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留侯論蘇軾留侯張良《高祖本紀》中說“夫運籌帷帳之中,決勝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薄白臃俊本褪菑埩?,是劉邦的軍師,為其出謀劃策,屢建功業,是東漢的開國元勛。劉邦滅項羽建漢稱帝,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大封功臣。高祖說:“運籌帷幄中,決勝千里外,子房功也”,并讓張良選擇3萬戶作為封地。張良不敢接受,曰:“我和帝初見面時在留,把我封在留就可以了”,因此張良被稱為留侯。張良張良(?─前189),字子房,韓國貴族之后。秦滅韓后,他圖謀復韓,變賣家財,尋求刺客,制一百二十斤重的鐵椎,在博浪沙與力士刺殺秦始皇,未遂,逃往下邳pī(今江蘇睢寧西北)藏匿。據說在此遇黃石老人,得《太公兵法》。秦末參加反秦義軍,先在劉邦軍中為將,隨劉邦先后投項梁,入關中咸陽,又勸劉邦莫貪戀富貴,屯軍霸上,鴻門宴上為劉邦解危。劉邦被封為漢王后隨其入蜀,并讓劉邦燒掉棧道,以使項羽不疑。楚漢戰爭中,力主劉邦聯合彭越、英布等人,勸劉邦滿足韓信要求,以使他效力,反對復立六國的主張,主張追擊項羽,莫放虎歸山,這一切保證了劉邦在楚漢戰爭中的勝利。西漢建立后,張良因功被封為留侯。高祖死后八年,張良也因長期為病所困而卒。相關背景北宋嘉佑六年(1061年),蘇軾26歲,在京城經歐陽修推薦參加制科考試,最后仁宗在崇政殿御試,蘇軾入第三等(宋開國以來,入三等者只有吳育和蘇軾兩人)。試前,蘇軾獻《進策》、《進論》各25篇,系統地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張,本文是《進論》的第19篇。這是一篇進獻給皇帝的史論,目的在于應試求官,向考官和皇帝顯示才華,所以寫作時很用力,是蘇軾青年時代的重要作品之一。研讀課文第一段古之所謂豪杰之士者,必有過人之節。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為勇也。過:超過節:氣度、度量見:表被動而:連詞在古代稱得上豪杰之士的人,一定有超越常人的氣度和節操。人之常情所不能忍受的事件,一般人被侮辱,就會拔出劍來,沖上去搏斗,這算不上真正的勇敢。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也。卒:同“猝”,突然故:緣故挾持:抱負(古今異義)天下有大智大勇的人,禍難突然降臨也不驚慌,無緣無故對他加以侮辱能夠不動怒,這就是因為他的抱負十分宏大,志向特別高遠的緣故。研讀課文第二段夫子房受書于圯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隱君子者出而試之?觀其所以微見其意者,皆圣賢相與警戒之義。而世不察,以為鬼物,亦已過矣。且其意不在書。試:考驗所以:用來……的見:同“現”,表現圣賢:形容詞作名詞,圣人,賢人相與:互相義:道理過:錯意:目的,用意第二段翻譯張良在圯上接受一位老人贈送兵書,這件事確實太荒誕不經。然而怎么能知道不是秦代隱居的君子,特意出來考驗張良的呢?看老人用來略微顯露他心思的言語,都是圣人、賢人相互告誡的道理。可是世人不明白,把圯上老人看作鬼怪,也太錯了。而且老人的用意就不是向張良授書。張良拾履:良嘗閑從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墮其履圯下,顧謂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毆之。為其老,彊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業為取履,因長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驚,隨目之。父去里所,復還,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與我會此?!绷家蚬种?,跪曰:“諾。”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與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會?!蔽迦针u鳴,良往。父又先在,復怒曰:“后,何也?”去,曰:“后五日復早來?!蔽迦?,良夜未半往。有頃,父亦來,喜曰:“當如是?!背鲆痪帟唬骸白x此則為王者師矣。后十年興。十三年孺子見我濟北,穀城山下黃石即我矣?!彼烊?,無他言,不復見。旦日視其書,乃“太公兵法”也。良因異之,常習誦讀之。太史公曰:“學者多言無鬼神,然言有物。至如留侯所見老父予書,亦可怪矣。高祖離困者數矣,而留侯常有功力焉,豈可謂非天乎?研讀課文第三段當韓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鋸鼎鑊待天下之士,其平居無罪夷滅者,不可勝數,雖有賁、育,無所復施。夫持法太急者,其鋒不可犯,而其末可乘。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擊之間。當此之時,子房之不死者,其間不能容發,蓋亦已危矣。方:正勝:盡平居:住在家里雖:即使乘:利用(機會)逞于一擊之間:介詞結構后置“于……逞”間不能容發:空隙中容不下一根頭發。比喻與災禍相距極近或情勢危急到極點。
在韓國滅亡,秦國正處在強盛的時候,秦國用種種酷刑來對付天下的讀書人。那些住在家里無緣無故遭到殺戮的人,真是難以計數。那時即使有古代孟賁、夏育那樣的勇士,也無法施展他們的本領。一般說,(像秦始皇那樣)施行嚴刑峻法的人,他的鋒芒是不能觸犯的,但等到他衰微的時候卻有機可乘。然而少年張良卻不能忍耐一時的激憤,想用個人的力量,試圖在一次狙擊之中逞其志。在這個時候,張良雖然僥幸沒有死,但生死之間連一根頭發也容不下,那是何等危險?。?/p>
2、良嘗學禮淮陽。東見倉海君。得力士,為鐵椎重百二十斤。秦皇帝東游,良與客狙擊秦皇帝博浪沙中,誤中副車。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賊甚急,為張良故也。良乃更名姓,亡匿下邳。
1、留侯張良者,其先韓人也。大父開地,相韓昭侯、宣惠王、襄哀王。父平,相釐王、悼惠王。悼惠王二十三年,平卒。卒二十歲,秦滅韓。良年少,未宦事韓。韓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財求客刺秦王,為韓報仇,以大父、父五世相韓故。千金之子,不死于盜賊。何者?其身之可愛,而盜賊之不足以死也。子房以蓋世之才,不為伊尹、太公之謀,而特出于荊軻、聶政之計,以僥幸于不死,此固圯上之老人所為深惜者也。是故倨傲鮮腆而深折之。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故曰:孺子可教也??蓯郏嚎少F,值得珍惜(古今異義)為:做特:只惜:惋惜鮮:少腆:厚,沒有禮貌的樣子
折:使……受摧折其:如果然后:這以后(古今異義)就:成就貴族子弟,不愿死于盜賊之中。這是為什么?這就是他們懂得生命的可貴,不屑于在同盜賊相斗中死去。張良這樣出類拔萃的人才,不像伊尹和姜太公那樣去深謀遠慮,卻只想采用荊軻與聶政那樣行刺的小計謀,企圖在僥幸中保存性命,這正是圯上那位老人為他感到深深惋惜的地方。因此,故意用高傲無禮的方法,來重重折服他,他如果能夠忍受下去,才可能真正成就一番大事業。(他真的忍受下來了)所以(老人)說:“這年輕人是可以教好的!”研讀課文第四段楚莊王伐鄭,鄭伯肉袒牽羊以逆。莊王曰:“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彼焐嶂?。勾踐之困于會稽而歸,臣妾于吳者,三年而不倦。且夫有報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剛也。逆:迎接下:居于……之下屈尊,降低身份信:使……信服;用:任用。舍:放棄于:在歸:投降臣妾:名詞作動詞,帶著臣妾。楚莊王討伐鄭國時,鄭襄公曾袒露上身,牽著羊去迎接他以表示臣服。楚莊王說:“一國之君能這般屈己尊人,他的百姓必定信服他并為他賣命?!庇谑欠艞壒ゴ蜞崌?。越王勾踐被吳王夫差困于會稽山上而歸降吳國,帶著臣妾到吳國去做人質,在那里整整三年沒有流露出任何厭倦與不滿。(一個人)雖有復仇的大志,卻不能屈己尊人,這不過是凡夫俗子的勇猛。夫老人者,以為子房才有余,而憂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剛銳之氣,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謀。何則?非有平生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間,而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此固秦皇之所不能驚,而項籍之所不能怒也。以為:認為憂:擔心之:助詞,主謂之間,取獨折:挫傷之:助詞,的之:代詞,他,指張良素:交往卒:同“猝”,突然命:命令以:用,介詞油然:坦然地,自然而然地(去做)驚:使……受驚擾怒:使……惱怒那位圯上老人,認為張良才智有余,但擔心他缺乏度量,所以才無情地挫傷他那年輕氣盛的剛強暴躁的脾氣,讓他能夠忍受那些微不足道的憤怒,而實現他遠大的謀略。為什么這樣說呢?(圯上老人與張良)平生素不相識,突然在荒野相遇,卻傲慢地命令張良去替他干奴仆所做的事,而張良卻十分坦然地去做了,一點也沒有驚詫憤怒的情緒,這就是秦始皇不能驚擾他的謀略而使其盲動,項羽無法使他激怒而去冒險的原因。研讀課文第五段
觀夫高祖之所以勝,而項籍之所以敗者,在能忍與不能忍之間而已矣。項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戰百勝而輕用其鋒。高祖忍之,養其全鋒而待其弊。此子房教之也。當淮陰破齊而欲自王,高祖發怒,見于詞色。由此觀之,猶有剛強不忍之氣,非子房其誰全之。所以:……的原因而已:罷了,語氣助詞唯:正因為是因為是以:因此,即“以是”,因為這,賓前鋒:鋒芒弊:疲困王:稱王,名做動見:通“現”,表露其:語氣副詞,表反問全:使動,使……全,保存,保全現在來看劉邦獲勝、項羽失敗的原因,就在于能忍耐不能忍耐罷了。項羽正因為不能忍耐,所以雖然所向無敵,但他輕率地使用他的鋒芒。劉邦卻能夠忍耐,保全他的鋒芒,等待項羽衰弱了(再和他爭鋒)。這完全是張良教給他的。當淮陰侯韓信奪取齊地想自己做王時,劉邦大怒,立刻從言語和臉色上表現出來。從這里可以看出,劉邦還是不善于忍耐,要不是張良,誰能夠保全他呢?高祖發怒,見于詞色。子房教之資料鏈接漢四年,遂皆降平齊。使人言漢王曰:“齊偽詐多變,反覆之國也,南邊楚,不為假王以鎮之,其勢不定。原為假王便。”當是時,楚方急圍漢王於滎陽,韓信使者至,發書,漢王大怒,罵曰:“吾困於此,旦暮望若來佐我,乃欲自立為王!”張良、陳平躡漢王足,因附耳語曰:“漢方不利,寧能禁信之王乎?不如因而立,善遇之,使自為守。不然,變生?!睗h王亦悟,因復罵曰:“大丈夫定諸侯,即為真王耳,何以假為!”乃遣張良往立信為齊王,徵其兵擊楚。(《史記·淮陰侯列傳》)研讀課文第六段太史公疑子房以為魁梧奇偉,而其狀貌乃如婦人女子,不稱其志氣。嗚呼,此其所以為子房歟!以為:認為乃:卻,竟然稱:相稱,符合志氣:志向和氣度其:語氣副詞,表揣測。所以:表原因。翻譯:司馬遷原以為張良是一位高大奇偉的人,后來才知道他身材相貌和婦人女子一般,覺得身材相貌與他的志向氣度不相稱,而這正是張良成為張良的原因?。∮嘁詾槠淙擞嬁嗥鎮?,至見其圖,狀貌如婦人好女。蓋孔子曰:“以貌取人,失之子羽。”留侯亦云。張良畫像1、列舉了張良的哪些事例?2、張良獲取成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中心論點是什么?4、還舉了哪些事例?論點?事例?張良能忍常人不能忍,忍小忿就大謀鄭伯逆楚莊王、勾踐事吳王、劉邦勝項羽、老人授書(正)張良用刺客之計、劉邦怒于詞色(反)留侯之忍,告誡自己不能鋒芒太露,只有以忍才能成就大業。寒山拾得寒山與拾得兩位大師,是佛教史上著名的詩僧。唐代天臺山國清寺隱僧寒山與拾得,行跡怪誕,言語非常,相傳是文殊菩薩與普賢菩薩的化身。他們之間的玄妙對談,不是一般凡夫俗子所能領受的,試看下面這則記載在古尊宿語錄中的問答:
寒山問拾得:世間有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如何處治乎?拾得曰:只是忍他,讓他,由他,避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
“忍之忍之再忍之,忍到忍無可忍之時再忍一次,當能絕路逢生,轉禍為福”(《增廣賢文》)一“忍”成名:韓信胯下之辱張良圯上拾履婁師德唾面自干婁師德唾面自干
婁師德,字宗仁,唐代人,他官至同平章事,一生為將相30多年,穩而不倒。其訣竅是能忍受任何侮辱而不動聲色。
有一次,他弟弟被派去做代州刺史,臨行時來向婁師德辭行。他便問弟弟:“你我受國家的恩寵太多,顯榮太過,很容易招惹別人的妒忌,你有什么方法可以避免呢?”
他的弟弟說:“往后即使有人唾口水在我面上,我也只把它揩干而已。”婁師德說:“這還不行。人家唾你的臉,就因為他對你生氣了,如果你把唾沫揩去的話,他便更恨你了。所以,你不要去揩,而要讓它自己干,并且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東南大學《ERP沙盤模擬》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大連民族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中華女子學院《公選生命急救常識》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北京協和醫學院《健康風險評估技術與實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藝術學院《國際貿易基礎》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湖北工業大學工程技術學院《智能裝備控制技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潞安職業技術學院《數智財務分析與應用》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4年數字電路的功能測試項目資金申請報告代可行性研究報告
- 熱氣球教學設計
- 2024年新型便攜式溫、濕、風向風速儀資金籌措計劃書代可行性研究報告
- 未成年人學校保護規定的國際比較研究
- 研究院內部科技成果轉化的管理流程
- 電力基礎知識題庫單選題100道及答案
- 化工工藝學知到智慧樹章節測試課后答案2024年秋廣州大學
- 2025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級數學下冊新教材《第十一章 不等式與不等式組》大單元整體教學設計2022課標
- 2019建筑排水管道安裝塑料管道19S406
- 安全注射知識培訓
- 康復醫學治療技術(士)復習題及答案
- 2024年中國扁平吊裝帶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公路橋梁體外預應力加固技術規程》
- 第14課《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職高一下學期高教版(2023)世界歷史全一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