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GDRSGIS 004-2021分類代碼與屬性結構_第1頁
TGDRSGIS 004-2021分類代碼與屬性結構_第2頁
TGDRSGIS 004-2021分類代碼與屬性結構_第3頁
TGDRSGIS 004-2021分類代碼與屬性結構_第4頁
TGDRSGIS 004-2021分類代碼與屬性結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07.040

CCSA75

團體標準

T/GDRSGIS004—2021

廣東省基礎地理信息要素

分類代碼與屬性結構

第1部分:1:5001:10001:2000

基礎地理信息要素分類代碼與屬性結構

ClassificationcodeandattributestructureoffundamentaIgeographic

informationfeatureinguangdongprovinee

Part1:1:5001:10001:2000

ClassificationcodeandattributestructureoffundamentaIgeographic

informationfeature

2021-11-18發布2021-12-01實施

廣東省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學會發布

T/GDRSGIS004—2021

目次

前言.....................................................................................II

引言....................................................................................III

1范圍...................................................................................1

2規范性引用文件........................................................................1

3術語和定義............................................................................1

4分類編碼原則..........................................................................2

4.1一致性............................................................................2

4.2穩定性............................................................................2

4.3完整性和可擴展性.................................................................2

4.4適用性............................................................................2

5要素分類..............................................................................2

6要素編碼..............................................................................3

6.1代碼結構..........................................................................3

6.2要素代碼..........................................................................4

7要素屬性表............................................................................4

附錄A(規范性)1:5001:10001:2000基礎地理信息要素分類分層(大類、中類)表..5

附錄B(規范性)1:5001:10001:2000基礎地理信息要素分類代碼表.................9

附錄C(資料性)1:5001:10001:2000基礎地理信息要素屬性結構..................60

I

T/GDRSGIS004—2021

—■■1I

刖百

《廣東省基礎地理信息要素分類代g與屬性結構》分為兩個部分:

—第1部分:1:5001:10001:2000基礎地理信息要素分類代瑪與屬性結構;

—第2部分:1:50001:10000基礎地理信息要素分類代碼與屬性結構。

本部分為《廣東省基礎地理信息要素分類代碼與屬性結構》的第1部分.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

起草。

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

本文件由廣東省國土資源技術中心提出。

本文件由廣東省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學會歸口。

本文件起草單位:廣東省國土資源技術中心、廣東省國土資源測繪院、廣東省測繪產品質量監督

檢驗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慧姝、張永利、戴江鷗、符校、紀敏、許耿然、黃衛玲、林國正。

II

T/GDRSGIS004—2021

引言

本文件在我國現行GB/T13923、GB/T20257.1、GB/T20258.1的基礎上,對基礎地理信息要素進

行了整理歸類,形成適用于廣東省統一和協調一致的基礎地理信息要素分類、代碼與屬性結構標準文

本,以滿足廣東省基礎地理信息數據的采集、建庫以及數據交換、應用等需求。

本文件主要特點說明如下:

——1:500、1:1000、1:2000比例尺地形要素統一考慮,并對GB/T13923、GB/T20257.1、

GE/T20258.1中要素分類以及同一要素名稱的不同代碼進行了統一;

——分析了國標各標準存在的差異,并根據實際需要進行要素取舍;

——要素的分類及其要素代碼具有唯一性;

——要素為8位十進制編碼,在GE/T139236位編碼的基礎上增加一位圖形代碼及一位細分碼,并

對代碼進行了適當擴充;

——地名為2或3位編碼;

——規定了1:500、1:1000.1:2000比例尺地形要素分類(層名)及屬性結構;

—第1部分與第2部分的相同要素的分類代碼一致。

III

T/GDRSGIS004—2021

廣東省基礎地理信息要素分類代碼與屬性結構

第1部分:1:5001:10001:2000

基礎地理信息要素分類代碼與屬性結構

1范圍

本文件規定了廣東省1:5001:10001:2000基礎地理信息要素分類、代碼與屬性。

本文件適用于廣東省基礎地理信息數據的采集、更新、管理、分發服務和產品開發,包括1:500、

1:1000、1:2000比例尺的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庫的建設與應用,基礎地理信息公共平臺建設,基礎

地理信息交換與共享以及數字化測圖、編圖和地圖更新等工作。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

用于本文件。

GB/T13923基礎地理信息要素分類與代碼

GB/T20257.1國家基本比例尺地圖圖式第1部分:1:5001:1(XX)1:2000地形圖圖式

GB/T20258.1基礎地理信息要素數據字典第1部分:1:5001:10001:2000基礎地理信

息要素數據字典

GB/T25529-2010地理信息分類與編碼規則

GB/T33462基礎地理信息1:10000地形要素數據規范

3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

要素feature

現實世界現象的抽象。

注:一個要素可以作為一種類型(如湖泊)或一個實例(如洞庭湖)出現。

[GB/T17694—2009,定義B.179]

3.2

要素屬性featureattribute

1

T/GDRSGIS004—2021

要素性質或特征。

注1:一個要素屬性可能以一種類型或一個實例出現。當只有一個含義出現時,要么使用要素屬性類型,要么使用

要素屬性實例。

注2:一個要素屬性應當有名稱、數據類型和與之相關的值域。要素實例的要素屬性應當有一個從值域獲得的屬性

值。

[GB/T17694—2009,定義B.181]

3.3

要素類型featuretype

具有共同特征的真實世界現象的種類。

3.4

屬性值attributevaIue

賦予一個屬性特定的值。

4分類編碼原則

4.1一致性

同一要素在1:500、1:1()00、1:2000比例尺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庫中有一致的分類和唯一的代

碼。

4.2穩定性

分類體系選擇各要素最穩定的特征和屬性作為分類依據,能在較長時間里不發生重大變更。

4.3完整性和可擴展性

分類體系覆蓋1:500、1:1000、1:2000基礎地理信息的要素類型,既反映要素的類型特征,

又反映要素的相互關系,具有完整性,代碼結構留有適當的擴充余地。

4.4適用性

分類體系充分考慮與廣東省原有標準體系的銜接,要素名稱盡量沿用習慣名稱,便于數據的整合

處理'數據更新和交換共享。

5要素分類

5.1要素采用GB/T25529-2010第5.2條分類體系要求的線分類法,要素類型按從屬關系依次分為

四級:大類、中類、小類、子類。

5.2大類包括:定位基礎、水系、居民地及設施、交通、管線、境界與政區、地貌、植被與土質、地

名共9類;中類劃分應按附錄A的規定執行。

5.3本文件要素代碼、結構在GB/T13923規定的基礎上,進行擴充。

2

T/GDRSGIS004—2021

5.4大類、中類不可重新定義和擴充.小類和子類不可重新定義,但可根據廣東省實際需要進行擴充,

對未包括在附錄B中的要素,代碼擴充應遵循以下原則:

a)擴充代碼的結構應符合本文件要素代碼結構規定;

b)要素的大類、中類不宜重新定義或擴充,小類、子類應逐級類進行擴充,擴充的下一級應能并

歸入相應的上級類中;

c)已有的1:500、1:1000、1:2000要素分類代碼不應重新定義。

6要素編碼

6.1代碼結構

6.1.1要素代碼結構

要素代碼采用R位十進制數字碼,數字碼應符合GR/T1S923的規定,代碼結構分為大類、中類、

小類和子類碼(統稱國標代碼)與圖形代碼、細分碼,具體代碼結構如圖1:

XXXXXXXX

大典中灸dM于奧。代碼招力碼

玉標代碼

圖1要素代碼結構

a)國標代碼應符合GB/T13923規定的6位十進制代碼結構要求;

b)圖形代碼采用1位數字碼,按GB/T20258.1的規定執行,具體見表1:

表1圖形代碼定義

圖形代碼定義

1點

2線/中心線

3面

4輔助制圖/邊線

c)細分碼是對國標代碼中子類的進一步劃分,根據實際應用以1?9順序添加,加某項無細分類,

3

T/GDRSGIS004—2021

則該細分碼定為Oo

6.1.2地名代碼結構

地名代碼結構按照GB/T33462規定的2位或3位大寫字母碼執行。

6.2要素代碼

1:500,1:1000.1:2000基訓地理信息要素分類代碼應符合附錄B的規定。

7要素屬性表

采用通用字段的方式,分別從屬性項、屬性描述、數據類型和字段要求、屬性值域或示例、約束

條件;L個方面進行了描述,用于存儲要素基本的屬性信息,用戶可根據需要擴充,參見附錄C。

4

T/GDRSGIS004—2021

附錄A

(規范性)

1:5001:10001:2000基礎崛信息要素分類分層(大類、中類)表

表A.1規定了1:5001:10001:2000基礎地理信息要素(大類、中類)分類的具體內容。

表A.1要素(大類、中類)分類表

序號要素大類要素中類

測量控制點

1定位基礎

數學基礎

河流

溝渠

湖泊

2水系水庫

海洋要素

其他水系要素

水利及附屬設施

居民地

工礦及其設施

農業及其設施

公共服務及其設施

3居民地及設施

名勝古跡

宗教設施

科學觀測站

其他建筑物及其設施

鈦路

城際公路

城市道路

4交通鄉村道路

道路構筑物及附屬設施

水運設施

航道

5

T/GDRSGIS004—2021

表A.1(續)

序號要素大類要素中類

空運設施

4交通

其他交通設施

輸電線

通信線

5管線

油、氣、水輸送主管道

城市管道

省級行政區

地級行政區

6境界與政區縣級行政區

鄉級行政區

其他區域

等高線

高程注記點

水域等值線

7地貌

水下注記點

自然地貌

人工地貌

農林用地

8植被與土質城市綠地

匕瓜

行政區域及駐地名稱

居民地自然地名

具有地名意義的企事業單位名

交通要素名

紀念地和古跡名

9地名

山名

陸地水域名

海洋地域名

自然地域名

境界標志

6

T/GDRSGIS004—2021

表A.2規定了1:5001:10001:2000基礎地理信息要素分層的具體內容。

表A.2要素分層表

序號要素分類內容數據分層數據幾何特征

1測量控制點CPTP點

定位基礎(C)

2數學基礎CPTL線

3HYDP點

4水系要素HYDL線

5HYDA面

水系(H)

6HFCP點

7水系附屬設施IIFC1.線

8HFCA面

9RESP點

10居民地RESL線

11居民地及設施RESA面

12(R)RFCP點

13居民地附屬設施RFCL線

14RFCA面

15LRRL線

鐵路

16LRRA面

17LRDL線

公路

18交通(L)LRDA面

19LFCP點

20交通附屬設施LFCL線

21LFCA面

22PIPP點

管線(P)管線與設施

23PIPL線

24B0UP點

25行政界線B0UL線

26境界與政區(B)BOUA面

27BRGP點

區域界線

小BRGL線

7

T/GDRSGIS004—2021

表A.2(續)

,字號要素分類內容數據分層數據幾何特征

29BRGA面

30TERP點

等高線、高程點

31TERL線

32地貌(T)TFCP點

33其他地貌要素TFCL線

34TFCA面

35VEGP點

36植被與土質(V)植被與土質要素VEGL線

37VEGA面

38居民地地名AGNP點

地名(A)

39自然地名AANP點

8

T/GDRSGIS004—2021

附錄B

(規范性)

1:5001:10001:2000基礎地理信息要素分類代碼表

表B.1規定了1:5001:10001:2000基礎地理信息要素分類代碼的具體內容。

表B.1要素分類代碼表

1:5001:省標分類代幾何特要素分

要素大類要素中類要素小類要素子類要素名稱

1:10002000碼征層

11010:大地原點11010110定位點CPTP

三角點VV11010211定位點CPTP

110102

平面控制點土堆上的三角點11010212定位點CPTP

(110100)*埋石圖根點11010311定位點CPTP

110103

*土堆上的埋石圖根點V11010312定位點CPTP

*不埋石圖根點■J11010313定位點CPTP

測量控制點高程控制點11020:水準原點V11020110定位點CPTP

(110000)(110200)110202水準點■J11020210定位點CPTP

衛星定位控11030:衛星定位連續運行站點V11030110定位點CPTP

定位基礎

制點

(100000)110302衛星定位等級點-J11030210定位點CPTP

(110300)

其它測量控110401重力點11040110定位點CPTP

制點

110402獨立天文點V11040210定位點CPTP

(110400)

內圖麻線內圖廓

120100內圖廓線V12010020CPTL

(120100)線

數學基礎

坐標網線

(120000)120200坐標網

(120200)坐標網線12020020CPTL

單線地面河流V21010120有向線HYDL

水系河流常年河210101雙線地面河流V21010130范圍面HYDA

(200000)(210000)(210100)雙線地面河流(中心線)21010121中心線HYDL

210102地下河段21010230范圍面HYDA

9

T/GDRSGIS004—2021

1:5001:省標分類代幾何特要素分

要素大類要素中類要素小類要素子類要素名稱

1:10002000碼征層

V21010220中心線HYDL

210103地下河段出入口21010320線HYDL

V21010430范圍面HYDA

210104消失河段

21010421中心線HYDL

時令河雙線時令河21020030范圍面1IYDA

210200

(210200)雙線時令河(中心線)J21020021中心線HYDL

干涸河V21030020有向線HYDL

210300干涸河(干河床)

(210300)VV21030030范圍面HYDA

運河V22010030范圍面HYDA

220100運河

(220100)V22010021中心線HYDL

JV22020130范圍面HYDA

220201地面干渠

干渠V22020121中心線HYDL

(220200)J22020230范圍面HYDA

220202高于地面干渠

22020221中心線HYDL

地面支渠(單線)J22030120有向線HYDL

220301地面支渠(中心線)22030121中心線HYDL

地面支渠(面)V22030130范圍面HYDA

溝渠支渠芯于地面支渠(單線)JV22030220有向線HYDL

(220000)(220300)220302高于地面支渠(中心線)22030221中心線HYDL

高于地面支渠(面)V22030230范圍面HYDA

220303地下渠(單線)V22030320有向線HYDL

220304地下渠出水口22030410定位點HYDP

坎兒井坎兒井(中心線)J22040020有向線HFCL

220400

(220400)坎兒井兩端豎井定位點V22040010定位點HFCP

渠首

A220500依比例尺渠首J22050020線HFCL

(220500)

輸水渡槽J22060020中心線HFCL

220600輸水渡槽

(220600)V22060030范圍面HFCA

10

T/GDRSGIS004—2021

1:5001:省標分類代幾何特要素分

要素大類要素中類要素小類要素子類要素名稱

1:10002000碼征層

輸水隧道

220700輸水隧道22070030范圍面HFCA

(220700)

倒虹吸

220800倒虹吸22080030范圍面HFCA

(22080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