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07T 102-2022 北川茶葉加工技術規范 _第1頁
DB5107T 102-2022 北川茶葉加工技術規范 _第2頁
DB5107T 102-2022 北川茶葉加工技術規范 _第3頁
DB5107T 102-2022 北川茶葉加工技術規范 _第4頁
DB5107T 102-2022 北川茶葉加工技術規范 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5107I 2 2 2 2 3 3 6 7 9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牛義貴、鄒杰、馮濤、黎開強、王曉芳、霍冬霞1北川茶葉加工技術規范GB2762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污染物GB2763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農藥最大GB5009.3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水分的GB5009.4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灰分的GB/T8303茶磨碎試樣的制備及其干物質GB/T8313茶葉中茶多酚和兒茶素類含量的檢GB/T8321(所有部分)農藥合理使GB14881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生產通2NY413硅酸鹽細菌肥料NY/T5010無公害農產品種植業產地環境條件NY/T5018―2015茶葉生產技術規程NY/T5019無公害食品茶葉加工技術規程4產地范圍北川茶葉的產地范圍為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縣現轄行政區域,東經103o45'02"~104o43'12",北緯31o33'17"~32o13'17",東接江油北川茶葉按制作工藝主要分為綠茶、紅茶、黑茶、北川茶葉品質按鮮葉采摘標準和感官品質分為:特種(限綠茶和花茶)、高特、特點海拔540m。天,年平均降雨量1230.5mm,年平均相對濕度為76%RH,年平均日照時數867.1h。38.1.1色澤正常,無劣質、無異味,不得含有非茶類夾雜物,不著色,不添加任何人工及化學合成物4凈凈凈凈濃5水分(質量分數)/%≤粉末(質量分數)/%≤總灰分(質量分數)/%≤粗纖維(質量分數)/%≤酸不溶性灰分(質量分數)/%≤水溶性灰分,占總灰分(質量分數)/%≥水溶性灰分堿度(以KOH計質量分數)/%游離氨基酸總量(質量分數)/%≥注2:當以每100g磨碎樣品的毫克當量表示水溶性灰分堿度時,限量最小值為17.8,限量最大水分(質量分數)/%≤粉末(質量分數)/%≤總灰分(質量分數)/%≤粗纖維(質量分數)/%≤酸不溶性灰分(質量分數)/%≤水溶性灰分,占總灰分(質量分數)/%≥6水溶性灰分堿度(以KOH計質量分數)/%注2:當以每100g磨碎樣品的毫克當量表示水溶性灰分堿度時,限量最小值為水分(質量分數)/%≤粉末(質量分數)/%≤總灰分(質量分數)/%≤茶梗(質量分數)/%≤水分(質量分數)/%≤粉末(質量分數)/%≤總灰分(質量分數)/%≤含花(質量分數)/%≤水分(質量分數)/%≤粉末(質量分數)/%≤總灰分(質量分數)/%≤8.4凈含量9檢驗規則79.1組批9.3試樣制備9.4檢驗檢驗項目為感官品質、水分、粉末、茶梗(黑茶)、含花(花茶)和凈9.4.2型式檢驗產品正常生產時,每一年進行一次型式檢驗。檢驗項目為本文件第8章規定的全部項目。有下列情9.5判定規則9.5.1經檢驗,全部項目符合本文件要求,判定為合格品。9.5.2檢驗結果中衛生指標有一項不合格,則判定該批為不合格品;理化指標中有一項不符合要求或9.5.3對檢驗結果有爭議時,應對留存樣或在同批產品中重新加倍取樣,對不合格項目進行復驗,以8產品的貯存應符合GB/T30375的規定,應貯存于低溫、干燥、清潔、無異味的專用倉庫中,嚴禁在規定的運輸、貯存條件下,綠茶、紅茶、花茶保質期不超過9A.1茶園規劃與建設茶園應選擇在符合本文件第6章規定的自然環境,生態條件良好,遠離污染源,并具有可持續生產A.1.2茶園環境A.1.2.1茶園應遠離化工廠及其它對土壤、水體、氣體等有毒有害各類污染。A.1.2.2茶園與主干公路、荒山、林地和農地等的邊界應設立緩沖帶、隔離A.1.3茶園建設A.1.3.1茶園四周應植樹造林,茶園的上風口應營造防護林,茶園內宜適當種植遮蔭樹,主要道路、溝A.1.3.3茶園開墾應注意水土保持。宜根據不同坡度和地形,選擇適宜的方法和施工技術。平地和坡度15°以下的緩坡地應高開墾,坡度在15o~25o時,應修建內傾等高梯級園地。A.2茶樹種植A.2.1茶苗和品種A.2.1.2茶樹品種應適應當地的土壤、氣候條件和適制A.2.1.3禁止使用基因工程繁育的種子和苗木。A.2.2定植時間茶苗定植分春季定植和秋季定植,春季定植在每年A.2.3定植方式A.2.4茶苗定植A.2.4.2茶苗移栽深度為3cm~10cm之間,用回填土壓緊根莖部,再薄蓋一A.3茶園管理A.3.1土壤管理A.3.2施肥不含氯有機―無機復混肥料應符合GB/T18877的規定,微生物肥料應符合NY227、NY410、NY411、A.3.3灌溉A.3.3.1土壤相對含水量低于7A.3.3.3根據土壤水分、茶樹長勢、氣候條件等情況,確定合理的灌水量和灌溉時間。A.3.4茶樹修剪A.3.4.1修剪方式A.3.4.2定型修剪定型修剪目的是栽苗后每年剪、采培育高產樹形、樹冠。新植茶樹進行3~4次定型修剪,第1剪留A.3.4.3輕修剪和深修剪A.3.4.3.1輕修剪幼年茶樹在定型修剪后應經過2次輕修剪,以擴大篷面、平A.3.4.3.2深修剪A.3.4.4重修剪和臺刈A.3.4.4.1重修剪復壯。一般在5月下旬~6月上旬,離地30cm~4對重剪不能恢復樹勢的衰老茶樹在離地5cm~10cm處或齊地,用臺刈鋏或割灌機剪去地上所有枝A.3.4.5邊緣修剪每年春茶結束后進行適度修剪,重新培植樹冠,復壯A.4病、蟲、草害防治A.4.1綜合防治將各類病蟲草害控制在允許的經濟閾值內,將農藥殘留降低到規定標準的范圍以內。A.4.2農業防治A.4.2.1換種改植或發展新茶園時,應選用對病、蟲害具有抗性或耐性的品種。引種時,應進行植物A.4.2.2合理控制茶樹高度,春茶后宜進行A.4.2.3秋末宜結合施基肥,進A.4.2.4秋末將茶園根際附近的落葉及表土清理至行間深埋。A.4.3物理防治A.4.3.1利用害蟲的趨光性,在其成蟲發生期,在田間點燈,進行燈光誘殺。A.4.3.3對發生較輕、為害中心明顯及有假死性的害蟲,進行人工捕殺。A.4.4生物防治A.4.4.1保護和利用當地茶園中的有益生物,減少因人為因素對天敵的傷害。A.4.5化學防治A.4.5.1有害生物的防治指標和防治適期按NY/T5018附錄A規定執行。A.4.5.2宜采用低容量噴霧,蓬面害蟲實行蓬面掃噴;對茶叢中下部害蟲,宜采用側位噴霧。A.4.5.3農藥施藥量與安全間隔期按GB/T8321(所有部分)的規定執行;有害生物化學防治按NY/TA.4.6越冬管理A.5鮮葉采摘與裝運A.5.1采摘A.5.1.1采摘標準A.5.1.2采摘方式和時間A.5.1.2.2采摘方法應采用提手采,不應掐采、掠采,保持芽葉完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