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 《聲聲慢(尋尋覓覓)》練習(含答案) 2024-2025學年統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1頁
9.3 《聲聲慢(尋尋覓覓)》練習(含答案) 2024-2025學年統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2頁
9.3 《聲聲慢(尋尋覓覓)》練習(含答案) 2024-2025學年統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3頁
9.3 《聲聲慢(尋尋覓覓)》練習(含答案) 2024-2025學年統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4頁
9.3 《聲聲慢(尋尋覓覓)》練習(含答案) 2024-2025學年統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9.3聲聲慢(尋尋覓覓)(30分鐘100分)班級姓名成績

【課時目標】基礎達標能賞析古詩詞的藝術手法素養突破文化傳承與理解【課時必刷】A級基礎訓練題閱讀《聲聲慢(尋尋覓覓)》,完成1~2題。1.下列對這首詞內容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8分)()A.“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作者寫“三杯兩盞”言酒量之少,“淡”言酒質之薄,而晚風卻是“急”的。借酒擋風御寒,卻酒少,風急,愁多,怎不悲戚?B.傷心的時候,飛來了大雁,這就使她更加傷心。看到了大雁,“舊時相識”在異鄉相逢,就更增加了她的天涯淪落之感。C.“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這一“黑”字是作者的嘆息,無奈而又凄迷。直接抒寫寂寞難耐的痛楚,盼時光早逝,襯出了愁苦之深。D.“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秋雨梧桐更添愁緒,這些點滴不是滴在耳里,而是滴在了心里和孤寂的靈魂里。2.下列對這首詞藝術特色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8分)()A.全詞藝術地表現了作者晚年的生活狀況和失落、孤單、凄涼、悲哀的心靈世界。B.詞的上片寫秋天里氣候多變、酒難御寒和北雁南飛等,是對開頭的闡釋與補充。C.詞的下片寫菊花“如今有誰堪摘”,表現作者因郁悶已不再為花凋謝感到惋惜。D.作者的生活遭遇,能讓人產生深深的理解與同情,這是本詞動人的重要的原因。B級素養提升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3~5題。宋詞的文化品格趙伯陶從文化角度考察,宋詞的榮耀得力于其市井文化與士林文化相互影響的雙重品格。這一點,我們可以從詞的別名入手加以探討。詞又稱“詩余”或“長短句”,前者是循其文體嬗變脈絡而言的,后者是就其形式立名的。至于“曲子詞”“曲子”的別名,則強調其音樂屬性。從隋唐至宋,這一屬性是造就詞的雙重文化品格的基礎。西域音樂在隋唐時代傳入中土,并與漢族的傳統音樂融合產生出與雅樂對立的燕樂。燕樂即俗樂,詞在初期就是與之相配的歌詞,其市井文化的品格不言而喻。明俞彥《愛園詞話》云:“詩亡然后詞作,故曰余也。非詩亡,所以歌詠詩者亡也。”此論也從音樂入手探討詞的產生。反言之,詞之所以能夠繼詩之后獲得演唱者或者吟詠者的青睞,又與其表現形式的靈活多樣密不可分。詞打破了古近體詩較為齊整的句式,參之以變化錯落,因而更適于倚聲弦歌與抒情達意。作為配樂的歌詞,詞作者必須按照樂譜的音律、節拍進行創作,才能用于演唱實踐,于是“倚聲”“填詞”等相關術語就應運而生了。詞的句法參差錯落,又有多種詞牌可供創作時選擇,因而在傳達人們復雜隱秘的內心世界時,它就有了詩所無可比擬的靈活性。古人作文吟詩,往往正襟危坐,以體現“詩言志”的尊嚴,卻獨于倚聲填詞較少顧忌。這就是“詩莊詞媚”或“詞為艷科”說之由來。在反映社會生活的深度與廣度上,或許詞不如詩;但若表現復雜的感情世界,詞又有勝于詩的優越性。王國維曾就此論道:“詞之為體,要眇宜修。能言詩之所不能言,而不能盡言詩之所能言。詩之境闊,詞之言長。”他概括出了詩與詞的不同文體特征,的確很有見地。詞的文體特征與其音樂屬性密切相關,而其接受方式也有了雙重選擇的可能。當其婉轉于歌伎之口以娛悅聽眾時,聽眾成分的復雜化要求詞的寫作須向俚俗靠攏。除字句易于聽懂外,情趣的共鳴也是不可或缺的。此外,耳聽與目治的接受方式的不同,也要求詞的寫作不宜晦澀艱深,而要有一定的口語化基礎。所有這些要求都無疑會令詞的市井文化品格得到加強,否則,詞將失去賴以發展的土壤,而成為純粹供文人欣賞的案頭文學。柳永的“假使重相見,還得似、舊時么”,李清照的“不如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前者寫戀人細語溫柔,纏綿悱惻,后者感人生蒼涼,寓愁于樂。詞句淺顯易懂,毫無費解之處,便于聽唱;如果用詩的形式表現,就很難傳達出個中細膩微妙的情愫。當然,詞也并非只局限于風月情懷或身世之愁的抒發。在言志詠史與揮灑壯志的有關題材中,也有區別于詩的瀟灑風度,蘇軾的“大江東去”的放歌,辛棄疾的“千古江山”的抒懷,皆可佐證。(有刪改)3.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8分)()A.詞又被稱作“詩余”,這標志著詩的發展在唐代之后,到了宋代便開始逐漸消亡。B.詞的音樂屬性,影響了詞的創作方式和接受方式,是詞形成市井文化品格的基礎。C.由于詞具有市井文化品格,深受普通大眾的喜愛,這就決定了宋詞的榮耀與輝煌。D.詞在詠史言志時,具有區別于詩的瀟灑風度,是因為其表現情感更有深度和廣度。4.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8分)()A.詩的句式較為整齊,而詞的句式變化錯落,適于倚聲弦歌與抒發復雜的情感。B.“詩莊詞媚”“詞為艷科”之說,表明詩和詞在所表現的情感內容方面存在不同。C.“詩之境闊,詞之言長”是說詩長于反映社會生活,詞善于表現復雜的感情世界。D.詩的語言晦澀艱深,而詞較為淺顯易懂,既能滿足文人的欣賞,又能娛悅聽眾。5.文章第二段運用了哪些論證方法?請簡要說明。(12分)C級情境創新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8題。宋詞的耀眼絢麗,并不遜于唐詩的燦爛輝煌。遺憾的是,①,閃耀于文壇的女性作者寥若晨星。除杰出的女詞人李清照、朱淑真幾位外,天資聰穎、文辭造詣不輸須眉的女詞人當大有人在,只是在“女子無才便是德”的世風里,她們的芳名連同其杰作都被遺忘和湮沒了,②。詞到南宋,日臻成熱,拓寬了視野,洗盡了鉛華,更加自由地觀照社會人生的多側面。到了宋末,面對元蒙的入侵,詩詞自然要擔當起“記錄時代”的使命,這時的宋詞急速“變身”,記錄兵連禍結、顛沛流離之狀,抒發國恨家仇、生離死別之痛,弘揚愛國主義人文精神成了這一時期的“主旋律”。朝野上下,在拯救民族危亡同仇敵愾的吶喊聲中,③。宋代文壇上的女詞人,其人其事,感天地,泣鬼神。6.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2個字。(15分)答:①12字②12字③12字7.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請進行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可少量增刪詞語,不得改變原意。(13分)文中用“變身”來形容宋詞在內容上的變化,與之類似,“主旋律”一詞的使用也有異曲同工之妙,請簡述后者的表達效果。(12分)9.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6分)(1)李清照《聲聲慢(尋尋覓覓)》中“,”兩句融入了成語“乍暖還寒”。(2)李清照《聲聲慢(尋尋覓覓)》中直寫詞人晚年愁苦心境的句子是“,,”,可見詞人滿心皆愁,酒入愁腸愁更愁。(3)李清照《聲聲慢(尋尋覓覓)》中“,、”描述雨點打在梧桐葉上的情形,寫出了詞人不能自抑的凄苦。

參考答案課時10聲聲慢(尋尋覓覓)1.A(“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說的不是酒味淡,“三杯兩盞”也不是言酒量之少,作者要表達的是:借酒澆愁而愁難消除)2.C(“已不再為花凋謝感到惋惜”錯,應是情景交融)3.B(A從“詩余”這一名稱并不能證明詩“到了宋代便開始逐漸消亡”。C從第一段“宋詞的榮耀得力于其市井文化與士林文化相互影響的雙重品格”可以看出該項錯誤。D“因為其表現情感更有深度和廣度”在文中無據)4.D(“詩的語言晦澀艱深”在原文中無依據)5.①運用對比論證的方法。將詞與詩進行對比,突出了詞的特點。②運用引用論證的方法。引用王國維的評論,論證詞與詩的文體特征有別,增強了說服力。6.示例:①無論是唐還是宋②幸存傳世者鳳毛麟角③巾幗英雄沒有缺席(解答此類題,一要注意把握整個語段的中心,二要注意橫線前后語句的提示作用。根據①處前面的內容提到的“唐”和“宋”,緊接著提到“遺憾”,再結合后文“閃耀于文壇的女性作者寥若晨星”可知,“無論是唐還是宋”,兩代的女詞人都少;根據②處前面的文字可知,許多女詞人及其作品都被遺忘和湮沒了,留下來的很少,可以推出此處應填寫“幸存傳世者鳳毛麟角”;根據③處前文“朝野上下,在拯救民族危亡同仇敵愾的吶喊聲中”可知,人人都應參與,結合后文強調“宋詞文壇上的女詞人,其人其事”,推出該處應填入“巾幗英雄沒有缺席”)7.示例:詞到南宋,日臻成熟,洗盡了鉛華,拓寬了視野,更加自由而多側面地觀照社會人生。(“拓寬了視野”與“洗盡了鉛華”語序不當,根據后文中“自由”和“多側面”各自對應的內容可知,二者應該調換位置。“更加自由地觀照社會人生的多側面”主賓搭配不當,主語“詞”對應的賓語應該是“社會人生”,“多側面”只是修飾謂語“觀照”的狀語,而非賓語)8.“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