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哈姆雷特》課時練-【中職專用】2024-2025學年高二語文同步講練與單元復習(高教版2023拓展模塊下冊)_第1頁
2.3《哈姆雷特》課時練-【中職專用】2024-2025學年高二語文同步講練與單元復習(高教版2023拓展模塊下冊)_第2頁
2.3《哈姆雷特》課時練-【中職專用】2024-2025學年高二語文同步講練與單元復習(高教版2023拓展模塊下冊)_第3頁
2.3《哈姆雷特》課時練-【中職專用】2024-2025學年高二語文同步講練與單元復習(高教版2023拓展模塊下冊)_第4頁
2.3《哈姆雷特》課時練-【中職專用】2024-2025學年高二語文同步講練與單元復習(高教版2023拓展模塊下冊)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2.3課《哈姆雷特》課時練一、文學常識1.選擇題(1)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不包括以下哪一部作品?()A.《哈姆萊特》B.《奧賽羅》C.《暴風雨》D.《李爾王》(2)以下關于莎士比亞的表述錯誤的是()A.他是文藝復興時期英國最偉大的戲劇家和詩人。B.他的作品屬于古典主義文學范疇。C.“生存還是毀滅”是其代表性臺詞之一。D.他的戲劇作品以刻畫人性復雜性著稱。2.填空題(1)《哈姆萊特》中的主要人物包括哈姆萊特、()、()和奧菲利婭等。(2)莎士比亞戲劇通常分為三類:悲劇、喜劇和______。二、字音字形1.選擇題(1)下列加點字的注音正確的是()A.迷惘(wǎng)B.涂脂抹粉(mǒ)C.懼怕(jù)D.鄙視(bǐ)(2)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A.譏嘲、遷延、懺悔B.凌辱、煩勞、虛偽C.歌吟、顧慮、凌亂D.遮飾、感化、掩藏2.改錯題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錯別字并改正:“涂脂抺粉的娼婦的臉,還不及掩藏在虛偽的言辭后面的我的行為更丑惡。”“重重的顧慮使我們全變成了懦弱,偉大的事業在這一種考慮之下,也會逆流而退。”三、文章體裁1.問答題(1)《哈姆萊特》的體裁屬于______,與中國傳統戲劇相比,其敘事與表演方式有何異同?(2)文藝復興時期的戲劇具有怎樣的藝術特征?舉《哈姆萊特》的具體情節加以說明。2.判斷題(1)莎士比亞戲劇中的人物獨白主要用來推動情節發展。()(2)悲劇通常以“因果報應”的形式安排故事情節,這是《哈姆萊特》的顯著特點。()四、課文結構1.填空題(1)本節選部分分為兩個主要情節:第一部分是國王、王后等人商議哈姆萊特的______原因;第二部分是哈姆萊特的______及其與奧菲利婭的對話。2.簡答題(1)結合文本內容分析:“生存還是毀滅”獨白與哈姆萊特后續行為之間的聯系。(2)文章通過對哈姆萊特與奧菲利婭的對話描寫,展現了人物哪些心理矛盾?五、文章中心思想1.選擇題(1)本節選最核心的思想是()A.對人類生存意義的哲學探討B.對復仇的決心與行動C.對愛情的歌頌與懷疑D.對女性的批判與貶低2.問答題(1)本節選內容揭示了哈姆萊特怎樣的內心世界?(2)如何理解“偉大的事業在這一種考慮之下,也會逆流而退,失去了行動的意義”?這一思想在現代社會中是否仍有現實意義?六、拓展與應用1.材料分析題閱讀以下改編自哈姆萊特獨白的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人類的生命被一種無形的鎖鏈禁錮著,那就是對未知世界的恐懼。即使我們面對痛苦,也寧愿選擇沉默。”(1)材料與《哈姆萊特》獨白有何異同?(2)在現代社會中,人們面對“未知”的問題時,是否依然有類似的心理困境?結合實例簡述。2.創造性任務假如你是現代劇作家,請以“哈姆萊特”的核心思想為靈感,設計一個現代戲劇的主要情節,并寫出一段核心獨白(100字)。《哈姆萊特》課時練答案與解析一、文學常識1.選擇題(1)C.《暴風雨》解析: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包括《哈姆萊特》、《奧賽羅》、《李爾王》和《麥克白》,《暴風雨》是莎士比亞的傳奇劇。(2)B.他的作品屬于古典主義文學范疇解析:莎士比亞是文藝復興時期的代表,提倡人文主義,與古典主義有所區別。2.填空題(1)克勞狄斯(國王)、喬特魯德(王后)解析:克勞狄斯是哈姆萊特的叔父,喬特魯德是他的母親。(2)歷史劇解析:莎士比亞的戲劇分為悲劇、喜劇和歷史劇三類。二、字音字形1.選擇題(1)A.迷惘(wǎng)解析:其他選項正確注音分別為涂脂抹粉(mǒ)、懼怕(jù)、鄙視(bǐ)。(2)A.譏嘲、遷延、懺悔解析:其他選項中存在錯別字:煩勞應為煩擾,凌亂應為凌亂或狼藉,遮飾應為遮掩。2.改錯題涂脂抺粉→涂脂抹粉懦弱→懦夫解析:原句中“抺”為別字,正確寫法為“抹”;“懦弱”改為“懦夫”,更符合語境。三、文章體裁1.問答題(1)答案:悲劇解析:《哈姆萊特》是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之一。與中國傳統戲劇相比,西方戲劇注重內心刻畫和情節推動,而中國戲劇更強調程式化表演與唱腔。(2)答案:文藝復興時期的戲劇強調人文主義,關注人性復雜性與社會矛盾。解析:例如,《哈姆萊特》中“生存還是毀滅”的獨白體現了對人類存在價值的思考。2.判斷題(1)對(2)錯解析:獨白確實推動了《哈姆萊特》的情節發展;悲劇并不一定圍繞因果報應,而是表現命運與人性的沖突。四、課文結構1.填空題(1)瘋狂;獨白解析:國王和王后試圖探明哈姆萊特的瘋狂原因,而獨白部分是哈姆萊特內心掙扎的體現。2.簡答題(1)答案:哈姆萊特的獨白表明他在面對生存困境時感到矛盾,這種掙扎也影響了他在復仇時的猶豫和拖延。解析:獨白表現了哈姆萊特對“死后未知”的恐懼,這種恐懼導致了行動上的猶豫。(2)答案:展現了哈姆萊特對奧菲利婭的愛與恨的交織,以及對女性本性的懷疑和不信任。解析:哈姆萊特在對奧菲利婭的言辭中夾雜著愛意和指責,體現了他內心深處的復雜矛盾。五、文章中心思想1.選擇題(1)A.對人類生存意義的哲學探討解析:本節選中“生存還是毀滅”的獨白是全文核心思想的集中體現。2.問答題(1)答案:哈姆萊特表現出對人生意義的深刻思考,同時透露出他在復仇與道德之間的掙扎。解析:他對未知的恐懼和對現實的不滿交織,展現了他復雜的內心世界。(2)答案:這句話反映了深思熟慮會讓人猶豫不決,導致行動力下降。在現代社會中,人們面對選擇時也常因過度分析而陷入“拖延癥”。實例:如職場中因害怕失敗而遲遲不敢創業,表現出與哈姆萊特類似的顧慮心理。六、拓展與應用1.材料分析題(1)答案:材料與《哈姆萊特》獨白相似之處在于都反映了對未知世界(尤其是死亡)的恐懼和猶豫;不同之處在于材料更偏重對現實中“沉默忍受”的表現,而《哈姆萊特》的獨白則更注重哲學思辨和行動與思想的沖突。(2)答案:在現代社會中,人們面對未知世界時仍然會感到恐懼。實例:在職場上,許多人面對職業轉換的未知風險而止步不前,繼續從事不喜歡的工作。在生活中,對科技發展的未知影響(如AI倫理問題)讓部分人產生擔憂與反對心理。2.創造性任務答案:現代戲劇情節:主人公是一個現代職場人士,面對公司裁員與職業轉型的雙重壓力。他陷入“是否要跳槽”的矛盾中,同時面臨家庭責任與個人追求的沖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