診斷2.胸腺瘤
(1)CT表現
①前縱隔內腫物,類圓形②良性者周圍界限清楚,惡性者較大,周圍界限不清或可彌漫浸潤於大血管之間,可侵犯心包及胸膜而產生心包及胸腔積液;③腫瘤內可見弧形或斑片狀鈣化;④CT增強可見中等均勻強化,囊變區無強化。胸腺瘤CT表現侵襲性胸腺瘤CT表現(2)MRI表現①腫瘤T1WI呈中等或略低信號,T2WI多呈中等略高信號,信號均勻;②腫瘤囊變T1WI低信號,T2WI高信號;③MRI不能準確顯示腫瘤內鈣化;④侵襲性胸腺瘤與CT表現相似。胸腺瘤MRI3.畸胎瘤
(1)CT表現①邊緣光滑的厚壁囊性腫塊;②腫瘤內鈣化(30~60%);③腫瘤內脂肪密度(50~60%);④腫瘤內有骨及牙齒結構;⑤惡性者常呈較大、分葉實性腫塊、邊緣不規則,很少含有脂肪及鈣化,周圍界限消失,可侵犯鄰近臟器。畸胎瘤CT畸胎瘤CT(2)MRI表現①囊性:T1WI呈低信號,T2WI呈高信號;②含脂肪:T1WI和T2WI均呈高信號;③MRI不能準確顯示腫瘤鈣化;④實性腫瘤:MRI信號不均勻,脂肪T1WI呈高信號,軟組織呈中等信號,水樣液體呈低信號,T2WI呈不均勻高信號。畸胎瘤CT、MR4.胸內甲狀腺腫
(1)CT表現
①位置:腫塊位於上縱隔前側方與頸部甲狀腺連續;②密度:因含碘,密度高於周圍軟組織;③增強CT腫塊明顯強化;④腫塊密度不均勻,斑片狀鈣化及絮狀邊緣強化提示惡變。胸內甲狀腺腫CT(2)MRI表現①位置:MRI冠狀位及矢狀位成像可清晰顯示腫塊的來源;②T1WI為略低信號,T2WI呈高信號;③腫塊內囊變區:T1WI低信號,T2WI高信號;④MRI不能顯示鈣化;⑤MRI增強T1WI不規則強化伴周圍界限不清提示惡性
胸廓內甲狀腺腫MRI5.惡性淋巴瘤
(malignantlymphoma)
(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企業更改保密協議書
- 中考協議書小黃同學
- 賣房和解協議書模板
- 傭金返還協議書模板
- 兼職保安協議書范本
- 企業活動贊助協議書
- 私人之間簽定協議書
- 牙醫矯正失敗協議書
- 投資合伙協議書模板
- 門店合伙意向協議書
- 被盜竊賠償協議書范文范本
- 物理因子治療技術-光療法
- 2024年四川省眉山市中考地理+生物試卷(含答案)
- 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 李景治 第八版 課件 第1、2章 當代世界政治、當代世界經濟
- 籃球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浙江大學
- 《歸去來兮辭(并序)》課件
- X射線衍射儀(XRD)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市場深度研究發展前景及規劃投資研究報告
- 2024年強基計劃解讀 課件-2024屆高三下學期主題班會
- DB21-T 3413-2021地下工程自防護混凝土結構耐久性技術規程
- 學校食品安全管理
- 團隊溝通與協作培訓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