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2課時氨的轉化與生成(基礎課)第3章物質的性質與轉化第3節氮的循環素養目標1.能從物質的類別、氮元素價態的角度,預測氨氣、銨鹽的性質與轉化,掌握氨氣、銨鹽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2.能夠根據氨氣、銨鹽的性質提出探究問題,并會設計實驗探究氨氣的制法、銨根離子檢驗等。初高銜接必備知識自主預習一、氨氣1.物理性質顏色氣味狀態密度水溶性熔、沸點______________易溶沸點高、易____無色刺激性氣態<
液化2.化學性質(1)實驗探究實驗裝置
操作打開止水夾,并擠壓滴管的膠頭撤去玻璃片現象燒杯中的溶液由玻璃管進入燒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集氣瓶內產生大量白煙結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紅色噴泉,瓶內液體呈紅色氨極易溶于水,水溶液呈堿性氨氣與氯化氫氣體反應生成白色固體(2)氨氣的性質
NH3+HCl===NH4Cl有白煙產生
還原性(3)一水合氨的性質
藍
判一判
(正確的打“√”,錯誤的打“×”)(1)NH3溶于水能導電,因此NH3為電解質。 (
)(2)蘸有濃氨水和濃硫酸的玻璃棒靠近,會在中間產生大量的白煙。 (
)(3)NH3中N元素為-3價,故NH3在氧化還原反應中通常表現還原性。 (
)××√二、銨鹽1.物理性質:銨鹽都是白色晶體,__溶于水。2.化學性質(1)實驗探究預期轉化實驗裝置及操作
易
預期轉化現象試管中固體________,試紙變藍固體________,產生____________的氣體,試管口有________生成試管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試紙變藍結論加熱NH4Cl分解產生____加熱NH4Cl和NaOH溶液反應生成____逐漸減少逐漸減少有刺激性氣味白色固體有刺激性氣味氣體生成NH3NH3NH3(2)銨鹽的化學性質①不穩定性:銨鹽受熱易分解,碳酸氫銨、氯化銨分解的化學方程式分別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與堿反應銨鹽與堿反應產生____,這是銨鹽的通性。銨鹽與堿液加熱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Cl↑氨氣
判一判
(正確的打“√”,錯誤的打“×”)(1)絕大多數銨鹽都易溶于水,受熱易分解。 (
)(2)氯化銨受熱分解成氣體,該氣體又能生成固體氯化銨,該過程屬于升華。 (
)(3)所有的銨鹽和堿都能用于制備氨氣。 (
)√××三、氨氣的實驗室制法1.反應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驗滿方法(1)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________。(2)蘸有濃鹽酸的玻璃棒靠近試管口時____________。3.收集方法:____________。
立即變藍產生大量白煙向下排空氣法判一判
(正確的打“√”,錯誤的打“×”)(1)實驗室用NH4Cl和Ca(OH)2制備NH3并不涉及氧化還原反應。 (
)(2)實驗室中用氯化銨和熟石灰制備氨氣時,試管口略向下傾斜,而如果加熱固體物質時無水生成,試管口也可以向上傾斜。 (
)(3)實驗室也可用稀氨水與NaOH固體制取氨氣。 (
)√××關鍵能力情境探究噴泉實驗[問題1]
用上圖甲裝置完成噴泉實驗的操作方法是什么?提示:打開止水夾,擠壓膠頭滴管。[問題2]
根據實驗現象可說明NH3具有哪些性質?提示:NH3極易溶于水,NH3溶于水后的溶液呈堿性。[問題3]
若用圖乙所示裝置進行NH3的噴泉實驗,打開止水夾后,燒杯中的液體不能進入燒瓶。不能形成噴泉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操作可形成噴泉?提示:導管中存在一段空氣使NH3與水不能接觸,因此不能形成噴泉。可使NH3受熱膨脹,排出導管中空氣,使NH3與水接觸;或使NH3受冷收縮,使導管中的空氣進入燒瓶,水與NH3接觸,均可形成噴泉。操作方法:用熱毛巾捂住圓底燒瓶底部或在燒瓶底部淋一些冰水。[問題4]
若利用裝置甲均充滿氣體分別進行NH3和HCl的噴泉實驗,液體充滿燒瓶后,所得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是否相等?提示:相等。液體充滿燒瓶,氣體的物質的量相等,實驗后溶液體積相等,所以溶液物質的量濃度相等。1.噴泉實驗的基本原理及裝置(1)原理:氣體在液體中溶解度很大,在短時間內產生足夠大的壓強差,則打開止水夾后,大氣壓將燒杯內的液體壓入燒瓶中,在尖嘴導管口形成噴泉。(2)裝置2.實驗成功的關鍵(1)裝置的氣密性良好。(2)燒瓶和氣體必須是干燥的。(3)氨氣充滿整個燒瓶。3.兩類常見噴泉的形成實驗(1)極易溶于水的氣體或易溶于水的氣體(NH3、HCl、SO2等)與水可形成噴泉。(2)酸性氣體(HCl、SO2、NO2、CO2、H2S等)與NaOH溶液也能形成噴泉。1.噴泉是一種常見的自然現象,如圖是化學教材中常用的噴泉實驗裝置,在燒瓶中充滿干燥氣體,而膠頭滴管及燒杯中分別盛有液體。下列氣體和液體的組合中不可能形成噴泉的是(
)A.HCl和H2O
B.O2和H2OC.NH3和H2O D.CO2和NaOH溶液√B
[若能形成噴泉,則燒瓶中的氣體必須在液體中易溶或與液體反應,使燒瓶中壓強減小。O2在H2O中不易溶,也不發生反應,不可能形成噴泉。]2.關于如圖進行的實驗的說法正確的是(
)A.若甲燒瓶內是氨氣,要產生噴泉,則燒杯中溶液一定呈酸性B.若乙燒瓶內是二氧化碳,燒杯中是堿溶液,用熱毛巾捂熱燒瓶片刻即可產生噴泉C.若丙裝置中X為HCl,則燒瓶內可產生白霧D.若丙裝置中X為Cl2,則燒瓶內一定無噴泉產生√B
[因氨氣極易溶于水,故燒杯中可以是水,水呈中性,A錯誤;通過捂熱燒瓶,使CO2受熱膨脹,排出導管中的空氣,使堿溶液與CO2反應,導致燒瓶內壓強減小,引發噴泉,B正確;NH3+HCl===NH4Cl,產生的是白煙而非白霧,C錯誤;發生反應:8NH3+3Cl2===6NH4Cl+N2,生成固體NH4Cl,氣體體積減小,燒瓶內可能產生噴泉,D錯誤。]食品級NH4HCO3常用作膨松劑。如圖是食品級NH4HCO3包裝袋的一部分。銨鹽的性質[問題1]
用化學方程式解釋NH4HCO3可用作膨松劑的原因。包裝袋上防潮、怕熱的儲存注意事項,說明NH4HCO3具有什么性質特點?
[問題2]
農用級NH4HCO3可用作氮肥,但不能與堿性物質,如草木灰混合施用,原因是什么?提示:銨鹽能與堿反應生成NH3,降低肥效。
1.關于銨鹽的敘述:①銨鹽易溶于水;②銨鹽中氮元素均為-3價;③銨鹽受熱易分解;④銨鹽都只能跟堿反應,不能跟酸反應;⑤銨態氮肥不宜跟堿性物質如草木灰混合施用。其中正確的是(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⑤C.③④⑤ D.①②④√
√
3.能把Na2SO4溶液、NH4NO3溶液、KCl溶液、(NH4)2SO4溶液這四種無色溶液區分開的一種試劑是(必要時可加熱)(
)A.Ba(OH)2溶液 B.NaOH溶液C.NaCl溶液 D.Ba(NO3)2溶液√
根據氨氣的制備裝置,回答下列問題。氨氣的實驗室制法
提示:不能用NaOH、KOH代替,原因是NaOH、KOH具有吸濕性,易結塊,不利于產生氨氣,在加熱條件下還會嚴重腐蝕試管。[問題2]
干燥管中的堿石灰是干燥氨氣的,能用無水CaCl2、P2O5代替堿石灰作干燥劑嗎?提示:不能,CaCl2能和NH3反應生成CaCl2·8NH3,P2O5為酸性干燥劑,也能和NH3反應。[問題3]
裝置中試管口塞一小團棉花的作用是什么?提示:棉花團的一個作用是減緩氨氣和空氣發生對流,使收集的NH3更純,另一個作用是浸有的水或稀硫酸可吸收多余的NH3,防止NH3污染空氣。1.實驗室制備氨氣的流程2.氨氣的其他制法方法化學方程式(或原理)氣體發生裝置加熱濃氨水
方法化學方程式(或原理)氣體發生裝置濃氨水+固體NaOHNaOH溶于水放熱,促使NH3·H2O分解,且OH-濃度的增大有利于NH3的放出
濃氨水+固體CaONH3·H2O+CaO===NH3↑+Ca(OH)2,CaO的作用:①吸水后放熱促進NH3的放出;②增加溶液中的OH-濃度,減小NH3的溶解度1.實驗室制取少量干燥的氨氣涉及下列裝置,其中正確的是(
)A.①是氨氣的發生裝置B.②是氨氣的吸收裝置C.③是氨氣的發生裝置D.④是氨氣的收集、檢驗裝置C
[A項,在①裝置的試管口處又生成NH4Cl,無法制得NH3,錯誤;B項,用②裝置作為NH3的吸收裝置,會發生倒吸,錯誤;D項,利用④裝置收集NH3時,應將導管伸到試管底部并在試管口塞一團棉花,錯誤。]√易錯警示不能用加熱氯化銨或碳酸氫銨的方法制取氨氣,因為氯化銨分解生成氨氣和氯化氫,氨氣和氯化氫遇冷又會重新結合生成氯化銨,碳酸氫銨分解會生成氨氣、二氧化碳和水蒸氣。2.為了在實驗室制取干燥的氨氣,甲、乙、丙三位同學分別設計了如圖所示三套實驗裝置:(1)寫出實驗室制氨氣的化學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實驗裝置和所用樣品都正確的是______(填“甲”“乙”或“丙”)。
2NH3↑+CaCl2+2H2O丙
(3)檢驗試管里是否收集滿氨氣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上述裝置中肯定收集不到氨氣的是______(填“甲”“乙”或“丙”),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學方程式表示)。將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放在試管口,若試紙變藍,則證明氨氣已收集滿(或用玻璃棒蘸取濃鹽酸放在試管口,若產生白煙,則證明氨氣已收集滿)
乙
2NH3+H2SO4===(NH4)2SO4(或NH3+H2SO4===NH4HSO4)
(5)尾氣處理時,下列裝置不可以用于處理氨氣的是________(填字母)。C(6)氨的催化氧化是工業制硝酸的基礎反應,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學習效果隨堂評估1.下列氣體中,可溶于水的無色氣體是(
)A.N2
B.NOC.NO2 D.NH3√243題號15D
[N2、NO難溶于水,NO2為紅棕色氣體,均不符合要求。]2.(2023·黑龍江合格考)合成氨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地球上因糧食不足而導致的饑餓問題,是化學和技術對社會發展與進步的巨大貢獻。下列關于氨的敘述錯誤的是(
)A.氨是一種極易溶于水的氣體B.液氨可用作制冷劑C.實驗室常用銨鹽與強堿反應制取氨D.氨的水溶液顯酸性23題號14√5D
[氨極易溶于水,1體積水可以溶解700體積氨,A正確;氨的熔、沸點極低,液氨可以作制冷劑,B正確;氨可以揮發,可以利用氯化銨和氫氧化鈣混合共熱得到氨,C正確;氨溶于水得到一水合氨,一水合氨電離得到銨根離子和氫氧根離子,溶液呈堿性,D錯誤。]23題號145
23題號41√5
23題號4154.(2023·廣東高考)1827年,英國科學家法拉第進行了NH3噴泉實驗。在此啟發下,興趣小組利用以下裝置,進行如下實驗。其中,難以達到預期目的的是(
)243題號15A.圖1:噴泉實驗B.圖2:干燥NH3
C.圖3:收集NH3D.圖4:制備NH3√B
[NH3極易溶于水,溶于水后圓底燒瓶內壓強減小,從而產生噴泉,A可達到預期目的;P2O5為酸性氧化物,NH3具有堿性,兩者可以發生反應,故不可以用P2O5干燥NH3,B不能達到預期目的;NH3的密度比空氣小,可采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C可達到預期目的;CaO與濃氨水混合后與水反應并放出大量的熱,促使NH3揮發,可用此裝置制備NH3,D可達到預期目的。]243題號155.某化學實驗小組同學利用以下實驗裝置制取氨氣,并探究氨氣的性質(部分儀器已略去)。請回答:243題號15(1)實驗室制備氨氣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裝置B收集氨氣時,應選擇氨氣的進氣口是______(填“a”或“b”),并說明選擇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243題號15
+2NH3↑+2H2O氨氣密度比空氣密度小a(3)打開裝置B中的止水夾c,若觀察到燒瓶內產生了紅色噴泉,則說明氨氣具有的性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極易溶于水且與水反應后的溶液呈堿性課時分層作業(二十一)氨的轉化與生成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15(選擇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1.關于氨的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液氨是純凈物B.NH3的催化氧化可用于制取硝酸
C.氨易溶于水D.實驗室常用濕潤的藍色石蕊試紙檢驗氨氣√D
[液氨即液態的氨,只含有氨一種物質,所以為純凈物,A正確;NH3催化氧化可生成NO,NO氧化生成NO2,NO2與水反應生成硝酸,B正確;氨易溶于水,C正確;氨氣是堿性氣體,能夠使石蕊溶液變藍,因此實驗室常用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檢驗氨氣,D錯誤。]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152.下列關于氨水的說法正確的是(
)A.氨水是無色透明的純凈物B.向氨水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變紅C.氨水的主要成分受熱不分解D.將蘸有濃氨水的玻璃棒靠近濃硫酸有白煙產生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15√
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153.下列現象不能用于檢驗NH3的是(
)A.氣體遇濃鹽酸產生白煙B.氣體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C.將氣體通入酚酞溶液中,溶液變紅色D.蘸有濃硫酸的玻璃棒靠近氣體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15√D
[NH3與濃鹽酸揮發出的HCl發生反應NH3+HCl===NH4Cl,會產生白煙,A項能檢驗NH3;B選項,NH3與水反應生成NH3·H2O,NH3·H2O呈弱堿性,能使紅色石蕊試紙變藍色,能使酚酞溶液變紅色,B項、C項可以;濃硫酸不具有揮發性,D項不能用于檢驗NH3。]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154.如圖是噴泉實驗裝置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燒瓶中的溶液呈紅色B.該實驗說明氨氣可電離產生OH-C.該實驗說明氨氣易溶于水D.形成噴泉的原因是燒瓶內壓強小于外界大氣壓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15√
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15
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15√D
[題給反應中NH3是還原劑,NH3被氧化,發生氧化反應,O2是氧化劑,被還原,發生還原反應,每生成1molNO時轉移5mole-,A、B、C錯誤,D正確。]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156.實驗室可以按如圖所示的裝置干燥、收集氣體M,多余的氣體可用水吸收,則M是(
)A.NH3
B.NOC.Cl2 D.NO2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15√A
[氣體可用堿石灰干燥,C、D錯;能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氣體,B錯;用防倒吸裝置吸收尾氣,說明此氣體在水中溶解度非常大,A正確。]7.實驗室用如圖裝置制備并收集少量氨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a中的試劑可以是NH4Cl固體B.用蘸取少量NaOH溶液的棉花團可以吸收多余的氨氣C.在b試管口放置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可檢驗氨氣是否收集滿D.可以用該裝置制備并收集少量氧氣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15√C
[NH4Cl固體受熱分解生成NH3和HCl,二者在試管口遇冷又重新生成NH4Cl固體,不能用于制備NH3,A項錯誤;NH3是堿性氣體,不能用NaOH溶液吸收,可用棉花蘸取稀硫酸吸收氨氣,B項錯誤;紅色石蕊試紙用于定性檢驗堿性物質,故在b試管口放置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可檢驗NH3是否收集滿,若試紙變藍,則收集滿,C項正確;該裝置采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氣體,由于O2的密度大于空氣,要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O2,D項錯誤。]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158.如圖所示,室溫下,A、B兩個容積相等的燒瓶中分別集滿了兩種氣體(同溫、同壓),當打開止水夾K時,使兩燒瓶內氣體充分接觸后,容器內壓強由小到大的順序正確的是(
)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15編號①②③A中氣體H2NH3NOB中氣體N2HClO2A.②③①
B.③①②C.③②① D.②①③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15
√9.資料顯示:“氨氣可在純氧中安靜燃燒,生成對空氣無污染的物質……”。某校化學小組學生用下列裝置進行氨氣還原性的實驗探究。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15回答下列問題:(1)小組成員設計了圖1、圖2兩個裝置進行氨氣與氧氣在不同條件下反應的實驗。將產生的氨氣和過量的氧氣通到圖1裝置(催化劑為鉑石棉)中,用酒精噴燈加熱:氨催化氧化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試管內氣體變為紅棕色,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15
2NO+O2===2NO2(2)將過量的氧氣與氨氣分別從a、b兩管進氣口通入到圖2裝置中,并在b管上端點燃氨氣。①兩氣體通入的先后順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氨氣燃燒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15先通入O2,后通入NH3若先通入氨氣,氨在空氣中不能點燃,逸出造成污染
[解析]
(1)氨的催化氧化生成的一氧化氮遇氧氣生成二氧化氮,為紅棕色。(2)氨氣在空氣中不能燃燒,在純氧中能燃燒,故需先通氧氣,形成高濃度的氧氣環境,且可避免不能燃燒的氨氣污染環境。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15(選擇題有一個或兩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10.下列各項是實驗室制取氨的裝置和選用的試劑,其中錯誤的是(
)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15A
BC
D√√AC
[A項,氯化銨固體受熱分解產生氨和氯化氫氣體,但二者遇冷會重新生成氯化銨,且該過程還可能出現堵塞導管的現象;C項,試管口未向下傾斜,產生的水蒸氣在試管口冷凝后流回試管底部會導致試管炸裂;B項,由于氧化鈣能與水反應,從而使濃氨水中的水相對減少,此外,氧化鈣與水反應放出大量的熱,會促使氨逸出;D項,加熱濃氨水可制取氨。]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1511.如圖所示是某同學鑒別NH4HCO3、NH4Cl、KCl三種化肥的過程,其中試劑甲和乙分別可能是(
)A.甲:Ca(OH)2乙:稀鹽酸B.甲:水乙:NaOH溶液C.甲:NaOH溶液乙:水D.甲:稀鹽酸乙:NaCl溶液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15√A
[NH4HCO3和NH4Cl能與堿反應產生NH3,所以試劑甲不可能是H2O或稀鹽酸,排除B、D;NH4HCO3、NH4Cl中只有NH4HCO3能與稀鹽酸反應產生氣泡(CO2),故A符合。]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1512.如圖所示,利用培養皿探究NH3的性質。實驗時向NaOH固體上滴幾滴濃氨水,立即用另一培養皿扣在上面。下表中對實驗現象所做的解釋正確的是(
)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15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15選項實驗現象解釋A濃鹽酸附近產生白煙NH3與HCl反應生成NH4Cl固體B濃硫酸附近無現象NH3與濃硫酸不反應C氯化物溶液變渾濁該溶液一定是MgCl2溶液D干燥紅色石蕊試紙不變色,濕潤紅色石蕊試紙變藍NH3是可溶性堿√A
[濃氨水具有揮發性,向NaOH固體上滴加濃氨水,由于NaOH與H2O作用放熱從而使NH3揮發出來。NH3能與濃鹽酸中揮發出的HCl發生化合反應生成NH4Cl白色固體,NH3也能與H2SO4發生化合反應生成(NH4)2SO4,A正確,B錯誤;NH3與氯化物溶液反應生成沉淀,該氯化物可以是CuCl2或MgCl2等,C錯誤;NH3溶于水生成NH3·H2O,NH3·H2O是可溶性堿,NH3是氫化物,D錯誤。]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1513.(素養題)“封管實驗”具有簡易、方便、節約、綠色等優點,關于如圖所示三個“封管實驗”(夾持裝置未畫出)的說法正確的是(
)A.加熱時,①中上部匯集了NH4Cl固體B.加熱時,②中溶液變紅,冷卻后又變為無色C.加熱時,③中溶液紅色褪去,冷卻后溶液變紅,體現SO2的漂白性D.三個“封管實驗”中所發生的化學反應都不是氧化還原反應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15√√AD
[加熱時,①中上部匯集了NH4Cl固體,是由于氯化銨不穩定,受熱易分解,分解生成的NH3與HCl遇冷重新反應生成氯化銨,A項正確。加熱時氨氣逸出,②中溶液為無色,冷卻后氨氣溶解,溶液又變為紅色,B項錯誤。SO2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紅溶液褪色,受熱品紅溶液恢復原色,所以加熱時,③中溶液變紅,冷卻后又變為無色,C項錯誤。三個實驗中的化學反應都不是氧化還原反應,D項正確。]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1514.在下列物質轉化中,A是一種正鹽,D的相對分子質量比C的相對分子質量大16,E是酸,當X無論是強酸還是強堿時,都有如下的轉化關系:題號13524687910111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今年高三語文作文
- 石油化工產品加工工藝考核試卷
- 紙質寵物用品市場推廣與營銷策略案例分析考核試卷
- 搶救車的管理和使用
- 5-3同步計數器的分析1-公式法
- 河南省漯河市2023~2024學年高一數學下學期5月月考試題含答案
- 河北省石家莊市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第一次段考數學試題【含答案】
- 統編版語文五年級下冊第3課《月是故鄉明》精美課件
- 山東省鄒城市2025年初三3月月考化學試題文試題含解析
- 蘭州財經大學《影視創意寫作》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生物化學-脂類課件
- 二方審核計劃
- Q∕SY 02098-2018 施工作業用野營房
- DB62∕T 3176-2019 建筑節能與結構一體化墻體保溫系統應用技術規程
- 優秀病例演講比賽PPT
- 吉林省礦產資源概況及分布
- 公司員工基本禮儀培訓ppt完整版課件
- 八大特殊危險作業危險告知牌
- 半橋LLC諧振變換器設計與仿真
- 啟閉機及閘門安裝后檢驗說明
- 保監〔2005〕22號標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