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天壹名校聯盟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12月聯考地理試卷(含答案)_第1頁
湖南省天壹名校聯盟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12月聯考地理試卷(含答案)_第2頁
湖南省天壹名校聯盟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12月聯考地理試卷(含答案)_第3頁
湖南省天壹名校聯盟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12月聯考地理試卷(含答案)_第4頁
湖南省天壹名校聯盟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12月聯考地理試卷(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AGE第1頁機密★啟用前2024年下學期12月高二大聯考地理本試卷共6頁。全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本試卷和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的答案標號涂黑,如有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秘魯錢凱港(77°W,12°S)于2024年11月14日正式開港運營,這開啟了南美飛速發展的新紀元。從此以后,中國與南美之間的國際海運不用再依賴美國掌握的巴拿馬運河。新航線23天到達南美錢凱港,比原航線縮短了10天時間。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假如在北京時間11月14日8:00,一艘中國貨輪從上海出發前往秘魯錢凱港,不考慮其它因素的情況下,到達錢凱港時的當地時間為()A.12月7日8:00左右 B.12月6日8:00左右C.12月7日19:00左右 D.12月6日19:00左右2.在貨輪航行期間,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正午日影先朝北,后朝南 B.白晝時間越來越短C.每天日出東南,日落西南 D.晝長變輻越來越大3.輪船到達錢凱港時,該港氣候特征及形成原因是()A.涼爽干燥東南信風控制寒流流經B.炎熱干雨東南信風控制暖流流經C涼爽干燥副熱帶高壓控制寒流流經D.炎熱干雨副熱帶高壓控制暖流流經云南省騰沖縣境內有大量的火山群和“神柱”。“神柱”是柱狀節理發育的石柱,在徐霞客的游記中記載有“色赭赤而質輕浮,狀如蜂房,為浮沫結成者,雖大至合抱,而兩指可攜,然其質仍堅,真劫灰之余也”。下圖為騰沖位置及該地火山及“神柱”景觀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4.被稱為“神柱”的巖石屬于()A.侵入巖 B.噴出巖 C.沉積巖 D.變質巖5.當地常用這種巖石來修筑房屋和鋪路的原因是()①就地取材,節省成本②巖石堅硬,安全性高③隔潮保溫,路面防滑④通風散熱,利于滲水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6.形成“神柱”景觀的地質作用是()A.內力作用 B.先外力后內力作用C.外力作用 D.內、外力共同作用冰川的規模通常指的是冰川的總體積或總質量,而冰川的面積則是指冰川覆蓋的地表區域的大小。下圖為我國2020年青海省不同面積等級的冰川數量與面積分布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7.據圖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冰川規模越大,冰川數量越少 B.冰川規模越大,冰川面積越大C.面積等級最高的冰川數量為0 D.青海省以2-10km2的冰川為主8.世界氣候的變化對冰川及環境帶來的影響有()①冰川面積增加②冰川條數可能增加③冰川規模變大④冰川湖水量增加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下圖為北美西南部某日天氣系統分布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9.該天氣系統最有可能形成在()A.1月 B.4月 C.7月 D.10月10.此次天氣系統對應的溫壓場應當為下圖中的()A.① B.② C.③ D.④11.該天氣系統容易導致沙塵暴發生,下列說法和沙塵暴形成無關的是()A.沙源充足 B.暖鋒過境 C.低壓控制 D.地形起伏孟加拉灣南部冷池(下圖中的虛線框內)是北印度洋重要的海洋現象,主要表現為表層海水溫度低于相鄰海區。研究表明,孟加拉灣南部冷池較強的年份,西南季風勢力也隨之增強,下圖為印度洋等溫線分布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2.判斷冷池出現的季節及海水流動方向是()A.夏季,自西向東 B.冬季,自西向東C.夏季,自東向西 D.冬季,自東向西13.有關該冷池形成原因的說法,正確的是()A.夏季海水升溫慢 B.西南風將冷海水帶入C.底部冷海水上升 D.東北風將冷海水帶入14.孟加拉灣南部冷池較強的年份西南風實力增強,原因是冷池使圖示區域()A.南北峽管效應增強 B.印度低壓的勢力增強C.東南信風勢力增強 D.南北氣壓梯度力增大卓乃湖位于中國青海省的可可西里腹部,平均海拔約為4800米。自2000年以來,湖水面積持續增加,2011年達到了274平方公里。2011年9月,該湖東岸發生潰決,使湖區面積迅速縮小。下圖為湖東岸潰決后的湖泊形態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5.下列說法與卓乃湖東岸潰決相關性最小的是()A.湖岸凍土融化,地表塌陷 B.凍土中的水分釋放增多C.板塊相互碰撞,發生地震 D.強降雨使湖泊水位上升16.推測湖泊潰決前湖水最深處在()A.北部 B.東部 C.西部 D.南部二、非選擇題:共52分。17.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賀蘭山是我國重要的地理分界線,賀蘭山東西兩側氣候、水源、植被有著顯著的差別。賀蘭山以西屬于自然地理的西北干旱區,地表以戈壁、綠洲和流動性大的原生沙漠為主;賀蘭山以東的沙漠實質上都是沙漠化導致的沙地,在歷史上都是環境相對優美的草原環境,甚至是森林草原環境,歷史上曾經有許多古城,甚至是少數民族的首府所在地。賀蘭山西坡較緩,逐漸過渡到內蒙古高原;東坡陡峭,山勢雄偉,高差較大,構成一道天然屏障。材料二下圖甲為賀蘭山位置圖,圖乙為賀蘭山東西向地質剖面圖。(1)據圖說明賀蘭山的形成過程。(2)賀蘭山海拔高度較高,外力作用的垂直分帶明顯,說明賀蘭山東側從山頂到山麓地帶外力作用的表、現形式。(3)分析賀蘭山地區生物具有多樣性的原因。(4)賀蘭山是我國北方地區的一道天然屏障,請說明理由。18.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蘭薩羅特島是西班牙加那利群島最迷人的島嶼之一,擁有獨特的火山景觀,與大西洋的藍色形成鮮明對比,氣候十分干燥。島上的葡萄種植者們發明出了一種叫做“覆沙法”的種植技術,在地上挖有成千上萬個坑,每個坑都被挖出了大量的火山巖。在坑中種植的葡萄周圍覆蓋有一層厚厚的火山沙,坑洞的旁邊圍有月牙形的石墻。下圖為蘭薩羅特島位置及葡萄園景觀圖。(1)分析加那利群島氣候十分干燥的原因。(2)說明該地生產葡萄品質高的自然原因。(3)說明該地種植葡萄采用“覆沙法”的好處。19.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松遼古大湖位于松遼盆地中,這里的地質變遷堪稱一部波瀾壯闊的歷史長卷。受地殼運動、氣候變化、水系重組等因素的影響,松遼古大湖經歷了形成、壯大最后消失的過程。下圖為松遼古大湖的發展過程圖(1)判斷200萬年前松遼古大湖的類型(咸水湖還是淡水湖)并說明理由。(2)與200萬年前相比,推測后來哈爾濱附近的松花江水文水系發生的變化。(3)據圖說明古大湖所在地區多濕地的原因。2024年下學期12月高二大聯考地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答案】1.D2.C3.A【答案】4.B5.B6.D【答案】7.A8.D【答案】9.C10.B11.B【答案】12.A13.B14.D【答案】15.C16.A二、非選擇題:共52分。17.【答案】(1)地質歷史時期該地地勢低,接受沉積,形成多層沉積巖層;地殼運動,巖層受力擠壓形成褶皺;巖層斷裂,賀蘭山地塊隆起上升形成塊狀山。(2)山頂:風化作用。中部:流水侵蝕和風力侵蝕。山麓:流水沉積作用。(3)賀蘭山是我國重要的地理分界線(或賀蘭山脈是草原向荒漠過渡地帶,是季風區與非季風區、內流區和外流區的分界線),自然地理環境東西差異明顯;賀蘭山海拔較高,相對高差大,山地垂直變化明顯,豐富了自然環境的多樣性。(4)賀蘭山高大山地對西北高寒氣流向東南流動起到了阻擋和削弱的作用,阻止了荒漠向東南方向擴展;同時對暖濕的東南季風西進也起到了阻止作用,使得山地東部降水多,為寧夏平原提供了較多水資源。18.【答案】(1)受副高控制,空氣下沉增溫,難以形成降水;加那利寒流經過,起到了降溫減濕的作用;緯度較低,氣溫較高,蒸發旺盛。(2)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強,晝夜溫差大,有利于有機質的積累;火山灰土壤肥沃,礦物養分多。(3)把坑內火山巖挖出來,有利于葡萄樹的根部到達土壤;火山沙可以保持土壤中的水分和增加溫差,分解可釋放礦物養分;挖坑栽培有利于收集水分;修建月牙形的石墻可以抵御信風的干擾,也有利于大氣中水汽凝結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