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1撫順一中2024-2025學年度高二年級上學期10月考化學試卷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題3分,共45分)1.下列事實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釋的是A.打開汽水瓶有氣泡從溶液中冒出B.合成氨工廠采用增大壓強以提高原料的利用率C.實驗室用排飽和食鹽水法收集氯氣D.由H2、I2(g)、HI氣體組成的平衡減壓后顏色變淺2.對可逆反應,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達到化學平衡時,B.單位時間內生成xmolNO的同時,消耗xmol,則反應達到平衡狀態C.達到化學平衡時,若增加容器體積,則正反應速率減小,逆反應速率增大D.化學反應速率關系是:3.我國學者研究反應在固體酸(HB)催化劑表面進行的歷程如圖所示,其中吸附在HB表面的物種用*標注。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升高溫度,反應的平衡常數K減小B.過程④的大于過程①的C.決速步驟的化學方程式為D.將固體酸(HB)催化劑更換為活性更高的催化劑能有效提高的平衡轉化率4.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焓變是影響反應是否具有自發性的一個重要因素B.冰融化的過程中,熵值增加C.鐵生銹和氫燃燒均為自發放熱過程D.可以通過改變溫度或加催化劑的辦法使非自發反應轉變為自發反應5.在一定體積的密閉容器中,進行如下的化學反應CO2(g)+H2(g)CO(g)+H2O(g),其化學平衡常數K和溫度的關系如下表,根據信息推斷以下說法正確的是t/℃70080083010001200K0.60.91.01.72.6A.此反應為放熱反應B.此反應只有達到平衡時,密閉容器中的壓強才不會變化C.830℃時,反應物CO2與H2按1:1投料,平衡時H2的轉化率為50%D.該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越大,反應物的轉化率越低6.鐵酸鋅(ZnFe2O4)是效果較好的脫硫劑,脫硫反應為ZnFe2O4(s)+3H2S(g)+H2(g)2FeS(s)+ZnS(s)+4H2O(g)ΔH,經實驗測定在不同的投料比x1、x2、x3[投料比=]時H2S的平衡轉化率與溫度的關系如圖?,F向5L的恒容密閉容器中,投入3molH2S、2molH2與足量ZnFe2O4,初始壓強為p0,平衡時H2O(g)的體積分數是H2的兩倍,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ΔH>0B.x1>x2>x3C.該溫度下該反應的Kp=D.恒溫恒容條件下,若混合氣體壓強不變,則說明反應已到達平衡7.環戊二烯容易發生聚合生成二聚體,該反應為可逆反應。不同溫度下,溶液中環戊二烯濃度與反應時間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B.a點的反應速率小于c點的反應速率C.a點的正反應速率大于b點的逆反應速率D.b點時二聚體的濃度為8.以丙烯(C3H6)、NH3、O2為原料,在催化劑存在下生成丙烯腈(C3H3N)和副產物丙烯醛(C3H4O)的化學方程式分別為:反應Ⅰ2C3H6(g)+2NH3(g)+3O2(g)?2C3H3N(g)+6H2O(g)反應ⅡC3H6(g)+O2(g)?C3H4O(g)+H2O(g)反應時間相同、反應物起始投料相同時,丙烯腈產率與反應溫度的關系如圖所示(圖中虛線表示相同條件下丙烯腈平衡產率隨溫度的變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其他條件不變,增大壓強有利于提高丙烯腈平衡產率B.圖中X點所示條件下,延長反應時間或使用更高效催化劑均能提高丙烯腈產率C.圖中Y點丙烯腈產率高于X點的原因是溫度升高導致反應I建立的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D.圖中X點丙烯腈產率與Z點相等(T1<T2),則一定有Z點的正反應速率大于X點的正反應速率9.下列有關實驗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用濕潤的pH試紙測稀堿液的pH值,測定值偏大B.廣泛pH試紙測得某氫氧化鈉溶液的pH為12.5C.測定中和反應的反應熱時,將堿緩慢倒入酸中,所測溫度值偏高D.用鹽酸標準溶液滴定未知濃度溶液時,可用酚酞做指示劑10.在下列給定條件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離子組是A.無色溶液中:、、、B.含有大量的溶液中:、、、C.常溫下,水電離產生的溶液中:、、、D.的溶液中:、、、11.下列實驗事實不能證明醋酸是弱電解質的是A.常溫下,測得0.1mol·L-1醋酸溶液的pH=4B.相同pH的醋酸溶液和鹽酸分別與同樣顆粒大小的鋅反應時,產生H2的起始速率相等C.常溫下,pH=1的CH3COOH溶液和pH=13的KOH溶液等體積混合,溶液呈酸性D.在相同條件下,相同濃度的醋酸溶液導電性比鹽酸的弱12.用標準NaOH溶液滴定未知濃度的鹽酸,若測定結果偏低,其原因可能是A.配制標準溶液的固體NaOH中混有KOH雜質B.滴定到終點讀數時,俯視滴定管的刻度,其他操作正確C.盛裝未知液的錐形瓶用蒸餾水洗過后再用未知液潤洗D.盛裝待測液的錐形瓶用蒸餾水洗凈后殘留有一定量的水13.25℃,醋酸溶液中CH3COOH、CH3COO-的分布系數δ與pH的關系如圖。其中,δ(CH3COO-)=。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曲線2代表δ(CH3COO-)B.25℃,CH3COOH的電離常數Ka=10-4.74C.δ(CH3COOH)=D.該關系圖不適用于CH3COOH、CH3COONa混合溶液14.常溫下,pH均為2、體積均為V0的HA、HB、HC溶液,分別加水稀釋至體積為V,溶液pH隨的變化關系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常溫下:B.的電離度:a點<b點C.當時,三種溶液同時升高溫度,增大D.a點由水電離的小于b點15.如圖是常溫下向20mL的硫酸中,逐滴加入0.1mol/L的NaOH溶液時,溶液的pH隨NaOH溶液的體積V/mL變化的曲線,根據圖像所得的下列結論中正確的是A.原硫酸的濃度為0.1mol/LB.當滴入10.00mL時,溶液依然顯酸性,且C.x的值為20.00D.只能選用酚酞作指示劑,不能用甲基橙二、非選擇題(每空2分)16.為測定NaOH溶液的濃度,進行如下實驗:用標準稀鹽酸溶液進行滴定。(1)配制100mL0.1000mol?L-1鹽酸標準溶液所需儀器除量筒、小燒杯、玻璃棒、膠頭滴管外,還需要______。(2)用______量取20.00mL待測NaOH溶液放入錐形瓶中,使用儀器之前還需要的操作是______,滴加2~3滴酚酞作指示劑,用標準鹽酸溶液進行滴定。滴定時邊滴邊搖動錐形瓶,眼睛注視錐形瓶內溶液顏色變化滴定達到終點時的現象是______。為減小實驗誤差,進行了三次實驗,假設每次所取NaOH溶液體積均為20.00mL;結果如下:實驗編號待測NaOH溶液的體積/mL鹽酸滴定前讀數/mL鹽酸滴定后讀數/mL120.001.2021.22220.001.2124.21320.001.5020.48該NaOH溶液的濃度為______。(3)下列操作會造成測定結果偏低的有______。A.配制標準溶液定容時,加水超過刻度線B.錐形瓶水洗后直接裝待測液C.滴定到達終點時,仰視讀出滴定管讀數D.搖動錐形瓶時有少量液體濺出瓶外(4)某化學興趣小組利用氧化還原反應滴定,測定了某工廠廢水中游離態氯的含量,實驗如下:a.取水樣50.00mL于錐形瓶中,加入10.00mLKI溶液(足量),滴入2~3滴淀粉溶液。b.將自己配制的0.0010mol·L-1Na2S2O3標準溶液(顯堿性)裝入滴定管中,c.將錐形瓶置于滴定管下進行滴定,發生的反應為。試回答下列問題:①滴定前裝有標準液的滴定管排氣泡時,應選擇下圖中的______(填標號,下同)。②步驟a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③達到滴定終點的現象是______。④實驗中消耗了Na2S2O3標準溶液4.00mL,所測水樣中游離態氯(Cl2)的含量為______mg?L-1。17.為了證明一水合氨是弱電解質,甲、乙、丙三位同學利用下面的試劑進行實驗:0.1mol?L-1氨水、NH4Cl晶體、醋酸銨晶體、酚酞試劑、pH試紙、蒸餾水。(1)常溫下甲用pH試紙測出0.10mol?L-1氨水的pH為10,據此他認定一水合氨是弱電解質,你認為這一結論_______(填“正確”、“不正確”或“無法確定”),并說明理由______。(2)乙取出10mL0.10mol?L-1氨水,用pH試紙測出其pH為a,然后用蒸餾水稀釋至1000mL,再用pH試紙測出其pH為b,他認為只要a、b滿足如下關系______(用等式或不等式表示)就可以確認一水合氨是弱電解質。(3)丙同學的方案最可能是(答出實驗操作方法、現象與結論)______。(4)在一定溫度下,向冰醋酸中加水稀釋,溶液導電能力變化情況如圖所示,a、b、c三點醋酸電離程度由大到小的順序為______;a、b、c三點對應的溶液中n(H+)最大的是______由水提供的c(H+)最大的是______。(5)常溫下,0.1mol?L-1CH3COOH溶液的pH=3。①該溶液中由水電離出的H+濃度是______mol?L-1。②計算CH3COOH的電離平衡常數Ka=______。(6)已知25℃時部分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常數數據如表所示:化學式CH3COOHH2CO3HClO電離平衡常數根據電離常數判斷下列反應不可能發生的是______。A.B.C.D.18.Ⅰ.回答下列問題:(1)工業上可用與制備甲醇,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某溫度下,將與充入容積不變的密閉容器中,發生上述反應,測得不同時刻反應前后的壓強關系如下表:時間/h1234560.900.850.830.810.800.80①用H2表示前2h的平均反應速率=_______。②該溫度下,CO2的平衡轉化率為______。(2)在容積不變的密閉容器中,一定量的與足量的發生反應:,平衡時與溫度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填字母序號)A.其他條件不變,容器內壓強不再改變時,反應達到平衡狀態B.溫度為時,若反應體系處于狀態,則此時C.該反應的、、對應的平衡常數:D.若狀態B、C、D體系的壓強分別為、、,則pD=pC(3)已知某溫度時,反應的平衡常數,在該溫度下的2L密閉容器中投入足量的活性炭和2.0molNO發生反應,時刻達到平衡,請在圖中畫出反應過程中c(NO)隨時間的變化曲線_______。Ⅱ.汽車尾氣脫硝脫碳主要原理為:。(4)該反應在______(填“低溫”或“高溫”)下可自發反應。(5)一定條件下的密閉容器中,充入10molCO和,發生上述反應,如圖為平衡時的體積分數與溫度、壓強的關系。①該反應達到平衡后,為提高反應速率同時提高NO的轉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填字母序號)。a.縮小容器的體積b.改用高效催化劑c.升高溫度d.增加的濃度②壓強恒定為10MPa、溫度恒定為T1的條件下,反應進行到30min達到平衡狀態,該溫度下平衡常數=______(壓強以MPa為單位進行計算,用平衡分壓代替平衡濃度計算,分壓總壓物質的量分數)。PAGEPAGE1撫順一中2024—2025學年度高二年級上學期10月考化學答案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題3分,共45分)1.下列事實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釋的是A.打開汽水瓶有氣泡從溶液中冒出B.合成氨工廠采用增大壓強以提高原料的利用率C.實驗室用排飽和食鹽水法收集氯氣D.由H2、I2(g)、HI氣體組成的平衡減壓后顏色變淺【答案】D【解析】【分析】【詳解】A.氣體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隨壓強的增大而增大,由氣體的溶解度隨壓強的增大而增大,因此常溫時打開汽水瓶時,瓶內的壓強減小,因此瓶內的二氧化碳會從瓶中溢出,可以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釋,故A不符合題意;B.合成氨反應是氣體體積減小的反應,合成氨工廠學采用增大壓強以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可以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釋,故B不符合題意;C.實驗室用排飽和食鹽水法收集氯氣,利用飽和食鹽水中氯離子濃度使平衡逆向進行,Cl2+H2OH++Cl-+HClO可以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釋,故C不符合題意;D.由H2+I22HI氣體組成的平衡,反應前后氣體體積不變,減壓后平衡不動,體積增大顏色變淺,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釋,故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2.對可逆反應,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達到化學平衡時,B.單位時間內生成xmolNO的同時,消耗xmol,則反應達到平衡狀態C.達到化學平衡時,若增加容器體積,則正反應速率減小,逆反應速率增大D.化學反應速率關系是:【答案】A【解析】【詳解】A.達到化學平衡時正逆反應速率相等,各物質化學反應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學計量數之比,,A正確;B.任何時間生成xmolNO的同時,消耗xmol,不能說明反應達到平衡,B錯誤;C.達到化學平衡時增加容器體積,各組分濃度都減小,正逆反應速率都減小,C錯誤;D.根據化學反應速率之比等于化學計量數之比,,D錯誤;故答案為:A。3.我國學者研究反應在固體酸(HB)催化劑表面進行的歷程如圖所示,其中吸附在HB表面的物種用*標注。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升高溫度,反應的平衡常數K減小B.過程④的大于過程①的C.決速步驟的化學方程式為D.將固體酸(HB)催化劑更換為活性更高的催化劑能有效提高的平衡轉化率【答案】D【解析】【詳解】A.由圖知,為放熱反應,升高溫度,平衡逆向移動,平衡常數K減小,A正確;B.由圖知,過程④的,過程①的,故過程④的大于過程①的,B正確;C.由圖知,決速步驟為過程②,化學方程式為,C正確;D.催化劑只能改變反應速率,不能改變平衡轉化率,D錯誤;故選D。4.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焓變是影響反應是否具有自發性的一個重要因素B.冰融化的過程中,熵值增加C.鐵生銹和氫燃燒均為自發放熱過程D.可以通過改變溫度或加催化劑的辦法使非自發反應轉變為自發反應【答案】D【解析】【詳解】A.反應能否自發進行與反應的熵變和焓變都有關系,故A正確;B.冰融化過程,分子混亂度增大,熵值增加,故B正確;C.鐵生銹、氫氣燃燒均是常溫下自發的放熱反應,故C正確;D.催化劑只改變反應所需的活化能,不改變反應熱,所以對△H﹣T△S的值無影響,則對反應的自發性無影響,故D錯誤。故本題選D。5.在一定體積的密閉容器中,進行如下的化學反應CO2(g)+H2(g)CO(g)+H2O(g),其化學平衡常數K和溫度的關系如下表,根據信息推斷以下說法正確的是t/℃70080083010001200K0.60.91.01.72.6A.此反應為放熱反應B.此反應只有達到平衡時,密閉容器中的壓強才不會變化C.830℃時,反應物CO2與H2按1:1投料,平衡時H2的轉化率為50%D.該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越大,反應物的轉化率越低【答案】C【解析】【詳解】A.由表中數據可知,升高溫度,K值增大,平衡正向移動,則此反應的正反應為吸熱反應,A項錯誤;
B.該反應前后為氣體物質的量不變的反應,則容器中的壓強始終不變,B項錯誤;
C.830℃時,化學平衡常數等于1,則平衡時,c(CO2)c(H2)=c(CO)c(H2O),因反應物CO2與H2按1:1投料,假設CO2與H2初始各加入1mol/L,轉化量為xmol/L,可得下列三段式:由題意可得可得(1-x)(1-x)=x2,解得x=0.5,則平衡時H2的轉化率為50%,C項正確;D.該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越大,則正向進行的程度越大,反應物的轉化率越大,D項錯誤;答案選C。6.鐵酸鋅(ZnFe2O4)是效果較好的脫硫劑,脫硫反應為ZnFe2O4(s)+3H2S(g)+H2(g)2FeS(s)+ZnS(s)+4H2O(g)ΔH,經實驗測定在不同的投料比x1、x2、x3[投料比=]時H2S的平衡轉化率與溫度的關系如圖?,F向5L的恒容密閉容器中,投入3molH2S、2molH2與足量ZnFe2O4,初始壓強為p0,平衡時H2O(g)的體積分數是H2的兩倍,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ΔH>0B.x1>x2>x3C.該溫度下該反應的Kp=D.恒溫恒容條件下,若混合氣體壓強不變,則說明反應已到達平衡【答案】C【解析】【詳解】A.在投料比相同的條件下,升高溫度H2S的平衡轉化率降低,這說明升高溫度平逆向移動,正反應放熱,則ΔH<0,A錯誤;B.溫度相同時,投料比越大,H2S的平衡轉化率越低,所以x1<x2<x3,B錯誤;C.向5L的恒容密閉容器中,投入3molH2S、2molH2與足量ZnFe2O4,初始壓強為p0,平衡時H2O(g)的體積分數是H2的兩倍,設平衡時消耗氫氣的物質的量是xmol,依據方程式ZnFe2O4(s)+3H2S(g)+H2(g)2FeS(s)+ZnS(s)+4H2O(g)可知消耗硫化氫是3xmol,生成水蒸氣是4xmol,則4x=2×(2-x),解答x=,反應前后氣體體積不變,則平衡時混合氣體的總物質的量為5mol,可以用物質的量代替壓強計算平衡常數,則該溫度下該反應的Kp=,C正確;D.反應前后氣體體積不變,恒溫恒容條件下壓強始終不變,因此混合氣體壓強不變,不能說明反應已到達平衡,D錯誤;答案選C。7.環戊二烯容易發生聚合生成二聚體,該反應為可逆反應。不同溫度下,溶液中環戊二烯濃度與反應時間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B.a點的反應速率小于c點的反應速率C.a點的正反應速率大于b點的逆反應速率D.b點時二聚體的濃度為【答案】C【解析】【分析】對于一個可逆反應,反應溫度越高,反應速率越快,環戊二烯的濃度變化越大,從圖中可以看出,T2時環戊二烯的濃度變化大,則T1<T2?!驹斀狻緼.由分析可知,T1<T2,A不正確;B.溫度越高,反應速率越快,濃度越大,反應速率越快,a點時溫度低但環戊二烯的濃度大,c點時溫度高但環戊二烯的濃度小,所以a點與c點的反應速率無法比較,B不正確;C.a、b點都未達到平衡,a點的正反應速率>b點的正反應速率>b點的逆反應速率,所以a點的正反應速率大于b點的逆反應速率,C正確;D.反應前,環戊二烯的總濃度為1.5mol/L,b點時,環戊二烯的濃度為0.6mol/L,則參加反應環戊二烯的濃度為0.9mol/L,生成二聚體的濃度為,D不正確;故選C。8.以丙烯(C3H6)、NH3、O2為原料,在催化劑存在下生成丙烯腈(C3H3N)和副產物丙烯醛(C3H4O)的化學方程式分別為:反應Ⅰ2C3H6(g)+2NH3(g)+3O2(g)?2C3H3N(g)+6H2O(g)反應ⅡC3H6(g)+O2(g)?C3H4O(g)+H2O(g)反應時間相同、反應物起始投料相同時,丙烯腈產率與反應溫度的關系如圖所示(圖中虛線表示相同條件下丙烯腈平衡產率隨溫度的變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其他條件不變,增大壓強有利于提高丙烯腈平衡產率B.圖中X點所示條件下,延長反應時間或使用更高效催化劑均能提高丙烯腈產率C.圖中Y點丙烯腈產率高于X點的原因是溫度升高導致反應I建立的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D.圖中X點丙烯腈產率與Z點相等(T1<T2),則一定有Z點的正反應速率大于X點的正反應速率【答案】B【解析】【詳解】A.反應Ⅰ中正反應體積增大,反應Ⅱ中反應前后體積不變,因此其他條件不變,增大壓強不有利于提高丙烯腈平衡產率,A錯誤;B.根據圖象可知圖中X點所示條件下反應沒有達到平衡狀態,又因為存在副反應,因此延長反應時間或使用更高效催化劑均能提高丙烯腈產率,B正確;C.根據圖象可知圖中X點、Y點所示條件下反應均沒有達到平衡狀態,Z點反應達到平衡狀態,升高溫度平衡逆向進行,因此圖中Y點丙烯腈產率高于X點的原因不是因為溫度升高導致反應I建立的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C錯誤;D.由于溫度會影響催化劑的活性,因此Z點的正反應速率不一定大于X點的正反應速率,D錯誤;答案選B。9.下列有關實驗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用濕潤的pH試紙測稀堿液的pH值,測定值偏大B.廣泛pH試紙測得某氫氧化鈉溶液的pH為12.5C.測定中和反應的反應熱時,將堿緩慢倒入酸中,所測溫度值偏高D.用鹽酸標準溶液滴定未知濃度溶液時,可用酚酞做指示劑【答案】D【解析】【詳解】A.用濕潤的pH試紙測稀堿液的pH,相當于稀堿液再稀釋,堿性變弱,溶液pH的測定值偏小,A不正確;B.廣泛pH試紙只能測得某溶液的pH整數,用廣泛pH試紙測得某氫氧化鈉溶液的pH不可能為12.5,B不正確;C.測定中和反應的反應熱時,將堿緩慢倒入酸中,將導致一部分熱量散失到大氣中,所測溫度值偏低,C不正確;D.用鹽酸標準溶液滴定未知濃度溶液時,滴定終點時溶液呈中性,可以用甲基橙作指示劑,也可以用酚酞做指示劑,D正確;故選D。10.在下列給定條件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離子組是A.無色溶液中:、、、B.含有大量的溶液中:、、、C.常溫下,水電離產生的溶液中:、、、D.的溶液中:、、、【答案】C【解析】【詳解】A.在溶液中,Fe2+呈淺綠色,呈紫色,在無色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A不符合題意;B.在酸性溶液中,具有強氧化性,能將Fe2+氧化為Fe3+,不能大量存在,B不符合題意;C.常溫下,水電離產生的溶液可能呈酸性,也可能呈堿性,、、、在強酸或強堿性溶液中都能大量存在,C符合題意;D.的溶液呈堿性,、不能大量存在,D不符合題意;故選C。11.下列實驗事實不能證明醋酸是弱電解質的是A.常溫下,測得0.1mol·L-1醋酸溶液的pH=4B.相同pH的醋酸溶液和鹽酸分別與同樣顆粒大小的鋅反應時,產生H2的起始速率相等C.常溫下,pH=1的CH3COOH溶液和pH=13的KOH溶液等體積混合,溶液呈酸性D.在相同條件下,相同濃度的醋酸溶液導電性比鹽酸的弱【答案】B【解析】【詳解】A.常溫下,測得0.1mol/L醋酸溶液的pH=4,證明醋酸沒有完全電離,醋酸是弱電解質,A不符合題意;B.相同pH的醋酸溶液和鹽酸,c(H+)相同,分別與同樣顆粒大小的鋅反應時,產生H2的起始速率相等,無法判斷醋酸是弱電解質,B符合題意;C.常溫下,pH=1的CH3COOH溶液和pH=13的KOH溶液等體積混合,溶液呈酸性,說明醋酸過量,醋酸存在未電離的醋酸,醋酸是弱電解質,C不符合題意;D.在相同條件下,相同濃度的醋酸溶液導電性比鹽酸的弱,說明醋酸沒有完全電離,能證明醋酸是弱電解質,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選B。12.用標準NaOH溶液滴定未知濃度的鹽酸,若測定結果偏低,其原因可能是A.配制標準溶液的固體NaOH中混有KOH雜質B.滴定到終點讀數時,俯視滴定管的刻度,其他操作正確C.盛裝未知液的錐形瓶用蒸餾水洗過后再用未知液潤洗D.盛裝待測液的錐形瓶用蒸餾水洗凈后殘留有一定量的水【答案】B【解析】【詳解】A.由于KOH摩爾質量大于NaOH,將會使配制的標準堿液的c(OH-)偏小,滴定時耗用標準液的體積偏大,導致結果偏高,故不選A;B.滴定終點時俯視讀數,將使讀取堿液的體積偏小,測定結果偏低,故選B;C.用未知液潤洗錐形瓶將使鹽酸物質的量偏大,消耗標準液體積偏大,測定結果偏高,故不選C;D.盛裝待測液的錐形瓶用蒸餾水洗凈后殘留有一定量的水,未改變待測液中鹽酸的物質的量,所以不改變消耗標準NaOH溶液的體積,對測定結果無影響,故不選D;選B。13.25℃,醋酸溶液中CH3COOH、CH3COO-的分布系數δ與pH的關系如圖。其中,δ(CH3COO-)=。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曲線2代表δ(CH3COO-)B.25℃,CH3COOH的電離常數Ka=10-4.74C.δ(CH3COOH)=D.該關系圖不適用于CH3COOH、CH3COONa混合溶液【答案】D【解析】【詳解】A.已知δ(CH3COO-)=,等式上下同除c(CH3COO-)可得δ(CH3COO-)==,隨著pH增大,氫離子濃度減小,增大,即隨著pH增大,δ(CH3COO-)增大,則曲線2代表δ(CH3COO-),A正確;B.δ(CH3COO-)=,c(CH3COO-)=c(CH3COOH),Ka==c(H+),已知pH=4.74,故Ka=10-4.74,B正確;C.,故C正確;D.根據選項A中推導可知,δ(CH3COO-)與pH正相關,此關系圖同樣適用于醋酸和醋酸鈉的混合溶液,D錯誤;故答案選D。14.常溫下,pH均為2、體積均為V0的HA、HB、HC溶液,分別加水稀釋至體積為V,溶液pH隨的變化關系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常溫下:B.的電離度:a點<b點C.當時,三種溶液同時升高溫度,增大D.a點由水電離的小于b點【答案】C【解析】【分析】對于一元弱酸,稀釋相同倍數時,酸性相對較強的弱酸,pH變化大?!驹斀狻緼.從圖中可以看出,稀釋相同倍數后,HB的pH變化比HC大,則HB的酸性比HC強,所以常溫下:,A正確;B.對于HC,濃度越小,電離度越大,加水不斷稀釋,a點濃度大于b點濃度,則HC的電離度:a點<b點,B正確;C.由于HA為強酸,HC為弱酸,升高溫度后,強酸的電離度不變,c(A-)不變,而弱酸的電離度增大,c(C)增大,則當時,三種溶液同時升高溫度,減小,C錯誤;D.a點時HC的濃度比b點時HC的濃度大,對水電離的抑制作用大,由水電離的小于b點,D正確;故選C。15.如圖是常溫下向20mL的硫酸中,逐滴加入0.1mol/L的NaOH溶液時,溶液的pH隨NaOH溶液的體積V/mL變化的曲線,根據圖像所得的下列結論中正確的是A.原硫酸的濃度為0.1mol/LB.當滴入10.00mL時,溶液依然顯酸性,且C.x的值為20.00D.只能選用酚酞作指示劑,不能用甲基橙【答案】C【解析】【分析】從圖中可以看出,滴加NaOH溶液前,硫酸溶液的pH=1,則c(H+)=0.10mol/L?!驹斀狻緼.硫酸溶液的pH=1,則c(H+)=0.10mol/L,則原硫酸的濃度為0.05mol/L,A不正確;B.當NaOH滴入10.00mL時,溶液依然顯酸性,此時溶液總體積為30.00mL,且,B不正確;C.達到滴定終點時,H2SO4與NaOH剛好完全反應,20.00mL×0.10mol/L=x?0.10mol/L,則x的值為20.00,C正確;D.用強堿滴定強酸,既能選用酚酞作指示劑,又能選用甲基橙作指示劑,D不正確;故選C。二、非選擇題(每空2分)16.為測定NaOH溶液的濃度,進行如下實驗:用標準稀鹽酸溶液進行滴定。(1)配制100mL0.1000mol?L-1鹽酸標準溶液所需儀器除量筒、小燒杯、玻璃棒、膠頭滴管外,還需要______。(2)用______量取20.00mL待測NaOH溶液放入錐形瓶中,使用儀器之前還需要的操作是______,滴加2~3滴酚酞作指示劑,用標準鹽酸溶液進行滴定。滴定時邊滴邊搖動錐形瓶,眼睛注視錐形瓶內溶液顏色變化滴定達到終點時的現象是______。為減小實驗誤差,進行了三次實驗,假設每次所取NaOH溶液體積均為20.00mL;結果如下:實驗編號待測NaOH溶液的體積/mL鹽酸滴定前讀數/mL鹽酸滴定后讀數/mL120.001.2021.22220.001.2124.21320.001.5020.48該NaOH溶液的濃度為______。(3)下列操作會造成測定結果偏低的有______。A.配制標準溶液定容時,加水超過刻度線B.錐形瓶水洗后直接裝待測液C.滴定到達終點時,仰視讀出滴定管讀數D.搖動錐形瓶時有少量液體濺出瓶外(4)某化學興趣小組利用氧化還原反應滴定,測定了某工廠廢水中游離態氯的含量,實驗如下:a.取水樣50.00mL于錐形瓶中,加入10.00mLKI溶液(足量),滴入2~3滴淀粉溶液。b.將自己配制的0.0010mol·L-1Na2S2O3標準溶液(顯堿性)裝入滴定管中,c.將錐形瓶置于滴定管下進行滴定,發生的反應為。試回答下列問題:①滴定前裝有標準液的滴定管排氣泡時,應選擇下圖中的______(填標號,下同)。②步驟a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③達到滴定終點的現象是______。④實驗中消耗了Na2S2O3標準溶液4.00mL,所測水樣中游離態氯(Cl2)的含量為______mg?L-1?!敬鸢浮浚?)100mL容量瓶(2)①.堿式滴定管②.檢漏③.當加入最后半滴標準液時溶液由紅色變為無色,半分鐘內不變色④.0.0975mol/L(3)D(4)①.c②.Cl2+2I-=2Cl-+I2③.當加入最后半滴標準液時,溶液由藍色變為無色,且半分鐘內不變色④.2.84【解析】【分析】進行酸堿中和滴定實驗以測定未知NaOH溶液的濃度時,先檢查堿式、酸式滴定管是否漏液,然后用堿式滴定管量取一定體積的待測NaOH溶液放入錐形瓶內,滴入2~3滴酚酞,然后用標準濃度的鹽酸進行滴定,當錐形瓶內溶液顏色由淺紅色變為無色,且在半分鐘內不變色時,停止滴定,記錄所用鹽酸的體積,然后進行計算?!拘?詳解】配制100mL0.1000mol?L-1鹽酸標準溶液,需要在100mL的容量瓶中進行定容,則所需儀器除量筒、小燒杯、玻璃棒、膠頭滴管外,還需要100mL容量瓶?!拘?詳解】量取20.00mL待測NaOH溶液,需要使用堿式滴定管,量取的20.00mL待測NaOH溶液放入錐形瓶中,使用儀器之前還需要檢查容量瓶是否漏液,即進行的操作是檢漏,滴加2~3滴酚酞作指示劑,用標準鹽酸溶液進行滴定。滴定時邊滴邊搖動錐形瓶,眼睛注視錐形瓶內溶液顏色變化。當pH發生突變時滴定達到終點,此時指示劑發生顏色變化,產生的現象是:當加入最后半滴標準液時溶液由紅色變為無色,半分鐘內不變色。第1次實驗時,所消耗鹽酸的體積為21.22mL-1.20mL=20.02mL,第2次實驗時,所消耗鹽酸的體積為24.21mL-1.21mL=23.00mL,第3次實驗時,所消耗鹽酸的體積為20.48mL-1.50mL=18.98mL,三次實驗中,第2次實驗的結果偏差最大,應舍去,則第1、3次實驗所用鹽酸體積的平均值為=19.50mL,該NaOH溶液的濃度為=0.0975mol/L?!拘?詳解】A.配制標準溶液定容時,加水超過刻度線,需重新配制,A不符合題意;B.錐形瓶水洗后直接裝待測液,操作正常,不產生誤差,B不符合題意;C.滴定到達終點時,仰視讀出滴定管讀數,讀取的數值偏大,測定結果偏高,C不符合題意;D.搖動錐形瓶時有少量液體濺出瓶外,則造成待測NaOH的物質的量減小,所消耗鹽酸的體積偏小,測定結果偏低,D符合題意;故選D。【小問4詳解】①滴定前裝有標準液的滴定管(堿式滴定管)排氣泡時,應彎曲橡皮管,使滴定管口向上傾斜,擠壓橡皮管內的玻璃珠,使液體充滿尖嘴,則應選擇下圖中的c。②步驟a中,Cl2與I-發生反應生成Cl-和I2,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Cl2+2I-=2Cl-+I2。③達到滴定終點時,溶液的藍色變為無色,現象是:當加入最后半滴標準液時,溶液由藍色變為無色,且半分鐘內不變色。④實驗中發生反應Cl2——I2——2Na2S2O3,所以50.00mL水樣中含有Cl2的物質的量為n(Cl2)=n(Na2S2O3)=×0.0010mol·L-1×0.00400L=2×10-6mol,所測水樣中游離態氯(Cl2)的含量為=2.84mg?L-1。【點睛】做平行實驗時,需注意排除結果偏差過大的實驗結果。17.為了證明一水合氨是弱電解質,甲、乙、丙三位同學利用下面的試劑進行實驗:0.1mol?L-1氨水、NH4Cl晶體、醋酸銨晶體、酚酞試劑、pH試紙、蒸餾水。(1)常溫下甲用pH試紙測出0.10mol?L-1氨水的pH為10,據此他認定一水合氨是弱電解質,你認為這一結論_______(填“正確”、“不正確”或“無法確定”),并說明理由______。(2)乙取出10mL0.10mol?L-1氨水,用pH試紙測出其pH為a,然后用蒸餾水稀釋至1000mL,再用pH試紙測出其pH為b,他認為只要a、b滿足如下關系______(用等式或不等式表示)就可以確認一水合氨是弱電解質。(3)丙同學的方案最可能是(答出實驗操作方法、現象與結論)______。(4)在一定溫度下,向冰醋酸中加水稀釋,溶液導電能力變化情況如圖所示,a、b、c三點醋酸電離程度由大到小的順序為______;a、b、c三點對應的溶液中n(H+)最大的是______由水提供的c(H+)最大的是______。(5)常溫下,0.1mol?L-1CH3COOH溶液的pH=3。①該溶液中由水電離出的H+濃度是______mol?L-1。②計算CH3COOH的電離平衡常數Ka=______。(6)已知25℃時部分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常數數據如表所示:化學式CH3COOHH2CO3HClO電離平衡常數根據電離常數判斷下列反應不可能發生的是______。A.B.C.D.【答案】(1)①.正確②.若一水合氨為強堿,則常溫下0.10mol?L-1氨水的pH為13,而現在氨水的pH=10<13,表明一水合氨發生部分電離,為弱電解質(2)b>a-2(3)向氨水中加酚酞溶液變紅,再加氯化銨或醋酸銨固體溶液顏色變淺(4)①.c>b>a②.c③.c(5)①.10-11②.10-5(6)B【解析】【分析】判斷電解質的強弱時,既可以看能否發生完全電離,也可能看是否存在電離平衡,還可看其對應的酸根或金屬離子能否發生水解。當然,稀釋電解質(如100倍),看稀釋前后溶液的pH是否相差2,若差值小于2,則為弱電解質。【小問1詳解】常溫下,若一水合氨為強電解質,則0.10mol?L-1氨水的pH=13,現在甲用pH試紙測出0.10mol?L-1氨水的pH為10,據此他認定一水合氨是弱電解質,這一結論正確,理由:若一水合氨為強堿,則常溫下0.10mol?L-1氨水的pH為13,而現在氨水的pH=10<13,表明一水合氨發生部分電離,為弱電解質。【小問2詳解】乙取出10mL0.10mol?L-1氨水,用pH試紙測出其pH為a,然后用蒸餾水稀釋至1000mL,再用pH試紙測出其pH為b,若一水合氨為強電解質,稀釋100倍后,pH減小2,即b=a-2;他認為只要a、b滿足如下關系b>a-2就可以確認一水合氨是弱電解質?!拘?詳解】丙同學可從平衡移動考慮,則方案最可能是:向氨水中加酚酞溶液變紅,再加氯化銨或醋酸銨固體溶液顏色變淺。【小問4詳解】在一定溫度下,向冰醋酸中加水稀釋,醋酸的電離程度不斷增大,則a、b、c三點醋酸電離程度由大到小的順序為c>b>a;a、b、c三點對應的溶液中,c點水的電離程度最大,則n(H+)最大的是c,隨著醋酸濃度的減小,c(H+)不斷減小,對水電離的抑制作用越弱,所以由水提供的c(H+)最大的是c?!拘?詳解】常溫下,0.1mol?L-1CH3COOH溶液的pH=3,溶液中的c(H+)=10-3mol/L。①該溶液中由水電離出的H+濃度是=10-11mol?L-1。②CH3COOH的電離平衡常數Ka=≈10-5?!拘?詳解】A.因為Ka(CH3COOH)>Ka(HClO),所以反應能發生,A不符合題意;B.因為Ka1(H2CO3)>Ka(HClO),所以反應不能發生,B符合題意;C.因為Ka(CH3COOH)>Ka2(H2CO3),所以反應能發生,C不符合題意;D.因為Ka(CH3COOH)>Ka1(H2CO3),所以反應能發生,D不符合題意;故選B?!军c睛】酸與鹽反應,生成另一種酸和另一種鹽,判斷反應能否發生時,通常可比較兩種酸的電離常數,若前者大于后者,則反應能夠發生,否則不能發生。18.Ⅰ.回答下列問題:(1)工業上可用與制備甲醇,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某溫度下,將與充入容積不變的密閉容器中,發生上述反應,測得不同時刻反應前后的壓強關系如下表:時間/h1234560.900.850.830.810.800.80①用H2表示前2h的平均反應速率=_______。②該溫度下,CO2的平衡轉化率為______。(2)在容積不變的密閉容器中,一定量的與足量的發生反應:,平衡時與溫度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填字母序號)A.其他條件不變,容器內壓強不再改變時,反應達到平衡狀態B.溫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配送安裝協議書
- 租憑產車協議書
- 用工賠償協議書
- 終止供暖協議書
- 小飯桌用品轉讓協議書
- 現任查前任離婚協議書
- 酒店賣卡協議書
- 曹妃甸綜合保稅協議書
- 船舶買賣協議書
- 戀愛一年期合同協議書
- 2025浙江省樂清蒼南永嘉二模聯考科學試題卷
- 2025年中國鎳合金箔帶材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人教版五年級數學下冊期末復習計劃
- 2024年河北省井陘縣事業單位公開招聘警務崗筆試題帶答案
- 2025年政治考研真題及答案
- (三模)合肥市2025屆高三年級5月教學質量檢測英語試卷(含答案)
- 福建省莆田市2025屆高三下學期第四次教學質量檢測試生物試題(含答案)
- 2025年4月自考00522英語國家概況答案及評分參考
- 2025人教版三年級下冊數學第七單元達標測試卷(含答案)
- 2025年安全生產月主題培訓課件:如何查找身邊安全隱患
- 2024年寧夏銀川公開招聘社區工作者考試試題答案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