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級中學名校試卷PAGEPAGE1湖北省部分高中期中聯考協作體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考試時間:2024年11月14日10:15-11:30試卷滿分:100分祝考試順利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學校、考號、班級、姓名等填寫在答題卡上。2.選擇題的作答: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選項的答案信息點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在試卷、草稿紙上作答無效。3.填空題和解答題的作答:用0.5毫米黑色簽字筆直接答在答題卡上對應的答題區域內,在試卷、草稿紙上作答無效。4.考生必須保持答題卡的整潔。考試結束后,將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第Ⅰ卷選擇題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在廣袤的中華大地上,不同區域的文明進化融合,各部族都有本族的龍圖騰,各個區域部族的交融演進使龍的樣貌逐漸復雜化,從區域特征匯合而成共同特征,龍成為一個獨特的標志。這體現出()A.不同區域文明交流頻繁 B.早期文明多元一體的特點C.中華史前文明的獨特性 D.文化具有傳承性和多樣性【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古代(中國)。根據材料可知,各部族都有本族的龍圖騰,各個區域部族的交融演進使龍的樣貌逐漸復雜化,從區域特征匯合而成共同特征,體現了早期文明多元一體的特點,B項正確;材料體現了早期文明多元一體的特點,不同區域文明存在交流,但未體現“頻繁”,排除A項;材料體現了早期文明多元一體的特點,未體現中華史前文明的獨特性,排除C項;材料體現了早期文明多元一體的特點,未涉及文化的傳承性,排除D項。故選B項。2.秦統一六國后,把戰國時期逐步產生和發展起來的中央集權制度加以系統化完善化,并推行全國。這一制度主要由三個環節構成:一是建立國家元首制度;二是成立中央政府機構;三是建立地方行政制度。與這一制度相關的是()A.“封建親戚,以蕃屏周” B.“海內為郡縣,法令由一統”C.“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D.“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答案】B【解析】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正向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秦朝(中國)。根據材料“這一制度主要由三個環節構成。一是建立國家元首制度;二是成立中央政府機構:三是建立地方行政制度。”可知,這一制度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海內為郡縣,法令由一統”即主張在國家體制上廢除分封制,實行郡縣制,加強國家的統一,符合題意,B項正確;“封建親戚,以蕃屏周”是西周的分封制,排除A項;“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屬于漢武帝時期思想上的統一,排除C項;“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是魏晉時期的選官制度——九品中正制,排除D項。故選B項。3.有人這樣評價漢武帝:“內強皇權,外服四夷”。漢武帝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在內政外交上采取的措施有哪些()①實行郡國并行制②設十三州部刺史③派張騫出使西域④北擊匈奴,南征百越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答案】C【解析】本題為組合型選擇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西漢(中國)。結合本題材料與所學知識可知,漢武帝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在內政上設置了十三州部刺史以監察地方,強化了對地方的控制;在外交方面,派張騫出使西域聯絡大月氏夾擊匈奴,并通過北擊匈奴、南征百越等軍事行動擴大了疆域,鞏固了邊防。因此,②設十三州部刺史和③派張騫出使西域這兩項正確,符合題目要求;郡國并行制是在西漢初期實行的制度,并非漢武帝時期的主要舉措,故排除含有①的選項A和D;北擊匈奴、南征百越是秦朝時期的軍事行動,所以最能體現漢武帝加強中央集權及拓展影響力的選項為②③。故選C項。4.兩漢人民創造了燦爛的文化,成就斐然。下列關于兩漢文化說法正確的是()A.《史記》首創了紀傳體斷代史體裁B.西漢的《神農本草經》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藥物學專著C.東漢蔡倫改進造紙術大大促進了文化的傳播和發展D.樂府采集民歌修改而成,講究鋪陳排比,辭藻華麗【答案】C【解析】據本題主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正向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兩漢時期(中國)。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東漢時期蔡倫改良了造紙術,促進了中國和世界文化的傳播和發展,C項正確;西漢時期司馬遷所著《史記》首創紀傳體通史體裁,排除A項;《神農本草經》是中醫四大經典著作之一、最早的中藥學著作,作為現存最早的中藥學著作約起源于神農氏,代代口耳相傳,于東漢時期集結整理成書,排除B項;樂府詩語言樸實、生動,而漢賦則講究鋪陳排比,辭藻華麗,排除D項。故選C項。5.西漢時出現了核桃、葡萄、苜蓿、香料、蠶豆、石榴、汗血寶馬、玻璃等幾十種外來物產;同時,這一時期絲和絲織品在西域各國受到廣泛歡迎,西域人學會了耕種、打井和煉鐵等技術并用于發展生產。由此可推知()A.中國絲織品在西域備受推崇 B.當時推行開明民族政策C.美洲高產物種向中國傳入 D.中原較高的生產力水平【答案】D【解析】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西漢時期(中國)。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西域輸出品以奢侈品、動植物為主,中國輸出品則以手工業品和技術為主,由此可知當時中國有較高的生產力水平,故選D項;“中國絲織品在西域備受推崇”是概述了題干現象,但不能反映本質,排除A項;材料只涉及中外交流情況,未涉及民族政策,排除B項;“美洲高產物種向中國的傳入”是在明朝時期,排除C項。故選D項。6.東漢后期,太子幼年即位,由太后臨朝,但又不便接觸大臣,因而重用娘家父兄協理政事,外戚自恃親貴,無視幼主,朝中大臣均仰承其鼻息行事,及至皇帝成年,就重用心腹宦官,除掉外戚,宦官又因此掌控朝政。東漢外戚宦官專權的根源是()A.外戚宦官權力膨脹 B.政治日益腐敗C.皇權進一步強化 D.豪強地主勢重【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原因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東漢后期(中國)。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東漢后期皇帝年幼依仗外戚,皇帝長大,借宦官牽制外戚,究其本質還是皇權強化造成的,C項正確;“外戚宦官權力膨脹”、“政治日益腐敗”是外戚宦官專權的結果而非不是原因,排除A、B項;外戚宦官專權在中央,豪強地主勢重加劇了地方割據,兩者沒有直接關系,排除D項。故選C項。7.《宋書》記載南朝劉宋王朝歷史中有一段描述:“至于元嘉末……兵車勿用,民不外勞,役寬務簡,氓庶繁息,至余糧棲畝,戶不夜扃,蓋東西之極盛也。”對材料理解正確的是()A.經濟重心的南移完成 B.南方戰亂頻繁局勢不穩C.統治者注重發展經濟 D.農產品商品化程度提高【答案】C【解析】本題為單類型單項選擇題。從本題主題干設問詞判斷這是推斷題。根據題目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南朝劉宋(中國)。依據材料“兵車勿用,民不外勞,役寬務簡,氓庶繁息,至余糧棲畝,戶不夜扃”表明了當時社會相對安定,人民負擔較輕,百姓生活安寧富足,人口增加,糧食充足到甚至存于田間,家門夜晚不用上鎖,這體現了統治者注重發展經濟,社會相對穩定發展的局面,C項正確;南宋時經濟重心的南移才完成,排除A項;“南方戰亂頻繁局勢不穩”的說法與材料中的“兵車勿用”、“戶不夜扃”等描述相矛盾,排除B項;材料主要反映的是農業生產的豐饒及社會治安良好,并未具體涉及農產品商品化程度提高的內容,排除D項。故選C項。8.東晉初期,瑯琊王氏家族位高權重,時稱“王與馬,共天下”;此后穎川庾氏、譙國桓氏、陳郡謝氏、太原王氏等幾個大族輪流執政,皇帝幾乎沒有什么權力,這一現象反映當時()A.皇權與世族互相依賴 B.門閥內部斗爭激烈C.世族專權的政治局面 D.中央權力不斷削弱【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東晉(中國)。據題干“東晉初期,瑯琊王氏家族位高權重,時稱‘王與馬,共天下’;此后穎川庾氏、譙國桓氏、陳郡謝氏、太原王氏等幾個大族輪流執政,皇帝幾乎沒有什么權力”及結合所學可知,反映的是國家大權掌握在幾個高門士族手中,士族專權現象嚴重,C項正確;材料只提到皇權依賴于世族,“皇權與世族互相依賴”不符合題意,排除A項;材料是東晉時期士族專權,而不是士族內部斗爭,排除B項;士族專權威脅到皇權,而不是中央集權削弱,排除D項。故選C項。9.有學者評價兩稅法:“使人民擺脫了奴隸佃農地位,開啟了中國歷史上的新時代”。該學者意在說明兩稅法()A.縮小了社會貧富差距 B.放輕了對農民人身控制C.保證國家的財政收入 D.促進經濟發展與社會穩定【答案】B【解析】本題為單類型單項選擇題。從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判斷這是目的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唐朝(中國)。兩稅法是中國唐代中期以后實行的一種稅收制度,主要目的是為了簡化稅制和增加國家財政收入。但根據材料中的描述,“使人民擺脫了奴隸佃農地位,開啟了中國歷史上的新時代”,這表明兩稅法實施后對農民的人身依附關系有所減弱,從而促進了社會結構的變化,B項正確;縮小貧富差距屬于兩稅法的影響,并非直接目的,排除A項;雖然C項保證國家財政收入確實是兩稅法的目的之一,但這不是題干所指的核心意圖,排除C項;D項促進經濟發展與社會穩定雖然可能是兩稅法帶來的長期效果之一,但根據題目要求解釋的是直接意圖而非長遠影響,排除D項。故選B項。10.下圖為唐朝三省六部制示意圖,對這一制度理解正確的是()A.分工明確,提高行政效率 B.人浮于事,中央機構膨脹C.官官相護,限制中央集權 D.解決了君權與相權矛盾【答案】A【解析】本題為單類型單項選擇題。從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判斷這是正向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唐朝(中國)。據材料三省六部制示意圖,及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三省六部制分工明確,各項政務有序開展,可以提高行政效率,A項正確;機構膨脹強調設置的機構冗雜,與材料無關,排除B項;材料中屬于中央官制,沒有涉及中央與地方的關系,排除C項;“解決了君權與相權的矛盾”表述過于絕對,排除D項。故選A項。11.宋王朝建國的特殊性,使宋太祖為了避免五代以來的教訓進行了比較大的官制改革,尤其是制約機制的設計相當完備。為加強中央集權,宋太祖采取的措施有()A.派文官出任地方長官 B.設參知政事為副相C.設三司掌財政分相權 D.在地方設置節度使【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正向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宋朝(中國)。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宋朝派文官出任地方長官,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據現象出現,加強了中央集權,A項正確;增設參知政事為副相,設三司掌財政都是進一步分割相權,有利于加強皇權,排除BC項;在地方設置節度使,是唐朝的措施,排除D項。故選A項。12.唐代,一般文學家對陶淵明并不十分推崇,如李白較偏愛同時期庾信、謝朓等。宋代,陶淵明的文學地位大為提升,受到士大夫階層的普遍尊崇或贊揚。這反映了宋代()A.商品經濟發展市民文化繁榮 B.政治軍事孱弱摧折文人精神C.士人階層壯大影響文學審美 D.小農經濟形態影響文學創作【答案】C【解析】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宋代(中國)。宋代,科舉制度進一步改革,世家大族這一政治力量徹底退出歷史舞臺,與之對應的,賤民階層也同時消失,社會成員的身份相對平等。在這一歷史背景下,通過科舉制度進入仕途的士大夫階層不斷壯大,深受儒家思想影響的這一團體普遍追求個體道德,宋代對于陶淵明等道德高潔的歷史文化人物的推崇即是反映之一,宋朝雖政治軍事孱弱,但士大夫集體的精神卻是奮發昂揚的,C項正確,排除B項;陶淵明受到宋代士大夫階層的普遍尊崇或贊揚,不能反映市民文化的繁榮,排除A項;唐宋時期,經濟形態都是小農經濟,D項不能反映宋代陶淵明受到宋代士大夫階層的普遍尊崇的原因,排除D項。故選C項。13.明清三大思想家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黃宗羲提出工商皆本,王夫之批判君主專制,顧炎武提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三大思想家其思想實質上是()A.資產階級啟蒙思想 B.對孔孟學說的完全否定C.宋明理學的不斷深化 D.對儒家思想的批判繼承【答案】D【解析】據本題主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時空是明末清初的中國。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明清三大思想家對傳統儒學的批判與繼承,促使我國傳統文化重新煥發生機,對后世產生巨大影響,其思想實質是儒家思想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活躍,D項正確;明清之際,中國并未產生資產階級,排除A項;對孔孟學說的完全否定說法絕對,排除B項;三大思想家的思想是對宋明理學的批判,并非深化,排除C項。故選D項。14.明朝官員謝杰在《虔臺倭纂》一書中指出:“寇與商同是人,市通則寇轉為商,市禁則商轉為寇,始之禁商,后之禁寇。禁之愈嚴而寇愈盛……于是海濱人人皆賊,有誅之不可勝誅者。”由此可知,海禁政策()A.導致中國落后于世界發展潮流 B.促進貿易流通C.有利于抵制西方列強侵略 D.激化社會矛盾【答案】D【解析】本題為單類型單項選擇題。從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判斷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明朝(中國)。材料反映的是明朝實行嚴厲的海禁政策促使沿海商明變為賊寇,社會矛盾激化,D項正確;材料沒有涉及中國與世界的對比,因此不能得出“中國落后于世界發展潮流”的結論,排除A項;海禁政策限制貿易流通,排除B項;材料強調的是明朝對外貿易問題,不涉及西方侵略問題,排除C項。故選D項。15.下表是某一學生做的課堂筆記,據此可知,這一時期是()政治議政王大臣會議;南書房經濟出現比較成熟的手工業工場;實力雄厚的商人群體文化《四庫全書》問世;京劇逐漸成為主要劇種軍事平定大、小和卓叛亂;收復臺灣A.秦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答案】D【解析】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清朝(中國)。根據材料信息及所學可知,這一時期為清朝,此時期,康熙設立南書房,分割議政王大臣會議的權力;商品經濟繁榮,出現實力雄厚的商人群體;乾隆下令編修大型叢書《四庫全書》;平定大、小和卓叛亂并收復臺灣等。因此,這一時期是清朝,D項正確;材料中的政治、經濟、文化和軍事上的歷史事件都發生于清朝,與秦朝、宋朝、明朝無關,排除ABC項。故選D項。第Ⅱ卷非選擇題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滿分55分。)16.【早期國家】材料一下圖為西周青銅器宜侯矢簋,簋上銘文記錄了西周康王冊封矢為宜侯,并賜他銅器、土田和奴隸等內容。材料二“故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諸侯疑焉;立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爭,爭生亂。是故諸侯失位,則天下亂;大夫無等,則朝廷亂;妻妾不分,則家室亂;嫡孽無別,則宗族亂。”——《呂氏春秋》(1)材料一反映的是西周的哪一制度?(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宗法制的作用。(3)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歸納早期國家政治制度的特點。【答案】(1)分封制(2)作用:穩固貴族階級的內部秩序;確立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3)政治制度特點:家國一體;貴族政治;具有濃厚的血緣色彩和神權色彩;統治集團尚未實現權力的高度集中。(任選三點即滿分)【解析】【小問1】本題是材料題之概括分析題。時空:西周(中國)。根據材料一“西周康王冊封矢為宜侯,并賜他銅器、土田和奴隸等內容”可知,這是西周的分封制。【小問2】本題是材料題之概括分析題。時空:西周(中國)。根據材料二“故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諸侯疑焉;立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可知,穩固貴族階級內部秩序的作用,結合所學宗法制鞏固周天子的統治。【小問3】本題是材料題之概括分析題。時空:西周(中國)。結合所學從家國一體、血緣政治(貴族政治)、具有濃厚的血緣色彩和神權色彩(王權具有神秘色彩)、統治集團尚未實現權力的高度集中的角度分析。17.【唐朝的民族政策】唐朝的帝王獲得了“天可汗”稱號,百年間出現了“萬國來朝”的局面。材料一唐玄宗時,回紇首領骨力裴羅起兵攻滅后突厥汗國,受唐冊封為懷仁可汗,鐵勒諸部皆歸其統治。安史之亂爆發后,回紇助唐平叛,肅宗遂與回紇和親,以親生女寧國公主嫁與回紇可汗。此后回紇歷代可汗皆接受唐朝冊封,德宗、憲宗皆以公主與回紇和親。——張帆《中國古代簡史》材料二在從官軍干部檢之,高仙芝、王思禮均為高麗人,哥舒翰,突騎施人,與郭子儀齊名的李光弼,契丹人。——岑仲勉《隋唐史》為了正確地引導和管理互市活動,保障正常、公正的貿易秩序,唐政府專門設置了“互市監”,“掌諸番交易之事。”唐朝的最高學府“國子學”允許少數民族首領子弟入學就讀……地方上,郡學招收少數民族子弟入學,由官府提供“廩給”。——楊雙華《唐朝開明民族政策述略》(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歸納唐朝民族政策的方式及特點。(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唐朝開明政策的具體表現及其意義。【答案】(1)方式:武力征服;設置機構;和親通婚;會盟;冊封等。特點:以“和”為主,征戰為輔,手段多樣;秉承開明、包容、開放的態度。(2)表現:重用少數民族將領;設置貿易機構;落實教育優待政策。(答3點就滿分)意義:促進了少數民族經濟文化發展和社會進步;豐富了唐朝的經濟文化發展和社會進步;有利于社會穩定和邊疆開發;推動民族間的交流交往交融。【解析】【小問1】本題為特點類材料題。時空范圍為唐代(中國)。方式:根據材料“唐玄宗時,回紇首領骨力裴羅起兵攻滅后突厥汗國,受唐冊封為懷仁可汗,……德宗、憲宗皆以公主與回紇和親”并結合所學可知主要有武力征服;設置機構;和親通婚;會盟;冊封等。結合所學可得出特點:以“和”為主,征戰為輔,手段多樣;秉承開明、包容、開放的態度。【小問2】本題為特點類、影響類材料題。時空范圍為唐代(中國)。第一小問表現:根據材料“唐中期重要官軍干部,高仙芝、王思禮均為高麗人,哥舒翰,突騎施人,與郭子儀齊名的李光弼,契丹人”可知,重用少數民族將領;根據材料“為了正確地引導和管理互市活動,保障正常、公正的貿易秩序,唐政府專門設置了‘互市監’,掌管少數民族貿易之事”可知,設置貿易機構;根據材料“唐朝的最高學府‘國子學’允許少數民族首領子弟入學就讀。地方上,郡學招收少數民族子弟入學”可知,落實教育優待政策。第二小問意義:唐朝開明的民族政策促進了少數民族經濟文化發展和社會進步;唐朝開明的民族政策有助于豐富唐朝的經濟文化生活,有利于社會穩定和邊疆開發;從長遠來看,唐朝的民族政策有利于推動民族間的交流交往交融。18.【選官制度】官員的選拔體現一個國家的治理水平。中國古代官員選拔范圍在不斷地走向擴大和開放,逐漸由統治階級內部選拔發展到向全社會開放。材料一時間事件漢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初令郡國舉孝廉各一人魏文帝黃初元年(220年)總日處意乃立九品官人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選。隋煬帝大業年間始置進士科武則天長安二年(702年)始置武舉材料二進士科始于隋大業中,盛于貞觀、永徽之際。縉紳雖位極人臣,不由進士者終不為美……其推重謂之“白衣公卿”,又曰“一品白衫”。其艱難謂之“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其有老死于文場者,亦所無恨。故有詩云:“太宗皇帝真長策,賺得英雄盡白頭!”——王定保《唐摭言》卷1《散序進士》(1)根據材料一指出西漢、魏晉、隋唐時期的選官制度及其標準。(2)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材料二中的選官制度的影響。【答案】(1)選官制度:西漢:察舉制;魏晉:九品中正制;隋唐:科舉制。選官標準:西漢以德行為標準(孝廉);魏晉以門第為標準(出身);唐朝以考試成績為標準(才學)。(2)影響:對當時:打破世家大族壟斷政權的局面,擴大統治基礎;促進社會階層流動;提高官員文化素質;加強了中央集權;提高儒學的地位;促進了文化教育的普及和繁榮;對后世:明清,八股取士,禁錮人們思想,一定程度上制約科技發展。對世界:對西方近代文官制度的建立產生深遠影響。【解析】【小問1】本題是特點題,時空是:西漢、魏晉、隋唐時期的中國。根據材料一中“初令郡國舉孝廉”可知,其為漢朝的察舉制,再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西漢時期的選官標準為孝廉;根據材料一中“乃立九品官人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選”可知其為九品中正制,再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魏晉時期的選官標準為門第,根據材料一中“始置進士科”“始置武舉”可知其為隋唐科舉制,再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隋唐科舉制的選官標準是采取考試形式,選官標準為才學。【小問2】本題是影響題,時空是:隋唐時期的中國。影響:可以從科舉制對當時(積極方面)、對后世(明清主要是消極作用)、對世界等方面來分析。結合所學知識科舉制之后選官標準變為才學有利于打破世家大族壟斷政權的局面,促進階層流動,擴大統治基礎;科舉制有利于提高官員的文化素質;科舉考試將選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權利收歸中央,加強了中央集權;根據材料二“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促進了文化教育的普及和繁榮;再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科舉制禁錮人們的思想,一定程度上制約科技發展,對西方近代文官制度的建立也產生深遠影響。19.【階段特征】下表為中國封建社會不同時期的階段特征歷史時期階段特征秦漢時期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與鞏固魏晉南北朝民族大交融時期隋唐時期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發展遼宋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常見感染癥狀的微生物分析試題及答案
- 2025年注冊會計師考試深度備考試題及答案
- 固定收益證券的基本知識試題及答案
- 四川省雅安市本年度(2025)小學一年級數學部編版摸底考試(上學期)試卷及答案
- 財務會計應用實例借鑒試題及答案
- 課題申報評審書心得
- 項目管理考試的知識內部邏輯探索與分析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財務實踐應用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證券從業資格證重要政策解讀試題及答案
- 課題研究申報書音樂
- 生物泌尿系統的組成課件-+2024-2025學年冀少版生物七年級下冊
- 馬鞍山職業技術學院馬鞍山技師學院招聘筆試真題2024
- 2025年中國協同辦公系統行業市場發展前景及發展趨勢與投資戰略研究報告
- 70周歲以上駕駛員駕照年審換本三力測試題庫答案
- 2024年貴州省中考滿分作文《關鍵時刻我在這樣做》4
- 2024年社區工作者考試必考1000題含完整答案(全優)
- 手衛生知識考核試題題庫及答案
- 專項突破03四則運算實際問題(應用題)(8大考點)(學生版)-四年級數學下冊(人教版)
- 加油站的法規法律合規管理
- 2025年孝感道路運輸從業資格證考試模擬試題
- 學生急救演練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