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GDFS 44-2024 八角主要病蟲害綜合防控技術規程_第1頁
T-GDFS 44-2024 八角主要病蟲害綜合防控技術規程_第2頁
T-GDFS 44-2024 八角主要病蟲害綜合防控技術規程_第3頁
T-GDFS 44-2024 八角主要病蟲害綜合防控技術規程_第4頁
T-GDFS 44-2024 八角主要病蟲害綜合防控技術規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65.020.20GDFSCodeofpracticeoncomprehensivecontrolofmajordiseasesandpestsinIlliciumIT/GDFS44—2024 2規范性引用文件 3術語和定義 4主要病蟲害種類 5監測調查 6防治方法 7防治效果檢查 8建檔 附錄A(資料性)八角主要病蟲害危害癥狀即化學防治方法 5附錄B(規范性)調查記錄表 7附錄C(規范性)發病程度分級標準 8附錄D(規范性)病蟲害發生(危害)程度分級標準與成災標準 9T/GDFS44—2024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起草。本文件由廣東省林學會團體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提出并歸口。本文件起草單位:廣東省林業科學研究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肖麗娜、李玲娟、鄒奕華、扈麗麗、趙丹陽、高成龍、崔高峰、黃華毅、陳劉生、黃詠槐。1T/GDFS44—2024八角主要病蟲害綜合防控技術規程本文件規定了八角(Illiciumverum)主要病蟲害種類、監測調查、防治方法、防治效果檢查和建檔等技術要求。本文件適用于八角病蟲害的綜合防治。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8321(所有部分)農藥合理使用準則LY/T1681林業有害生物發生及成災標準LY/T2011林業主要有害生物調查總則3術語和定義本文件沒有需要界定的術語和定義。4主要病蟲害種類4.1病害主要病害有炭疽病、葉枯病、煙煤病、白粉病、藻斑病、瘡痂病、立枯病,參見附錄A.1。4.2蟲害主要蟲害有八角尺蠖、八角葉甲、八角象甲、擬木蠹蛾、中華簡管薊馬、茶堆砂蛀蛾、蚜蟲、矢尖蚧、白蟻,參見附錄A.2。5監測調查5.1病害5.1.1踏查每年3月~6月和7月~10月各踏查一次,調查病害種類、分布、發病程度等,調查結果記錄于附錄B的表B.1。5.1.2詳查標準地設置根據踏查結果,對有病害發生的林分,設置標準地調查,標準地面積不少于寄主面積的3‰,標準地內寄主植物不少于100株,每塊標準地調查株數30株以上。在連續多年發病重度以上的林地內設立長久性標準地,進行逐年多次調查。調查方法在標準地內,對病害分布均勻的林分采用隨機取樣法;分布不均勻的林分,間隔一定行數采用平行取樣法;狹長地形或復雜梯田式林分,采用“Z”字形或螺旋式調查;條件基本相同的近方形地塊林分,2T/GDFS44—2024采用對角線法,將調查結果記錄于附錄B的表B.2。5.1.3發病程度分級與成災標準根據LY/T1681和LY/T2011,按附錄C中表C.1、表C.2的規定分級,按附錄D中表D.1和表D.3的成災標準確定是否成災。5.2蟲害5.2.1踏查每年3月~10月,每月調查1次~2次。觀察葉片、枝干(枝梢)和根部的受害情況。調查結果記錄于附錄B的表B.1。5.2.2詳查標準地設置根據踏查結果,對有害蟲發生的林分,設置標準地調查,葉部(枝梢)害蟲:每6.7hm2~66.7hm2設一塊標準地,每塊標準地面積0.2hm2以上,不少于100株以上寄主植物,調查株數不少于30株;蛀干害蟲:每3.3hm2~33.3hm2設一塊標準地,標準地面積和調查株數同葉部(枝梢)害蟲。調查方法葉部(枝梢)害蟲主要調查葉片和枝條上是否有蟲卵、蟲體和取食痕。蛀干害蟲主要調查樹干表面是否有侵入孔、羽化孔和鉆蛀產生的木屑等,根據實際情況解剖樹干,調查樹干內部的蛹道和幼蟲等情況,將調查結果記錄于附錄B的表B.2。5.2.3危害程度分級與成災標準不同害蟲危害程度,根據LY/T1681和LY/T2011,按附錄D中表D.2和表D.3確定危害程度和是否成災。6防治方法6.1病害6.1.1撫育合理開展修枝或間伐等撫育工作,定期清除林下枯枝雜灌雜草;及時清除林間的病殘體,發病(危害)程度為中度以上時,可砍伐林間發病的植株,清理的病殘體或發病植株要搬離健康林地,并集中燒毀,清理場所用生石灰或滅菌劑(如代森胺)進行消毒;增施磷肥和有機肥。6.1.2化學防治按照附錄A中的表A.1執行。農藥的使用應符合GB/T8321(所有部分)的規定。6.2蟲害6.2.1撫育按照6.1.1執行。6.2.2物理防治燈光誘殺4月~10月,鱗翅目害蟲危害程度為輕度以下時,可在林間懸掛殺蟲燈,根據鱗翅目昆蟲趨光性的特點,宜選用黑光燈或紫外燈誘殺成蟲以降低蟲口密度,推薦懸掛高度距地面1.1m~1.4m,燈距80m~100m,具體實施過程中應參考所選用殺蟲燈的功率和波段,并結合林木株高進行懸掛。黃板誘殺3T/GDFS44—20244月~6月,蚜蟲等刺吸式害蟲發生程度為中度以上時,可在林中懸掛黃色粘蟲板以防治蚜蟲等刺吸式害蟲,推薦規格為20cm×30cm,每0.067hm2懸掛20張以上,懸掛高度1.5m左右,間距20m左右,并及時跟蹤和更換粘蟲板。引誘劑食葉害蟲危害程度為中度以下時,可使用糖醋液等食誘劑引誘鱗翅目等食葉害蟲成蟲,按棋盤式分布,每0.067hm2懸掛誘捕器3個,懸掛高度150cm。6.2.3生物防治白僵菌食葉害蟲危害程度為中度及以上時,4月上中旬至5月上旬,于早上朝露未干時,施白僵菌粉劑,菌粉含孢量220.6×108個/g,噴粉用量為7.5kg/hm2,或施放粉炮,菌炮粉重125個/g,粉炮用量為60個/hm2,防治低齡食葉害蟲。天敵保護保護和利用八角林中的天敵昆蟲,降低害蟲種群密度,八角害蟲主要天敵包括:四星步甲Dischissussp.、紅黃舉腹蟻Cremastogasterbrumea、扁平虹臭蟻Irdomyrmexanceps、黑蟻Polyrhachissp.、橫紋齒猛蟻Odontoponeratransversa、小黃蟻Monomoriumorientale、十二星瓢蟲Vibidiasp.、黑蚊獵蝽Myiophanessp.、中華繭蜂Braconchinensis、斜紋貓蛛Oxyopessertatus、紅螯蛛Chiracanthiumsp.。6.2.4化學防治按照附錄A中的表A.2執行。農藥的使用應符合GB/T8321(所有部分)的規定。7防治效果檢查7.1病害分別于施藥的當天和施藥后7d~15d進行病害分級調查,分級標準按附錄C執行。按公式(1)計算病情指數,按公式(2)計算病情指數增長率,病情指數增長率作為防治區的防治效果。式中:DI-----病情指數;Vi-----各病級代表數值;Ni-----該級株數;Vh-----最高病級代表數值;Nt-----調查總株數。7.2蟲害根據不同防治藥劑確定防治效果檢查時間,生物防治為施藥后10d~15d,化學防治為施藥后7d。防治前后分別調查害蟲的蟲口密度,按公式(3)計算蟲口減退率。式中:DR-----蟲口減退率(%a-----防治前蟲口數;b-----防治后蟲口數。4T/GDFS44—20248建檔建立主要病蟲害監測與防治全過程檔案,以電子文檔和紙質文檔保存。5T/GDFS44—2024八角主要病蟲害危害癥狀及化學防治方法八角主要病害危害癥狀及化學防治方法見表A.1,八角主要害蟲危害癥狀及化學防治方法見表A.2。表A.1八角主要病害發病癥狀及化學防治方法主要為害葉片、嫩梢、花、幼果。葉片發病多從葉尖、葉緣開始,逐漸蔓延到葉片中部,初期呈現暗后期病斑中部變成灰褐色,其上密布小黑點,病斑隨之呈現輪紋狀;危害嚴重時,葉片全部脫落、似火燒。嫩梢染病后呈水漬狀褐色小斑,隨后擴大成黑腐斑,嫩梢迅速枯死。花、果染病主要發生在花在新葉、新梢期,噴施1%的波爾多液或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1500倍~3000倍液進行防護。發病程度達到中粒劑1000倍~1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等高效低毒殺菌劑,間隔10d~15d,連續噴施2次~3次,Pestalotiopsis主要為害葉片,病害初期在葉片尖端、葉緣或葉片表面形成圓形、橢圓形或不規則形的灰褐色病斑,病健交界明顯,后期隨著病斑擴展導致整個葉片干枯死亡,整體呈灰褐色,發病后期在病斑處可見密為害葉片、枝梢和果實。初為小圓點輻射狀,后向主,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000倍~3000倍液噴施到葉面上,可防治蚜蟲為害嫩葉、新梢、花蕾和幼果,造成落葉、落花、落果。發病時通常在葉片主脈附近開始,先是布滿一層白色粉狀物,后病葉顏色逐漸變暗,然后成為黃褐色,最后病葉脫落。有的病葉產生畸形,病部發病程度中度以上時,噴施50%苯醚甲環唑水分散粒劑3000倍~5000倍液或40%腈菌唑可濕性粉劑4000~6000主要為害葉片和嫩梢。葉片正反兩面均可發病,尤以葉面居多,初呈圓形灰褐色、邊緣色淺的小斑,后圓斑相連,形成不規則斑塊;病部稍隆起,似氈主要為害葉片、莖和果實,表現為葉面或莖表面出現點狀或連成片的棕色木栓化隆起組織分布,嚴重的甚至造成葉片扭曲變形,且在葉上發病的癥狀較于春梢新芽萌動至芽長2mm前及謝連續防治2次~3次,可用70%甲基托布津(甲基硫菌靈)800倍~1000倍液或50%多菌靈50%可濕性粉劑600Rhizoctoniasolani、該病主要在苗期發生危害,病菌從根部侵入,引起發病輕度以上時,用70%惡霉靈可6T/GDFS44—2024表A.2八角主要害蟲危害癥狀及化學防治方法Pogonopygianigralbata低齡幼蟲期,噴施3%甲維鹽2000倍液、25%乙基多殺菌素水分散粒劑Hypomecessp.反兩面噴施5%氯蟲苯甲酰胺1000倍~2000倍液,間隔10d~15d,連續噴Marcopoloiasp.5月~6月成蟲期,噴施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1000倍~2000倍液殺死成蟲。尋找蛀孔,在蛀孔中注射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0倍~30倍液10Haplothripschinensis5月~6月、8月~9月薊馬為害高峰初期噴灑25%噻蟲嗪水分散粒劑1500倍液或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000LinoclostisgonatiasAphisspp.用20%啶蟲脒可濕性粉劑2500倍~3000倍液,或2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Coptotermesformosanus、木質部以及木纖維和韌皮纖維導致樹木死亡或樹用48%毒死蜱乳油1500倍液或2.5%聯均勻噴射,間隔10d~15d,連續噴施2次~3次;在樹基部附近約1.5m區域內地表土層埋設白蟻誘集箱進行7T/GDFS44—2024(規范性)調查記錄表病蟲害踏查記錄表見表B.1,標準地調查記錄表見表B.2。表B.1踏查記錄表縣名稱:鄉鎮名稱:調查面積(hm2):表B.2標準地調查記錄表輕中重8T/GDFS44—2024發病程度分級標準枝、葉發病程度分級標準見表C.1,樹干發病程度分級標準見表C.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