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山西省呂梁市孝義市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中歷史檢測試題注意事項:1、文科綜合由歷史和道德與法治兩部分組成,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其中歷史部分分第1卷和第II卷,全卷共8頁,滿分75分,考試時間70分鐘。2、答案全部在答題卡上完成,答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只收回答題卡。第1卷選擇題(共30分)本部分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在每小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1.下面是李華同學整理的學習卡片。據此可知,他學習的內容是()“捐稅”知多少·佃戶使用領主的磨坊、釀酒機、面包爐等,都必須繳納使用費。·每年的復活節、圣誕節,佃戶還要向領主送雞蛋、雞一類的禮物。·教會也向佃戶征收“什一稅”。·農奴的女兒嫁到莊園以外的人家,要繳納一筆“婚姻捐”。A.西歐封君封臣制度B.教會在歐洲的地位C.西歐封建莊園經濟D.歐洲封建城市經濟【正確答案】C【詳解】據材料“佃戶使用領主的磨坊、釀酒機、面包爐等,都必須繳納使用費。每年的復活節、圣誕節,佃戶還要向領主送雞蛋、雞一類的禮物。農奴的女兒嫁到莊園以外的人家,要繳納一筆婚姻捐”和所學可知,李華學習的內容是西歐封建莊園經濟。為領主提供勞役是佃戶的基本義務。勞役量的多少主要依據佃戶份地的大小來確定,而且是按照慣例相對固定的,領主不能隨意增加。佃戶為領主進行的勞動和為自己進行的勞動是分開的。佃戶可以獨立耕作份地,維持生活。佃戶使用領主的磨坊、釀酒機、面包爐等,都必須繳納使用費。教會也向佃戶征收“什一稅”。如果佃戶是農奴,負擔就更重了。農奴的女兒嫁到莊園以外的人家,要繳納一筆稱為“婚姻捐”的賠償費。農奴死亡,子女繼承份地,要向領主繳納數額不菲的“繼承捐”。C項正確;西歐封君封臣制度是以土地的封賜為紐帶而形成的封建等級制,不符合題干內容,排除A項;教會在歐洲的地位與題干內容不符合,排除B項;材料沒有涉及歐洲中世紀城市的發展,排除D項。故選C項。2.賀國慶的《中世紀大學和現代大學》記載:“在大多數中世紀大學里,神學都是最不受歡迎的學科,原因是人們認為神學太理論化了。在醫、法、神三個高級學院里,民法通常最受歡迎,教會法緊隨其后,然后是醫學。”材料可以表明A.中世紀人們擺脫了神學的束縛B.大學得到了教會和國王的支持C.課程設置反映經濟和社會發展D.大學有教育自主權等自治權利【正確答案】C【詳解】根據“在醫、法、神三個高級學院里,民法通常最受歡迎,教會法緊隨其后,然后是醫學”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由于當時手工業和商業城市興起,商品經濟興起,經濟發展和貿易的需要使人們更偏向學習使用科學,體現課程設置反映經濟和社會發展,C項正確;中世紀人們擺脫了神學的束縛表述與史實不符,排除A項;材料沒有體現大學得到了教會和國王的支持,排除B項;材料沒有體現大學有教育自主權等自治權利,排除D項。故選C項。3.6世紀前期,為了實現重建昔日羅馬大帝國理想,他制定了全面的改革方案和對外征服戰爭的計劃。他在位時完成的《羅馬民法大全》為他的改革和整頓工作提供了統一的尺度,為理順社會各種關系提供了理論依據。“他”是()A.屋大維B.凱撒C.克洛維D.查士丁尼【正確答案】D【詳解】根據題干材料中的“他在位時完成的《羅馬民法大全》,結合所學可知,《羅馬民法大全》完成于查士丁尼在位時期,D項正確;屋大維是羅馬帝國的開創者,排除A項;凱撒時期屬于羅馬共和國時期,排除B項;克洛維建立了法蘭克王國,與題意不符,排除C項。故選D項。4.在日本社會危機嚴重的時期,7世紀初被派往中國的留學生,在充分掌握了隋唐文化和制度后陸續回國,為日本革新發揮了巨大作用。這一“巨大作用”是指()A.使日本成為封建國家B.推動日本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C.使日本確立了幕府統治D.日本擺脫了淪為殖民地的危機【正確答案】A【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從646年開始,日本效仿隋唐的典章制度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稱“大化改新”。大化改新使日本發展成為一個中央集權制封建國家,完成了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的過渡。題干材料“當日本社會危機嚴重的時期,7世紀初被派到中國的留學生,在充分掌握了隋唐文化和制度后陸續回國,為其革新發揮了巨大作用”可知,。這一巨大作用”是使日本成為封建國家,A項正確;1868年日本明治維新使日本擺脫了淪為殖民地的危機,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排除BD項;12世紀晚期,源氏武士集團設幕府于鐮倉,鐮倉幕府擁有獨立于朝廷的政治、軍事權力,日本由此進入近700年的幕府統治時期,時間與題干不符,排除C項。故選A項。5.13、14世紀,富裕農民、騎士等通過各種手段不斷集中土地,并逐漸建立起自己的新型地產,以新的經營方式控制了生產、交換等環節,還控制了鄉村行政事務,成為農村中富有生氣的階級力量。這反映了()A.農村社會結構的變化B.市民階層權利的擴大C.現代工廠制度的確立D.自治城市商業的發展【正確答案】A【詳解】根據題干“13、14世紀農村中富裕農民和騎士通過土地集中和新的經營方式,控制生產、交換和鄉村行政事務的現象“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種現象表明農村社會內部的階級結構發生了變化,出現了新的階級力量,A項正確;市民階層權利的擴大發生在中世紀的城市中,題干表述的發生在歐洲農村,排除B項;現代工廠制度的確立發生在工業革命后,排除C項;題干表述的發生在歐洲農村,與自治城市商業的發展無關,排除D項。故選A項。6.番茄的起源中心是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脈地帶,下表為番茄傳播的歷程。據此可知()1523年由墨西哥傳到葡萄牙、西班牙1550年前后傳到意大利1575年作為觀賞植物,傳到英國和中歐各國17世紀傳入菲律賓,后傳到其他亞洲國家18世紀中葉開始做食用栽培A.新航路開辟推動物種傳播B.文藝復興促進思想解放C.殖民擴張助推歐洲移民潮D.資本主義經濟發展迅速【正確答案】A【詳解】據題干“番茄傳播的歷程”和所學知識可知,起源于南美洲的番茄,在16世紀以后,逐漸傳到西班牙、葡萄牙、菲律賓等歐亞國家,反映出新航路開辟推動了物種傳播,A項正確;文藝復興推動了人文主義傳播,解放思想,但是和番茄傳播的歷程無關,排除B項;新航路開辟導致早期殖民擴張,加速歐洲移民,但是和番茄傳播的歷程無關,排除C項;新航路開辟后,資本主義發展處于萌芽期,工業革命后,資本主義經濟發展迅速,排除D項。故選A項。7.“幾個世紀以來,共有1000萬非洲奴隸被運送到西半球。其中1720-1820年占一半以上,死在海上達9%-16%。1000萬奴隸中,40萬被運送到今美國境內的各個殖民地。”材料說明()A.“三角貿易”的正義性B.資本原始積累的血腥性C.殖民擴張掠奪的合理性D.資本主義發展的進步性【正確答案】B【詳解】據材料“幾個世紀以來,共有1000萬非洲奴隸被運送到西半球。其中1720-1820年占一半以上,死在海上的達9%-16%1000萬奴隸中,40萬被運送到今美國境內的各個殖民地。”結合所學可知,材料反映的史實是三角貿易。三角貿易客觀上有助于歐洲殖民國家的資本原始積累,但這一過程充滿血腥性。B項正確,“三角貿易”的正義性、殖民擴張掠奪的合理性史實敘述錯誤,排除AC項;資本主義發展的進步性與題干材料內容不符,排除D項。故選B項。8.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是交互作用的。英、美、法經濟基礎的變化要求改革政治上層建筑為其經濟基礎服務,三國政治革命因而發生。這說明三國發生資產階級革命的根源都在于()A.思想解放運動的推動B.資本主義發展受阻C.自然科學的不斷發展D.資產階級力量壯大【正確答案】B【詳解】根據所學可知,英法是封建專制的國家,英國斯圖亞特王朝的專制統治和法國波旁王朝的專制統治阻礙了兩國資本主義的發展,美國是受英國控制的殖民地,英國殖民統治也阻礙了北美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資產階級革命后,英法兩國由封建國家變成了資本主義國家,美國也擺脫了英國的殖民統治,變成一個獨立的資本主義國家,所以三國發生資產階級革命的根源都在于資本主義發展受阻,B項正確;思想解放運動的推動、自然科學的不斷發展、資產階級力量壯大均不符題意,排除ACD項。故選B項。9......都是大建筑,這樣建造是為了容納最大量的人。為了盡量利用一切地方,工廠建成幾層,各層盡可能不高,機器占了最多的面積。......空氣中經常彌漫著混雜機油的棉塵。”這反映了()A工廠工作環境惡劣B.工業革命開始于棉紡織業C.現代工廠制度建立D.機器大生產取代手工勞動【正確答案】A...】根據題干信息為了盡量利用一切地方,工廠建成幾層,各層盡可能不高,機器占了最多的面積。...空氣中經常彌漫著混雜機油的棉塵”可知,工廠的工作空間比較狹小,工人所處的工作環境也不利于身體健康,A項正確;題干信息沒有體現工業革命開始于棉紡織業,排除B項;現代工廠制度建立與題干主旨不符,排除C項;題干信息沒有體現機器大生產取代手工勞動,排除D項。故選A項。10.對同類歷史事件進行對比是學習歷史的基本素養。俄國彼得一世改革和中國洋務運動分別開啟了兩國近代化探索的歷程。從下面材料描述中可得出其相同之處是()1872年,在李鴻章、曾國藩等洋務派倡導下,第一批留學生由清政府資助,被派往美國學習軍政、船政制造等。國內創辦福州船政學堂、天津水師學堂等都開設了船舶制造、航海理論、算術、代數、幾何、物理力學等自然科學學科。1697年彼得一世派遣貴族青年到歐洲學習地圖繪制、、航海、船舶制造等海軍軍事知識。這一時期的新式世俗學校為算術、外語、航海、工程以及海軍學校等,為俄國培養了大量的海員、工程師、地形測繪員、海軍軍官、政府公務人員等。A.都對封建制度起到了瓦解作用B.注重自然學科課程,培養科技人才C.都是封建統治階級的自救運動D.學習西方先進技術,達到富國強兵【正確答案】B【詳解】根據材料“國內創辦福州船政學堂、天津水師學堂等都開設了船舶制造、航海理論、算術、代數、幾何、物理力學等自然科學學科。”“這一時期的新式世俗學校為算術、外語、航海、工程以及海軍學校等,為俄國培養了大量的海員、工程師、地形測繪員、海軍軍官、政府公務人員等。”可知,俄國彼得一世改革和中國洋務運動都注重自然學科課程,培養科技人才,B項正確;都對封建制度起到了瓦解作用與題干內容無關,排除A項;彼得一世改革后才確立封建制度,排除C項;學習西方先進技術,達到富國強兵,題干內容未體現,排除D項。故選B項。11.“這場戰爭最終清除了聯邦只是一個各州的聯盟,而其成員可以隨意退出的觀念。如今成功地取代它的是另一種觀念,即美國不是由各成員州組成的,而是一個不可改變的團結在一起的人民組成的一個整體,即一個民族國家。“材料旨在說明這場戰爭A.維護了國家統一B.改變了政治體制C.實現了民族獨立D.保障了人民權利【正確答案】A【詳解】根據材料“如今成功地取代它的是另一種觀念,即美國不是由各成員州組成的,而是一個不可改變的團結在一起的人民組成的一個整體,即一個民族國家”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美國南北戰爭,材料內容體現南北戰爭維護了國家統一,A項正確;南北戰爭沒有改變了政治體制,排除B項;美國獨立戰爭實現了民族獨立,排除C項;材料沒有體現保障了人民權利,排除D項。故選A項。12.1816年以后,玻利瓦爾率領起義軍由北向南解放了哥倫比亞、委內瑞拉和厄瓜多爾等地;同時,圣馬丁率領起義軍由南向北解放了阿根廷、智利和秘魯首府,這體現出拉美獨立運動的特征是()A.持續時間較長B.負有雙重任務C.群眾基礎薄弱D.南北聯合作戰【正確答案】D【詳解】根據題干信息可知,在拉美獨立運動中,北部和南部地區遙相呼應,具有南北聯合作戰的特征,D項正確;材料中沒有起止時間,體現不出持續時間長,排除A項;材料只能體現出反侵略的任務,不能體現出反封建,排除B項;材料體現不出拉美獨立運動的群眾基礎,排除C項。故選D項。13.(周年熱點)吳于廑、齊世榮在《世界史·近代史編》中寫道:“農民在改革中分到的土地按1861年市價計算僅值5億多盧布,但到1905年為止,農民共交付贖金20億盧布。農民雖然付出了高昂的贖金,但分得的土地的面積比之改革前減少了,質量也更壞了。”材料中主要強調的是,1861年改革A.推動資本主義發展B.對農民具有掠奪性C.是俄國歷史的轉折D.推動農奴制的強化【正確答案】B【分析】【詳解】根據材料中“農民在改革中分到的土地按1861年市價計算僅值5億多盧布,但到1905年為止,農民共交付贖金20億盧布”“農民雖然付出了高昂的贖金,但分得的土地的面積比改革之前減少了,質量也更壞了”等信息可知,1861年改革后農民贖買的土地不僅比1861年改革前的土地價格高出數倍,而且農民獲得的土地的質量也更差,因此,材料主要強調的是1861年改革具有掠奪性,嚴重損害了農民的利益,B項符合題意;AC兩項雖然是1861年俄國農奴制改革的影響,但是材料沒有體現,排除;推動農奴制的強化是彼得一世改革的影響,排除D項;故選B。14.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一位發明家實驗發現:簧片在帶鐵芯線圈附近的振動可以導致圈內電流的強弱變化;反過來,同樣的電流變化可以導致磁鐵線圈附近簧片的振動。根據這一物理原理,他發明了通過電流傳播人的聲音和語言的重要通訊工具。這說明第二次工業革命A.源于對生活實踐經驗的觀察B.發明創造多集中于通訊領域C.引導人們積極探尋精神世界D.具有實驗觀察和科學的基礎【正確答案】D......題干“一位發明家實驗發現......根據這一物理原理,他發明了通過電流傳播人的聲音和語言的重要通訊工具”可知材料描述的是電磁感應現象,這一現象是實驗觀察所得,最后通過這一物理原理發明了通訊工具,由此可知第二次工業革命中的發明創造具有實驗觀察和科學基礎,D正確;題干描述的是實驗結果,不是經驗結果,排除A;題干沒有涉及發明創造多集中在通訊領域,排除B;題干所給材料探究的是外在客觀世界,不是精神世界,排除C。故選D。15.把握歷史事件的因果關系是學習歷史的基本要求。下表中因果關系對應正確的是()選項原因結果A新航路的開辟資本主義萌芽出現B早期殖民擴張促進非洲地區資本主義發展C蒸汽機的廣泛應用推動了石油等新能源的開采D第二次工業革命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最終形成A.AB.BC.CD.DB.BC.CD.D【正確答案】D【詳解】根據題干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第二次工業革命極大的促進了生產力的進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最終形成,D項正確;新航路的開辟使世界開始連為一個整體,A項錯誤;早期的殖民擴張促進了歐洲地區資本主義的發展,B項錯誤;蒸汽機的廣泛應用發生在第一次工業革命,石油等新能源的開采發生在第二次工業革命,C項錯誤。故選D項。第II卷非選擇題(共45分)本部分共4道大題,其中16題8分,17題10分,18題12分,19題15分,共45分。16.九年級(1)班同學以“文明多元·交流互鑒”為主題開展項目化學習,請你參與完成。【項目目標】通過查閱資料,分別類整理,并舉辦成果展示,感受世界不同地區、民族創造的多元文明和它們之間的交流互鑒。【項目驅動】任務--組同學圍繞“文明多元”主題,整理了世界歷史發展進程中的部分文明成果,準備布展。任務二:二組同學圍繞“文明交流”這一主題搜集了如下資料設計展覽。①亞歷山大東征示意圖②敦煌榆林窟第3窟《玄奘取經》③日本奈良唐招提寺圖片④《馬可·波羅行記》⑤18世紀販運黑奴船的示意圖(1)請你根據上表中的相關信息,把①②③處內容補充完整。(2)請將上面資料的序號填入下面表格中,并據此為這一板面寫出結語。交往方式序號暴力沖突和平往來【正確答案】(1)①信仰信仰②藝術大師達·芬奇的繪畫代表作,它以現實人物為主題,人物形象神態自若,嘴角含著一絲微笑,顯得恬靜,似乎又有些哀傷,富有生命的活力,充分體現了人文主義精神。③斯蒂芬森試驗蒸汽機車標志著鐵路時代的到來,為社會提供了更為快捷、廉價、便利的交通,使生產和市場之間的聯系變得更加密切,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2)暴力沖突:①⑤;和平往來:②③④。結語:文明因多樣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鑒,因互鑒而發展,通過和平交流互鑒取長補短,是推動人類文明發展進步的重要途徑。【小問1詳解】根據任務一圖片“《古蘭經》手抄本”“穆罕默德闡述獨尊安拉的信仰思想,創立伊斯蘭教,統一了阿拉伯半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①是信仰信仰;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蒙娜麗莎》是藝術大師達·芬奇的繪畫代表作,它以現實人物為主題,人物形象神態自若,嘴角含著一絲微笑,顯得恬靜,似乎又有些哀傷,富有生命的活力,充分體現了人文主義精神;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斯蒂芬森試驗蒸汽機車標志著鐵路時代的到來,為社會提供了更為快捷、廉價、便利的交通,使生產和市場之間的聯系變得更加密切,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小問2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亞歷山大東征和販運黑奴充滿了暴力沖突。《玄奘取經》體現了唐朝的對外友好交流,《馬可·波羅行記》記錄的是元代外國商人來中國的見聞、日本奈良唐招提寺體現了中日友好的文化交流,因此,暴力沖突:①⑤,和平往來:②③④。結語: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歷史上,文明之間的交流既有通過戰爭和沖突的暴力方式,也有通過文化傳播和貿易的和平方式。通過這些交流,各種文明相互影響、相互借鑒,推動了人類社會的進步與發展。17.書刊是人類進步的重要載體,使文明有跡可循地傳承下去。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英國)最早的印刷品多為信仰文獻,但隨著英國社會的發展,印刷業也逐漸向其他領域拓展,例如政治、文學、科學等。在早期英國,由于書籍的制作和抄寫成本較高,因此書籍在社會中的傳播非常有限。然而,隨著印刷技術的傳入和發展,書籍的生產成本降低,印刷機器的普及也使得書籍的生產規模得以擴大,知識的傳播變得更加便利和廣泛。-摘編自《早期英國印刷業與文藝復興的傳播:書籍、知識和文化革命》材料二18世紀法國主要思想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思想思想家代表著作主要思想伏爾泰《哲學通信》反對君主專制和封建神權,倡導自由、平等的權利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反對君主專制,倡導天賦人權,提倡分權制衡的原則盧梭《社會契約論》反對封建王權,倡導人民主權,讓公民參與國家管理材料三人類進入19世紀,生產力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無產階級卻愈加貧困,馬克思和恩格斯對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進行了深入思考,并于1848年發表了《共產黨宣言》。時間《共產黨宣言》的傳播情況1848年德文版本發表1869年首個俄文譯本出現1889年有英文譯本8個,法文譯本11個,俄文版本12個,德文版本21個1895年已有20多個文種,130多個版本,發行量數以萬計1920年陳望道翻譯的中文全譯本出版1973年已出版2434.1萬冊2018年有1000多種版本,是世界上發行量最大的社會政治和人文社會科學著作-摘編自楊金海《<共產黨宣言》在世界的翻譯傳播及其影響》(1)根據材料一指出文藝復興時期英國書籍印刷業發展的表現,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述其影響。(2)根據材料二歸納啟蒙思想家的共同主張,并結合所學知識舉例說明法國大革命是如何踐行這些主張的?(3)根據材料三概括《共產黨宣言》傳播的特點,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述《共產黨宣言》發表的歷史意義。【正確答案】(1)表現:題材從多為信仰文獻到向其他領域拓展。影響:書籍的生產成本降低;書籍的生產規模得以擴大;促進了知識的傳播;推動了歐洲思想文化領域的繁榮等。(2)主張:反對專制;宣傳自由、平等、民主等。實踐:法國大革命期間,法國民眾攻占了象征國王統治的巴士底獄;1789年,制憲議會通過了《人權宣言》,宣告了人權、法治、自由、分權、平等和保護私有財產等基本原則;1792年,法國宣布廢除君主制,成立法蘭西第一共和國,維護了共和;1804年,頒布實施《拿破侖法典》,體現了自由平等的原則等。(3)特點:多語言、多版本、廣泛傳播,發行量巨大。歷史意義:它系統闡述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矛盾,提出了無產階級革命和建立社會主義社會的理論,為國際工人運動提供了理論指導,推動了世界范圍內的社會主義運動。【小問1詳解】表現:根據材料一“(英國)最早的印刷品多為信仰文獻,但隨著英國社會的發展,印刷業也逐漸向其他領域拓展”,可知文藝復興時期英國印刷業發展的表現,隨著應該社會的發展,題材從多為信仰文獻到向其他領域拓展,比如政治、文學、科學等。影響:根據材料一“隨著印刷技術的傳入和發展,書籍的生產成本降低,印刷機器的普及也使得書籍的生產規模得以擴大,知識的傳播變得更加便利和廣泛”,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文藝復興時期英國印刷業發展的影響是,印刷業發展使得生產效率提高,因此書籍的生產成本降低;書籍的生產規模得以擴大;書籍的廣泛推廣也促進了知識的傳播;從而推動了歐洲思想文化領域的繁榮等。【小問2詳解】主張:根據材料二“反對君主專制和封建神權,倡導自由、平等的權利”,“反對君主專制,倡導天賦人權,提倡分權制衡的原則”,“反對封建王權,倡導人民主權,讓公民參與國家管理”,可知啟蒙思想家的共同主張,反對專制,反對封建制度;宣傳自由、平等、民主思想等。實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法國大革命不斷踐行這些主張的,可以從三個角度分析,分別是攻占巴士底獄,《人權宣言》和《拿破侖法典》,所以實踐如下,法國大革命期間,法國民眾攻占了象征國王統治的巴士底獄;1789年,制憲議會通過了《人權宣言》,宣告了人權、法治、自由、分權、平等和保護私有財產等基本原則;1792年,法國宣布廢除君主制,成立法蘭西第一共和國,維護了共和;1804年,頒布實施《拿破侖法典》,體現了自由平等的原則等。【小問3詳解】特點:根據材料三“德文版本發表,首個俄文譯本出現”可知,翻譯成多語言,根據材料三“已有20多個文種,130多個版本,發行量數以萬計”可知,發行量巨大,傳播廣泛,影響巨大。歷史意義: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848年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起草的《共產黨宣言》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誕生,可以從《共產黨宣言》內容和影響兩個角度分析其歷史意義,所以意義如下:《共產黨宣言》作為馬克思主義的經典著作,首次系統地闡述了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分析了資本主義的內在矛盾,提出了無產階級革命的必要性和歷史使命,對國際工人運動和社會主義運動產生了深遠影響。18.法治是人類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也是人類社會進入現代文明的重要標志。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以查士丁尼的《民法大全》為代表的羅馬法恰好是一種完整地體現簡單商品生產的法,它對商品生產的各種法律關系,例如所有權、債權和契約等,都做了極為詳盡的規定。因此,這種法律正好符合促進新興資本主義形成和鞏固的歷史要求。15-16世紀,西歐各國普遍出現了采用“羅馬法”的熱潮。到19世紀初,則更是出現了以羅馬法為基礎的代表資產階級利益的《拿破侖法典》。-摘編自李雅書、楊共樂《古代羅馬史》材料二1787年5月,各州代表齊聚費城召開制憲會議。會議爭論的問題大體分為三類:第一類是中央與州權之間的關系問題;第二類是中央行政、立法、司法三大部門之間的關系問題;第三類是......經過4個月的爭論與妥協,制定并通過了憲法。該憲法是資產階級革命史上的一次創舉。-摘編自張友倫等《美國的獨立和初步繁榮》材料三1.茲依照本法令和與之一同頒布的其他各法令和各條例中所指示的辦法,將用以束縛定居在地主領地上的農民和家務農奴的農奴制度永遠廢除。2.根據本法令和一般法律,脫離了農奴依身份的農民和家務農奴可以享有自由農村居民身份的各項權利,包括人身的和財產的權利...4.根據上述條款所分得的份地,農民必須以服役的方式,或以繳納現金的方式對地主履行地方法令中所規定的義務。-俄國《解放法令》(部分)1863年1月1日起,凡在當地人民尚在反抗合眾國的任何一州之內,或一州的指明地區之內,為人占有而做奴隸的人們都應在那時及以后永遠獲得自由;合眾國政府行政部門,包括海陸軍當局,將承認并保障這些人的自由,當他們或他們之中的任何人為自己的自由而作任何努力時,不作任何壓制他們的行為。-美國《解放黑人奴隸宣言》(部分)(1)根據材料一,指出15-16世紀西歐各國出現“采用羅馬法”熱潮的原因,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述《拿破侖法典》的作用。(2)根據材料二,結合1787年美國憲法內容說明該憲法是“資產階級革命史上的一次創舉”。(3)根據材料三,結合所學知識比較這兩部法律文件的共同之處。(4)綜合上述材料,談談你對法治發展的認識。【正確答案】(1)原因:羅馬法對商品生產的各種法律關系,都做了極為詳盡的規定。符合新興資本主義形成和鞏固的歷史要求。作用:《拿破侖法典》體現了自由平等和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則,以法律形式鞏固了法國大革命的成果,打擊了歐洲封建勢力,促進了資本主義發展;成為很多國家制定民法的參照藍本。(2)說明:它首次在國家層面上確立了三權分立的原則,明確了中央與州權的關系,建立了聯邦制,保障了資產階級的政治權利和經濟利益,為現代民主制度奠定了基礎。(3)共同之處:都是在國家面臨危機的情況下頒布的;都為資本主義發展提供了大量勞動力;都促進了本國資本主義的發展;都體現了自由平等的精神;等等。(4)認識:法治的發展是人類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它體現了從專制到民主、從人治到法治的轉變過程。【小問1詳解】原因:結合材料一“它對商品生產的各種法律關系,都做了極為詳盡的規定,這種法律正好符合促進新興資本主義形成和鞏固的歷史要求。”可知直接歸納出原因,15-16世紀,西歐各國普遍出現了采用羅馬法原因在于,羅馬法完整地體現了對商品生產的各種法律關系,都做了極為詳盡的規定;符合新興資本主義形成和鞏固的歷史要求作用: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拿破侖法典》是拿破侖為了鞏固資產階級統治頒布的法律,系統化了法國的法律制度,確立了資產階級的法律地位,體現了自由平等和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則,以法律形式鞏固了法國大革命的成果,同時它打擊了歐洲封建勢力,所以促進了資本主義發展;成為很多國家制定民法的參照藍本。【小問2詳解】說明:結合材料二“第一類是中央與州權之間的關系問題;第二類是中央行政、立法、司法三大部門之間的關系問題”可知,美國1787憲法明確了中央與州權的關系,建立了聯邦制;同時確立了三權分立原則,司法、立法和行政,分權制衡;所以1787憲法保障了資產階級的政治權利和經濟利益,為現代民主制度奠定了基礎【小問3詳解】共同之處: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可以從背景、內容、影響等角度進行分析即可。1861俄國廢除農奴制法令和美國南北戰爭時期的《解放黑人奴隸宣言》都是國家面臨危機情況下頒布的;都解放了勞動力,為資本主義發展提供了大量勞動力,促進了本國資本主義的發展;都體現了自由平等的精神,等等。【小問4詳解】認識:此題為綜合題,材料一反映了羅馬法和《拿破侖法典》的作用,材料二反映了美國《獨立宣言》和《解放黑人奴隸宣言》的作用,綜合材料一、材料二信息可概括出認識是法律文獻能夠推動歷史發展,法治的發展是人類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它體現了從專制到民主、從人治到法治的轉變過程。法治不僅是維護社會秩序的工具,更是保障個人權利和自由的重要手段。歷史上,法治的發展推動了社會的現代化進程,促進了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公平正義。(言之有理即可)19.世界近代史是一部資本主義的產生、發展和全球擴張的歷史,張老師以此為主題設計了大單元復習任務單,請你參與完成。任務-【繪制導圖-構建知識結構】任務二【解析材料-對比歷史事件】近代英國近代日本1640年,英國議會召開,議員拒絕國王查理一世的征稅請求,并要求擴大議會權力。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1642年查理一世宣布討伐議會挑起內戰。1645年,克倫威爾組建“新模范軍”,擊潰了王軍主力。1649年,查理一世被處死英國成立共和國。1689年,議會通過《權利法案》,明確規定了國王的權限,保證了議會的立法、財政、征兵等權力,確立了議會高于王權的原則。19世紀中期,日本處在德川幕府的統治之下1868年,倒幕軍擊敗幕府軍隊,結束慕府在日本的統治。1869年,明治政府遷都東京實行改革,史稱“明治維新”。內容包括:,“廢藩置縣”“殖產興業”“文明開化”和“富國強兵”。通過明治維新,日本擺脫了民族危機。1889年,明治政府頒布《大日本帝國憲法》。憲法確定了天皇制,天皇種圣不可侵犯,擁有召開和解散國會、任免官吏、宣戰媾和、統帥陸海軍等一切大權。內閣聽命于天皇。國會由貴族院和眾議院組成,選民有財產資格限定。憲法還規定了“臣民”的言論、集會、結社等一些基本權利。(1)根據資本主義發展結構示意圖,簡述圖中①②③④處史事之間的內在聯系。(2)根據上述材料,對比英、日兩國近代政治文明發展的異同之處。(3)請從下面大事年表中選擇相互關聯的事件,結合所學知識自擬觀點,加以闡述或說明。(要求:選擇三個及以上的史事,觀點正確,史論結合,條理清楚。)時間事件1689年1765年1775年1785年1789年18世紀末1857年1861年1876年英國議會通過了《權利法案》哈格里夫斯發明了“珍妮機”美國獨立戰爭爆發瓦特改進的蒸汽機投入使用法國制憲議會通過了《人權宣言》拉丁美洲掀起獨立運動印度土兵起義亞歷山大二世頒布廢除農奴制的法令德國工程師戴姆勒研制出汽油內燃機【正確答案】(1)①:文藝復興促進了人們思想大解放,推動了歐洲文化思想領域的繁榮,為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發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②:新航路開辟后,歐洲與亞洲、非洲、美洲之間建立起了直接的商業聯系,歐洲人隨之開始了早期的殖民掠奪。③: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專制,為英國的資本主義發展開辟了道路,為工業革命提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加盟羽毛球分校合作協議
- 模具設計師資格考試的指導思想試題及答案
- 深入理解農業植保員考試的關鍵試題及答案
- 安徽省皖南八校2025屆高三下學期第三次大聯考政治試題 含解析
- 裁判員在眾多比賽中的經驗積累與分享試題及答案
- 裁判員與媒體的良好關系試題及答案
- 模具設計的新動向與發展趨勢試題及答案
- 無人機訓練計劃制定試題與答案
- 常見模具材料及其特性試題及答案
- 2024年種子繁育員考試的錯誤率分析試題及答案
- 2025年食品安全員試題及答案
- 中級宏觀經濟學知到課后答案智慧樹章節測試答案2025年春浙江大學
- 第19課《十里長街送總理》 統編版語文(五四學制)六年級上冊
- (完整版)四級短對話真題里的虛擬語氣
- 2025 ACC-AHA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管理指南解讀課件
- 《強化危險化學品“一件事”全鏈條安全管理措施》知識培訓
- 智慧樹知到《形勢與政策(北京大學)》2025春期末答案
- 2025年中國尼龍注塑件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智慧能源體系》課程教學大綱
- 大象版五年級下冊《科學》全套教學課件
- DBJ04-T 241-2024 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