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化污染土壤多環芳烴生物修復智能監測預警技術指南》_第1頁
《焦化污染土壤多環芳烴生物修復智能監測預警技術指南》_第2頁
《焦化污染土壤多環芳烴生物修復智能監測預警技術指南》_第3頁
《焦化污染土壤多環芳烴生物修復智能監測預警技術指南》_第4頁
《焦化污染土壤多環芳烴生物修復智能監測預警技術指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13.020.99

CCSZ00

團體標準

T/ACEF□□□-2023

焦化污染土壤多環芳烴生物修復智能監測

預警技術指南

Technicalguidelineforintelligentmonitoringandearlywarningforbioremediation

ofpolycyclicaromatichydrocarbonsincokingcontaminatedsoil

(征求意見稿)

2023-□□-□□發布2023-□□-□□實施

中華環保聯合會發布

焦化污染土壤多環芳烴生物修復智能監測預警

技術指南

1范圍

本文件提出了焦化污染土壤多環芳烴生物修復智能監測預警平臺的設計、建

設和管理的技術指導。

本文件適用于焦化污染土壤多環芳烴生物修復智能監測預警平臺的設計、建

設和管理等。其他類型污染土壤生物修復智能監測預警平臺的設計、建設、管理

等可參照本文件執行。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

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GB8978污水綜合排放標準

GB14554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

GB16171煉焦化學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

GB16297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

HJ169建設項目環境風險評價技術導則

HJ212污染物在線監控(監測)系統數據傳輸標準

HJ353水污染源在線監測系統(CODCr、NH3-N等)安裝技術規范

HJ355水污染源在線監測系統(CODCr、NH3-N等)運行技術規范

HJ1283污染土壤修復工程技術規范生物堆

HJ1286固定污染源廢氣非甲烷總烴連續監測技術規范

3術語和定義

HJ682界定的以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

焦化污染土壤cokingcontaminatedsoil

焦炭生產過程中產生大量含有多環芳烴、氰化物、氟化物、總石油烴、重金

屬等污染物的廢水、廢氣、廢渣,這些含有有害物質的污染物經沉降、泄露、淋

1

溶會進入焦化廠所在場地的土壤中,造成的土壤污染。

3.2

泥漿生物反應器bioslurryreactor

指將污染土壤轉移至生物反應器,加水混合成泥漿,調節適宜的pH,同時

加入一定量的營養物質和表面活性劑,從底部鼓入空氣充氧,滿足微生物所需氧

氣的同時,使微生物與污染物充分接觸,加速污染物的降解,降解完成后,過濾

脫水的一個系統。

3.3

生物堆biopiling

將污染土壤挖出并按一定方式堆積于具備滲濾液收集系統的防滲區域,同時

提供適量的水分、養分和氧氣等,利用土壤微生物將有機污染物去除的修復工藝。

3.4

智能監測預警系統intelligentmonitoringandearlywarningsystem

利用物聯網、大數據等智能在線技術,將監測設備、預警設備、系統平臺和

管理措施進行集成,實現監測和警示土壤修復過程中環境因素的變化,用于支持

焦化場地土壤在修復過程中日常管理和輔助應急處置決策的監測預警系統。

3.5

預警閾值warnigthreshold

當預警因子的濃度、信號變化等超出某一點或者區域,環境狀況可能發生異

常情況或者劇烈改變,該點或者區域稱為預警閾值,用于提前采取相應措施。

4監測點位布設

4.1布點原則

4.1.1科學性和可行性。布點首先要科學合理,同時要考慮現實依據,保證

技術能夠實現。

4.1.2代表性和經濟性。樣品可作為總體的代表,能夠客觀反映當時焦化污

染土壤修復的程度和環境因素,并在滿足監測目的和需求的基礎上,實現點數和

代表性方面的平衡。

4.2布點位置與密度

4.2.1生物泥漿反應器

根據生物泥漿反應器體積大小,對于20~50m3的反應器,可安裝1組監測

2

預警裝置;50~100m3的設置2組;100m3以上的設置3組。根據生物泥漿反應

器的實際體積選擇合理的布設點位組別,可在反應器罐體外部的兩端或中部安

裝。

4.2.2生物堆

根據生物堆體積大小,對于20~50m3的生物堆,可安裝1組監測預警裝置;

50~100m3的設置2組;100m3以上的設置3組。根據堆體的實際體積選擇合理

的布設點位組別,監測部位應盡可能選擇具有代表性的中心部位。

4.2.3廢水排放口

在焦化污染土壤修復廢水排放末端設置污水處理設施,處理后的廢水排放口

安裝相關污染物監測裝置,排放限值參照執行GB8978和GB16171,或協議銜

接的污水處理單位接管限值。其他行業來源的污染土壤修復亦可參照此執行。

4.2.4廢氣排放口

在焦化污染土壤修復廢氣排放末端設置廢氣處理裝置,處理后的廢氣排放口

安裝相關污染物監測裝置,氨、硫化氫排放限值執行GB14554,VOCs排放限

值參照執行GB16297中非甲烷總烴控制限值。其他行業來源的污染土壤修復亦

可參照此執行。

5樣品采集

5.1采用電動泵將泥漿從反應器中抽取或采用采樣器從生物堆中取樣,進行

樣品相關參數測定。

5.2對廢水、廢氣的采樣,應根據監測污染物的種類,在規定的污染物排放

監測位置進行,有廢水和廢氣處理設施的,在處理設施后監測。在污染物排放監

測位置需設置永久性排污口標志。

6監測預警系統構成

6.1監測網絡

6.1.1主要在土壤修復生物泥漿反應器或者生物堆、廢水排放口和廢氣排放

口安裝監測預警設備,確定監測因子。

6.1.2各類監測設施應采用模塊化設計架構,為增加監測因子預留空間,便

于后續擴展功能的開發、二次開發與第三方替代性開發等。數采儀應預留接口,

并使用通用性高的信息接口與數據傳輸協議。

6.1.3在同一環境監測現場宜使用同一網絡進行數據處理與存儲。因傳感器

3

數據量有限,宜使用4GLTE、5G、5GCAT1等運營商維護的網絡。監測網絡獲

取的監測數據,需通過數據采集傳輸管理軟件實時傳輸至管理平臺。傳輸協議需

符合HJ212的規定。

6.1.4監測指標及閾值

a)對于焦化污染土壤修復生物泥漿反應器或者生物堆,監測指標包含影響

土壤修復效果的溫度、pH、DO、ORP,以及特征有機污染物含量和微生物OTU

序列條數。預警閾值如表1所示。其他行業來源的污染土壤修復監測指標及閾值

可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調整。

表1焦化污染土壤修復監測指標及預警閾值

序號監測指標閾值監測方式

1溫度30~40℃在線監測

2pH6~9在線監測

3DO40~50mg/L(中試)在線監測

4ORP2000~3000mv(中試)在線監測

5多環芳烴50~500mg/L離線監測

6OTU序列條數≥1×106離線監測

b)焦化行業污染土壤修復廢水監測指標及排放限值如表2所示(數據來源

于GB8978和GB16171)。其他行業來源的污染土壤修復廢水監測指標及排放

限值亦可參照GB8978。若國家或地方政府發布的行業排放標準中對相關污染物

已作規定的按行業污染排放標準執行。執行水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的地域按其規

定執行。

表2廢水污染排放濃度限值(mg/L)

排放限值

序號污染因子直接排放間接排放1監測方式

一級標準二級標準三級標準

1pH值6~96~96~9在線監測

2懸浮物70150400在線監測

3化學需氧量(CODcr)100150500在線監測

4氨氮1525/在線監測

5總氮2050在線監測

6總磷1.03.0在線監測

7石油類51020在線監測

8揮發酚0.50.52.0在線監測

4

9硫化物1.01.01.0在線監測

10苯0.10.20.5在線監測

11氰化物0.50.51.0在線監測

12苯并芘0.00003在線監測

注1:若銜接的污水處理單位有協議接管限值的,按其協議執行。

c)廢氣監測指標及排放限值執行GB14554和GB16297,如表3所示。其

他行業來源的污染土壤修復廢氣監測指標及排放限值亦可參照GB14554和GB

16297執行。若國家或地方政府發布的行業排放標準中對相關污染物已作規定的

按行業污染排放標準執行。執行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的地域按其規定執行。

表3廢氣污染排放限值

序號污染因子排放濃度排放速率,kg/h監測方式

1氨/4.9在線監測

2硫化氫/0.33在線監測

3VOCs120mg/m310在線監測

注:各污染因子排氣筒高度以最低15m計。VOCs排放參照執行GB16297

中非甲烷總烴控制限值。國家發布的行業污染物排放標準中對VOCs排放控制已

作規定的,按行業污染物排放標準執行。

6.1.5數據采集頻次

數據采集頻次包括但不限于:

a)影響土壤修復效果的技術性能指標(如溫度、pH、溶解氧DO、氧化還

原電位ORP)采集頻次應不少于4次/天;焦化污染土壤特征污染物、微生物OTU

序列條數等,根據實際情況每兩天測定一次。土壤修復期間,若發現監測頻次沒

有滿足總體設計需要,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加密監測。

b)廢水、廢氣的污染監測指標(如表2和表3)采集頻次應不少于1次/小

時。

c)當監測數據超出閾值,傳感器報警儀報警時,采集數據最高頻次應可實

現不少于1次/小時。

6.2管理平臺

6.2.1基本內容

a)管理平臺包括數據庫子系統、數據分析子系統、預警子系統3個子系統,

具備實時監測、風險預警、數據處理等功能。

5

b)管理平臺應提供信息瀏覽、數據查詢與展示界面,系統宜為項目管理提

供統一格式信息。

c)管理平臺同時支持在線和離線工作模式。

d)配套基礎設施,包括辦公場所、服務器、電腦、電源、視頻音頻系統、

顯示系統、單兵終端及指揮系統等。

6.2.2數據庫子系統

a)實時采集、存儲生物修復系統監測數據,包括焦化污染土壤生物修復過

程監測的環境因子、特征有機污染物和微生物活性,以及廢水、廢氣監測數據。

b)數據處理設備宜具有不低于4核8G的等效性能基線,系統盤不宜低于

40GESSD云盤或等效本地系統盤存儲能力,通訊傳輸帶寬不低于1MB/秒,并

可進行同步存儲。

c)數據處理設備宜對獲取的數據采取分類、分層存儲,總存儲能力不宜低

于100GiB。系統存儲延時不宜高于10毫秒等級。針對多媒體文件的每秒最大

讀寫能力不宜低于15K(即IOPS>15K)。

d)數據處理設備宜具備適配以下兩種數據庫體系之一:SQL數據庫及其

SSIS、SSAS及SSRS等數據體系;或Hadoop數據庫及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