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語文試卷(福建)(空白卷)_第1頁
2014年高考語文試卷(福建)(空白卷)_第2頁
2014年高考語文試卷(福建)(空白卷)_第3頁
2014年高考語文試卷(福建)(空白卷)_第4頁
2014年高考語文試卷(福建)(空白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頁|共頁絕密★啟封前2014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福建卷)語文(一)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6分)(二)文言文閱言(15分)閱讀下文面的文言文,完成2~5題。張祖傳[明]張岳張祖,字彥宗,以字行。十三歲,父祖繼歿,獨奉母以居。洪武改元,閩中法令嚴核,繩吏之法尤峻。憚應役者邀祖斬右大指以自黜。祖疑之,入白母。母曰:“法可避也,指斬不可復續,盍去諸?”遂避匿。未幾,斬指事覺,詔逮捕戍邊。犯者言張某始與某輩約如此。逮久弗獲。會天變肆赦,乃歸。室中空虛,至系馬檻牛,毀斗桶為薪。念非力學無以樹門戶,于是決意習儒業。是時,詔民田八頃以上家,擇子若①孫一人為吏。縣檄至,祖揮之弗受,執卷奮曰:“吾而吏耶?”令白按察司,復檄祖往,固弗受如縣。使者熟視之,曰:“君,我輩中人也,勿辱于縣。”遂挾以去。祖既通儒術,兼曉九章算法。時方行方田②令,即以其事屬之。文案盈幾,祖精勤不舍,晝夜櫛理而錯畫之,皆有緒可按據。學科網建文時,祖為吏部吏。未幾,云南布政張公召入為尚書,于屬吏多所更易,獨言張某老成,守法不易也。時帝方與方孝孺輩講求古治,經濟之事多變太祖舊章,章奏日下吏部。祖密言于曰:“高皇帝起布衣,有天下,立法創制,規模遠矣。為治當責實效。今法制已定,日有變更,未必勝于舊,徒使異議者以為口實,盍先其急者?”紞深然之,而奪于群議,不能用。會添設京衛知事一員,詔吏部選可者。紞曰:“無逾祖矣。”授留守知事。及靖難師渡江,祖為安吉縣丞。紞被譴自經③,舁尸歸,屬吏無敢往視,祖獨往經理其殯。殯畢,哭奠而去。時人義之。安吉在萬山中,向多逋民④,隱田不以自實,財賦甚少。祖至,清勤自持,敬禮賢士大夫,與講究磨礪。在職九年,稽核財賦,修筑陂塘圩岸,不可勝計。逋民隱田者令以占籍⑤輸稅,免其罪。聲稱著聞,以最薦升湖廣按察司經歷。行至吳橋卒,惟一子扶喪歸。(摘編自《小山類稿》)[注]①若:或者。②方田:指方田均稅法。紞被譴自經:朱棣登位,張紞被解除職務后自殺。④逋民:逃到本地的百姓。⑤占籍:自外地遷來的成為有戶籍的當地居民。2.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學科網A.繩吏之法尤峻 繩:捆綁。 B.即以其事屬之搖 屬:交付。C.無逾祖矣 逾:超過。 D.不可勝計 勝:盡。3.下列各組句子中,全部表明張祖盡于職盡責的一組是(3分)①閩中法令嚴核 ②復檄祖往,固弗受如縣③晝夜櫛理而錯畫之 ④為治當責實效⑤稽核財賦,修筑陂塘圩岸 ⑥逋民隱田者令以占籍輸稅A.①②⑤B.①④⑥ C.②③④D.③⑤⑥(三)古代詩歌閱讀(6分)6.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后面的題目。(6分)學科網雙調·蟾宮曲自樂[元]孫周卿草團標①正對山凹。山竹炊粳,山水煎茶。山芋山薯,山蔥山韭,山果山花。山溜響②冰敲月牙,掃山云驚散林鴉。山色元佳,山景堪夸,山外晴霞,山下人家。(選自《太平樂府》)[注]①草團標:茅屋。②山溜響:山間泉流叮咚作響。溜,小股水流。(1)本曲每句都有都有“山字”,在內容表達上有什么作用?請簡要分析。(3分)答:(2)“掃山云驚散林鴉”與“月出驚山鳥”(王維《鳥鳴澗》)兩句中“驚”的起因各是什么?有什么相同的表達效果?請簡要分析。(3分)答:(一)文學名著閱讀(10分)7.下列各項中,對作品故事情節的敘述,不正確的兩項是(5分)A.馮云卿靠放高利貸掙起了一份家產,因投機公債庫券,很快就虧折了,但他不承認是自己失誤,而認為是運氣不好。(《子夜》)B.覺慧去看生病的祖父,祖父對他說,馮家的親事不能不提,要他去把二哥找回來談這件事,但是覺新等人卻把覺民藏了起來。(《家》)學科網C.老葛朗臺知道歐也妮把私房錢給了堂弟,大怒,把她關在房間里。克羅旭得知后,提醒他歐也妮擁有母親去世后的遺產繼承權,勸他善待歐也妮。(《歐也妮·葛朗臺》)D.伽西莫多因為出奇的丑陋,沒有參賽卻意外地當選為愚人王。當有人稱他是十全十美的愚人王時,伽西莫多激動地說:“謝謝!”(《巴黎圣母院》)E.押解馬斯洛娃這一批人的火車就要開了,涅赫柳多夫去為她送行。見到他,馬斯洛娃很高興。涅赫柳多夫告訴她,下一班火車他也去西伯利亞。(《復活》)(一)論述類文本閱讀(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題。閱歷與讀書趙迎輝①讀書的過程中,我們都有這樣的體會:同一本書,在不同的人生階段閱讀,往往會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之所以如此,是因為閱歷的緣故。有無閱歷、閱歷多少不僅影響著讀書的傾向,某些時候甚至關系到讀書的效果。②閱歷之所以會對讀書產生深淺有別的影響,原因在于閱讀并非是對作品的簡單再現,而是一個積極主動的再創造過程,人生的經歷與生活的經驗都會參與進來。正如歌德所說的:“閱歷豐富的人讀書時,常常是一只眼看到紙面上的話,另一只眼則留心看紙的背面。”生活閱歷越豐富,越有助于人們對作品的全面理解和深刻把握。③一般來說,一個人的生活閱歷是不是豐富,往往與其年齡密切相關。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經歷的人和事越來越多,獲得的經驗和教訓也越來越多,對一些事物的看法逐漸由淺入深,由表及里,這時我們的閱歷就會日趨豐富。不過這并不是絕對的。有的人年齡雖然不大,但卻走過許多地方,經過諸多歷練,體驗過各種身份和角色,經歷過復雜崗位的鍛煉和艱苦生活的磨礪,這種經歷同樣可以讓他擁有豐富的閱歷。人既然不能任意拉長生命的長度,那么要想增加自己的閱歷,就要努力拓寬生命的寬度。培根認為“用書之智不在書中,而在書外,全憑觀察得之”,只有親身體驗,躬行踐履,才能準確把握社會現實,不斷提高理解能力,做到學以致用、知行合一,從而更加深入地領悟書中蘊含的寓意和韻味。學科網④然而閱歷不等于經歷。并不是說只要經歷過的,就會自然而然地成為人們的閱歷。經歷只是一種經過,或走過,或聽過,或看過,形成的是事物的表象,是感性的。而閱歷則是一個人對社會、對事件的經歷及理解程度,是在表象的基礎上對經歷進行思考、領悟、概括、提煉,是感性與理性的有機統一。⑤讀書增長閱歷,閱歷助益讀書,但這并不意味著讀書和閱歷可以互相代替。人類發展的歷史反復證明,讀書和閱歷都是獲取知識的重要源泉,也是提高能力的必經之路,二者不可偏廢。只有將讀書和閱歷緊密結合,既博覽群書,又勇于實踐,既潛心書本,又深入生活,并用閱讀拓展閱歷,以閱歷深化閱讀,才能做到讀書和閱歷相長、理論與實踐結合,并在二者的相輔相成中更好地學習和工作。(摘編自《學習時報》2013年10月28日)甲、文學類文本閱讀(二)文學類、實用類文本閱讀(選考)(15分)本題為選考題,請從甲乙兩類文本中選一類作答,不得再做另一類文本的題目。(甲)文學類文本閱讀(15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題。祖屋農人祖屋,是我內心深處最鮮活的那一處,秘不示人,只怕她遭了風雨的侵蝕,抑或因晾在空氣下而變質。在我心中,她由高大到矮小,由繽紛到簡單,由喧囂到沉寂,到后來一直縮進我的夢里,晶瑩成了枕邊的一顆淚珠。在很長的時間里,祖屋是我的整個世界。或許是自第一次睜開眼睛,我便開始了探尋祖屋的秘密。接下來,便用小小的身軀,摸爬丈量著這個宅院……祖屋的大門朝東南。所謂的大門,只是一個枝條編成的柴扉而已,柴扉上釘著小扣,上著一把幾乎銹透了的老鎖,其實只是做做樣子。主屋是三間西屋,石頭砌壘的底層墻上,土坯一直到頂,其上是用厚厚的黃草拍成的蓑衣似的草屋脊。正屋用細泥糊就的外墻面,被風雨侵蝕,一條條的細槽溝和窄縫遍布其上,斑駁著歲月的手藝。學科網祖屋中,正正當當四平八穩地擺著一張八仙桌。記事起,就覺得爺爺除去到院里納涼、到地里干活之外,從來沒有離開過這桌子右邊——也被我們稱為“上首”——他那把椅子。每年除夕夜,總是這樣一幅場景:爺爺穩坐上首,爸爸、叔叔、哥哥、我和堂弟則圍桌而坐,相互讓菜、敬酒、勸酒,奶奶則帶著她的兒媳們張羅忙活。大桌子的旁邊,是在農村被稱為“憋來氣”的土爐子,也是我印象里最暖的所在。冬天里,往爐邊一湊,仿佛凍透了的手腳、凍得通紅的鼻頭和接近透明的耳朵瞬間被暖了過來,有時接過奶奶遞來的煎餅,貼在爐壁上一烤,一股香氣便悄悄彌漫開來。那被土爐子烙得焦黃的煎餅,至今烙在我的腦海里,摳都摳不掉……呼吸著祖屋院子里幾代人呼吸過的空氣,踩著院子里疊了無數摞的幾代人的腳印,我漸漸長大。祖屋卻總是一副老成持重的模樣。看起來同樣一成不變的,是屋檐下的那個燕子窩。小學時,有一次放學回來,我同忙碌著的燕子有過一次對話,剛剛北歸的它,身上還附著南方的暖意。我對燕子說,“佐羅先生,你好”,燕子瞅著我發愣,看來這家伙健忘,過了個冬天就把老朋友給忘了,“它不是你那只燕子了,這是它孩子,我認得”,奶奶在一旁邊喂著雞邊對我說。噢,原來也是在變的。那時候,無論上學還是上班,在外面游蕩累了,總要回祖屋住上幾天。每到清晨,爺爺奶奶便會在院子里說起話來。有時是催我們起床,有時則是云彩啦天氣啦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情——原來他們只是需要一個話頭來打破這農家院的寂靜罷了。早上飄蕩在祖屋院里或高或低的說話聲,或許是我所有關于故鄉的記憶中最難割舍的情愫。學科網后來,沒有了人氣養著的祖屋,再也打不起一點點精神來。就像當年我的祖父,坐在他那把咯吱作響的躺椅上,到最后老得連眼皮都不愿眨一下。沒有懸念,一切都抵御不了歲月的磨洗。我的祖屋,雖然拼命掙扎著力圖站直身子,拼命掙扎著不被風雨剝去最后一層外衣,拼命掙扎著給這個院落和世界留下最后一點記憶,但在一個風雨之夜,最終還是轟然倒下——這當然是父親后來告訴我的。若干年下來,我覺得那轟然倒下的身影,一直實實在在地壓在我心上。現在,站在已無往日印跡的祖屋的院子里,思緒紛揚。一陣從歲月深處的角落里吹來的風,撫著我的耳朵,輕輕告訴我:“她也經常思念過去。”(摘編自《人民日報》2013年7月13日)13.下列對作品的概括與分析,不正確的兩項是(5分)A.祖屋深藏在“我”的內心深處,“我”擔心“她”被侵蝕或變質;祖屋曾是“我”的整個世界,“她”陪伴著“我”長大。B.“一個枝條編成的柴扉”“石頭砌壘的底層墻”“厚厚的黃草拍成的蓑衣似的草屋脊”,寫出了祖屋的簡樸、雅致與厚重。學科網C.文中寫祖屋里的八仙桌及發生在它周圍的生活片段,點明“爺爺”在祖屋中的中心地位,表現了“我”家的和樂融洽。D.祖屋里的“土爐子”是“我”記憶中最溫暖的地方,它既可取暖又可烙餅,用它烙的煎餅,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里。E.文章生動描繪了祖屋形象,突出“她”的可親可愛,借此強調“她”是“我”的精神支柱,“她”的倒塌令“我”失魂落魄。14.文中借“燕子窩”表達了“我”的什么情感?請簡要說明。(4分)答:15.請根據文本,探析“她也經常思念過去”這句話的含意。(6分)答:(乙)實用類文本閱讀(15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題。九天神眼多年的飛行,讓“獎狀”中隊滿載殊榮,也使他們不少人患上了“職業病”。副教導員孫文奎說,“每晚7點半要準時守在電視機前看天氣預報,不管有沒有任務,早晨起來第一件事就是看天。”“一有災情,無論天氣如何,我們都會自發處于待命狀態。在那種情況下,災情就是命令,我們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學科網一次,張凱機組飛往重災區北川遙感航拍,電瓶溫度指示燈突然報警,溫度直線上升。如果處理不好,就有可能造成空中斷電的危險。千鈞一發之時,機長張凱腦海中掠過了一個個特情處置預案,一個個處置口令也脫口而出:“下降高度!”“跳開X號保險絲!”終于,飛機從7000余米下降到6000米,故障被機組成員鎮服讓機組成員終身難忘的是2011年7月的西藏航拍任務。當時,西藏正值雨季,動輒狂風驟雨,天氣變化無常,氣象條件非常惡劣;每個成員都出現了較強的高原反應,為了保證有足夠的體力飛行,大家只好邊吸氧、邊打點滴、邊研究飛行計劃,最后圓滿完成了既定任務。學科網飛險區、闖禁空、測山河、赴震區……一次次的枕戈待旦,一次次的受命飛行,這支“獎狀”中隊屢建奇功,滿載殊勛。在這光環的背后,蘊含著的是一份大愛。學科網除日常的訓練外,“獎狀”飛行團隊每年有半年以上的時間在外執行飛行任務,陪同家人的時間自然也就少了許多,有時接到緊急任務,還會和事先安排好的“家事”“撞車”。或許在有些人的眼里,他們不是合格的父親、丈夫和兒子,但在家人的心目中,卻有著不同的答案。一位飛行員家屬說道:“選擇了飛行員,就是選擇了寂寞,為了‘大家’,一點犧牲不算啥。”一個輕松的回答,一個燦爛的微笑,折射出的是一份包容與關愛。“總覺得平時虧欠他們的太多,在家的時候就多給老婆孩子彌補一點。”一機組成員輕描淡寫的一句話,道出了這位飛行30多年、6000余小時飛行員的氤氳柔情。(摘編自蘇銀成等《探空測地的“九天神眼”》)14.文中寫北川航拍時排除險情一事,突出了機組群像的什么特征?請簡要說明。(4分)答:15.請根據文本,探析“蘊含著的是一份大愛”這句話的含意。(6分)答: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題。(6分)二十四節氣令我們驚嘆和叫絕的,,,。這真讓我們這些后世的漢語使用者不僅感到驕傲,也感到慚愧。“驚蟄”,兩個漢字并列一起,即神奇地構成了生動的畫面和無窮的故事。你可以暇想:在遠方那一聲初始的雷鳴中,萬千沉睡的幽暗生靈被喚醒了,它們睜開惺忪的雙眼,不約而同,向圣賢一樣的太陽(chǎng)開了各自的門戶。學科網①仿佛為了響應這一富于“革命”意味,②天,豁然晴朗了。③整面天空像一個深隱林中的藍色湖泊。小麥已經返青,望著滿眼絨絨的新綠,你會感到,綠色自身也有生命。在溝塹和道路兩旁,青草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