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浙教新版九年級科學上冊月考試卷_第1頁
2025年浙教新版九年級科學上冊月考試卷_第2頁
2025年浙教新版九年級科學上冊月考試卷_第3頁
2025年浙教新版九年級科學上冊月考試卷_第4頁
2025年浙教新版九年級科學上冊月考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裝…………○…………內…………○…………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5年浙教新版九年級科學上冊月考試卷102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單選題(共8題,共16分)1、納米(nm)是一種長度單位,1nm=10-9m,納米科技開辟了人類認識世界的新層面。納米材料科技是納米科技最基本的組成部分,把固體物質加工到納米級(1nm~100nm)的超細粉末,即可得到納米材料。這種加工過程屬于()A.化學變化B.物理變化C.既有物理變化又有化學變化D.既不是物理變化又不是化學變化2、如圖所示;工人師傅將油桶推上臺階,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這不能看作杠桿,因為油桶是圓的B.這不能看作杠桿,因為沒有支點C.這可以看作杠桿,因為滿足杠桿的所有條件D.這可以看作杠桿,支點就是橫截面的圓心3、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人的體細胞中控制性狀的基因是成對存在的B.控制人類性狀的基因都是顯性基因C.人體中1個顯性基因和1個隱性基因成對存在時表現為顯性性狀D.如果無耳垂的基因組成為dd,則有耳垂的基因組成為DD或Dd4、小孩口服脊髓灰質炎病毒疫苗(減毒活性疫苗)后能產生相應的免疫能力,這是由于口服的疫苗中含有()A.抗原B.抗體C.溶菌酶D.淋巴細胞5、心臟的四個腔都與血管相連,下面連接正確的是()A.右心室連接肺動脈B.左心室連接肺靜脈C.右心房連接主動脈D.左心房連接上下腔靜脈6、測試某人的入球小動脈、腎小管、輸尿管中的液體,發現兩種成分P和Q濃度如下,請問P和Q分別是()。入球小動脈腎小管起始端輸尿管P0.03%0.03%0.15%Q7%0.01%0A.葡萄糖和蛋白質B.尿素和蛋白質C.尿素和葡萄糖D.無機鹽和葡萄糖7、(2016?麗水)下列物質的性質與用途不對應的一項是()。選項性質用途A濃硫酸具有腐蝕性干燥劑B二氧化碳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然繞滅火C熟石灰顯堿性中和酸性土壤D食鹽能使細胞失水腌制肉類A.AB.BC.CD.D8、化學方程式aC2H2+bO2cH2O+dCO2配平后a、b、c、d數值為()A.2、5、2、4B.1、2、1、2C.4、5、2、4D.1、3、1、2評卷人得分二、填空題(共5題,共10分)9、根據物質組成是否單一,可將物質分為混合物和純凈物,如空氣、澄清石灰水屬于____,氧氣、五氧化二磷屬于____。根據純凈物的元素組成是否單一,又可以將純凈物分為單質和化合物,如水屬于____。10、當物體或物體的不同部分之間存在____時,就會發生熱傳遞。熱傳遞時,____從高溫處轉移到低溫處,直至____相同。11、生活中處處有化學.鐵鍋是廚房中常用的炊具;請用所學的化學知識填空.

①鐵鍋作炊具主要是利用鐵的____性.

②鐵鍋手柄上使用的塑料應具有____性(填“熱塑”或“熱固”).

③使用鐵鍋有利于人體健康,主要是因為____.

④請你說出一個廚房中防止鐵鍋生銹的方法____.

12、可遺傳變異是由____引起的,不可遺傳變異是由____引起的。13、如圖甲所示的是現在比較流行的膠棉拖把,只需要用手在A處向上拉動即可把海綿里的水擠干,非常方便、衛生。這里拉桿ABC是____(選填“省力”“等臂”或“費力”)杠桿。如圖乙所示,海綿被折疊、壓扁,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____。

評卷人得分三、判斷題(共1題,共2分)14、植物呼吸作用的實質是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評卷人得分四、解答題(共4題,共24分)15、(2015?杭州)甲圖所示為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裝置及藥品。

(1)為獲得較為準確的實驗數據;下列做法不正確的是.

A.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B.燃燒匙中的紅磷足量。

C.點燃紅磷后緩慢將燃燒匙插入瓶中;塞緊瓶塞。

D.紅磷熄滅;廣口瓶冷卻后打開彈簧夾。

(2)小明同學用足量的木炭代替紅磷,氫氧化鈉溶液代替水來做此實驗.小明操作正確,但是測得的數據小于用紅磷測得的數據,其原因是木炭燃燒除生成二氧化碳外還可能生成____。

(3)市售“暖寶寶”中發熱劑的主要成分是:鐵粉、炭粉、水和食鹽等,反應原理可以簡化為鐵生銹,小明用配制的發熱劑按圖乙裝置實驗,他不是將足量的發熱劑堆在瓶底,而是將其涂抹在廣口瓶內壁的四周,這樣做的目的是____。

(4)在上述三個實驗操作都正確的情況下,與另外兩個實驗的測量結果相比,第三個實驗的測量結果與空氣中氧氣的含量更接近,推測其主要原因,最合理的是____。16、(2015?紹興)如圖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

(1)實驗探究的步驟正確的順序是____。

A.移動點燃的蠟燭到另一位置;重做上面的實驗,在紙上記錄物與像的位置B;B′;C、C′。

B.拿另一支沒有點燃的蠟燭;豎立著在玻璃板后面移動,直到它與前面的蠟燭的像完全重合,在紙上記下該蠟燭的位置A′。

C.在水平桌面上鋪一張白紙;將一塊玻璃板豎立在紙上,在紙上記下玻璃板的位置。

D.選取兩支大小相同的蠟燭;把一支蠟燭點燃放在玻璃板的前面,看到玻璃板后面有蠟燭的像時,在紙上記下蠟燭的位置A。

(2)步驟A的實驗目的是____;

(3)圖乙是物、像的位置實驗記錄,請你利用測量工具對乙圖的實驗記錄作出處理并得到相應規律____。17、(2015?溫州)用如圖所示的玻璃管進行碳還原氧化銅實驗。

(1)當A處的黑色固體變紅時,可觀察到B處的現象是____。

(2)查閱資料發現:反應生成的紅色固體除了銅以外還可能含有氧化亞銅(Cu2O);氧化亞銅可以與硫酸發生如下反應:

Cu2O+H2SO4Cu+CuSO4+X,該反應中X的化學式為____。

18、你有沒有皮膚劃破出血的經驗?當傷口較小時,可以觀察到在傷口處不久就會自然止血,這是為什么?參考答案一、單選題(共8題,共16分)1、B【分析】【分析】化學變化是指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物理變化是指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本質區別是否有新物質生成。

【解答】把固體物質加工到納米級超細粉末的過程中;只是物質的顆粒大小即形狀發生了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

故答案為:B2、C【分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對杠桿及其支點定義的記憶:能繞著固定點轉動的硬棒叫杠桿;杠桿繞著轉動的點叫支點。

【解答】由圖可知工人師傅將油桶推上臺階的過程中;在推力(可以看作動力)作用下,油桶繞著與臺階的接觸點轉動,油桶的重力可以。

看作阻力;因此滿足杠桿的所有條件,可以看作杠桿.所以選項A;B、D的說法是錯誤的。

故答案為:C3、B【分析】【解答】在人的體細胞中;控制某些性狀的基因是成對存在的.在成對的基因中有顯性和隱性之分,如果成對的基因中只要有一個顯性基因就會表現顯性基因控制的性狀,只有兩個基因都是隱性基因時才會表現隱性基因控制的性狀。控制顯性性狀的基因叫顯性基因,控制隱性性狀的基因叫隱性基因。控制人類性狀的基因都是隱性基因時才會表現隱性基因控制的性狀。如果無耳垂的基因組成為dd,則D表示顯性,有耳垂的基因組成為DD或Dd.故A;C、D說法正確,B說法不正確。故選B。

【分析】本題考查基因的顯性和隱性,要求學生了解顯性和隱性基因的實質,屬于常考題。4、A【分析】【解答】解:疫苗是由病原體制成的;只不過經過處理之后,其毒性減少或失去了活性,但依然是病原體,進入人體后能刺激淋巴細胞產生抵抗相應病原體的抗體,因此,小孩口服脊髓灰質炎病毒疫苗(減毒活性疫苗)后能產生相應的免疫能力,這是由于口服的疫苗中含有抗原,可以刺激淋巴細胞產生抵抗脊髓灰質炎病毒的抗體.

故選:A.

【分析】(1)引起淋巴細胞產生抗體的抗原物質就是抗原.抗原包括進入人體的微生物等病原體;異物、異體器官等.

(2)抗體是指抗原物質侵入人體后;刺激淋巴細胞產生的一種抵抗該抗原物質的特殊蛋白質,可與相應抗原發生特異性結合的免疫球蛋白.

(3)疫苗是由低毒的、滅活的病原體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種疫苗能產生免疫力,有效的預防某種傳染病.5、A【分析】【解答】解:心臟各腔與血管的連接如圖所示:右心房連接上下腔靜脈;右心室連接肺動脈;左心房連接肺靜脈;左心室連接主動脈;因此與肺動脈的腔是右心室.

故選:A

【分析】心臟有四個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只有心房與心室是相通的,心臟的左右是不相通的,左心房連通肺靜脈,右心房連通上下腔靜脈,左心室連通主動脈,右心室連通肺動脈.6、B【分析】【解答】血液流經腎小球時血液中的成分除大分子蛋白質和血細胞外的水;無機鹽、葡萄糖、尿素和尿酸等物質經腎小球和腎小囊內壁過濾到腎小囊腔中形成原尿.原尿流經腎小管時發生了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原尿中的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水、部分無機鹽被腎小管重新吸收又回到了血液循環系統;剩余的水、無機鹽、尿素和尿酸等在腎小管末端形成尿液.

當血液(內含血漿和血細胞)流經腎小球時;除血液中的血細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質外,其他成分都可以濾過到腎小囊腔內形成原尿.因此,原尿與血漿相比,原尿中不含有大分子的蛋白質,而血漿中含有大分子蛋白質.

由于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把大部分水分;部分無機鹽,少量小分子蛋白質,全部葡萄糖重吸收回血液,而尿素并沒有被重吸收,水少了,溶質不變,因此,尿液中尿素的含量最高,并且不含蛋白質和葡萄糖.

當原尿流經腎小管時;由于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把大部分水;部分無機鹽,少量小分子蛋白質,全部葡萄糖重新吸收回血液后,因此,原尿中有葡萄糖而尿液中無葡萄糖.

A;如果P是葡萄糖;到輸尿管時應該是0,不應該變大,故不符合題意;

B;P是尿素;流經輸尿管時之所以變大是因為大部分的水被腎小管重新吸收回了血液,而Q是蛋白質,血液中的蛋白質濃度是7%,由于腎小球不能過濾蛋白質,因此,原尿中蛋白質濃度0.01%,尿液中不含有蛋白質(0).故符合題意;

C;如果Q是葡萄糖;血液中的葡萄糖濃度是0.01%,血液與原尿中的葡萄糖濃度相等都是0.01%.故不符合題意;

D;如果Q是葡萄糖;血液中的葡萄糖濃度是0.01%,血液與原尿中的葡萄糖濃度相等都是0.01%.故不符合題意;

故選:B

【分析】由所學的知識可以知道:(1)在入球小動脈內流的血液;在腎小管起始端中流的液體是原尿,輸尿管中的液體是尿液.(2)原尿是血液流經腎小球時形成的,尿液是原尿流經腎小管時形成的.

(3)腎小球不能過濾的是血細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質,腎小管重吸收的是大部分的水、全部的葡萄糖和部分無機鹽.據此可以解答本題.7、A【分析】【分析】A;根據濃硫酸是常見的干燥劑解答;B、根據二氧化碳的性質及用途解答;C、根據中和反應的原理解答;D、根據食鹽的用途解答.物質的性質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物質的用途;在判斷物質的用途時,首先要考慮物質相關的性質,所以掌握物質的性質以及性質和用途的關系是解題的關鍵.

【解答】解:

A;濃硫酸是常見的干燥劑;是因為它具有吸水性,故錯誤;

B;二氧化碳用于滅火;是因為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大,且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故正確;

C;熟石灰顯堿性;中和酸性土壤,改良酸性土壤,故正確;

D;食鹽能使細胞失水;用于腌制肉類,是常用的防腐劑,故正確.

答案:A8、A【分析】【分析】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各原子的數目不變;選擇相應的配平方法(最小公倍數法;定一法等)進行配平即可;配平時要注意化學計量數必須加在化學式的前面,配平過程中不能改變化學式中的下標;配平后化學計量數必須為整數.

【解答】解:①本題可利用“定一法”進行配平,把C2H2的化學計量數定為1,則O2、H2O、CO2前面的化學計量數分別為:1、2,同時擴大2倍,則C2H2、O2、H2O、CO2前面的化學計量數分別為2;5、2、4.

故選:A.二、填空題(共5題,共10分)9、混合物純凈物化合物【分析】【分析】混合物是由多種物質組成;純凈物由一種物質組成;單質是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化合物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元素組成的純凈物。

【解答】空氣中含有氮氣;氧氣、二氧化碳等物質;屬于混合物。澄清石灰水是由氫氧化鈣和水組成的混合物。氧氣和五氧化二磷都是由一種物質組成的,是純凈物。水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是化合物。

故答案為:混合物純凈物化合物10、溫度差能量溫度【分析】【分析】要解答本題需掌握:熱傳遞的條件是有溫度差;以及熱傳遞傳遞的是能量。

【解答】由于發生熱傳遞的條件是有溫度差;且熱傳遞的特點是能量從高溫物體傳向低溫物體。

故答案為:溫度差能量溫度11、導熱熱固能夠為人體提供鐵元素保持鐵鍋表面潔凈、干燥【分析】【解答】①鐵鍋作炊具主要是利用了鐵具有良好的導熱性;故填:導熱;

②鐵鍋手柄上使用的塑料;受熱時應該不容易變形,所以應該使用熱固性塑料,故填:熱固;

③使用鐵鍋有利于人體健康;主要是因為:能夠為人體提供鐵元素,故填:能夠為人體提供鐵元素;

④保持鐵鍋表面潔凈;干燥;可以防止生銹,故填:保持鐵鍋表面潔凈、干燥.

【分析】①鐵具有良好的導電性;導熱性、延展性;

②塑料包括熱固性塑料和熱塑性塑料;

③鐵元素是人體需要的微量元素;

④使鐵制品與水和氧氣隔絕,可以防止生銹.12、遺傳物質環境變化【分析】【解答】可遺傳變異是由遺傳物質引起的;不可遺傳變異是由環境變化引起的。引起變異的原因有兩種:一是由遺傳物質決定的,二是由外界環境的影響引起的。由遺傳物質所決定的變異能夠遺傳給后代,這樣的變異叫做遺傳的變異。

【分析】由外界環境的影響而引起的變異,由于生物體內的遺傳物質并沒有發生變化,因而不能遺傳給后代。這樣的變異叫做不遺傳的變異。但如果外界環境的變化使生物的基因發生了改變,從而導致生物出現變異,如核輻射等,這種由環境引起的變異也可能會遺傳給后代。13、省力形狀【分析】【分析】(1)結合圖片和生活經驗;判斷拉桿ABC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關系,再判斷它是屬于哪種類型的杠桿。

(2)在力的作用下海綿的形狀發生了變化,這是力的作用效果所造成的。【解答】(1)如圖;在使用拉桿ABC時,C點是支點,AC是動力臂,BC是阻力臂,動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桿;

(2)在力的作用下海綿的形狀發生了改變;這說明力改變了物體的形狀。

故答案為:省力形狀三、判斷題(共1題,共2分)14、A【分析】【解答】呼吸作用指的是細胞內有機物在氧的參與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時釋放能量;供生物生命活動的需要的過程,呼吸作用進行的場所為線粒體,表達式為:有機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因此呼吸作用的實質都是有機物分解,釋放能量。故答案為:正確。

【分析】線粒體能將細胞中的有機物在氧的參與下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同時將有機物中的化學能釋放出來,供細胞利用。四、解答題(共4題,共24分)15、(1)C(2)一氧化碳(3)增大與氧氣的接觸面積;加快緩慢氧化。

(4)可以防止磷燃燒產生的白煙散逸到空氣中,再就是實驗在密閉體系中進行,讀數更準確【分析】【分析】本題是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我們常用燃燒紅磷或白磷的方法,因為磷燃燒生成白色固體五氧化二磷,幾乎不占空間,使得內外產生氣壓差,從而得到正確的結論。因此在選擇可燃物時,必須考慮到:燃燒的條件;生成物的狀態;不與空氣中其他物質發生反應。

保證本實驗成功的關鍵是:①裝置氣密性好;②紅磷要足量;③要冷卻至室溫再讀數;暖寶寶暖寶寶中的鐵粉與水和空氣中氧氣發生了緩慢氧化;進而放出熱量;物質緩慢氧化會放出熱量,氯化鈉的作用是加速鐵粉氧化,更快地放出熱量。據此分析解答有關的問題。

【解答】解:(1)保證實驗成功的條件是:正式開始實驗前,要先檢查裝置的氣密性,防止裝置漏氣;燃燒匙中的紅磷足量;等集氣瓶冷卻,打開止水夾;點燃紅磷后燃燒匙插入集氣瓶慢,塞緊瓶塞之前,瓶內部分空氣受熱逸出,進入的水的量應大于集氣瓶體積的

(2)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氣體能夠被氫氧化鈉溶液吸收,木炭在氧氣中不完全燃燒,會生成一氧化碳,瓶內氣壓變化小,導致測得的數據小于用紅磷測得的數據。

(3)暖寶寶暖寶寶中的鐵粉與水和空氣中氧氣發生了緩慢氧化;從而使瓶內的壓強減小;將其涂抹在廣口瓶內壁的四周,這樣做的目的是增大與氧氣的接觸面積,加快緩慢氧化。

(4)第三個實驗與另外兩個實驗的測量結果相比;它可以防止磷燃燒產生的白煙散逸到空氣中,再就是實驗在密閉體系中進行,讀數更準確。

答案:

(1)C(2)一氧化碳(3)增大與氧氣的接觸面積;加快緩慢氧化。

(4)可以防止磷燃燒產生的白煙散逸到空氣中,再就是實驗在密閉體系中進行,讀數更準確16、(1)CDBA;(2)進行多次實驗來使實驗結論具有普遍性,避免偶然性;(3)像和物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像和物的連線與平面鏡垂直【分析】【分析】(1)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中;實驗步驟應該是先在水平桌面上鋪一張白紙,紙上豎立一塊玻璃板作為平面鏡,再點燃蠟燭做實驗,為得到普遍規律,應改變玻璃板前蠟燭的位置,多做幾次實驗。

(2)初中物理用實驗探究物理問題時要進行多次實驗;有的是為了多次測量求平均值來減小誤差;有的是多次測量發現變化規律;有的是為了使實驗結論具有普遍性。

(3)根據平面鏡成像規律;分析圖示實驗答題;平面鏡成像特點:平面鏡成像時,像物等距,相對于鏡面是對稱的,其連線與鏡面垂直。

【解答】

(1)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中;實驗步驟A;B、C、D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