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2024學年七年級語文下冊(統編版)
期中復習檢測題(二)及答案解析
(本卷共五大題,27小題,滿分120分,考試時間120分鐘)
備注:期中與期末檢測題均為兩套,檢測題㈠為普通卷,檢測題㈡為提高卷。
注意事項:
1.本試卷由試題卷(1—8頁)和答題卷兩部分(9—12頁)組成,請務必在“答題卷”
上答題,在試題卷上答題無效,不能得分。
2.考生答題前,請先將學校、班級、姓名、學號等相關信息用黑色墨跡簽字筆填寫在答
題卷上的指定位置。
一、積累與運用(34分)(1—8小題每小題3分,9小題4分,10小題6分)
1.下列選項中,加點字注音錯誤最多的一項是()
A.強.迫(qiánɡ)油膩.(nì)亙.古(ɡèn)彌.留之際(mì)
B.小楷.(kǎi)污穢.(huì)云鬢.(pìn)燕然勒.功(lēi)
C.啾啾.(qiū)詰.問(jié)湖泊.(bó)馬革裹.尸(ɡuǒ)
D.修葺.(qì)顫.抖(zhàn)園圃.(fǔ)鮮.為人知(xiān)
【參考答案】D
【解析】在A項中,“強”應讀作“qiǎnɡ”;“彌”應讀作“mí”。共有2處錯誤。在B
項中,“鬢”應讀作“bìn”;“勒”應讀作“lè”。共有2處錯誤。在C項中,“啾”應讀作
“jiū”;“泊”應讀作“pō”。共有2處錯誤。在D項中,“顫”應讀作“chàn”;“圃”應
讀作“pǔ”;“鮮”應讀作“xiǎn”。共有3處錯誤。故答案選D。
2.在下列選項中,書寫錯誤最多的一項是()
A.攀談朔氣徬徨順里成章B.炒面妥貼修潤鋒芒必露
C.默契繁鎖別鈕心匯神凝D.戒機荒僻驛路輕妝上陣
【參考答案】C
【解析】在A項中,“徬”應寫作“彷”;“里”應寫作“理”;共有2處錯誤。在B項中,
“貼”應寫作“帖”;“必”應寫作“畢”;共有2處錯誤。在C項中,“鎖”應寫作“瑣”;
“鈕”應寫作“扭”;“匯”應寫作“會”。共有3處錯誤。在D項中,“戒”應寫作“戎”;
“妝”應寫作“裝”。共有2處錯誤。故答案選C。
3.在下面的詩句中,沒有運用夸張修辭手法的一項是()
第1頁共15頁.
A.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王維《竹里館》
B.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李白《春夜洛城聞笛》
C.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岑參《逢入京使》
D.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韓愈《晚春》
【參考答案】A
【解析】B項中“散入春風滿洛城”既是詩人的想象,也是一種藝術上的夸張。C項中
思鄉之淚連雙袖都不能拭干,更是運用了夸張的手法。D項中的“惟解漫天作雪飛”既是
想象,也是一種藝術上的夸張。
4.給橫線處選填語句,下面選項中最恰當的一項是()
元陽的哈尼梯田依山順勢,層層疊疊,連綿向上,直通云海。無論登上哪座山頂,繞著
山路轉一圈,每個角度都能見到不一樣的梯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春季,微風過處,梯田波光粼粼,像極了木刻年畫;夏季,禾苗生長,梯田青翠欲滴,自是
清新水彩畫……
A.然而,哈尼梯田的模樣,卻要受到季節因素的影響。
B.不過,哈尼梯田是什么樣子,更取決于你在什么季節看到它。
C.是啊,“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D.這樣,無論什么季節去看哈尼梯田,它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
【參考答案】B
【解析】從上下語境可以看出,填入的句子在語段中的作用是為了引出后面由于觀看的
季節不同,梯田的樣子也不同這一現象,其重點在于強調人們觀看的季節。故答案選B。在A
項中,強調的是季節對梯田模樣的影響,其重點是季節本身而不是觀看時的不同季節;C項
中引用詩句,強調的是觀看的角度;D項是總結性的句子,應放在具體描寫之后。
5.下面對課文內容的分析理解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A.在《葉圣陶先生二三事》一文中,“兩處都是孔老夫子認為雖心向往之而力有未能的,
可是葉圣陶先生卻偏偏做到了。”一句說明葉圣陶先生在為人師表這方面略勝于孔子。
B.在《阿長與山海經》一文中,文章結尾的“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懷里永安她的
魂靈!”一句表達了作者魯迅對阿長的衷心祈禱,深化了文章的主題。
C.在《回憶魯迅先生》一文中,“(魯迅先生)還喜歡吃油炸的東西,喜歡吃硬的東西。”
一句中的“喜歡吃硬的東西”間接反映了魯迅先生具有堅毅、剛硬的“硬骨頭”性格。
D.在《鄧稼先》一文中,“這是千千萬萬人努力的結果,是許許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
第2頁共15頁.
物創造出來的偉大勝利。”一句中的“英雄人物”指的是鄧稼先。
【參考答案】B
【解析】在A項中,句子的“兩處”指的是“躬行君子,則吾未之有得。”和“學而不
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這是孔子的自謙。作者認為孔子都自認為沒有做到的事而葉
圣陶先生已經做到了,這實際上是一種尊敬、恭維的說法,用來表示作者對葉老高尚品質的
贊美,并不是作者真的認為葉圣陶先生在“為人師表”方面勝于孔子。在C項中,魯迅“喜
歡吃硬的東西”僅僅是他個人的喜好而且是一種對身體有害的喜好,與人的性格、品質無關。
在D項中,“英雄人物”指的是許許多多像鄧稼先這樣的人,并不僅僅是指鄧稼先一個人。
6.在下面的選項中,句中引號表示“特殊含義”的一項是()
A.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就是要用黨的光榮歷史和革命傳統涵養黨性、
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黨。
B.從山腳向上望,只見火把排成許多“之”字形,一直連到天上,跟星光接起來,分不
出是火把還是星星。
C.唐代大詩人杜甫,寫下了“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名句,該詩句反映了當時嚴
酷凄慘的社會現實。
D.散文的重要特點是“形散而神不散”,其意思是,既要取材廣泛自由,不受時間和空
間的限制,又要圍繞所表達的中心,始終為中心服務。
【參考答案】B
【解析】引號的作用主要有:表示直接引用、表示特殊含義、表示著重強調、表示特定
稱謂、表示諷刺和否定等。A項和C項是直接引用別人的話或詩句;B項具有特殊含義,指的
蜿蜒曲折的“火把”像“之”字形的山路;D項引號中的內容是重點論述的對象,表強調。
7.下面是我國書圣王羲之的《蘭亭集序》摹本,其書法的字體屬于()
A.行書B.楷書C.隸書D.草書
【參考答案】A
第3頁共15頁.
【解析】《蘭亭集序》是書圣王羲之的作品,被后人譽為“天下第一行書”。其真跡殉葬
于昭陵。但有摹本、臨本傳世,其中又以馮承素臨摹的“神龍本”為最佳。(趙孟頫的《蘭
亭序》“縮臨”本賣了5900萬,據同類作品推算,若王羲之《蘭亭集序》真跡問世,其價值
至少在36億人民幣以上。)
8.會意字是指用兩個及兩個以上的獨體漢字,根據各自的含義會意組合而成一個新的漢
字。比如“休”字,其甲骨文為“”,從“人”從“木”,指人靠著樹木,意思是“休
息”,又比如“采”字,其甲骨文為“”,從“爪”從“木”,指用手從樹上摘取果實。
“莫”的甲骨文為“”,上下為“草”,中間為“日”。根據上面會意字的解釋先揣
摩“莫”的本義,然后判斷在下面的選項中,加點字“莫”使用的是本義一項是()
A.至莫.夜月明,獨與邁乘小舟至絕壁之下——宋·蘇軾《石鐘山記》
B.莫.敢過其門。——唐·柳宗元《童區寄傳》
C.莫.愁前路無知己。——唐·高適《別董大》
D.莫.府省約文書籍事。——《史記·李將軍列傳》
【參考答案】A
【解析】A項中的“莫”同“暮”,讀音為“mù”;指“日暮”,用的是“天晚,日落草
間”的本義;B項中的“莫”意思是“不”;C項中的“莫”意思是“不要”;D項中“莫”
同“幕”,幕府,指軍隊的指揮部。(該句的參考譯文為:軍中指揮部的文書很簡約。)
9.名著閱讀(4分)
閱讀下面的選段,完成后面的作業。
梁生寶是個樸實莊稼人。即使在擔任民兵隊長的那二年里頭,他也不是那號伸胳膊踢腿、
鋒芒畢露、咄咄逼人的角色。在一九五二年,中共全黨進行社會主義思想教育的整黨運動中,
他被接收入黨的。雄心勃勃地肩負起改造世界的重任以后,這個樸實莊稼人變得更兢兢業業
了,舉動言談,看上去比他虛歲二十七的年齡更老成持重。和他同一批入黨的下堡村有個黨
員,舉行過入黨儀式從會議室出來,群眾就覺得他派頭大了。梁生寶相反,他因為考慮到不
是個人而是黨在群眾里頭的影響,有時候倒不免過分謹慎……
⑴選段選自長篇小說《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2分,每空1分)
【參考答案】①創業史;②柳青。
⑵從選段的文字中可以看出梁生寶在思想覺悟方面是一個怎樣的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4頁共15頁.
【參考答案】①思想覺悟高,②時刻把黨的事業放在首位。
【解析】注意所提問題僅僅是指在思想覺悟方面,其它方面如“樸實”,“不喜歡張揚”,
工作“兢兢業業”,“雄心勃勃”有事業心等等都不在題干限制的范圍內。
10.綜合性學習:天下國家。(6分)
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問題。
材料一:位卑未敢忘憂國。——宋·陸游《病起書懷》
材料二: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宋·范仲淹《岳陽樓記》
材料三: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明末思想家顧憲成
材料四: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國。保國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謀之;保天下者,匹
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顧炎武
材料五: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顧炎武
⑴材料一和材料二的“愛國”情感之中都有一種“_________”情懷,但材料二比材料
一多了一層含義,這層含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每空1分)
【參考答案】①憂國;②為民謀幸福或吃苦之前,享受在后。(回答“范仲淹具有偉大
的胸襟”也可得分)
⑵下面對材料四的分析理解不完全正確的一項是()(2分)
A.只有保住“天下”,才能保住“國家”,否則,“亡國”之后就是“亡天下”。
B.在封建社會,“亡國”是指改朝換代,換個王帝、國號。“國家”將亡,保國這類事應
該由帝王及大臣這些掌握權力的人去謀劃,與百姓無關。
C.當仁義道德得不到發揚光大,統治者虐害人民,人與人之間為了活命而互相廝殺,這
是“天下”將亡。“天下”將亡,縱是低微的百姓也有責任。
D.材料四中顧炎武所說語句的含義后來被梁啟超歸納為簡單易記的“天下興亡,匹夫有
責。”八個字并收錄在他的《飲冰室合集》中。
【參考答案】A
【解析】在封建社會,“國”是君王之“國”,“天下”是君王的“天下”,對此,清
代著名思想家顧炎武提出:“亡國”與“亡天下”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國”雖然是君王之
“國”,但“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亡國”不過是指改朝換代,換個王帝、國號。
“國家”將亡,“保國”應該由帝王及大臣這些掌握權力的人去謀劃,與老百姓無關。但“天
第5頁共15頁.
下”是天下人的“天下”,“亡天下”事關天下之人,因此,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⑶材料三是明末思想家顧憲成用對聯的形式告誡在書院學習的每一位學生既要致力于
______________,又要關心_________________。(2分)
【參考答案】讀書;政治。
【解析】本題主要是引導學生不僅要讀好書,還要關心國家,關心政治,關心天下之事,
多用心用體會世間百態,而不要讀死書。
二、課文閱讀與鑒賞(18分)
比較閱讀下面兩則短文,回答后面的問題。
【甲】半夜里,忽然醒來,才覺得寒氣逼人,刺入肌骨,渾身打著顫。把毯子卷得更緊
些,把身子蜷起來,還是睡不著。天上閃爍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點綴著的寶石,它跟我們這
樣地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樣矗立在面前。?四圍的山把這山谷包圍得像一口井。上邊
和下邊有幾堆火沒有熄;凍醒了的同志們圍著火堆小聲地談著話。除此以外,就是寂靜。耳
朵里有不可捉摸的聲響,極遠的又是極近的,極洪大的又是極細切的。?像春蠶在咀嚼桑葉,
像像山泉在嗚咽,像像波濤在澎湃,不知什么時候又睡著了。——陸定一《老山界》
【乙】這時我聽到故鄉在召喚我,故鄉有一種聲音在召喚著我。她低低地呼喚著我的名
字,聲音是那樣的急切,使我不得不回去。我總是被這種聲音所纏繞,不管我走到哪里,即
使我睡得很沉,或者在睡夢中突然驚醒的時候,我都會突然想到是我應該回去的時候了。我
必須回去,我從來沒想過離開她。這種聲音是不可阻止的,是不能選擇的。這種聲音已經和
我的心取得了永遠的溝通。當我記起故鄉的時候,我便能看見那大地的深層,在翻滾著一種
紅熟的漿液,這聲音便是從那里來的。在那亙古的地層里,有著一股燃燒的洪流,像我的心
噴涌著血液一樣。這個我是知道的,我常常把手放在大地上,我會感到她在跳躍,和我的心
的跳躍是一樣的。它們從來沒有停息,它們的熱血一直在流,在熱情的默契里它們彼此呼喚
著,終有一天它們要匯合在一起。——端木蕻良《土地的誓言》
11.填空。(5分,每空1分)
⑴在上面的選段中,與【甲】文相關的歷史事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
文的具體寫作時間是__________________。(寫出年月日)(2分,每空1分)
【參考答案】①二萬五千里長征或“血戰湘江”;②1941年9月18日。
【解析】【乙】文寫于“九·一八”事變爆發十周年之際,即1941年9月18日。
⑵【甲】選段從多個角度對“半夜”進行描寫,寫_________覺突出夜之________,寫
________覺暗示山之________,寫________覺反襯夜之_________。(3分,每空0.5分)
第6頁共15頁.
【參考答案】觸;冷;視;高;聽;靜。
12.【甲】文畫線句子?運用的修辭手法是什么?其在文中有什么表達效果?(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①比喻;②把山峰比作巨人,既突出了山峰的高大和險峻,③又側面暗示
了紅軍翻越老山界時所面臨的艱難(困難)。
【解析】注意該句的修辭手法是比喻而不是擬人,因為沒有人的行為、思想或情態。
13.為什么不能將【甲】文劃線句子?中的“又是”一詞換為“還有”?(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①“又是”一詞表現出了其聲音具有“不可捉摸”的特點,②換為“還有”
就意味著確實存在著不同的聲音,這就與前面說這種聲音是“不可捉摸”的相矛盾。
14.【乙】段中所描寫的這種聲音是什么聲音?這種聲音的特點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①這種聲音是“故鄉對作者的召喚”;②時時刻刻伴隨著我。(回答“這
種聲音已經和我的心取得了永遠的溝通”也可得分)
15.【乙】文劃線句子中的“紅熟的漿液”其表層和深層含義各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表層含義指的是地心中燃燒、沸騰的熔巖;深層含義指的是作者內心的思
鄉之情如地心中燃燒、沸騰的巖漿一般。
16.【甲】文所描繪的景象給人的感受是什么?這段描寫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感受:美麗、奇偉的景象,給人以美好的聯想;作用:側面烘托紅軍戰士
的樂觀情懷。
17.【甲】文中既說半夜里除此以外,就是寂靜,但又寫了許多聲響,這是一種什么寫
作方法?在古詩文中,也有運用類似寫法營造意境的語句,請寫出其中的一例。(2分)
第7頁共15頁.
寫作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詩中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寫作方法:以聲寫靜,用周圍環境的細微聲音來襯托環境的寂(幽)靜。
詩中例子參考示例:
①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王維《山居秋暝》
②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王維《鹿柴》
③萬籟此俱寂,但余鐘磬聲。——常建《題破山寺后禪院》
④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王維《鳥鳴澗》
三、文言文閱讀與鑒賞(12分)
閱讀下面的短文,回答后面的問題。
昔宋昭公出亡,至于境,喟然嘆曰:“嗚呼!吾知所以亡矣。吾被服而立,侍御者數百
人,無不曰吾君麗者。吾發政舉事,朝臣千人,無不曰吾君圣者。吾外內不聞吾過,吾是以
至此。吾困宜矣。”于是革心易行,衣苴①布,食疄馂②,晝學道而夕講之。二年美聞于宋,
宋人車徒迎而復位,卒為賢君。既亡矣,而乃寤所以存,此后醒者也。
——節選自漢·賈誼《新書》
【注釋】①苴[jū]:古代一種可制衣的草。②疄馂[línjùn]:粗糙的飯菜。
18.解釋下面加點的詞語。(4分)
①吾困宜.矣。()②二年美.聞于宋()
③衣.苴布()④卒.為賢君()
【參考答案】①應該;②美名;③名詞動用,穿衣。④終于。
19.在下面的選項中,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2分)
A.昔宋昭公出亡./身亡.所寄B.吾發.政舉事/見其發.矢十中八九
C.吾外內不聞.吾過/陶后鮮有聞.D.宋人車徒迎而復.位/非復.吳下阿蒙
【參考答案】C
【解析】在A項中,前一個“亡”的意思是“逃亡”,后一個“亡”同“無”,意思是
“沒有”;在B項中,“發”的意思分別為“發布”和“發射(射出)”;C項中的“聞”
其意思都是“聽說”;在D項中,“復”的意思分別為“恢復”和“再”。故答案選C。
20.翻譯下面的文言句子。(2分)
吾被服而立,侍御者數百人,無不曰吾君麗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8頁共15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我穿著衣服站在朝堂之上,數百名侍奉我,他們沒有一個人不說我美麗帥
氣(英俊瀟灑)。
21.結合短文內容分析宋昭公能夠成為“賢君”的原因有哪些?(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①失敗后善于反省(反思)自己;②知錯能改(改過自新)。
【參考譯文】當年宋昭公出逃,到了邊境,長嘆一聲說道:“哎,我知道我逃亡的原因
了。我穿著衣服站在朝堂之上,數百人侍奉我,他們沒有一個人不說我英俊瀟灑;我發布命
令裁決政事,數千朝臣沒有一個不說我英明正確。我在朝廷內外沒有聽到過有人說我的過失,
因此我的境況才走到這一步。我陷入困境真是理所應當。”從此之后,宋昭公洗心革面,改
變行為,穿粗布衣服,吃粗糙的飯菜,白天學習正道,晚上講給他人聽。二年后,宋昭公的
美名就在宋國境內廣為傳頌,宋人于是派官員用車馬去迎接他,讓他重新擔任國君。他也最
終成為了賢明的國君。等到已經逃亡在外,然后才明白存國保位的道理,這就是后醒的人。
四、拓展延伸閱讀(16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作業。
生命的聲音
①那是發生在一次煤礦透.水.?事件中的故事。
②他被困在礦井下,四周一片漆黑。臥在一個幾十米高的工作臺上,兩天兩夜了,他的
精神已經臨近崩潰。他知道自己這一次是在劫難逃了。一個人孤零零地身處千米以下的礦井
中,沒有吃的,沒有喝的,更沒有一點聲音,不說餓死,憋也會把人憋死。
③他聽老礦工說過,以往煤礦透水事件中死亡的人,很少是餓死或窒息死亡,大都是精
神崩潰,在救援隊伍還未到來之前,先絕望死去。一般人是肉體死了,而后精神隨之消失;
而精神絕望的人,一般都是精神死去,而后肉體也隨之死去。
④他就屬于后者。他放棄了,與其這樣孤孤單單地熬下去,這樣在孤獨中無望地等,還
不如早些死了,早些解脫。
⑤黑洞洞的煤坑里什么也沒有,除了死亡的影子緊緊地跟隨著他,咬噬著他的肉體、咀
嚼著他的靈魂之外,什么也沒有。這時,若有一點兒聲音,哪怕是對他最惡毒的詛咒,不,
即使是一雙手打在他臉上發出的聲音,也會讓他欣.喜.若.狂.,從而從恍恍惚惚中醒來,重新振
作起來。
第9頁共15頁.
⑥但沒有,一點兒也沒有,連一塊垃圾滾動的聲音都不再有。
⑦迷迷糊糊地,他感到光著的膀子上有點癢,下意識地用手去撓。同時,有一個聲音響
起,聲音很小,若有若無,但在他耳中聽來,卻如巨雷一樣驚天動地。
⑧嗡——分明是蚊子的聲音。
⑨他悚然一驚,忙坐起來,聽著這天外之音,細細的,一波三折,時斷時續。一會兒離
耳朵近了,很是清楚,如二胡的尾音;一會兒又遠了,像夢的影子,讓他努力側著耳朵去尋
找。
⑨這大概也是一只餓極了的蚊子,已臨近死亡的邊緣。他暗暗地嘆了一口氣。
⑩當這只蚊子再一次落在他的脖子上時,他一動不動。他清晰地感覺到這只蚊子幾只長
長的肢在他的皮膚上爬動,接著,是一只管子扎了進去,吸他的血。
他如老僧入.定.?一般,靜靜地躺在那里,一動不動。
?蚊子吸飽了,飛起來了,嗡嗡地唱著。真好聽。它飛向哪兒,他的頭就轉向哪兒。
一直到?它飛累了,停了下來,他才停止了尋找。他想打開礦燈去看看,可又怕驚嚇了它。
這一刻,他的心寧靜極了。
?他知道,他還活著,他不孤單,也不感到黑暗,至少,這兒還有一個生命陪伴著他。
雖然它?那么小那么小,可此時,他們互相是對方的全部,包括希望,包括精神,也包括生命。
要活下去,他想,生命之間是相互關心的,尤其在患難中更是需要相.濡.以.沫.。他相信,外面
的工友們一定在千方百計地設法營救自己,他們絕不會坐視不管。
他沒有別的吃的,就將煤撮著一點一點往胃里咽。他聽說過,有人在煤坑里就曾以
吃煤救?過命。
此后的五天,他就以聽蚊子叫和吃煤延續著自己的生命。
?第六天,一道亮光傾瀉而下。他得救了。
?當他被救出時,耳邊依然聽到嗡嗡的唱歌聲。
?他的眼睛被包著,看不見,但分明感覺到了蚊子飛走的姿勢,矯健,優美,絕不拖
泥帶水?。他想,生命是多么美好啊,正是在相互支撐相互扶持中,才顯得豐富多彩而毫不孤
單。——選自《小小說選刊》2007年第10期
注釋:?透水:指地下礦井或隧道等因地下水滲進過多而被淹,有時還導致礦井、隧道
等塌方而堵塞通道。?入定:佛教徒的一種閉著眼晴靜坐,控制身心各種活動的修行方法。
22.下面對文段中加點詞語的分析、理解錯誤的一項是()(2分)
A.第⑤段中的“欣喜若狂”表面上寫礦工對聲音的渴望,實際上是他對生命的渴望。
第10頁共15頁.
B.第段中礦工覺得他的“心十分寧靜”的原因是他知道自己還活著,他不孤單,還
有蚊子陪伴?著他。
C.第段的“老僧入定”一詞說明礦工被困井下,身體十分虛弱,已經沒有了反抗之
力,而且還?導致精神上也出現了一種“老僧入定”的幻象。
D.本文的結局給我們最大的人生啟示是:在困境中人們應該堅持信念,大家要相互扶持
(互相支撐),勇于奉獻。
【參考答案】C
【解析】C項中的“老僧入定”指礦工有意識的地控制自己的行為,其內心十分寧靜,
并不是指礦工因為身體十分虛弱而導致精神上出現幻象。
23.第⑦段畫線句的修辭手法是什么?分析其在文中的表達效果。(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①運用比喻、夸張的修辭手法,②突出了在死一般靜寂環境中的細小聲音
對礦工心靈的震撼。(修辭手法2分,效果2分)
24.文章的標題具有哪幾層含義?(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具有兩層含義。一是指蚊子發出的聲音;二是指在死亡臨近時,礦工從蚊
子的聲音中感受到一種生命的呼喚(礦工聽著蚊子的聲音,重新樹立起生命的信念)。這是
文題的深層含義。
25.下面是礦工從被困到被救的心理變化過程,將括號中的心理變化過程補充完整(每
空限4字以內)。(2分)
孤獨絕望—→悚然一驚—→()—→()—→百感交集
【參考答案】①寧靜極了;②充滿希望(期待、希望、盼望)。
26.結合文章內容推斷自然段中“相濡以沫”這個成語的意思,并探究文中礦工與蚊
子是如何“相濡以沫”的??(4分,詞語解釋2分,具體表現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相濡以沫:比喻同處困境,相互救助。(指在患難中相互關心,相互支撐,相互扶持。)
具體表現:文中蚊子吸礦工血以活命(物質上),礦工聽著蚊子的聲音重拾生命信念(精
第11頁共15頁.
神上),以此來相互救助。(4分。意思2分,具體表現2分。)
五、作文(40分)
27.閱讀下面材料,按要求寫一篇作文。
現代社會,新事物不斷出現,對老年人而言,就有點跟不上時代的腳步了。以前是爺爺
奶奶教我學走路、學說話、學數數、學唱歌……現在,他們老了,對很多新事物即使感興
趣也無能為力,比如,QQ、微信聊天,淘寶、京東購物等等。這不,在前段時間,我就給他
(她)當了一回“老師”。請以“我教_______用(學)_________”為題,寫一篇不少于500
字的作文。文中注意加入適當的語言、動作、神態和心理描寫。
要求:⑴立意自定,文體自選(詩歌除外)。
⑵層次清楚、文從字順,內容具體。
【參考評分標準】
①首先應先將文題補充完整,然后確立文章的主題。
②寫作中應注意交代清楚事件的起因,教授的過程和結果。文中應加入適當的語言、動
作、神態和心理描寫,使語言具有一定的生動性。寫作中應重點突出教授過程中的趣事、情
感交流或感悟。
③文章層次清楚、文從字順,內容具體,可在60-80范圍內給分。所選材料詳略得當、
語言生動形象,所選材料能夠很好地突出主題,具有一定的感情真摯,可酌情給予高分。
【專題08】2023—2024學年七年級語文下冊(統編版)
期中復習檢測題(二)參考答案
一、積累與運用(34分)(1—8小題每小題3分,9小題4分,10小題6分)
1—8(每小題3分)DCABBBAA
9.名著閱讀(4分)
⑴(2分,每空1分)①創業史;②柳青。
⑵(2分)①思想覺悟高,②時刻把黨的事業放在首位。
10.綜合性學習:天下國家。(6分)
⑴(2分,每空1分)①憂國;②為民謀幸福或吃苦之前,享受在后。(回答“范仲淹
具有偉大的胸襟”也可得分)
⑵(2分)A⑶(2分,每空1分)讀書;政治。
第12頁共15頁.
二、課文閱讀與鑒賞。(18分)
11.填空。(5分,每空1分)
⑴(2分,每空1分)①二萬五千里長征或“血戰湘江”;②1941年9月18日。
⑵(3分,每空0.5分)觸;冷;視;高;聽;靜。
12.(3分)①比喻;②把山峰比作巨人,既突出了山峰的高大和險峻,③又側面暗示
了紅軍翻越老山界時所面臨的艱難(困難)。
13.(2分)①“又是”一詞表現出了其聲音具有“不可捉摸”的特點,②換為“還有”
就意味著確實存在著這幾種不同的聲音,這就與前面說這種聲音是“不可捉摸”的相矛盾。
14.(2分)①這種聲音是“故鄉對作者的召喚”;②時時刻刻伴隨著我。(回答“這種
聲音已經和我的心取得了永遠的溝通”也可得分)
15.(2分)表層含義指的是地心中燃燒、沸騰的熔巖;深層含義指的是作者內心的思
鄉之情如地心中燃燒、沸騰的巖漿一般。
16.(2分)感受:美麗、奇偉的景象,給人以美好的聯想;作用:側面烘托紅軍戰士
的樂觀情懷。
17.(2分)寫作方法:以聲寫靜,用周圍環境的細微聲音來襯托環境的寂(幽)靜。
詩中例子參考示例:
①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王維《山居秋暝》
②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王維《鹿柴》
③萬籟此俱寂,但余鐘磬聲。——常建《題破山寺后禪院》
④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王維《鳥鳴澗》
三、文言文閱讀與鑒賞(12分)
18.(4分)①應該;②美名;③名詞動用,穿衣。④終于。
19.(2分)C
20.翻譯下面的文言句子。(2分)
我穿著衣服站在朝堂之上,數百名侍奉我,他們沒有一個人不說我美麗帥氣(英俊瀟灑)。
21.(4分)①失敗后善于反省(反思)自己;②知錯能改(改過自新)。
四、拓展延伸閱讀: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問題。(16分)
22.(2分)C
23.(4分)①運用比喻、夸張的修辭手法,②突出了在死一般靜寂環境中的細小聲音
對礦工心靈的震撼。(修辭手法2分,效果2分)
第13頁共15頁.
24.(4分)兩層含義。一是指蚊子發出的聲音;二是指在死亡臨近時,礦工從蚊子的
聲音中感受到一種生命的呼喚(礦工聽著蚊子的聲音,重新樹立起生命的信念)。這是文題
的深層含義。
25.(2分)①寧靜極了;②充滿希望(期待、希望、盼望)。
26.(4分,詞語解釋2分,具體表現2分)
相濡以沫:比喻同處困境,相互救助。(指在患難中相互關心,相互支撐,相互扶持。)
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年農藝師考試的成功路徑試題及答案
- 火山石鋪筑施工方案
- 橡膠制品的市場研究與市場評估考核試卷
- 電視機制造業的智能倉儲與物流考核試卷
- 2025年【工具鉗工(技師)】模擬考試試題及答案
- 管道去污測試方案范本
- 2025年成本控制在投資中的作用試題及答案
- 多維度分析的行政管理師試題及答案
- 煙草制絲設備的數據挖掘與模式識別考核試卷
- 臨時用電作業方案范本
- 2025-2030顯示電源管理IC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重點企業投資評估規劃分析研究報告
- 古代文物測試題及答案
- 燃氣經營企業重大隱患判定標準培訓課件
- 2023年度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直屬事業單位公開招聘46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智能輔具在康復中的應用-全面剖析
- 2025年高考地理二輪復習:選擇題答題技巧(含練習題及答案)
- 深基坑開挖及支護施工方案
- 2025屆江蘇省南通市、宿遷、連云港、泰州、揚州、徐州、淮安蘇北七市高三第二次調研英語試卷
- 2025年內蒙古自治區中考一模語文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 安全教育車間級
- 對照品管理規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