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裝…………○…………內…………○…………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5年人教五四新版選擇性必修3生物下冊月考試卷含答案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五六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7題,共14分)1、下列有關基因工程中限制性內切酶的描述,錯誤的是()A.一種限制性內切酶只能識別一種特定的脫氧核苷酸序列B.限制性內切酶的活性受溫度影響C.限制性內切酶能識別和切割RNAD.限制性內切酶可從原核生物中提取2、下列有關植物組織培養的技術操作,正確的是()A.培養基在使用之前要放在烤箱中高溫干熱滅菌B.接種操作可在普通房間的酒精燈火焰旁邊進行C.解剖刀在火焰上灼燒后需冷卻才能用于切割外植體D.外植體用化學試劑消毒后需經蒸餾水多次沖洗才可用于接種3、植物組織培養,一般取植物的芽、莖尖或根尖的組織細胞進行培養。不屬于取材理由的是()A.植物的芽、莖尖或根尖的組織細胞一般沒有病毒積累B.植物的芽、莖尖或根尖的組織細胞具有較強的分裂能力,全能性程度高C.植物的芽、莖尖或根尖的組織細胞的分化程度相對較低,容易脫分化D.植物的芽、莖尖或根尖的組織細胞進行分裂形成了愈傷組織4、某研究者利用細胞工程制備抗A的單克隆抗體。先用抗原(A)分別免疫處理3只同種小白兔(X;Y和Z);每只小白兔免疫5次,每次免疫一周后測定各小白兔血清抗體的效價(能檢測出抗原抗體反應的血清最大稀釋倍數),制備B淋巴細胞時,免疫小鼠的血清抗體效價需達到16000以上,結果如下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將抗原(A)注入小白兔體內的目的是獲得已免疫的B淋巴細胞B.最適合用于制備已免疫的B淋巴細胞的是第五次免疫后的小白兔YC.骨髓瘤細胞與已免疫的B淋巴細胞的融合必須使用滅活的病毒進行促融D.融合細胞需經兩次篩選才可獲得只分泌抗A抗體的雜交瘤細胞5、科研人員利用PCR技術擴增X基因片段,需加入兩種引物,引物結合位置如圖甲所示。PCR循環后產生五種DNA分子,如圖乙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利用DNA聚合酶和DNA連接酶才能完成PCR擴增過程B.如果加入大量引物1和引物2,會干擾正常的PCR過程C.⑤片段最早出現在第三輪復制后,且會出現1個⑤片段D.經過第二輪PCR后會出現①、②、③、④4種DNA分子6、試管嬰兒技術是目前最常見的一種輔助生殖技術,下圖為試管嬰兒的培育過程示意圖。下列相關分析正確的是()
A.試管嬰兒和克隆動物的培育原理、操作步驟都基本一致B.圖中,精子獲能、受精作用等都是在生物體外完成的C.囊胚的三個胚層進一步分化,將成為各種器官的原基D.若胚胎移植到供卵的女性子宮內,則會引起免疫排斥反應7、下列有關泡菜發酵過程的敘述,正確的是()A.發酵時間越長,亞硝酸鹽的含量越高B.在制作泡菜的過程中,有機物的干重和種類將減少C.發酵過程中乳酸菌可分解蛋白質和果膠D.原料裝壇后馬上密閉,保持溫度適宜評卷人得分二、多選題(共9題,共18分)8、生物技術安全性和倫理問題是社會關注的熱點。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應嚴格選擇轉基因植物的目的基因,避免產生對人類有害的物質B.當今社會的普遍觀點是禁止克隆人的實驗,但不反對治療性克隆C.反對設計試管嬰兒的原因之一是有人濫用此技術選擇性設計嬰兒D.生物武器用微生物、毒素,干擾素及重組致病菌等來形成殺傷力9、下圖為雜交瘤細胞制備示意圖。骨髓瘤細胞由于缺乏次黃嘌呤磷酸核糖轉移酶(HGPRT-);在HAT篩選培養液中不能正常合成DNA,無法生長。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可用滅活病毒誘導細胞融合B.未融合的細胞和融合的同種核細胞都能在HAT培養液中生長C.雜交瘤細胞需進一步篩選才能用于生產D.細胞膜的選擇透過性是細胞融合的基礎10、2016年初;首位由“三合一”胚胎人工授精技術培育的嬰兒出生,其培有過程如下圖所示。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A.“三親嬰兒”孕育過程中使用了動物細胞培養、核移植等技術B.融合激活后的卵母細胞要培養到MII中期才能完成受精作用C.卵母細胞A的捐獻者攜帶的血友病基因能遺傳給“三親嬰兒”D.“三親嬰兒”培育技術可以用來避免細胞質遺傳病的遺傳11、傳統發酵技術是我國文化中的精髓,是我國人們利用勤勞的雙手、機智的頭腦所探究出來的智慧結晶。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A.利用發酵技術,在鮮奶中加入乳酸菌可制成乳酸制品B.制作泡菜的壇子加水密封隔絕空氣是為了抑制乳酸菌繁殖C.白酒的釀造過程中利用了霉菌和酵母菌兩種微生物的發酵作用D.將做好的發酵食品冷藏于地窖中,其目的是促進微生物代謝產物的累積12、如圖是科研人員構建的類精子單倍體胚胎干細胞,以及利用該種細胞獲得半克隆小鼠的過程(圖中序號表示過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過程①使受精卵中的遺傳物質減少一半B.過程②需在培養液中添加抗生素和血清C.過程③獲得的干細胞只有一條性染色體D.半克隆小鼠為雌性且與受體遺傳特性不同13、如圖是單克隆抗體制備過程示意圖,1~3代表相關過程,a~e代表相關細胞,其中c是兩兩融合的細胞。以下敘述錯誤的是()
A.過程1是給小鼠注射特定抗原蛋白,可刺激小鼠產生特異性免疫反應B.過程2的促融方法可采用電融合技術,該技術能擊穿核膜促使核融合C.c細胞有三種,每種細胞染色體組數不相等,e細胞是雜交瘤細胞D.過程3是進行抗體檢測,并克隆產生陽性細胞的過程14、某種物質S(一種含有C;H、N的有機物)難以降解;會對環境造成污染,只有某些細菌能降解S。研究人員按照下圖所示流程從淤泥中分離得到能高效降解S的細菌菌株。實驗過程中需要甲,乙兩種培養基,甲的組分為無機鹽、水和S,乙的組分為無機鹽、水、S和Y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Y物質是瓊脂,甲和乙均需采用高壓蒸汽滅菌B.若搖瓶甲細菌細胞估算數為2×107個/mL,每個平板接種量為0.1mL,菌落平均數為200個,則搖瓶內菌液至少稀釋104倍C.③過程所使用的接種環,需采用灼燒滅菌法進行滅菌D.⑤過程中若S的濃度超過某一濃度時,菌株對S的降解量可能會下降15、某對美國夫婦將用他們精子、卵子形成的胚胎冷藏在澳大利亞墨爾本一家不孕癥治療中心。在一次外出時,他們因飛機失事而去世。于是有親人提出,可以將該夫婦冷藏的胚胎植入某個受體母親子宮,生下一個孩子來繼承遺產。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用精子、卵子形成胚胎需要借助人工授精技術B.若實施胚胎移植,需要受體母親處于合適的生理狀態C.受體母親與胚胎的主要HLA的相似程度要大于50%D.該件事反映了“胚胎冷藏”技術可能帶來倫理問題16、下列關于“試管嬰兒”、“設計試管嬰兒”技術及安全倫理的敘述,錯誤的是()A.“試管嬰兒”、“設計試管嬰兒”技術在生物學上所依據的原理都是無性生殖B.“試管嬰兒”、“設計試管嬰兒”技術對人類的作用是相同的C.“設計試管嬰兒”形成的胚胎需遺傳學診斷后植入母體孕育D.不符合遺傳要求的胚胎如何處理會引起道德倫理之爭評卷人得分三、填空題(共9題,共18分)17、雖然各種培養基的具體配方不同,但一般都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供碳元素的物質)、_________________(提供氮元素的物質)和__________________。18、基因工程的原理是_____,又叫_____或_____。通俗地說,就是按照_____,把一種生物的_____提取出來,加以_____,然后放到_____,_____地改造生物的遺傳性狀。19、第三步:將目的基因導入______20、來源:主要是從______中分離純化出來的。21、為了避免外源DNA等因素污染,PCR實驗中使用的微量離心管、槍頭、緩沖液以及蒸餾水等在使用前必須進行_____________。而使用的緩沖液并在__________℃存儲。22、利用DNA和蛋白質等其它成分在___________中的溶解度不同,選擇適當的鹽濃度就能使_______充分溶解,而使___________沉淀,或相反。23、概念:動物細胞培養就是從動物機體中取出相關的______,將它分散成______,然后放在適宜的______中,讓這些細胞______。24、我國中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團隊率先攻克了體細胞克隆靈長類動物這一世界難題?他們首次成功培育出體細胞克隆猴,分別叫中中和華華(下圖)?猴子與人類同屬靈長類,此前克隆靈長類動物在技術上存在著不可逾越的障礙?克隆猴的誕生打破了這個障礙,也再次引起人們對于克隆人的擔憂和猜測?
從1997年宣布克隆羊多莉(上圖)的出生,到2018年克隆猴中中?華華的誕生,這期間一些科學家試圖克隆人?舉例說出克隆人面臨哪些倫理問題?_____25、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有些新的致病微生物被發現,它們的危害可能更大。通過互聯網或圖書館搜集近年發現的致病微生物的相關資料,分析和歸納這些資料__________。評卷人得分四、判斷題(共3題,共15分)26、基因工程技術已被廣泛用于改良動植物品種、提高作物和畜產品的產量等方面。(選擇性必修3P87)()A.正確B.錯誤27、生物武器包括致病菌類、病毒類和生化毒劑類等。()A.正確B.錯誤28、“設計試管嬰兒”與“試管嬰兒”相比在植入前需要對胚胎進行遺傳學診斷。()A.正確B.錯誤評卷人得分五、實驗題(共2題,共14分)29、(1)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中規定細菌學指標的限值:細菌總數為100CFU/mL(說明:CFU為菌落形成單位)。興趣小組同學通過濾膜法對某小區自供水設備的蓄水池進行細菌總數測定,將10mL的水樣進行過濾后,將濾膜放在牛肉膏蛋白胨培養基上培養,培養時應將平板倒置,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所用培養基中的牛肉膏除為微生物提供________和_______外,還能提供磷酸鹽和________。在培養過程中,不同時間所觀察到的平板上菌落特征的差異有___________(至少寫出兩點)。
(3)上述檢測過程在37℃條件下經24h培養后;測得如下結果:
。平板l平板2平板3細菌總數(CFU/mL)413538據上表結果判斷,所取水樣測定結果是_________________。30、鼠傷寒沙門氏菌的野生型菌株(his+)可在基本培養基(含微量組氨酸)上生長形成菌落,而突變型的組氨酸營養缺陷型菌株(his-)不能合成組氨酸;無法在基本培養基上形成菌落。利用his菌株可檢測環境或食品中是否存在化學致癌劑(誘發his-菌株突變)。回答下列問題:
(1).基本培養基的成分主要包括_____。制備基本固體培養基的操作:計算→稱量→溶化→滅菌→倒平板。倒平板時應注意:_____。
(2).檢測是否存在化學致癌劑時,用_____法將his-菌株接種于基本培養基上,使其密集均勻分布在平板上,將浸泡過待測化合物的濾紙片貼于平板中央。若培養基滅菌合格,則可能影響該檢測結果的兩個重要因素是_____。若圖A為對照組,B為實驗組,則A組濾紙片的處理方法是_____。經正確檢驗后,結果如B所示,則實驗結果和結論為_____。
(3).使用過的培養基在丟棄之前應做的處理及目的是_____。評卷人得分六、綜合題(共3題,共9分)31、土壤中的磷大部分以難被植物吸收利用的無效態(如磷酸鈣等難溶態;在水中呈白色沉淀)存在,溶磷菌能夠把無效態的磷轉化為可被直接利用的可溶性磷。
(1)磷是植物生長發育的必需元素,可組成______等化合物。(填出2種即可)
(2)從土壤中篩選溶磷菌的一般步驟如下:
溶磷菌的分離:依次配備濃度為10-3、10-4、10-5的土壤稀釋液,分別取0.1mL均勻涂布于含難溶磷的固體培養基上培養2d。待菌落長出后挑取______的菌落,于基礎培養基上采用______法進行多次純化。
溶磷菌的篩選:將分離獲得的溶磷菌分別配制成菌懸液,接入已滅菌的含難溶磷液體培養基中,對照組的培養基接入______菌懸液,5d后測定培養液中可溶性磷含量。若接菌培養液可溶性磷含量為a,對照組可溶性磷含量為b,則菌株溶磷量為______。選擇溶磷量最大的菌種為目的菌。
(3)將適量目的菌接入已滅菌的含難溶磷的液體培養基中培養;每天取樣測定溶磷量和pH變化情況,結果見下圖。
①結果表明目的菌分解難溶磷的能力呈現______的趨勢。
②根據培養液的pH變化情況,可對目的菌的解磷原理作出的推測是___________。
(4)請預期該溶磷菌在農業生產方面可能的應用__________。32、在培育轉基因植物的研究中,卡那霉素抗性基因(kanr)常作為標記基因;只有含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細胞才能在卡那霉素培養基上生長。下圖為獲得抗蟲棉的技術流程。
請據圖回答下面的問題。
(1)A過程需要的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過程及其結果體現了質粒作為載體必須具備的兩個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過程的培養基除含有必要營養物質、瓊脂和激素外,還必須加入________。
(4)在D過程中,抗蟲基因遺傳信息的傳遞過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獲取真核生物的基因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包括_____________。
(6)如果利用DNA分子雜交原理對再生植物進行檢測,D過程應該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為探針。
(7)科學家在進行實驗過程中,采用了兩種方案:一是將抗蟲基因導入離體的棉花葉片細胞進行植物組織培養;請你想另外一種方案:可以將抗蟲基因導入植物的________中,再進行培養,導入成功的標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3、遺傳毒性物質常存在于被化學物質污染的水體;可損傷生物的DNA,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研究人員通過基因工程改造大腸桿菌,以期篩選對遺傳毒性物質反應靈敏的工程菌株,用于水質檢測。
(1)大腸桿菌DNA中存在可被遺傳毒性物質激活的毒性響應啟動子序列。將毒性響應啟動子插入圖1所示表達載體的P區,獲得基因工程改造的大腸桿菌。當改造后的大腸桿菌遇到遺傳毒性物質時,___________識別并與啟動子結合,驅動裂解基因(SRR)___________;從而使大腸桿菌裂解。
(2)研究人員選取啟動子sul準備與圖1表達載體連接。圖2顯示了啟動子sul內部存在的酶切位點;箭頭表示轉錄方向。
①據圖1、2信息,克隆啟動子sul時,在其A端和B端應分別添加限制性內切酶和_____________的酶切位點;從而確保啟動子sul可與已被酶切的表達載體正確連接。
②將重組表達載體導入大腸桿菌,置于含有_____________的選擇培養基中進行篩選;鑒定及擴大培養;獲得工程菌sul。
(3)研究人員陸續克隆了其他4種啟動子(rec、imu、qnr;cda);分別連入表達載體,用同樣的方法獲得導入重組載體的工程菌,以篩選最靈敏的檢測菌株。
①將5種工程菌和對照菌在LB培養基(大腸桿菌培養基)中培養一段時間后,檢測菌體密度,結果如圖3。圖中結果顯示5種工程菌菌體數量增長趨勢與對照菌一致,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上述菌株在LB培養基中生長2h時加入遺傳毒性物質,檢測結果如圖4。據圖可知,5種工程菌均啟動了對遺傳毒性物質的響應,應選擇工程菌轉入啟動子_____________的菌株作為最優檢測菌株。
(4)下列關于該工程菌的敘述,正確的包括_____________。
A.該工程菌可能用于檢測土壤;蔬菜中的農藥殘留量。
B.該毒性響應啟動子序列廣泛存在于自然界所有物種中。
C.其表達產物可裂解大腸桿菌;檢測后的剩余菌液可直接倒掉。
D.為長期保存該工程菌,應加入一定濃度的甘油凍存于-20℃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7題,共14分)1、C【分析】生物體內有能識別并切割特異性雙鏈DNA序列的一種核酸內切酶,它是一種可以將外來的DNA切斷的酶,即能夠限制異源DNA的侵入并使之失去活力,但對自己的DNA卻無損害作用,這樣可以保護細胞原有的遺傳信息。由于這種切割作用是在DNA分子內部進行的,故叫限制性內切酶(簡稱限制酶)。限制性內切酶只能識別和切割DNA,不能識別和切割RNA。2、C【分析】【分析】
植物組織培養技術利用了植物細胞的全能性;培養過程中除給外植體提供必要的營養物質;植物激素外,應注意避免雜菌感染。
【詳解】
A;培養基在使用之前應進行高壓蒸汽滅菌;A錯誤;
B;接種操作接種室或接種臺的酒精燈火焰旁邊進行;B錯誤;
C;解剖刀在火焰上灼燒后需冷卻才能用于切割外植體;避免高溫導致細胞死亡,C正確;
D;外植體用化學試劑消毒后需經無菌水清洗2-3次后才可用于接種;D錯誤。
故選C。
【點睛】3、D【分析】【分析】
植物的芽;莖尖或根尖的組織細胞一般沒有病毒積累;具有較強的分裂能力,全能性程度高,分化程度相對較低,容易脫分化,因此可作為植物組織培養的材料。
【詳解】
A;植物的芽、莖尖或根尖的組織細胞一般沒有病毒積累;屬于取材的理由,A錯誤;
B;植物的芽、莖尖或根尖的組織細胞具有較強的分裂能力;全能性程度高,屬于取材的理由,B錯誤;
C;植物的芽、莖尖或根尖的組織細胞的分化程度相對較低;容易脫分化,屬于取材的理由,C錯誤;
D;植物的芽、莖尖或根尖的組織細胞進行脫分化形成愈傷組織;不屬于取材的理由,D正確。
故選D。4、C【分析】【分析】
用抗原(A)分別免疫3只同種小白兔(X;Y和Z);每只小白兔免疫5次,每次免疫一周后測定各小白兔血清抗體的效價,由圖可知,隨著免疫次數的增加,血清抗體效價逐漸升高。在第五次中,Y的效價最大,最適合用于制備B淋巴細胞;B細胞與骨髓瘤細胞形成的雜交細胞有三種:B淋巴細胞自身融合的細胞,骨髓瘤細胞自身融合的細胞和雜交瘤細胞。
【詳解】
A;將抗原(A)注入小白兔體內的目的是刺激小白免發生體液免疫;從而獲得已免疫的B淋巴細胞,A正確;
B;第五次免疫中;小白兔Y的血清抗體效價最大,所以最適合用于制備已免疫的B淋巴細胞,B正確;
C;骨髓瘤細胞與已免疫的B淋巴細胞的融合常使用滅活的病毒進行促融;也可用物理或化學的方法進行融合,C錯誤;
D;融合細胞需經兩次篩選才可獲得只分泌抗A抗體的雜交瘤細胞;第一次篩選可獲得雜交瘤細胞,第二次篩選可獲得只分泌抗A抗體的雜交瘤細胞,D正確。
故選C。5、D【分析】【分析】
由圖分析可知:X基因第一次復制得到2個兩種DNA分子:①和②);X基因第二次復制得到4個四種DNA分子:①復制得①和③;②復制得②和④;X基因第三次復制得到8個五種DNA分子:①復制得(①和③,③復制得③和⑤,②復制得②和④,④復制得④和⑤;X基因第四次復制得到16個五種DNA分子:①復制得①和③,②復制得②和④,2個③復制得2個③和2個⑤,2個④復制得2個④和2個⑤,2個⑤復制得4個⑤。
【詳解】
A;只用DNA聚合酶;A錯誤;
B;加入大量引物;此題為擴增X基因片段,故不會受到干擾正常過程,B錯誤;
C;由題⑤最早出現在第三次復制;出現兩次,C錯誤;
D;由上述可得;第二輪出現①②③④四種DNA分子,D正確。
故選D。
【點睛】6、B【分析】【分析】
試管嬰兒是指通過人工操作使卵子和精子在體外條件下成熟和受精;并通過培養發育為早期胚胎后,再經移植后產生后代的技術,屬于有性生殖。
【詳解】
A;“試管嬰兒”屬于有性生殖;“克隆動物”屬于無性繁殖,原理不一樣,操作步驟也不相同,A錯誤;
B;試管嬰兒技術中精子獲能(在獲能液中進行)、受精作用等都是在生物體外完成的;B正確;
C;囊胚分化出內細胞團和滋養層;沒有三個胚層,原腸胚才有三個胚層,C錯誤;
D;由于經過同期發情等處理過;若胚胎移植到供卵的女性子宮內,不會引起免疫排斥反應,D錯誤。
故選B。7、D【分析】【分析】
參與泡菜制作的微生物是乳酸菌;泡菜制作的原理:
(1)乳酸菌在無氧條件下;將糖分解為乳酸。
(2)利用乳酸菌制作泡菜的過程中會引起亞硝酸鹽的含量的變化。
【詳解】
A;泡菜發酵過程中;亞硝酸鹽的含量先增加后下降,A錯誤;
B;在制作泡菜的過程中;乳酸菌的分解作用使有機物的含量減少,種類增多,B錯誤;
C;乳酸菌不分解蛋白質和果膠;蔬菜保持脆嫩而不軟化腐敗,C錯誤;
D;乳酸菌進行無氧呼吸產生乳酸;因此在制作泡菜的過程中要隔絕空氣,原料裝壇后馬上密閉,并保持適宜溫度,D正確。
故選D。二、多選題(共9題,共18分)8、A:B:C【分析】【分析】
(1)生物技術安全性問題包括食物安全;生物安全、環境安全三個方面。
(2)倫理問題主要在克隆人的問題上出現爭議。
【詳解】
A;轉基因植物合成的某些新蛋白質;可能會成為過敏原而引起少數人過敏,A正確;
B;治療性克隆是為了從胚胎中取出干細胞用于醫學研究和治療;生殖性克隆就是將人的體細胞移植到去核的卵中,然后將其在體外形成的胚胎移植到母體子言中,最終經足懷胎后生下的嬰兒就是克隆人,當今社會的大多數人對克隆人的研究持否定態度,但不反對治療性克隆,B正確;
C;反對設計試管嬰兒的原因之一是有人濫用此技術選擇性設計嬰兒;C正確;
D;生物武器種類包括致病菌、病毒、生化毒劑;以及經過基因重組的致病菌等,這些病原體直接或者通過食物、生活必需品等散布到敵方,對軍隊和平民造成大規模殺傷效果,干擾是動物或人體細胞受到病毒侵染后產生的一種糖蛋白,它是一種抗病毒的特效藥,D錯誤。
故選ABC。9、A:C【分析】【分析】
(1)動物細胞融合的原理是細胞膜的流動性;細胞的增殖;誘導手段有電激、聚乙二醇、滅活的病毒等,結果產生雜交細胞,主要用于制備單克隆抗體。
(2)單克隆抗體制備的原理包括:①免疫理:B淋巴細胞能產生特異性抗體;②細胞融合原理:利用病毒對宿主細胞的穿透性使B淋巴細胞與骨髓瘤細胞融合;③動物細胞培養技術:對雜交瘤細胞進行體內;體外培養。
(3)制備單克隆抗體過程中的幾種細胞:①免疫B細胞(漿細胞):能產生單一抗體;但不能無限增殖;②骨髓瘤細胞:能無限增殖,但不能產生抗體;③雜交瘤細胞:既能產生單一抗體,又能在體外培養條件下無限增殖。
【詳解】
A;誘導動物細胞融合的方法有電激、聚乙二醇、滅活的病毒(如滅活的仙臺病毒)等;A正確;
B;兩兩融合的細胞包括免疫B細胞與免疫B細胞融合的具有同種核的細胞、骨髓瘤細胞與骨髓瘤細胞融合的具有同種核的細胞、免疫B細胞與骨髓瘤細胞融合的雜交瘤細胞;骨髓瘤細胞雖然能無限增殖,但缺乏次黃嘌呤磷酸核糖轉移酶,免疫B細胞雖然有次黃嘌呤磷酸核糖轉移酶,但不具有無限增殖的本領,所以在HAT篩選培養液中,兩兩融合的具有同種核的細胞都無法生長,只有雜交瘤細胞才能生長,B錯誤;
C;因每個免疫B細胞只分泌一種特異性抗體;因此在HAT篩選培養液中篩選出來的眾多的雜交瘤細胞所分泌的抗體,不一定都是人類所需要的,還需要進一步通過專一抗體陽性檢測,把能分泌人類所需要抗體的雜交瘤細胞篩選出來,C正確;
D;動物細胞融合是以細胞膜的流動性為基礎的;D錯誤。
故選AC。
【點睛】10、A:B:D【分析】【分析】
1;試管嬰兒技術是指通過人工操作使卵子和精子在體外條件下成熟和受精;并通過培養發育為早期胚胎后,再經移植后產生后代的技術。設計試管嬰兒技術是通過體外受精獲得許多胚胎,然后從中選擇符合要求的胚胎,再經移植后產生后代的技術。
2;分析題圖:圖示表示三親嬰兒的培育過程;由圖可知,三親嬰兒的培育采用了核移植技術、體外受精技術、早期胚胎培養技術和胚胎移植技術等。
【詳解】
A;由圖可知;“三親嬰兒”孕育過程中使用了動物細胞培養、體外受精、核移植等技術,A正確;
B;融合激活后的卵母細胞要培養到MⅡ中期才具備受精能力;從而完成受精作用,B正確;
C;卵母細胞A的捐獻者提供的是細胞質;而其攜帶的血友病基因位于細胞核內的染色體上,所以其攜帶的血友病基因不能遺傳給“三親嬰兒”,C錯誤;
D;“三親嬰兒”培育技術可以通過核移植來避免細胞質遺傳病的遺傳;D正確。
故選ABD。11、B:D【分析】【分析】
(1)微生物的發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義;如制饅頭;面包、釀酒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要用到乳酸菌。
(2)低溫能抑制細菌;真菌的生長和繁殖。
(3)制作泡菜的原理就是利用乳酸菌使蔬菜中的有機物生成乳酸。
【詳解】
A;制酸奶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發酵產生乳酸,使得酸奶有一種特殊的酸味,所以在鮮奶中加入乳酸菌可制成乳酸制品,A正確;
B;制作泡菜的壇子加水密封隔絕空氣是為了抑制需氧型微生物繁殖;B錯誤;
C;白酒的釀造過程中利用了酵母菌的發酵作用;同時利用霉菌產生的淀粉酶將淀粉糖化,C正確;
D;地窖中溫度低;能抑制細菌、真菌等微生物的生長和繁殖,使其繁殖速度慢,數量少,不能充分分解食物,達到保鮮的目的,所以將做好的發酵食品冷藏于地窖中是為了抑制微生物的生長,D錯誤。
故選BD。12、B:C:D【分析】【分析】
“人造精子”是一種可以替代精子使卵細胞“受精”的單倍體胚胎干細胞。目前構建成功的單倍體胚胎干細胞系;其細胞核內包含的性染色體全部都是X染色體,而無包含Y染色體的細胞。單倍體胚胎干細胞在培養過程中可能會成為二倍體細胞,原因是有一部分單倍體細胞在分裂期時發生異常,跳過分裂期重新進入分裂間期,導致DNA含量加倍。
【詳解】
A;過程①只是去掉雌原核遺傳物質(核遺傳物質);受精卵中還有卵細胞細胞質的遺傳物質,A錯誤;
B;過程②需保證培養過程無菌;因而可添加抗生素,由于人們對細胞所需的營養物質尚未全部研究清楚,因此在使用合成培養基時,通常需要添加血清等天然成分,B正確;
C;孤雌單倍體胚胎細胞只含有精子的染色體;而精子只含1條性染色體,因而過程③獲得的干細胞只有一條性染色體,C正確;
D;卵母細胞的性染色體是X;類精子單倍體胚胎干細胞的性染色體也是X,因而半克隆小鼠的性染色體是X,發育成雌性,受體只為胚胎提供營養物質,不影響胚胎的遺傳物質,D正確。
故選BCD。13、B:C【分析】【分析】
單克隆抗體的制備涉及細胞融合;細胞培養和細胞篩選;從題干信息圖可看出,過程1代表的是注射特異性抗原使小鼠免疫,從而獲得能產生相應抗體的B淋巴細胞;過程2是將B淋巴細胞與骨髓瘤細胞融合的過程;過程3是克隆培養篩選后的陽性細胞,一共需要進行兩次,最終獲得能產生特異性抗體的雜交瘤細胞,此后在培養基或小鼠腹腔中培養。
【詳解】
A;圖中過程1是通過注射抗原或抗原蛋白來獲得產生相應抗體的B淋巴細胞;A正確;
B;過程2是促進細胞融合的過程;其中電融合技術是用低壓電流擊穿細胞膜促使細胞融合,B錯誤;
C;c細胞為雜交瘤細胞;有三種,分別是骨髓瘤細胞-骨髓瘤細胞、骨髓瘤細胞-B淋巴細胞、B淋巴細胞-B淋巴細胞,其中骨髓瘤細胞和B淋巴細胞都有兩個染色體組,融合后的細胞都含有4個染色體組,其中e細胞是雜交瘤細胞,C錯誤;
D;過程3是專一抗體檢測及克隆培養篩選后獲得陽性細胞;該過程需要多次進行,D正確。
故選BC。14、A:B:D【分析】【分析】
由題圖信息分析可知;通過過程①獲得菌懸液,此過程中的淤泥不需要滅菌操作,過程②可以使分解S的細菌大量繁殖(選擇培養),過程③通過稀釋涂布獲得分解S物質的單菌落,過程④再次對各種單菌落進行篩選,經過過程⑤多次篩選后獲得高效降解S的菌體。
【詳解】
A;甲和乙的培養基均需采用高壓蒸汽滅菌;乙與甲不同的是Y,乙的培養基上有菌落生長,說明是固體培養基,因此Y是凝固劑瓊脂,A正確;
B、利用稀釋涂布平板法對細菌進行計數,要保證每個平板上長出的菌落數為200個,假設稀釋倍數為a,在每個平板上涂布100μL(0.1ml)稀釋后的菌液,則有200×a÷0.1=2×107,則稀釋倍數a=104;B正確;
C;③過程采用的是稀釋涂布平板法;其接種工具為涂布器,涂布器需采用灼燒滅菌法進行滅菌,C錯誤;
D;⑤過程中若S的濃度超過某一濃度時;會導致細菌細胞由于滲透作用失水過多,會抑制菌株的生長,使得菌株對S的降解量可能會下降,D正確。
故選ABD。15、B:D【分析】【分析】
胚胎移植的生理學基礎:①動物發情排卵后;同種動物的供;受體生殖器官的生理變化是相同的,這就為供體的胚胎移入受體提供了相同的生理環境。②早期胚胎在一定時間內處于游離狀態,這就為胚胎的收集提供了可能。③受體對移入子宮的外來胚胎不發生免疫排斥反應,這為胚胎在受體的存活提供了可能。④供體胚胎可與受體子宮建立正常的生理和組織聯系,但供體胚胎的遺傳特性在孕育過程中不受影響。
【詳解】
A;人工授精技術是輔助生殖技術;在臨床上利用工具把精液放置進入子宮內,合成受精卵,用精子、卵子形成胚胎需要借助的是體外受精技術,不是人工授精技術,A錯誤;
B;若實施胚胎移植;需要受體母親處于受孕狀態,即處于合適的生理狀態,B正確;
C;子宮對外來胚胎一般不發生免疫排斥反應;因此不需要受體母親與胚胎的主要HLA相似,C錯誤;
D;“胚胎冷藏”技術所引起的這些爭論;實質是冷凍胚胎的道德與法律地位的爭論,即帶來的倫理問題,D正確。
故選BD。16、A:B【分析】【分析】
1;試管嬰兒技術是指通過人工操作使卵子和精子在體外條件下成熟和受精;并通過培養發育為早期胚胎后,再經移植后產生后代的技術。
2;設計試管嬰兒技術是通過體外受精獲得許多胚胎;然后從中選擇符合要求的胚胎,再經移植后產生后代的技術。
【詳解】
A;試管嬰兒的培育主要采用的是體外受精、胚胎移植等技術;屬于有性生殖。試管嬰兒是指通過人工操作使卵子和精子在體外條件下成熟和受精,并通過培養發育為早期胚胎后,再經移植后產生后代的技術,屬于有性生殖,A錯誤;
B;設計試管嬰兒可用于疾病治療;試管嬰兒用于解決不孕不育問題,B錯誤;
C;“設計試管嬰兒”形成的胚胎需遺傳學診斷后選擇符合要求的胚胎植入母體孕育;C正確;
D;不符合遺傳要求的胚胎如何處理會引起道德倫理之爭;D正確。
故選AB。
【點睛】三、填空題(共9題,共18分)17、略
【解析】①.水②.碳源③.氮源④.無機鹽18、略
【分析】【分析】
【詳解】
略【解析】基因重組基因拼接技術DNA重組技術人們意愿某種基因修飾改造另一種生物細胞里定向19、略
【分析】【分析】
【詳解】
略【解析】受體細胞20、略
【分析】【分析】
【詳解】
略【解析】原核生物21、略
【分析】【分析】
【詳解】
略【解析】高壓滅菌—2022、略
【分析】【分析】
【詳解】
略【解析】不同濃度的NaCL溶液DNA雜質23、略
【分析】【分析】
【詳解】
略【解析】組織單個細胞培養基生長和繁殖24、略
【分析】【詳解】
①克隆人是對人權和人的尊嚴的挑戰:
人不僅是自然人;在生物進化中人自從脫離了動物界,還成為有價值觀念的社會的人,因此人是具有雙重屬性的,是生物;心理和社會的集合體。克隆人也就是人工無性生殖的人,只在遺傳性狀上與原型人一致,而人的心理、行為、社會特征和特定人格是不能克隆的,因此克隆人是不完整的人,是一個喪失自我的人,嚴重違反了人權,危害人類尊嚴;
②克隆人沖擊了現有的婚姻家庭和兩性關系等傳統的倫理道德觀念:
克隆人的出現將徹底攪亂代際關系和家庭倫理定位;克隆人過程中可以出現體細胞核供者;卵細胞供者以及孕育者三位生物學父母,以及撫養者的社會學父母的多種選擇,被克隆者只是生物學上復制,人類世代的傳承也將被打破,家庭倫理關系含混不清;
③克隆人是制造在心理上和社會地位上都不健全的人;
④克隆人違反生物進化的自然發展規律:
人類所以發展到如此高的進化文明程度,是由其自然發展規律形成的。而克隆人要把有性生殖倒退到無性生殖,這種行為如不加阻止,必將給人類種下無窮的災難。【解析】①克隆人是對人權和人的尊嚴的挑戰;②克隆人沖擊了現有的婚姻家庭和兩性關系等傳統的倫理道德觀念;③克隆人是制造在心理上和社會地位上都不健全的人;④克隆人違反生物進化的自然發展規律等。25、略
【分析】【詳解】
致病微生物是指可以侵犯人體,引起感染甚至傳染病的微生物,包括病毒、細菌、真菌、原生動物和蠕蟲等,其中以細菌和病毒的危害性最大。致病微生物可以通過空氣、體液、食品、水等傳播途徑,從一個宿主轉移到另一個宿主,致病微生物由于看不見、摸不著,難于防范,且存在傳染性,因而危害極大。同時近年來由于溫室效應加劇,也會使致病微生物的繁殖周期變短,可能會使危害性更大,因此我們需要積極開展科學研究,掌握防范的措施和防范,實現最好的防護,目前對致病微生物最好的防護措施還是疫苗的研究和使用。【解析】致病微生物是指可以侵犯人體,引起感染甚至傳染病的微生物,包括病毒、細菌、真菌、原生動物和蠕蟲等,其中以細菌和病毒的危害性最大。致病微生物可以通過空氣、體液、食品、水等傳播途徑,致病微生物由于看不見、摸不著,難于防范,且存在傳染性,因而危害極大。目前對致病微生物最好的防護措施還是疫苗的研究和使用。四、判斷題(共3題,共15分)26、A【分析】【詳解】
目前,基因工程技術已被廣泛用于改良動植物品種、提高作物和畜產品的產量等方面,例如轉基因抗蟲植物;將植物花青素代謝相關的基因導入牽牛花中,使其呈現自然界沒有的顏色,提高了觀賞價值;將外源生長素基因導入鯉魚體內,轉基因鯉魚生長速率加快等,所以正確。27、A【分析】【詳解】
生物武器是利用生物戰劑殺傷人員、牲畜、毀壞植物的武器。生物武器種類包括致病菌、病毒、生化毒劑以及經過基因重組的致病菌等,故正確。28、A【分析】【分析】
“設計試管嬰兒”在植入前需要對胚胎進行遺傳學診斷;而“試管嬰兒”是解決不孕不育等問題,不需要進行遺傳學診斷。
【詳解】
“設計試管嬰兒”與“試管嬰兒”相比在植入前需要通過多種技術手段對胚胎進行遺傳學診斷;以便選擇合適的設計出來的試管嬰兒。
故正確五、實驗題(共2題,共14分)29、略
【分析】【分析】
1;微生物培養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無機鹽;此外還要滿足微生物生長對pH、特殊營養物質以及氧氣的要求。對異養微生物來說,含C、N的化合物既是碳源,也是氮源,即有些化合物作為營養要素成分時并不是起單一方面的作用。
2;統計菌落數目使用的方法有顯微鏡直接計數法和活菌計數法;其中活菌計數法即稀釋涂布平板法,一般選擇菌落數目在30-300的平板進行計數。
【詳解】
(1)平板倒置后既可使培養基表面的水分更好地揮發;又可防止冷凝水滴落培養基,造成污染,影響實驗結果。
(2)所用培養基中的牛肉膏除為微生物提供碳源和氮源外;還能提供磷酸鹽和維生素。區分菌落種類的依據是菌落的形狀;大小、隆起程度和顏色等特征。
(3)統計菌落種類和數量時要每隔24h觀察統計一次;直到各類菌落數目穩定,以防因培養時間不足而導致遺漏菌落的種類和數目。表格中3個平板的平均菌落數為(41+35+38)÷3=38個,低于國家標準,因此所取水樣符合飲用水標準。
【點睛】
本題考查微生物分離和培養的相關知識,要求考生識記培養基的成分,掌握微生物分離和計數的方法,屬于考綱理解層次的考查。【解析】防止冷凝水滴落污染培養基碳源氮源維生素菌落大小、形狀、隆起程度和顏色等符合飲用水的標準30、略
【分析】【分析】
培養基的制作流程一般為:計算→稱量→溶化(包括瓊脂)→調節pH→分裝→滅菌→倒平板→(冷卻后)倒置平板。微生物接種是微生物學研究中最常用的基本操作;主要用于微生物的分離純化。具體來說,就是在無菌條件下,用接種環或接種針等專用工具,從一個培養皿(上面可能存在各種雜菌落)挑取所需的微生物,轉接到另一個培養基中進行培養的方法。【小問1】
培養基的組成成分包括碳源;氮源、水、無機鹽、生長因子等。倒平板時;應待培養基冷卻到50℃左右倒平板,平板冷凝后要將平板倒置,倒平板過程中應在酒精燈火焰附近進行,以防止雜菌污染。【小問2】
題干中表明菌體密集均勻分布在平板上;所以是稀釋涂布平板法接種。培養基滅菌合格,影響因素應為除培養基滅菌以外可能的影響因素,因此,可能操作過程中是否無菌操作,以及使用的濾紙條是否滅菌合格等。A為對照組,應除自變量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因此,處理方法為浸泡在無菌水中處理后貼于平板中央;實驗中能觀察到出現野生型菌株菌落,說明環境中存在化學致癌劑導致突變型菌株突變成野生型菌株。【小問3】
使用過的培養基應滅菌后再丟棄;以防止培養基中的有害物質污染環境或感染實驗操作者。
【點睛】
本題考查培養基的成分、制備過程以及微生物的接種方法等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對所學知識的識記和理解能力。【解析】【小題1】①.碳源;氮源、水和無機鹽②.待培養基冷卻至50℃左右時;在酒精燈火焰旁附近倒平板。
【小題2】①.稀釋涂布平板②.濾紙片是否滅菌徹底和待測化合物是否含有雜菌③.(濾紙片)用無菌水浸泡④.his-菌株在培養基上突變為his+菌株;說明待測化合物中存在致癌劑(或待測化合物中存在化學誘變劑,這些化學物質具有致癌性,敘述合理即可)
【小題3】滅菌,避免對環境造成污染六、綜合題(共3題,共9分)31、略
【分析】【分析】
1;微生物接種最常用的方法是平板劃線法和稀釋涂布平板法。
2;據圖可知;自變量為培養時間,因變量為溶磷量和溶液pH。1-4天內溶磷量隨時間增加而增多,4天后,溶磷量開始減少;在加入溶磷菌后溶液pH迅速降低,溶磷量開始增加,隨著pH回升,溶磷量就開始降低,據此推測難溶磷的分解可能與溶磷菌產生酸性代謝產物有關。
【詳解】
(1)土壤中的磷元素被植物直接吸收后;可用于組成核酸;磷脂、ATP、NADPH等化合物。
(2)溶磷菌的分離:據題土壤中的磷大部分以磷酸鈣等難溶態存在;在水中呈白色沉淀,故加入含難溶磷的固體培養基渾濁不透明,而溶磷菌能夠把無效態的磷轉化為可被直接利用的可溶性磷,故一段時間后,可挑選平板上形成透明溶磷圈的菌落,即為篩選出的溶磷菌。純化常用平板劃線法和稀釋涂布平板法,如平板劃線法將挑選出的菌落于基礎培養基上采用連續劃線法進行多次純化。
溶磷菌的篩選:將分離獲得的溶磷菌分別配制成菌懸液,接入已滅菌的含難溶磷液體培養基中,為成功篩選到能高效溶解難溶磷的溶磷菌,對照組的培養基接入等量滅活的菌懸液,以作比較。若5d后接菌培養液可溶性磷含量為a,對照組可溶性磷含量為b,則菌株溶磷量為a-b。差值越大;說明菌體溶磷量越大,選擇溶磷量最大的菌種為目的菌。
(3)據圖可知;自變量為培養時間,因變量為溶磷量和pH。
①據圖可知;在1-4天內溶磷量隨時間增加而增多,即分解能力升高,第4天后,溶磷量開始減少,即分解能力降低,但比最開始仍更強。
②據圖可知;在加入溶磷菌后溶液pH迅速降低,溶磷量開始增加,隨著pH回升,溶磷量就開始降低,據此推測溶磷菌可能通過產生酸性代謝產物分解難溶性磷。
(4)據題;土壤中的磷大部分以難被植物吸收利用的無效態如磷酸鈣等難溶態存在,而溶磷菌可將難溶態磷分解為可被植物直接利用的可溶性磷,故可將其制成微生物菌肥促進植物對磷元素的吸收。
【點睛】
本題結合實驗考查了微生物培養和分離的有關知識,考查學生獲取信息和分析曲線圖的能力,分析溶磷量與溶液pH大小之間的關系是解答本題的關鍵。【解析】核酸(DNA、RNA)、ATP、磷脂、NADPH具有透明溶磷圈劃線等量滅活a-b先升高后降低溶磷菌通過產生酸性代謝產物分解難溶性磷制成微生物菌肥促進植物對磷元素的吸收32、略
【分析】【分析】
分析題圖:圖示為利用生物技術獲得生物新品種的過程示意圖;其中A表示基因表達載體的構建過程;B表示用選擇培養基篩選含有重組質粒的土壤農桿菌的過程;C表示脫分化過程;D表示轉基因抗蟲植株的檢測。
(1)
A表示基因表達載體的構建過程;該過程首先需要限制酶切割含有目的基因的外源DNA分子和運載體,其次還需DNA連接酶將目的基因和運載體連接形成重組質粒。
(2)
作為基因工程的載體;必須具備三個條件:①在宿主細胞中能穩定保存并能大量復制。②有多個限制酶切點,而且每種酶的切點最好只有一個。③有一定的標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至2030年頸霜項目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 服裝店鋪租賃合同
- 信息技術支持農業管理體系建設合同
- 無人機制造與飛行服務合作協議
- 體育行業運動員傷病免責協議書
- 房地產行業購房風險自擔協議
- 數據挖掘技術人才培訓合同
- 智能在線藝術品鑒定服務合同
- 高科技研發中心投資合同
- 環保產業園區投資與運營協議
- 建筑勞務公司簡介范文6篇
- 山東司法警官職業學院教師招聘考試真題2022
- 災害風險分析與風險管理
- 機動車維修竣工出廠合格證樣式
- JJF 1338-2012相控陣超聲探傷儀校準規范
- 中考數學復習備考-幾何專題突破與拓展訓練題
- 衛生院B超、心電圖室危急值報告制度及流程
- 腫瘤化療-課件
- 第三節鋼筋混凝土排架結構單層工業廠房結構吊裝課件
- 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檔案
- 產品路標規劃-綜述2.1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