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遼東半島新石器時期石棚墓典型遺址文化特征與性質分析目錄TOC\o"1-2"\h\u20184摘要 125506引言 125137一、東半島新石器時期積石墓典型遺址文化特征與性質 224498(一)積石墓文化特征與性質 211219(二)積石墓的形制特征與性質 210480二、遼東半島新石器時期石棚墓典型遺址文化特征與性質 316071(一)東連刀墓地文化特征與性質 3169(二)石棚墓的文化特征與性質 328673三、遼東半島新石器時期大石蓋墓的文化特征和性質 41392(一)大石蓋墓的文化特征和性質 421359(二)大石蓋墓的特征和性質 521628結語 53686參考文獻 6摘要對歷史的探索愈深,對過往的時間就愈覺得是如此的新奇,以致對那些早已習以為常的事情產生迷茫。遼東有很多著名的地方,積石墓”、“石棚墓”、“大石蓋墓”、“石棺墓”等不一而足。本文分析各遺址的文化特征與性質。積石墓典型遺址文化特征與性質主要以五道河子為例分析積石墓的形制特征與性質。石棚墓典型遺址文化特征與性質主要以東連刀墓地為例分析石棚墓的文化特征與性質。介紹大石蓋墓的文化特征和性質,并對典型石棺墓進行分析,總結石棺墓的文化特征與性質。關鍵詞:新石器時期;遼東半島;石制墓葬引言20世紀初期,遼東地區的新石器考古行業已經有了初步的發掘。日本人先是考察了遼東半島的大長山列島,又考察了復縣長興島,后續對石貝丘、文家屯貝丘遺址、老鐵山、四平山積石冢進行了小型發掘,發掘出部分屬于新時期的文明遺跡。建國后,國內學術界對該區域進行了大量的考古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有價值的材料。70年代之前對長海縣的新石器時代的貝丘遺址進行了考察,發現山東龍山與遼東地區的原初文明有著緊密的聯系,屬于“龍山文化”的范圍。在一九七三年旅順郭家村發掘中,發現其具有兩個不同時期的文明堆積,下層包含大汶口時期的器皿,而在較高的位置,則包含著龍山文化的影響。一九七七年,郭家村正式開鑿,發現了許多相關的數據。同時,長海縣大長山島上馬石、吳家村等地的考古發掘,進一步充實了郭家村的下階段的文化層次參照資料,特別是在小珠山-上馬石群中,有3個不同階段的層狀疊壓痕跡的遺址。一、東半島新石器時期積石墓典型遺址文化特征與性質(一)積石墓文化特征與性質一九七九年五月到六月,由遼寧省文化廳主辦的“三道河子五道河子村鄉辦磚廠”遺址普查培訓班,實地考察了該遺址的發掘情況。根據現場勘查和一組比較有價值的考古發現,該窯址是一座春秋時期的墓葬。陵園坐落在凌源縣西南部,五道河子村的北猴山下,青龍河的上游。在此項工作中,共對11個編號為M1—M11的墓葬進行了兩次發掘。墓室的特征:墓室的下葬方式有固定的規則,中央密度高,周圍密度低,分布范圍為330~350度。墓葬形式較為獨特,其平面多為階梯狀,多為前后寬、后窄,甚至有些二重臺階。在臺基上通常覆蓋一種白樺,在基坑或填埋處發現有成片或成行排列的石塊。墓葬以青銅為主,目前還沒有發現出土的陶瓷。從青銅器物的組成來看,它包括各種銅器車器、馬牌飾、人形等各種形狀的吊飾。有金龜形、山形、青銅等諸多文化要素。在五道河子出土11個墳墓中,除了M5為卵石夯墓之外,其他10個為直洞型的直穴墳墓。該墓葬全長1.6~2.1m,寬度0.5~0.8m,墓口離地面1~2m。這些泥土非常堅固,很難分辨出它們的墳墻。墳頭上覆蓋著一層白樺。(二)積石墓的形制特征與性質遼東地區具有較早期的文化順序,有老鐵山—將山積石冢、四平山等多處臨海之地,因為四平山的地形不穩定,所以四平山的墓穴就是從不同的山頭上堆砌起來的。墳墓多為長方形,方形,也有圓的,建筑的主要材質是卵石和砂礫。墳地底部鋪著亂七八糟的石頭,頂部用一大片參差不齊的石頭砌成。從該遺址中發掘的大量陶俑可以看出,該區域的堆積石墓葬時代約為山東龍山時代末期。由于遼東半島的大部分積石都受到了很大的損壞,加之一些墓穴是日本人在建國以前發掘出來的,所以對遼東半島上的積石墳墓的調查相對落后。遼東地區的積石冢由于地理環境的原因,其形狀各異,而在山嶺上的墓穴大多是矩形的,而在丘陵上的墓穴則是按照地形的不同而呈矩形,而在墓穴上的墓穴則是以矩形的形式存在。該區域內的墓葬多為一丘多墳,目前還沒有見到積石墳。墳墓的形式大體可以分成7類:第一類是沒有石頭的底部,頂部有一個石蓋;二是在石底面的頂部設置了一個蓋板;三是在卵石下的巖體頂部有蓋,在墓穴中填滿了卵石;五是兩層底巖的頂部有蓋,六是用火泥砌成的基座,七是用泥砌成的墳冢。二、遼東半島新石器時期石棚墓典型遺址文化特征與性質(一)東連刀墓地文化特征與性質東連刀墓地位于撫順市救兵鎮小東村東連刀自然屯中心北側相鄰的張家墳和后北溝內,整個墓地北高南低,為北靠山南臨村莊的向陽淺溝谷地。1號墓位于進入張家墳溝的路旁土臺上,西南距民宅15米,土包上有幾棵油松。1號墓現存2塊大石板,1塊立在地上,另一塊蓋石滑落在一旁,破壞嚴重。2號墓位于1號墓北150米的矮山崗上,大體呈南北向,(南北長2.15米,東西寬1.8米),由4塊大塊石和幾塊小塊石構成墓的四壁。墓室南北長1.65米,東西寬1米,無蓋石。3、4、5、6號墓位于2號墓北150米的山梁及其東西坡下,位于山梁的3號墓和位于山梁西坡下的4號墓僅存2—3塊石塊,破壞嚴重。5、6號墓位于山梁的東坡下,位于坡下南側的5號墓為東西向,由5塊大石塊構成東、南側墓壁。位于坡下北側的6號墓為西北——東南向,殘留的西、北側墓壁各由1塊大石板構成。(二)石棚墓的文化特征與性質大多數的石頭棚屋位于沿江而建的蘑菇型小山上,只有極少的平坦地帶,極少在陡峭的山地上。大部分的石屋和周圍都有遺跡。這些石頭棚屋的布局,有的是一間兩間,有的則是三間四間以上的,組成了一組石屋。從石棚組的分布來看,主要集中于新金縣以北、復縣以東、莊河縣以西。我們推測,該地區應屬于遼東地區的石棚群的中央地帶。除了岫巖興隆溝大石棚中的石質是石灰質外,其余的都是以花崗石為主。遼東半島上的石棚屋,根據其規模和結構的簡化程度,可以分為兩類。大石棚頂高大約2公尺,頂上的石頭大約有4~5公尺。蓋縣最大的一座石棚石屋,其重量數十噸。大石棚內的石頭和頂板大多是經過處理和研磨而成。巖質的嵌合度比較好,有側檐。有些巖壁上還有一些凹痕。頂上石頭從墻外突出,構成一個很大的屋脊。這些石頭只有一米多高,石頭的蓋子大概有兩米多寬。天然的花崗石是最常用的。墻板和石頭的接縫不均勻。巖石垂直,無邊檐和凹坑。石蓋微微凸起,像是一個短小的屋脊。有些石頭沒有從石頭里露出來,也沒有屋脊。小型的石頭棚屋大多建在較低的平臺或平坦地帶,有些則是一堆一堆,形成了一個石頭棚屋。這大大小小的石頭棚屋,雖然形狀不同,但卻有許多相似之處,比如它們同時存在,墓室中的文物也是一樣的。所以,這些大大小小的石頭屋,很有可能是同時代的兩種類型。遼東的石頭棚屋到底是做什么用的?這是什么性質?現在有人把它看作是一個巨大的石頭墓穴;有人將其視為一種宗教儀式性建筑;有人將其視為氏族公眾集會之地,諸如此類。從考古發現的資料來看,這應該是一座墳墓。許多石屋中還發現有人類骨骼及陪葬物。例如二樓石室中出土人骨、石紡輪、陶壺等;鏵銅礦場發掘出人骨,多瘤狀石棒頭,陶罐2個,陶罐1個;莊河縣楊屯石棚內發現了人骨,磨制三棱箭鏃,夾砂紅陶;白店子石棚中發現了人骨和石紡輪;另外,金縣石棚、石棚溝石棚、王營石棚、付家墳石棚等均有出土石器及陶器。石屋中有一座或兩座石屋,但也有三座或四座石屋,或與大石墓、積石墓等并列。如果說這座石頭屋是氏族的祭拜之地,只有一座或幾座就夠了,為何要三座、四座以上,乃至一大片?三、遼東半島新石器時期大石蓋墓的文化特征和性質(一)大石蓋墓的文化特征和性質對考古文化中的家族問題進行探討,這必然是一個難以解決卻無法避免的難題。大石蓋墓群橫跨南北,具有特定的歷史時期和時代背景。它的歷史范圍很廣,從商末到漢代,綿延了一千多年,這個時期正好是各民族形成、融合和發展的重要階段。大石蓋墓系起源于遼南地區的一座早期的積石墓。很顯然,其發源地是遼南,特別是弦紋壺、長頸壺,可追溯到家村陀頭積石墓群,為三代雙陀子組;折唇式圓筒也是源自上馬石質上的文化,而與后山的陶器也幾乎是一模一樣的。換句話說,像大石蓋墓葬這樣的墓葬,在吸取并融匯了以上三個文化要素之后,逐步發展出了一些具有特定的文化特色和社會風俗習慣的喪葬方式。同時,他們也逐漸地發展、向北方發展,并逐漸融入其他國家(或部落),成為一個整體的族群。從現有資料來判斷,大石蓋墓穴所處的時間和空間,與上古時期的污貂一族有一定的關系。“穢貂”是中國東北的一個古代土著,早在先秦時期就已有,到了漢朝之后,更多被稱為“污貂”。《詩經·韓奕》中有一句話:“王錫韓侯,其狐貍子,皆在北方,故以其叔。”(注:《逸周書·王會解》:“北方,大窟氏,污濁之地”。《呂氏春秋·恃君覽》:“夷穢之鄉,臨水之東,乃河西之水。”《管子·小匡篇》亦謂齊桓公“北至于孤竹、山戎、穢貉”(古時貉、貂相同)。《史記》和《漢書》的記載則更為具體,《史記·貨殖列傳》:“燕·一北鄰烏桓、夫余,東給穢貂、朝鮮、真番之利”。又<漢書·食貨志》“彭吳穿穢貂,朝鮮,置蒼海郡,則燕齊之間靡然發動”。《漢書·地理志》:“武帝時期,武帝、穢貂、句麗蠻夷,均為玄冤、樂浪。根據以上資料,穢貂族大致分布于現今東北部的中部、東部和東南部,其地理位置和年代與大石蓋墓葬的時代范圍基本一致。(二)大石蓋墓的特征和性質大石蓋墓葬是一種較為成熟的考古類型,其基本范圍在朝鮮地區。而且,凡是有大石頭墳的地方,通常都會有對應的石屋,而且常常是相互交錯的,這兩者是有聯系的。大石蓋墓群在發展過程中,將許多考古學文化融為一體,包括上述的雙頭陀三期文化、上馬石上層、廟后山、漢書、寶山文化等,其中也包含了西團山文化元素。也許,這些因素就是許多不同種族生活在一起的原因。大石蓋墓群也與“東北系”的銅質短刀有著很好的聯系。由于大石蓋墓群既出有初期,也出后期的銅質短刀,但數量很小。出土較多的是地下棺槨(或石托)。從形態上看,石棺墓群比大石蓋墓群要遲且是由“弦紋壺”構成,例如遼陽、撫順、開原等地的石棺墓群。這就意味著,這兩個人之間,有著某種聯系。而大石蓋墓穴,因為年代不同,有些常常與石棺同時存在,B區域中有些墓葬比石棺墓群還要遲。同時,大石蓋墓群與石棺墓群之間的發展也有著更為復雜的聯系,它們之間的關系和聯系也更為密切。結語文章對遼東地區的新石器時代的文化地理學的分布、發現和名稱進行了綜述,并對考古工作作了梳理。遼東地區的新石器時代墓群按地域的差異進行了分類。并且論文以遼東地區為代表的新石器時代的石質墓葬為研究對象,對該區域的墓葬形態、陪葬器具進行了系統的梳理與研究,對遼東半島新石器時代的墓群進行了區域劃分與特征總結。參考文獻[1]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著.關山遼墓[M].文物出版社,2011[2]李文信,著.李文信考古文集[M].遼寧人民出版社,2019[3]沈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編.沈陽考古文集[M].科學出版社,2009[4]沈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編.沈陽考古文集[M].科學出版社,2007[5]《中國大百科全書.軍事》編委會,編.中國大百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財務報告要求試題及答案
- 泡沫塑料應用領域考核試卷
- 2025年金屬非金屬礦井通風證考試題及答案
- 項目管理質量控制問題及答案
- 2023年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湖北省分公司社會招聘【186崗】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4年項目管理資格認證的實踐試題及答案
- 種下希望種子2025年國際金融理財師考試試題及答案
- 樂器清潔保護方案范本
- 皮裝飾制品的個性化定制服務考核試卷
- 納米尺度電子器件的量子效應研究考核試卷
- 統編版2024-2025學年語文六年級下冊期中核心素養評估卷有答案
- 2025-2030中國浮吊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分析研究報告
- 918勿忘國恥銘記歷史課件-高一上學期主題班會
- 船舶英語考試練習題及答案1-2023-練習版
- 2025年中國景泰藍擺件盒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公共關系學電子教案
- 王者榮耀考試試題及答案
- 杭州市市級機關事業單位招聘真題2024
- 高速公路消防知識
- 地下混凝土水池蓄水試驗方案20240401
- 頭暈、抑郁與焦慮關系解析與應對策略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