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內蒙古中學教師招聘(教育學、教育心理學)基礎知識考試題庫(含解析)_第1頁
2022年內蒙古中學教師招聘(教育學、教育心理學)基礎知識考試題庫(含解析)_第2頁
2022年內蒙古中學教師招聘(教育學、教育心理學)基礎知識考試題庫(含解析)_第3頁
2022年內蒙古中學教師招聘(教育學、教育心理學)基礎知識考試題庫(含解析)_第4頁
2022年內蒙古中學教師招聘(教育學、教育心理學)基礎知識考試題庫(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年內蒙古中學教師招聘(教育學、教育

心理學)基礎知識考試題庫(含解析)

一、單選題

1.把“課程”用于教育科學的專門術語始于()

A、泰勒

B、斯賓塞

C、赫爾巴特

D、杜威

答案:B

解析:英國教育家斯賓塞把“課程”解釋為教學內容的系統組成,首先把“課程”

用于教育科學的專門術語。

2.態度結構除包含認知成分之外,還包含情感成分和()。

A、策略成分

B、品德成分

C、意志成分

D、行為成分

答案:D

解析:態度結構比能力結構更為復雜,前者除包含認知成分之外,還包含情感成

分和行為成分。態度的認知成分指個體對態度對象所具有的帶有評價意義的觀念

和信念。態度的情感成分指伴隨態度的認知成分而產生的情緒或情感體驗,是態

度的核心成分。態度的行為成分指準備對某對象作出某種反應的意向或意圖。因

此本題選擇D。

3.教學的內容、方法、分量和進度要適應學生的身心發展,是他們能夠接受的,

但又要有一定的難度,需要他們經過努力才能掌握。這就是教學的()。

A、可接受性原則

B、直觀性原則

C、循序漸進原則

D、啟發性原則

答案:A

解析:教學過程中,教學內容、方法、進度等適應學生的身心發展,并且具有一

定的難度,才能讓學生處于最佳的學習狀態,獲得更好的效果。這是教學的可接

受性原則。

4.班主任是中小學生健康成長的。。

A、引領者

B、組織者

C、領導者

D、實施者

答案:A

5.人在解決問題時能夠當機立斷,不徘徊猶豫,這是思維的。

A、批判性

B、廣闊性

C、深刻性

D、敏捷性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思維敏捷性的含義。

6.從遷移的觀點來看,“溫故而知新”屬于()o

A、順向負遷移

B、逆向負遷移

C、逆向正遷移

D、順向正遷移

答案:D

解析:順向遷移指先前學習對后繼學習發生影響,逆向遷移指后繼學習對先前學

習發生影響;凡是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起促進作用,稱正遷移,起干擾或抑制

作用稱負遷移。“溫故而知新”屬于順向正遷移,故選D。

7.下列不屬于新課程結構的主要特點的是0

A、均衡性

B、綜合性

C、平均性

D、選擇性

答案:C

解析:新課程結構的主要特點:均衡性、綜合性和選擇性。

8.小張(15歲)的父親經常在家吸煙,小張也常模仿吸幾口,父親未加制止,

小張父親的做法。

A、不違法

B、違法

C、家庭內部問題,法律不予過問

D、合理合法

答案:B

解析: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的規定,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

當關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狀況和行為習慣,以健康的思想、良好的品行和適

當的方法教育和影響未成年人,引導其進行有益身心的活動,預防和制止其吸煙、

酗酒、流浪、沉迷網絡等。

9.學習的“試誤說”是由()提出來的。

A、苛勒

B、杜威

C、桑代克

D、班杜拉

答案:C

解析:桑代克認為學習是一個不斷嘗試錯誤的過程。

10.初中生除了有思維的深刻性,還具有了。

A、獨創性和廣闊性

B、敏捷性和靈活性

C、廣闊性和敏捷性

D、獨創性和批判性

答案:D

解析:初中生深刻性有了明顯的發展,另外,由于知識經驗的積累,還具有獨創

性和批判性。

11.愛國主義情感屬于()的道德情感。

A、直覺的

B、想象的

C、行為的

D、倫理的

答案:D

解析:倫理的道德情感即以清楚地意識到道德概念、原理和原則為中介的情感體

驗。

12.出現在唐朝的盛世是(??)

A、貞觀之治

B、文景之治

C、開元盛世

D、康乾盛世

答案:C

解析:“貞觀之治”出現在唐朝李世民在位時期,但這段時期只能稱為“治世”,

尚不能稱為“盛世”;“文景之治”出現在漢初漢文帝、漢景帝在位時期,這段

時期仍然只是“治世”;“開元盛世”出現在唐朝李隆基在位時期,是盛世;“康

乾盛世”出現在清朝。故選C。

13.影響著群體與每個成員行為發展變化的力量的總和就是()。

A、群體壓力

B、群體動力

C、群體凝聚力

D、群體規范

答案:B

解析:不管是正式群體還是非正式群體,都有群體凝聚力、群體規范、群體氣氛

以及群體成員的人際關系。所有這些影響著群體與成員個人行為發展變化的力量

的總和就是群體動力。

14.在日常教學中,由于學生表現良好,教師減少其家庭作業的量,教師這樣的

行為稱為()。

A、正強化

B、負強化

C、懲罰

D、消退

答案:B

解析:強化有正強化和負強化之分,正強化即實施獎勵,負強化即撤銷懲罰,它

們都可增加反應的概率。懲罰是當有機體作出某種反應后,呈現一個厭惡刺激,

以消除或抑制此類反應的過程。懲罰和負強化有所不同,負強化是通過厭惡刺激

的排除來增加將來反應發生的概率,而懲罰則是通過厭惡剌激的呈現來降低將來

反應發生的概率。消退:有機體作出以前曾被強化過的反應,如果在這一反應之

后不再有強化物相伴,那么,此類反應在將來發生的概率便降低,稱為消退。本

題中,教師減少學生的作業量是為了學生以后繼續表現良好,是增加學生日后表

現良好反應發生的概率,所以屬于強化,由于是撤銷一個厭惡刺激(多的作業),

所以本例屬于負強化。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為Bo

15.提出德育的體諒模式的學者是()。

A、科爾伯格

B、彼得?麥克費爾

C、班杜拉

D、皮亞杰

答案:B

解析:體諒模式把道德情感的培養置于中心地位。此模式的一大特色是,它的理

論假設是在對學生廣泛調查的基礎上提出的,它的教材也取自對學生的調查。它

以一系列的人際與情境問題啟發學生的人際意識與社會意識,引導學生學會關心、

學會體諒。該理論是英國德育學家彼得?麥克費爾等人于20世紀70年代所創,

曾風靡于英美。故正確答案為B。

16.把文章的各個段落綜合起來,把握其中心思想,這是思維的()過程。

Av分析

B、綜合

C、比較

D、抽象

答案:B

解析:綜合是在人腦中把事物或對象的個別部分或屬性聯合為一體,把段落綜合

起來進行理解是思維的綜合過程。

17.根據強化的性質和目的可以分成()o

A、自然強化物和人為的近似強化物

B、積極強化和消極強化

C、正強化和負強化

D、強化和懲罰

答案:C

解析:根據強化的性質和目的可以分成正強化和負強化。

18.以下不屬于原型定向教學要求的是()。

A、了解活動的結構

B、發揮學生主動性與獨立性

C、要變更活動的對象

D、教師示范要正確

答案:C

解析:C項為原型操作階段的教學要求。

19.屬于從課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分類的選項為()。

A、地方課程

B、研究型課程

C、知識性課程

D、社會中心課程

答案:A

解析:以課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劃分課程,可將課程劃分為國家課程、地方課程、

學校課程。

20.我國政府職能的主要實施手段是(??)

Ax依法行政

B、行政手段

C、經濟手段

D、其他手段

答案:A

解析:政府職能的實施必然要借助一定的輔助手段,這包括法律、行政命令、經

濟手段及其他手段等。其中最為主要和最重要的是法律手段,即要求依法行政,

這也是依法治國的內在要求。

21.教師將正在上課的學生趕出教室侵犯了學生的()

A、受教育權

B、人身自由權

C、隱私權

D、名譽權

答案:A

解析:受教育權是學生最基本的權利,教師將學生趕出教室,不讓學生接受教育,

侵犯了學生的受教育權。

22.會講英語的人學習德語,學得比其他人快,這屬于O

A、正遷移

B、負遷移

C、特殊遷移

D、垂直遷移

答案:A

解析:會講英語促迸了德語的學習,這是正遷移的現象。

23.在課外活動中,教師處于。。

A、領導地位

B、啟發指導地位

C、顧問地位

D、主導地位

答案:B

解析:【名師點評】課外活動的主體是學生,課外活動本身就是為了發展學生的

能力,是課堂教學的補充。教師在課外活動中處于一個啟發指導的地位,在課外

活動中引導學生進行相應的活動,從中給予學生指導,活動的主動性都是掌握在

學生身上的。所以,教師在課外活動中不是主體,而是一種引導者和啟發者的角

色。故正確答案為B。

24.學校行政體系中最基層的教育和教學行政組織單位是。。

A、年級小組

B、班級小組

C、教研組

D、班級

答案:D

解析:學校行政體系中最基層的教育和教學行政組織單位是班級,故選D。

25.高原期通常出現在操作技能練習過程中的()o

A、開始階段

B、中間階段

C、結束階段

D、整個過程

答案:B

解析:高原現象是指練習效果出現暫時停滯的現象,它出現在綜合練習曲線的中

間階段。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為B。

26.雞蛋一般不能洗了以后存放,是因為()

A、易被細菌侵入變壞

B、易破

C、易變軟

D、會帶走雞蛋中的養分

答案:A

解析:雞蛋表面有許多小孔,沒洗前有一層膜,是用來透氣和防塵的。洗過之后

那層膜就被洗掉了,雞蛋內部與外面的接觸就變了多,細菌便會乘虛而入,所以

會容易變質。

27.聽覺中樞位于()

A、枕葉

B、頂葉

C、穎葉

D、島葉

答案:C

28.新一輪課程改革提出,讓學生“學會生存,學會關心,學會尊重、理解和寬

容,學會共同生活,學會創造”。這體現出了什么樣的課程改革理念()

A、全人發展的課程價值取向

B、科學與人文整合的課程文化觀

C、締造取向的課程實踐觀

D、民主化的課程決策觀

答案:B

29.()是品德形成的基礎。

A、活動

B、活動與交往

C、道德認知

D、實踐

答案:B

解析:品德形成的基礎是活動與交往。

30.()的視覺敏感發展到一生中的最高水平。

A、小學生

B、中學生

C、大學生

D、成人

答案:B

解析:中學生的視覺敏感發展到一生中的最高水平。

31.個人應用一系列的認知操作,從問題的起始狀態到目標狀態的過程,叫做()。

A、發現問題

B、理解問題

C\問題檢驗

D、問題解決

答案:D

解析:由一定的情境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標,應用各種認知活動、技能等,經

過一系列的思維操作,使問題得以解決的過程,叫問題的解決。

32.“暴跳如雷”“欣喜若狂”等強烈而短促的情緒狀態是0

A、憤怒

B、恐懼

C、應激

D、激情

答案:D

解析:激情的定義是強烈而短促的情緒狀態,因此選擇D項。A、B項是情緒表

現,C、D項是情緒狀態。

33.(2006年1月)班主任的領導方式一般可分為三種類型:權威型、放任型和O。

A、專政型

B、指導型

C、民主型

D、溺愛型

答案:C

解析:【解析班主任的領導方式一般可以分為三種類型:權威型、民主型、放任

型。

34.對學生學習成就的解釋采用了相對的觀點,主要用于選拔(如升學考試)或編

組、編班的評價方法是。。

A、形成性評價

B、總結性評價

C、標準參照評價

D、常模參照評價

答案:D

解析:常模參照評價主要用于選拔和編組、編班等。

35.“親其師,信其道”,主要表明了()的作用。

A、道德認識

B、道德情感

C、道德動機

D、道德意志

答案:B

解析:道德情感是伴隨著道德認識而產生的一種內心體驗。

36.根據皮亞杰的認知發展分期論,嬰兒繞行茶幾以取它后面的玩具,不再僅從

茶幾下爬過。這時的嬰兒處于(??)

A、感覺運動階段

B、思維準備階段

C、思維階段

D、抽象思維階段

答案:A

解析:能發現達到目的的新手段是處于感覺運動階段的兒童的特征之一。

37.教育學的任務在于()。

A、揭示教育規律

B、總結教育經驗

C、制定教育方針

D、發現教育問題t

答案:A

解析:此題考查的是教育學的定義。教育學是以教育現象和教育問題為研究對象,

不斷探索并揭示教育規律的科學。B項的表述太過淺顯,教育經驗必須要通過驗

證才能寫到教科書中。C項的表述不是教育學的任務,制定教育方針的是國家相

關部門。D項是教育學的研究對象,但不是教育學的任務。故正確答案為A。

38.良好師生關系是教育教學活動取得成功的()

A、必要保證

B、必然要求

C、前提條件

D、必然結果

答案:A

解析:學校的教育活動是師生雙方共同的活動,是在一定的師生關系維系下進行

的。因此,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教育教學活動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證。

39.()是學校文化的縮影,具有鮮明的教育作用。

A、學校物質文化

B、學校精神文化

C、學校觀念文化

D、校園文化

答案:D

解析:學校文化的縮影是校園文化,故選D。

40.不屬于平時考查的方式有()

A、口頭提問

B、單元測驗

C、考試

D、檢查書面作業

答案:C

解析:考試是對學生知識、技能等進行總結性檢查時所采用的一種方式,不屬于

平時考查。

41.事業單位在本質上提供的產品是(??)

A、公共物品

B、私人物品

C、任何物品

D、商品

答案:A

解析:由于事業單位為社會利益服務的性質決定了事業單位提供產品的本質只能

是公共物品。

42.建構主義者一般認為,知識并不是對現實的準確表征,它只是一種解釋、一

種假設,它并不是問題的()。

A、最終答案

B、唯一結論

C、絕對解釋

D、不變實質

答案:A

解析:建構主義者一般認為,知識并不是對現實的準確表征,它只是一種解釋,

一種假設,它并不是問題的最終答案。相反,它會隨著人類的進步而不斷地被“革

命”掉,并隨之出現新的假設。

43.教師資格證考試,屬及格分為過關標準。這種評價屬于0

A、相對評價

B、絕對評級

C、定量評價

D、定性評價

答案:B

解析:絕對評價是將被評價對象與事先確定的客觀標準相比較,以判斷其是否達

到標準的一種評價方法。

44.上課是教學諸環節中的()環節。

A、中心

B、重要

C、一般

D、前提

答案:A

解析:【名師點評】上課是全部教學工作的中心環節,教學質量的高低,直接取

決于上課的水平。故正確答案為Ao

45.教師職業道德區別于其他職業道德的顯著標志就是()

A、為人師表

B、清正廉潔

C、敬業愛業

D、團結協作

答案:A

46.選擇教學方法的主要依據是。。

A、教學目標和學生學習結果的類型

B、教學媒體

C、教師的愛好

D、“教學有法、教無定法”

答案:A

解析:教學方法是在教學過程中師生雙方為實現一定的教學目的,完成一定的教

學任務而采取的教與學相互作用的活動方式。

47.通過對學生的家庭作業或課堂練習、論文、日記、手工制作的模型、繪畫等

各種作品進行考查分析,并形成某種判斷和決策的過程稱為()。

A、個案研究

B、觀察分析

C、案卷分析

D、軼事記錄

答案:C

解析:案卷分析是非測驗的評價技術的一種。

48.精神分析學派的創始人是()

A、華生

B、弗洛伊德

C、羅杰斯

D、奈塞爾

答案:B

解析: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學派的創始人。

49.《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提出了教育發展的“兩基”“兩全”“兩重”

目標,其中“兩全”指()

A、全面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全面掃除青壯年文盲

B、全面進行教育改革,全面發展職業教育

C、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提高教育質量

D、全面改革政府包攬辦學的格局,全面深化教育體制改革

答案:C

解析:“兩基”指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和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兩全”指全

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兩重”指要建設好一批重點學校和

一批重點學科。

50.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學命名的專著是《教育心理學》,它的作者是()o

A、桑代克

B、杜威

C、弗洛伊德

D、皮亞杰

答案:A

解析:1903年,桑代克寫了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學命名的專著《教育心理學》。

杜威是美國實用主義教育學家。弗洛伊德創立了精神分析學派,最著名的著作是

《夢的解析》。皮亞杰心理學的理論核心是“發生認識論”。因此本題的正確答

案為A。

51.目標管理的班級管理方法,是由美國的。提出的。

A、德魯克

B、馬卡連柯

C、杜威

D、布魯納

答案:A

解析:目標管理是由美國管理學家德魯克提出的,其理論的核心是將傳統的他控

式的管理方式轉變為強調自我、自控的管理方式,是一種以自我管理為中心的管

理,目的是為了更好地調動被管理者的積極性。

52.(2005年4月)構建學習化社會的理想主要體現的是()o

A、前制度化教育

B、制度化教育

C、非制度化教育

D、正規教育

答案:C

解析:學習化的社會強調學習的開放性、終身性和全民性等,建構學習化社會的

理想主要體現的就是相對于既有制度化教育的非制度化教育。@jin

53.依據教育實踐所提供的事實,按照科學研究的程序,分析和概括教育現象,

揭示其內在聯系和規律,使之上升為教育理論的一種教育科研方法是()

A、個案法

B、測驗法

C、教育經驗總結法

D、產品分析法

答案:C

解析:題干描述的是教育經驗總結法的概念。

54.依據用心理學方法和技術搜集得來的資料,對學生的心理特征與行為表現進

行評鑒,以確定其性質和水平并進行分類診斷的過程稱為0o

A、心理測驗

B、心理咨詢

C、心理輔導

D、心理評估

答案:D

解析:選項A心理測驗是為心理評估搜集數量化資料的常用工具,它是一種特殊

的測量,是測量一個行為樣本的系統的程序。測驗通過測量人的行為,去推測受

測者個體的智力、人格、態度等方面的特征與水平。選項B心理咨詢為心理咨詢

師運用心理學的原理和方法,幫助求助者發現自身的問題和根源,從而挖掘求助

者本身潛在的能力,來改變原有的認知結構和行為模式,以提高對生活的適應性

和調節周圍環境的能力。選項c心理輔導,是指在一種新型的建設性的人際關系

中,學校輔導教師運用其專業知識和技能,給學生以合乎其需要的協助與服務,

幫助學生正確地認識自己,認識環境,依據自身條件,確立有益于社會進步與個

人發展的生活目標.克服成長中的障礙,增強與維持學生心理健康,使其在學習、

工作與人際關系各個方面作出良好適應。選項D心理評估即是指對個體某一心理

現象作全面、系統和深入的客觀描述的過程。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為D。

55.1995年制定的0是我國第一次以國家基本法律的形式明確教育的地位和作

用。

A、《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

B、《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

C、《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

D、《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

答案:A

解析:1995年制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是我國第一次以國家基本法律

的形式明確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從而為教育事業的改革和發展提供了堅實有力的

法律保障。

56.我國民法是調整()的公民之間、法人之間以及公民和法人之間的財產關系

和人身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A、特殊主體

B、一般主體

C、平等主體

D、財產主體

答案:C

57.教師職業道德的核心是。。

A、教師對教育事業的忠誠

B、熱愛學生

C、教師自身的道德修養

D、教師的責任心

答案:B

解析:教師的道德是社會對教師提出的一種特殊的道德要求,核心是熱愛學生。

58.以下哪項不是構造主義關于意識的三種元素分類。

A、感覺

B、意象

G情感

D、激情狀態

答案:C

解析:構造主義把人的意識分為感覺、意象和激情狀態三種元素。

59.調高存款準備金率屬于哪種貨幣政策(??)

A、擴張性貨幣政策

B、緊縮性貨幣政策

C、均衡性貨幣政策

D、與貨幣政策無關

答案:B

解析:緊縮性貨幣政策的措施主要有:控制貨幣發行、控制和調節對政府的貸款、

推行公開市場業務、提高存款準備金率、提高再貼現率、選擇性信用管制、直接

信用管制、發行中央票據、加快人民幣匯率市場化。擴張性貨幣政策主要有:控

制貨幣發行、控制和調節對政府的貸款、推行公開市場業務、降低存款準備金率、

降低再貼現率、選擇性信用管制、直接信用管制。故選B。

60.個體由自己的學業成就而獲得相應的地位和聲望的需要是()

A、認知內驅力

B、附屬內驅力

C、欲望內驅力

D、自我提高內驅力

答案:D

61.德育原則和德育規律的關系是。

A、兩者相同

B、前者指導后者

C、前者反映后者

D、前者決定后者

答案:C

解析:正確的原則必然反映了客觀規律的要求,但不等同于客觀規律。

62.皮亞杰把兒童的認知發展分成四個階段,處于自我中心階段的兒童的年齡大

致為()

A、10~12歲

B、870歲

C、0~2歲

D、2?7歲

答案:D

解析:自我中心是前運算階段后期的主要特征,主要表現為不能從對方的觀點考

慮問題。前運算階段的年齡段為2?7歲。

63.桑代克從1896年開始,先后用迷津和迷籠研究動物的學習活動,這一理論屬

于()

A、刺激一反應理論

B、認知一發現理論

C、社會學習理論

D、頓悟學習理論

答案:A

64.集體則是群體發展的。。

A、最終結果

B、中間環節

C、目標

D、最高階段

答案:D

65.義務教育階段的教學計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規定實施的計劃,

這說明義務教育階段的教學計劃具有。

A、強制性

B、普遍性

C、基礎性

D、全民性

答案:A

解析:義務教育階段的教學計劃不是普通的教學計劃,其制定的依據是《中華人

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因此具有強制性。

66.形式教育論的倡導者是0。

A、盧梭

B、洛克

C、赫爾巴特

D、斯賓塞

答案:B

解析:英國教育家洛克往往被認為是形式教育論的倡導者。他說:“要使所有的

人都成為深奧的數學家,并無必要,我只認為研究數學一定會使人獲得推理的方

法,當他們有機會時,就會把推理的方法移用到知識的其他部分去。”這一論點

被奉為形式教育的圭臬。洛克在《關于理解的指導》(1706)中,發揮的是他的一

些形式教育的思想。故正確答案為B。

67.著名的實用主義教育家及代表作是()。

A、布魯納《教育過程》

B、杜威《民主主義與教育》

C、贊科夫《教學與發展》

D、凱洛夫《教育學》

答案:B

解析:杜威是實用主義的代表人物,他系統地闡述了實用主義教育主張,強調“教

育即生活”“學校即社會”“從做中學”等教育和教學原則。他注重促進激發學

生的思維,使他們掌握發現真理、解決問題的科學方法,而不僅是交給學生科學

的結論。故正確答案為B。

68.當教師感到自己完全能夠站穩腳跟時,便把關注的焦點投向了提高學生的成

績即進入了。階段。

A、關注生存

B、關注情境

C、關注學生

D、關注課程

答案:B

解析:選項A關注生存階段:處于這一階段的一般是新手型教師,他們非常關注

自己的生存適應性,最擔心的問題是:“學生喜歡我嗎?”“同事們如何看我?”

“領導是否覺得我干的不錯?”等等。因而這些新手型教師可能會把大量的時間

都花在如何與學生搞好個人關系上。有些新手型教師則可能想方設法控制學生。

因為,教師都想成為一個良好的課堂管理者。選項B關注情境階段:當教師感到

自己完全能夠站穩腳跟時,便把關注的焦點投向了提高學生的成績即進入了關注

情境階段。在此階段教師關心的是如何教好每一堂課的內容,一般總是關心諸如

班級的大小、時間的壓力和備課材料是否充分等與教學情境有關的問題。傳統教

學評價也集中關注這一階段,一般來說,老教師比新教師更關注此階段。選項D

關注學生階段:當教師順利地適應了前兩個階段后,成長的下一個目標便是關注

學生。教師將考慮學生的個別差異,認識到不同發展水平的學生有不同的需要,

某些教學材料和方式不一定適合所有學生。能否自覺關注學生是衡量一個教師是

否成長成熟的重要標志之一。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為Bo

69.0是通過德育活動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發展上所要達到的總體規格要求,

亦即德育活動所要達到的預期目的或結果的質量標準。

A、德育內容

B、道德行為標準

C、德育方法

D、德育目標

答案:D

解析:德育目標是通過德育活動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發展上所要達到的總體規格

要求,亦即德育活動所要達到的預期目的或結果的質量標準。

70.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教育屬于。。

A、道德素質教育

B、思想素質教育

C、政治素質教育

D、心理素質教育

答案:C

解析: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涉及政治問題,故屬于政治素質教育。故正確答案為Co

71.四川眉山有這樣一首題詞:“一門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詩賦傳千古,峨眉

共比高。”其中的“三父子”指的是(??)

A、曹操、曹丕、曹植

B、蘇洵、蘇軾、蘇轍

C、王羲之、王獻之、王夫之

D、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答案:B

解析:蘇洵、蘇軾、蘇轍是四川人,詩里有“峨眉”一詞,可以斷定B項正確。

72.“舉一反三”“聞一知十”屬于遷移的()

A、同化性遷移

B、順應性遷移

C、重組性遷移

D、一般性遷移

答案:A

解析:根據遷移過程中所需的內在心理機制的不同,可分為同化性遷移、順應性

遷移和重組性遷移,同化性遷移是指不改變原有的認知結構,直接將原有的認知

經驗應用到本質特征相同的一類事物中去。

73.教育“生物起源論”的代表人物是()。

A\孟祿

B、洛克

C、盧梭

D、利托爾諾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教育起源的問題。關于教育的起源問題,主要存在以下幾種

說法:(1)教育的生物起源說。法國社會學家、哲學家利托爾諾和英國教育學家

沛西?能是兩個重要代表人物。前者把生物生存競爭的本能看作是教育的起源和

存在的基礎,后者把教育看作是生物現象,稱教育是一種生物學的實驗。(2)教

育的心理起源說。美國教育史學家孟祿從心理學觀點出發批判了生物起源說。認

為教育起源于原始公社中兒童對成人的本能的無意識模仿。(3)教育的勞動起源

說。蘇聯一些教育史學家和教育學家堅持這種學說。認為教育從人類生產生活資

料和生產資料的時候就開始了。約翰?洛克,英國哲學家、經驗主義的開創人。

《教育漫話》是他的教育代表作。全書的主題是論述“紳士教育”,即論述剛奪

得政權的英國資產階級與新貴族的子弟的教育。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次將教育分

為體育、德育、智育三部分,并作了詳細論述。他的教育思想還包括“白板說”。

盧梭是法國著名啟蒙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文學家。在教育上,他主張教育

目的在培養自然人;反對封建教育戕害、輕視兒童,要求提高兒童在教育中的地

位;主張改革教育內容和方法,順應兒童的本性,讓他們的身心自由發展,反映

了資產階級和廣大勞動人民從封建專制主義下解放出來的要求。因此,本題的正

確答案為Do

74.(2005年4月)西方教育史上,首倡“從做中學”的是()。

A、布魯納

B、康德

C、杜威

D、盧梭

答案:C

解析:杜威主張教育為當下的生活服務,主張“教育即生活”。他強調教法與教

材的統一,強調目的與活動的統一,主張“從做中學”,在問題中學習。

75.圍繞某學科內容中的一個課題或單元的教學而設計的學習包是()

A、錄音練習冊

B、多媒體學習包

C、自學課件

D、導聽教學

答案:C

76.注意創造自由氣氛,鼓勵自由發表意見,不把自己的意見強加于人的領導屬

于()

A、專制型領導

B、監督式領導

C、參與式領導

D、民主式領導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課堂管理章節中關于教師領導風格的識記與理解。教師的領導風

格對課堂管理有直接的影響。普雷斯頓認為,參與式領導注意創造自由氣氛,鼓

勵自由發表意見,不把自己的意見強加于人。而監督式領導則待人冷淡,只注重

于集體討論的進程,經常監督人的行為有無越軌。選項A專制型領導和D民主式

領導均為迷惑性選項,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為Co

77.相同要素說的提出者是。

A、桑代克

C、班杜拉

D、杜威

答案:A

解析:桑代克等人認為,遷移是非常具體的、有條件的,需要有共同的要素,只

有當兩個機能的因素中有相同要素時,一個機能的變化才會改變另一個機能的習

得。

78.社會環境對個體的客觀要求所引起的需要與個體的發展水平之間的矛盾運動,

是推動個體由自然人向社會人轉變的()。

A、動力

B、動機

C、條件

D、基礎

答案:A

解析:正是社會對個體的客觀需要,才促使由自然人向社會人的轉變。

79.“教學有法,但無定法”體現了教師勞動的什么特點。

A、教師勞動的創造性

B、勞動時空的廣延性

C、教師勞動對象的主動性

D、勞動過程的周期性

答案:A

80.科學知識再生產的最主要途徑是()o

A、市場推廣

B、生產領域的應用

C、學校教育

D、科研機構的科研活動

答案:C

解析:學校教育所進行的科學知識再生產,是一種有組織、有計劃、高效率的再

生產。

81.認為教學的主要任務在于通過開設希臘文、拉丁文、邏輯、文法和數學等學

科發展學生的智力,至于學科內容的實用意義則是無關緊要的。這是()。

A、實質教育論

B、素質教育論

C、形式教育論

D、應試教育論

答案:C

解析:形式教育論認為教學的主要任務在于通過開設希臘文、拉丁文、邏輯、文

法和數學等學科發展學生的智力,至于學科內容的實用意義則是無關緊要的。實

質教育又稱“實質訓練”,是歐洲18—19世紀對立于形式教育而出現的一種教

育學說。它認為普通教育應以獲得有價值的知識為主要任務,而學習知識本身就

包含著智力的培養,能力無須加以特別訓練。其思想來源于英國的斯賓塞等人。

本題選C。

82.為了促進遷移,教師注重提高學生的知識概括化水平,依據的遷移理論是()

A、形式訓練說

B、共同要素說

C、關系轉換說

D、認知結構遷移論

答案:D

解析:認知結構遷移論認為認知結構的可利用性高、概括程度高、穩定性強,就

越能促進對新知識的學習。

83.交互式教學模式主要是幫助成績差的學生閱讀領會,是由教師和一組學生一

起進行的,旨在教學生四種策略:總結、提問、()和預測。

A、反思

B、遷移

C、背誦

D、析疑

答案:D

解析:交互式教學模式主要是幫助成績差的學生閱讀領會,是由教師和一組學生

(大約6人)一起進行的,旨在教學生四種策略:(1)總結——總結段落內容;(2)

提問一提與要點有關的問題;(3)析疑——明確材料中的難點;(4)預測——預

測下文會出現什么。所以本題選D。

84.教師上課的必要補充主要是通過()實現的。

A、布置作業

B、檢查作業

C、課外輔導

D、課后練習

答案:C

解析:課外輔導是對上課的補充和延伸,是教學工作的基本環節之一。

85.由于具有較高的概括水平的上位經驗與具有較低的概括水平的下位經驗之間

的相互影響而發生的遷移稱為00

A、順向遷移

B、逆向遷移

C、水平遷移

D、垂直遷移

答案:D

解析:垂直遷移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自下而上的遷移,二是自上而下的遷移。

86.需要層次理論中的成長性需要是指()。

A、自我實現的需要

B、歸屬與愛的需要

C、生理的需要

D、尊重的需要

答案:A

解析:自我實現作為一種最高級的需要,包括認知、審美和創造的需要。它具有

兩方面的含義,即完整而豐滿的人性的實現以及個人潛能或特性的實現。成長性

需要即屬于此,其他的需要都是基本需要。

87.在美國心理學家羅杰斯的非指導性教學中,教師是作為0存在的。

A、先知者

B、管理者

C、促進者

D、指導者

答案:C

解析:人本主義的教學觀是建立在其學習觀的基礎之上的。他認為,教師的任務

不是教學生學習知識,也不是教學生如何學習,而是為學生提供各種學習資源,

提供一種促進學習的氛圍,讓學生自己決定如何學習。

88.正確反映教學與智育之間關系的命題是。

A、教學是智育的主要途徑

B、智育是教學的唯一任務

C、教學是智育的唯一途徑

D、智育是教學的次要任務

答案:A

解析:教學是智育的主要途徑,但不是唯一途徑,智育是教學的任務之一。

89.對一系列活動方式的概括是()

A、能力

B、知識

G技能

D、常識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技能的概念。

90.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體現,是全國人民團結奮

斗的共同理想基礎。我國之所以要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是因為(??)

A、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

B、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

C、社會歷史是由人們的思想意識決定的

D、先進的社會意識對社會發展起積極的推動作用

答案:D

解析:從哲學的角度分析,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建設是因為社會主義核

心價值體系屬于先進的社會意識。故選D。

91.榮譽感、友誼感、革命人道主義情感屬于()

A、理智感

B、熱愛感

C、審美感

D、道德感

答案:D

解析:道德感等是人依據一定的道德需要和規范評價自己和他人的言行時所產生

的內心體驗,它表現在對待國家、集體、工作、事業、學習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

系等各個方面,如愛國主義情感、國家主義情感、集體主義情感、責任感、義務

感、事業心、榮譽感、自尊心等等。故屬于道德感。

92.智力技能的特點是()

A、物質性、外顯性、簡縮性

B、觀念性、內潛性、簡縮性

C、物質性、外顯性、展開性

D、觀念性、內潛性、展開性

答案:B

解析:智力技能具有觀念性、內隱性、簡縮性等特點,注意與動作技能的特點作

比較記憶。

93.教育工作者的真正威信在于他的。

A、能力高低

B、人格力量

C、知識水平

D、權力

答案:B

解析:精神需要精神的感染,道德需要道德的濡化,教育工作者的人格力量會對

學生產生終身影響。

94.素質教育的重點是培養學生的()。

A、高水平的智力

B、實踐能力

C、健康體魄

D、創新精神

答案:D

解析:素質教育是以培養創新精神為重點的教育。

95.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屈原是我國古代最早的偉大詩人,是“騷體”的創始者

B、曹植是建安文學成就最高的作家

C、溫庭筠、李商隱是花間派詞人最重要的代表

D、蘇軾是豪放詞的開創者

答案:C

解析:花間詞,因后蜀趙崇祚收錄始自溫庭筠等十八位詞人的作品凡五百首編成

第一部文人詞總集一《花叵集》,故又稱西蜀詞派為花問派。李商隱是晚唐著

名詩人,詩文與溫庭筠風格相近,故二人合稱“溫李”。但李商隱非花間詞派詩

人。

96.首創了“教師作為研究者''的理論。()

A、斯滕豪斯

B、杜威

C、赫爾巴特

D、陶行知

答案:A

97.“紙上談兵”“坐而論道”這兩個成語都是在強調我們要正確處理(??)

A、物質和意識的關系

B、實踐和認識的關系

C、真理與價值的關系

D、量變與質變的關系

答案:B

解析:“紙上談兵”指的是在紙面上談論打仗,空談理論,不能解決實際問題。

“坐而論道”指的是坐著空談大道理,不見行動。兩個成語都啟示我們應該注重

行動,不應空談理論,應該處理好實踐與認識的關系,B項正確。其他選項不符

合題意,故選B。

98.學習者在頭腦中創建一幅熟悉的場景,在場景中確定一條明確的路線,在這

條路線上確定一些特定的點。然后將所要記的內容全部視覺化,并按順序和這條

路線上的各個點聯系起來,回憶時,按這條路線上的各個點提取所記的項目。這

是運用了哪種記憶方法?()

A、位置記憶法

B、諧音聯想法

C、關鍵詞法

D、視覺想象法

答案:A

解析:位置記憶法是學習者在頭腦中創建一幅熟悉的場景,在場景中確定一條明

確的路線,在這條路線上確定一些特定的點。然后將所要記的內容全部視覺化,

并按順序和這條路線上的各個點聯系起來,回憶時,按這條路線上的各個點提取

所記的項目,所以選A。

99.“教育有法可依,但無定法可抄”,這說明教師勞動具有()。

A、情境性

B、創造性

C、示范性

D、個別性

答案:B

解析:教育對象的特殊性和教育情景的復雜性決定了教師勞動具有創造性。

100.依法治教的重點是0

A、教育法學教育和研究

B、教育法律的遵守

C、教育立法

D、各個教育部門按照法定的權利和義務要求來治理教育,依法指揮、組織、管

理、實施、監督、參與教育活動

答案:D

101.專家型教師和新教師在課前計劃,課堂教學過程和()三方面都存在差異。

A、課堂管理

B、課堂練習

C、教學策略選擇

D、課后評價

答案:D

102.教師的言行對學生的人格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這表現了。對性格的影

響。

A、社會文化

B、家庭環境

C、學校教育

D、生物遺傳因素

答案:C

解析:學校教育對兒童人格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103.“教育的主要目的,在最廣泛的意義上就是'塑造人',或者更確切地說,

幫助兒童成為充分成型和完善發展的人。其他目的如傳遞特定文明區域的文化遺

產,為參與社會生活和成為優良的公民做好準備,以及履行整個社會的特定職能,

完成家庭責任和謀生所需要的精神準備,乃是一些推論‘它們是重要的,但屬于第

二位的目的。”這段話體現了()的觀點。

A、個人本位論

B、社會本位論

C、教育無目的論

D、教師中心論

答案:A

解析:題干描述的是個人本位論者馬利坦的觀點。

104.對多方面的事物或活動具有的興趣是。

A、直接興趣

B、間接興趣

C、中心興趣

D、廣闊興趣

答案:D

解析:廣闊興趣是對多方面的事物或活動表現出興趣。

105.與課堂教學相比,課外、校外教育更有利于()

A、發展學生個性

B、促進溫故知新

C、加強“教學相長”

D、堅持“循序漸進”

答案:A

解析:課外、校外教育可以照顧到學生個體的興趣和愛好,從而有利于發展學生

的個性。

106.“今人生性,生而有好利焉,順是,故爭奪生而辭讓亡焉。”這是()提出

的,體現了環境決定論的觀點。

A、孟子

B、荀子

C、韓非子

D、孔子

答案:B

解析:題干的描述是性惡論者荀子提出的。

107.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選士制度是。

A、科舉制

B、察舉制

C、九品中正制

D、禪讓制

答案:C

解析: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選士制度是九品中正制,主要步驟是:設置中正官、品

第人物、按品授官。

108.下面所列舉的遷移種類領域中,。是錯誤的。

A、態度學習遷移

B、情感遷移

C、知識與技能遷移

D、氣質遷移

答案:D

解析:遷移指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的影響,或習得的經驗對完成其他活動的影

響。選項D中氣質是個體先天形成的,不屬于學習的范疇,因此也不存在遷移問

題。

109.布魯納認為新知識的學習過程不包括()

A、新知識的獲得

B、知識的轉化

C、知識的記憶

D、知識的評價

答案:C

110.以下不屬于廣義的教育制度的是()

A、國家教育領導體制

B、文化宮

C、課堂管理制度

D、教育目的

答案:D

解析:教育目的不在教育制度的范疇內。

111.態度改變的先決條件是0o

A、道德認知

B、態度定勢

C、受教育程度

D、認知失調

答案:D

解析:道德認知、認知失調、態度定勢以及個體的智力水平、受教育程度、年齡

等因素都是影響態度與品德學習的一般條件的內部條件。而認知失調是態度改變

的先決條件。因為中學生的道德認識還不明確、不穩定,而且缺乏獨立的道德評

價能力。幫助學生形成對教師、對集體的積極的態度定勢或心理準備是使學生接

受道德教育的前提。個體頭腦中已有的道德準則和規范的理解水平和掌握程度,

已有的道德判斷水平都決定了態度與品德的形成和改變。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為

Do

112.計劃安排每天的自習時間表,屬于學習策略的()。

A、組織策略

B、認知策略

C、精細加工策略

D、資源管理策略

答案:D

解析:計劃安排每天的自習時間表,是學習時間管理策略,屬于資源管理策略。

113.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是我國經濟發展中的突出問題。中央提出,要優化經

濟發展空間格局,繼續實施區域總體發展戰略,推進“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

發展、長江經濟帶建設,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這體現的哲學方法論是(??)①

重視部分對整體功能的決定作用②要用綜合的思維方式認識事物③根據主觀需

要創造事物之間的聯系④要用普遍聯系的觀點看問題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綜合思維方式、聯系的觀點。注意設問要求是方法論,故排除①;

③說法錯誤,聯系是客觀的,不能創造聯系;②④正確且符合題意。

114.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中被稱為“水手之友”的是(??)

A、火藥

B、指南針

C、航海術

D、星象學

答案:B

解析:指南針應用于航海推動了“地理大發現時代”的到來,指南針成為水手之

友。

115.在有幾種可能解答的問題情境中,深思熟慮且錯誤較少的認知方式是()。

A、場依存性

B、發散型

C、沖動性

D、沉思型

答案:D

解析:具有場獨立方式的人,對客觀事物作判斷時,常利用自己內部的參照,不

易受外來因素的干擾,而場依存則與之相反,易受周圍的人,特別是權威人士的

影響;沉思型對問題的解答較慢,但錯誤較少,沖動型則與之相反;發散型指個

體在解決問題過程中沿許多不同的方向擴展。

116.在實踐活動法實施過程中,中心是()

A、家長

B、學生

C、教師

D、校長

答案:B

解析:在實施實踐活動法中,學生是中心,教師是學生的參謀或顧問,教師必須

保證學生的主動參與,決不能越俎代庖。

117.細目表是將考試具體化的最重要的工具,其形式主要是()。

Av一維表

B、兩維表

C、三維表

D、依考試科目確定

答案:B

解析:細目表形式主要是兩維表,縱欄表示學習結果,橫欄表示課程的內容或范

圍,中間欄目是兩者比例,就是教師根據自己的情況填上在測驗中計劃測量多大

比例的學習結果和課程內容。

118.羅森塔爾借用古希臘神話中的典故,把教師期望的預言效應稱作()。

A、期望效應

B、皮格馬利翁效應

C、放大效應

D、預期效應

答案:B

解析:羅森塔爾等人通過實驗對教師的期望進行了研究,發現教師的期望或明或

暗地被傳送給學生,學生會按照教師所期望的方向來塑造自己的行為。教師的語

言似乎自動地應驗了。羅森塔爾借用古希臘神話中的典故,把教師期望的預言效

應稱作皮格馬利翁效應,也有人稱為羅森塔爾效應。

119.大腦皮層部位由于興奮過程引起或加強周圍的抑制過程是()

Ax正誘導

B、負誘導

C、擴散與集中

D、相互誘導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負誘導的含義,負誘導指由興奮引起抑制的過程。

120.率先正式使用“班級”一詞的是著名教育家()。

A、埃拉斯莫斯

B、夸美紐斯

C、洛克

D、盧梭

答案:A

解析:文藝復興時期的著名教育家埃拉斯莫斯率先使用“班級”一詞。

121.個體運用所獲得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是屬于學習過程的()

A、理解階段

B、獲得階段

C、保持階段

D、知識提取階段

答案:D

解析:本題是對陳述性知識學習過程三個階段特征的考查,題目所述是知識提取

階段的特征。

122.計劃策略屬于()

A、精加工策略

B、支持策略

C、資源管理策略

D、元認知策略

答案:D

123.迷信、巫術的流行,說明0影響社會態度的形成。

A、經驗的情緒后果

B、參照群體

C、知識水平

D、社會因素

答案:C

124.提出認知結構學習論的心理學家是()。

A、奧蘇伯爾

B、布魯納

C、加涅

D、桑代克

答案:B

解析:答案為B。布魯納是美國著名的認知教育心理學家,他主張學習的目的在

于以發現學習的方式,使學科的基本結構轉變為學生頭腦中的認知結構。因此,

他的理論常被稱之為認知一結構論或認知一發現說。

125.()是指課程各部分的組織和配合,即課程內容有機聯系在一起的組織方式。

A、課程實施

B、課程結構

C、課程管理

D、課程計劃

答案:B

解析:題千播述的是課程結構的定義。

126.學習是刺激一反應的聯結,這樣的思想是以下哪種理論中所體現的?。

A、完形一頓悟說

B、嘗試一錯誤說

C、意義學習

D、建構主義的學習理論

答案:B

解析:選項A完形一頓悟說是早期的認知學習理論,由心理學家苛勒提出。該理

論強調學習是通過頓悟與理解的過程實現的,學習的實質是主體內部構造完形。

選項B嘗試一錯誤說是早期的聯結學習論,由教育心理學家桑代克提出。他把人

和動物的學習定義為刺激與反應之間的聯結,認為這種聯結的形成是通過盲目地

嘗試?逐步減少錯誤一再嘗試這樣一個往復過程習得的。選項c意義學習,由奧

蘇伯爾提出,強調學習的實質是將符號所代表的新知識與學習者認知結構中已有

的適當觀念建立起非人為的和實質性的聯系。選項D建構主義的學習理論,它的

學習觀強調學生建構自己的知識的過程,學生不是被動的信息吸收者,而是信息

意義的主動建構者。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為B。

127.下列不屬于學校教育法律關系內容的是()

A、學校與政府

B、學校與社會

C、學校與教師

D、學校與家長

答案:D

解析:學校教育法律關系的內容包括學校與政府、學校與社會、學校與教師、學

校與學生,不包括學校與家長。

128.下列對教學評價過程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評價的準備階段應該完成調查問卷的設計

B、在評價實施的過程中進行測驗或者發放問卷

C、在評價處理的過程中要依據權重對信息進行處理

D、在評價反饋階段把評價結果公之于眾

答案:D

解析:在評價反饋階段不應該把評價結果公布于眾。

129.展示學校辦學宗旨和特色的課程是。

A、地方課程

B、校本課程

C、國家課程

D、學科課程

答案:B

解析:校本課程是學校在確保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有效實施的前提下,針對學生

的興趣和需要,結合學校的傳統和優勢以及辦學理念,充分利用學校和社區的課

程資源,自主開發或選用的課程。

130.在教育史上真正為課程論建立起心理學基礎的人是()。

A、亞里士多德

B、裴斯泰洛齊

C、高爾頓

D、赫爾巴特

答案:D

解析:赫爾巴特第一個提出要使教育學成為科學,并認為應以倫理學和心理學作

為教育學的理論基礎。本題選D。

131.(2004年)信息加工學習理論的創始者是()°

A、斯金納

B、巴甫洛夫

C、加涅

D、苛勒

答案:C

解析:答案為C。加涅認為學習這一過程可分為若干階段,每一階段都需要進行

不同的信息加工,從而提出了信息加工學習理論。

132.德育過程結構的構成要素是()o

A、教育者、受教育者

B、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內容

C、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內容、德育方法

D、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環境

答案:C

解析:【名師點評】德育過程的結構是指德育過程中不同質的各種要素的組合方

式,通常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內容、德育方法四個相互制約的要素構成。

故正確答案為Co

133.桑代克提出的學習遷移理論是()o

A、形式訓練說

B、經驗泛化說

C、共同要素說

D、關系轉換說

答案:C

解析:早期遷移理論中,桑代克提出的是共同要素說。認為兩種情境中有相同要

素時能發生遷移。

134.Windows操作系統中,要連續選定多個文件或文件夾需按(??)并單擊點擊

對象即可。

A、Alt

B、Ctrl

C、Enter

D、Shift

答案:D

解析:若要選定多個連續的文件或文件夾,應使用輔助按鍵是Shift鍵。如要選

定多個不連續的文件或文件夾,則應使用輔助按鍵是Ctrl鍵。

135.注意創造自由氣氛,鼓勵自由發表意見,不把自己的意見強加于人的領導屬

于()

A、專制型領導

B、監督式領導

C、參與式領導

D、民主式領導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課堂管理章節中關于教師領導風格的識記與理解。教師的領導風

格對課堂管理有直接的影響。普雷斯頓認為,參與式領導注意創造自由氣氛,鼓

勵自由發表意見,不把自己的意見強加于人。而監督式領導則待人冷淡,只注重

于集體討論的進程,經常監督人的行為有無越軌。選項A專制型領導和D民主式

領導均為迷惑性選項,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為Co

136.根據抽象水平,遷移分為垂直遷移和()。

A、水平遷移

B、并行遷移

C、上行遷移

D、逆向遷移

答案:A

解析:根據遷移內容的不同抽象水平與概括水平,遷移可以分為垂直遷移和水平

遷移。水平遷移也稱橫向遷移,是指處于同一概括水平的經驗之間的相互影響。

垂直遷移又稱縱向遷移,指處于不同概括水平的經驗之間的相互影響。

137.預期學生通過教學活動獲得的學習結果稱之為。。

A、學習目的

B、教學目的

C、學習目標

D、教學目標

答案:D

解析:教學目標是預期學生通過教學活動獲得的學習結果,在教學中,教學目標

有助于指導教師進行教學測量和評價、選擇和使用教學策略、指引學生學習等功

能。

138.新三民主義與中共民主革命綱領的根本區別在于。

A、中國民主革命的道路問題

B、中國人民的民主權利問題

C、對待工農革命的態度問題

D、民主革命勝利后的前途問題

答案:D

解析:新三民主義與中共民主革命綱領的根本區別在于,一個勝利后走資本主義

道路,一個是要建立社會主義國家。

139.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專門論述教育教學的專著是()

A、《論語》

B、《學記》

C、《師說》

D、《中庸》

答案:B

140.要打開一個三位數組成的密碼鎖,可以從000V001、002逐一嘗試直到998、

999,最終便會找到一個正確答案,這種解決問題的策略是0

A、推理式

B、算法

G演繹式

D、啟發式

答案:B

解析:考查對算法的理解。

141.國家把受教育者培養成為什么樣人才的總要求,就是。。

A、教學目的

B、教育目的

C、培養目標

D、教學目標

答案:B

解析:教育目的是各級各類教育培養人的總要求,是各級各類學校工作遵循的總

方針,國家的教育目的居于第一個層次,它是由國家提出來的,其決策要經過一

定的組織程序,一般體現在國家的教育文件和教育法令中。故正確答案為B。

142.多元智力理論的提出者是()

A、卡特爾

B、吉爾福特

C、斯騰伯格

D、加德納

答案:D

解析:多元智力理論的提出者是加德納。

143.高級神經活動類型中“強?平衡…不靈活”型與下列哪種氣質類型相對應?

()

A、多血質

B、膽汁質

C、黏液質

D、抑郁質

答案:C

解析:巴甫洛夫用高級神經活動類型學說解釋氣質的生理基礎。依據神經過程的

基本特性,即興奮過程和抑制過程的強度、平衡性和靈活性,劃分了四種類型。

興奮過程和抑制過程的強度,是大腦皮層神經細胞工作能力或耐力的標志,強的

神經系統能夠承受強烈而持久的刺激。平衡性是興奮過程和抑制過程的相對力量。

靈活性是興奮過程和抑制過程相互轉換的速度。膽汁質對應的高級神經活動過程

是強、不平衡;多血質對應強、平衡、靈活;黏液質對應強、平衡、不靈活;抑

郁質對應弱。因此根據題意選擇C。

144.學校生活中最為主要的組成部分是()。

A、師生的交互作用

B、學生個人的身心特征

C、同伴群體的影響

D、社區的影響

答案:A

解析:教師與學生的交往活動,是學校生活中一個最為主要的組成部分。在這種

交往中,教師所采用的教學形式不同,學生的反映也就隨之各異。故正確答案為

Ao

145.南昌起義與下列哪一節日有關(??)

A、五一勞動節

B、七一黨的生日

C、八一建軍節

D、H--國慶節

答案:C

解析:南昌起義時間是1927年8月1日,與建軍節有關,故選C。

146.講授法的優點不包括()

A、可以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B、使學生在短時間內獲得大量系統的科學知識

C、有利于因材施教

D、有限的教師可以教更多的學生

答案:C

解析:講授法容易造成“填鴨式”“滿堂灌”的教學效果,不利于因材施教。

147.19世紀初,對班級組織的發展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的“導生制”出現在()o

A、德國

B、英國

C、美國

D、法國

答案:B

解析:見本章對班級組織的發展的論述。

148.卡特爾的智力理論提出,。是在一定社會文化背景中習得的,依賴后天的

學習和經驗。

A、流體智力

B、晶體智力

C、一般因素

D、特殊因素

答案:B

解析:晶體智力是以學得的經驗為基礎的認知能力。它受后天經驗的影響較大,

主要表現為運用已有知識和技能去吸收新知識和解決新問題的能力。

149.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出現,是管理學形成的標志

A、一般管理理論

B、科學管理理論

C、組織理論

D、人際關系學說

答案:B

150.對我國教師的權利和義務作出明確、具體規定的是()

A、《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

B、《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

C、《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D、《中共中央關于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

答案:A

解析:《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專門對我國教師的權利和義務作出了明確、具

體的規定。

151.與新手型教師相比,專家型教師的課時計劃簡潔、靈活、以()為中心并具

有預見性。

A、教師

B、課程

C、教學目標

D、學生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專家型教師與新手型教師在課時計劃上的比較。與新手型教師相

比,專家型教師的課時計劃簡潔、靈活、以學生為中心并具有預見性。一般來說,

專家型教師認為,教學的細節方面是由課堂教學活動中學生的行為決定的。他們

可以從學生那里獲得一些有關教學細節的問題。而新手型教師的課時計劃往往依

賴于課程的目標、僅限于課堂中的一些活動或一些已知的課程知識,而不能把課

堂教學計劃與課堂情境中的學生行為聯系起來。另外,專家型教師在制訂課時計

劃時,能根據學生的先前知識來安排教學進度。他們認為實施計劃是要靠自己去

發揮的。因此,他們的課時計劃就有很大程度的靈活性。而新手型教師僅僅按照

課時計劃去做,并想辦法去完成它,卻不會隨著課堂情境的變化來修正他們的計

劃。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為D。

152.具有較高的概括水平的上位經驗與具有較低的概括水平的下位經驗之間相

互影響而發生的遷移稱為()o

Ax順向遷移

B、逆向遷移

C、水平遷移

D、垂直遷移

答案:D

解析:垂直遷移又叫縱向遷移,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自下而上的遷移;二是自

上而下的遷移。

153.下列關于我國古代科學技術的說法正確的是(??)

A、畢昇發明了造紙術

B、《黃帝內經》是現存的最早的醫書

C、《齊民要術》被稱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

D、三國時期祖沖之精確計算圓周率在3.1415926到3.1415927之間

答案:B

解析:東漢時期的蔡倫改進了造紙術,A項錯誤;《黃帝內經》是我國現存的最

早的醫書,B項正確;被稱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的是《天工開物》,C

項錯誤;祖沖之是南北朝時期的數學家,D項錯誤。

154.“學會關心”是下列哪個德育模式所強調的?()

A、認知模式

B、體諒模式

C、價值澄清模式

D、社會學習模式

答案:B

解析:【名師點評】德育一般有認知模式、體諒模式和社會學習三種模式,其中

體諒模式是把道德情感的培養放在中心地位。它要引導學生學會關心、學會體諒。

故正確答案為Bo

155.(2004年10月)學校中的傳統、儀式和規章,一般統稱為。。

A、學校校園文化

B、學校教師文化

C、學校制度文化

D、學校物質文化

答案:C

解析:學校的組織和制度文化有三種主要的表達方式:一是保證學校正常運行的

組織形態,不同層次、不同性質的學校有不同的組織形態和體系;二是規章制度;

三是角色規范。

156.教師不得對學生進行謾罵、體罰、變相體罰和其他侮辱學生的行為,這是由

學生的()。

A、人身自由權決定的

B、隱私權決定的

C、人格尊嚴權決定的

D、榮譽權決定的

答案:C

解析:人格尊嚴指學生享有受他人尊重,保持良好形象及尊嚴的權利。

157.性格中的謙虛驕傲、自尊自卑屬于性格的()

A、態度特征

B、情緒特征

C、意志特征

D、理智特征

答案:A

解析:性格的態度特征是指個體對自己、他人、集體、社會以及對工作、勞動、

學習的態度特征。如謙虛或自負、利他或利己、粗心或細心、創造或墨守成規等。

性格的態度特征在性格結構中具有核心意義。

158.“矮子里找高個"“水漲船高”是一種。

A、相對評價

B、絕對評價

C、定性評價

D、定量評價

答案:A

解析:相對評價有利于在群體內做出橫向比較,常作為選拔卻甄別的依據。

159.桑代克的學習理論被稱為。。

A、刺激一反應理論

B、認知發現理論

C、聯結一認知理論

D、有意義接受學習論

答案:A

解析:桑代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