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光纜線路工程驗收規范_第1頁
通信光纜線路工程驗收規范_第2頁
通信光纜線路工程驗收規范_第3頁
通信光纜線路工程驗收規范_第4頁
通信光纜線路工程驗收規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長途通信光纜線路工程

驗收規范

YD5121-2005

中國通信建設總公司楊靖高級工程師一級建造師

E-mail:yangjing56@163.com12/18/20241通信建設工程施工、設計新規范培訓

長途通信光纜線路工程驗收規范YD/T5121-2005為加強工程質量監督管理,統一長途通信光纜建設工程的質量驗收,保證工程施工質量,特制定本規范本規范適用于新建長途通信光纜線路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改建、擴建及其他光纜線路工程也應參照執行:工程驗收包括:隨工質量檢驗、工程初驗、工程試運轉及工程終驗。工程承包單位編制施工操作規程或作業指導書、施工組織計劃以及監理單位編制的監理規劃、監理實施細則對工程質量驗收的要求不得低于本規范的規定。12/18/20242通信建設工程施工、設計新規范培訓

長途通信光纜線路工程驗收規范YD/T5121-2005當本規范與國家標準有矛盾時,應以后者為準;與本規范引用的標準及規范有矛盾時,應以本規范為準。在特殊情況下執行本規范的條款確有困難時,應充分闡述理由,提出解決方案,并呈有關主管部門審批本規范未盡事宜,可參考現行相關驗收規范及工程設計執行。12/18/20243通信建設工程施工、設計新規范培訓

長途通信光纜線路工程驗收規范YD/T5121-2005光纜器材光纜、器材的規格、程式及數量應符合設計及訂貨合同要求。光纜、光纖連接器應有出廠產品合格證和傳輸特性參數的出廠測試記錄。光纜運到現場后必須進行單盤檢驗。傳輸性能、長度應符合設計規定。其他器材運到現場后,應及時清點數量,器材質量應達到設計規定。光纜接頭盒及其配套材料的型號、規格,應符合設計規定。光纜接頭盒應不漏氣、不變形、不龜裂。12/18/20244通信建設工程施工、設計新規范培訓

長途通信光纜線路工程驗收規范YD/T5121-2005光纜路由光纜線路路由及敷設方式,應以批準的施工圖設計為依據。光纜敷設前應進行路由復測。必要的路由變更,可由監理、施工人員提出,經業主同意確定;對于500m以上的較大的路由變更,設計單位應至現場與監理、施工協商,業主批準并應填報“工程設計變更單”。光纜線路路由,在符合大的路由走向前提下,應順公路與路肩保持適當距離,并盡量取直線;光纜線路路由應選擇地質穩固、地勢平坦的地段。光纜線路穿越河流,應按設計規定方式過河:光纜路由復測定位時,還應符合當地的建設規劃和地域內文物保護、環境保護的要求。12/18/20245通信建設工程施工、設計新規范培訓

長途通信光纜線路工程驗收規范YD/T5121-2005光纜敷設安裝長途光纜線路走向、端別以設計確定為準。光纜配盤、敷設安裝的重疊和預留長度應符合光纜在接頭處的預留、光纖在接頭盒內的盤留以及其他預留,宜符合表3.1.2。12/18/20246通信建設工程施工、設計新規范培訓

長途通信光纜線路工程驗收規范YD/T5121-2005

項目敷設方式直埋管道架空水底接頭重疊長度(一般不小于)12m12m18m5m人手孔內自然彎曲增長0.5~1m光纜溝或管道內彎曲增長7‰10‰按實際架空光纜平均預留(除接頭預留外)7‰~10‰地下局站內每側預留5~10m,可按實際需要適當調整地面局站內每側預留10~20m,可按實際需要適當調整因水利、道路、橋梁等建設規劃導致的預留按實際需要確定12/18/20247通信建設工程施工、設計新規范培訓

長途通信光纜線路工程驗收規范YD/T5121-2005光纜敷設前應進行合理的配盤。配盤應根據光纜盤長和路由情況考慮,應盡量做到不浪費光纜和減少接頭;配盤應根據路由要求選擇合適的光纜結構、程式;應盡量按出廠盤號順序排列,以減少光纖參數差別所產生的接頭本征損耗;應盡量避免短段光纜,短端光纜長度一般不應少于200m光纜在各類管材中穿放時,管材的內徑應不小于光纜外徑的1.5倍。光纜敷設安裝后,管口應進行封堵處理。12/18/20248通信建設工程施工、設計新規范培訓

長途通信光纜線路工程驗收規范YD/T5121-2005光纜敷設安裝的最小曲率半徑應符合表3.1.5規定,其中D為光纜外徑。表3.1.5光纜最小彎曲率半徑標準光纜外護層形式無外護層或04型53、54、33、34型333型、43型靜態彎曲10D12.5D15D動態彎曲20D25D30D12/18/20249通信建設工程施工、設計新規范培訓

長途通信光纜線路工程驗收規范YD/T5121-2005光纜敷設中應保證光纜外護層的完整性,直埋光纜金屬護層對地絕緣電阻值竣工驗收指標應不低于10MΩ·km,其中允許10%的單盤光纜不低于2MΩ。挖掘溝(坑)施工時,如發現有埋藏物,特別是文物、古墓等必須立即停止施工,負責保護現場,且與有關部門聯系,在未得到妥善解決之前,施工單位嚴禁在該地段內繼續工作。12/18/202410通信建設工程施工、設計新規范培訓

長途通信光纜線路工程驗收規范YD/T5121-2005直埋光纜埋深應滿足YD5102-2005《長途通信光纜線路工程設計規范》有關規定。具體符合表3.2.1要求。

敷設地段及土質埋深(m)普通土、硬土≥1.2砂礫土、半石質、風化石≥1.0全石質、流砂≥0.8市郊、村鎮≥1.2市區人行道≥1.0公路邊溝:石質(堅石、軟石)其他土質邊溝設計深度以下0.4邊溝設計深度以下0.8公路路肩≥0.8穿越鐵路(距路基面)、公路(距路面基底)≥1.2溝渠、水塘≥1.2河流按水底光纜要求12/18/202411通信建設工程施工、設計新規范培訓

長途通信光纜線路工程驗收規范YD/T5121-2005注1:邊溝設計深度為公路或城建管理部門要求的深度。注2:石質、半石質地段應在溝底和光纜上方各鋪100mm厚的細土或沙土。溝底鋪沙厚度可視為光纜的埋深。12/18/202412通信建設工程施工、設計新規范培訓

長途通信光纜線路工程驗收規范YD/T5121-2005光纜可同其他通信光纜或電纜同溝敷設,但不得重疊或交叉,纜間的平行凈距不應小于100mm。直埋光纜與其他建筑設施間的最小凈距應滿足YD5102-2005長途通信光纜線路工程設計規范》有關規定。具體符合表3.2.3要求。12/18/202413通信建設工程施工、設計新規范培訓

長途通信光纜線路工程驗收規范YD/T5121-2005表3.2.3直埋光纜與其他建筑設施間的最小凈距標準單位:m

稱平行時交越時市話管道邊線(不包括人孔)0.750.25非同溝的直埋通信光、電纜0.50.25埋式電力電纜(35kV以下)0.50.5埋式電力電纜(35kV及以上)2.00.5給水管(管徑小于30cm)0.50.5給水管(管徑30~50cm)1.00.5給水管(管徑大于50cm)1.50.5高壓油管、天然氣管10.00.512/18/202414通信建設工程施工、設計新規范培訓

長途通信光纜線路工程驗收規范YD/T5121-2005

熱力、下水管1.0~100.5煤氣管(壓力小于300KPa)1.00.5煤氣管(壓力300~800KPa)2.00.5排水溝0.80.5房屋建筑紅線或基礎1.0樹木(市內、村鎮大樹、果樹、行道樹)0.75樹木(市外大樹)2.0水井、墳墓3.0糞坑、積肥池、沼氣池、氨水池等3.0注1:采用鋼管保護時,與水管、煤氣管、石油管交越時的凈距可降低為0.15m注2:大樹指直徑30cm及以上的樹木。對于孤立大樹,還應考慮防雷要求注3:穿越埋深與光纜相近的各種地下管線時.光纜宜在管線下方通過

12/18/202415通信建設工程施工、設計新規范培訓

長途通信光纜線路工程驗收規范YD/T5121-2005光纜采用鋼管保護時,應伸出路基兩側排水溝外lm,光纜埋深距排水溝溝底應不小于80cm,并符合相關部門的規定。鋼管內徑應滿足安裝子管的要求,但應不小于80mm,光纜線路穿越允許開挖路面的公路或鄉村大道時,應采用塑料管或鋼管保護;穿越有動土可能的機耕路時,應采用鋪紅磚或水泥蓋板保護。光纜線路通過村鎮等動土可能性較大的地段時,可采用大長度塑料管、鋪紅磚或水泥蓋板保護。12/18/202416通信建設工程施工、設計新規范培訓

長途通信光纜線路工程驗收規范YD/T5121-2005光纜穿越有疏浚和拓寬規劃或挖泥可能的較小溝渠、水塘時,應在光纜上方覆蓋水泥蓋板或水泥砂漿袋,也可采取其他保護光纜的措施。光纜敷設在坡度大于200,坡長大于30m的斜坡地段宜采用“S”形敷設。若坡面上的光纜溝有受到水流沖刷的可能時,應采用堵塞加固或分流等措施。在坡度大于300的較長斜坡地段敷設時,宜采用特殊結構(一般為鋼絲鎧裝)光纜。光纜穿越或沿靠山澗、溪流等易受水流沖刷的地段時,應根據具體情況設置漫水坡、擋水墻或采取其他保護措施12/18/202417通信建設工程施工、設計新規范培訓

長途通信光纜線路工程驗收規范YD/T5121-2005光纜在地形起伏比較大的地段(如山地、梯田、干溝等處)敷設時,應滿足規定的埋深和曲率半徑要求光纜溝應因地制宜采取措施防止水土流失,保證光纜安全一般高差在0.8m及以上時應加護坎或護坡保護光纜在橋上敷設時,應考慮機械損傷、振動和環境溫度的影響,并采取鋼管或塑料管等相應的保護措施直埋光纜線路應盡量避免雷暴嚴重地域的弧站樹、桿塔、高聳建筑、樹林等:易引雷目標無法避開時,應采用消弧法、避雷針等措施:光纜離電桿拉線較近時應穿放塑料管保護12/18/202418通信建設工程施工、設計新規范培訓

長途通信光纜線路工程驗收規范YD/T5121-2005采用防雷線方式防止雷電的地段,應按設計要求布放單條或雙條防雷線。防雷線應布放在光纜上方300mm處,雙條防雷線間應保持100mm的距離。防雷線的連接處應采用重疊焊接方式。直埋光纜接頭應安排在地勢較高、較平坦和地質穩固之處,應避開水塘、河渠、溝坎、道路等施工、維護不便,或接頭有可能受到擾動的地點。光纜接頭坑一般應位于光纜路由前進方向的右側;接頭坑深度一般應符合光纜埋深度要求;光纜接頭盒上方應采用水泥蓋板或其他防機械損傷的保護措施。光纜預留的盤留應整齊;監測電纜引出位置應盡量一致12/18/202419通信建設工程施工、設計新規范培訓

長途通信光纜線路工程驗收規范YD/T5121-2005下列地點應埋設光纜標石:光纜接頭、轉彎點、預留處;適于氣流法敷設的長途塑料管的開斷點及接續點;穿越障礙物或直線段落較長,利用前后兩個標石或其他參照物尋找光纜有困難的地方,直線段落一般間隔200m敷設防雷線、同溝敷設光、電纜的起止地點;需要埋設標石的其他地點;直埋光纜的接頭處應設置監測標石。12/18/202420通信建設工程施工、設計新規范培訓

長途通信光纜線路工程驗收規范YD/T5121-2005利用固定的標志來標示光纜位置時,可不埋設標石。標石用堅石或鋼筋混凝土制作。標石規格、質量應符合設計要求。一般地區采用普通標石,規格為1000x140x140mm;土質較松軟或斜坡地段采用長標石,規格為1500x140x140mm。12/18/202421通信建設工程施工、設計新規范培訓

長途通信光纜線路工程驗收規范YD/T5121-2005標石埋設應符合下列要求:光纜標石宜埋設在光纜的正上方。接頭處的標石,埋設在光纜線路的路由上;轉彎處的標石,埋設在光纜線路轉彎處兩直線段延長線的交叉點上:標石應當埋設在不易變遷、不影響交通與耕作的位置。如埋設位置不易選擇,可在附近增設輔助標記,以三角定標方式標定光纜位置。標石有字的一面應面向公路;監測標石應面向光纜接頭;轉彎標石應面向光纜彎角較小的方向。12/18/202422通信建設工程施工、設計新規范培訓

長途通信光纜線路工程驗收規范YD/T5121-2005標石按不同規格埋深,一般普通標石埋深600mm,出土部分400mm;長標石埋深800mm,出土部分700mm。標石周圍土壤應夯實。標石應統一刷白色。標石編號應為白底紅色正楷字,字體應端正;編號應以中繼段為編號單位,按傳輸方向A端至B端編排。標石的符號、編號應一致,可參照圖3.2.17所示12/18/202423通信建設工程施工、設計新規范培訓

長途通信光纜線路工程驗收規范YD/T5121-2005

其他管線及建筑物名稱平行凈距交叉凈距給水管(管徑小于30cm)0.50.15給水管(管徑30~50cm)1.00.15給水管(管徑大于50cm)1.50.15排水管1.0(注1)0.15(注2)熱力管1.00.25煤氣管(壓力小于300KPa)1.00.3(注3)煤氣管(壓力300~800KPa)2.00.3(注3)埋式電力電纜(35kV以下)0.50.5(注4)埋式電力電纜(35kV及以上)2.00.5(注4)其他埋式通信電纜0.750.25管道和其他地下管線及建筑物之間的最小凈距標準單位:m

12/18/202424通信建設工程施工、設計新規范培訓

長途通信光纜線路工程驗收規范YD/T5121-2005

綠化(喬木)1.5綠化(灌木)1.0地上桿柱0.5~1.0馬路邊石1.0路軌外側2.0房屋建筑紅線或基礎1.5水井、墳墓2.0糞坑、積肥池、沼氣池、氨水池等2.0其也通信管道0.50.1512/18/202425通信建設工程施工、設計新規范培訓

長途通信光纜線路工程驗收規范YD/T5121-2005注1:主干排水管后敷設時,其施工邊溝與管道間的水平凈距不宜小于1.5m注2:當管道在排水管下部穿越時,凈距不宜小于0.4m,通信管道應作包封,包封長度自排水管兩側各加長2m注3:在交越處2m范圍內,煤氣管不應做接合裝置和附屬設備。注4:如電力電纜加保護管時,凈距可減小至0.15m12/18/202426通信建設工程施工、設計新規范培訓

長途通信光纜線路工程驗收規范YD/T5121-2005子管在人(手)孔內伸出長度一般為150-200mm;本期工程不用的子管應及時安裝塞子封堵。管道光纜敷設應在管道出口處采取保護措施,避免損傷光纜外護層。管道光纜在人(手)孔內,應緊靠人(手)孔壁,采用波紋塑料軟管保護并用尼龍扎帶綁扎在擱架上;人(手)孔內光纜,應排列整齊。12/18/202427通信建設工程施工、設計新規范培訓

長途通信光纜線路工程驗收規范YD/T5121-2005光纜接頭盒在人(手)內,宜安裝在常年積水水位以上的位置并采用保護托架或其他方法承托。光纜接頭盒及預留光纜盤留可按設計規定方法安裝固定。人(手)孔內的光纜應有醒目的識別標志或光纜標志吊牌。12/18/202428通信建設工程施工、設計新規范培訓

長途通信光纜線路工程驗收規范YD/T5121-2005長途光纜采取塑料管道敷設還應符合下列規定:硅芯管鋪設應按YD5043-2005《長途通信光纜塑料管道工程驗收規范》進行。采用氣流法敷設光纜應按設計要求或氣流敷設機操作指南進行。12/18/202429通信建設工程施工、設計新規范培訓

長途通信光纜線路工程驗收規范YD/T5121-2005架空光纜桿路按設計要求立桿,電桿洞深應達到表3.4.1規定,洞深偏差應小于50mm。桿路的標準桿距為50m.

電桿類型分類洞深(m)桿長(m)普通土硬土水田,濕地石質水泥電桿9.01.61.51.71.410.01.71.61.81.611.01.81.81.91.812.02.12.02.22.0木質電桿9.01.61.41.71.110.01.71.51.81.111.01.71.61.81.212.01.81.62.01.212/18/202430通信建設工程施工、設計新規范培訓

長途通信光纜線路工程驗收規范YD/T5121-2005

號間

明最小凈距(m)交越角度1光纜距地面:一般地區3.0特殊地點(在不妨礙交通和線路安全的前提下)2.5市區(人行道上)4.5高桿農林作物地段4.52光纜距路面:跨越公路及市區街道5.5跨越通車的野外大路及市區巷弄5.03光纜距鐵路:≥45°跨越鐵路(距軌面)7.5跨越電氣化鐵路一般不允許平行間距30.0

架空光纜線路與其他建筑物間距表

12/18/202431通信建設工程施工、設計新規范培訓

長途通信光纜線路工程驗收規范YD/T5121-2005

4光纜距樹枝:在市區:平行間距1.25垂直間距1.0在郊區:平行及垂直間距2.05光纜距房屋:跨越平頂房頂1.5跨越人字屋脊0.66光纜距建筑物的平行間距2.07與其他架空通信纜線交越時0.6≥30°8與架空電力線交越時1.0≥30°12/18/202432通信建設工程施工、設計新規范培訓

長途通信光纜線路工程驗收規范YD/T5121-2005

9跨越河流:2.0不通航的河流,光纜距最高洪水位的垂直間距通航的河流,光纜距最高通航水位時的船桅最高點1.010消火栓1.011光纜沿街道架設時,電桿人行道邊石0.512與其他架空線路平行時不宜小于4/3桿高注:上述間距應為光纜在正常運行期間應保持的最小間距。沿鐵路架設時間距必須大于4/3桿高。12/18/202433通信建設工程施工、設計新規范培訓

長途通信光纜線路工程驗收規范YD/T5121-2005吊線的安裝應符合下列要求:吊線程式必須符合設計規定,一般為7/2.2和7/3.0(中負荷區、重負荷區和超重負荷區)。吊線安裝加固應用穿釘(木桿)或吊線抱箍(水泥桿)和三眼單槽夾打或用吊線擔、壓板安裝;吊線的終結、假終結、泄力結、仰府角裝置以及外角桿吊線保護裝置等,應按本地網架空線路的相關規范處理。12/18/202434通信建設工程施工、設計新規范培訓

長途通信光纜線路工程驗收規范YD/T5121-2005拉線的安裝應符合下列要求:拉線程式選擇:終端桿拉線應選擇比吊線大一級程式;角桿拉線,當角深不大于13m時,程式同吊線程式。角深大于13m時,應選擇比吊線大一級的程式;中間桿當兩側線路負荷不同時,應設置頂頭拉線。拉線程式應與拉力較大的一側的吊線程式相同;抗風桿和防凌桿的側面拉線同吊線程式,防凌桿的順線拉線同吊線程式:假終結、泄力結、長桿檔和角深大于3m的高主拉樁桿,拉線同吊線程式12/18/202435通信建設工程施工、設計新規范培訓

長途通信光纜線路工程驗收規范YD/T5121-2005

抗風桿和防凌桿拉線的隔裝數

架空光纜及吊線條數輕、中負荷區(桿距50m)重、超重負荷區(桿距25m)重、超重負荷區(桿距50m)抗風桿防凌桿抗風桿防凌桿≤281648>28412/18/202436通信建設工程施工、設計新規范培訓

長途通信光纜線路工程驗收規范YD/T5121-2005拉線程式與拉線盤、地錨鐵柄的配套

拉線程式拉線盤程式(mm)地錨鐵柄程式(mm)7/2.2500x300x150?16x21007/2.6500x300x150?20x21007/3.0600x400x150?20x210012/18/202437通信建設工程施工、設計新規范培訓

長途通信光纜線路工程驗收規范YD/T5121-2005避雷線和接地線應按設計要求裝設。光纜吊線一般應每隔300-500m利用電桿避雷線或拉線接地,每隔1km左右加裝絕緣孔子進行電氣斷開。架空光纜垂度應根據光纜結構及架掛方式確定。吊線的原始垂度可參照附錄E。架空光纜每1-3根桿上作一處伸縮預留。

12/18/202438通信建設工程施工、設計新規范培訓

長途通信光纜線路工程驗收規范YD/T5121-2005

12/18/202439通信建設工程施工、設計新規范培訓

長途通信光纜線路工程驗收規范YD/T5121-2005光纜在引上桿應采用鋼管保護,高度大于2500mm,視管徑應穿兩根以上子管,下部延伸至人(手)孔內或地下;上部長于鋼管口以上30cm。鋼管上方管口以及子管管口應作堵塞處理。光纜引上后應作伸縮預留彎。12/18/202440通信建設工程施工、設計新規范培訓

長途通信光纜線路工程驗收規范YD/T5121-2005光纜吊線掛鉤應符合設計規定。一般掛鉤的距離為500mm,允許偏差士30mm。掛鉤在吊線上的搭扣方向應一致,掛鉤托板安裝整齊。12/18/202441通信建設工程施工、設計新規范培訓

長途通信光纜線路工程驗收規范YD/T5121-2005光纜接頭盒的安裝應符合下列要求:根據接頭盒的程式宜安裝在電桿附近的吊線上,立式接頭盒可安裝在電桿上。光纜接頭盒安裝必須牢固、整齊,兩側必須作伸縮預留。12/18/202442通信建設工程施工、設計新規范培訓

長途通信光纜線路工程驗收規范YD/T5121-2005

12/18/202443通信建設工程施工、設計新規范培訓

長途通信光纜線路工程驗收規范YD/T5121-2005光纜接頭的預留光纜宜安裝在兩側的鄰桿上,并按設計規定的方式盤留,可采用預留支架或光纜收線儲存盒的安裝方式。12/18/202444通信建設工程施工、設計新規范培訓

長途通信光纜線路工程驗收規范YD/T5121-2005電桿編號應按設計規定進行標志。從光纜A端開始向B端依次編序桿號。桿號應標在面向桿路所沿的道路一側,最低一個字符應離地面2m,光纜與架空電力線路交越時一般應從電力線下方通過,并應在交越部位作絕緣處理。光纜在不可避免跨越臨近有火險隱患的建筑設施時,應采取防火保護措施。架空光纜在市區內敷設時,應符合市話架空線路的有關規定。采用OPGW和ADSS等電力專用電纜時,應符合相關的電力專業工程驗收規范標準:跨越大河、山谷等特特殊地段采用飛線架設時,必須按設計要求敷設安裝。12/18/202445通信建設工程施工、設計新規范培訓

長途通信光纜線路工程驗收規范YD/T5121-2005水底光纜的埋深應根據河流的水深、通航及河床土質等情況確定:水下的埋深要求:枯水季節水深小于8m的區域,河床不穩定或土質松軟時,光纜埋入河底深度不小于1.5m;水深大于8m區域,將鎧裝光纜布放在河底,可不加掩埋;在沖刷嚴重和極不穩定的區域,應將光纜埋設在變化幅度以下,如遇特殊困難埋深應不小于1.5m。在有疏竣規劃的區域,應將光纜埋在規劃深度的1m以下;同時光纜作適當預留;石質或半石質河床,埋深應不小于0.5m,并在上方采取保護措施。岸灘部位埋深要求:土質比較穩定的地段,光纜埋深應不小于1.2m;洪水沖刷或土質松散不認定的地段應適當加深。光纜上岸的坡度宜小于300,超過時應采取加固措施。12/18/202446通信建設工程施工、設計新規范培訓

長途通信光纜線路工程驗收規范YD/T5121-2005水底光纜的敷設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安裝預留長度可按下列要求進行:有堤的河流,水底光纜應伸出堤外不宜少于50m。無堤的河流,應根據河岸的穩定程度,岸灘的沖刷程度確定,水底光纜伸出岸邊不宜少于50m.河道,河堤有拓寬或改變規劃的河流,水底光纜應伸出規劃堤50m外。土質松散易受沖刷的不穩定岸灘部位,光纜應作適當預留。12/18/202447通信建設工程施工、設計新規范培訓

長途通信光纜線路工程驗收規范YD/T5121-2005水底光纜長度可按下式計算:

L=(L1+L2+L3+L4+L5+L6)×(1+α)式中:L——水底光纜長度(單位:m);L1—水底光纜兩終端間現場的丈量長度(單位:m);L2—終端固定、過堤、“S”形敷設、岸灘、預留及接頭等項增加的長度(單位:m);L3—兩終端間各種預留增加的長度(單位:m);L4—布放平面弧度增加的長度(單位:m),可參照表3.5.5-2確定;L5—水下立面弧度增加的長度,應根據河床形態和光纜布放的斷面計算確定(單位:m);L6—施工余量,根據不同施工工藝考慮取定(單位:m);其中拖輪布放時,可為水面寬度的8%~10%;拋錨布放時,可為水面寬度的。3%~5%;埋設犁布放時應另行計算;人工抬放時一般不可不加余量。α—自然彎曲增長率,根據地形起伏情況,取1%~1.5%。12/18/202448通信建設工程施工、設計新規范培訓

長途通信光纜線路工程驗收規范YD/T5121-2005

況為兩終點間丈量長度的倍數河寬小于200m,水深、岸陡、流急,河床變化大1.15河寬小于200m,水較淺、流緩,河床平坦變化小1.12河寬200-500m,流急,河床變化大1.12河寬大于500m,流急,河床變化大1.10河寬大于500m,流緩,河床變化小1.06~1.08?/16/1008/10010/10013/10015/100增長比例0.0110.01710.02710.04510.061表3.5.5-1水底光纜長度估算表表3.5.5-2布放平面弧度增加長度比例表12/18/202449通信建設工程施工、設計新規范培訓

長途通信光纜線路工程驗收規范YD/T5121-2005光纜通過河堤的方式和保護措施,應保證光纜和河堤的安全,必須符合相關堤防管理部門的技術要求。光纜穿越河堤的位置應在歷年最高洪水位以上,對于呈淤積態勢的河流應考慮光纜壽命期內洪水可能到達的位置。光纜在穿越土堤時,宜采用爬堤敷設的方式,光纜在堤頂的埋深不應小于1.2m,在堤坡的埋深不應小于1m。如堤頂部分兼為公路時,應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若達到埋深要求有困難,也可采用局部墊高堤面的方式,光纜上墊土的厚度不應小于0.8m。河堤的復原與加固應按照河堤主管部門的規定處理。12/18/202450通信建設工程施工、設計新規范培訓

長途通信光纜線路工程驗收規范YD/T5121-2005穿越較小的、不會引起災害的防水堤,光纜可在堤基下直埋穿越,但應經河堤主管單位同意。光纜不宜穿越石砌或混凝土河堤。必須穿越時,其穿越位置與保護措施應與河堤主管部門協商確定。12/18/202451通信建設工程施工、設計新規范培訓

長途通信光纜線路工程驗收規范YD/T5121-2005水底光纜的終端固定方式,應根據不同情況分別采取下列措施:對于一般河流,水陸兩段光纜的接頭,應設置在地勢較高和土質穩定的地方,可直接埋于地下,為維護方便也可設置接頭人(手)孔。在終端處的水底光纜部分,應設置1一2個”S”彎,作為錨固和預留的措施。較大河流或岸灘有沖刷的河流,或光纜終端處的土質不穩定的河流,除上述措施外,還應當將水底光纜進行錨固。12/18/202452通信建設工程施工、設計新規范培訓

長途通信光纜線路工程驗收規范YD/T5121-2005水底光纜不應在水中設置光纜接頭。水底光纜接頭處金屬護套以及鎧裝鋼絲,應保證電氣連接、封閉性能和必要的機械強度要求。敷設水底光纜的通航河流,應在過河段的河堤或河岸上設置標志牌。12/18/202453通信建設工程施工、設計新規范培訓

長途通信光纜線路工程驗收規范YD/T5121-2005標志牌的數量及設置方式應符合航道主管部門的相關規定。如無具體規定時,可按下列要求執行:水面寬度小于50m的河流,在河流一側的上下游堤岸上,各設置一塊標志牌。水面較寬的河流,在水底光纜上、下游的河道兩岸均設置一塊標志牌。河流的灘地較長或主航道偏向河槽一側時,需在近航道處設置標志牌。有夜航的河流可在標志牌上設置燈光設備。12/18/202454通信建設工程施工、設計新規范培訓

長途通信光纜線路工程驗收規范YD/T5121-2005敷設水底光纜的通航河流,應劃定禁止拋錨區域,其范圍應按相關海事及航道主管部門的規定執行。如無具體規定時,可按下列要求執行:河寬小于500m時,上游禁區距光纜弧頂點50-200m,下游禁區距光纜路由基線50-100m。河寬為500m及以上時,上游禁區距光纜弧度頂點200-400m,下游禁區距光纜路由基線100-200m.特大河流,上游禁區距光纜弧度頂點應大于500m,下游禁區距光纜路由基線應大于200m。12/18/202455通信建設工程施工、設計新規范培訓

長途通信光纜線路工程驗收規范YD/T5121-2005重要干線通過特大河流、大江、湖泊以及重要的道航河流,按設計要求設置備用光纜時,其主、備光纜的光纖通道總損耗應相近。

12/18/202456通信建設工程施工、設計新規范培訓

長途通信光纜線路工程驗收規范YD/T5121-2005局內光纜敷設安裝長途光纜進局應根據設計規定敷設阻燃光纜。局內光纜按規定預留,一般地下室預留15-20m。局內光纜經由走線架,拐彎點、上線柜、每層樓開門處應綁扎固定,光纜排列應整齊。局內光纜應作標志,進、出局光纜區分應明顯、無誤。12/18/202457通信建設工程施工、設計新規范培訓

長途通信光纜線路工程驗收規范YD/T5121-2005光纜接續安裝光纖固定接頭應采用熔接法。光纖活動接頭應采用成品光纖連接器。光纖接頭損耗應達到設計規定值:單纖平均接頭損耗簇0.08dB,光纖接續時,應采取現場監測方法提高光纖連接質量。OTDR現場監測方式可參考附錄C所示。12/18/202458通信建設工程施工、設計新規范培訓

長途通信光纜線路工程驗收規范YD/T5121-2005光纖接頭損耗采用OTDR儀測量時,應以該接頭的雙向測量的平均值為準。光纜接續前應核對光纜端別、光纖纖序,光纖接續后不得出現纖序錯接。光纜端別及纖序應作識別標志。直埋光纜接頭前、后應測量光纜金屬護層的對地絕緣,以確認單盤光纜的外護層是完整的和接頭盒封裝密封良好。12/18/202459通信建設工程施工、設計新規范培訓

長途通信光纜線路工程驗收規范YD/T5121-2005光纜接續安裝光纜加強芯在接頭盒內必須固定牢固,金屬構件在接頭處一般應呈電氣斷開狀態。直埋光纜對地絕緣監測纜應按設計規定引接。光纖熔接后應采用熱熔套管保護。光纖預留在接頭盒內應保證足夠的盤繞半徑,并無擠壓、松動。光纖接頭損耗及纖長應在施工現場及時作好記錄。12/18/202460通信建設工程施工、設計新規范培訓

長途通信光纜線路工程驗收規范YD/T5121-2005光纖成端安裝光纜進人ODF架應綁扎固定。光纜的金屬構件應接防雷地線。光纖成端應按纖序規定與尾纖熔接,并應采用OTDR監測。光纖及尾纖預留在ODF架盤纖盒中安裝,應有足夠的盤繞半徑,并穩固、不松動。光纖成端后纖號應有明顯的標志。12/18/202461通信建設工程施工、設計新規范培訓

長途通信光纜線路工程驗收規范YD/T5121-2005光纜中繼段竣工及驗收測試應包括下列內容:中繼段光纖線路衰減系數(dB/km)及傳輸長度(km)。中繼段光纖線路后向散射曲線。中繼段光纖通道總衰減(dB)。中繼段光纖偏振模色散系數(PS/-√km)。直埋光纜線路對地絕緣電阻(MΩ·km)。12/18/202462通信建設工程施工、設計新規范培訓

長途通信光纜線路工程驗收規范YD/T5121-2005光纖線路衰減中繼段光纖線路衰減測量,應在完成光纜成端后,采用OTDR測試儀在ODF架上測量光纖線路外線口的衰減值。采用OTDR測試,應采取雙方向測量取其平均值的方式。測試數據應包括:中繼段光纖線路衰減(dB)、衰減系數(dB/km)和光纖線路傳輸長度(km)。測試結果及時記人中繼段測試記錄,見附錄A(表4)。光纖線路衰減系數應符合設計規定。12/18/202463通信建設工程施工、設計新規范培訓

長途通信光纜線路工程驗收規范YD/T5121-2005光纖后向散射曲線中繼段光纖后向散射曲線(即光纖軸向衰減系數均勻性)檢查,應在光纖成端、溝坎加固等路面動土項目全部完成后進行。光纖后向散射曲線應有良好線形且無明顯臺階,接頭部位應無異常。光纖后向散射曲線檢查可與光纖線路衰減測試同時進行。

OTDR打印光纖后向散射曲線應清晰無誤,并應收錄于中繼段測試記錄12/18/202464通信建設工程施工、設計新規范培訓

長途通信光纜線路工程驗收規范YD/T5121-2005光纖通道總衰減中繼段光纖通道總衰減,包括光纖線路損耗和兩端連接器的插人損耗。應采用穩定的光源和光功率計經過連接器測量。一般可測量光纖通道任一方向(A-B或B-A)的總衰減(dB)。中繼段光纖通道總衰減值應符合設計規定。測量值應記入中繼段測試記錄12/18/202465通信建設工程施工、設計新規范培訓

長途通信光纜線路工程驗收規范YD/T5121-2005光纖偏振模色散

G652,G655單模光纖,應按設計規定測量中繼段偏振模色散(PMD)。

PMD系數(XPMD)單模光纖衰減系數及偏振模色散系數指標應符合設計規定值或參照附錄B。測量值應記入中繼段測試記錄12/18/202466通信建設工程施工、設計新規范培訓

長途通信光纜線路工程驗收規范YD/T5121-2005光纜線路對地絕緣光纜線路對地絕緣,應在監測接頭標石的引出線測量金屬護層的對地絕緣,測量儀表一般采用高阻計。若測值較低時應采用500伏兆歐表進行校驗光纜線路對地絕緣電阻值應符合本規范第3.1.6條的規定。測量值應記入中繼段測試記錄,12/18/202467通信建設工程施工、設計新規范培訓

長途通信光纜線路工程驗收規范YD/T5121-2005光纖類別衰減系數(dB/Km)PMD系數(PS/)1310nm1550nm1625nm1310-1625G652.A0.50.40.5G652.B0.40.350.40.2G652.C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