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雙減”背景下初中數學作業設計與評價研究——以“整式的加減”為例目錄TOC\o"1-3"\h\u60641.緒論 1279951.1研究背景 121851.1.1落實國家相關政策的要求 1208331.1.2基于數學課程標準的要求 168791.1.3初中數學作業減負現狀需求 1145281.2研究意義 1319311.2.1理論意義 1291531.2.2現實意義 1167301.3研究方法 2121881.3.1文獻研究法 2211191.3.2問卷調查法 2219662.相關理論概述 2105422.1相關概念界定 2295932.2.1雙減 2290312.2.2數學作業 283832.2.3作業設計 263022.2相關理論基礎 2242472.2.1最近發展區理論 212792.2.2多元智能理論 3254412.2.3建構主義理論 3255333.初中數學作業現狀調查與分析 388513.1問卷調查目的 3120343.2問卷調查說明及結果分析 3217133.2.1問卷調查說明 3205403.2.2問卷調查結果分析 4278804.“雙減”政策下對初中數學作業設計的研究 6107024.1作業設計的原則 6151774.1.1目標性原則 6275204.1.2層次性原則 7136544.1.3多樣性原則 7284384.1.4趣味性原則 7184314.2作業設計的優化策略 717834.2.1落實“雙減”政策,樹立“減負”作業觀 762424.2.2研讀課程標準,設計科學作業 7140394.2.3凸顯學生主體地位,豐富作業形式 8272104.2.4因材施教,設計分層作業 8201414.2.5讓學生成為樂學者,設計趣味作業 8255354.3作業設計案例 8252294.3.1課標分析 9240714.3.2作業目標 9118024.3.3整式的加減作業案例分析 9142844.3.4作業設計案例實施 10104065.“雙減”政策下對初中數學作業批改與評價的研究 10310355.1作業批改與評價的意義 10305275.2作業批改與評價的原則 11251815.2.1客觀性原則 1151755.2.2發展性原則 11319945.2.3整體性原則 11327535.2.4指導性原則 11222065.3作業批改與評價的優化策略 11115025.3.1作業批改多元化 11280395.3.2實行二次批改 11106125.3.3堅持以評促學,以評促教,深化作業評價結構 12263576.研究結論與不足 13233686.1研究結論 13137566.2研究不足 131611參考文獻 138776致謝 1423811附錄一整式的加減章節作業設計 146572附錄二關于初中數學作業調查問卷 154687附錄三整式的加減章節作業調查問卷 16
摘要:在“雙減”政策下,學生能否有效減負,作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本研究以多個理論為基礎,采用文獻研究法和問卷調查法對新疆庫爾勒市兵團學校初中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以充分了解“雙減”背景下數學作業的現實狀況。在了解現狀后,結合問卷結果分析,從作業設計和作業批改與評價兩方面提出優化策略,并結合優化策略以及初中數學教師的意見設計了一份七年級上冊數學人教版第二章整式的加減章節作業。針對作業設計,根據目標性、科學性、層次性、多樣性、趣味性原則提出以下五條優化策略:(1)落實“雙減”政策,樹立“減負”作業觀;(2)研讀課程標準,設計科學作業;(3)凸顯學生主體地位,豐富作業形式;(4)因材施教,設計分層作業;(5)讓學生成為樂學者,設計趣味作業。針對作業批改與評價,應遵循客觀性、發展性、整體性、指導性原則,并提出以下三條優化策略:(1)作業批改多元化;(2)實行二次批改;(3)堅持以評促學,以評促教,深化作業評價結構。關鍵詞:雙減政策、初中數學作業設計、作業批改、作業評價1.緒論1.1研究背景1.1.1落實國家相關政策的要求減輕學生學習負擔歷來都受到國家社會的高度重視,也是近年來持續討論的話題。基于此,《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提出“提高作業設計質量。發揮作業診斷、鞏固、學情分析等功能,將作業設計納入教研體系,系統設計符合年齡特點和學習規律、體現素質教育導向的基礎性作業。鼓勵布置分層、彈性和個性化作業,堅決克服機械、無效作業,杜絕重復性、懲罰性作業。”REF_Ref30865\r\h[1]因此,在“雙減”背景下,教師應及時調整作業設計策略,設計符合學生發展的特色性作業。1.1.2基于數學課程標準的要求《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明確提出:“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結果,還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過程,激勵學生學習,改進教師教學。采用多元的評價主體和多樣的評價方式,鼓勵學生自我監控學習的過程和結果。”REF_Ref30937\r\h[2]在“雙減”背景下,基于課程標準的要求,教師不僅要做到作業設計的“減負增效”,還需對評價進行改進優化。1.1.3初中數學作業減負現狀需求“雙減”政策的實施,大部分學校也開始注重學生這方面的發展,逐漸不以分數為目的的培養學生,但仍然還存在著作業過多,學生壓力過大的問題。那么數學作業的優化設計是減輕學生學習負擔的有效路徑。教師也更需要注重作業設計的優化,充分發揮數學作業的真正價值。1.2研究意義1.2.1理論意義“雙減”背景下的數學作業現狀研究是一個較為新穎的話題,本研究結合問卷調查法調查初中數學作業現狀,根據調查結果分析,提出相應優化策略,為初中數學教師高質量設計數學作業、合理評價數學作業提供一定的幫助。1.2.2現實意義第一、減輕學生作業負擔。通過優化作業設計,教師應精簡作業內容、形式。拒絕“題海戰術”,設計“短小精悍”的數學作業。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進行自主學習、探究性學習和休閑的課外活動,也有助于減輕學生負擔,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第二、落實課程標準。設計與教材和課標相匹配的數學作業,摒棄為了考試而做作業的觀念,利用作業的育人功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增加學生的信心,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順應時代發展,改變傳統機械訓練,培養新時代所需要的人才。1.3研究方法1.3.1文獻研究法通過知網、圖書館等途徑查閱前者優秀研究成果,從不同角度理解研究內容的廣度,拓寬視野,收集相關資料,為本研究做充分的理論支撐。1.3.2問卷調查法為了獲取有效可靠的研究數據,本文采取線下的問卷調查方法,通過對新疆庫爾勒市兵團學習初中生進行問卷調查,收集了“雙減”背景下初中數學作業現狀的相關資料。通過對問卷數據的分析研究,提出相應的優化策略,為接下來的作業設計做數據支撐。2.相關理論概述2.1相關概念界定2.2.1雙減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REF_Ref30865\r\h[1]。“雙減”政策的核心在于減輕學生學習負擔。這一政策有助于促進學生的課外發展及身心全面發展。2.2.2數學作業數學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數學作業,是由數學教師所設計的教學任務。數學作業對于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個性品質起著重要作用,同時也是了解教學效果和發現問題的關鍵手段REF_Ref31188\r\h[3]。2.2.3作業設計作業設計指的是一個統籌思考的過程,它涉及到對作業內容、難度、時間等方面的安排。作業設計需要基于課程標準,合理的統籌分配。作業設計也是教學的基本環節之一。2.2相關理論基礎2.2.1最近發展區理論維果斯基提出“兒童的智力發展狀態至少有兩種水準,分別是現在的發展水準與通過教學所獲的潛在發展水準,這兩種水準之間的差距就是最近發展區”REF_Ref29587\r\h[4]。最近發展區為學生提供了發展的可能性,也為教師提供了教育的作用范圍。而最近發展區是不斷變化的,隨著學生積累的知識經驗越來越多,發展水平也會越來越高,最近發展區也會隨之變化。2.2.2多元智能理論多元智能理論強調人類思維和認識方式是多元的。根據多元智能理論,每個學生都各具特點,每人身上至少有八種智能,并有自己獨特的表現形式。而教師所需要做的便是發現學生身上的智能,選擇用合適的方式方法去幫助學生,以便于學生更好的發展與探索。2.2.3建構主義理論建構主義理論指出學生在接受教育前腦袋里并非空空如也,他們在日常學習、生活中積累了大量經驗,學生在接受知識的時候并不總處于被動地位,而是具有主動建構性REF_Ref31319\r\h[5]。建構主義理論與當下“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育理念不謀而合。學生不再是呆愣愣的被動接受新知,而是通過平時學習和生活中所積累的經驗去進行理解,主動建構出自己的思維導圖。3.初中數學作業現狀調查與分析3.1問卷調查目的本研究設計的調查問卷是為了解初中數學作業的現實狀況,針對學生對數學的喜愛程度及因素、喜愛的作業類型、初中數學作業的相關情況以及對作業設計與評價的看法進行調查研究。最后本人將整式的加減章節作業實踐后的反饋調查也進行了問卷調查。3.2問卷調查說明及結果分析3.2.1問卷調查說明本次問卷本人共設計了12道題,調查了初中數學作業相應內容。為了保證問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從新疆庫爾勒市兵團學校七年級隨機選取了106名學生進行調查,有效回收問卷106份。具體內容和對應題號:(如REF_Ref11703\h表1所示)表SEQ表\*ARABIC1問卷調查內容及題號調查內容題號學生對數學喜愛程度及因素1、2喜愛的作業類型3、4數學作業的基本情況5、6、7、8、11、12對作業設計與評價的看法9、103.2.2問卷調查結果分析統計結果:(如REF_Ref11971\h表2所示)。第一題是為了解學生對數學的喜愛程度。為更深入了解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因素,設計了第二題,可明顯看到56%的學生選擇了數學難度,41%的學生選擇了數學作業因素。數學本身就是一門深奧的學科,難度也是不言而喻的。排除數學本身難度,這種無法進行干預的因素,那么可以進行改變的便是數學作業。由此可見,教師可以選擇改變傳統的枯燥乏味的數學作業。表SEQ表\*ARABIC2問卷調查結果分析ABCD1.你對數學的喜愛程度?非常喜歡(43%)喜歡(24%)一般(27%)不喜歡(6%)2.什么因素會影響你對數學這門學科的興趣?(多選)數學知識本身的難度(56%)對數學老師的喜愛程度(22%)數學作業的類型、難度、數量等(41%)其他(12%)第三題和第四題調查結果:(如REF_Ref12196\h表3所示)。在作業形式上一半以上學生喜歡基礎類作業,接下來就是實踐類作業。說明學生除了書面基礎作業外,更加喜歡動手實踐類,教師在設計作業時可選擇多元化作業。在作業類型上,可明顯觀察到學生對應用題的興趣不大,教師在設計作業時需在應用題上多加思考,設計與生活相關的問題,采用更有趣的方式去設計題目。表SEQ表\*ARABIC3問卷調查結果分析ABCD3.你喜歡老師布置什么形式的數學作業?(多選)基礎類(55%)綜合類(24%)探究類(27%)實踐類(41%)4.你做的數學作業,最喜歡哪一類型的題目?客觀題(45%)開放題(27%)解答題(21%)應用題(7%)針對數學作業的基本情況,設計了多道題目,調查結果:(如REF_Ref12362\h表4所示)。根據第五、六道題不難看出大部分學生對于每次數學作業的目標是明確的,但小部分的學生并不清楚每次數學作業的重點。因此,教師在設計作業時要先明確作業目標。在作業的難度上,明顯可以看出大部分學生都認為數學作業難度適中,可以接受,但仍然有27%的學生認為數學作業難度不小,說明教師在落實“雙減”政策的同時,還需關注學生個體發展,因材施教,多關注班級后進生的數學學習。在完成數學作業的時間上,仍有小部分學生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完成作業。說明作業減負在實際現實的教學中還需要進一步落實。在作業批改方式上,72%的學生表示數學教師在批改作業時“日期、符號、等級、評語”都有,這個調查結論反映了教師批改作業認真負責,意識到有效的作業批改與評價不僅可以檢查自己的教學成果完善自己的教學方法,還可以樹立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在錯題的處理上,有三成學生還沒有意識到作業訂正的意義,因此,教師可實行二次批改,培養學生良好的作業習慣。表SEQ表\*ARABIC4問卷調查結果分析ABCD5.你明確每次數學作業的目標嗎?非常明確(37%)有點明確(46%)比較模糊(11%)不明確(6%)6.你認為數學作業的目的是什么?(多選)鞏固學習內容(61%)提高解題能力(53%)培養邏輯思維能力(41%)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35%)7.你認為你的數學作業總體難度如何?很難(14%)有點難(13%)簡單(16%)適中(57%)8.你平時做數學作業需要多久時間?30分鐘以內(43%)30-45分鐘(25%)45-60分鐘(18%)60分鐘以上(14%)11.數學老師是如何批改你的作業的?只有閱(5%)只有“√”“×”批改符號(9%)使用符號,日期和等級(14%)符號,日期,等級和評語都有(72%)12.對于老師批改完的數學作業,你會怎么做?每次都訂正(77%)老師要求才訂正(9%)偶爾訂正(9%)不訂正(5%)對作業設計與評價的看法調查結果:(如REF_Ref12473\h表5所示)。在作業分層設計上,九成的學生選擇了分層作業能夠提高自身各方面能力,僅有小部分學生對分層作業不感興趣,認為與自己沒有關系。由此,教師要做到因材施教,更加細化分層作業,讓學生成為樂學者。表SEQ表\*ARABIC5問卷調查結果分析ABCD9.你對數學作業分層布置的看法?可以提高自己完成作業的積極性(41%)可以提高自己完成作業的自信心(23%)可以提高自己學習數學的興趣(25%)對自己沒有影響,沒太大關系(11%)10.數學老師對作業的評價會影響你對數學的喜愛程度嗎?有很大影響,我十分關注老師的評價(25%)有一些影響,老師的評價會提高我對數學的興趣(34%)有影響但不大(16%)沒有影響(25%)4.“雙減”政策下對初中數學作業設計的研究4.1作業設計的原則4.1.1目標性原則根據問卷調查顯示,仍有部分學生在完成作業時并不明確作業目標。由此看來,在作業設計時需要有目的、有目標的進行設計。教師在設計作業時,需突出作業目標,使得學生在拿到作業時也能明確此次作業的目標。4.1.2層次性原則層次性原則是在作業設計的過程中,根據學生的學習基礎、發展需要、個性特點來設計作業REF_Ref31593\r\h[6]。學生是在發展中的,每個學生都各有不同,作業也要體現個體差異。既增強了作業設計的效果,也體現了對學生的人文關懷。針對學生的個人發展、思維發展水平、學習能力等因素把作業劃分為“基礎、達標和拓展”三個層次。4.1.3多樣性原則多樣性指教師在設計數學作業時,應為學生提供多種選擇,對作業的形式進行多樣化設計REF_Ref31626\r\h[7]。作業內容多變,將生活中的數學問題靈活運用放進作業中,所用即所學,讓學生在學習之后聯系實踐經驗,圍繞生活環境,運用所學的知識及技能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邏輯思維能力。4.1.4趣味性原則趣味性的作業設計是指通過有趣靈活的作業形式,充滿新奇、戲劇性的作業內容,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數學這門學科常被認為是抽象、難以理解的,但實際上數學是集樂趣、浪漫于一身的充滿挑戰性的科目。教師在設計作業時,可借助科技的力量,改變作業的硬性要求,運用寓教于樂的方式讓學生愿意主動地完成作業。4.2作業設計的優化策略4.2.1落實“雙減”政策,樹立“減負”作業觀作業設計是“減負增效”的關鍵。因此,落實“雙減”政策,應該立足于學生的發展需要,樹立“減負”作業觀。首先,學校方面必須要正視“減負”的重要性,在倡導立德樹人的教育大背景下,學校不僅要保證教育水平在“減負”中提升,更需要注重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減輕學生負擔。其次,教師應該及時更新自身的教學理念,深刻理解“雙減”政策要求,并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準確應用到作業設計中。教師在為學生設計作業時要以精簡為原則,并精心設計作業內容,從而提升作業效果。最后,“雙減”是一項需要多方共同努力的工作,而家長的觀念也會影響學生成長。要增強家校聯動,發揮家長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使其正確認知作業,規劃好學生課余生活,為學生飽滿的精神與茁壯成長創設適宜環境,樹立正確的“減負”作業觀。4.2.2研讀課程標準,設計科學作業課程標準要求作業設計需密切聯系生活實際,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在作業設計上要根據數學課程標準的要求,符合學情和學生的發展需要REF_Ref31763\r\h[8]。內容上要難度適宜貼合教材,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形式上要創新,增強學生學習的趣味性;題型上要全面,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師在作業設計上,要基于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學情,掌握好“核心素養”的水平要求,摒棄統一布置和作業“應試化”。4.2.3凸顯學生主體地位,豐富作業形式在新課改背景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中,學生學習能力不斷增強,作業也不能再單單是那一種乏味,枯燥的書面形式作業。豐富作業首先是豐富題型。教師可以豐富和拓展題型,如改錯題、自編題、排序題等,這樣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會有眼前一亮的新鮮感。其次是增添形式。除了傳統的書面練習之外,實踐操作、拓展探究、活動體驗等都是可以嘗試的REF_Ref31953\r\h[9]。數學學科有很多公式和概念,為了讓學生系統地掌握這些內容,可以結合思維導圖、手抄報的形式鼓勵學生進行大單元整合練習。在整理過程中,學生能夠發現數學知識之間其實是存在聯系的。相比于傳統的紙筆作業,豐富作業形式可以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促使學生積極思考、主動探索,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4.2.4因材施教,設計分層作業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對知識點掌握的程度都各不相同,為了更好地提升教學效果,教師應做到因材施教,合理科學的進行分層。在教學過程中不難看出有些同學一點就通,有些同學在思維能力以及接受知識的速度上都較為緩慢,那么針對這一現象,教師就應該設計分層作業。將作業分為“基礎、達標和拓展”三層次。后進生只需要完成基礎類作業,處于中上和中下游的學生完成基礎和達標作業,并鼓勵中上游學生進行拓展題的練習,而思維敏捷,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完成整個作業。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作業設計,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和學習效率。4.2.5讓學生成為樂學者,設計趣味作業學習興趣是學習動機中最活躍的因素,新奇有趣的作業具有一定的吸引力,有利于提高學生完成作業的積極性。那么教師在設計作業時便需要求新,讓學生在各類新穎的作業形式刺激下,感受作業帶來的愉悅感。例如,巧用科技,激發趣味。設計闖關游戲,每一關設計不同題型,學生進行闖關。讓作業變得豐富多彩,提高學生學習興趣。4.3作業設計案例本次筆者選擇七年級上冊數學人教版第二章整式的加減設計章節作業。4.3.1課標分析《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提出“理解整式的概念,掌握合并同類項和去括號的法則;能進行簡單的整式加減運算。”REF_Ref30937\r\h[2]基于此,筆者設計了相應的章節作業。(具體詳見附錄一)4.3.2作業目標基于課標要求,理解掌握本章節基本概念,設計章節復習題,檢測學生對本章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能進行簡單的運算,解決計算問題,培養學生分析和歸納能力。能將整式的加減運算運用到實際問題中,探究生活中的數學規律。4.3.3整式的加減作業案例分析作業內容主要包括選擇題、填空題、解答題、應用題和探究題。根據層次性原則將作業分為必做、鼓勵做和選做,將學生分為甲、乙、丙類學生。甲類學生主要是學習能力不強,無法快速掌握知識點的學生;乙類學生是班級中處于中游的學生,他們學習能力處于中等水平,舉一反三能力還需加強;丙類學生是學習能力強,思維活躍的學生。針對甲類學生,要求他們完成必做基礎題,鼓勵其完成達標作業。乙類學生完成必做基礎題和達標作業,并鼓勵學生進行拓展訓練。丙類學生則完成全部作業。作業的具體分析:(如REF_Ref13927\h表6所示)表SEQ表\*ARABIC6作業案例分析作業類型作業題目設計意圖基礎作業(必做)一、二重在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訓練,淺顯易懂,覆蓋本章基礎知識點(整式的相關概念,同類項的概念生活中整式的簡單加減)。根據目標性原則和科學性原則設計選擇題和填空題。達標作業三、四重在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計算稍加復雜,知識點的進階,難易尺度是學生“跳一跳,夠得著”。設計解答題以及應用題,旨在診斷學生對基本知識點的運用情況。探究作業(選做)五(1)重在探究思考,根據科學性原則,設計拓展題,將生活中與數學相關的問題進行改編,培養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能力。考驗學生能否想到再設未知數,用字母代數進行問題的解決。拓展作業(選做)五(2)重在對概念的深刻理解和靈活運用,設計拓展題,此題為教材73頁的變式題,旨在考驗學生對知識點的靈活應用能力和規律探索的思維能力,此題為開放題,無固定答案。4.3.4作業設計案例實施本人依據以上優化策略,結合七年級上冊數學人教版第二章整式的加減課后作業習題以及初中數學教師意見,設計了本章節作業練習,并將其實施,實施后的調查問卷結果:(如REF_Ref13998\h表7所示)。表SEQ表\*ARABIC7作業問卷調查結果ABCD1.此次數學作業你用了多長時間?30分鐘以內(77%)30-45分鐘(15%)45-60分鐘(5%)60分鐘以上(3%)2.你認為此次數學作業總體難度如何?很難(7%)有點難(10%)簡單(30%)適中(53%)3.你明確此次數學作業的目標嗎?非常明確(37%)有點明確(43%)比較模糊(12%)不明確(8%)此次問卷設計了四道問題,問題一和問題二主要為了調查此次作業設計能否落實“雙減”政策。本人預計學生做作業的時長為半小時左右,上表顯示有77%的學生能夠在半小時以內完成此次作業,有15%的學生能在30-45分鐘內完成。此次作業設計,學生完成時長達到本人心中預測時間。在難度設計上,本人也根據學生學情進行了作業調整。八成以上的學生認為此次作業簡單、適中。也說明此次作業設計較好的達到了預期效果。在作業目標上,仍有小部分學生不太明確作業目標。據此,作業設計的目標性還需加強。5.“雙減”政策下對初中數學作業批改與評價的研究5.1作業批改與評價的意義作業批改是檢測學生對學習內容是否掌握的有效教學手段,也是教師檢驗學生學習成果的一種方式。學生不能僅僅用分數來衡量,評價當然也不能僅用等級來劃分。有效多樣的作業評價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自信心。因此,作業批改與評價的優化不容忽視。5.2作業批改與評價的原則5.2.1客觀性原則客觀性原則是教師基于實事求是的態度進行批改與評價,確保批改與評價的準確性和公正性。教師不帶有任何偏見的客觀真實的批改與評價數學作業。不能偏愛或貶低某個學生,也不能為了讓班級成績“表面”光鮮,而進行虛假批改。教學評價也要做到真正的客觀公正,5.2.2發展性原則教師批改與評價要考慮到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師評價不能片面的,只針對當下的成績進行評價。要用長遠的眼光看待學生發展,學生是會進步的,那么就要求教師尊重學生個體差異,階段性的看待學生所取得的成績。5.2.3整體性原則整體性原則是教師從教學整體出發,從各個方面進行評價。在評價過程中考慮成果、過程和背景等多方面因素,避免片面性。5.2.4指導性原則指導性原則是教師評價不應泛泛而談,而是提出關鍵性的指導意見。教師應該以相應的學段目標與學業質量水平為依據,以指導學生學習、思考為主要設計目的去進行批改與評價。5.3作業批改與評價的優化策略5.3.1作業批改多元化在教育不斷改革,科技不斷發展的背景下教師的作業批改方式不應該只有一種方式。應根據具體情況去選擇適合當下學生的批改方式。像最傳統的全批全改,優點在于可以明確學生的作業情況。但這種方式同時也存在缺點,那就是會花費教師的大量時間。因此,教師可選擇選批選改,靈活選擇部分典型學生的作業進行批改。其次還有面對面批改,面批是教師當面對學生的作業進行批改與指導。面批的優點在于沒有時間滯后性,可以當面進行批改,學生在教師批改后及時訂正,教師再進行指導與口頭評價。能幫助學生更好的完善作業情況,促進師生交流。對于以上批改方式,都有它的優缺點。此外,還有其他批改方式,在這就不過多闡述。5.3.2實行二次批改二次批改是學生將錯誤的題目更改過后教師進行及時的批改,并要求學生思考更正、整理錯題,這樣有助于促進學生養成及時訂正的好習慣REF_Ref32119\r\h[10]。但經本人調查研究初中學生的作業訂正習慣還未完全形成,那么二次批改就有它存在的意義。二次批改不僅讓學生鞏固了知識點,還能促進學生養成及時訂正的好習慣。5.3.3堅持以評促學,以評促教,深化作業評價結構堅持以評促學,以評促教,采用靈活有趣的評價方式,深化作業評價結構。教師在用評語的時候,可以考慮到學生的情感,用激勵性評語,使學生獲得積極的心理暗示,保持對數學的興趣。例如:“有進步,你的努力沒有白費”或者“我忍不住多看兩遍,寫的真好!”除了作業評語也可以口頭評價,教師在課堂上的一句話也會讓學生得到鼓勵,一個手勢點贊也可以讓學生有信心。“以學生為主體”一直是教育所倡導的原則,那么作業評價也要落實到學生個人。不僅僅以對錯來評判作業好壞,每個學生身上都有閃光點。數學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因此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在完成數學作業中的不同優勢,進行個性化評價。例如:學生在做一道題時,即使整道題沒有都對,但是教師可以在解答方法的創新性、格式的規范書寫和字跡工整上給予正面的評價,樹立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評價不僅僅是教師可以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銀行消防考試題及答案
- 銀行社會面試題目及答案
- 一建消防師考試題及答案
- 藥廠安全消防試題及答案
- 自動裝置技術監督管理繼電保護及安全的制度
- 學生寒假消防安全知識試題及答案
- 海外分公司設立與區域市場開發合作協議
- 瘦臉針的臨床護理
- 汽車4S店與汽車駕駛培訓學校合作協議
- 航空物流操作員培訓補充協議
- 民用爆炸物品倉庫管理規定培訓課件
- 康復醫學科作業治療技術操作規范2023版
- 活動安保應急預案
- 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下冊 實驗題02 壓力壓強實驗(含答案詳解)
-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智慧樹知到課后章節答案2023年下寧波大學
- 肝硬化病人的護理練習題
- 一文讀懂-特魯索綜合征病例、影像、診斷、治療
- CW6163B萬能臥式車床的控制線路圖解
- 貴州省情學習通超星課后章節答案期末考試題庫2023年
- 小學隨班就讀學生教育隨筆
- 新能源系統 課件 第10章 多能互補、可持續能源系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