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第一章 課時59 區域與區域發展(練習題及答案)_第1頁
第三部分 第一章 課時59 區域與區域發展(練習題及答案)_第2頁
第三部分 第一章 課時59 區域與區域發展(練習題及答案)_第3頁
第三部分 第一章 課時59 區域與區域發展(練習題及答案)_第4頁
第三部分 第一章 課時59 區域與區域發展(練習題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課程標準]1.結合實例,說明區域的含義及類型。2.結合實例,從地理環境整體性和區域關聯的角度,比較不同區域發展的異同,說明因地制宜對于區域發展的重要意義。[基本概念]區域、區域類型、區域空間尺度、區域特征、整體性、差異性、關聯性、因地制宜。[基本原理]區域的整體性、區域的差異性、區域的關聯性原理。[體系架構]課時59區域與區域發展1.多種多樣的區域(1)不同類型的區域①概念:區域是人們在地球表面按照一定的______和______劃定的____________。②區域的特點eq\b\lc\{\rc\(\a\vs4\al\co1(區域具有一定的范圍、和邊界,區域邊界有明確的,也有性質的,區域內部的相對一致))③區域的類型eq\b\lc\{\rc\(\a\vs4\al\co1(按特征劃分的:如中國東部季風區,按特征劃分的:如漢語北方方言區,按特征劃分的:如中國主體功能區,按目標劃定的:如行政區))(2)不同空間尺度的區域①較高層級的區域往往與較______尺度對應;較大尺度的區域可包含若干較______尺度的區域。②不同尺度的區域發展可以相互______。③同一尺度的區域,因面積大小和________________的差異,具有不同的發展條件和不同的發展______。思考“用區域的方式認識世界”是區域認知的重要表現,而不同空間尺度的區域,其認識方式應有所不同。你認為不同空間尺度的區域認知方式有什么區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區域整體性和關聯性(1)區域整體性①區域要素構成:自然要素包括地質、地貌、______、水文、生物、______等,人文要素包括人口、文化、______等。②要素之間的關系:區域內各類要素是相互______的,有些是______影響,有些是________影響。③整體性的形成:區域內各類要素的相互作用、相互______,使得區域具有______性,進而影響區域的發展。(2)區域差異與區域關聯性①區域差異是普遍存在的,如______位置差異、自然條件差異、____________發展水平差異、文化習俗差異等。②區域關聯:主要是通過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的區域間______實現的。區域之間流動的要素______及其______、______的變化,可以改變區域生產、生活方式,進而影響區域的發展方向。區域______是區域關聯的基礎。(3)因地制宜與區域發展①區域的發展,既要根據______的地理條件,合理安排人類活動,又要充分考慮自身地理條件和區域______的發展______,及時調整人類的活動方式,從而做到因地制宜。②比較不同區域的發展,既需要研究各區域地理環境的________,也要分析各區域與區外的________。③因地制宜是發展變化的:區域各要素的__________作用以及區域的對外______,對區域發展的影響是隨著技術、經濟、社會以及自然等因素的變化而改變的。思考因地制宜發展區域有什么重要意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區域特征的分析思路2.區域差異分析對比分析區域間的差異,是分析各區域發展方向、采取因地制宜開發治理措施的前提,區域差異主要從以下兩個方面分析:(1)自然環境因素差異①氣候差異的形成②地貌差異的形成③河流水文差異的形成④土壤、植被差異的形成區域地理位置、氣候、水文、地形、地質條件的差異,導致了土壤、植被的差異,主要表現在土壤的質地、厚度、肥力、酸堿度等方面和植被的數量、種類、形態等方面。(2)人類活動因素差異人類活動差異成因具體表現農業氣候、地形、土壤、水源等自然條件差異作物種類、耕作制度、產量等差異市場、勞動力、交通、科技、政策等社會經濟條件差異機械化水平、勞動生產率、商品率等差異工業資源、市場、勞動力、科技、交通、政策等差異工業類型、規模等差異人口區域耕地、水資源等自然條件和經濟狀況、科技水平、開發歷史等社會條件差異人口規模、密度、素質、增長速度等差異城市地形、氣候、河流、資源、交通等差異城市形態、分布、數量、規模、發展水平等差異交通地形、氣候、位置、經濟、科技、人口等差異交通方式、交通便捷程度等差異(2022·廣東地理)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Z村位于嶺南某城市邊緣,國道穿村而過,附近有高速公路出入口。2018年全村土地面積1605.2hm2,其中農林用地占85.36%;戶籍人口3430人,常住人口2114人,外出務工人口占38.37%,村民總體收入水平不高。該村經濟以種植與養殖為主,僅有一家自辦企與2008年相比,2018年該村的農林用地顯著減少,建設用地增加明顯。下圖反映2018年該村村民主要收入來源構成。(1)推測2008~2018年該村農林用地顯著減少的主要原因。(6分)(2)分析該村村民外出務工收入占比高的原因。(8分)(3)從該村與外來企業合作的角度,提出增加村民收入的具體措施。(8分)[關鍵信息點撥]該村位置的理解:城市邊緣,交通便利,但同時也意味著該村的______用地很快會被快速發展的城鎮化所占用;國道是開放的國家級公路,一般等級較______,可以聯系更遠的區域,交通便利;國道穿村而過,附近有高速公路出入口,為村民外出務工、經商提供了極其便利的條件。村民中外出務工人口占38.37%,比例較______;一般來說務工收入遠______于農業生產的收入;本村村民總體收入水平不高,所以外出務工收入占比高。經濟結構以種植與養殖為主,收入______;僅有一家自辦企業,服務業幾乎空白,依靠自身收入________;服務業一般是______密集型產業,該村幾乎沒有服務業,減少了村民就業的機會,影響收入;另有三家外來重工業企業和一個度假村,企業原料與市場“兩頭在外”,沒有發揮本村農業資源優勢搞深加工、延長產業鏈,不能提高資源的__________來提高村民收入。建設用地增加明顯是農林用地減少的主要原因。村企合作可以發揮各自的優勢、實現雙贏。村可以為企業提供優勢特色農產品資源,提供廉價______,提供廉價土地和優質的環境;企業可以幫助培訓村民的就業技能、提高村民的業務素質、提供大量______崗位、提高經濟收入,最終致富。答案(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向1通過“區域整體性”考查“綜合思維”(2023·湖北襄陽市期末)南長灘村地處寧夏、甘肅兩省交界處,因黃河黑山峽沖刷淤積形成狹長河灘地而得名,是黃河進入寧夏的第一個行政村,素有“寧夏黃河第一村”之稱。南長灘村村民大多數姓拓,是西夏黨項貴族后裔,并保存有完整的族譜。村中古宅庭院錯落有致,石砌小道環繞其中。村里有一大片梨園,上千棵古梨樹,有的樹齡達四百多年。2008年12月,南長灘村被確定為寧夏首個“全國歷史文化名村”。2000年以后,南長灘實現了通車、通電、通電話。下圖為“南長灘村景觀圖”。據此完成1~2題。1.南長灘村所在地吸引村民祖先定居的優勢條件是()A.文化底蘊深厚 B.交通條件便利C.土壤疏松肥沃 D.自然災害隱患小2.增加南長灘村居民收入的最佳措施是()A.擴大梨樹種植面積 B.發展旅游觀光業C.發展航運及相關產業 D.發展舍飼畜牧業考向2通過“區域差異”考查“區域認知”瑞士和貴州相隔萬里且經濟發展程度不同,但是兩地在自然地理環境、交通區位等諸多方面有相似之處。近年來,貴州希望借鑒瑞士的發展經驗,促進貴州產業結構的升級和優化。下表示意瑞士和貴州的產業結構。據此完成3~4題。三次產業結構主導產業瑞士4∶50∶46精密儀器設備制造、生物醫藥、旅游業、銀行業、保險業貴州15.6∶39.5∶44.9能源工業、有色金屬冶煉、化學工業、中藥材加工、旅游業3.與瑞士相比,貴州產業結構特征為()A.農業比重大于瑞士 B.高端制造業比重大C.重化工業比重小 D.第三產業就業人數少4.優化貴州產業結構,不宜()A.加大資金、技術投入,推動產業轉型升級B.改善基礎設施,推動旅游業的發展C.積極發展核電,降低對煤炭的依賴D.集約發展冶金、化工等工業,減少污染排放答題指導10區域特征描述1.地理位置特征角度思考方向規范答題術語絕對位置根據經緯度來確定該區域的位置和范圍××半球(東、西、南、北);地處北溫帶(熱帶、北寒帶或南溫帶、南寒帶);地處西風帶(信風帶、極地東風帶);地處高緯度(中緯度、低緯度);特殊經緯線(如赤道、本初子午線、180°經線等)穿過海陸位置根據所在或相鄰的島嶼、半島、大陸東西岸、大陸內部、大洋東西岸等分析區域的位置××大陸的××方位,××方位臨××海、島,地處××內部等相對位置山河位置從山脈分布、走向,河流水系形狀、流向等方面分析區域的位置位于×山的東(西、南、北)坡、陰(陽)坡、迎風坡(背風坡);靠近×河,位于×河的×岸,位于×河上(下)游,位于干支流交匯處等政治地理位置根據本國、本地區輪廓,或鄰國、鄰省輪廓等分析區域的位置與××國家接壤、與××行政區相鄰,位于××地區的××方位等交通地理位置從交通運輸方式及交通網中線、點的分布等方面分析區域的位置所處重要交通要道(樞紐),控制××海峽等2.自然要素特征思考方向規范答題術語氣候氣溫終年高溫(嚴寒);夏季高溫;冬季溫和;氣溫日(年)較差大(小)降水降水季節分配均勻;降水集中于夏季(冬季);雨熱同期;有明顯的旱、雨兩季地形地形類型以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為主,××地形分布在××方位地勢起伏狀況地勢起伏大(小);西高東低(自西向東傾斜)特殊地貌如喀斯特地貌、黃土地貌等海岸線平直或漫長曲折河流水文特征流量大(小);汛期長(短),有明顯夏(冬)汛;有(無)結冰期;結冰期長(短);含沙量大(小);水能豐富(欠缺)水系特征流域面積大(小);流程長(短);支流多(少);(南北)對稱分布;河網密布(稀少);水系形狀,如放射狀水系、向心狀水系土壤類型及肥力狀況肥沃的黑土(紫色土、水稻土);土壤貧瘠植被類型、覆蓋率以亞熱帶常綠闊(硬)葉林為主,植被茂密;植被稀少,以草原、荒漠為主資源種類、數量礦產資源、生物資源、森林資源、旅游資源、水資源、水能資源等豐富(短缺)環境問題類型環境污染,如大氣污染、水污染;生態破壞,如荒漠化、水土流失;資源短缺,如水資源短缺;全球性環境問題,如全球變暖自然災害類型氣象災害,如臺風、暴雨(雪)、干旱、寒潮;地質災害,如地震、滑坡;水文災害,如洪澇、凌汛;生物災害,如蟲災、生物入侵3.人文要素特征思考方向規范答題術語農業農業類型以××(種植業、牧業、林業、漁業)為主區位條件自然條件優越(地形平坦、氣候溫暖濕潤、水源充足、土壤肥沃);社會經濟條件:市場廣闊、交通便利、政策支持、勞動力(數量充足、價格低、素質高)、土地價格低廉、科技發達其他一年××熟,以××作物為主,以水田(旱地)為主工業工業生產特征集中分布在××區域,沿××分布;主要工業部門有××,以新興工業(傳統工業)為主,工業發達(基礎好),技術水平高區位條件自然條件:原料充足、水源充足、燃料充足;社會經濟條件:市場廣闊、交通便利、政策支持、勞動力(數量充足、價格低、素質高)、土地價格低、科技發達、環境優美城市城鎮化水平(高、低)、城市集中分布在××區域,沿××分布交通以××交通運輸方式為主、××與××方式聯運,路網稠密(稀疏)1.閱讀圖文材料并結合所學地理知識,完成下列問題。(16分)材料一下圖為我國某區域等高線地形圖及圖中乙地對應的氣候資料圖。材料二甲城市既有“月亮城”“小春城”“攀西聚寶盆”等富有大自然美好情調的名字,又有充滿現代科學技術魅力的“中國航天城”“東方休斯敦”等名稱。2018年12月8日2時23分,我國在該地成功發射“嫦娥四號”探測器,開啟了月球探測的新旅程。(1)根據材料一,描述圖示區域內的地形特征。(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據乙地氣候資料圖,分析該地氣候特征的成因。(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說明“小春城”“攀西聚寶盆”所反映的甲城市的自然地理環境特征。(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析甲城市成為“中國航天城”“東方休斯敦”的主要天氣優勢。(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閱讀圖文材料,回答問題。(14分)材料一圖1為日本當地常見的一種傳統民居——“合掌造”,“合掌造”為木造建筑,一般坐北朝南,屋頂陡峭,以稻草或茅草覆蓋,呈人字形,如同雙手合十。材料二圖2為本州島北部最冷月氣溫0℃等溫線和該月降水量分布圖。(1)描述本州島最冷月從M地到N地降水量變化特征,并分析與N地相比,M地降水差異的原因。(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析“合掌造”的建筑特點與當地自然地理環境的關系。(8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課時59區域與區域發展落實·基礎知識1.(1)①目的標準空間單元②形狀過渡特定性質③自然人文綜合行政管理(2)①大小②促進③地理位置方向思考一般來說,大尺度區域關注整體性,忽略細節,并注重一般規律及“普適性”;小尺度區域則關注具體,注重細節,尤其關注“普適性”基礎上的“特殊性”。2.(1)①氣候土壤經濟②影響直接間接③制約整體(2)①地理社會經濟②流動種類方向強度差異(3)①自身關聯變化②整體性關聯性③綜合聯系思考①可以順應自然規律,實現人地和諧;②充分利用資源,提高綜合效益;③可以實現區域協調發展,縮小區域差距;④增強區域可持續發展能力。明確·命題方向真題研析關鍵信息點撥農業高大大低低勞動附加值勞動力就業答案(1)為滿足城鎮發展的用地需求,部分農林用地轉變為城鎮建設用地;外來企業建設需要征用農林用地;村莊道路、住宅建設占用農林用地。(2)外來企業提供的就業機會少;外出務工人員多;靠近城市,交通便利,外出務工方便;與傳統農業相比,外出務工收入水平相對較高。(3)發揮該村資源優勢,為企業提供農副產品;滿足企業需求,提供民宿、餐飲、休閑等生活配套服務;發揮區位優勢,配合企業發展物流、租賃等生產性服務業;發揮企業技術和資金優勢,加強村民技能培訓,提高村民就業能力。(本大題答案僅供參考)考向預測1.C2.B[第1題,讀圖可知,南長灘村位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