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福利機構臥床兒童護理規范_第1頁
兒童福利機構臥床兒童護理規范_第2頁
兒童福利機構臥床兒童護理規范_第3頁
兒童福利機構臥床兒童護理規范_第4頁
兒童福利機構臥床兒童護理規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兒童福利機構臥床兒童護理規范范圍本文件界定了兒童福利機構臥床兒童護理所涉及的術語和定義,規定了機構及人員要求、環境衛生要求、護理內容與要求、服務評價與改進、檔案管理。本文件適用于廣西行政區域內開展臥床兒童護理服務的各類兒童福利機構。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3096聲環境質量標準GB/T18883室內空氣質量標準MZ010兒童福利機構基本規范WS/T313醫護人員手衛生規范WS/T367醫療機構消毒技術規范WS/T512醫療機構環境表面清潔與消毒管理規范DB45/T2169兒童福利機構兒童成長檔案規范術語和定義MZ010界定的以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臥床兒童bedriddenchild殘疾程度重,身體衰弱,或因病情原因導致日常生活能力減退,部分或完全需人幫助,需臥床的兒童。機構及人員要求機構要求兒童福利機構應設立臥床兒童護理相應部門,負責臥床兒童日常生活照料、特殊教育、康復訓練、醫療救治的管理和服務。應根據臥床兒童日常生活照料和特殊護理的要求,設置相應的工作崗位,明確崗位職責及工作流程。應按MZ010的要求配置滿足臥床兒童護理所需的設施設備,定期維護和保養。應按MZ010的要求制定相關安全管理制度,落實各項安全措施。應制定各項臥床兒童護理服務制度,包括但不限于:交接班制度;24小時巡查制度;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管理制度等。應落實晨檢制度和消毒隔離等制度,發生傳染病應及時處理并上報。應制定相關應急預案和預防臥床兒童意外傷害的措施,開展安全培訓,并定期實施演練。應制定安全教育年度計劃。護理員上崗、轉崗前應接受安全教育,至少每半年接受一次安全知識、日常護理安全操作技能學習和培訓。人員要求護理員應通過無相關違法犯罪記錄查詢,并具備以下條件之一:應取得由民政部頒發的孤殘兒童護理員職業資格證書;應取得自治區或各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頒發的護理員、保育員、育嬰員等級資格證書;取得兒童福利機構或相關社會組織認定、頒發的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尚未取得職業資格證書的護理員應經過系統的崗前培訓,經考核合格。醫生、護士及相關專業技術人員應持有與其崗位相適應的專業資格證書。環境衛生要求臥床兒童生活區域的房間應干凈、整潔,通風良好,溫濕度適宜。室內空氣質量應符合GB/T18883的規定,室內噪音應符合GB3096規定的0類要求。房間應采光良好,床鋪干凈、整潔,每日專人清掃、定期消毒。宜配備空氣溫度調節設施,根據不同季節氣溫及濕度變化調節。夏季室溫宜24℃~26℃,冬季室溫宜18℃~22℃。餐具、桌椅等物品使用后應及時清潔、歸位。公共區域應定時通風,保持空氣流通,無異味。扶手、門把手、地面等應每日清潔、消毒。環境及物體表面、室內空氣及清潔用品等的清潔與消毒宜符合WS/T367WS/T512的規定,并記錄存檔。醫療器械用后應按WS/T367的規定消毒處理。護理內容與要求基本要求除重度殘疾臥床兒童外,對于年滿6周歲以上的臥床兒童,應按照性別區分生活區域,女童生活區應由女性工作人員提供護理服務。護理員應按規定的操作規程進行護理,并做好相關記錄。護理員應熟知每位臥床兒童的姓名、年齡、特點、患病類型等,并綜合評估臥床兒童的身體情況和成長需求,針對性地開展各項護理工作。護理員實施護理時應著工作服,換工作鞋,護理前后應按照WS/T313的要求清潔雙手。臥床兒童所在班組負責人應每天檢查臥床兒童護理情況及記錄,護理部門負責人應每周抽查臥床兒童護理情況及記錄。發現不合格情況及時整改。值班人員應當熟知機構內臥床兒童情況,做好巡查記錄;嚴格落實交接班制度,應做到書面及床邊交接,對特殊狀況臥床兒童、安全管理情況等重點交接,發現異常及時處理并做好記錄。日常基礎護理清潔衛生臥床兒童身上有污物時應及時清理,夏季應至少每日沐浴1次,冬季應每周1~2次,春秋季應每周2~3次。幼兒及以上的臥床兒童應每日早晚清潔1次口腔。患有口腔疾患的臥床兒童根據醫囑給予針對性口腔護理及處理。指(趾)甲應每周修剪1次,修剪后光滑平整,長度以指(趾)甲頂端與指(趾)頂齊平為宜。指甲鉗(指甲剪)用后應消毒,患有傳染性疾病或有霉菌感染的臥床兒童應單獨配置。理發宜1次/月,發型應平整美觀。理發過程中應注意臥床兒童情緒變化,做好安全防護措施。夏季應每天至少更換1次衣物,冬季外衣至少隔天更換1次,內衣每天更換1次,護理員為臥床兒童更換衣物時動作應輕柔;床單被褥、枕套應每周更換1次,被褥每兩周晾曬或紫外線燈消毒1次;衣物被服隨臟、隨換、隨洗;按季節、溫差及時增減。晨/晚間照料晨間照料應觀察臥床兒童的皮膚和精神狀況,有異常時應及時處理。應為臥床兒童換尿片或協助床上排便、穿衣、洗臉、洗手和梳頭等,為其翻身、叩背。為臥床兒童整理居室,打開窗戶通風換氣。應為有特殊身體功能障礙的臥床兒童準備輔具,如坐姿椅、站立架等。晚間照料應在臥床兒童入睡前30min打開門窗通風換氣,拉好窗簾,調節室內溫度,調暗燈光,采取有效的防蚊蟲措施。應為臥床兒童完成睡前衛生清潔,換尿片或協助床上排便,鋪被、脫衣、整理衣物、蓋被等,根據需要鋪好防水墊。應為特殊身體功能障礙臥床兒童整理收拾輔具。睡眠照料午休宜12:00~14:00;夜間睡眠宜22:00~次日6:00。宜引導臥床兒童在相對固定的時段作息,形成良好的作息規律。睡眠中,護理員或值班人員應定時巡視,觀察臥床兒童身體、睡眠狀況和臥室環境變化,檢查蓋被是否合適。應協助臥床兒童至少每2h翻身1次,預防褥瘡。若皮膚有受壓情況,應縮短翻身間隔時間,必要時使用乳膠枕和氣墊床等,及時采取壓瘡的預防措施。應按需為臥床兒童更換尿片。應為有自傷傾向的臥床兒童做好心理疏導,睡眠中加強巡視,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并做好記錄。進食照料應根據臥床兒童身體情況、生長需要、咀嚼能力等,選擇合適的食物,膳食營養合理;食用流質或半流質食物的臥床兒童,宜在其食物中添加動物蛋白營養。護理員配餐前應清潔雙手,將飯、菜等食物搭配好。根據臥床兒童年齡、智力、病患程度等具體情況準備不同類型、不同大小的餐具,餐具應1人1碗(瓶)1勺(筷)1巾。應根據臥床兒童具體情況安排進餐體位,必要時使用輪椅、喂食椅等輔具,不應平躺進食。喂食過程中,護理員應觀察臥床兒童進食情況,出現咬合反射時,不應強行拔勺,待臥床兒童口腔肌肉放松、情緒穩定后再拔勺。對進食困難的臥床兒童應設法喂食,對進食量少或拒絕進食等異常情況,應及時報告醫生,并做好進食記錄。如臥床兒童進食過程中出現面色青紫、呼吸困難等異物窒息表現時,應立即搶救并及時報告醫生。用餐完畢后,護理員應幫助臥床兒童清潔口腔,擦拭面部,將兒童置于床上,調整至舒適體位。食用配方奶的臥床兒童,護理員應在喂奶后幫助臥床兒童清潔口腔。護理員離開前,應整理餐具,打掃環境衛生。飲水照料飲水用具應1人1杯(瓶),喂水時間應在兩次進食之間。宜喂溫開水,不應給臥床兒童飲用生水或水溫過高的開水。應按臥床兒童年齡及個體需求提供水量和次數。每天喂水頻次宜3~4次。排泄照料更換尿片應選擇高吸收性、透氣性、舒適性強的一次性紙尿片或棉質尿片,產品包裝標識應齊全,大小合適。應及時為大小便后的臥床兒童更換尿片,根據兒童患病程度、體型大小采取不同的方法。更換尿片時應動作輕柔,不應強行掰開下肢,盡量減少暴露身體,注意保暖。尿片包扎松緊適宜,棉質尿片的松緊程度以腰部能夠伸入2個手指為宜;應避免一次性紙尿片的膠帶與皮膚接觸,有過敏現象應立即停止使用。協助排大小便應根據臥床兒童需要準備尿壺(便盆)、一次性護理墊、衛生紙、溫水、盆、毛巾等物品。協助臥床兒童床上排大小便時應注意保暖及保護隱私。取放便盆時應避免擦傷兒童皮膚,便后予清潔會陰及肛門,必要時,用溫熱毛巾擦洗臀部及肛門周圍并擦干。應觀察、辨別臥床兒童大小便次數、量、顏色、氣味、性狀,發現異常及時處理。尿壺(便盆)應專人專用,使用后應刷洗干凈,晾干備用。日間活動應根據臥床兒童年齡、智力、病患程度及成長需要建立日間活動流程,根據流程安排護理員或康復治療師為其提供一對一的活動支持。日間活動服務包含但不限于:身體撫觸、情感交流、心理疏導、功能訓練、體位管理、認知教育。每月對日間活動開展情況進行綜合記錄,記錄表見附錄A。康復訓練針對各種不同疾患所致功能障礙的臥床兒童進行訓練,幫助臥床兒童改善功能障礙,提高生活能力和生活質量。醫師或康復治療師應對臥床兒童進行評估、診斷。成立康復訓練評估小組,評估小組成員宜由醫師、康復治療師、康復護士、兒童護理員、特教老師、社會工作者組成。對被納入康復訓練的臥床兒童按照評估標準,進行初次評估、中期評估、末期評估,由康復訓練人員對兒童的功能進行逐項評估、打分,臥床兒童康復訓練評估量表見附錄B。康復訓練評估小組根據評估結果,共同制定康復訓練計劃;康復訓練計劃包括針對臥床兒童主要功能障礙而確定訓練項目、訓練方法以及預期的康復目標。由醫師或康復治療師按照訓練計劃指導護理員對臥床兒童進行訓練,預防臥床兒童關節攣縮、肌肉萎縮,維持關節活動度。為臥床兒童進行運動訓練時,應根據其身體功能情況、個體需求等特異性選擇合適的訓練項目及難度;如發現臥床兒童精神狀態不佳、身體疲勞、血壓、呼吸或脈搏等身體異常狀態時應立即停止訓練。為臥床兒童進行作業訓練時,應為其提供舒適體位、合適的坐姿椅和訓練桌等,訓練中采取鼓勵、接納原則,與臥床兒童進行有效互動,通過游戲、強化等方式提高兒童的參與度,增加其自信心,幫助其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為臥床兒童進行言語訓練時,宜配合口肌訓練,對其唇、舌、軟腭等構音器官進行口腔功能鍛煉,幫助其改善流涎、進食、發音、吞咽等功能障礙。為臥床兒童進行針灸或推拿按摩時,應采取舒適體位,按摩手法及力度根據兒童的表情及肌肉狀態及時調整。針灸留針時,應避免兒童緊張或亂動而出現暈針、斷針等意外情況。宜為肢體活動受限的臥床兒童配置上肢或下肢矯形器、輪椅或助行器等輔助器具;必要時,可為臥床兒童定制矯形器或輔具。康復治療師應及時記錄訓練內容、訓練中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的方法等情況。臥床兒童訓練時間以6個月為一期,在訓練3個月時進行中期評估,由醫師對訓練計劃執行情況、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以及訓練中的問題進行小結,并提出下一步打算、訓練計劃的調整等;末期評估訓練效果,并總結訓練是否實現康復目標,提出進一步康復的意見。心理護理護理員應幫助臥床兒童保持健康的心理狀態;通過行為或人際關系的影響,解決臥床兒童的心理問題,調整其心理狀態和行為。護理員應運用心理知識,以科學的態度、恰當的方法、美好的語言對臥床兒童的精神痛苦、心理顧慮、思想負擔、疑難問題等情況進行疏導。根據臥床兒童的情況,用啟發、說服、解釋、安慰、勸解及調整環境等方法,幫助臥床兒童擺脫困難。倫理護理護理員個人行為應不傷害到臥床兒童的身心健康,包括護理操作技能上的傷害、言語行為性傷害等。不應暴力或者冷暴力對待臥床兒童。當護理員與臥床兒童的利益共存時應進行權衡,應以臥床兒童利益最大化和傷害最小化為原則,幫助臥床兒童減輕痛苦、愉快生活。應尊重臥床兒童的人格、自主權、知情同意權等權利,保護服務對象的隱私。對自傷、自殘或有他傷等行為的臥床兒童,應經院領導、護理部門領導、醫務人員、社會工作者、護理員聯席會議研討后,給予適當約束護理。護理員應合理分配時間資源、物資資源、醫療衛生資源、人文關懷等資源給臥床兒童,對臥床兒童和其他兒童應一視同仁,幫助他們健康成長。在處理護理矛盾或護理差錯事故時,應站在公正的立場上堅持實事求是。服務評價與改進服務評價服務評價內容主要包括臥床兒童護理服務的質量、安全、操作規范等方面。服務評價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部門開展的日常檢查和階段性考核;兒童福利機構定期開展的服務評價。宜通過設立意見箱、召開座談會、問卷調查、訪談等多種形式收集服務評價信息。持續改進應對收集的服務質量評價信息進行分析和反饋,提出工作措施和建議,持續改進服務質量。應結合服務評價與改進工作,有針對性地加強護理員的教育培訓。應對服務質量評價結果和發現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糾正措施和預防措施,并組織實施,持續改進服務的能力與水平。檔案管理按照DB45/T2169的規定執行。

(規范性)

兒童福利機構臥床兒童日間活動情況記錄表表A.1給出了兒童福利機構臥床兒童日間活動情況記錄表的信息。兒童福利機構臥床兒童日間活動情況記錄表姓名:性別:出生日期:健康狀況:活動時間執行人活動時間執行人活動時間執行人活動時間執行人活動時間執行人總結本月活動情況概述:身體撫觸:情感交流:心理疏導:功能訓練:體位管理:認知教育:護理員簽名:年月日

(規范性)

臥床兒童康復訓練評估量表粗大運動功能評估表見表B.1,精細運動能力測試表(FMFM)見表B.2,腦癱康復訓練評估表見表B.3,語言發育遲緩評估表見表B.4。粗大運動功能評估表項目評分項目評分A臥位和翻身44.向前四點爬或蛙跳樣爬1.8m仰臥45.交替四爬1.8m*1.手在體側,姿勢對稱,轉動頭部46.用手和膝/腳爬上4級樓梯2.把手放到中線位,雙手合攏*47.用手和膝/腳后退爬下4級樓梯*3.抬頭至4548.扶物坐到直跪,自由保持10s*4.髖、膝全范圍屈曲右*49.s*5.髖、膝全范圍屈曲左*50.s6.伸右手(前臂)過中線抓玩具51.自由跪走10步7.伸左手(前臂)過中線抓玩具D站位*8.從右側翻身成俯臥位52.從地上扶著高凳站起*9.從左側翻身成俯臥位53.站立,雙手游離3s俯臥54.一手扶著高凳,抬起右腳3s10.抬頭向上55.一手扶著高凳,抬起左腳3s*11.雙肘伸直支撐,抬頭、抬胸56.站立,雙手游離20s*12.右前臂支撐,左手充分前伸57.左腳獨站10s*13.左前臂支撐,右手充分前伸58.右腳獨站10s*14.從右側翻身成仰臥位59.不用手輔助,小凳子坐到站位*15.從左側翻身成仰臥位60.直跪從右單膝跪位站起*16.用手足向右回旋9061.直跪從左單膝跪位站起*17.用手足向左回旋9062.手游離,站位慢慢坐到地板上B坐位63.手游離,從站位蹲下18.自己雙手抓物從仰臥到坐位64.從地上拾物站起*19.臥位:從右側翻身到坐位E走、跑、跳*20.臥位:從左側翻身到坐位65.兩手扶高凳右側橫走5步21.坐墊子,扶胸,頭直立3s66.兩手扶高凳左側橫走5步22.坐墊子,扶胸,頭中線位立10s67.雙手扶持,前行10步23.雙臂撐地坐,保持5s68.一手扶持,前行10步24.雙臂游離坐,保持3s69.不用扶持,前行10步25.前傾身體抓起玩具后回原坐位70.進10步,停,轉身180,走回26.觸到右后方45處玩具恢復原坐位71.退行10步27.觸到左后方45處玩具恢復原坐位72.雙手持物,前行10步*28.右側坐位雙臂游離保持5s73.20cm寬的平行線內連續走10步*29.左側坐位雙臂游離保持5s74.沿2cm寬的直線連續走10步30.從坐位慢慢回到俯臥位75.右腳先行,跨過平膝高障礙31.雙腳在前從坐位向右側轉為四點位76.左腳先行,跨過平膝高障礙32.雙腳在前從坐位向左側轉為四點位77.向前跑4.5m,停下,跑回*33.不用手協助,轉體9078.右腳踢球表B.1粗大運動功能評估表(續)項目評分項目評分34.坐凳子上,手腳游離,保持10s79.左腳踢球35.從站位到坐在小凳子上80.雙腳同時,原地跳起30cm高36.從地上坐到小凳子上81.雙腳同時,向前跳30cm37.從地上坐到高凳子上82.60cm圓圈內,右腳跳10次C爬和跪83.60cm圓圈內,左腳跳10次*38.向前俯爬1.8m84.單手扶欄桿,交替上4級臺階39.手膝負重,四點位持續10s85.單手扶欄桿,交替下4級臺階40.手自由,從四點位到坐位86.自由交替上4級臺階41.從俯臥位到四點位,手膝負重87.自由交替下4級臺階42.四點位伸出右手高過肩88.雙腳同時,從15cm高的臺階跳下43.四點位伸出左手高過肩總分注:注*者為88項內容評定者精細運動功能測試表(FMFM)姓名:性別:年齡:病區:床號:門診/住院號:項目評分項目評分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A區視覺追蹤A01.視覺追蹤搖鈴D07.用勺敲擊杯子A02.聽覺追蹤搖鈴D08.擰開瓶蓋倒出小丸A03.視覺追蹤網球—右側至左側D09.逐頁翻書A04.視覺追蹤網球—左側至右側D10.剪開紙A05.視覺垂直追蹤網球D11.把紙剪成兩半B區上肢關節活動能力D12.解開紐扣B01.仰臥位伸手臂拿搖鈴D13.在兩條線之間涂色B02.仰臥位伸手拿懸吊正上方的玩具E區手眼協調B03.坐位伸手拿搖鈴E01.手指觸摸小丸B04.坐位伸手抓紙E02.手指戳洞B05.坐位雙手合握玩小方木E03.將7塊方木放入杯中B06.坐位翻開書E04.將小丸〔4粒〕放入杯中B07.坐位倒出瓶中小丸E05.放入小木樁〔3粒〕BO8.坐位手碰自己部位〔鼻-耳-頭頂〕〕E06.四塊方木搭高樓B09.跟著畫兩條垂直線〔3cm〕E07.放不同幾何形狀板C區抓握能力E08.7塊方木搭高樓C01.抓握桌前方木E09.4塊方木搭火車〔8塊〕CO2.雙手同時各握一塊方木E10.穿珠子〔6粒方珠〕C03.抓小丸〔2粒〕E11.模仿畫垂線〔5cm〕C04.兒童模仿撕紙E12.模仿畫橫線〔5cm〕C05.抓握方木〔兒童前方10cm〕E13.快速放小丸〔10粒〕C06.放開方木E14.穿線〔6個帶孔的細長紙板〕C07.單手握兩塊方木E15.臨摹十字C08.抓小丸E16.描線C09.抓筆畫畫E17.搭樓梯〔6塊方木〕C10.前三指抓方木E18.臨摹長短均等的十字D區操作能力E19.搭金字塔〔12塊〕D01.移動插在板上的三個小木樁E20.兩點連線D02.方木左右手遞交E21.臨摹畫正方形D03.敲擊杯子E22.剪圓形D04.連接方木〔2〕E23.対折紙D05.拍手E24.剪正方形D06.伸手向第三塊方木總分評估所需物品:1.搖鈴;2.網球;3.可懸吊玩具;4.20cm×30cm的紙假設干;5.書;6.四個小丸;7.有蓋瓶子;8.筆;9.木釘板;10.剪刀;11.十二塊塊方木;12.六個珠子和線;13.形狀板;14.棒子;15.勺子;16.大口杯評定者:腦癱康復訓練評估表領域編號項目初期中期末期月日月日月日運動功能1頭部控制(抬起、豎直、活動)4個月2翻身(仰臥、側臥、俯臥變化)7個月3坐起(臥位到坐位變化)8個月4坐位移動(床、便器、輪椅間)8個月5爬(雙手、朋膝支撐爬行3m)10個月6站起(坐位到立位變化)12個月7步行(平地上行走10步)20個月8上下臺階(15cm臺階,三級)2歲9伸手抓、放物體5個月10捏取物體(直徑1厘米小物體)10個月運動功能合計分數:生活自理11進食(使用食具、送入口中、咀嚼、咽下)22個月12穿脫上衣(包括帽子、圍巾)3歲13穿脫下衣(包括鞋、襪)3歲14洗漱(洗臉、漱口、刷牙、梳頭)2.5歲15大小便(脫褲、使用便器、便后清潔)3歲生活自理能力合計分數:社會適應16理解(對語言、手勢、圖示的理解)9個月17表達(通過語言、手勢、圖示的表達)20個月18使用輔助器具(輪椅、假肢、矯形器)19參加集體活動或上學(院內和學校活動)3歲20協助院內工作(三種以上的工作或勞動)7歲21參加社會活動(使用公共設施、購物等)7歲社會適應能力合計分數:整體評估分數:評估人員簽名:評估說明:1.項目1:(1)活動自如:3分;(2)能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