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T 1343-2011 鰱養殖技術規范 苗種 _第1頁
DB51T 1343-2011 鰱養殖技術規范 苗種 _第2頁
DB51T 1343-2011 鰱養殖技術規范 苗種 _第3頁
DB51T 1343-2011 鰱養殖技術規范 苗種 _第4頁
DB51T 1343-2011 鰱養殖技術規范 苗種 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65.150DB51/T1343—2011鰱養殖技術規范苗種2012-01-01實施四川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發布IDB51/T1343—2011 12規范性引用文件 1 1本標準由四川省水產局提出并歸口。本標準由四川省質量技術監督局批準。本標準由四川巴中市水產漁政局起草。本標準主要起草人:趙偉、唐飛、張彬。1DB51/T1343—2011鰱養殖技術規范苗種本標準規定了鰱[Hypophthalmichthysmolitrix(CuvireetValenciennes)]苗種養殖的環境條件、苗種培育、魚病防治技術。本標準適用于鰱苗種池塘養殖。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17717-1999鰱魚苗、魚種質量GB/T18407.4—2001農產品安全質量無公害水產品產地環境要求NY5051無公害食品淡水養殖用水水質NY5071無公害食品漁用藥物使用準則NY5072無公害食品漁用配合飼料安全限量SC/T1008池塘常規培育魚苗魚種方法《水產養殖質量安全管理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令(2003)第[31]號規定。用生石灰按120g/m2~150g/m2或漂白粉(含有效氯28%)20g/m2~30g/m2,用水溶化后全池均勻潑2DB51/T1343—2011三天就可加注新水。注水時在進水口放置過濾網,防止敵害和野雜魚進入池內,待水加至0.6~0.8米左右時,施適量的經生石灰殺菌的發酵好的有機肥,100kg~150kg/667m2,以培育池水中的浮游生物。4苗種來源及質量4.1.1苗種來源來源于原(良)種場,并經檢疫合格。4.1.2苗種質量要求5魚苗培育5.1.1放養密度采用單養方式,根據飼養方式和出池時間及規格確定放養密度,一般以每667m2放養15萬尾~20萬5.1.2施肥及投飼5.1.4拉網鍛煉和出池魚苗培育至3cm左右的夏花魚種即可拉網鍛煉分池或出售。6魚種培育6.1放養密度鰱魚種宜采用混養方式培育,常見的搭配放養模式及放養密度見表1。表1放養密度魚種名稱放養密度(尾/667m2)鰱38000~10000鳙3800~1000鯉6.2培育方式3DB51/T1343—20116.3魚種消毒夏花魚種入池前應消毒,常見的消毒方法見表2。藥物名稱藥物濃度浸浴時間(min)食鹽+小蘇打高錳酸鉀L5mg/L~20mg/L聚維酮碘(含有效碘1%)56.4飼料種類鰱魚種飼料有:粉狀配合飼料。粉狀配合飼料應符合NY5072和GB13078的規定。6.5投飼采用搭放食臺加潑灑的方法,食臺投喂:每667平方米搭食臺3個~4個,食臺上投放用粉狀飼料加適量面粉調和成面團狀,避免飼料浪費。應嚴格按照“四定”原則進行。水溫20℃~28℃時,配合飼料的日投飼量(干重)為池塘內白鰱重量的3%~5%,每天上午9時、下午3時各投喂一次;水溫在20℃以下,28℃以上時,配合飼料的日投飼量(干重)為白鰱體重的1%~3%,每天投喂一次;采用食臺投喂,食臺上的飼料以1小時內吃完為度;自動投餌機投喂,前期使用破碎料,每次投喂量確定方法以80%的魚吃飽為度,投喂時間控制在0.5h內;投飼量應根據天氣、水質的肥瘦等情況進行調整。6.6施肥鰱魚屬濾食性魚類,主要采用施肥培育池塘內的浮游生物。肥料的使用應按照SC/T1008的規定執行。肥料以腐熟的畜糞肥、人尿、化肥等。每次每667m2施肥150公斤左右,加水后,全池均勻潑灑,或尿素2kg~3kg(碳酸氫銨加倍),過磷酸鈣或鈣鎂磷肥4kg~6kg。6.7水質管理6月~8月每隔7d~10d天加注新水一次,每次注水0.15m~0.2m,如果水質老化,應換水,排出總水量的30~60%,再注新水至原位。確保水質清爽,溶氧量不低于4mg/L。每15天左右施一次生石灰,每畝15kg~20kg,保持水質“肥、活、嫩、爽”。堅持早、中、晚巡池檢查,經常清除池邊雜草和池中腐敗污物,保持池塘環境衛生,防止病原菌的滋生;隨時掌握魚的吃食情況,并調整投飼量;觀察魚的活動情況,如發現異常,應及時處理;在雨后和午夜要特別注意巡塘,必要時開啟增氧機,防止池魚泛塘7魚病防治7.1.1預防4貫徹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魚種引進、放養時要嚴格進行檢疫和消毒;池塘、網箱和工具應嚴格消毒;細致操作,避免創傷;保持良好的環境條件。7.1.2治療鰱常見疾病的治療見表3,漁藥的使用按NY5071的規定執行。治療方法氣泡病病魚體表、鰭條及鰓絲上附有許多小氣泡,有的腸內含數量較多的白色氣泡。魚體呈無力狀游動,魚體失去平衡,浮于水面,難以下沉,有時作掙扎狀時游時停,有時頭朝下尾朝上。①發現此病,迅速注入新水;②每畝用1mg/L~1.5mg/L食鹽水均勻潑灑;③用1mg/L~1.5mg/L食鹽水加黃泥漿全池均勻潑灑。白頭白嘴病病魚自吻端至眼球處的一段皮膚色素消退,變成乳白色,唇似腫脹,張閉失靈,因而造成呼吸困難,口周圍的皮膚糜爛,有絮狀物粘附其上。①用含有效氯30%的漂白粉全池潑灑1次~2次,濃度為1mg/L。②用大黃加20倍的0.3%的氨水浸泡12h,全池潑灑,大黃的濃度為1.5mg/kg。小瓜蟲病魚體的鰓部及胸、背、尾鰭和體表皮膚形成“小白點”。用1.5mg/L干辣椒粉和1mg/L的生姜合劑加水煮沸30分鐘兌水全池潑灑,每日1次,連續2次~車輪蟲病該蟲體寄生于魚體表及鰓部,刺激魚體產生大量粘液,出現“紅頭白嘴”現象,嚴重時魚成群繞池邊狂游呈“跑馬”癥狀。①硫酸銅與硫酸亞鐵合劑(5:2)。以0.7mg/L的水體終濃度向全地潑灑。②用苦楝樹葉,每畝15kg~20kg漚水,每7d~10d換1次,有抑制車輪蟲繁殖的作用。每畝用鮮枝葉25kg~30kg,煎汁全池遍灑③每畝水面放楝樹或楓楊樹新鮮枝葉15kg~25kg漚水(扎成小捆)、隔天翻一下,每隔7d~10d大換1次新鮮枝葉。水蜈蚣池內出現被夾死的魚苗。①在無內用木框架浮于池塘水面上,在框內撒一些柴油或煤油,同時點一盞燈,使之觸油后窒息②每畝各用花椒果或菜油1kg~1.5kg。將花椒果放入鍋中燒枯研碎,再將菜油燒開,趁熱倒入油內拌勻,冷卻后在傍晚時全池潑灑,青泥苔和水網藻池內有很多青泥苔和水網藻,魚苗游入布滿青泥苔和水網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