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級中學名校試卷PAGEPAGE1絕密★啟用前山西省運城市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全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注意事項:1.答題前,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試卷和答題卡上,并將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2.請按題號順序在答題卡上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寫在試卷、草稿紙和答題卡上的非答題區域均無效。3.選擇題用2B鉛筆在答題卡上把所選答案的標號涂黑;非選擇題用黑色簽字筆在答題卡上作答;字體工整,筆跡清楚。4.考試結束后,請將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上交。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商君書·君臣》中說:“凡民之所疾戰,不避死者,以求爵祿也。明君之治國也,士有斬首捕虜之功,必其爵足榮也,祿足食也。”商鞅的這一思想()A.促進了小農經濟的發展 B.適應了兼并戰爭的需要C.旨在加強社會基層教化 D.維護了世襲貴族的特權【答案】B【解析】據本題次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影響題、目的題,時空是戰國時期的中國。材料意為:老百姓在戰爭中不怕死,就是為了獲得爵祿,那么明君就要滿足其要求,賜給他們有足夠榮譽的爵位和注意維持生活的俸祿。由此可見,商鞅意在通過軍功爵制,以爵位和俸祿鼓勵民眾在戰場上英勇殺敵,這激起了秦人的好戰心,提高了秦軍的戰斗力,適應了當時兼并戰爭的需要,B項正確;材料未涉及促進小農經濟發展的相關措施,排除A項;什五連坐法旨在加強社會基層教化,與題意無關,排除C項;軍功爵制沖擊了世襲貴族的特權,與題意無關,排除D項。故選B項。2.西漢時期,確立了“論心定罪”的法律原則,凡“志善而違于法者,免;志惡而合于法者,誅”,以致斷罪“時有出入于律之外者”。這體現出當時()A.理學滲透到法律法令的制定 B.輕罪重罰的理念C.司法審判受到儒家思想影響 D.司法體系的混亂【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西漢(中國)。據“論心定罪”“志善而違于法者,免;志惡而合于法者,誅”可知,根據做事情時的主觀意愿來斷定是否有罪,若是出于好心,即便違法了也不予處罰,這體現的是儒家思想對司法審判的影響,C項正確;理學形成于宋朝,排除A項;題干體現的是援禮入法,而不是輕罪重罰,排除B項;司法審判講究“論心定罪”,并不意味司法體系的混亂,排除D項。故選C項。3.進入宋代,書法的風格實現了由漢唐時期的“雅”向“俗”的轉變。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在舉辦宴席時,均有懸掛“書畫”的習俗,與“燒香”“點茶”和“插花”并稱為籌備宴席的“四項事宜”。這一現象出現的根源在于()A.門第觀念的淡化 B.士人階層的崛起C.理學思想的影響 D.商品經濟的發展【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原因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宋代(中國)。材料表明,宋代書法趨于世俗化,究其根源在于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市民階層興起,書法的世俗化適應了市民階層的需求,D項正確;門第觀念的淡化不會影響到書法風格,排除A項;宋朝科舉制推動士人群體擴大,但并不是推動宋代文化由“雅”向“俗”轉變的原因,排除B項;理學強調氣節、品德,不是書法由“雅”向“俗”的轉變的主要原因,排除C項。故選D項。4.唐宋時期,科舉報考者的范圍不斷擴大,各種考試規則以及出卷、閱卷、錄取程序和防范與懲治作弊等在內的制度也日趨嚴密。這()A.反映了選官制度趨向成熟 B.維護了世家大族的利益特權C.保證了科舉考試公平公正 D.提高了知識分子政治地位【答案】A【解析】本題是多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次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影響題,時空是唐宋時期。根據材料可知,唐宋時期,科舉報考者的范圍不斷擴大,這給各階層民眾提供了跨越階層的希望,各種考試規則制度也日益嚴密,提供了制度保障,說明選官制度趨向成熟,A項正確;科舉考試的規范化削弱了世家大族的特權利益,排除B項;“保證了科舉考試公平公正”的說法過于絕對,排除C項;材料表明越來越多的知識分子加入科舉,但不能看出其政治地位的提高,排除D項。故選A項。5.明朝北直隸、山東、山西是分解元朝中書省轄地的結果,浙江、福建是從元朝江浙行省分出來的;清初江南省分為江蘇、安徽兩省,湖廣省分為湖北、湖南兩省。這種以省內分家式產生新省的模式()A.導致社會動蕩不安 B.旨在強化中央集權C.容易造成國家分裂 D.有利于各地的交流【答案】B【解析】據本題次題干的提示詞,可知這是目的題、影響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明朝(中國)。根據材料可知,明代將元代的中書省和江浙行省劃分,清代又將明代的江南省和湖廣省劃分,結合所學可知,這樣做是因為行省體量過大,實力過強,威脅中央,因此劃分為更小的行省,B項正確;將大行省劃分為小行省不會導致社會動蕩不安以及國家分裂,排除A、C兩項;這一做法人為地割裂地區關聯,不利于地區交流,排除D項。故選B項。6.從16世紀初至18世紀末,先后有20多個人覲的西方使節被迫向中國皇帝行跪拜禮;1793年,英國派來的馬戛爾尼使團進入中國境內后,車隊被清廷強行插上標有“英吉利貢使”的旗幟。這可以反映出該時期明清政府()A.對外交流頻繁 B.反侵略意識增強C.民族觀念強烈 D.天朝上國的心態【答案】D【解析】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明清時期(中國)。據材料“16世紀初至18世紀末”結合所學可知,當時正值明清時期,中國實行“閉關鎖國”政策,恪守朝貢體制下妄自尊大、天朝上國的心態,D項正確;明清時期,閉關鎖國,對外貿易和交流漸趨萎縮,排除A項;題干沒有涉及到侵略與反侵略的問題,無法得出相關結論,排除B項;民族觀念強烈主要體現在對本民族的歷史、文化有著深厚的自豪感和認同感,在與其他民族交往中,強調本民族的獨特性和優越性等方面,與題干體現的妄自尊大、天朝上國的心態完全不同,排除C項。故選D項。7.“宋教仁案”發生后,上海地方審判廳開庭審理此案,被告國務總理趙秉鈞等人卻不到庭,審理未開始即告擱置。親歷其事的國民黨人鄒魯回憶說:“我向來抱著法律萬能的觀念,所以對于宋案,主張由司法解決,現在事實與理想完全相反,才曉得法律還沒有到有效的地步。”這反映了當時的中國()A.進行社會主義革命的迫切性 B.資產階級和封建勢力妥協C.傳統的官本位思想受到沖擊 D.法制近代化進程艱難曲折【答案】D【解析】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中國)。根據材料“審理未開始即告擱置”“才曉得法律還沒有到有效的地步”等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民國初年,中國處于北洋軍閥的專制統治之下,法律與民主尚不能制約封建專制,反映了法制近代化進程的艱難,D項正確;“宋教仁案”發生于1913年,此時尚沒有進行社會主義革命的條件,排除A項;題干中未提及資產階級與封建勢力妥協的相關內容,無法得出相關結論,排除B項;官本位思想是一種以官職大小和權力高低來評判個人價值和社會地位的觀念,題干內容與此無關,排除C項。故選D項。8.195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規定:“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保護富農所有自耕和雇人耕種的土地及其他財產。”195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明確工會有代表工人同企業訂立集體合同和維護工人切身利益的廣泛權利。上述舉措的目的是()A.建立健全中國特色法律體系 B.鞏固新生人民政權C.凸顯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D.適應工業化建設需要【答案】B【解析】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目的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50年(中國)。據本題材料概括得出,《土地改革法》規定實行農民土地所有制,維護富農利益,《工會法》維護工人切身利益。結合所學可知,該時期中國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這些法律措施有助于鞏固新生的人民政權,B項正確;此時還沒有進入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階段,排除A項;社會主義制度確立于1956年,工業化建設開始于1953年的“一五”計劃,均晚于題干中的時間,排除C、D兩項。故選B項。9.1953年8月,中共中央發出指示,提出要在“建設工作中堅決削減可以削減的撥款”,要“精簡行政機構和精減冗員”,還要“動員黨政軍民特別是農民注意節約糧食”。這一指示意在()A.配合土地改革在全國的推廣 B.保障國民經濟的全面恢復C.積聚資金保證國家經濟建設 D.宣揚奮發圖強時代精神【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目的題,時空是1953年的中國。根據材料可知,1953年,中共中央通過削減開支,開展節約運動,其主要意圖是為國家經濟建設積累資金,C項正確;到1952年底,土地改革在全國大陸已基本完成,排除A項;到1952年底,我國國民經濟已經得到全面恢復,排除B項;材料是開展節約運動,未反映奮發圖強的時代精神,排除D項。故選C項。10.1981年6月,黨的十屆六中全會提出,在堅持革命化的前提下,逐步實現各級領導人員的年輕化、知識化和專業化。1982年,黨的十二大黨章把“實現干部隊伍的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正式寫入黨章。據此可知,干部隊伍“四化”方針()A.實現了干部的分類管理 B.完善了國家公務員制度C.適應了改革開放的需要 D.體現了改革重心的轉移【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20世紀80年代(中國)。根據材料及所學可知,20世紀80年代正是改革開放初期,干部隊伍“四化”方針有利于提高干部隊伍的素質和能力,這適應了改革開放對干部隊伍的新要求,C項正確。干部分類管理只能體現專業化,不能完全涵蓋“四化”方針,排除A項;20世紀90年代我國開始推行公務員制度,排除B項;改革開放以來一直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排除D項。故選C項。11.截至2009年,中國累計向聯合國30項維和行動派出各類人員約2.1萬人次,是派出維和人員最多的安理會常任理事國。這表明中國()A.發展與周邊國家睦鄰友好關系 B.積極推動大國間的協調合作C.極力維護廣大發展中國家利益 D.外交行動彰顯大國責任擔當【答案】D【解析】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現代以來(中國)。根據材料可知,中國積極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展現了中國負責任的大國擔當,D項正確;聯合國“維和行動”不僅限于中國周邊,也并不是只涉及發展中國家,排除A、C兩項;中國參加維和行動與大國協調合作無關,排除B項。故選D項。12.截至2017年,我國各級各類學校共有少數民族在校學生2910.64萬人,占全國在校學生總數的10.73%,比1997年增加了1095.66萬人。這一現象有利于()A.滿足少數民族當家作主的愿望 B.貫徹落實民族平等的原則C.消除國內各民族間的文化差異 D.完成民族民主革命的任務【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影響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2017年(中國)。據本題材料可知,少數民族學生的數量不斷增長,這有助于增加少數民族學生受教育的機會,貫徹了民族平等、團結的原則,B項正確;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實施滿足了少數民族當家作主的愿望,排除A項;“消除國內各民族間的文化差異”的表述過于夸大化,排除C項;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標志著民族民主革命任務完成,排除D項。故選B項。13.1215年6月,英王約翰在無奈中與25名男爵簽下了《大憲章》,其中規定國王只是貴族“同等中的第一個”,沒有更多的權力。由貴族組成的委員會可聯合全國人民共同行使權力,來否決國王的命令。由此可見,《大憲章》()A.確立了司法獨立原則 B.維護了新興資產階級的利益C.蘊含了王在法下理念 D.奠定君主立憲制的法律基礎【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215年(英國)。《大憲章》規定國王只是貴族“同等中的第一個”,沒有更多的權力,貴族委員會可以行使權力否決國王的命令,表明《大憲章》以法律形式限制了國王權力,蘊含了王在法下的理念,C項正確。材料強調《大憲章》的作用,不涉及司法權獨立,排除A項;《大憲章》維護的是封建貴族利益,排除B項;1689年頒布的《權利法案》奠定了君主立憲政體的法律基礎,排除D項。故選C項。14.下表為近代早期部分西方學者的“國家觀”。這些觀點()學者觀點[意大利]但丁(1265-1321年)只有皇帝才能把分裂的意大利統一起來,并從理論上論述了建立君主政權的必要性[德國]胡登(1488-1523年)建立以皇帝為首的貴族民主制和統一的民族國家[英國]弗朗西斯·培根(1561-1626年)若欲國強大,威權伸張,則一國須把軍事作為舉國唯一榮譽、學問和職業A.推動了民族意識的覺醒 B.拉開了文藝復興的序幕C.摧毀了天主教會的權威 D.受到了啟蒙運動的影響【答案】A【解析】據本題次題干的提示詞,可知這是影響題、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早期西方。材料中這些觀點都主張建立統一的民族國家,具有強烈的民族主義色彩,因此這些觀點推動了民族意識的覺醒,A項正確;文藝復興開始于14世紀,與材料中的部分人物時間不符,排除B項;材料未提及“摧毀了天主教會的權威”,且宗教改革時間是在16世紀,排除C項;啟蒙運動興起于17世紀,與材料中的部分人物時間不符,排除D項。故選A項。15.1804年《法國民法典》由總則和人、財產及對于所有權各種限制、取得財產的各種方法三編構成,這種結構是對羅馬《法學階梯》的繼承。1896年《德國民法典》由總則、債務關系法、物權法、家庭法、繼承法五編構成,而這五編是對古羅馬《學說匯纂》的繼承。這可用于說明,羅馬法A.保護財產的私有性 B.彰顯了西歐的核心價值追求C.積極吸收外來文化 D.是西方近代法律制度的淵源【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歐洲)。根據題干可知,《法國民法典》和《德國民法典》在編撰體例上都繼承了羅馬法,說明羅馬法是西方近代法律制度的淵源,D項正確。雖然羅馬法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財產私有,但題干中主要強調的是法國和德國民法典對羅馬法在結構上的繼承,而非直接體現羅馬法保護財產私有性這一特點,排除A項;題干中并沒有明確提及西歐的核心價值追求是什么,也沒有相關內容表明羅馬法與西歐核心價值追求之間的聯系,排除B項;題干重點說的是近代法國和德國的民法典繼承了羅馬法的結構,而不是強調羅馬法積極吸收外來文化,排除C項。故選D項。16.1943年,英國海外宣傳規劃委員會發布《對華宣傳計劃》,重視做好英國國內關于中國抗戰的宣傳,讓英國人民了解中國和遠東;同時,強調任何涉及中國的宣傳,必須要以能夠促進中國抗日為準則。英國的上述做法A.利于維護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B.意圖構建遠東國際新秩序C.尊重了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 D.結束了在遠東的綏靖政策【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次題干的提示詞,可知這是影響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43年英國。根據所學可知,1942年,世界反法西斯聯盟建立,1943年,英國海外宣傳規劃委員會重視關于中國抗戰的宣傳,并重視宣傳工作對促進中國抗日的作用,這些做法表明英國承認了中國在二戰中的作用,有利于維護世界反法西斯同盟,A項正確;材料中做法主要反映英國承認中國在二戰中作用,意圖拉攏中國,并非要構建遠東國際新秩序,排除B項;材料中未涉及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問題,排除C項;二戰全面爆發后,英國就放棄了原有的綏靖政策,排除D項。故選A項。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52分。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從漢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開始,經過與匈奴的數次激戰,漢王朝逐漸占有了河西地區,并先后設酒泉、張掖、敦煌、武威四郡。西漢王朝對于河西四郡的經營,始終是將軍事措施與經濟開發緊密結合。“元種五年,徒天下奸猾吏民于邊”“元鼎六年,徒民以實敦煌、張掖”。《史記·平準書》又云:“初置張掖、酒泉郡,而上郡、朔方、西河、河西開田官,斥塞卒六十萬人戍田之。”河西地區具有開發綠洲農業和從事畜牧養殖的雙重條件,漢政府鼓勵邊疆人民興修水利,開渠灌溉,如敦煌郡的于澤障,農民利用澤水灌田使麥谷豐收。——摘編自雍際春《河西四郡及其戰略地位論要》材料二明永樂初年,基本消滅了黑龍江西部地區的蒙古殘元勢力,在這里設立幾良哈三衛,又招撫了黑龍江東部地區的女真等族,在黑龍江流域設置了115個衛。由于兀良哈三衛與黑龍江下游的115個衛互不相屬,因此需要建立一個統一的機構來統轄這些衛所,永樂七年,明朝政府在奴兒干設立都指揮使司,簡稱奴兒干都司。奴兒干都司和衛所的各級屬官都是明朝政府的地方官員,持有朝廷頒發的誥印、冠帶、襲衣等。明政府在奴兒干都司的轄區內修建了許多驛路,設置驛站,以保證奴兒干都司與京師及各地的聯系。按照明朝政府規定,奴兒干都司所轄部民必須定期進京朝貢,貢品主要是當地的土特產,如馬匹、貂皮等。明朝政府則給予朝貢者以豐厚的賞賜。——摘編自周喜峰《明朝的奴兒干都司》(1)根據材料一,概括漢朝經營河西四郡的措施。(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明朝設置奴兒干都司的作用。【答案】(1)措施:移民實邊;墾荒屯田;發展農業和畜牧(養殖業);興修水利,開渠灌溉。(答出三點即可)(2)作用:統一協調了東北地方權力(統一了東北地方的管理);加強了對東北地區的管轄控制(加強了中央集權);促進了東北地區的經濟發展;有利于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發展;推動了東北與京師及各地的聯系,促進了民族交融。(答出四點即可)【解析】【小問1】本題是概括分析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漢朝時期的中國。措施:根據材料一“元狩五年,徙天下奸猾吏民于邊”“徙民以實敦煌、張掖”可以得出移民實邊;根據材料一“斥塞卒六十萬人戍田之”可以得出墾荒屯田;根據材料一“河西地區具有開發綠洲農業和從事畜牧養殖的雙重條件”可以得出發展農業和畜牧(養殖)業;根據材料一“鼓勵邊疆人民興修水利,開渠灌溉”可以得出興修水利,開渠灌溉。【小問2】本題是概括分析類材料分析題。本題時空是明朝時期的中國。作用:根據材料二“需要建立一個統一的機構來統轄這些衛所”可以得出統一協調了東北地方權力;根據材料二“明政府在奴兒干都司的轄區內修建了許多驛路,設置驛站”“明政府則給予朝貢者以豐厚的賞賜”可以得出加強了對東北地區的控制管轄,促進了東北地區的經濟發展;結合所學可以得出有利于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發展,推動了東北與京師及各地的聯系,促進了民族交融。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宗族法主要是指封建社會中后期,適用于一宗一族的強制性規范,一般以家法、家訓、族規等名目出現。它是微觀層次上的法律,是宏觀層次上國家法的必要補充。尊長和卑幼是宗族法規定的兩大等級。現存明代宗族法中幾乎都有這樣的規定,族人必須“明尊卑”“敬長上”“尊卑有倫,不可侵犯”。宗族法繼承了古代“重農”的傳統,反復勸誡族人“務本”,“重農”的目的就是“抑工商”,在這一點上,宗族法與國法相同。宗族法又極力標榜土地的價值,土地的多少成為家道興旺與否的唯一標志。土地由多變少,便是家道衰落。許多宗族法中都有“保遺業”等條款,要求族人保有祖業。許多大商人在擴大祖業的鼓動下,“以末致財,以本守之”,這在很大程度上支配著社會資本的流向,使之用于買田置地,而非用來擴大工商業規模,抽選了用于工商業的資本。——摘編自尹成波《古代經濟與法律的互動-以明代為主的分析》(1)根據材料,指出明代宗族法的特點。(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明代宗族法的影響。【答案】(1)特點:具有強制性;等級秩序嚴明;具有重農抑商傾向;重視土地;重視祖業。(答出三點即可)(2)影響:維護了封建等級制度;有利于社會秩序的穩定;抑制了工商業的發展。【解析】【小問1】本題是材料題之概括分析題,時空是明朝時期。根據材料“適用于一宗一族的強制性規范”可得出具有強制性;根據材料“尊長和卑幼是宗族法規定的兩大等級”可得出等級秩序嚴明;根據材料“宗族法繼承了古代‘重農’的傳統,反復勸誡族人‘務本’,‘重農’的目的就是‘抑工商’”可得出具有重農抑商傾向;根據材料“宗族法又極力標榜土地的價值”可得出重視土地;根據材料“許多宗族法中都有‘保遺業’等條款,要求族人保有祖業”可得出重視祖業。【小問2】本題是材料題之概括分析題,時空是明朝時期。根據材料“宗族法主要是指封建社會中后期,適用于一宗一族的強制性規范,一般以家法、家訓、族規等名目出現。它是微觀層次上的法律,是宏觀層次上國家法的必要補充。尊長和卑幼是宗族法規定的兩大等級。”可得出維護了封建等級制度;根據材料“現存明代宗族法中幾乎都有這樣的規定,族人必須‘明尊卑’‘敬長上’‘尊卑有倫,不可侵犯’。”及所學可得出有利于社會秩序的穩定;根據材料“宗族法繼承了古代‘重農’的傳統,反復勸誡族人‘務本’,‘重農’的目的就是‘抑工商’”“宗族法又極力標榜土地的價值”可得出抑制了工商業的發展。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英國文官考試制度演進時期特征具體表現一戰前分類尚未健金文官主要有二類級劇,一類是“智力工作”,一類是“機械工作”。“智力工作”人員錄取考試科目都是筆試科目,有英語、歷史等;“機械工作”考試科目有地寫、算術等二戰前已趨定型根據職等分成三類:行政級人員考試科目;作文、英語、現代或基礎經濟、日用科學等:選考科目有歷史、經濟、政治、法律等,執行級人員考試科目:英文、數學、普通知識等;選考科目有初等數學、高等數學等。文書級人員考試科目:英文、數學等;選試科目有法文、德文等二戰后
這一時期將二戰中發明的“鄉登考試法”,即品能測試法,應用到文官考試中,與筆試并行20世紀70年代后不斷細化富爾頓改革在某種程度上影響了考試的內容,具體內容有:行政學員,報名資格為20-28歲之間,獲得榮譽生學位,考試包括三個項目;筆試一天半;口試兩天:個別接見——摘編自嚴世雄《西方國家公務員價值觀的歷史演進》(1)根據材料,概括英國文官考試制度的特點。(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談談英國文官考試制度演進對當今中國公務員制度建設的啟示。【答案】(1)特點:漸進改革,日益完善(不斷演進);考試內容多樣化,擇優錄用;趨于專業化;原則具有延續性和普適性。(2)啟示:公務員考錄應采取公開考試、嚴格考察、平等競爭、擇優錄取的方式;公務員制度建設應立足于國情并順應社會發展趨勢;應推動公務員隊伍的專業化。【解析】【小問1】本題是材料題之概括分析題。時空是近代(英國)。據材料“一戰前”“二戰前”“二戰后”“20世紀70年代后”等可知,“漸進改革,日益完善(不斷演進)”“原則具有延續性和普適性”;根據材料“筆試”“品能”“口試”“作文”“英語”“政治”等可知,“考試內容多樣化,擇優錄取”;根據材料“行政級人員考試”“執行級人員考試”“文書級人員考試”等可知,“趨于專業化”。【小問2】本題是綜合題之開放創新題。時空是近代(英國)。據材料及所學知識,從考試方式、專業化以及符合國情等方面來作答,可知公務員考錄應采取公開考試、嚴格考察、平等競爭、擇優錄取的方式;公務員制度建設應立足于國情并順應社會發展趨勢;應推動公務員隊伍的專業化。20.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以新制度主義的視角來對近代以來中國政治制度的發展脈絡加以分析,可以明顯看出其存在一條貫穿始終的歷史線索,即制度創新。整體而言,近代中國的政治制度發展可以概括為三條道路:一是效法西方資本主義的政治制度發展道路;二是在國民黨統治區,以孫中山的政治設計為基礎,受多種因素影響所形成的政治制度發展道路;三是在革命根據地,以馬克思主義政權建設理論為指導,結合中國國情所探索出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發展道路。近代中國的政治制度發展歷程表明,處理好制度移植與本土化的關系,將現代政治文明與中國國情有機結合,將政治變革與社會變革相結合,建立與民眾的密切聯系,建立穩固的基層政權,加強政府能力,建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聚焦高頻考點的試題及答案揭秘
- 增強前臺文員團隊合作精神的工作計劃
- 2024小語種考試綜合素質提升及試題及答案
- 2025年特許金融分析師考試知識溫習要點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國際金融理財師考試長期資產評估試題及答案
- 備考2024年網絡編輯師證書考試的試題及答案
- 把握趨勢2025年國際金融理財師試題及答案
- 實踐技能2025年特許金融分析師考試試題及答案
- 銀行從業資格證考試有效督促學習成果的方法試題及答案
- 2025年理財師考試考點的綜合復習策略試題及答案
- 第 5 單元分數加法和減法評估檢測題(單元測試)無答案五年級下冊數學蘇教版
- 2025-2030中國玄武巖纖維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投資評估規劃分析研究報告
- 2024年河南高職單招職測模擬題庫及答案解析(共100道試題)
- 建設單位工程項目管理辦法
- 海員的考試試題及答案
- 小學一年級數學20以內進位、退位加減法口算
- 中藥藥理學知到課后答案智慧樹章節測試答案2025年春浙江中醫藥大學
- 課題申報參考: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教育研究新范式
- 《戲劇影視經典作品賞析》課件-《我在天堂等你》
- 壓力管道設計培訓資料2
- 第11課《山地回憶》課件-七年級下冊語文(統編部編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