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調度控制云系統技術要求 第7部分:測試規范_第1頁
電力調度控制云系統技術要求 第7部分:測試規范_第2頁
電力調度控制云系統技術要求 第7部分:測試規范_第3頁
電力調度控制云系統技術要求 第7部分:測試規范_第4頁
電力調度控制云系統技術要求 第7部分:測試規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點擊此處添加ICS號

CCS點擊此處添加CCS號

DL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力行業標準

DL/TXXXXX—XXXX

電力調度控制云系統技術要求

第7部分:測試規范

Technicalrequirementsofpowerdispatchingandcontrolcloudsystem

Part7:Testspecification

(點擊此處添加與國際標準一致性程度的標識)

(征求意見稿)

XXXX-XX-XX發布XXXX-XX-XX實施

國家能源局發布

DL/TXXXXX-XXXX

目次

前言..................................................................................II

引言.................................................................................III

1范圍......................................................................................1

2規范性引用文件............................................................................1

3術語和定義................................................................................1

4縮略語....................................................................................3

5總體要求..................................................................................3

5I測試目的..............................................................................3

42測試啟動條件.........................................................................3

S.3測試文檔............................................................................3

v1測試類別..............................................................................3

S.fi測試過程..............................................................................4

6系統測試內容及要求.......................................................................5

I系統測試環境.........................................................................5

fi.9系統測試內容.........................................................................6

K.3系統測試類別.........................................................................7

K.4系統測試方法.........................................................................9

7新應用上云測試內容及要求.................................................................9

71新應用上云測試環境...................................................................9

7一2新應用上云測試內容...................................................................9

7.1新應用上云測試類別.................................................................10

71新應用上云測試方法................................................................10

附錄A(資料性)測試用例模板......................................................11

附錄B(資料性)測試問題模板........................................................12

附錄C(規范性)laaS層測試內容....................................................13

附錄D(規范性)PaaS層測試內容....................................................15

附錄E(規范性)Saab層測試內容...................................................18

I

DL/TXXXXX—XXXX

刖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

起草。

本文件是DL/TXXXX-XXXX《電力調度控制云系統技術要求》的第7部分。DL/TXXXX-XXXX已經發

布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體系架構及總體要求。

——第2部分:調控云服務。

——第3部分:大數據分析平臺。

-第7部分:測試規范

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

本文件由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提出。

本文件由全國電力系統管理及其信息交換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82)歸口。

本文件起草單位: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木文件首次發布.

本文件在執行過程中的意見或建議反饋至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標準化管理中心(北京市白廣路二

條一號,100761)。

II

DL/TXXXXX—XXXX

引言

DL/TXXXX—XXXX《電力調度控制云系統技術要求》擬由七個部分構成。

——第1部分:體系架構及總體要求。目的在于規范電力調度控制云系統的總體架構和各部分的

關系。

第2部分:調控云服務。目的在于規范電力調度控制云系統laaS層、PaaS層、SaaS層提供

的云服務的具體技術要求。

——第3部分:大數據分析平臺。目的在于規范電力調度控制云系統中大數據分析平臺的具體技

術要求。

-第4部分:人工智能應用服務。目的在于規范電力調度控制云?系統中人工智能應用服務的具

體技術要求。

-第5部分:調控數據管理與服務規范。目的在于規范電力調度控制云系統中數據建模、管理

及服務的具體技術要求。

——第6部分:安全防護。目的在于規范電力調度控制云系統的安全防護的具體技術要求。

-第7部分:測試規范。目的在于規范電力調度控制云系統測試的總體要求、測試環境、測試

內容.測試類別等要求V

III

DL/TXXXXX—XXXX

電力調度控制云系統技術要求

第7部分:測試規范

1范圍

本文件規定了電力調度控制云系統(簡稱:調控云)的系統測試總體要求、測試內容和測試流程等

要求,以及對新應用上云的測試要求。

本文件適用于省級及以上調控云的軟件測試。

本文件適用于但不限于測試人員、測試經理和項目經理,特別是那些負責管理和實施軟件測試的人

員。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僅該口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又件;不注口期的引用文件,共最新版本(包拈所杓的修改單)適用于本

文件。

DL/TXXXX.1電力調度控制云系統技術要求第1部分:體系架構及總體要求

DL/TXXXX.2電力調度控制云系統技術要求第2部分:調控云服務

DL/TXXXX.3電力調度控制云系統技術要求第3部分:大數據分析平臺

DL/TXXXX.6電力調度控制云系統技術要求第6部分:安全防護

GB_T38634.1-2020系統與軟件工程軟件測試第1部分:概念和定義

GB_T38634.2-2020系統與軟件工程軟件測試第2部分:測試過程

GB_T38634.3-2020系統與軟件工程軟件測試第3部分:測試文檔

GBT38634.4-2020系統與軟件工程軟件測試第4部分:測試技術

GB_T39788-2021系統與軟件工程性能測試方法

GB/T9386-2008計算機軟件測試文檔編制規范

3術語和定義

DL/TXXXX.1、DL/TXXXX.2、GB_T38634.1-2020、GB_T38634.2-2020.GB_T38634.3-2020GB_T

38634.4-2020,GBT39788-2021界定的以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

實測結果actualresult

作為測試執行結果可獲取的測試項的行為、狀態集,或相關數據、測試環境的狀態集。

[GB_T38634.1-2020.定義3.2]

32

黑盒測試black-boxtesting

主要基于測試項外部輸入和輸出的一種測試,通常是依據規格說明而不是源碼實現或可執行軟件。

[GB_T38634.1-2020,定義3.4]

容量測試capacitytesting

性能效率測試的一種類型。用于評價增加負載(用戶、服務請求、消息數據大小等)時,測試項能力

水平和所需維持性能的折中點。

34

兼容性測試compatibiIitytesting

DL/TXXXXX—XXXX

在于其他獨立產品共享環境時,以及在需要與其他系統或組件進行信息交流(互操作)時,測量測試

項滿足要求的程度。

動態測試dynamictesting

需要運行測試項的測試。

[GB_T38634.1-2020,定義3.9]

a6

預期結果expectedresult

根據規格說明或其他來源,在特定的條件下可獲取的測試項的預期行為。

37

性能測試performancetesting

用于評價測試項在給定時間或其他資源約束下,完成其指定功能程度的一種測試。

?fl

回歸測試regressiontesting

測試項或其運行環境修改后執行的測試。

可靠性測試reliabilitytesting

為評價測試項執行其要求功能的能力的一種測試,包括評價在指定條件下運行一段時間中故障發

生的頻率。

310

測試用例testcase

前置條件、輸入(包括操作,如果適川)和預期結果的集合,用于驅動測試項的執行以滿足測試目標,

測試目標包括正確實現、錯誤識別、檢查質量和其他有價值的信息。

?11

測試過程testprocess

為一個軟件產品提供質量信息的過程,通常由多個活動組成,分為一個或多個測試子過程。

[GB_T38634.2-2020,定義4.1.58]

測試報告testreport

描述已完成測試的總結報告。

測試數據testdata

為滿足執行一個或多個測試用例的輸入需求而創建或選擇的數據,該數據可在測試計劃、測試用例

和測試規范中定義。

314

測試設計和實現過程testdesignandimpIementationprocess

生成和確定測試用例和測試規范的測試過程C

315

測試環境testenvironment

用于執行軟件測試的設施、硬件、軟件、固件、規范和文檔集。

316

測試執行testexecution

在測試項上執行測試并產生實測結果的過程。

?17

測試項testitem

作為測試對象的軟件產品。

2

DL/TXXXXX—XXXX

3.ia

測試計劃testplan

描述需要達到的測試目標以及實現該測試目標的方法和安排的文檔,用于協調測試項的測試活動。

[GB_T38634.3-2020,定義4.25]

4縮略語

下列縮略語適用于本文件。

5總體要求

5'測試目的

電力調度控制云系統軟件的測試目的如下:

a)驗證軟件的設計與實現是否滿足電力調度控制云系統技術要求所規定的內容;

b)驗證軟件中的缺陷和錯誤統計數是否在所規定的范圍之內,對被測試軟件的質量作出評價;

c)通過測試,發現或檢出軟件中的缺陷和錯誤,提高軟件可靠性;

d)為軟件產品驗收、交付和正式環境上線提供依據。

K1測試啟動條件

研發單位應根據本文件的要求完成被測軟件部署、軟件調試與配置、程序與文檔提交等。檢測機構

開展測試工具準備、檢測環境搭建、檢測方案制定等。電力調度控制云系統軟件測試的啟動條件如下:

a)測試文檔的要求應滿足5.3的規定;

b)測試前被測試軟件通過自測試或技術狀態檢查,測試委托方應提供自測試報告或技術狀態檢

查報告;

c)規定的測試環境和測試工具:

d)測試方和測試委托方應完成對測試準備情況的評審、確認,并就所有歧義達成共識;

o)對需要特別明確的測試進入條件,應由測試方和測試委托方協商一致后提出。

52測試文檔

研發單位所提交的文檔集應滿足GB/T8567>GB/T9385、GB/T25000.51中所列明的文檔集類型,

包括但不限于:

f)軟件需求規格說明書;

g)軟件設計文檔;

h)軟件程序員手冊;

i)軟件用戶手冊;

J)軟件自測試相關文檔,包括但不限于測試計劃、測試記錄、測試報告、問題報告單;

k)文檔應滿足完備性、正確性、一致性要求。

54測試類別

電力調度控制云系統的測試類別包括功能測試、性能測式、界面測試、接口及服務測試、穩定性測

試、兼容性測試和安全性測試等。

a)功能測試:驗證被測系統是否滿足功能技術規范的功能要求,在規定條件下運行時能夠實現技

術要求功能的能力,包含完備性、充分性和正確性;

b)性能測試:驗證被測系統是否滿足功能技術規范的性能要求,在有限的資源和規定條件下,相

對于所用資源的數量,系統軟件在時間特性、處理效率、資源利用性和容量方面可提供適當性

能的能力:

c)界面測試:驗證被測系統界面操作易用性與動態展示的正確性;

d)接LI及服務測試:驗證被測系統接口規范、服務接I」與技術要求符合程度:

3

DL/TXXXXX—XXXX

e)可靠性測試:驗證被測系統軟件在規定條件下維持規定的性能級別的能力、失效后重建功能或

恢復數據的能力、抵御誤操作能力、極端處理能力,以及在連續時間周期內保持穩定運行并具

備良好性能的能力

f)安全性測試:驗證被測系統在功能實現安全、業務交互安全、服務安全、運行安全等方面的安

全防護能力。

55.測試過程

圖1顯示了測試的工作流程,主要包括測試計劃、測試設計和實現、測試執行和分析評估四個部分。

圖1測試工作流程圖

5.5.1測試計劃

檢測機構應制定檢測計劃,確定檢測范圍、檢測項目、檢測方法、檢測進度和人員安徘等。

5.5.2測試設計和實現

測試設計和實現階段具體應開展以下工作:

a)依據檢測需求,設計檢測場景;

b)編寫測試用例;

c)準備檢測數據;

d)根據檢測資源、風險等約束條件,確定測試用例執行順序。

5.5.3測試執行

測試執行階段具體應開展以下工作:

o)執行測試用例,獲取檢測結果;

f)分析并判定檢測結果;同時,根據不同的預期結果采取相應的措施;

g)對檢測過程的正常或異常終止情況進行核對,記錄'實測結果。

5.5.4分析評估

分析評估階段具體應開展以下工作:

a)整理和分析檢測數據,評價檢測效果和被測軟件項.描述檢測狀態。如實際檢測與計劃差異、

檢測充分性分析、未能解決的檢測事件等:

4

DL/TXXXXX—XXXX

b)描述被測軟件項的狀態,如被測軟件與技術規范要求的差異,發現的缺陷等;

c)對檢測數據和檢測問題進行整理和分析,根據軟件質量評價模型,開展軟件質量評估,并出具

檢測報告。

5.5.5版本信息采集

檢測機構記錄通過檢測的軟件產品、名稱、版本號,通過加密算法生成校驗碼,并對外發布。

6系統測試內容及要求

61系統測試環境

系統測試環境包括測試的硬件環境和軟件環境。

6.1.1硬件環境要求

測試硬件環境應滿足以下要求:

a)硬件配置應符合調控云體系結構原理,滿足軟件功能性和效能性要求,并且符合實時性、安全

性和可靠性原則:

b)應選擇標準化、開放性能好的設備,設備應滿足不斷優化、平滑升級以及投資保護的需要;

c)應具有較好的可擴展性、可維護性和兼容性,系統的硬件設備要選擇通用標準且互換性高的產

品,具有良好的開放性以及低維護成本;

d)應具有一定的先進性、超前性,但必須根據實用性原則進行優化配置,使系統達到較高的性價

比;

e)應兼容安全操作系統和數據庫;

f)服務器和圖形工作站應能正常安裝安全操作系統、支撐平臺,穩定運行并正確實現全部功能,

滿足性能要求;

g)存儲設備應能與安全操作系統、關系數據庫、支撐平臺協作實現相關功能;

h)網絡設備應能與安全操作系統、支撐平臺協作實現相關功能;

i)橫向隔離裝置、縱向加密卡、調度數字證書等電力專用安全設備應能與安全操作系統、支撐平

臺、應用軟件協作實現相關功能。

6.1.2軟件環境要求

測試軟件環境應滿足以下要求:

a)應采用滿足相應安全等級保護要求的安全操作系統和數據庫;

b)應配備滿足檢測要求的關聯軟件,或同等功能的接口程序;

c)應提供被測軟件安裝介質及詳細的安裝文檔說明,可根據研發單位提供的介質與說明建立與

研發單位自行配置環境一致的環境;

d)關系數據庫、支撐平臺、應用軟件等應能在安全操作系統上正常安裝、穩定運行并正確實現全

部功能,滿足性能要求;

e)支撐平臺、應用軟件應能與關系數據庫協作實現相關功能;

f)調控云系統具有耦合關系的應用之間應能協作實現相關功能,應從異構平臺之間、不同廠商應

用系統之間、多級調度系統之間等維度測試應用軟件間協作的正確性。

6.1.3測試數據要求

測試數據應提供滿足檢測要求的電網模型、實時數據、運行數據和圖形,具體要求包括但不限于:

a)電網模型應滿足的要求包括但不限于:

1)電網模型應包含母線、變壓器、繞組、交流線路、直流線路、換流器、斷路器、刀閘、容

抗器、火電、水電、抽水蓄能、風電、光伏、儲能、負荷等設備類型;

2)電網模型應符合電網典型結構,包含各類型的接線方式,如單母線、雙母線、旁路母線、

環形母線、3/2接線、4/3接線等,且拓撲關系合理。

5

DL/TXXXXX—XXXX

b)實時數據應包含多種數據類型,包括但不限于:

1)狀態量,包括開關量和多狀態的數字量,即斷路器、隔離開關、接地刀閘、保護硬接點和

軟壓板狀態等其他各種信號量;

2)模擬量,包括一次設備(交流線路、直流線路、主變、母線、發電機、換流變等)的有功、

無功、電流、電壓值以及變壓器檔位,并聯電容、并聯電抗、調相機、交流濾波器無功等;

3)帶時標的狀態量(SOE信息);

4)帶時標的模擬量;

5)人工操作數據,包括量測封鎖、解封鎖、對端代、解除對端代等。

c)運行數據類存儲時間長度、分辨率應滿足相關應用技術規范的需求,數據類型包括但不限于:

1)量測數據應包含電力容器和一次設備相關的電力數據;

2)告警數據應包含遙信變位和設備越限等信息;

3)故障與運行事件數據應包含設備故障、設備缺陷、設備停電、負荷控制、綜合智能告警數

據;

4)電量數據應包含電網總加I、發電廠、重要斷面、聯絡線、發電機、換流器、交流線路、變

壓器繞組、電容器、電抗器等對象的日、月、年電量數據;

5)計劃預測數據應包含電網、輸電線路、發電廠、發電機組、母線等對象的計劃預測數據以

及市場數據;

6)外部環境數據應包含電網、氣象站、風電場、光伏電站、換流站相關的氣象數據。

d)圖形應與電網模型匹配,并符合DL/T1230、《電力系統圖形及腳本描述擴展規范》等規范的

相關要求。

62系統測試內容

6.2.1IaaS層

調控云laaS層測試內容應包括以下要求(詳細內容參見附錄C):

a)檢測是否按照資源池化要求,提供計算資源服務、存儲資源服務和網絡資源服務,檢測功能是

否滿足技術要求;

b)檢測是否具備異構資源的統一管控能力,檢測功能是否滿足技術要求;

c)檢測是否具備集群化部署能力,支持計算資源、存儲資源、網絡資源的橫向擴容,檢測功能是

否滿足技術要求;

d)檢測系統軟件模塊是否滿足性能要求。

6.2.2PaaS層

調控云PaaS層測試內容應包括以下要求(詳細內容參見附錄D):

a)檢測公共資源管理和調控數據管理等系統模塊的功能、界面、接口與服務、部署以及性能的正

確性,檢查是否符合技術方案要求;

b)檢測監視管理、任務調度、云應用資源管理、統一權限管理等系統管理功能模塊,檢測功能是

否滿足技術要求;

c)檢測服務總線、消息總線、web服務等消息傳輸和服務交互功能,檢測功能是否滿足技術要求;

d)檢測是否具備公共服務管理,包括FI志服務、文件服務、權限服務、告警服務、評價管理等功

能,檢測功能是否滿足技術要求;

e)檢測是否具備站點雙活/多活數據同步管理功能,包括數據強一致性同步和同步監視等功能

f)模型數據平臺:檢測元數據管埋、字典管理和模型數據管理功能,其中模型數據管理功能包括

圖模維護、圖模同步、圖模映射、模型訂閱、圖模校驗、模型發布和量測管理等功能,檢測功

能是否滿足技術要求;

6

DL/TXXXXX—XXXX

g)運行數據平臺:檢測數據抽取與發送、數據交互、數據接收與存儲、數據補召、匯集監視、數

據統計和數據展示等功能,檢測是否具備運行數據全生命周期管理、運行數據服務和運行數據

分析應用功能,檢測功能是否滿足技術要求;

h)實時數據平臺:檢測實時數據采集、實時數據處理、實時數據存儲、采集模型管理、狀態估計

計算和應用運行環境管理等功能,檢測是否提供節點支路模型、全網實時數據、狀態估計數據

等實時數據服務,檢測功能及服務是否滿足技術要求;

i)人數據分析平臺:檢則數據匯集、數據治理、計算引擎、數據分析、數據資產管理、數據共享、

任務管理與監控等功能,檢測功能是否滿足技術要求;

j)人工智能平臺,檢測通用算法框架和基礎應用服務功能,檢測通用算法框架對通用算法模型庫

的全過程管理功能;檢測語音交互、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解析等基礎應用服務功能,是否具

備面向調度核心業務的知識圖譜功能;檢測功能是否滿足技術要求;

k)檢測系統軟件模塊是否滿足性能要求。

6.2.3SaaS層

調控云SaaS層測試內容應包括以下要求(詳細內容參見附錄E):

a)檢測在線監視類、輔助決策類、分析校核類、培訓仿真類、計劃市場類、運行評估類和調度管

理類等應用模塊的功能、界面、接口與服務、部署以及性能的正確性,檢杳是否符合技術方案

要求;

b)在線監視類:檢測數據采集、數據處理、數據監視、智能告警、故障協同處置、實時指標、實

時監視等功能,檢測功能是否滿足技術要求;

c)輔助決策類:檢測全局優化分析、清潔能源協調分析、源網荷儲有功協同分析和新能源無功電

壓分析等功能,檢測功能是否滿足技術要求;

d)分析校核類:檢測從時間、空間、業務等多維獲取電網模型及實時數據的功能,檢測分析決策

類計算服務功能,檢測功能是否滿足技術要求;

e)培訓仿真類:檢測電力系統模擬仿真和調度員培訓模擬功能。電力系統模擬仿真模擬調控操作

和電網運行方式變化,支持典型/特殊方式、規劃模式、事故情況下,對電力系統的暫態、中

長期動態和穩態的仿真:調度員培訓模擬提供教員控制功能,構建支持調度員進行正常操作、

異常事故處理和恢復的培訓環境,同時支持電網聯合反事故演習。

「)計劃市場類:檢測獲取電網運行數據、預測類數據、檢修計劃類數據及安全校核結果數據的功

能,檢測功能是否滿足技術要求;

g)運行評估類:檢測預評估、□內評估和后評估功能,通過電網運行評估指標體系,對電網歷史

運行情況進行客觀量化評價,對典型電網調度業務進行深度挖掘與評估,檢測功能是否滿足技

術要求;

h)調度管理類:檢測安全管理、穩定管理、調度運行、發電管理、交易管理、負荷管理、停電管

理、網源協調、一次能源管理、二次設備管理、基建工程管理、標準制度管理、調度項FI管理、

內部綜合管理、文資檔案、數據服務等功能,檢測功能是否滿足技術要求;

i)檢測系統軟件模塊及服務是否滿足性能要求。

A2系統測試類別

6.3.1功能測試

應對電力調度控制云系統技術要求中所規定的功能進行逐項測試,以驗證調控云系統軟件的功能

是否滿足要求。同時,還應對控制或交互流程的正確性、合理性等進行驗證。功能測試應滿足以下要求:

a)軟件是否具備在各類正常、異常電網運行場景下均能完成技術規范所規定的特定任務的能力;

b)軟件是否充分體現技術規范未明確規定的用戶隱形需求;

c)軟件是否正確實現了技術規范的功能要求;

d)軟件輸入輸出接口數據與技術規范中數據內容、流向等方面要求的一致性;

。)軟件在各類正常、異常場景下的輸出結果是否合理、是否滿足預期:

7

DL/TXXXXX—XXXX

f)軟件在各類正常、異常場景下的業務邏輯合理性、是否有助于實現業務目標;

g)軟件提供的功能流程順序是否合理、正確。

6.3.2性能測試

應對電力調度控制云系統技術要求中所規定的性能如計算精度、時間特性、并發性等進行逐項測試,

以驗證調控云系統軟件的性能是否滿足要求。性能測試應滿足以下要求:

a)驗證在規定的邊界條件卜,軟件執行某一任務?的指定功能所需的時間如響應時間、數據傳輸速

率、吞吐量等;

b)對有時間要求入勺軟件功能項,應測試其時間特性及其實際運行時間;

c)軟件完成其功能所能處理的數據量;

d)若被測試的軟件同時需要處理多個進程,則應驗證其并發處理能力是否滿足要求;

e)技術要求中所規定的其他性能指標。

6.3.3接口及服務測試

接口及服務測試應滿足以下要求:

a)接口及服務的內外部標準符合性、請求與響應結構規范性;

h)調控云與軟件系統平臺的接口特性及其接口的正確性和協調性:

c)調控云與硬件系統的接口特性及其接口的正確性和協調性。

6.3.4界面測試

界面測試應滿足以下要求:

a)軟件所提供的操作和顯示界面與技術要求的一致性和符合性;

b)界面在非常規操作、誤操作、快速操作下的可靠性;

c)界面對錯誤命令或非法數據輸入的檢測能力與提示情況;

d)界面對錯誤操作流程的檢測與提示;

e)界面對所要求界面風格的符合性;

f)參與系統集成的軟件界面風格的一致性與協調性;

g)應對照用戶手冊或操作手冊逐條進行操作和觀察。

6.3.5可靠性測試

可靠性測試應滿足以下要求:

a)采用隨機方法選擇測試用例,可靠性測試時應保證輸入覆蓋,輸入覆蓋包括:輸入域覆蓋;各

種相關功能的覆蓋;相關變量可能組合的覆蓋;設計輸入空間與實際輸入空間區或的覆蓋;

b)應檢測軟件在出現因人工操作導致的故障或違反規定接口的情況下,是否具有維持規定性能

級別的能力:

c)應檢測軟件對運行過程中存在的輸入輸出數據異常、控制反饋異常、操作權限異常、二次設備

異常等情況,是否具有防止誤判的能力;

d)應檢測軟件當自身故障或由相關軟硬件設備異常導致的故障發生后,能夠恢復直接受影響的

數據并重建期望的系統狀態的程度;

e)應檢測在給定條件下和規定的時間范圍內,軟件是否具有持續可用并維持規定的性能級別的

能力;

f)應檢測軟件在輸入域(或輸出域)、數據結構、狀態轉換、過程參數、功能界限等的邊界或端

點情況下的運行狀態;

g)應檢測軟件對小概率發生但導致電網潮流劇烈變化的運行場景,是否具備完成規定任務和保

持性能級別的能力;

h)測試時應記錄測試結果、運行時間并判定測試結果,如果軟件失效,還應記錄失效現象和時間。

i)應根據其他各生存周期階段的軟件測試報告和測試問題報告,設計針對性測試用例,對曾經暴

露過的問題進行回歸測試。

8

DL/TXXXXX—XXXX

6.3.6安全性測試

安全性測試內容應滿足以下要求:

a)應檢測系統是否具備應用軟件的安全防護能力,防范業務邏輯設計缺陷、業務流程繞過、非授

權訪問或修改等安全風險:

b)應檢測系統是否依據業務特點和防護需求對數據進行分級分類,防范數據被篡改、被竊取、被

破壞等安全風險;

c)應檢測人機系統是否具備人機安全防護能力,防范登錄繞過、提權、非預期操作等安全風險;

d)應檢測系統是否具備通信的安全防護能力,是否具備保護控制調節指令的完整性和真實性的

能力,防范非授權修改或竊取、抵賴等安全風險;

e)應從服務對象的身份認證、服務權限控制的安全性、服務接II的安全性、服務交互行為的安全

性、遠程服務認證的安全性、服務數據處理的安全性等方面,檢測系統是否具備服務的安全防

護能力,防范服務惡意調用、拒絕服務等安全風險;

f)應從滲透測試、配置核查等方面,檢測系統是否存在已知安全漏洞、惡意代碼及后門等,防范

安全入侵風險。

h4系統測試方法

如未特別說明,系統測試采用動態測試中的黑盒測試方法,選擇適用的測試工具進行測試并由人工

進行結果分析。

7新應用上云測試內容及要求

71新應用上云測試環境

測試環境包括測試的硬件環境和軟件環境。

7.1.1硬件環境要求

測試硬件環境應滿足以下要求:

a)采用滿足系統配置要求,并支持新應用上右功能和性能要求的硬件設備;

b)CPUs內存、緩存、顯卡等設備主要參數按測試要求進行配置;

c)對于需形成量化對比結果的同類應用,應基于同等配置的硬件環境進行測試;

d)應遵循6.1.1節系統測試硬件環境要求。

7.1.2軟件環境要求

測試軟件環境應滿足以下要求:

a)應配置滿足系統資源規劃及新應用上云資源需求的軟件環境;

b)根據被測應用運行應配備相應的關聯軟件,或具備同等功能和接口模擬軟件或設備;

c)應配置滿足新應用上云測試要求的系統、網絡及數據資源;

d)應遵循6.1.2節系統測試軟件環境要求。

7:新應用上云測試內容

新應用上云測試內容要求包括但不限于:

a)應檢測應用是否集成權限管理的單點登錄功能;

b)若應用需使用服務總線,需檢測其服務注冊、發布、查詢和訂閱等功能是否滿足電力調度控制

云系統規范要求:

c)若應用需使用消息總線,需檢測其消息的注冊、訂閱、發送、接收、撤銷等功能是否滿足電力

調度控制云系統規范要求;

d)若應用需使用調控云公共資源管理其他功能模塊,需檢測其是否按照電力調度控制云系統規

范相關要求:

9

DL/TXXXXX—XXXX

e)應檢測應用是否滿足需求規格說明書、設計文檔及應用技術規范等相關文檔的功能、性能等要

求;

f)應檢測應用是否滿足電力調度控制云系統與應用交互、系統服務調用的規范性要求;

g)應檢測應用是否滿足電力調度控制云系統界面設計規范要求;

h)應檢測應用是否滿足系統以及應用自身運行穩定性的指標要求;

i)應檢測應用是否滿足電力調度控制云系統對硬件、基礎軟件以及外部系統兼容性的要求;

J)應檢測應用是否滿足電力調度控制云系統安全防護級別、可窕性指標的要求。

73新應用上云測試類別

7.3.1功能測試

功能測試主要測試被測軟件是否滿足各項明確和隱含的功能要求,包括但不限于:

a)完備性:被測軟件功能對指定的任務和目標的覆蓋程度;

b)正確性:被測軟件提供具有所需精度的正確或相符結果的程度;

c)適合性:被測軟件功能促使指定的任務和目標的實現程度;

d)互操作性:被測軟件與外部設備、其他系統業務交互的適配度。

732性能測試

性能測試內容包括但不限于:

a)時間特性:包括但不限于軟件的響應時間、平均響應時間、響應極限時間,以及吞吐量、平均

吞吐量、極限吞吐量;周轉時間、平均周轉時間、周轉極限時間等:

b)資源利用性:包括但不限于軟件的輸入/輸出、內存和傳輸資源利用率等;

c)容審:被測軟件參數的最大限量滿足需求的程度;

d)負載:被測軟件在正常、峰值以及異常負載壓力條件下,系統的各項性能指標滿足情況。

7.3.3接口及服務測試

接口及服務測試內容包括但不限于:

a)測試被測應用與外部系統之間、以及內部各業務模塊之間的業務交互的正確性;

b)測試公共類服務、基礎類服務、模型類服務、數據類服務、展示類服務、交互類服務、計算類

服務、大數據類服務等八大類電力調度控制云服務的正確性,服務要求遵循《電力調度控制云

系統技術要求第2部分:調控云服務》

7.3,4界面測試

參照6.3.4系統界面測試要求。

7.3.5可靠性測試

參照6.3.5系統可靠性測試要求。

7.3.6安全性測試

參照6.3.6系統安全性測試要求。

74新應用上云測試方法

如未特別說明,上云新應用測試采用動態測試中的黑盒測試方法,由人工進行手工測試,或選擇適

用的測試工具進行測試。

10

DL/TXXXXX—XXXX

附錄A

(資料性)

測試用例模板

表A.1測試用例執行單

測試用例名稱XXX-XXX

測試用例標識

測試追蹤

測試說明

測試用例初始化

前提與約束

終止條件

測試過程

序號輸入及操作說明期望測試結果評估準則實際測試結果

1

2

測試人員測試監督員問題標識

執行結果測試執行日期

回歸結果回歸執行日期

11

DL/TXXXXX—XXXX

附錄B

(資料性)

測試問題模板

表B.1測試問題單

問題標識

問題位置XXX-XXX-

報告日期回歸日期

問題類別口設計問題□文檔問題□程序問題口規范性問題口其它問題

問題級別口關鍵口重要口一般口建議

問題描述

回歸結果

12

DL/TXXXXX—XXXX

附錄C

(規范性)

laaS層測試內容

laaS層技術要求包含計算資源服務、存儲資源服務、網絡資源服務和資源管控服務四個方面,測試

內容見表C1、C.2、C.3和C.4。

表C.1計算資源服務測試內容

技術要求測試內容

應提供自定義CPU數量、內存數量、磁盤容量及數量、網卡數量等參數的云服務器實例能力

應具備運行狀態下對CPU、內存、磁盤進行動態調整的能力,實現計算資源彈性伸縮

應提供云服務器實例模板,具備通過模板快速創建云服務器實例的能力

應提供虛擬網絡管控能力,支持計算資源間、計算資源與存儲資源間、計算資源與外部資源間的互

云服務器

應提供負載均衡能力,云服務器實例作為負載均衡后端的工作節點

應提供計算、存儲分離的能力,宜接入基于分布式;存儲架構的對象存儲、塊存儲、文件存儲等高性

能網絡存儲

應滿足石服務器的技術要求

GPU云服務器

應提供GPU間點對點通信能力,支持服務器內部高帶寬低時延的數據傳輸

表C2存儲資源服務測試內容

技術要求測試內容

應提供創建多個不同名稱的對象存儲實例的能力

應提供文本、圖片、音頻和視頻等非結構化數據文件的存儲能力

對象存儲

應提供接入虛擬網絡的能力,虛擬網絡中的云服務器實例能夠訪問對象存儲

應提供訪問管控的能力,應對資源設置訪問權限

應提供以系統盤或數據盤的方式掛載到云服務器實例中的能力

塊存儲應提供快照能力,支持根據快照回滾到某個時間點狀態

應提供多數據副本的能力

應提供POSIX文件接口

應支持標準的NFS訪問協議

應提供多個云服務器實例共享訪問文件系統里的同一數據源的能力,通過文件鎖保證數據的強一

致性

文件存儲應提供作為系統盤或數據盤掛載到云服務器實例中的能力

應提供作為數據卷掛載到容器實例中的能力

應提供接入虛擬網絡的能力

應提供接入對象存儲的能力

應提供多數據副本的能力

表C3網絡資源服務測試內容

技術要求測試內容

應提供創建多個虛擬網絡的能力,可將虛擬網絡劃分為一個或多個子網

應支持耨云服務器實例、對象存儲、塊存儲、文件存儲及負載均衡等資源接入虛擬網絡的能力

應提供創建二層網絡的能力,提供VLAN、VXLAN兩種組網模式

應提供創建三層網絡的能力,提供等多種組網模式

虛擬網絡應支持IPv4、IPv6網絡協議,虛擬網絡可在雙棧模式下運行

應提供為虛擬網絡添加虛擬交換機的能力

應提供在虛擬網絡間添加虛擬路由器的能力

應支持NAT網關接入虛擬網絡的能力

應支持DHCP協議

13

DL/TXXXXX-XXXX

技術要求測試內容

應提供自定義設置網絡訪問控制規則的能力

應提供接入虛擬防火墻的能力

應提供為負載均衡實例設置虛擬IP的能力

應提供接入虛擬網絡的能力

應提供高可用的能力

應提供自動檢測后端云服務器實例的健康狀態的能力,支持自動隔離異常狀態的云服務器實例

應提供多種健康檢查機制的能力

負載均衡應提供會話俁持的能力

應提供預定義、自定義的訪問控制策略的能力

應提供重定向能力

應提供配置數據在多個全局流量管理集群之間同步的能力

宜提供基于DNS和IP地址的全局負載均衡能力

宜提供流量調度能力

應提供綁定虛擬網絡的能力,支持SNAT和DNAT

NAT網關

應提供綁定多個IP的能力,形成【P地址池

表C.4資源管控服務測試內容

技術要求測試內容

應提供創建計算資源的能力

計算資源管控應奏供對云服務器的CPU、內存、磁盤、網卡和IP地址等配置動態調整的能力

應提供對計算資源生命周期管理和運行狀態監視的能力

應提供存儲資源的申請、釋放、掛我等操作的能力

存儲資源管控

應提供監控并展示存儲資源的運行指標的能力

應提供多個虛擬網絡、負載均衡等網絡資源的管控能力

應提供虛擬交換機、虛擬路由器的管控能力

網絡資源管控

提供域名轉發的能力,支持與調控云外DNS進行級聯,實現靈活組網和并網

應提供虛擬網絡運行狀態監視的能力

日志服務應提供laaS日志數據的采集、聚合、索引和查詢分析的能力

鏡像管理應提供創建、刪除云服務器鏡像的能力

運維監控應提供物理設備、云服務資源等的運維監控能力

應提供跨站點的統一賬號管理和角色權限管理的能力

云管理平臺應提供按集群、節點、實例多個層面監控的能力

宜提供多級組織創建及管理的能力,不同組織之間資源默認隔離

多個對等站點應提供故障隔離的能力,單個站點故障不影響其他站點的資源使用

多個對等站點應具備統一管埋、統?運維、統一計量以及統一監控等

應提供流量的統一接入能力,可按比例或業務屬性實現入口流量分流

站點多活

應提供人口流量的精準引流和切流能力

應提供流量的一鍵切零能力,分鐘級實現流量從故障站點的逃逸

宜提供地域級故障場景容突能力,通過異地切流實現分鐘數業務容災恢復

14

DL/TXXXXX—XXXX

附錄D

(規范性)

PaaS層測試內容

PaaS層技術要求包含公共資源管理及服務、調控數據管理及服務和服務管理能力三個方面,測試內

容見表D.1、卜2和》3。

表D.1公共資源管理及服務測試內容

技術要求測試內容

具備公共資源管理能力,應提供調控業務應用運行所需的軟件集成環境、運行環境、相關工具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