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三第一輪復習:古代中國的科學技術與文學藝術高三第一輪復習:古代中國的科學技術與文學藝術高三第一輪復習:古代中國的科學技術與文學藝術一、中國古代科技與西方近代科技的區別及原因1.區別(1)中國古代科技重經驗,西方近代科技重實驗。中國古代科技從內容上看主要是應用科學,是對經驗的總結,缺乏理論探索,還處于對自然界各種現象的描述階段,即感性認識階段,缺乏理性認識。而西方近代科技把系統觀察和實驗同嚴密的邏輯體系相結合,形成以實驗事實為根據的系統的科學理論。(2)中國古代科技重綜合,西方近代科技重分析。中國古代科技直接從現象中進行整體理論綜合。西方近代科技善于分析,把分析的實踐上升到科學方法論的高度加以闡明,從而給近代科學理論提供有效方法和明確方向。高三第一輪復習:古代中國的科學技術與文學藝術(3)中國傳統科技重實用,西方近代科技重理論。中國傳統科技大多是生產經驗的總結,實用性強,缺乏邏輯方法進行理論概括和分析;西方近代科技屬于理論科學,大都屬于對事物規律和本質的探索。(4)中國古代科技主要服務于農業,西方近代科技主要服務于工業。高三第一輪復習:古代中國的科學技術與文學藝術2.原因中國西方經濟上自然經濟依然占主導地位。自然經濟分散、封閉的特性,使科技發展缺少應有的動力商品經濟發展,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產生,對科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成為發展的巨大動力政治上封建制度開始衰落,阻礙了中國社會的發展和進步資產階級代議制在許多國家確立,為科技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社會環境和制度保障外交上閉關鎖國政策,阻礙了中國和世界的交流,包括科技的交流殖民擴張,開拓市場。市場的擴大,帶動了科技的發展和進步思想上“八股取士”和“文字獄”盛行,知識分子思想受到禁錮文藝復興、啟蒙運動帶來的解放。面向現實,重視實踐,崇尚理性的追求蔚然成風高三第一輪復習:古代中國的科學技術與文學藝術二、中國古代文化特色與社會存在的關系1.先秦時期:原始社會,生產力水平低下。春秋戰國時期,封建制度逐步確立,社會處于大變革時期,思想活躍,出現百家爭鳴的局面,由此促進了文學藝術的繁榮。2.秦漢時期:秦漢時期,國家統一,生產發展,各民族間政治經濟聯系加強。西漢儒學獨尊,文化由此得到迅速的發展,文學藝術各放異彩。3.隋唐時期:盛唐時期政治統一、經濟繁榮、民族融合,文化藝術全面輝煌,同時社會走向正軌,法度規范成為普遍的社會需要。中唐以后,安史之亂、藩鎮割據、政治黑暗,出現了大量表達人民痛苦、揭露統治階級罪惡的作品。高三第一輪復習:古代中國的科學技術與文學藝術4.宋元時期:宋代重文,商業繁榮,市民階層興起,社會生活豐富多彩。兩宋之際,太平景象被金人鐵蹄踏破,士人南下,流落異鄉。南宋民族屈辱、山河破碎、民眾痛苦激發了詩人救亡圖存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但朝廷不思進取。元代實行民族分化政策,漢族文人進取無望,心情壓抑。5.明清時期:封建制度漸趨衰落,君主專制達到頂峰,商品經濟繁榮,資本主義萌芽產生,文化專制、八股取士,從而出現了揭露封建制度腐朽黑暗的小說和藝術作品。高三第一輪復習:古代中國的科學技術與文學藝術1.(2011年江蘇單科)據《與公肅甥書》記載:“憶昔時邸報,至(明)崇禎十一年方有活板(版),自此以前,并是寫本?!睂Α盎畎妗崩斫庹_的是(
)A.活版技術從明代開始使用B.活版之前信息傳遞均用手抄C.活版最早使用的是木活字D.活版在四大發明中出現最晚解析:活字印刷術從宋代開始使用,最初是泥活字,因此A、B、C三項均錯誤。四大發明中司南出現于戰國,造紙術出現于西漢,火藥出現于唐末,活字印刷出現于宋代,故D項正確。答案:D高三第一輪復習:古代中國的科學技術與文學藝術2.(2010年福建文綜)下表中的日文寫法主要仿自中國某種書法字體,唐代擅長這一書體的書法家是(
)A.王羲之B.顏真卿C.柳公權 D.懷素解析:日本平假名是仿照中國草書偏旁而形成的,唐朝草書大家是懷素。答案:D平假名ぁぃぅぇぉがぎぐげご高三第一輪復習:古代中國的科學技術與文學藝術3.(2010年海南單科)明清時期,以“風流文采磨不盡,水墨自與詩爭妍”為特征的文人畫興盛。下圖是明清文人畫的代表作之一。這類作品所表現的是(
)A.個人的情感 B.真實的景象C.多彩的生活 D.繁盛的社會解析:文人畫講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韻意趣,抒發個人情感。答案:A高三第一輪復習:古代中國的科學技術與文學藝術4.(2010年北京文綜)元代《富春山居圖》殘卷分藏于海峽兩岸。2010年初,兩岸均有意聯合展出該作品。下列作品與《富春山居圖》同屬于一個朝代的是(
)A.顧愷之《洛神賦圖》 B.吳道子《送子天王圖》C.王禎《農書》 D.李贄《焚書》解析:顧愷之是東晉畫家,吳道子是唐朝畫家,王禎是元代農學家,李贄是明代思想家,屬于元代的只有C項。答案:C高三第一輪復習:古代中國的科學技術與文學藝術5.(2010年安徽文綜)西晉杜育的《荈賦》是我國第一篇以茶為主題的文學作品。某班興趣小組以此為題材對茶的起源問題進行探究后,形成了以下四種意見,其中最合理的是(
)A.文學作品不具有史料價值,不能以此確定茶的起源B.文學作品雖是社會生活的反映,仍不能據此確定茶起源于晉代C.唐代《茶經》是中國第一部關于茶的專著,應據此確定茶起源于唐代D.傳說神農氏發現了茶,可據此確定茶起源于神農氏時期高三第一輪復習:古代中國的科學技術與文學藝術解析:文學作品具有一定的史料價值,但其史料價值不高,不能作為茶起源的依據,故A項的說法錯誤,B項的說法正確,《茶經》作為關于茶的專著,說明唐朝已經出現荼葉,但不能確定茶起源于唐代,故C項的說法不合理;神話也能反映一定的歷史事實,但其史料價值更低,不能作為茶起源的歷史依據,故D項的說法也不正確。答案:B高三第一輪復習:古代中國的科學技術與文學藝術6.(2010年重慶文綜)宋人稱“柳郎中詞只好十七八女郎按執紅牙拍,歌楊柳岸曉風殘月;學士詞須關西大漢執綽板,唱大江東去”。與“學士詞”詞風一致的代表人物是(
)A.李煜 B.李清照C.陸游 D.辛棄疾解析:題干中的“學士”是指蘇東坡,“學士詞”屬于豪放風格。李煜和李清照是婉約派代表,其風格委婉含蓄;陸游側重于現實主義;辛棄疾是我國歷史上偉大的豪放派詞人。故正確答案應為D項。答案:D高三第一輪復習:古代中國的科學技術與文學藝術7.(2011年福建文綜)某中學研究性學習小組擬出一期題為“走進京劇”的墻報。同學們就欄目標題提出四組方案,其中準確的是(
)A.乾嘉落戶同光揚名民族瑰寶B.戲曲之祖生旦凈丑曲苑奇葩C.元末初創京城獻戲聲名鵲起D.四大徽班康乾京化獨領風騷解析:京劇最早出現在乾隆時期,同治、光緒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上海市市八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三3月11的生物試題測試卷含解析
- 南陽理工學院《檢驗儀器學》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四川省成都市金堂縣重點中學2024-2025學年初三全真英語試題模擬試卷(4)含答案
- 煙臺理工學院《醫藥大數據處理技術》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上冊第11課《短文二篇》課件
- 江蘇省江陰市長涇二中學2025年中考語文試題一輪復習高中總復習含解析
- 山東工業職業學院《微電子專業英語》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西安文理學院《概率論與數理統計B》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營口市蓋州市2025年三年級數學第二學期期末學業水平測試模擬試題含解析
- 湖南稅務高等??茖W?!渡賰后w操與健美操》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產品QC工程圖 (質量保證工程圖)Excel表格
- 簡約喜慶元宵節介紹模板 教學課件
- TCCIAT 0043-2022 建筑工程滲漏治理技術規程
- 西藏林芝嘉園小區項目可研(可研發)
- 航運系統組成和航運企業組織結構及特點
- 煤礦安全規程執行說明
- 喪假證明模板
- 隧道二襯、仰拱施工方案
- 按期取得畢業證和學位證承諾書
- 第五章 學校教育的主要活動形式:課堂教學
- 大會—冠脈微循環障礙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