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學年9上歷史期末考點大串講(人教版)第一單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與資本主義制度的擴展(單元測試卷)_第1頁
2025學年9上歷史期末考點大串講(人教版)第一單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與資本主義制度的擴展(單元測試卷)_第2頁
2025學年9上歷史期末考點大串講(人教版)第一單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與資本主義制度的擴展(單元測試卷)_第3頁
2025學年9上歷史期末考點大串講(人教版)第一單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與資本主義制度的擴展(單元測試卷)_第4頁
2025學年9上歷史期末考點大串講(人教版)第一單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與資本主義制度的擴展(單元測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九下第一單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與資本主義制度的擴展單元測試卷(1-4課)一、選擇題(共20小題,滿分20分,每小題1分)1.玻利瓦爾是拉丁美洲著名的革命家和軍事家,被譽為南美的“解放者”。其理由是他()A.反抗英國壓迫 B.建立巴黎公社C.推動民族獨立 D.領導二月革命2.如圖是19世紀初的一位歐洲游客在游覽巴西后描繪的葡萄牙監工兇狠鞭打種植園奴隸的情景。這一歷史圖像能印證()A.美國獨立戰爭爆發的歷史背景 B.葡萄牙成為資本主義強國 C.拉丁美洲獨立運動爆發的原因 D.馬克思主義在美洲的傳播3.所謂的西方“大航海”以來的人類歷史,就是一部西方侵略和非西方反侵略的歷史。材料中的“反侵略的歷史”包括()A.亞歷山大東征 B.美國內戰 C.印度民族大起義 D.諾曼底登陸4.下列人物都是民族解放運動的領導人,其中一位與其他三位反抗的殖民統治者不同,他(她)是()A.華盛頓 B.玻利瓦爾 C.章西女王 D.甘地5.從反抗對象來看,下列亞非拉國家的斗爭與其他三項不同的是()A.拉丁美洲獨立運動 B.印度民族大起義 C.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D.華夫脫運動6.列寧曾指出,經過1861年改革,“農民獲得‘自由’的時候,已經被剝奪得一干二凈”。關于這次改革,以下信息正確的是()A.領導者:亞歷山大二世 B.措施:創建新式常備軍 C.所屬國家:美國 D.影響:開啟了近代化的進程7.某興趣小組探究俄國兩次改革,收集到如下信息。對如表共同點概括準確的是()人物內容彼得一世鼓勵興辦手工工場,準許工場主購買整個村莊的農奴亞歷山大二世1861年,頒布了廢除農奴制法令A.彼得一世改革強化了農奴制 B.建立了中央集權行政體制 C.農奴制成為兩次改革的焦點 D.亞歷山大二世廢除農奴制8.如表反映了1854﹣1861年俄國沃羅涅日地區土地贖買價格情況,從中得出的關于農奴制改革的正確認識是()1854﹣1859年,每俄畝土地平均價格1861年,政府每俄畝土地可墊付的贖買貸款額1861年,每俄畝土地農民實際支付價格25.93盧布33.11盧布69.26盧布A.使俄國農民獲得人身自由 B.確保了俄國農民擁有足夠耕地 C.開啟了俄國的近代化進程 D.有助于推動俄國資本主義發展9.1861年俄國沙皇進行改革,不僅緩解了沙皇的統治危機,也裝上了“把俄國拖到資本主義道路上”的輪子。與此相關的歷史人物()A.彼得一世 B.赫魯曉夫 C.亞歷山大二世 D.戈爾巴喬夫10.“他被稱為……大帝……假扮成水手,隨使節團前往西歐各國考察,對西方的科學技術深感興趣,并虛心學習;他又聘請外國專家、工匠和技師到俄國傳授技術。”他推行的改革()A.改變了俄國的社會性質 B.使俄國建立起資產階級統治 C.廢除了腐朽的沙皇專制制度 D.開啟了俄國近代化的進程11.林肯在一次講演中說:“我不期望聯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確希望它停止分裂。”由此判斷,林肯作為總統在內戰中的首要目標是()A.建立君主立憲制 B.維護國家統一 C.廢除黑人奴隸制 D.推翻幕府統治12.他是美國第16任總統,他就任美國總統后,面臨的首要政治任務是()A.頒布《解放黑人奴隸宣言》 B.設計一個聯邦制共和國 C.維護國家統一 D.宣告北美13個殖民地脫離英國而獨立13.如圖是某歷史人物傳記的部分目錄。該傳記應該是()目錄第十章宣誓就職第十一章拉開內戰序幕第十二章《解放黑人奴隸宣言》第十六章內戰結束A.《華盛頓傳》 B.《林肯傳》 C.《克倫威爾傳》 D.《拿破侖傳》14.如圖中的兩項法律條文頒布的共同意義是()農民有權贖買他們所住的房屋,并在獲得地主同意后,贖買分配給他們長期使用的土地和其附屬地作為私產。——1861年3月3日(南方暴亂地區)為人占有而做黑奴的人現在和今后永遠獲得自由:合眾國政府將承認并保障這些人的自由。——1862年9月22日A.農奴快速躋身地主階級 B.奴隸參軍促進戰爭勝利C.有利于資本主義的發展 D.有力打擊了黑奴販賣者15.制作年代尺是歷史學習的重要方法之一。如圖年代尺反映了()A.美國獨立戰爭的原因 B.美國南北戰爭的過程 C.俄國1861年改革的性質 D.日本明治維新的結果16.日本明治維新期間,在政治上采取的措施是()A.文明開化 B.實行征兵制 C.“殖產興業” D.廢藩置縣17.1871年,日本設立文部省,將全國劃分為8個大學區,下設32個中學區,每一中學區下設210個小學區,共設8所公立大學、245所中學、53760所小學。這表明日本()A.仿效中國的典章制度 B.建立起了近代教育體系 C.大力推進“殖產興業” D.成為資本主義世界強國18.明治政府利用國家的資金,創辦了一批官營的“模范工廠”,目的是把私人資本引向發展近代工業的道路。這表明明治政府在改革中()A.推行地稅改革 B.提倡“文明開化”C.注重示范引領 D.實行“廢藩置縣”19.明治政府在地稅改革過程中,設立了許多新稅種,如地方稅、戶頭稅、醬油稅等,農民不堪重負,紛紛破產,一部分流入城市。這些措施客觀上()A.阻礙了經濟結構調整 B.推動廢藩置縣實施 C.為工業化提供勞動力 D.刺激日本海外擴張20.德川幕府末期,面對幕藩體制危機和民族危機,一部分中下級武士聯合西南強藩和朝廷公卿,發動了()A.大化改新 B.倒幕運動 C.農奴制改革 D.非暴力不合作運動二、材料題(共5小題,滿分30分,每小題6分)21.(6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到1826年,除古巴、波多黎各、圭亞那等地外,絕大部分拉丁美洲地區都掙脫西、葡、法等歐洲殖民主義國家的枷鎖,建立了獨立國家……獨立運動的勝利為拉丁美洲進一步發展創造了條件……局部地完成了資產階級革命的任務。——摘編自吳于廑、齊世榮主編《世界通史》材料二隨著19世紀中期印度變成英國的產品銷售市場和原料產地,英國的紡織機器幾乎消滅了印度的全部城市紡織工人,失去生計的手工業者大批死亡,大量紡織品的輸入也對農村社會產生了巨大的沖擊,村社的自然經濟結構瓦解,千百萬人失去土地,農民普遍陷入債務網絡。此外,達多豪濟(時任印度總督)以“喪失權利”“治理不善”等理由,兼并了一批土邦(重要的有詹西、那格普爾等),取消了一批封建王公的年金和封號,甚至有名無實的莫臥兒末代皇帝也被告知,在他死后,英國要取消他的皇帝封號,其家族要被趕出德里。——摘編自韓建萍《1837﹣1857年英國對印度政策的調整與危機》(1)據材料一,指出拉丁美洲獨立運動的意義。(2分)(2)據材料二,概括印度民族大起義的原因。(2分)(3)綜合上述材料,這兩個歷史事件反映了19世紀怎樣的時代主題?(2分)22.(6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到了19世紀中葉,公務員們發現,從單位土地的糧食產量來看,俄國只有西歐和美國同期產量的1/7。由于很大程度上農民與土地捆綁在了一起,他們很少會住進城市成為工人階級,而俄國的工業革命也幾乎沒有開始。其結果便是俄國政府囊中羞澀,俄國的國力也弱于工業化程度更高的鄰國。——摘編自弗蘭克?薩克雷《世界大歷史》材料二沙皇政府鼓勵工業化,將此作為富強國家的一種手段,所以,盡管俄國的工業化發生在資本主義的框架內,卻與西歐的工業化有著明顯的區別,其發展的動機是政治和軍事,發展的動力是政府的政策而不是企業家的進取心。——摘編自杰里?本特利《簡明新全球史》(1)依據材料一,指出俄國出現了哪些問題。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出現這些問題的原因。(2分)(2)依據材料二,概括俄國的工業化的特點。這一特點對俄國的社會發展會產生怎樣的影響。(2分)(3)綜上,從俄國的社會發展中你獲取了什么啟示?(2分)23.(6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為了避免這一場即將來臨的風暴,我們已經盡力而為了。我們請愿過,我們抗議過,我們也乞求過;我們曾跪倒在國王的御座前,哀求他制止政府和國會的專制暴行……我們必須戰斗,除了訴諸武力,求助于戰神,我們別無選擇!——1775年帕特里克?亭利在弗吉尼亞州議會上的演說《不自由,毋寧死》材料二現在我們正進行一場偉大的內戰,又考驗以個國家,或者任何一個孕育于自由和奉行人人生來平等信條的國家是否能夠長久堅持下去。……我們在此下定最大的決心,讓這個國家在上帝的保佑下獲得自由的新生;讓這個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與世長存。——1863年亞伯拉罕?林肯《葛底斯堡演說》(1)據兩則材料和所學知識,指出這兩次演說歷史背景有何不同。(2分)(2)據兩則材料,分析兩次演說所遵循的思想原則。(2分)(3)綜上所述,你認為思想理論和社會變革之間有何關系?(2分)24.(6分)根據如表所示的大事年表,解答下列問題。時間事件1640﹣1689年英國資產階級革命;1689年議會通過了《權利法案》1775﹣1783年美國獨立戰爭;1776年美國通過了《獨立宣言》1787年美國頒布1787年憲法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制憲議會通過了《人權宣言》1804年《拿破侖法典》頒布實施1861—1865年美國南北戰爭,頒布《解放黑人奴隸宣言》1861年俄國廢除農奴制1868年日本明治維新(1)從上述材料中找出體現“三權分立”政治學說的代表性事件,并寫出其內涵。(2分)(2)選擇材料中相互關聯的事件,結合所學自定一個你想論述的觀點,加以闡述或說明。(4分)(要求:觀點正確,史論結合,條理清楚)25.(6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9世紀中期俄國與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對比表國別人均收入(盧布)鐵產量(萬噸)鐵路長度(千米)社會制度俄國71291600封建農奴制英國32322514603君主立憲制法國1501089160總統共和制德國17540.210065君主立憲制材料二明治政府參照赴歐美考察的使節團所報告的先進經驗,進行近代化建設。政府運用國家政權的力量,按照西方的樣板,發展經濟。1880年以前,國家投資興辦官營企業,引進西方的科技成就與設備,從而供私人資本主義企業仿效。1880年以后,政府實行“官業下放”,將官營企業轉讓給私人資本家,大力扶植和保護私人資本主義。——摘編自吳于廑、齊世榮《世界史近代史編》(下卷)(1)據材料一,指出19世紀中期俄國面臨的社會危機。結合所學知識寫出政府的解決措施。(2分)(2)據材料二,概括近代日本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特點。(2分)(3)綜上所述,近代日俄經濟發展帶給中國哪些啟示?(2分)

九年級下冊第一單元測試卷(1-4課)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選擇題(共20小題,滿分20分,每小題1分)1.【答案】C2.【答案】C3.【答案】C4.【答案】B5.【答案】A6.【答案】A7.【答案】C8.【答案】D9.【答案】C10.【答案】D11.【答案】B12.【答案】C13.【答案】B14.【答案】C15.【答案】B16.【答案】D17.【答案】B18.【答案】C19.【答案】C20.【答案】B二.材料題(共5小題,滿分30分,每小題6分)21.【答案】(1)絕大部分拉丁美洲地區都掙脫西、葡、法等歐洲殖民主義國家的枷鎖,建立了獨立國家,為拉丁美洲進一步發展創造了條件,局部地完成了資產階級革命的任務。(2分)(2)英國殖民統治和殖民掠奪激化民族矛盾。(2分)(3)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爭。(2分)22.【答案】(1)糧食產量低,農民缺乏人身自由,俄國工業發展緩慢,財政困難,國力貧弱;農奴制阻礙了俄國經濟的發展。(2分)(2)得到政府的支持,成為富強國家的手段,發展的動機是政治和軍事,發展的動力是政府的政策;推動俄國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俄國強大起來以后,進一步對外侵略擴張。(2分)(3)改革推動社會發展和進步,改革是強國之路等。(2分)23.【答案】(1)第一次演說的背景是英國的殖民統治,壓制了北美經濟的發展,北美人民要求脫離英國而獨立;第二次的背景是黑人奴隸制的存在嚴重的阻礙了美國資本主義發展,南北雙方的矛盾不斷激化,美國面臨分裂的危險。(2分)(2)第一次演說:反對專制,實現獨立;第二次演說:反對分裂,實現統一,獲得自由。(2分)(3)思想理論是社會變革的先導,社會變革是對思想理論的實踐;思想解放是社會發展和進步的不竭動力;思想解放是人類社會進步的階梯等。(2分)24.【答案】(1)事件:美國頒布1787年憲法;內涵:三權分立指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分立,總統、國會與最高法院及其相關機構各司其職,相互制衡。(2分)(2)觀點:從17世紀到19世紀,資產階級通過革命或改革,相繼確立資本主義制度。論述:1640年,英國爆發資產階級革命,1689年議會通過了《權利法案》,確立了君主立憲制政體。1775﹣1783年美國獨立戰爭,1776年美國通過了《獨立宣言》,宣布美國獨立。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制憲議會通過了《人權宣言》,摧毀了法國封建專制,建立了法蘭西第一共和國。這些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