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少版七年級上冊生物1.4多種多樣的動物單元檢測有答案解析_第1頁
冀少版七年級上冊生物1.4多種多樣的動物單元檢測有答案解析_第2頁
冀少版七年級上冊生物1.4多種多樣的動物單元檢測有答案解析_第3頁
冀少版七年級上冊生物1.4多種多樣的動物單元檢測有答案解析_第4頁
冀少版七年級上冊生物1.4多種多樣的動物單元檢測有答案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冀少版七年級上冊生物1.4多種多樣的動物單元檢測總分:100分一單選題(共25題,總分值50)1.河蚌體內珍珠的形成過程是A.由外套膜分泌的珍珠質包被異物形成的B.由閉殼肌的分泌物包被異物形成的C.由斧足上的細胞分泌的黏液形成的D.由貝殼外層細胞分裂形成的2.“金蟬脫殼”的本意是指昆蟲A.產卵繁殖后代B.卵孵化成幼蟲C.蛹羽化成昆蟲D.退去限制身體進一步生長的外骨骼3.蝗蟲和蚯蚓的共同特征是A.身體分節B.體表具有外骨骼C.具有剛毛D.體內有脊柱4.下列器官與鳥的呼吸無關的是A.氣管B.鰓C.肺D.氣囊5.下列哪項不是哺乳動物的重要用途?A.是人類食物中動物蛋白的重要來源B.一些哺乳動物的皮毛具有經濟價值C.很多哺乳動物是人類的得力助手D.有的哺乳動物有時會傳播疾病6.在觀察蚯蚓的實驗中,要注意保持蚯蚓體表濕潤.主要原因是A.有利于蚯蚓正常活動B.有利于蚯蚓血液循環C.有利于蚯蚓正常呼吸D.有利于蚯蚓正常消化7.下列屬于腔腸動物的有A.烏賊B.蝦C.海豹D.珊瑚蟲8.下列有關線形動物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A.身體細長,呈圓柱形B.有些自由生活,有些營寄生生活C.體表有鱗片D.有口有肛門9.列關于幾種動物特征的敘述,錯誤的是A.鯉魚用鰭游泳,用鰓呼吸B.蟾蜍幼體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C.家燕體表被覆羽毛,前肢變成翼D.獵豹體表被毛,體內有膈10.觀察活鯽魚時發現鯽魚的口與鰓蓋后緣交替張合,這一過程主要完成了A.捕食B.排泄C.呼吸D.喝水11.魚流出鰓的水與流入鰓相比,其溶解的氣體成分的變化是A.二氧化碳增多,氧氣減少B.二氧化碳減少,氧氣增多C.二氧化碳和氧氣都減少D.二氧化碳和氧氣都增多12.家畜一般是指人們飼養的A.軟體動物B.節肢動物C.鳥類動物D.哺乳動物13.下列屬于恒溫動物的是A.青蛙B.鯊魚C.海龜D.野鴨14.夏天的早晨,在鄉村,常常可看見養魚人用水泵抽水,將水噴入魚塘,其目的是A.攪動水體,使餌料分散B.促使魚多運動,不生病C.振動水面和空氣,增加水體含氧量D.驅趕魚群向四周散開,充分利用水體15.蛔蟲寄生在人體的小腸內,它的消化器官及攝取食物的特點是A.消化器官完全退化,攝取已消化的食糜B.消化器官結構簡單,攝取半消化的食糜C.消化器官未完全退化,攝取已消化的食糜D.消化器官完全退化,攝取半消化的食糜16.圖為5種魚對水溫和含鹽量的忍受程度,這5種魚中能分布在北極海域、熱帶湖泊或全球分布的分別是()A.1、2、3B.5、3、4C.3、4、2D.2、1、517.鯽魚不斷地用口吞水,由鰓孔排出水,其意義是A.讓食物隨水進入口中,完成攝食和消化作用B.吞水排水,調節身體重量,有助于游泳C.吞入新鮮水,保持體內外水分的平衡D.水中氧滲入鰓絲中的毛細血管內,血液中二氧化碳滲出毛細血管排入水中,從而完成呼吸作用。18.以下四種動物的生長發育流程圖中,表達正確的是A.人體:受精卵→胎盤→臍帶→嬰兒B.家鴿:受精卵→卵黃→系帶→雛鴿C.青蛙:受精卵→成蛙→幼蛙→蝌蚪D.家蠶:受精卵→幼蟲→蛹→成蟲19.以下對動物特征的描述不正確的是A.鯽魚體表被覆鱗片,用鰓呼吸B.青蛙幼體、成體都用肺呼吸C.家鴿體表被覆羽毛,前肢為翼D.大熊貓胎生、哺乳20.“魚兒離不開水”,下列不屬于魚類適應水生生活的特征是A.用鰓呼吸B.體表覆蓋鱗片C.身體背部有脊柱D.側線感知水流方向21.結構簡單、有口無肛門是腔腸動物的特征,以下不屬于該動物類群的是A.海蟄B.珊瑚蟲C.海葵D.河蚌22.下列動物中屬于魚類的一組是:①中華鱘②泥鰍③海馬④章魚⑤鯨魚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②④D.①②⑤23.關于動物的結構與生活環境相適應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家鴿的前肢變成翼適應空中飛行生活B.魚用鰓呼吸適應水中的生活環境C.家兔用肺和氣囊呼吸適應多變的環境D.昆蟲的外骨骼適應陸地干燥的生活環境24.下圖是四種昆蟲翅的形態示意圖,其中屬于金龜子翅的是ABCD25.下列關于動物形態結構特點與功能的敘述,錯誤的是A.兔的牙齒分化為門齒、臼齒,盲腸發達,與其吃植物的習性相適應B.節肢動物體表的外骨骼,可防止體內水分蒸發C.魚鰓內含有豐富的血管,有利于魚在水中呼吸D.家鴿具有喙,是其適于飛行的主要原因二實驗題(共兩題,每空2分總分值34分)26.學習了蝗蟲呼吸后,同學們對蝗蟲的呼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并出現了意見分歧,有些同學認為其呼吸器官在頭部,有些同學則認為在胸腹部,各抒己見,互不相讓.最終決定通過探究實驗來解決這一難題,請你幫助他們共同完成探究.實驗器材和用具:試管、活蝗蟲、清水(1)提出問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作出假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實驗步驟:①取兩支試管,編號為甲、乙,并放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清水.②把兩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蝗蟲甲、乙試管中,甲中蝗蟲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浸人水中,露出____________________部;乙中的蝗蟲的_________________浸人水中,露出______________部.③一段時間后,觀察兩只蝗蟲的存活情況.④結果預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7.如圖是觀察蚯蚓的外部形態及運動的實驗,請結合實驗步驟和圖示回答下列問題:(1)取一條活蚯蚓,可發現其身體是有許多環形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構成,這使它的軀體運動靈活.如圖所示__________________端是蚯蚓身體的前段.理由是肥厚且無節間溝的__________________靠近身體的該端.(2)用手指觸摸蚯蚓身體顏色較淡的腹面處,會感覺有小的突起,這些小突起叫______________.用放大鏡觀察這些小突起,可發現它們朝身體的后方,具有輔助___________________功能.(3)用手觸摸蚯蚓,還能感覺到它的體表有____________________,故實驗中要不斷用浸濕的棉球輕擦蚯蚓的體表,這樣做是為了使其體表保持濕潤,有利于蚯蚓用__________________來呼吸.(4)實驗完畢后,應將蚯蚓如圖處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解答題(簡答題)(共2題,總分值16)28.請根據下面鯽魚的圖片回答問題:(1)鯽魚在體形方面能適應水中生活的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體表有___________覆蓋.(2)鯽魚的鰓絲中密布著大量的毛細血管,當魚的口和鰓蓋后緣交替張合時,水從口流進,經過鰓絲時,溶解在水里的__________________就滲入鰓絲中的毛細血管里,而血液里的__________________就從毛細血管滲出,排到水中.(3)鯽魚通過尾部和_______________的擺動以及__________的協調作用游泳.(1空1分共6分)29.如圖所示的克氏原螯蝦(俗稱“小龍蝦”)是一種生活在淡水中的節肢動物,原產美洲,在我國為外來入侵生物.請回答:(1)像“小龍蝦”一類的節肢動物,體表具有堅硬的_____________,除了身體分節外,___________也分節.(2)結合“觀察與解剖無脊椎動物”的方法與技能,試著觀察和解剖“小龍蝦”.“小龍蝦”的某些細微結構肉眼無法看清,可以借助_____________進一步觀察;要拆下“小龍蝦”的口器需要用的工具是__________.(3)剪開“小龍蝦”的體壁,觀察內部結構時,為了避免損傷內部器官,剪刀頭應____________.(4)“小龍蝦”作為一種入侵物種,它的危害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請舉1例).(5)為防止外來物種的入侵,請提出1項建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空2分共10分)答案解析一單選題(共25題,總分值50)1.答案:A解析過程:考點:軟體動物的主要特征及其與人類的關系.

分析:河蚌屬于軟體動物,身體柔軟,有外套膜,能分泌珍珠質形成貝殼,據此解答.

解答:解:蛤蚌具有左右兩瓣貝殼,背緣絞合,腹部分離,貝殼內軟體部主要有外套膜、內臟團、足等,外套膜位于體之兩側,與同側貝殼緊貼,構成外套腔.當我們掰開一個河蚌的殼后就可看到貼在貝殼上的這一片狀結構.蛤、蚌類的貝殼的結構分三層,外層為角質層,中層為棱柱層.這兩層是外套膜邊緣分泌而成的,最里面一層,也就是我們可以看到的最里面的與珍珠光澤類似的一層,叫做珍珠層.珍珠層是由外套膜全部表面分泌的珍珠質而構成的.

故選:A

點評:解答此題的關鍵是掌握軟體動物的主要特征,了解外套膜的特點及功能.2.答案:D解析過程:解析:昆蟲的體表具有堅硬的外骨骼,其主要作用是保護和支持內部的柔軟器官、防止體內水分的蒸發散失,這是適應陸地生活的特點之一,外骨骼不能隨著昆蟲身體的生長而長大,所以在金蟬的生長發育過程中,有脫掉原來的外骨骼的現象,這就是蛻皮,因此“金蟬脫殼”的殼是外骨骼。3.答案:A解析過程:蚯蚓屬于環節動物,蝗蟲屬于節肢動物.節肢動物的主要特征是身體由許多體節構成,體表有外骨骼,足和觸角分節;環節動物的身體由許多彼此相似的環狀體節構成.因此蝗蟲和蚯蚓的共同特征是身體分節.點評: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熟知蝗蟲和蚯蚓的結構特征,分別屬于那類動物.4.答案:B解析過程:

試題分析:鳥能夠在空中飛行,飛行時需要大量的能量,因此它能夠進行雙重呼吸,家鴿用肺呼吸,氣囊輔助呼吸,當兩翼舉起時,氣囊張開,空氣由氣管進入肺,一部分在肺內進行氣體交換,一部分進入氣囊,當兩翼下垂時,氣囊收縮,氣體又一次經過肺,在肺內再次進行氣體交換,這種特殊的呼吸方式叫雙重呼吸,可見肺、氣囊、氣管與呼吸有關,魚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

考點:本題考查的是鳥類適于空中飛行的呼吸器官。

點評:此題為基礎知識題,解答此題的關鍵是知道鳥類的氣囊能貯存氣體,進行氣體交換的場所是肺。5.答案:D解析過程:哺乳動物與人類的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有的哺乳動物有時會傳播疾病”反映的是對人類生活不利的一面,不屬于重要用途。6.答案:C解析過程:解析:蚯蚓是靠體壁來進行氣體的交換,體壁有豐富的毛細血管,所以只有保持濕潤才能保證蚯蚓正常呼吸。7.答案:D解析過程:解析:腔腸動物是最低等的多細胞動物,生活在水中,體壁由內胚層、外胚層和中膠層構成,體內有消化腔,有口無肛門。如海蜇、珊瑚蟲等,可見D符合題意。8.答案:C解析過程:9.答案:B解析過程:魚類的特征是:終生生活在水中,體表大都覆蓋有鱗片,減少水的阻力,用鰓呼吸,用鰭游泳,體溫不恒定.兩棲動物的特征是: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成體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陸地上,用肺呼吸,同時用皮膚輔助呼吸.鳥類的特征:有喙無齒,身體被覆羽毛,前肢特化為翼,長骨中空,心臟四腔,用肺呼吸,有氣囊輔助呼吸,體溫恒定,卵生.哺乳動物的特征:體表被毛覆蓋有保溫作用,體腔內有膈,牙齒分為門齒、臼齒、犬齒,心臟四腔,用肺呼吸,體溫恒定、胎生哺乳等特征.解:A、鯉魚終生生活在水中,用鰭游泳,用鰓呼吸.A敘述正確;B、蟾蜍屬于兩棲動物,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B敘述錯誤;C、家燕屬于鳥類,體表被覆羽毛,前肢變成翼鯉魚飛行.C敘述正確;D、獵豹屬于哺乳動物,體表有毛,保溫;體腔內有膈.D敘述正確;故選:B.10.答案:C解析過程:解析:魚類終生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鰓上有許多鰓絲,鰓絲里密布毛細血管,當水由口流進,經過鰓絲時,溶解在水里的氧就滲入鰓絲中的毛細血管里,而血里的二氧化碳浸出毛細血管,排到水中,隨水從鰓蓋后緣的鰓孔排出體外,所以魚用鰓呼吸,鰓上有許多鰓絲,鰓絲里密布毛細血管,當水由口流進,經過鰓絲時,溶解在水里的氧就滲入鰓絲中的毛細血管里,而血里的二氧化碳浸出毛細血管,排到水中,隨水從鰓蓋后緣的鰓孔排出體外。11.答案:A解析過程:

試題分析:魚的呼吸器官是鰓,水在流經魚的鰓時,鰓絲內的毛細血管和水進行氣體交換,魚體內的二氧化碳排到水中,水中溶解的氧氣進入血液,魚流出鰓的水與流入鰓相比,二氧化碳增多,氧氣減少,選A

考點:本題考查魚的呼吸知識,解答此題需要學生懂得魚類用鰓呼吸的原理。12.答案:D解析過程:家畜一般是指人類飼養的哺乳動物,如豬、牛、羊等;家禽一般是指人類飼養的鳥類,如雞、鴨、鵝等.只有D符合題意.故選:D.13.答案:D解析過程:鳥類和哺乳動物,它們的體表大都被毛(羽毛),循環路線有體循環和肺循環,體內有良好的產熱和散熱的結構,所以能維持正常的體溫,為恒溫動物.野鴨是鳥類,體溫恒定;故選D.14.答案:C解析過程:夏天,氣溫高,氣體的溶解度減小,所以水中的氧氣含量少,這時養魚人用水泵抽水,將水噴入魚塘,目的是振動水面和空氣,增加水體含氧量,使得魚能夠有足夠的氧氣呼吸。15.答案:B解析過程:16.答案:D解析過程:考點:水生動物及其與環境相適應的特征.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同學們的識圖能力.了解縱坐標、橫坐標的意義.

解答:解:根據圖示可知,1生活在溫度最高,鹽分最低的水域,2生活在鹽度最高,溫度最低的水域,3生活在鹽度最高,溫度適中的水域,4生活在溫度較低,鹽分較低的水域,5生活在鹽度和溫度都適中的水域.所以2是北冰洋的特有種,1只能生活在熱帶湖泊中,5分布最為廣泛.

故選:D.

點評:解題的關鍵是看懂圖示意思,就要學好數學中的坐標軸的意義,需要同學們能夠各科知識融會貫通.17.答案:D解析過程:魚類的呼吸器官是鰓,鯽魚的口與鰓蓋不停的閉合,與呼吸有關。18.答案:D解析過程:A、人的生殖發育順序是:有一個精子進入卵細胞,與卵細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發育成胚胎,并于懷孕后8周左右發育成胎兒,胎兒已具備人的形態;懷孕到40周左右,胎兒發育成熟,成熟的胎兒和胎盤一起從母體的陰道排出,就是嬰兒,所以正確的順序是:受精卵→胚胎→胎兒→嬰兒,A錯誤.B、家鴿的發育從受精卵開始,經過孵化,雛鴿破殼而出,經過育雛發育成成體家鴿.即:受精卵→雛鴿→成體家鴿,B錯誤.C、青蛙的發育從受精卵開始,受精卵孵化出小蝌蚪,小蝌蚪先長后肢,再長前肢,最后尾巴逐漸消失,變成小幼蛙,幼蛙逐漸長成成蛙.即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C錯誤.D、家蠶的發育過程是完全變態發育,昆蟲在個體發育中,經過卵、幼蟲、蛹和成蟲等4個時期的叫完全變態發育.D正確.19.答案:B解析過程:A、鯽魚屬于魚類,生活在水中,體表大多有鱗片,用鰓呼吸,用鰭游泳,體溫不恒定,卵生.不符合題意.B、青蛙屬于兩棲類,皮膚裸露,其幼體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成體青蛙,既可以生活在水中,也可以生活在陸地上,用肺呼吸,兼用皮膚輔助呼吸,體溫不恒定,卵生,屬于變態發育.符合題意.C、家鴿屬于鳥類,多數營飛行生活,被覆羽毛,前肢變成翼,有氣囊,輔助肺完成雙重呼吸,體溫恒定,卵生等.不符合題意.D、大熊貓屬于哺乳類,體表被毛,胎生哺乳,體溫恒定,用肺呼吸,體內有膈,屬于哺乳類.不符合題意.故選B。20.答案:C解析過程:本題考查的是魚適于水中生活的形態結構特點和生理特點。魚類適于水中生活的特點:①魚身體的顏色上深下淺為魚的保護色。②身體呈流線型中間大兩頭小。③身體表面覆蓋鱗片,保護身體;鱗片表面有一層粘液,游泳時減小水的阻力。④身體兩側有一行側線,側線和神經相連,主要是測定方向和感知水流的作用。⑤魚的身體長有胸鰭、背鰭、腹鰭和尾鰭是魚在水中的運動器官。⑥魚用鰓呼吸。⑦體內有鰾,主要作用是調節身體的比重,鰾在鰭的協同下,可以使魚停留在不同的水層里。故選C21.答案:D解析過程:

試題分析:腔腸動物都是生活在水中,體壁有兩胚層,體內有消化腔,有口無肛門,食物和食物殘渣都由口進出,體內沒有骨骼(無脊椎骨)屬于無脊椎動物,珊瑚蟲、海葵、海蜇、水螅、水母都是腔腸動物,河蚌屬于軟體動物,所以此題答案為D。

考點:本題考查的是腔腸動物的特征。

點評:此題為基礎題,較易,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熟記腔腸動物的特征。22.答案:A解析過程:解析:魚類的主要特征是終生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用鰭游泳,體表大多有轔片,①中華鱘、②泥餓、③海馬都用鰓呼吸,用鰭游泳,具有魚類的特征是魚類,④章魚身體柔軟,有外套膜,是軟體動物,⑤鯨生活在水中,但是用肺呼吸,胎生,體溫恒定,因此是哺乳動物。23.答案:C解析過程:解析:A、家鴿前肢變成翼,展開面積大,呈扇形,適于扇動空氣飛行,因此適于空中飛翔,故不符合題意;B、魚用鰓呼吸,適于吸收水中的氧氣,因此適于水中生活,故不符合題意;C、家兔用肺呼吸,沒有氣囊結構,故符合題意.D、蝗蟲具有外骨骼,外骨骼具有保護支持作用,可以防止體內水分的蒸發,適應干旱的環境.故符合題意;故選C.24.答案:B解析過程:A、蝗蟲的前翅革質,后翅膜質為直翅,故不符合題意;B、金龜子前翅為角質硬化的鞘翅,后翅膜質為鞘翅,故符合題意;C、蝴蝶的身體和翅密被鱗片和毛,翅二對,膜質,各有一個封閉的中室,翅上被有鱗毛為鱗翅,故不符合題意;D、蒼蠅僅具一對膜質前翅,后翅退化為平衡棒為雙翅,故不符合題意。25.答案:D解析過程:解析:A、兔是草食性動物,與其食性相適應,家兔的牙齒分為門齒和臼齒,無犬齒,有特別發達的盲腸,消化食物的面積很大,適于消化植物纖維.不符合題意.B、節肢動物的體表有外骨骼,可防止體內水分的蒸發.不符合題意.C、魚的呼吸器官是鰓,鰓的特點是每一片鰓由許多鰓絲組成,內含有豐富的毛細血管,可以在水中充分進行氣體交換,有利于魚在水中呼吸.不符合題意.D、家鴿的口進化成喙與飛行無關,喙是用來啄取食物的.符合題意.故選D.二實驗題(共2題,總分值34)26.答案:(1)蝗蟲的呼吸器官在哪里?(2)蝗蟲的呼吸器官在胸、腹部.(3)①相同體積.②大小相同;頭部;胸、腹部;胸、腹部;頭部.④甲中的蝗蟲仍然活著,乙中的蝗蟲死亡.解析過程:(1)提出問題:蝗蟲的呼吸器官在哪里?(2)作出假設:蝗蟲的呼吸器官在胸、腹部.(3)實驗步驟:①取兩支試管,編號為甲、乙,并放入相同體積的清水.②把兩只大小相同活蝗蟲甲、乙試管中,甲中蝗蟲的頭部浸人水中,露出胸、腹部;乙中的蝗蟲的胸、腹部浸人水中,露出頭部.③一段時間后,觀察兩只蝗蟲的存活情況.④結果預測:甲中的蝗蟲仍然活著,乙中的蝗蟲死亡.27.答案:(1)體節;B;環帶.(2)剛毛;運動.(3)黏液;濕潤的體壁.(4)把蚯蚓放回適合它生存的自然環境解析過程:蚯蚓屬于環節動物,身體有許多相似的環狀體節構成,靠近身體前端有幾個體節愈合形成一個寬大且光滑的環帶;蚯蚓用濕潤的體壁呼吸空氣中的氧氣.據此分析解答.解:(1)蚯蚓身體細長約由100多個彼此相似的環狀體節組成.靠近身體前端B有一個寬大且光滑的環帶,靠近環帶的一端為身體的前端,沒有環帶的一端是后端.(2)蚯蚓的腹面大多數體節中間有剛毛,剛毛有協助運動的作用.因此用手在蚯蚓體表來回輕輕撫摸時,會有粗糙不平的感覺,這是因為摸到了蚯蚓體表的剛毛.(3)用手指輕輕觸摸蚯蚓體壁,你會發覺它的體表有黏液.蚯蚓靠濕潤的體壁進行呼吸,空氣中的氧氣先溶解在體壁的黏液里,然后滲透到體壁內的毛細血管中的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過體壁排出體外.所以,觀察蚯蚓時,要經常用浸水的棉球輕輕擦蚯蚓的體表,其目的是使體表保持濕潤,維持蚯蚓的正常呼吸.(4)要養成愛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