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百校2025屆高三12月聯考歷史試卷(含答案)_第1頁
福建省百校2025屆高三12月聯考歷史試卷(含答案)_第2頁
福建省百校2025屆高三12月聯考歷史試卷(含答案)_第3頁
福建省百校2025屆高三12月聯考歷史試卷(含答案)_第4頁
福建省百校2025屆高三12月聯考歷史試卷(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福建省百校2025屆高三12月聯考歷史試卷全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注意事項:1.答題前,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試卷和答題卡上,并將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2.請按題號順序在答題卡上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寫在試卷、草稿紙和答題卡上的非答題區域均無效。3.選擇題用2B鉛筆在答題卡上把所選答案的標號涂黑;非選擇題用黑色簽字筆在答題卡上作答:字體工整,筆跡清楚。4.考試結束后,請將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上交。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湖南省澧縣彭頭山遺址中出土了大量距今8000年前后的稻谷遺存;到了新石器時代晚期和銅石并用時代,長江下游的浙江省余姚縣河姆渡遺址中發現了20—50厘米厚的炭化稻谷、莖、葉。這有助于研究A.古代農業技術的傳播途徑B.原始農業起源與發展C.中國南方地區的歷史變遷D.人類文明起源與進程2.從睡虎地秦墓竹簡、岳麓書院秦簡來看,秦律中非刑事律名居多。比如,涉及職官管理方面的有《置吏律》等,涉及經濟、財政、金融管理方面的有《田律》《廄苑律》等,涉及軍政管理方面的有《軍爵律》等,涉及手工業管理方面的有《工律》等。這說明秦朝A.法律以保障皇權為目的B.法律體系十分完備C.注重依據法律治理國家D法律以經濟為核心3.下表是不同學者有關隨唐科舉制度的觀點論述。這些論述表明科舉制度觀點一觀點二國家級考試制度的應用,可以加強全國人民對政府的向心力,無論他們屬于哪個心族,亦不論他們居住何方,皆可以由考試而加強他們與政府之間的關系,使他們對國家更忠誠科舉考試在中國古代漫長歷史中,對祖國的統一,各民族的融合,對儒家思想的傳播,文化事業的發展,以及考試的發展,都發揮了巨大作用觀點三中國是一個考試古國,是考試制度的發祥地,一千多年的科舉社會養成了中國人有一種應考的、認同的遺傳性A.打破了階層固化的局面B.構筑了民眾認同的意識形態C.推動了官員選拔公平化D.導致了地方世家大族的衰落4.南宋理學家魏了翁指出兩浙西路的秀州農村,佃戶“攜米或一斗,或五七三四升,至其肆,易香燭、紙馬、油鹽、醬、麩、面、姜、藥餌之瓜不一.皆以米準之”,每逢春冬農閑季節,他們則“為工、為匠、為刀鑷、為負販”??梢?,當時農村市場2門人2門人A.與城市市場聯系減弱B.深入小農日常生活C.阻礙了農業生產發展D.經濟主導地位加強5.據《春明夢余錄》記載:“永樂初,建內閣于東閣門內,以備顧問。永樂之世,楊士奇、楊榮官止五品。至仁宗朝,升士奇為禮部侍郎;榮為太常卿,進太子少傅,兼謹身殿大學士;后楊榮升尚書,授以工部,蓋不欲以兼官壓六卿之止。“據此可知,明朝A.政府工作效率的提高B.君主專制受到挑戰C.內閣的地位有所上升D.官員品級決定地位6.19世紀下半葉,中外通商后洋布輸入增加,城鎮市民穿用洋布日漸普及,洋布成為人人可以穿用的通用衣料。洋布普及使市民中等階層認同感增強,傳統服飾的上下等級色彩減弱。據此可知,洋布的流行A.折射社會文化的變動B.摧毀了傳統自然經濟C.標志著民族工業興起D.導致了社會階層固化7.革命軍占領武漢三鎮后,剛剛成立的湖北軍政府為了廣羅人才,特設“招納處”機構,知識女性吳淑卿看到后,立即毛遂自薦。在吳淑卿的鼓舞下,不少大家閨秀、小家碧玉、商人怨婦、官吏小妾紛紛響應革命。據此可知,當時A.女性成為社會改造主力軍B.湖北軍政府重視女性權益C.傳統觀念對女性束縛消失D.民主革命助推女性的覺醒8.1936年,上海漫畫界發起第一屆全國漫畫展,《標準奴才》是廖冰兄參展的作品,畫中的奴才自割首級奉獻敵寇——可憐、可恨、可惡,驚心動魄。該作品A.激發了民眾的抗日熱情B.展現了日本侵略者的殘暴C.一呼吁建立民族統一戰線D.抨擊了國民黨的對外政策9.1964年5月起,毛澤東多次談三線建設問題,稱世界有原子彈時期中國無后方不行,沿海地區規模大需搬家,工業交通部門、大學等都要搬,一線要搬,三線、二線要加強,強調在四川建攀枝花是戰略問題。這反映出三線建設的實施是A.為了促進沿海地區產業升級B.旨在推動教育資源的均衡分布C.出于對國家安全戰略的考量D.適應實現經濟發展模式的轉變10.下表是我黨召開的有關文化體制的會議、意見決議和相關成果。據此可知,中國共產黨2003年6月中央專門召開文化體制改革試點工作會議。會議深入貫徹黨的十六大精神,充分調動社會各方面積極性的文化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2005年12月《意見》明確了文化體制改革的指導思想、原則要求和目標任務。強調要以發展為主題,以改革為動力,以體制機制創新為重點,形成科學有效的宏觀文化管理體制2010年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改革基本完成,初步建立起統一的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機構,有效解決了多頭執法、職責交叉等問題,加強了文化市場監管A.高度重視精神文明建設B.創新傳統文化的傳承方式C.引導文化服務市場經濟D.積極提升國家的經濟實力11.在羅馬共和國時期,貴族與平民斗爭中,貴族雖允許平民選出自己的官吏,但并非一味退讓。如貴族設立特殊職位—具有協議權力的軍團司令官,其選舉在森都里亞大會舉行,而決定是否進行選舉的權力在元老院手中。這說明古代羅馬(A.政體具有貴族寡頭特征B.注重權力制衡機制建設C.民主政治發展較為完善法律體系保障政治穩定12.12世紀中葉,英國亨利二世出臺了“盾牌錢”政策,即允許一部分騎士交納代役錢——盾牌錢,以免除每年對國王負擔的40天軍役。國王用此項收入招募常備雇傭軍,從而減少在軍事上對騎士的依賴?!岸芘棋X”政策的出臺A.增強了英國政府的財政實力B.標志著英國騎士制度的瓦解C.有利于推動英國王權的強化D.加速了英國資本主義的發展13.西班牙重商主義者馬斯塔利茲指出:“西班牙封建經濟體系根深蒂固,工業生產極為薄弱。盡管坐擁大量財富,但它未能將這些貴金屬有效轉化為資本,致使其美洲領地運來的貴金屬經常大量流出,轉到它更勤勞的鄰人的手里。”據此,該學者論證的主題是A.貴金屬外流的不利影響B.西班牙與鄰國貿易失衡^歐洲商業繁榮的短暫性D.新航路開辟的封建性質14.新教信仰認為“上帝為每個人都無一例外安排了一項天職”,人應該盡可能勤奮工作以增加上帝的榮光和“增進公共福利”,而在社交、閑聊等活動中浪費時間都應該加以絕對的道德譴責。這表明新教A.推動了社會階層流動B.引發了社會道德危機C.適應了資本主義發展D.改變了社交文化模式15.1708年,愛丁堡大學施行教授制,文學院設立數學教席,自然哲學的教授內容也從研究亞里士多德轉向研究牛頓科學;18世紀末期,自然歷史、天文學、農學等新的講席陸續建立。當時大學教育發展主要得益于A.思想解放運動的推動B.知識經濟開始興起C.政府對教育高度重視D.神學世界觀被摒棄16.1814年,《泰晤士報》率先使用蒸汽印刷機,“從而取代了四個半世紀以來的古騰堡活字印刷”。1848年.W.H.史密斯在尤斯頓火車站建立了第一個書報亭來銷售報刊。1853年,像《曼徹斯特衛報》《曼徹斯特信使報》都已經開始使用電報來傳遞消息。這說明A.印刷技術決定媒體內容B.交通發展促進報刊的發行C.技術變革影響經營方式D.新聞傳播開始商業化運作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52分。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材料道是泰漢時期與縣平級的行政區劃,也是中國最早的特殊地方行政制度,其在兩漢時期逐步消亡。初郡制度創設于漢武帝時期,也屬于特殊地方行政制度范疇?!俺蹩ぁ笔窃趲X南及西南地區實施的一種制度,其最主要的特點是所施行的法律并不同于漢郡,而是“以其故俗治”,而且其并不與漢郡百姓征收同樣的賦稅和徭役,而且初郡內部的主要軍事長官為本地酋長。東漢成帝年間,在經濟文化落后地區實行屬國制度,進一步發展成為比郡屬國,比郡屬國與道性質相同,皆屬特殊地方行政制度。秦漢時期道、初郡、比郡屬國的設置,使得特殊地方行政制度呈現出多元建構與一體進程兩種態勢,也從側面反映出秦漢時期邊疆地區治理的復雜性和多樣性?!幾愿渡俾敗肚貪h時期特殊地方行政制度初探》等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秦漢時期實行特殊地方行政制度的原因,并指出其發展的特點。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材料梁廷相在《鬼氛聞記》認為林則徐“終其任,未嘗有所挫失。論者遂謂文忠倘獲始終其事,必能令桀驁之鬼叩關悔罪,山我操縱,畏若神明”。至民初,《清史稿·林則徐傳》中評價林則徐“才略冠時”“遭讒屏斥”,卻也同時責備他“操之過怠”。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后,于1928年設立全國柴煙委員會。1929年1月,時任駐比利時公使的王景岐向國府提出修鑄林則徐鋼像的建議,理由是“鑄像立碑,以志不朽,國中亦可乘此崇德報功之舉,集合民心,景仰哲人,同除外劣,道德循執,精神革新,萬國聞聲,必生敬警”。1938年,《申報》刊登了一篇名為《歷代御侮人物志》的文章中,林則徐的抗英事跡被放置在包含了成雄光等眾多民族英雄的故事當中。上海淪陷后,一位名為“關人”的作者更在其文章中貨揚休則徐“為民族而犧牲的精神”,林則徐故事也成為敵占區民眾抒發及抗精神的重要文學素材。摘編自葛那波《林則徐形象在近代的變遷》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材料一清朝統治者認真總外了中國歷朝包括少數民族政權的統治經驗,全面繼承并發展了以儒家為主體的中國傳統文化,還巧妙地將滿族本位的統治術融合與隱藏在漢族傳統政治文化中。漢朝以來的以卡治天下,宋朝以來的“敬天法祖、勤政愛民”的統治家法,在清朝發揚光火,使得這些儒家經典中已經有的政治觀念,成功轉變為政治實踐,使清朝成為傳統政治文化的集大成者。清朝統治者還將儒家思想作為官方意識形態,通過對儒家的文化認同,贏得漢人的好感,換取漢人服從清朝統治,實現國家認同。摘編自常建華《國家認同:清史研究的新視角》材料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使得國家構建主體發生了變化。首先,新中國的成立不僅標志著國家獲得獨立、民族獲得解放、人民獲得民主權利,而且將新的國家建立在民族認同的基礎上,實現了民族認同與國家認同的統一,即民族國家。其次,戰爭威脅、冷戰仍然是凝聚國家認同的一個重要因素,例如抗英援朝中的“訴苦運動”和“捐獻運動”激發了極大的愛國熱情;中蘇沖突時蘇聯屯兵邊境,戰爭成脅與邊境局部沖突都成為國家認同提升的動力。再次,改革開放后,愛國主義的主題轉向以經濟建設與實現四個現代化為目標,國家動員逐步削減:20世紀90年代后,“中國威脅論”等迅速擴散,反過來對國家認同提供了新的契機,近年來,“中國崛起”振奮人心,“中國”得到世界的認同反過來也強化了國家認同。與此同時,國家認同也面臨諸如全球化的沖擊、地方性認同的崛起以及因社會公平問題帶來的合法性壓力。一摘編自賀東航謝偉民《新中國國家認同的歷程》(1)根據材料一,概括清朝構建國家認同所采取的措施。(8分)(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新中國構建國家認同的新變化,并說明其意義。(10分)(3)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要談談中國構建國家認同的啟示。(6分)20.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從18世紀中后期到19世紀中葉的近百年間,隨著英國工業革命的啟動、發展和工業霸權的確立,英國的對外貿易政策也實現了從重商主義到自由貿易的轉變。新興工業企業家群體出于維護自身利益、防止愛爾蘭競爭的實用主義目的,聯合起來反對符合自由貿易原則的1785年《大不列顛王國和愛爾蘭王國通商條約草案》。他們為開拓法國市場,又以自由貿易為借口,支持1786年《英法商約》,并不惜與傳統制造業決裂。1830年英國工業化優勢牢固確立后,以自由貿易的名義占領廣闊的世界市場則成為企業家群體追求的目標。為此,他們支持并領導了反《谷物法》運動,推動確定了自由貿易政策。英國企業家群體并不是自由貿易的天然擁護者,實用主義和自身利益決定了其對不同貿易政策的靈活立場?!幾砸垺稄闹厣讨髁x到自由貿易:企業家群體與英國工業化時期貿易政策的轉型》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圍繞“工業化和貿易政策”,自擬一個論題,并加以論述。(要求:論題明確,史論結合,表達清晰)2024~2025學年高三12月測評(福建)·歷史參考答案、提示及評分細則題號12345678答案BCBBCADD題號910111213141516答案CABCDCAC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52分。17.【答案】(8分)原因:大一統國家局面的形成;邊疆地區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落后;國家治理水平的提升;傳統政治思想影響。(4分,每點2分,答出兩點即可)特點:因俗而治;職能不斷發展變化;多元建構與一體進程相結合。(4分,每點2分,答出兩點即可)18.【答案】(8分)林則徐因虎門銷煙而聞名,1839年,他在虎門海灘銷毀了大量鴉片,這一壯舉不僅顯示了他堅決禁煙的決心,也極大地震懾了鴉片走私,喚醒了中國人民的愛國意識。梁廷枏認為清廷如果一直重用林則徐,戰局或有轉圜余地,體現了林則徐的重要作用。然而,隨著歷史的發展,特別是鴉片戰爭后清政府的戰敗,林則徐的形象也受到了質疑,出現指其處理禁煙問題時“操之過急”的雜音。(3分)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后,在全國開展禁煙運功。王景岐的建議提出后,林則徐的名字與事跡正好迎合了當局需求。隨著各種紀念活動的展開,“林則徐”變成了一位在社會上極具影響力的公眾歷史人物。(2分)抗戰爆發后,日本以極端野蠻與殘暴的形式向中國發動侵略,民族危機日益加重,林則徐的事跡開始發揮出進一步的影響力,《申報》刊登的文章將林則徐與戚繼光等民族英雄并列,激勵了國人的抗日救國的熱情。(3分)

19.【答案】(24分)(1)措施:繼承發展傳統文化的認同觀;匯聚歷代政治文化精髓;妥善處理滿漢關系;將儒家思想作為官方意識形態。(8分,每點2分)(2)新變化:構建主體是全體人民;以民族主義、愛國主義等多元現代思想為基礎;通過國家獨立解放、外部威脅應付、經濟建設成就等多種方式。(6分,每點2分)意義:提升了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強了國家抵御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