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教 九下 化學 第8單元《第三節 碳酸氫鈉和碳酸鈉》課件_第1頁
魯教 九下 化學 第8單元《第三節 碳酸氫鈉和碳酸鈉》課件_第2頁
魯教 九下 化學 第8單元《第三節 碳酸氫鈉和碳酸鈉》課件_第3頁
魯教 九下 化學 第8單元《第三節 碳酸氫鈉和碳酸鈉》課件_第4頁
魯教 九下 化學 第8單元《第三節 碳酸氫鈉和碳酸鈉》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八單元海洋化學資源的利用第三節碳酸氫鈉和碳酸鈉逐點導講練課堂小結作業提升課時講解1課時流程2碳酸氫鈉和碳酸鈉的物理性質及用途碳酸氫鈉和碳酸鈉的化學性質CO32-

的檢驗復分解反應的判斷及實質注:碳酸氫鈉、碳酸鈉主要是以食鹽為原料制得的;我國化工專家侯德榜發明了聯合制堿法(又稱侯氏制堿法)。知識點碳酸氫鈉與碳酸鈉的物理性質及用途1知1-講知1-講知識拓展:在蒸饅頭時,發酵過程中會產生一些酸類物質,加入少量的Na2CO3或NaHCO3,可以將生成的酸反應掉,同時生成氣體CO2,使饅頭松軟。例1[中考·淄博]下列物質的名稱、俗名(或主要成分)與化學式對應完全正確的是()A.氫氧化鈣——熟石灰的主要成分——Ca(OH)2B.碳酸鈣——石灰石——CaOC.氫氧化鈉——純堿——NaOHD.碳酸鈉——小蘇打——Na2CO3A知1-練考向常見鹽的物理性質及用途題型1考查對物質名稱、俗名及化學式的認知知1-練解題秘方:熟記常見堿、鹽的俗名,學會根據組成來進行分類,注意純堿不是堿。解:碳酸鈣的化學式為CaCO3;氫氧化鈉的俗稱是火堿、燒堿或苛性鈉;碳酸鈉的俗稱是蘇打或純堿。故選A。知1-練知識鏈接:常見物質的俗名、化學式和類別[中考·大連]下列關于物質用途的說法,錯誤的是()A.碳酸鈣可用作補鈣劑B.碳酸鈉可用于制洗滌劑C.亞硝酸鈉可用作調味品D.碳酸氫鈉可用來治療胃酸過多癥例2知1-練題型2常見鹽的用途C知1-練解題秘方:物質的用途與其性質有關,可根據物質的性質來推斷其用途,還需考慮物質的腐蝕性、毒性、價格等。解:碳酸鈣能與胃酸發生反應(CaCO3+2HCl====CaCl2+H2O+CO2↑),補充鈣元素,可用作補鈣劑;碳酸鈉溶液顯堿性,可用于制洗滌劑;亞硝酸鈉有毒,不能作調味品;碳酸氫鈉能與胃酸反應,可用來治療胃酸過多癥。知1-練知識拓展:胃酸的主要成分是鹽酸,胃酸過多會造成胃潰瘍等疾病。用于治療胃酸過多的物質需具備以下條件:1.能與酸發生反應;2.無毒、無腐蝕性。當患者有嚴重胃潰瘍時,不宜用NaHCO3,因為生成的氣體會加重病情。知識點碳酸氫鈉和碳酸鈉的化學性質2知2-講1.碳酸氫鈉的化學性質(1)熱穩定性:受熱易分解2NaHCO3====Na2CO3+H2O+CO2↑(2)能與酸發生反應NaHCO3+HCl====NaCl+H2O+CO2↑△知2-講2.碳酸鈉的化學性質知2-講知2-講3.二級結論CO32-

或HCO3-的檢驗方法取少量待測樣品裝入試管中,加入鹽酸,如果產生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則說明原樣品中含有CO32-或HCO3-。知2-講易錯提示:碳酸鈉俗稱純堿,純堿不是堿,而是一種鹽,其水溶液呈堿性,能使無色酚酞試液變紅??梢姡}類物質的水溶液不一定都呈中性。知2-練例3[中考·邵陽]

X是常見的碳酸鹽,可發生如圖1所示的變化,部分生成物省略。據圖回答問題??枷蛱妓釟溻c、碳酸鈉的化學性質題型1考查碳酸鹽的化學性質知2-練(1)C的化學式是______________。(2)寫出圖中①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該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是______________。CaCO3Na2CO3+Ca(OH)2==CaCO3↓+2NaOH復分解反應知2-練解題秘方:根據Na2CO3的化學性質及反應的有關現象解答。解:(1)氣體A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即氫氧化鈣溶液變渾濁,得到沉淀C,可判斷氣體A為二氧化碳,沉淀C為碳酸鈣,從而推斷物質X含有CO32-

或HCO3-,再結合物質X能與氫氧化鈣溶液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鈉,推斷物質X為碳酸鈉,再經過各反應的檢驗證明推斷正確,所以X是Na2CO3。知2-練(2)反應①是碳酸鈉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氫氧化鈉,該反應是由兩種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屬于復分解反應。知2-練例4下列檢驗及結論中一定正確的是()A.某固體物質中加入稀鹽酸,產生大量氣泡,該物質一定是碳酸鹽B.加入氯化鋇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再加鹽酸,沉淀不消失,則原溶液一定有硫酸鹽C.分別含有Mg2+、Cu2+和Na+的三種鹽酸鹽溶液,用NaOH溶液就能一次性鑒別開D.加入碳酸鈉溶液產生白色沉淀,再加稀鹽酸,白色沉淀消失,則原溶液中一定有Ba2+題型2綜合考查CO32-

及其他物質的檢驗C知2-練解題秘方:本題考查常見物質或離子的鑒別,可依據常見離子的檢驗方法及物質的性質差異分析解答。知2-練解:可以和鹽酸反應產生氣體的不一定是碳酸鹽,也可能是活潑金屬,A錯誤;加入氯化鋇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再加鹽酸,沉淀不消失,原溶液不一定含有硫酸鹽,也可能含硝酸銀,B錯誤;分別含有Mg2+、Cu2+和Na+的三種鹽酸鹽溶液,加入NaOH溶液,能與鎂離子產生白色沉淀,與銅離子產生藍色沉淀,故能一次性鑒別開,C正確;加入碳酸鈉溶液產生白色沉淀,再加稀鹽酸,白色沉淀消失,原溶液中不一定有Ba2+,也可能含Ca2+,D錯誤。知2-練方法:碳酸鹽(或碳酸氫鹽)的簡單檢驗方法:取樣——→氣體——→變渾濁,則該物質中一定有CO32-或HCO3-,即需選用稀鹽酸、澄清石灰水兩種物質,注意能與稀鹽酸反應產生氣體的物質不一定是碳酸鹽,若生成氣體單質,則是活潑金屬單質。加稀鹽酸通入澄清石灰水知識點鹽3知3-講1.鹽的判斷“金頭酸尾”,鹽即由金屬陽離子(或NH4+)和酸根離子構成的化合物。如氯化鈉(NaCl)、硫酸銅(CuSO4)、硫酸鈉(Na2SO4)、氯化銨(NH4Cl)等。知3-講2.鹽的溶解性不同種類的鹽在水中的溶解性不同,鉀鹽、鈉鹽、銨鹽和硝酸鹽易溶于水,而碳酸鹽大多不溶于水。鹽的溶解性規律可簡記如下:硝酸鹽都能溶,鉀、鈉、銨鹽也相同;鹽酸鹽中銀不溶(指AgCl不溶);硫酸鹽中鋇不溶(指BaSO4

不溶);碳酸鹽中只溶鉀、鈉、銨。知3-講規律總結:(1)常見酸、堿的溶解性:酸中除硅酸難溶于水,其他的酸都易溶于水;堿中KOH、NaOH、Ba(OH)2

和NH3·H2O易溶于水,Ca(OH)2微溶于水,其他的堿一般難溶于水,可簡記為酸類易溶除硅酸,溶堿鉀、鈉、鋇和銨[Ca(OH)2

微溶]。知3-講(2)常見沉淀的顏色: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AgCl、BaSO4;溶于稀硝酸或鹽酸的白色沉淀:CaCO3、BaCO3、Mg(OH)2、Al(OH)3、Zn(OH)2

等;紅褐色沉淀:Fe(OH)3;藍色沉淀:Cu(OH)2。(3)特殊顏色的溶液:藍色溶液:含Cu2+的鹽溶液;黃色溶液:含Fe3+的鹽溶液;淺綠色溶液:含Fe2+的鹽溶液。知3-講3.鹽的化學性質知3-練例5[中考·郴州]下列各組常見的固體物質中,用水不能區分的是()A.NaOH和NH4NO3 B.CuSO4

和Na2SO4C.Na2CO3

和CaCO3 D.NaCl和KCl考向鹽的性質及應用題型1鹽的溶解性及其應用D知3-練解題秘方:根據固體物質的溶解性,溶于水后溶液的顏色,溶于水后的放熱、吸熱情況區分。解:NaOH溶于水放熱,NH4NO3

溶于水吸熱;CuSO4

溶液為藍色,Na2SO4

溶液為無色;Na2CO3

能溶于水,CaCO3

難溶于水;NaCl和KCl都能溶于水得到無色溶液,用水無法區分。知3-練規律總結:能用水區分的兩種物質的情況有:1.一種物質可溶于水,另一種物質難溶于水。2.兩種物質溶于水的熱量變化不同。3.兩種物質溶于水后所得溶液的顏色不同。知3-練例6及時歸納是學好化學的重要方法之一。利用如圖2所示的結構圖歸納鹽的四個方面的化學質(圖中編號①~④),請歸納有關知識。題型2鹽的化學性質知3-練(1)在歸納性質②時,選取了硫酸銅和氫氧化鈉兩種物質,它們在溶液中相互反應時產生的現象是_____,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產生藍色沉淀CuSO4+2NaOH====Cu(OH)2↓+Na2SO4知3-練(2)在性質③中,X代表___________類物質。(3)在歸納性質④時,從“某些鹽”中選取了硝酸銀,寫出與硝酸銀反應的物質的化學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一個)。酸NaCl(合理即可)知3-練解題秘方:結合鹽的組成及化學性質解答。解:(1)在歸納性質②時,選取了硫酸銅和氫氧化鈉兩種物質,它們在溶液中相互反應時產生的現象是產生藍色沉淀,是因為氫氧化鈉和硫酸銅反應生成藍色沉淀氫氧化銅和硫酸鈉,化學方程式為CuSO4+2NaOH====Cu(OH)2↓+Na2SO4。知3-練(2)在性質③中,X代表酸類物質,即酸能和某些鹽反應。(3)氯化鈉是鹽,與硝酸銀反應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銀和硝酸鈉,與硝酸銀反應的物質的化學式是NaCl。知3-練方法:1.鹽的化學性質歸納如下:(與金屬的反應下一單元學習)知3-練2.鹽能與某些單質、酸、堿、鹽發生反應,但不是所有的鹽都能與這四類物質反應,必須結合每種鹽中的金屬陽離子和酸根離子來分析。如氯化鈉只能與硝酸銀反應,不能與酸、堿、金屬反應,CuSO4

可與NaOH、BaCl2、Ba(OH)2等反應。知識點復分解反應4知4-講1.概念發生在溶液中,由兩種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這類反應叫作復分解反應。2.表達式AB+CD→AD+CB。3.特征雙交換、價不變,即該反應是在兩種化合物之間進行,且反應前后各元素的化合價不變。知4-講知識拓展:復分解反應前后各元素的化合價不變,因此復分解反應可記為“復分解,雙交換,價不變”,由此可較容易地寫出復分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知4-練例7列屬于復分解反應的是()A.2NaOH+CO2====Na2CO3+H2OB.Ba(NO3)2+Na2CO3====BaCO3↓+2NaNO3C.H2O+3NO2====2HNO3+NOD.CO+CuO====Cu+CO2考向復分解反應的判斷△B知4-練解題秘方::根據復分解反應的定義來判斷,即兩種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解:A中是兩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但不是交換成分得到的,不是復分解反應;同理C也不正確;D中有單質生成,不是復分解反應。知4-練特別提醒:有的反應形似復分解反應,如CO2+Ca(OH)2====CaCO3↓+H2O,但沒有交換成分,實質不是;有的反應形不似,如Na2CO3+2HCl====2NaCl+H2O+CO2↑,生成物有三種,但該反應實質是兩種化合物相互交換成分,屬于復分解反應。知識點復分解反應的實質5知5-講1.酸、堿、鹽之間在水溶液中發生復分解反應的實質酸、堿、鹽所解離出的離子相互結合,生成沉淀、氣體或水的過程。知5-講2.復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知5-講3.四種基本反應類型的比較(1)化合反應的生成物一定是化合物,反應物可能為單質或化合物;(2)分解反應的反應物一定是化合物,生成物可能為單質或化合物;(3)置換反應的反應物、生成物均為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4)復分解反應的反應物和生成物均為兩種化合物。知5-講規律總結:復分解反應中的“二、三”:1.二個特點:(1)雙交換:復分解反應是酸、堿、鹽之間在溶液中通過交換離子進行的;(2)價不變:反應前后各元素的化合價均保持不變。知5-講2.三個條件:酸、堿、鹽在溶液中相互交換離子時,生成物中如有沉淀析出、有氣體放出或有水生成,復分解反應即可發生。復分解反應進行的實質是使反應向溶液中離子濃度減小的方向進行。知5-練例8[中考·株洲]下列物質間不能發生復分解反應的是()A.碳酸鈉溶液和氯化鈣溶液B.氫氧化鈉溶液和氯化鉀溶液C.碳酸鉀溶液和鹽酸D.硫酸銅溶液和氯化鋇溶液考向復分解反應的條件與實質題型1復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B知5-練解:碳酸鈉溶液和氯化鈣溶液相互交換成分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氯化鈉,A能發生復分解反應;氫氧化鈉溶液和氯化鉀溶液相互交換成分沒有沉淀、氣體或水生成,B不能發生復分解反應;碳酸鉀溶液和鹽酸相互交換成分生成氯化鉀、水和二氧化碳,C能發生復分解反應;硫酸銅溶液和氯化鋇溶液相互交換成分生成硫酸鋇沉淀和氯化銅,D能發生復分解反應。知5-練方法:判斷復分解反應能否發生的方法:可先標出兩種反應物中顯正價和負價的元素或原子團,然后相互交換成分組成新物質。若生成的新物質中,有水、氣體或難溶物中的至少一種,則該復分解反應能發生。知5-練例9某興趣小組利用“鹽酸、硫酸銅、氫氧化鈉、碳酸鈉、硝酸鉀”五種溶液對“復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進行再探究?!局R回顧】(1)回憶向滴有酚酞試劑的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稀鹽酸的實驗;題型2結合微觀示意圖考查復分解反應的實質知5-練(2)觀察兩者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圖4所示),該反應過程中沒有變化的微粒是_______________,兩者反應的微觀實質是溶液中的_____________。氯離子和鈉離子氫離子與氫氧根離子結合生成水分子知5-練【實質再探】(1)向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硫酸銅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圖5是二者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兩者反應的實質是溶液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NaOH+CuSO4==Na2SO4+Cu(OH)2↓氫氧根離子與銅離子結合生成氫氧化銅沉淀知5-練(2)向碳酸鈉溶液中滴加稀鹽酸,產生大量氣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