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生活中的道德要求_第1頁
網絡生活中的道德要求_第2頁
網絡生活中的道德要求_第3頁
網絡生活中的道德要求_第4頁
網絡生活中的道德要求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章遵守社會公德維護公共秩序第二節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規范(四)網絡生活中的

道德要求思政部王玲

一、網絡生活現狀怎樣

網民們在網上干什么呢?

毋庸置疑,網絡已經全面滲透到,網民生活、學習、工作的方方面面。網絡已經我們帶入了一種嶄新的社會生活形式-----“網絡社會〞生活形式。而且我們可以感到,網絡社會正在為我們創造出更加高效、便捷的全新的美好生活。“網絡社會〞的到來網絡又是一把雙刃劍。

它既可以極大地促進社會的開展,又可能因使用不當或缺乏標準而損害社會公德,阻礙社會的開展。而網絡社會也正是這樣一個“身體和身份隱退〞的社會。我們能以一個網絡虛擬身份遮蓋現實社會中的身份進入網絡。進入網絡空間和我們進行交往的人并不知道我們是誰。而正因為這種身份的虛擬性,我們的身份還可以無休止地切換。〔二〕存在怎樣的問題

這些問題己對一些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在網絡面前,一些大學生缺乏社會責任感,是非美丑標準不清,個別大學生甚至誤入歧途,也對公共秩序和公共平安產生了極大危害。由此可見,網絡的健康開展不僅需要高科技作為其先決條件,更離不開倫理道德作為其開展的支撐力量。網絡的健康開展

離不開倫理道德作為其開展的支撐力量〔一〕國家的要求2001年國家明確要求“增強網絡道德意識,共同建設網絡文明〞

同年,共青團中央和文化部等有關單位聯合發布?全國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

教育部還積極推進校園網絡文化建設,加強對BBS論壇的建設和標準管理;

2021年初開展了“整治網絡低俗之風〞專項行動。

我們來一起學習一下2001年團中央和文化部發布的?全國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中提出“五要五不〞的網絡道德要求:二、面對問題應當怎樣網絡生活中的道德要求,是人們在網絡生活中為了維護正常的網絡公共秩序需要共同遵守的根本道德準那么,是公德標準在網絡空間的運用和擴展。〔二〕大學生的自我養成面對國家要求,如何自我養成?

網絡的多方面開展讓它成為社會群眾的信息源、交流平臺和媒介時,其會聚、交互與傳播的力量日益強大,這使它成為我們工作、學習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網絡文明從我做起第一,正確使用網絡工具。

正確的使用錯誤的使用大學生作為社會文化素質較高的階層,更應該學會正確使用網絡,在網絡生活中做公德的宣傳者和踐行者,維護網絡生活秩序,讓網絡更好地為我們的現實生活效勞。

第二,健康進行網絡交往

某團伙,4男1女,17到21歲不等。從2003年8月起,這一伙人就糾纏一起,屢次作案。開始他們先以“誘惑〞“藍色妖姬〞等頗具挑逗性的網名和男網友聊天,再將受害人騙至省城偏僻處實施搶劫、敲詐。27歲的四川男青年車某經常以“少爺〞的網名上網聊天,幽默的話語迷住了“貪心小妹〞肖華,兩人聊得十分投機。感覺時機成熟,“少爺〞熱情地邀請“貪心小妹〞到成都玩耍。肖華欣然赴約,最終在“少爺〞的威逼利誘下被強暴。在網上還有一些交往娛樂工程,在不知不覺中,侵蝕著青年學生的道德,影響著他們的身心健康,給他們的未來的生活和開展埋下很大的隱患。網絡交往的其他危害在網絡社交領域,有一個娛樂工程叫“網絡同居〞。大三學生小青至今已經“結婚〞18次,而他跟“老婆〞們都是在網絡上過日子的——領到“結婚證〞,一起買“家具〞、“電器〞布置“愛的小屋〞,一起“澆灌〞“花園〞,一起飼養“寵物〞,生“寶寶〞。為什么要結這么屢次婚?小青笑著說,只要一方感到厭倦想解除夫妻關系,雙方鼠標一點,就各走各的路,很容易又可以找到第二個老婆(老公)。小青認為這樣的生活雖然是虛擬的,但能緩和他生活的孤單。同時,他又坦言心里有一種對未來婚姻沒信心的感覺。

可見,諸如“網婚〞這類交往娛樂工程,看似娛樂的游戲,實際上也在不斷地蠶食網民的道德,引發道德失范,造成人格分裂,這對大學生是一種潛在的傷害。應當引起足夠的警惕。網絡同居影響青少年身心健康和未來開展網絡使用,主客倒置。染上網癮,成為網奴。第三,自覺防止沉迷網絡

19歲的大學生男生魯新〔化名〕,從小學到高中幾乎每年都被評為三好學生,高考一舉奪得當地高考“狀元〞,如愿進入北京一所全國著名大學;大一入學不久開始在校外網吧上網,逃課,徹夜不歸;大一下學期四門專業課不及格;大二上學期被學校勒令休學一年。2021年12月13日,湖北某大學二年級學生小梁癡迷網絡游戲,在網吧連熬了四個通宵打網游,回到宿舍后猝死。血的教訓網絡危害有目共睹山東冠縣09年7月29日將所有網吧關停整頓。關停網吧是不是治本良方?是不是關了網吧就不能上網了?據2021年最新調查,中國的網民已經攀升至2.77億,學生在所有網民中居于首位。社會、學校和家庭各方面力量要引導大學生在網絡面前形成自律,從自己的身心健康出發,理性對待網絡。大學生自身更不能放棄對自己的道德要求,應積極在現實生活在承擔責任,防止沉溺虛擬時空。理性與自律

第四,養成網絡自律精神

下面我用六句話來總結一下今天的內容:網絡普及,網民增多,生活豐富,便捷頗多。多彩生活,暗藏誘惑,身份隱匿,考驗公德。倡導文明,拒絕低俗,堅守五要,莫忘五不。正確運用,健康交往,防止沉溺,理性自律。網絡生活,自律自愛,踐行網德,人人有責。增強意識,提高覺悟,網上共建,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