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裝…………○…………內…………○…………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5年牛津譯林版八年級歷史上冊月考試卷284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五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7題,共14分)1、魯迅回顧歷史說:“中國太難改變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國自己是不肯動彈的。”第二次鴉片戰爭的“一鞭”使中國開始認識到要學習西方軍事技術,于是開始了()A.編寫《海國圖志》B.洋務運動C.維新變法D.宣傳資產階級革命思想2、口號;標語往往有著強烈的政治色彩;被打上了時代烙印。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上,下列口號、標語,按提出時間的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①“抗美援朝,保家衛國”②“打倒一切,全面內戰”③“和平統一,一國兩制”④“中國人民站起來了”A.①②③④B.②④①③C.③①②④D.④①②③3、土地改革的意義是()①廢除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②建立了土地公有制③農民真正成為土地得主人④解放了農村生產力,使農業生產迅速發展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4、19世紀40年代前期,中國開始了歷史性的巨變。這個巨變是指()A.中國的大門首次被打開B.香港島被英國割占C.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D.出現了租借地5、【題文】李鴻章于1881年上奏說:“統計九年以來,華商運貨水腳,少入洋人之手者,約二三千萬兩。”這句話說明了()A.洋務運動沒有使中國走上富強的道路B.洋務運動開啟了中國近代化的閘門C.洋務運動對外國經濟勢力的擴張起到一定抵制作用D.洋務運動啟發了人們的思想6、1958年《人民日報》元旦社論中可能出現的主要詞匯是()A.真理標準、撥亂反正、經濟建設B.一五計劃、三大改造、公私合營C.聯產承包、深圳特區、和平統一D.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7、根據以下表格提供的信息判斷;這應該是哪一次戰役?()
。開始時間指揮者結果1948年9月林彪、羅榮桓解放東北全境A.遼沈戰役B.平津戰役C.淮海戰役D.渡江戰役評卷人得分二、填空題(共7題,共14分)8、依據線索填寫歷史風云人物。(1)他從廣西金田村起義,發動了19世紀中葉中國一場大規模的反清農民運動,他是__________。(2)他是清末很有影響的啟蒙思想家、翻譯家和教育家,他把西方的進化論學說介紹到中國,他是__________。(3)1913年3月孫中山書寫的挽聯“為民權保障,誰非死后者!為憲法流血,公真第一人!”其中“公”就是指__________。(4)__________明確提出“文學革命”的口號,要把封建舊文學改造為新文學。(5)他放棄了逃生的機會,愿以自己的流血犧牲來喚醒民族覺醒,他在刑場上悲憤地朗誦了自己的絕命詩“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慷慨就義,他是_________。9、“民族”;“民主”、“民生”三大主義合稱三民主義;是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
錯誤:______改正:______。10、1990年,中國對外開放過程中建立了______,在很短的時間內成為國際經濟、金融和貿易中心之一;2001年,中國加入______,逐漸融入全球經濟體系。11、1978年,中國共產黨在北京召開,提出了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12、(判斷題,正確的填涂A,錯誤的填涂B)1954年,第一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通過了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13、我們身邊的事物;都經歷了發生;發展、演變的過程。根據提示,完成下列活動案例:
交通運輸方式的演進。
步驟一追根溯源。
古代交通進步是人類文明曙光初現的重要標志。古史傳說稱“黃帝造車;故號軒轅氏”,這是黃帝被尊為中華民族人文始祖的一個重要原因;
步驟二交通進步。
1764—1790年,瓦特完成對____的改進;推動了社會的發展;
1825年,____駕駛“旅行者號”蒸汽機車在新鋪設的鐵路上試車;并獲得成功;
1885年,卡爾.本茨成功地設計并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輛使用汽油內燃機的____。
1903年,萊特兄弟成功的制造出人類歷史上第一架____;取名“飛行者1號”;
步驟三感同身受。
小李的感受:交通進步促進社會發展;社會發展又帶動交通發達。
你的感受:____(不得照抄上述感受。)14、除臺灣和少數島嶼外,中國領土全部解放的標志是____。評卷人得分三、判斷題(共9題,共18分)15、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開端的歷史事件是五四運動。()T.正確F.錯誤16、1915年,袁世凱復辟帝制,僅83天就以失敗告終。17、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改革先從農村開始,實行的是農業合作化。______(判斷對錯)18、(判斷題:正確打鉤,錯誤打叉。)1900年,為鎮壓義和團的反帝愛國運動,英、俄、美、法等八個帝國主義國家組成聯軍,發動了新的侵華戰爭。()19、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為粉碎“四人幫”、結束文化大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礎。【】20、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國領導人為爭奪權力,發生了內部斗爭,被稱為天京事變。太平天國由興盛走向了衰敗。21、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A.正確B.錯誤22、五四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事件,它標志著中國現代史的開始。______(判斷對錯)23、大慶石油工人“鐵人”王進喜是改革開放以來涌現出來的英雄模范人物的杰出代表。______(判斷對錯)評卷人得分四、辨析題(共3題,共27分)24、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1號”升空時;從廣播里傳出“秈型雜交水稻”培育成功的消息,人們奔走相告。
錯誤:
理由:25、1901年《馬關條約》的簽訂,使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26、1945年重慶談判,國共兩黨達成和平建國的《共同綱領》。()評卷人得分五、連線題(共3題,共18分)27、【題文】把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普通行為和下列相關的著名人物聯系起來。
①在劇院里欣賞戲劇《羅密歐與朱麗葉》A貝爾。
②在學校里學習萬有引力定律B萊特兄弟。
③打電話給外婆拜年C牛頓。
④爸爸坐飛機到北京出差D莎士比亞28、【題文】連線題:(把下列兩組相關聯的文字用線連接,共2題,共計6分)29、連線題:請將下列事件與其對應的內容或意義用直線連接起來。事件名稱內容或意義南昌起義打出了“工農革命軍”的旗幟八七會議確立了中國共產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三灣改編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統治的第一槍秋收起義提出“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著名論斷古田會議確立了“思想建黨、政治建軍”的建黨建軍原則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7題,共14分)1、B【分析】【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從“自強”到“求富”史實的識記。依據北師大版初中歷史八年級上冊第6課近代工業的興起;第一子目從“自強”到“求富”中的內容:“第二次鴉片戰爭后,清政府中恭親王奕和地方官員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等,看到中國在武器裝備和軍事技術上遠遠落后于西方,主張學習西方先進生產技術和練兵方法,建設近代化國防。”可知,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失敗,使洋務派認識到學習西方先進技術的必要性,于是便開始了洋務運動,故選B。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主要考查學生對從“自強”到“求富”史實的識記。對于這一內容,還可以考查洋務運動的背景、時間、內容和影響。2、D【分析】①“抗美援朝;保家衛國”提出于1950-1953年的抗美援朝時期;②“打倒一切,全面內戰”提出于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時期;③“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提出于1978年后的改革開放時期;④“中國人民站起來了”提出于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期.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④①②③.
故選D.
本題考查的是學生對中國現代史的掌握.
口號是時代的風向標,口號反映社會的動向和主題.我們應加強對各個時代口號的掌握.【解析】D3、D【分析】本題考查土地改革的歷史意義。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它規定廢除地主階級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土地改革的完成,徹底摧毀了我國存在兩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階級被消滅,農民翻身得到土地,成為土地的主人。解放了農村生產力,使農業生產迅速發展,為國家工業化建設準備了條件。三大改造完成以后,才建立土地公有制。②錯誤,故選D。【解析】D4、C【分析】試題分析:主要考查學生對鴉片戰爭的認識。19世紀40年代前期指1840—1842年。1840年英國發動鴉片戰爭。中國戰敗,簽訂了第一個不平等條約中英《南京條約》。鴉片戰爭之前,中國是一個獨立自主的國家。鴉片戰爭后,中國從封建社會一步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考點:人教新課標八年級上冊·侵略與反抗·鴉片戰爭【解析】【答案】C5、C【分析】【解析】
試題分析:材料所述為中國人的海上運輸發展;使得海上運輸中外國人操控的減少了大約二三千萬兩,體現了中國航運的發展對外國在中國航運的抵制,所以選C
考點:人教版八年級上冊·近代化的探索·洋務運動【解析】【答案】C6、D【分析】【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1958年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的認識;根據所學知識,1958年,我國公布了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總路線,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塊好省的建設社會主義,其中忽視了好省,重視了多快,才出現了1958年的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所以在1958年的《人民日報》元旦社論中可能出現的就是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ABC不符合題意,本題選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察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識記能力,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反應了我國人民要求建成社會主義的強烈愿望,但卻出現了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是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探索過程中的失誤,它們的共同點是主觀脫離客觀,不從實際出發。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給我們的啟示是:搞經濟建設一定要實事求是,穩步前進,不能過分夸大認定主觀作用,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的發展,主觀不能脫離客觀。改革開放增強了國力,使國家和人民富裕起來,所以我們要堅持改革開放不動搖,為復興中華民族而奮斗。7、A【分析】根據題干表格材料中的時間(1948年9月)指揮者(林彪;羅榮桓)結果(解放了東北全境)這些信息可確定投映的是遼沈戰役。1948年9月;中共中央軍委命令林彪、羅榮桓率東北人民解放軍率先發起了遼沈戰役。解放軍迅速攻占錦州,關上了國民黨軍隊進出東北的大門,形成關門打狗之勢。隨后,被長期圍困在長春的國民黨軍隊部分起義,其余投誠,長春宣告和平解放。之后東北解放軍主力,拿下沈陽、營口,遼沈戰役至此勝利結束,東北全境宣告解放。
故選:A。
本題考查了遼沈戰役的相關史實。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需要準確識記遼沈戰役的相關史實。【解析】A二、填空題(共7題,共14分)8、略
【分析】(1)本題主要考查洪秀全發動農民起義的相關史實。1851年,農民革命領袖洪秀全在廣西桂平金田村發動起義,建號太平天國,起義軍稱“太平軍”。1853年,太平軍占領南京,把南京改為天京,定為都城,建立起與清朝對峙的政權。故填:洪秀全。(2)本題主要考查嚴復的相關史實。嚴復是戊戌變法時期的啟蒙思想家。甲午戰爭的失敗,給他很大震動。他認為要救國,只有效法西方,推行維新改革。他翻譯了大量外國思想家的著作,以第一部譯著《天演論》影響最大。他在譯著《天演論》中介紹了生物進化論,并在每章下面都加了按語,闡述自己的觀點。故填:嚴復。(3)本題主要考查宋教仁的相關史實。袁世凱就任臨時大總統后,為了建立獨裁統治,公然背棄誓言,一再破壞責任內閣制。同盟會會員宋教仁在征得孫中山同意后,于1912年以同盟會為基礎,聯合其他個幾個政黨,組成國民黨,并在隨后的第一屆國會選舉中占據了明顯優勢,使袁世凱大為驚恐。1913年春,準備北上組閣的宋教仁在上海火車站遇刺身亡。故填:宋教仁。(4)本題主要考查陳獨秀的相關史實。1917年1月,胡適在《新青年》上發表《文學改良芻議》,主張用白話文為文學的正宗,用來取代文言文。2月,陳獨秀發表《文學革命論》,反對貴族文學、古典文學、山林文學、主張國民文學、寫實文學、社會文學。陳獨秀的文章,是文學革命的正式宣言書。陳獨秀的《文學革命論》提出“推倒舊文學,建設新文學。”故填:陳獨秀。(5)本題主要考查譚嗣同的相關史實。1898年9月,慈禧太后發動政變,把光緒皇帝囚禁在中南海瀛臺,下令逮捕維新人士。康有為、梁啟超逃往國外。譚嗣同不肯逃走,他說:“各國變法,都是經過流血才成功的。中國還沒有流血,讓我來作第一個吧!”1898年9月28日,在北京宣武門外菜市口刑場上,譚嗣同面對圍觀群眾,大聲說道:“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隨后就倒在屠刀下。故填:譚嗣同。【解析】(1)洪秀全(2)嚴復(3)宋教仁(4)陳獨秀(5)譚嗣同9、民主民權【分析】結合所學可知;三民主義即民族;民權、民生,是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
故答案為:
民主改為民權。
本題考查三民主義。
重點識記三民主義的內容及影響。【解析】民主民權10、上海浦東開發區世界貿易組織【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90年,我國設立上海浦東開發區,上海浦東開發區如今已發展成為國際化的經濟中心和金融中心,它是20世紀90年代中國改革開放進一步深化和取得顯著成就的重要標志,被稱為擴大對外開放的窗口。1995年,世界貿易組織成立,它是一個世界性的經濟組織,被稱為“經濟聯合國”,我國于2001年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中國逐漸融入全球經濟體系。
故答案為:
上海浦東開發區;世界貿易組織。
本題考查學生對中國擴大改革開放和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相關知識;掌握相關基礎知識。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準確記憶中國擴大改革開放和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相關知識,注意基礎知識的識記與理解。【解析】上海浦東開發區世界貿易組織11、略
【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十一屆三中全會。1978年,中國共產黨在北京召開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了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解析】【答案】十一屆三中全會12、略
【分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的準確識記。依據已學知識可知,在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通過了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考點:人教新課標八年級下冊·工業化的起步·共和國第一部憲法【解析】【答案】B13、蒸汽機史蒂芬孫汽車飛機科技推動社會生產生活方式的改變或科技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會促進經濟社會深刻變革和人類社會巨大進步等【分析】【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兩次工業革命主要成就的掌握。第一次工業革命中,瓦特完成對蒸汽機的改進,推動了社會的發展;史蒂芬孫“旅行者號”蒸汽機在新鋪設的鐵路上試車成功;第二次工業革命中,卡爾.本茨成功地設計并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輛使用汽油內燃機的汽車;萊特兄弟成功的制造出人類歷史上第一架飛機,取名“飛行者1號”。由以上事例中,得出的感受可以是科技推動社會生產生活方式的改變或科技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會促進經濟社會深刻變革和人類社會巨大進步等。故答案依次是蒸汽機、史蒂芬孫、汽車、飛機、科技推動社會生產生活方式的改變或科技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會促進經濟社會深刻變革和人類社會巨大進步等。
【點評】掌握兩次工業革命主要成就。14、西藏和平解放。【分析】【分析】回顧已學知識可知1951年9月;人民解放軍先遣支隊進駐拉薩,受到西藏地方政府和市民的熱烈歡迎。西藏的和平解放使祖國大陸實現了統一。從此,祖國大陸各族人民走上了團結;進步、發展的光明大道。這是中國共產黨解決民族問題的偉大成果。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西藏的和平解放準確識記,中國人民站起來了·西藏和平解放。三、判斷題(共9題,共18分)15、√【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了五四運動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1919年5月4日爆發了“五四愛國運動”,五四愛國運動是一次徹底地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故本題正確,為T。【解析】T16、√【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了袁世凱復辟的相關內容。1915年,袁世凱公開復辟帝制,遭到全國人民的強烈反對,83天后,被迫取消帝制,后下旬袁世凱憂憤成疾,因病不治而亡。故此題正確,故選T。【解析】T17、×【分析】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改革先從農村開始。1978年,安徽鳳陽小崗村農民首先實行分田包產到戶,自負盈虧,隨后在中央指導下,農村逐步實行以家庭聯產承包為主的責任制,大大提高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農業生產得到大發展,農村開始富裕起來。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改革先從農村開始,實行的是農業合作化,這個表述是錯誤的。
故答案為:
×。
本題考查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改革先從農村開始。
本題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需要準確識記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相關史實。【解析】×18、√【分析】試題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相關內容。結合教材進行分析:依據教材得知:1900年6月,為鎮壓義和團的反帝愛國運動,俄、英、美、日、德、法、意、奧八個國家拼湊了2000多人的隊伍,從大沽經天津向北京進犯。考點:北師大版八年級上冊·列強的侵略與中國人民的抗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解析】【答案】√19、×【分析】試題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偉大的歷史轉折的相關知識內容。文革結束之后,進行了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解放了思想,為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奠定了思想基礎。考點:人教新課標八年級下冊·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偉大的歷史轉折【解析】【答案】錯20、√【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太平天國運動之天京事變。1856年;就在太平軍攻破清軍江南大營后,天京城內發生了內部相殘的“天京事變”,成為太平天國由盛而衰的轉折點。題干觀點符合史實,故正確。故選T。
【解析】T21、√【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了學生對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相關知識的掌握。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召開,大會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憲法規定我國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社會主義道路,一切權力屬于人民,確立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這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所以本題正確,故選A。【解析】A22、×【分析】五四愛國運動;是一次徹底地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性質),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青年學生起了先鋒作用;中國無產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臺;傳播了馬克思主義。
故答案為:
×。
本題考查的是五四愛國運動。1919年的五四運動的性質是一次徹底地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五四運動相關知識的掌握,重點識記內容與影響。【解析】×23、×【分析】建成大慶油田作出貢獻的“鐵人”是王進喜;是探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的英雄模范人物的杰出代表。王進喜在大慶石油會戰中,組織全隊職工用“人拉肩扛”的方法搬運和安裝鉆機,用“盆端桶提”的辦法運水保開鉆,打出了大慶油田的第一口油井。他常說:“寧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曾不顧腿傷跳進泥漿池,用身體攪拌泥漿壓井噴,成為我國石油工人艱苦創業的一面旗幟,被群眾譽為“鐵人”。
故答案為:
×。
本題考查了王進喜。建成大慶油田作出貢獻的“鐵人”是王進喜。
掌握王進喜的事跡。【解析】×四、辨析題(共3題,共27分)24、錯誤:“秈型雜交水稻”培育成功的消息。
理由: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1號”升空是在1970年。“秈型雜交水稻”培育成功是在1973年。【分析】【分析】秈型雜交水稻是袁隆平在1973年培育成功的;而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1號”升空是在1970年,所以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1號”升空時,從廣播里傳出“秈型雜交水稻”培育成功的消息是不正確的。
【點評】本題考查的是秈型雜交水稻的知識。25、錯誤:《馬關條約》;改正:《辛丑條約》.【分析】【分析】據所學知;1901年《辛丑條約》的簽訂,使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馬關條約》的簽訂是在1895年,《馬關條約》使中國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故答案為:錯誤:《馬關條約》;改正:《辛丑條約》。
【點評】本題以改錯題的形式,考查《辛丑條約》的相關知識。注意識記近代中國簽訂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的內容及影響。26、錯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