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練考】2021-2022學年高二人教版物理選修3-1練習冊:1.1-電荷及其守恒定律-_第1頁
【學練考】2021-2022學年高二人教版物理選修3-1練習冊:1.1-電荷及其守恒定律-_第2頁
【學練考】2021-2022學年高二人教版物理選修3-1練習冊:1.1-電荷及其守恒定律-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章靜電場1電荷及其守恒定律學問點一帶電的方式和實質1.對于一個已經帶電的物體,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物體上肯定有多余的電子B.物體上肯定缺少電子C.物體帶的電荷量肯定是e=1.6×10-19D.物體帶的電荷量可以是任意的一個值2.用經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接觸已帶電的驗電器,發覺驗電器的金屬箔片合攏后又重新張開,這表明()A.驗電器原來帶正電,且電荷量大于橡膠棒所帶的電荷量B.驗電器原來帶正電,且電荷量小于橡膠棒所帶的電荷量C.驗電器原來帶負電,且電荷量大于橡膠棒所帶的電荷量D.驗電器原來帶負電,且電荷量小于橡膠棒所帶的電荷量3.(多選)用金屬做成一個不帶電的圓環,放在干燥的絕緣桌面上.小明同學用絕緣材料做的筆套與頭發摩擦后,將筆套自上向下漸漸靠近圓環,當距離約為0.5cm時圓環被吸引到筆套上,如圖L1-1-1所示.對上述現象的推斷與分析,下列說法正確圖L1-1-1A.摩擦使筆套帶電B.筆套靠近圓環時,圓環上、下都感應出異號電荷C.圓環被吸引到筆套的過程中,圓環所受的靜電力大于圓環的重力D.筆套遇到圓環后,筆套所帶的電荷馬上被全部中和學問點二電荷量安排規律4.把兩個完全相同的小球接觸后分開,兩球相互排斥,則兩球原來的帶電狀況不行能是()A.一個小球原來帶電,另一個小球原來不帶電B.兩個小球原來分別帶等量異種電荷C.兩個小球原來分別帶同種電荷D.兩個小球原來分別帶不等量異種電荷5.用帶正電的物體去接觸不帶電的驗電器,驗電器的金屬箔片會張開,是由于驗電器()A.得到質子而帶正電B.得到電子而帶負電C.失去電子而帶正電D.失去質子而帶負電學問點三元電荷6.(多選)關于元電荷,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元電荷實質上是指電子和質子本身B.全部帶電體的電荷量肯定等于元電荷的整數倍C.元電荷的數值通常取作e=1.6×10-19D.元電荷e的數值最早是由美國科學家密立根用試驗測得的7.愛護學問產權,抵制盜版是我們每個公民的責任與義務.盜版書籍影響我們的學習效率,甚至給我們的學習帶來隱患.小華有一次不當心購買了盜版的物理參考書,做練習時,他發覺有一個關鍵數字看不清,拿來問老師,假如你是老師,你認為可能是下列幾個數字中的()A.6.2×10-19CB.6.4×10C.6.6×10-19CD.6.8×108.目前普遍認為,質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稱為u夸克和d夸克的兩類夸克組成.u夸克帶電荷量為eq\f(2,3)e,d夸克帶電荷量為-eq\f(1,3)e,質子帶電荷量為e,中子不帶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質子是由一個u夸克和一個d夸克組成,中子是由一個u夸克和兩個d夸克組成B.質子是由兩個u夸克和一個d夸克組成,中子是由一個u夸克和兩個d夸克組成C.質子是由一個u夸克和一個d夸克組成,中子是由兩個u夸克和兩個d夸克組成D.質子是由兩個u夸克和一個d夸克組成,中子是由兩個u夸克和兩個d夸克組成9.(多選)一個帶負電的絕緣金屬小球被放在潮濕的空氣中,經過一段時間后,發覺該小球上帶有的負電荷幾乎不存在了.這說明()A.小球上原有的負電荷漸漸消逝了B.在此現象中,電荷不守恒C.小球上負電荷削減的主要緣由是潮濕的空氣將電子導走了D.該現象是由于電子的轉移引起的,仍舊遵循電荷守恒定律10.有甲、乙、丙三個小球,將它們兩兩靠近,它們都相互吸引,如圖L1-1-2所示,則下列推斷正確的是()圖L1-1-2A.三個小球都帶電B.只有一個小球帶電C.只有一個不帶電,另兩個小球帶同種電荷D.只有一個不帶電,另兩個小球帶異種電荷11.如圖L1-1-3所示,在一個不帶電的與外界絕緣的導體兩端分別設置兩個開關,當帶正電的小球靠近a端時,由于靜電感應,在a、b端分別消滅負、正電荷,則以下說法正確的是()圖L1-1-3A.閉合S1,有電子從導體流向大地B.閉合S2,有電子從導體流向大地C.閉合S2,有電子從大地流向導體D.閉合S1,沒有電子通過12.兩塊不帶電的金屬導體A、B均配有絕緣支架.現供應一個帶正電的小球C,請完成以下試驗.(1)要使兩塊金屬導體帶上等量異種電荷,則應如何操作?哪一塊帶正電?(2)要使兩塊金屬導體都帶上正電荷,則應如何操作?(3)要使兩塊金屬導體都帶上負電荷,則應如何操作?13.如圖L1-1-4所示,通過調整把握電子槍產生的電子束,使其每秒有104個電子到達收集電子的金屬瓶,經過一段時間,金屬瓶上帶有-8×10-12圖L1-1-4(1)金屬瓶上收集到多少個電子?(2)試驗的時間為多長?

1電荷及其守恒定律1.C[解析]帶電物體若帶正電則物體上缺少電子,若帶負電則物體上有多余的電子,選項A、B錯誤;物體帶的電荷量肯定等于元電荷或元電荷的整數倍,選項C正確,選項D錯誤.2.B[解析]用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帶負電,接觸后發覺驗電器的金屬箔片合攏,說明驗電器原來帶的電荷被中和,即驗電器原來帶正電,且電荷量小于或等于橡膠棒所帶的電荷量;后來又重新張開,說明驗電器的電荷量小于橡膠棒所帶的電荷量,選項B正確.3.ABC[解析]摩擦使筆套帶電,筆套靠近圓環時,由于靜電感應圓環上、下都感應出異號電荷,圓環被吸引到筆套的過程中,圓環所受的靜電力大于圓環的重力,選項A、B、C正確;筆套遇到圓環后,筆套所帶的電荷(極少)部分轉移到金屬圓環上,使圓環帶上相同性質的電荷,選項D錯誤.4.B[解析]兩個完全相同的小球接觸后相互排斥,說明原來兩球所帶電荷量的代數和不等于零.若原來兩小球分別帶有等量的異種電荷,則接觸后將發生中和,兩球均不帶電,不會發生排斥作用.5.C[解析]帶正電的物體上缺少電子,用它去接觸不帶電的驗電器,會有電子從驗電器轉移到物體上,驗電器因失去電子而帶上正電,故金屬箔片會張開,選項C正確.6.BCD[解析]元電荷實際上是指電荷量,數值為1.6×10-19C,不要誤以為元電荷是指某個具體的帶電物質,如電子.元電荷是電荷量的數值,沒有正負電性的區分.宏觀上全部帶電體的電荷量肯定是元電荷的整數倍.元電荷的具體數值最早是由密立根用油滴試驗測得的,測量精度相當高.綜上可知,選項B7.B[解析]任何帶電體的電荷量都是元電荷的整數倍,即是1.6×10-19C的整數倍,由計算可知,只有選項B是1.6×10-19C8.B[解析]質子帶電荷量為e,故質子是由兩個u夸克和一個d夸克組成,2×eq\f(2,3)e-eq\f(1,3)e=e;中子不顯電性,故中子是由一個u夸克和兩個d夸克組成,eq\f(2,3)e-2×eq\f(1,3)e=0.故選項B正確.9.CD[解析]帶負電的金屬小球放在潮濕的空氣中,經過一段時間后,小球上的負電荷(電子)被潮濕的空氣導走了,在電荷轉移的過程中,電荷守恒,故選項C、D正確.10.D[解析]三個小球兩兩相互吸引,不行能都帶電,由于假如都帶電,必有兩個小球帶同種電荷,相互靠近時必相互排斥;也不行能只有一個帶電,由于假如只有一個帶電,另兩個不帶電的小球靠近時將不會有作用力;所以只能是一個不帶電,另兩個小球帶異種電荷.11.C[解析]S1、S2閉合前,由于靜電感應和電荷守恒定律,a、b兩端消滅等量異種電荷,當閉合任何一個開關以后,整個導體感應出負電荷,電子從大地流向導體,故選項C正確.12.(1)先將兩塊導體A、B緊靠在一起,然后將帶電小球C從一端靠近導體,再將兩導體分開,最終移走帶電小球C,遠離帶電小球C的導體帶正電,靠近帶電小球C的導體帶等量負電.(2)先將兩塊導體A、B緊靠在一起,然后將帶電小球C接觸導體A(或B),再將帶電小球C移走,最終將兩導體A、B分開,則A、B都帶上了正電.(3)先將兩塊導體A、B緊靠在一起,然后將帶電小球C從一端靠近導體,用手接觸一下A(或B),再移走帶電小球C,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