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人教版小學四年級數學教案(上冊)篇一:人教版小學四年級數學教案
人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教案第1單元大數的認識1-1億以內數的認識月日第課時內容:P2-4例1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使學生知道生活中有比萬大的數;●使學生進一步認識計數單位“萬、十萬、百萬、千萬和億”,類推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關系,知道數級、數位。[]過程與方法:使學生經歷揭示各計數單位間的關系的過程,掌握數位順序表,理解位值的概念。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體會大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培養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尋找數學信息的意識和能力。重點:認識計數單位“萬、十萬、百萬、千萬和億”。難點:掌握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關系。教具:圖片和計數器教學過程:一、復習導入:1、我們以前都認識過哪些數?2、數數:1)從689一個一個的數到712。2)從420一十一十的數到5403)從910一十一十的數到10004)從200一十一十的數到10003、在生活中你見到過哪些比較大的數?4、出示圖片:在日常生活和生產中,我們經常用到比萬大的數。北京市人口:13819000人,請學生試著讀一讀。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更大的數,板書課題:億以內數的認識二、探究新知1、請學生拿出計數器,一千一千地數,當數到10個一千時問:一千一千地數,10個一千是多少?強調:千位上的10個珠子怎么辦?2、請學生10個10個地數,當數到10個一萬時問:是多少?利用計數器問:怎么表示10個一萬?3、照這樣繼續數下去。10個十萬是多少?10個一百萬是多少?10個一千萬是多少?。師:一、十、百、千、萬、十萬、百萬、千萬都是計數單位。想一想: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是什么關系?4、把所學數位按數位順序表排列起來億級萬級個級億千百十萬千百十個萬萬萬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13819000↑表示8個十萬每個計數單位都要占一個位置,按照我國計數的習慣,每4個數位是一級。說一說其他數位上的數各表示多少?三、鞏固新知1、“做一做”的1題數數2、“做一做”的2題說一說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萬以上的數。1-2億以內數的讀法的練習月日第課時教學內容:練習一的:3-5題。教學目標:1、進一步了解億以內數的計數單位和數位及其意義。2、熟練地掌握億以內數的讀法。教學重點:正確熟練地讀出億以內的數。教學難點:了解計數單位和數位的意義。教具準備:小黑板、投影片、數位順序表。教學過程:教學內容教學時間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復習億
以內數的讀法7′1、誰能說出億以內數的計數單位和數位?2、億以內的數位是怎樣分級的?3、小黑板出示:讀出下列各數。[)3268014580052050001、學生說出計數單位和相對應的數位。2、學生說出個級和萬級。3、學生讀數:32680讀作三萬二千六百八十145800讀作十四萬五千八百5205000讀作五百二十萬五千了解數位上的數所表示的意義6′1、投影出示:分別說出下面每個數中的“2”在什么數位上,表示什么?72650562450028450002、說出下列各數是由幾個千萬、百萬、十萬、萬……組成的。567000703500040080000302000001、學生先討論再回答:72650中2在千位上,表示2個千;5624500中2在萬位上,表示2個萬;2845000中2在百萬位上,表示2個百萬。2、學生討論回答。鞏固練習16′1、小黑板出示:讀出下列各數405000090083000380004002、投影出示:56850549是位數,最高位是位,從左往右起,5分別表示請讀出萬級上的數。在54后添個0,這個數是五十四萬。在63后添個0,這個數是六千三百萬。要把12345變成一千二百三十四萬,應該。在96中間添個0,這個數才是九百萬零六。3、游戲:用0、1、3、5、7組成四個不同的五位數,再讀出來。1、學生先分級再讀數。405000090083000380004002、學生先分小組回答然后全班交流。3、同桌兩人組成數,另一人讀數。1-3億以內數的寫法月日第課時教學內容:第6頁:例3、例4和練習二的:1~5題。教學目標:1、根據數位順序的數級正確地寫出億以內的數。2、培養學生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會進行簡單的概括、推理。教學重點:掌握億以內數的寫法。教學難點:每級中間或末尾有0的數的寫法。教具準備:小黑板、投影片、數位表。教學過程:教學內容教學時間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復習6′1、萬以內的數是怎樣寫的?請寫出下列各數:四千零七十七百八十四千零三2、板書課題,導入新課。1、學生在自備本上寫數后交流。新課22′一、教學例3:1、板書:七萬三千零八十八萬。問:這些數怎樣寫?2、問:這些數的最高位在哪位上?萬位上是幾?其它數位分別是幾?怎樣寫?板書:七萬寫作70000三千零八十八萬寫作30800000七百零八萬寫作7080000。3、想一想:整萬的數怎樣寫?一千五百六十九萬寫作:六百七十二萬三千一百一十三寫作;5、板書例4。問:這些數既有萬
級又有個級,應先寫什么再寫什么?6、檢驗。[)7、含有兩級數應怎樣寫?先寫什么再寫什么?數位沒有單位,怎么辦?5、練習:做一做中的練習。1、學生試寫。2、學生根據自己的寫法回答。3、學生歸納:有多少萬,就在萬級上寫多少,再寫個級的4個0。4、學生練習。3、學生相互評議。4、學生歸納:先寫萬級再寫個級。哪一位上一個單位也沒有,就在那一位上寫0。5、學生練習。作業7′練習二:6、71-4億以內數的寫法的練習月日第課時教學內容:練習二的:8~11題。教學目標:1、進一步掌握億以內數的寫法。2、熟練地寫含有兩級的數。教具準備:小黑板、投影片、數位表教學過程:教學內容教學時間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基礎訓練1、小黑板出示:寫出下列各數十二萬三百零五萬四千零六萬五千2、這些數你是先寫哪一級的?再寫哪一級?3、請你回憶一下數位表,你能說出數位表在寫數時能給你什么幫助?1、學生寫數:十二萬寫作:120000三百零五萬寫作:3050000四千零六萬五千寫作400650002、學生回憶億以內數的寫法。3、學生自由說一說。課堂練習1、投影出示:寫出由下列各數組成的數。四百萬八十萬五萬和三千六千萬、九萬和五百八千萬和四十反饋:這些數的最高位是什么數?怎樣寫出這些數?2、寫出下列各數:四千二百萬、四千零七萬五千七百、十二萬五千、一百七十萬、四十九萬一千三百1、學生寫數學生說一說萬級和個級上的數是怎樣確定的。2、學生寫數后大家評議。游戲提出要求:同桌兩人在零、個、十、百、千、萬、十萬、百萬、千萬、億插入一些數字,請同桌寫出這個數。看誰會寫?學生游戲。作業練習二:10、111-5、6比較數的大小月日第課時月日第課時教學內容:書第13~15頁的例4、例5、例6,練習三的第1~4題教學目標:1、學會比較億以內數的大小;2、會將整萬的數改寫成用“萬”作單位的數;3、學會用”四舍五入”法把一個億以內的數的萬位后面的尾數省略,求出它的近似數。教學重點、難點:用“四舍五入”法省略萬位的尾數,求出近似數。教具準備:小黑板、投影片教學過程:教學內容教學時間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比較數的大小1、投影出示:在○里填上“>”、“<”或“=”。999○1010601○564687○6782、板書課
題:比較數的大小3、教學例4。[]板書例4第一組數:454800和485004、歸納方法:5、練習:完成相應的做一做。1、說一說各是怎樣比較的并說出四位數與三位數比較,四位數比三位數大;兩個三位數比較,百位上數大的那個數就大;百位上的數相同,十位上數大的那個數就大。3、學生根據以前所學知識先試做后看書檢驗。4、學生小結:把整萬的數改寫成用萬作單位的數1、提出自學要求:整萬的數,為了讀、寫簡便,我們常常把整萬的數改寫成用萬作單位的數。怎能樣改寫,請大家自學課本。2、問:怎樣改寫的?3、板書例5讓學生把例5補充完整4、鞏固練習:完成相應的做一做。1、學生自學。]2、萬位在右起第五位,整萬的數萬位后面有4個0。把4個0去掉,加上一個“萬”字就行了。求近似數1、小黑板出示:求出下列數的近似數:492693752、你們根據哪一位上的數進行四舍五入的?指出:比萬大的數,我們也可以用同樣的方法來求它的近似數。3、板書例6:127561389000。問:12756是根據哪一位上的數進行四舍五入的?那么省略萬位后面的尾數時,要根據哪一位上的數進行四舍五入呢?強調指出:要省略某一個數位后面的尾數,求近似數,只要根據要省略的尾數的最高位來考慮就可以了,不要管尾數的后幾位是多少。1389000,怎樣省略萬位后面的尾數,求出近似數?4、鞏固練習:完成相應的做一做。1、學生寫出近似數。2、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一個數千位后面的尾數,要根據百位上的數進行四舍五入。3、學生試求近似數。幾個學生說說:省略千位后面的尾數時,是根據百位上的數進行四舍五入的,所以84380省略萬位后面的尾數時,要根據千位上的數進行四舍五入。多名學生說出方法。4、學生練習后說一說求近似數的方法。1-7綜合練習月日第課時教學內容:練習三的:6~8題教學目標:1、進一步加深對億以內數的認識。2、正確地讀、寫出億以內的數、比較數的大小和寫出近似數。3、能使用數據說明問題,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教學重點:正確地讀、寫出億以內的數、比較數的大小和寫出近似數。教具準備:小黑板、投影片教學過程:教學內容教學時間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基礎訓練10′1、小黑板出示:讀出下列各數6678905、9043000、7890000寫出下列各數二十萬、三十八萬零九百、三百零五萬零五十2、你們能說一說數位和計數單位的區別和聯系嗎?請背出數位表。3、投影出示:一個數的百萬
位和十萬位上都是5,千位上是3,其他各位都是0。這是幾位數?請寫出這個數。最高位是什么位?讀出這個數?省略萬位后的尾數,求出它的近似數。評議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提高訓練17′1、投影出示:下面□里可以填哪些數?19□785≈20萬、60□907≈60萬9□8765≈1000000、9□4765≈900000其中最大或最小是幾?2、用0、1、7、4、8能組成最大和最小的五位數各是多少?1、學生分小組討論后做題。2、學生練習。作業8′練習三:6、7、8大數的改寫月日第課時月日第課時內容:P14-15的例5、例6教學目標:●掌握將整萬的數改寫成以“萬”作單位的數的方法,能正確地改寫整萬的數。●掌握將非整萬的數用“四舍五入”法改寫成以“萬”作單位的近似數的方法,能正確地“略寫”非整萬的數。●理解、掌握“四舍五入”法的含義,并能正確運用。●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增強學生的科普知識,擴大學生的視野。重點:大數的改寫和略寫。難點:將非整萬的數用“四舍五入”法改寫成以“萬”作單位的近似數。教具:多媒體課件、幻燈片教學過程:一、舊知鋪墊用幻燈出示下面題目。1、寫出下面各數一百二十萬二千三百二百零四萬五千三千零二十萬零六百八十五千八百萬零七百三百六十四萬八千2、讀一讀下面各數。200000035000001020000086000000二、講授新課1、教學例5。出示掛圖或電腦課件展示人體血液的構造,介紹紅細胞、白細胞的作用。說明在一滴血液中含有多大數目的紅細胞和白細胞,教師出示板書。一小滴血含有:紅細胞:5000000個白細胞:10000個。讓學生讀一讀這兩個數。再看看這兩個數有什么特點。學生交流后,教師說明:這兩個數都是整萬的數。什么是整萬的數呢?像:2000035000010000001020000……都是整萬的數。像:2003535600010000051025600……都是非整萬的數。明確告訴學生:在生產、生活中人們為了方便讀寫,常常將萬后面的4個0省略掉,換成一個“萬”字。用萬字來代替數末尾的4個0,這樣就把整萬的數改寫成了以“萬”作單位的數。改寫。板書出示:500|0000個=500萬個強調:把個級的4個0省略掉,在500后面寫上“萬”字。這樣照樣讀作:五百萬個。想一想:10000個=1萬個。先讓學生來說,然后教師添上板書“1”
。[]即時嘗試。把下面的數改寫成用“萬”作單位的數。18000030000018000000學生獨自改寫。教師巡視,觀察學生是否記住寫“萬”字,并當作要點進行強調。2、教學例6。電腦課件展示太陽和地球圖,讓學生觀察、收集消息,了解太陽和地球的大小關系。讓學生讀出太陽和地球的直徑分別是多少,并說一說太陽的直徑是地球的多少倍。這時學生感到直接說出這兩個大數之間的倍數關系比較困難。啟發學生想到:用“萬”作單位的數進行比較會比較方便。觀察這兩個數有什么特征?通過觀察學生發現這兩個數都是非整萬的數,很顯然我們不能想例5那樣將它直接寫成用“萬”作單位的數。那怎么辦呢?介紹“四舍五入”法及如何用“四舍五入”法將非整萬的數改寫成以“萬”作單位的數。教師:有一種求近似數的方法叫做“四舍五入”法,什么是“四舍五入”呢?如:12756用“四舍五入”法改寫成以“萬”作單位的數。①找準萬位上的數。板書:12756②看萬位右邊第一位上的數,是2。③說明:根據“四舍五入”法規定,像這樣小于5,把它和右邊的數全舍去,改寫成0。板書:12756≈10000。說明:因為得出的是近似數,所以必須用“≈”,不能用“=”。④再把10000改寫成用“萬”作單位的數。板書10000=1萬想一想:這樣將1389000用“四舍五入”法改寫成以“萬”作單位的近似數。先讓學生嘗試練習,然后教師再逐步引導。①找準萬位上的數:1389000②看萬位右邊的第1位上的數。大于5向前進1,再把它和右面的數全舍去,改寫成0。板書:1389000≈1390000③再把板書1390000改寫成以“萬”作單位的數。板書:1390000=139萬教師:太陽的直徑是地球的多少倍?⑺即時嘗試把下面的數用“四舍五入”法改寫成以“萬”作單位的數。126400813285431209000先由學生嘗試練習,然后教師講評,如果學生直接“略寫”成以“萬”作單位的數也可以,但要強調加上“≈”。如:1264008≈126萬1328543≈133萬三、課堂活動1、課文第14頁的“做一做”。通過練習,一方面是讓學生用剛學到的知識進行改寫,進一步掌握新知;一方面通過提供的有關地理知識素材,使學生了解我國的地理知識,擴大視野。2、課文第15頁的“做一做”通過讓學生分別求出同一個大數的不同的近似數,練習使用“四舍五入”求近似數,這樣可以加深學生對近似數的理解。四、鞏固練習課文練習二的第3~8題。2-1數的產生、十進制計數法
月日第課時教學內容:教材第19-20頁數的產生、自然數和整數、十進制計數法及數位順序。[]教學要求:1.使學生簡單了解數的產生,認識自然數的含義。知道自然數是整數的一部分。2.使學生認識多位數的計數單位,理解十進制計數法及數位的含義,掌握數位的順序和數級的概念,能根據數位或數級的頃序,初步認識一個具體的數中各個數位,以及數的組成。教具準備:計數器,多位數的卡片,數位順序表。教學過程:一、教學數的產生1.復習。提問:你能從右往左說出萬以內數的數位順序嗎?誰能從右往左說一說每個數位上的計數單位?讀出下面各數,并說一說每個數的組成。100004000450045304532206020062.教學數的產生。自然數的產生。說明數的產生。3.教學自然數。說明自然數。有了數字,就可以用數來表示物體的個數。提問:如果一個物體也沒有,用哪個數表示?追問:什么樣的數叫做自然數?你能再說出幾個自然數嗎?教學自然數的特征。提問:自然數是怎樣排列的?相鄰的兩個自然數相差幾?有最大的自然數?為什么?想一想:自然數的個數是怎樣的?追問:哪些數是整數?二、教學十進制計數法1.教學計數單位。復習萬以內數的計數單位。我們在前三年多里學的整數,都是萬以內的數。萬以內數的計數單位有哪些?想一想,這些計數單位之間有怎樣的關系?提問:根據上面的關系,相鄰兩個計數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教學萬以上的計數單位。①說明:在日常生活和生產中,還經常要用到比萬大的數,從今天起,我們要學習比萬大的多位數。老師舉出一些比萬大的數的例子。②從以前學習的一萬開始,還可以繼續數下去。出示計數器,撥上一萬。提問:現在計數器上表示多少?我們可以一萬一萬地數下去。追問:10個一萬是多少萬?現在我們一起十萬十萬地數。追問:10個十萬是多少萬?一百萬一百萬地數。10個一百萬是多少萬?怎樣撥珠?現在萬位是“1”,是1個多少?接下去一千萬一千萬地數。數到10個一千萬時,說明向前一位億位上進1,是一億。這時計數單位是什么?提問:剛才數數時,有哪些計數單位?每位滿幾就向前一位進l?③我們還可以這樣數下去。師生共同一億一億地數到十億、提問:10個一億是多少億?十億十億地數到一百億。提問:l0個十億是多少億?誰能說一說,這里數數時有哪些計數單位?①小結:現在,你能按順序說出有哪些計數單位嗎?讓學生看著計數器的數位按順序說——說有哪些計數單位。
2.說明十進制計數法。提問:阿拉伯數字有哪幾個?說明:要把一個數寫出來就要用到數字。例如386,是一個數,它要用三個數字3、8、6。追問:這個數是多少?用了哪幾個數字?板書1529。提問:這個數是多少?用了哪些數字?這個數從右往左有哪些數位?每個數位上的計數單位是什么?指出:用數字表示數的時候,每個計數單位要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起來,它們所占的位置叫做數位。下面數里各有哪些數位?每個數位上的數字各表示多少?2625313說明:數字2在十位上表示2個十,在千位上表示2個千;數字3在個位上表示3個一,在百位上表示3個百。一個數字所在的數位不同,表示的數的大小也不同。2.教學數位順序表。認識數位順序。除了已經知道的萬以內數的數位順序外,多位數的數位也是按一定順序排列的。請看整數的數位順序。提問:從右往左除了已經學習個位、十位、百位、千位外,依次還有哪些數位?省略號表示什么意思?追問:從右往左,第五位是什么數位?第九位呢?認識數級。說明:按照我國的計數習慣,從右邊起每四位是一級。提問:從數位順序表上看,依次有哪些數級?個級有哪些數位?萬級有哪些數位?億級呢?省略號表示什么意思?指名學生說一說,從右往左,哪些數位是個級?哪些數位是萬級?哪些數位是億級?追問:你發現每個數級的數位排列有什么規律嗎?請你按數級從右邊起,說說每個數級各有哪些計數單位。做“練一練”。3.認識多位數的組成。下面的數各是幾位數,按數級分各有哪幾個數級?你是怎樣分的?3248143248126324841263248先把下列各數按數級分一分,再說一說各有哪些數位,最高位是什么數位。4253643625382345673214561732150下面各數億級、萬級、個級上的數各是多少?26300420632451230432512072462130引導學生先分數級,再啟發學生說出每一數級上各是多少。從左往右,先根據數位的順序,指導學生說一說下面各數的組成;再根據數級的頃序,告訴學生每一數級上各表示多少,并讓學生說一說。34002603400623054000四、小結和練習3-1億以上的數的讀法月日第課時教學內容:教科書21
頁。出示線段。提問:誰來告訴大家,黑板上的圖形叫什么?提問:線段要怎樣畫?。畫線段時,開始和結束都要注意什么?指出:線段是直的,有兩個端點。是有限長的,我們可以用直尺量出線段的長度。誰能來量一量黑板上的線段,告訴大家,它的長是多少。現在看老師再來畫一條5分米長的線段。2.認識射線。如果把線段的一端無限延長,就得到一條射線。把射線與線段比一比,它有什么特點?指出:射線也是直的,它只有一個端點。另一方沒有端點,可以無限地延長下去,是無限長的。直尺或三角尺可以畫出射線:先點一點,再沿著尺的一邊畫射線。請大家在練習本上畫一條射線。誰再來說一說,射線有哪些特點?射線可以量出長度嗎?為什么?指出:射線只有一個端點,是無限長的,所以不能量出它的長度。3.認識直線。現在,我們把線段兩端無限延長,大家把直線和線段、射線的特點比一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直線有哪些特點?誰來說一說,用直尺或三角尺怎樣畫直線?要不要點上點?為什么?直線可以量出長度嗎?為什么?請大家在練習本上畫一條直線。4.提問:射線、直線是怎樣得到的?線段、射線和直線有什么相同的特點?有哪些不同的地方?你能從延長線段得出直線這樣的過程說一說,線段和直線什么關系嗎?直線和線段又有什么共同特點?5.做“練—練”第1題。小黑板出示,讓學生判斷,要求說明理由。二、認識角1.引入課題。我們已經初步認識過角。誰能說說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見到過的角?今天,我們要一起來進一步學習角。2.認識角和各部分名稱。角是怎樣的圖形呢?現在仔細看老師畫三個角,聯系剛才學的知識,想想角是怎樣組成的。請同學們結合下面的問題,看第110頁上面的三節。出示小黑板上的三個問題:角是怎樣組成的?角的各部分名稱是什么?請你分別填在書上的括號里。角用什么符號表示?提問:角是怎樣組成的?從這點引出兩條射線,畫一個角?這個點叫做角的什么?這兩條射線呢?誰能來寫
一個表示角的符號?教師說明角的符號“∠”的寫法,并舉例寫成∠1,領學生讀“角一”。[)提問:如果寫數字2,應該怎樣讀?3.做“練—練”第2題。學生拿出三角尺放在課桌上,一邊指頂點和邊,一邊自己說出名稱。出示三角尺,并且手指每個角的三個部分,學生齊說各部分名稱。三、課堂小結2、角的度量教學內容:教材第37~38頁角的度量第5~7題。教學目標:●使學生認識量角器,知道量角器的刻度結構,能按不同向認識量角器上刻度的排列順序,知道角的大小的計量單位“度”認識的角的大小。●使學生初步掌握量角的方法,初步學會用量角器量角。教具學具準備:投影儀,紅色木條做的一個角,師生每人準備一個量角器。教學過程:一、復習舊知1.口算。用小黑板出示,指名學生口算得數。2.判斷下面哪些圖形是角。3.引入課題。也許有的同學會說我們可以用尺子進行測量線段的長度,如果能像量線段那樣,能用一種單位去量一量,知道一個角的大小,那該多好啊。那么,究竟用什么去量呢?量出的結果用什么做單位呢?怎樣去量角呢?這些就是這節課要學習的內容——角的度量。二、認識量角器1.認識角的計量單位。說明:量角的大小,要用到量角器。這就是一個量角器。我們先來認識一下量角器。提問:量角器是什么形狀的?我們來看這個半圓,從0開始到180為止。這個半圓被平均分成了多少份?說明:把半圓平均分成180份,每一份所對的角就叫做1度的角。也就是說,計量角的單位是“度”。寫“度”可以用一個小圓圈來表示,此為“1度”,我們這樣寫。領學生讀“1’。追問:計量角的單位是什么?1‘的角有多大?指出:計量角的單位是“度”,用符號“’表示。2.認識量角器的結構。把半圓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是1‘,這樣的10份所對的角是10度的角,這樣的60份所對的角是60度的角,這樣的90份所對的角是90度的角。請同學們繼續觀察,量角器上這個小圓點叫做量角器的中心。再仔細觀察,量角器上有幾圈刻度?外圈的刻度0~180‘是按怎樣排列的?內圈呢?指出:量角器上有兩圈刻度,外圈刻度從左往右按順時針方向從0~180,內圈刻度從右往左按逆時針方向從0~180。同學們看明白了嗎?外圈的刻度線,從左邊起看到o’刻度線了嗎?拉出10、30、90、120、180,讓學生說出是多少度。提問:誰能從左邊起找出外圈50的刻度線,請你拉這根線來表示。誰再來找出90的刻度線?再請哪位同學來找出外圈125的刻度線?180呢?外圈的刻度會找到嗎?從右邊起,內圈的刻度怎樣
找呢?現在誰用線來拉一拉,表示出內圈0的刻度線?45呢?80?)90呢?再指名學生用拉線的方法找出140、180的刻度線。內圈的刻度會找了嗎?請同學們拿出自己的量角器。與老師這里的一樣嗎?你的量,角器上的中心在哪里?大家一起來找量角器上的刻度。從左邊起,找0刻度線、10刻度線、135刻度線、180顆度線。再從右邊起,找0、10、135、180刻度線。三、教學角的量法1.自學課本。我們已經認識了量角器,能指出量角器上的度數。怎樣用量角器量一個角的度數呢?請大家看課本。從111頁倒數第二行看起,到例1完。看完后告訴老師,量角要分幾步,哪幾步?2.提問:量角要分幾步進行?哪兩步?指出:可以把量角的方法歸納為“兩重合,一看數”。教師用小黑板出示:兩重合:量角器中心和角的頂點重合,o刻度線和角的一條邊重合。一看數:看角的另一條邊對的刻度數。3.請大家和老師一起來量這個角的度數。先要把量角器放在角的上面,然后做到“兩重合”。再看另一條邊對的刻度數。現在知道這個角多少度嗎?你是怎樣看出來的?為什么要看內圈?四、課堂小結3、量角的練習教學內容:教材第116頁練習二十二第8一12題。教學目標:使學生進一步掌握量角的方法,能正確、熟練地度量不同方位的角的度數。教具學具準備:投影儀,量角器。教學過程:一、復習舊知1.角的量法。提問:誰來說一說,度量角的方法是怎樣的?2.量出下面角的度數。提問:剛才量角用的是哪一圈的刻度?請你們拿出自己的量器,沿內圈的0刻度線起,10、20……一起數到180。再沿外圈,從0刻度線起,10、20……一起數到180。3.下面的圖形都是角嗎?為什么?4.揭示課題。上面量的角,都有一條邊是水平方向并且向右的,如果把角方向改變一下,像這里圖中的角,我們也可以按照“兩重合,一看數”的方法量出它的大小,這就是今天量角的練習內容。通過練習,要進一步掌握“兩重合,一看數”的量角方法,能正確、熟練地量出各種角的度數。二、量角練習1.量出下面角的大小。投影出示:老師作示范量角,強調量角器的中心和角的頂點重合,o刻度線與一條邊重合,再讓學生讀出角的大小的刻度。在學生讀刻度時,提問學生要從量角器哪一邊起,看哪一圈的度數。指出:量上面這些角的度數,還是要按照“兩重合,一看數”的方法來量角。在看刻度數時要特別注意,先弄清要看哪一圈的刻度,再讀出是多少度。2.練習四第4題。現在請同學們看一看練習四第4題,先想一想,
每個角的度數要從量角器哪一邊看起,看哪一圈的,再告訴大家,每個角是多少度。[)指名學生口答角的度數。請同學們再看一下,這里用量角器量角時,量角器的半圓是對著角的哪個方向的?指出:在把量角器中心和角的頂點重合,o刻度線和角的一條邊重合時,量角器的半圓要對著角的“開口”。3.練習二四第7題。現在請同學們按上面的方法,自己來量下面第9題里的角。量角器按書上的位置放,注意半圓對著角的“開口”。量出度數后,寫在角的下面。這幾個角是怎樣量的呢?現在請同學們跟老師再量一遍,看自己量得對不對。用投影儀投影出第7題,逐個量角,得出每個角的度數。提問:你能說一說剛才按怎樣的方法量角的嗎?擺量角器時,量角器的半圓要怎樣擺?讀數時要特別注意什么?三、課堂小結這節課練習了什么內容?量角的方法是怎樣的?按照這樣的方法量角,還要注意哪兩個問題?4、角的分類和畫法教學內容:教材第41—42頁教學目標:1.使學生認識角的分類,掌握直角、平角、周角和銳角、鈍角的特征,能判斷一個角是什么角;幫助學生建立不同的角的空間觀念。2.使學生能掌握用量角器畫角的方法,能用量角器畫指定度數的角。教學過程:一、復習舊知1.量出下面各角的度數。提問:誰來說說量角的方法是哪幾步?上面哪個角是90?哪個角小于90?哪個角大于90?2.引入新課。我們看到,角是有大有小的。那么,根據角的大小能不能把它們分成幾類呢?可以不可以根據角的大小把它畫出來呢?這就是今天要學習的角的分類和畫法。二、教學角的分類1.認識直角的度數。提問:你還能說一說見過的哪些角是直角嗎?請你指一指三角尺上的直角。直角是多少度呢?請大家用量角器量一量三角尺上的直角,然后告訴老師,你量出直角是多少度。直角是多少度?提問:數學書封面的一個角是多少度?課桌面的一個角是多少度?黑板面的一個角是多少度?為什么這些角都是90?你知道長方形和正方形的每一個角都是多少度嗎?為什么?畫出下列圖形。提問:這個角多少度?為什么?你是怎樣知道它是直角的?指出:我們已經學過,凡是標有這個符號“司”的角就是直角。2.認識平角。再請同學們想一想,怎樣的圖形叫做角?請看老師來畫一個角。先點一個點,再用直尺,從這點出發向相反的方向畫兩條射線。提問:這個圖形是角嗎?為什么?誰來指一指,這
個角的頂點在哪里,兩條邊在哪里?這個角與以前看到過的角比較,你能看出它的兩條邊有什么特點?現在請大家看一看,這個小木條組成的角,它的兩條邊也有什么特點?像這樣,兩條邊在一條直線上的角,就叫做平角。[)一個子角是多少度可以怎樣知道呢?請大家一起來量黑板上的平角,看看是多少度。請大家在練習本上畫一個平角,再量一量自己畫的平角是多少度。提問:你們量得平角的度數都是180嗎?指出:平角是180。你能想出一個平角的度數等于幾個直角的度數嗎?請同學們每人拿出準備的一張紙,先對著折一下,再對著折一下,使剛才折出的邊重合。提問:現在折出的這個角是什么角?它是多少度?現在我們把第二次折的打開,現在以折痕相交的點作為頂點,這是一個什么角?它由幾個什么角組成?提問:1平角等于幾個直角?請你們在課本第113頁上“1平角=直角”的括號里填上數。3.認識銳角和鈍角。我們已經知道了直角和平角,還知道了直角是90,平角是180。請同學們仔細比較下面角的大小,你能不能根據這些角的大小,把它們分成幾類呢?小黑板出示圖:提問:你把這里的角分成幾類?你是怎樣分的?同學們分得很好。現在來看一下,∠1、∠5是什么角?∠2、∠6的大小有什么特點?∠3、∠4有什么特點?那么,像∠2、∠6這樣小于90‘的角叫做什么角呢?像∠3、∠4這樣的角,不光大于90,而且小于180,它們又叫做什么角呢?請同學們自己看課本第113頁最后兩節。先量一量這里每個角的度數,再看一看各叫什么角。提問:誰來說一說,看書后你知道了什么?小黑板出示銳角、鈍角的定義,讓學生讀一讀。4.認識周角。如果把這一條邊繼續按這樣的方向旋轉,這是不是一個角?這個角從哪條邊到哪條邊?把這一條邊繼續按這樣的方向旋轉,當兩條邊重合時,這還是一個角。;提問:想一想,從剛才開始到旋轉成現在的角,這一邊繞端點旋轉了多少?指出:這一條邊繞它的端點旋轉了一周,所成的也是一個角。這樣的角,我們把它叫做周角。現在我們用這里的兩根小木條的角來旋轉,如果把每根小木條都看作一條射線,看看每次得到怎樣的角。依次演示出直角、平角,分別讓學生說一說各是什么角。如果把這條射線繼續旋轉,這是不是一個角?為什么?我們繼續把這條射線繞著端點旋轉,當這條射線繞著端點旋轉一周,所成的角叫做什么角?
根據剛才用小木條角旋轉成的周角,周角可以這樣畫出來。指著圖說明:一條射線繞著端點旋轉一周所成的這個角,是周角。每個同學自己說一說,什么樣的角叫做周角,再看一看書上怎樣說的,然后告訴老師。出示周角定義。說明:周角是360。請大家把周角的度數與直角、平角的度數比一比,一個周角等于幾個平角?等于幾個直角?用小木條組成的活動角演示,從銳角起,旋轉出銳角、直角、鈍角、平角、周角,讓學生說明每次是什么角,為什么。5.組織練習。“做一做”第1題。請同學們說一說第1題里每個角各是什么角,為什么。三、教學角的畫法1.自學畫角的步驟。我們已經能根據角的度數判斷它是什么角了。如果知道一個角的度數,怎樣畫出這個角呢?請同學們看書第114頁上的內容。看完后告訴老師,畫角要分幾步?哪幾步?2.提問:畫角要分幾步?哪三步?根據學生回答。板書:先畫射線;兩個重合,對準點點;再畫射線。3.畫角。提問:例4的要求是什么?畫65的角要怎樣畫?小結畫指定度數角的步驟。4.組織練習。“做一做”第2題。指名學生板演,其余學生畫在練習本上。用量角器檢查板演畫出的角是否正確。四、課堂小結第三單元:三位數乘兩位數口算乘法教學內容:課標實驗教材第七冊46頁例1及相應練習教學目標:1、使學生掌握用一位數乘兩位數或幾百幾十的數的口算方法。2、通過問題情境自主掌握整數乘法的一般口算方法。教學過程:一、自主探索口算方法。1、課件分別出示45頁六種交通工具的時速,引導學生理解用復合名數表示的數學術語“速度”的含義。2、根據圖里的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3、“人騎自行車3小時可以行多少千米?”讓學生獨立口算。16×3=4、匯報交流。二、引導學生對比不同算法的特點。1、出示題目:特快列車3小時可以行多少千米?160×3=,獨立計算后小組交流。2、引導學生對比16×3=和160×3=,讓學生從16和160的關系中,總結出幾百幾十與一位數相乘的口算方法。3、將第1題增加1個條件“30小時行多少千米?”16×30=4、讓學生在與“16×3”的對比中歸納出簡便算法。三、鞏固練習。1、練習六第1題。讓每位學生獨立口算,將得數寫在該題的旁邊,然后讓部分學生說一說計算的過程,及時反饋學生口算情況。2、練習六第2題。可向學生展示兩種花卉的部分品種,引
發學生的生活美感。[)3、練習六第3題。在反饋時,引導學生學會有序思考的方法。還可利用本題資源,擴大解題視野。四、課堂小結。教學反思:口算乘法的練習教學內容:練習十二的第4~7題。教學目標:1、進一步掌握讓學生掌握用一位數乘兩位數或幾百幾十的數的口算方法。2、能正確、熟練地口算一位數乘兩位數或幾百幾十的數。教具準備:投影片、小黑板。教學過程:復習1、投影出示第4題:2、問:你能說一說口算時是怎樣想的?學生口算3、比一比,誰算得快?學生比一比誰算的快并說一說口算的過程綜合練習1、要求學生完成第5題。你說出口算的過程嗎?學生表述口算的過程。2、觀察這道題你發現了什么特點?學生先填空后說一說自己的看法。小結:一個因數擴大若干倍,另一個因數不變,積也擴大相同的倍數。提高練習1、要求學生完成第6、7題。①第6題要教會學生如何選擇合適的估算方法。②做7題時先讓生讀題,在理解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引導學生跳出常規思維進行創新16÷4=4,理由:“買3送1”相當于買4少收16元,則平均每棵少收4元。2、小結。教學反思:筆算乘法教學內容:課標實驗教材第七冊49頁例1及相應練習教學目標:1、使學生能根據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推出并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2、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教學過程:一、自主探索筆算方法。1、出示例1:李叔叔從某城市乘火車去北京用了12小時,火車1小時約行145千米。該城市到北京大約有多少千米?2、獨立列式:145×12=3、請學生估一估145×12的大致范圍。4、嘗試算出145×12的結果,并對照估算的情況,算一算估算值與準確值的誤差是否合乎實際。5、讓學生說一說計算過程。應說以下幾點: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積的書寫位置怎樣;最后算什么。6、師生共同歸納三位數乘兩位數筆算一般方法的過程。7、引導學生用不同的方法檢驗自己運算的結果。二、鞏固練習1、課本49頁“做一做”學生獨立用豎式計算,完成后,可能計算器自行檢驗。2、練習七第3題。164×32=54×145=254×36=217×83=43×139=328×25=提示學生:怎樣列豎式可使計算方便些?讓學生在自主探索、對比的基礎上反思,明白在列豎式時,上面一行寫三位數,下面一行寫兩位數
,這樣計算比較方便。[]同時提醒學生書寫要工整,數位要對齊,計算要仔細。3、練習七第2、4題。這兩題的知識背景具有很強的教育意義,學生練習后,讓學生根據每題的知識背景簡單說一說自己的感受。三、課堂小結。四、教學反思:筆算乘法的練習教學內容:第50-52頁練習八的2、4、5、8-11題。教學目標:1、知道用乘法解答應用題可把兩個因數交換位置。2、正確解答應用題。教學重點:正確解答應用題。教學難點:理解應用題中有關數量關系。教具準備:投影片、小黑板。教學過程:復習1、小黑板出示筆算題:134×16246×34學生筆算。讓學生筆算過程。2、口算:14×725×3160×523×10060×7021×30018×50練習1、投影第2題:我國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繞地球一周要用114分鐘,繞地球59周要用多少分鐘?比5天時間長些還是短些?2、問:怎樣列式表示什么?5天時間有幾分鐘?學生試做。114×59=6726114×5960×24×5=72007200>6726問:59114×114和×59比,哪一種計算更簡便?多名學生回答2、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二、作業:練習十三:8-11題。因數中間或尾末數有0的乘法教學內容:P53例2及練習八1—4教學目標:1、掌握因數末尾有0的豎式的簡便寫法及計算方法2、口算、筆算交互進行,培養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過程:一、情景導入1、出示例題情景:特快列車每小時可行160千米普通列車每小時可行106千米它們30小時各行多少千米?2、學生根據題意,獨立寫出解題算式,獨立進行計算3反饋第題:請不同算法的學生說一說4、重點圍繞豎式的簡便寫法和積進行討論①、寫豎式時,如何處理“0”和“非0”數字的對位問題②、怎樣確定積的末尾零的個數5、反饋第題:重點圍繞豎式的簡便寫法二、質疑與小結1、因數末尾有0如何列豎式簡便?應注意什么?兩個因數末尾都有0的簡便算法是“先把0前面的數相乘,再看兩個因數末尾一共有幾個0,則在積的末尾添寫幾個0。2、因數中間有0,計算時應注意什么?乘數中間有0的乘法,用0乘這一步可以省略。但要注意用乘數哪一位上的數乘,乘得的數的末位就要和那一位對齊。三、知識反饋:1、學生試練P53做一做2、比較哪個算式簡便,為什么?
四、鞏固練習:1、練習八:1、2、3、42、學生獨立完成,全班討論訂正五、全課小結六、教學反思速度、時間和路程的關系教學內容:P54例3及練習八5-9教學目標:1、學會用復合單位表示速度、并用統一的符號寫出一些交通工具的速度。2、通過解決簡單行程問題,引導學生自主探究速度、時間和路程的關系,構建數學模型:速度×時間=路程3、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教學過程:一、情景導入1、出示例題情景:特快列車每小時行的路程是40千米。2、問:這句話告訴我們什么信息?3、再出示:特快列車的速度是40千米/時4、師說明:也可以這樣寫。5、讓學生觀察:哪種方法簡便?怎樣用復合單位來表示速度?6、匯報成果:可以用所走的路程/時間單位來表示速度。7、練習:讓學生試著寫出其他交通工具的速度,集體講評。二、初步探究速度、時間、路程的關系1、出示例3情景圖2、讓生獨立解決第小題3、出示:80×2=160讓生說出每個數各代表什么量?2×80=1604、小組討論、探究速度、時間和路程之間有什么關系?試著寫出三者之間的關系式。5、小組派代表展示他們的作品:速度×時間=路程三、深入探究速度、時間和路程的關系1、出示練習八第8題情景圖2、讓生獨立解答,全班講評訂正。3、讓生思考討論:題的算式是根據什么關系式得出的?你有什么發現?匯報展示成果:速度×時間=路程路程÷時間=速度發現:只要知道其中任意兩個量,便能求出第三個量。四、鞏固練習練習85、6、7、9生獨立完成,全班討論訂正。五、總結交流,匯報收獲。教學反思:積的變化規律教學目標:●使學生經歷積的變化規律的發現過程,感受發現數學中的規律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嘗試用簡潔的語言表達積的變化規律,培養初步的概括和表達能力。●初步獲得探索規律的一般方法和經驗,發展學生的推理能力。教學用具:投影儀、計算器、寫有試題的作業紙教學過程:一、研究“兩數相乘,其中一個因數變化,它們的積如何變化的規律”1、兩數相乘,其中一個因數擴大若干倍時,積怎么變化。完成下列兩組計算,想一想發現了什么?6×2=8×125=6×20=24×125=6×200=72×125=組織小組交流,讓每一個學生先把在上面算式中獨立發現的規律說給同伴聽。學生也許是就題說題,如,左邊一組算式,發現的規律是:20是2的10倍,120也是12的10倍;右邊一組
算式,發現的規律是:24是8的3倍,3000也是1000的3倍。沒有計算器的,老師要求同學之間互相幫助,合作交流,完成任務。3、課文第63頁的第9、10兩題。這兩道題是應用積的變化規律進行計算的練習。第9題是兩數相乘時,其中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擴大十倍、一百倍時,觀察積的變化。過程要求:列出原算式:63×4=。改變因數,再分別計算出它們的積。利用算式進行對比。回答說明因數變化引起積的變化情況。讓學生說一說是哪個因數變化了,怎么變的,積又是怎么變的。第10題,是在第9題的基礎上進行變式練習。讓學生獨立完成,完成后,同樣要求學生說一說,是哪一個因數變化了,怎么變的,積又是怎么變的。4、課文第63頁的第11題。第11題是綜合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稍復雜問題的練習。練習時,老師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提倡解題策略的多樣化。解題過程要求做到:認真審題,弄清題意。回答:從題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思考,提供多種解法。第二、三單元測試題月日第課時教學目的:●檢測學生對第二、三單元的掌握情況。●查漏補缺。●針對學生在考試中出現的情況進行重點講評。教學過程:1、學生測試。2、批閱。3、講解。其中測試題月日第課時教學目的:●檢測學生對前段時間所學內容的掌握情況。●查漏補缺。●針對學生在考試中出現的情況進行重點講評。1、學生測試。2、批閱。3、講解。中,已經出示了單位,改寫數時不能再寫單位。第一、二、三單元考試也評講教學目的:●檢測學生對第一單元的掌握情況。●查漏補缺。●針對學生在考試中出現的情況進行重點講評。教學過程:月日第課時測試。月日第課時針對出錯多的內容重點進行講評。第四單元平行四邊形和梯形1、認識垂直和平行教學內容: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第7冊P64-65例一、做一做及相應練習。教學目標:●讓學生結合生活情境,通過自主探究活動,初步認識平行、垂直。●通過討論交流,使學生獨立思考能力與合作精神得到和諧發展。●在比較、分析、綜合的觀察與思維中滲透分類的思想方法。●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習慣,體會數學的應用與美感,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自信心。
教學重、難點:通過學生的自主探究活動,初步認識平行與垂直。[)教具準備:鉛筆、小棒、量角器、三角板、直尺、手工紙等。教學過程: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提出問題:兩根鉛筆落在地上后可能會形成哪些圖形?二、探索比較,掌握特征動手操作,反饋展示1、獨立思考,把可能出現的圖形用鉛筆擺一擺,小組討論,一共有幾種擺法?組長做記錄,畫于紙上。2、教師巡視,參與討論,了解情況。3、集中顯示典型圖形,強化圖形表征。一小組到投影儀下展示其記錄單。除了這幾種情況,其他小組還有補充嗎?小組討論交流,探索特征1、這些圖形,同學們能不能對它們進行分類呢?可以分成幾類?為什么這樣分?2、師引導根據研究需要,按照“相交”和“不相交”的標準進行分類。將學生的分類結果畫在黑板上。不相交:相交:3、師:不相交的兩條直線畫長一些會怎樣?量一量兩條相交直線做組成的角分別是多少度?4、由小組同學在原記錄單上動手合作操作,并進行討論、匯報。5、師生共同總結:不相交的兩條直線畫長一些仍不相交,這兩條直線叫平行線,也可以說它們相互平行;相交的兩條直線形成的四個角,如果都是90度,就說這兩條直線相互垂直,其中一條叫另外一條的垂線,這兩條直線的焦點叫做垂足。6、生齊讀P65平行和垂直概念,并畫下來。7、今天我們就要一起來認識認識平行與垂直。三、解釋應用,鞏固新知1、我們天天都在和垂線與平行線打交道:書本面相鄰的兩邊是互相垂直的,相對的兩邊是互相平行的。2、P64主題圖,找一找,圖上有哪些平行和垂直的現象?3、做一做1找一找、想一想還有哪些物體的邊是互相垂直的,哪些物體的邊是互相平行的?4、做一做2擺一擺。把兩根小棒都擺成和第三根小棒平行。看一看這兩根小棒平行嗎?把兩根小棒都擺成和第三根小棒垂直。看一看,這兩根小棒有什么關系?5、P68練習十一第3題:折一折。把一張長方形的紙折兩次,使三條折痕互相平行。把一張正方形紙折兩次,使兩條折痕互相垂直。四、全課總結,完善認知:同學們,你覺得這節課里你表現怎樣?你有什么收獲和體會?五、布置作業:練習十一第一、二題,及練習冊相應練習。2、過直線上一點畫直線的垂線教學目標:●使學生鞏固理解和掌握垂直、互相垂直、垂線等概念。●初步掌握畫垂線的方
法。[]●培養學生畫圖的能力。教學過程:復習準備:鞏固理解垂直的意義。①教師演示:教師用兩條著色不同的毛線表示兩條直線,粘在黑板上,使它們相交。提問:兩條直線相交成幾個角?2教師標出∠1、∠2、∠3、∠4。13②教師轉動其中一條線,使學生一個角變為直角。4提問:與剛才比較,角的個數有沒有變化?角的大小有沒有變化?其余3個角是什么角?③小結。兩條直線相交成直角時,這兩條直線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條叫做另外一條的垂線,這兩條直線的交點叫做垂足。反饋:觀察下面向組圖形,看哪兩條直線相交成直角,哪兩直線是互相垂直的?①②③④問:兩條直線互相垂直的關鍵是什么?引導學生明確:兩條直線互相垂直的關鍵是兩條直線相交成直角,這兩條直線就叫互相垂直,與兩條直線放置的方向沒有關系。二、新授:教學垂線的畫法。教師首先說明畫垂線在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例如工人師傅做門、窗,經常要畫垂線。他們用角尺在工件上畫垂線。最后說明畫垂線主要有兩種情況:通過直線上的一點畫與這條直線垂直的直線。教師演示:先橫著畫一條直線,在直線上點個點,說明要過直線上的這一點畫一條垂線。畫的方法和步驟:第一步:把三角板的一條直角邊與直線重合。第二步:沿著直線向右移動三角板,使直角頂點與直線上的點重合。第三步:沿另一條直角邊畫一條直角邊畫一條直線。所畫直線就是原直線的垂線。過直線外一點畫與這條直線垂直的直線。邊板演,邊講解。方法和步驟:第一步:把三角板的一條直角邊與直線重合。第二步:沿著直線向右移動三角板,使另一條直角邊與直線外的點重合。第三步:沿另一條直角邊通過直線外的點畫一條直線。所畫直線就是原直線的垂線。由學生歸納畫垂線的方法。3、理解垂線的性質,建立距離的概念。過A點向這條直線畫4條不同長度的線段。測量每條線段的長度。你所畫的線段之中,哪一條最短?哪條線段是這條直線的垂線?學生通過用三角板檢測得出:從線外一點到這條直線所畫的線段中,垂線最短。教師指出:從直線外一點到這條直線所畫的線段中,垂直線段最短,它的長度叫做這點到直線的距離。三、鞏固練習1、P68練習十一第4題畫一畫過A點畫直線的垂線。2、第題:運用畫垂線的方法畫長方形、正方形。畫一個
長5厘米,寬3厘米的長方形。題)教學目標:●使學生學會用直尺、三角尺畫平行線。●使學生能利用畫平行線的方法,正確畫出長方形。●理解“平行線之間的距離處處相等”。重、難點:學畫平行線、畫已知長與寬的長方形。教學過程:3、平行四邊形的認識教學目標:●使學生掌握平行四邊形的意義及特征,了解其特性,能夠正確畫出底所對應的高。●通過觀察、動手操作,培養學生抽象概括能力和初步的空間觀念。教學重點:掌握平行四邊形的意義及特征。教學難點:理解平行四邊形與長方形、正方形的關系。教學過程復習準備我們已經學過一些幾何圖形,觀察一下這些圖形有什么共同特點?在明確它們是由四條線段圍成的基礎上概括出:由四條線段圍成的圖形是四邊形。教師提問:我們學過哪些四邊形呢?學生舉例:說說哪些物體表面是平行四邊形?教師出示下圖,讓學生初步感知平行四邊形。學習新課1.理解平行四邊形的意義.首先出示一組圖形;教師提問:這些圖形是什么形?它們有什么特征?看到這個名稱你能想到什么?教師提問:你認為什么是四邊形?你學過的什么圖形是四邊形的?動手測量指名到黑板上用三角板檢驗一下,每個圖形的對邊怎樣.其余學生用三角板檢驗課本151頁3個圖形的對邊.然后再用尺子度量一下第組對邊的長怎樣.抽象概括根據你測量的結果,能說說什么叫平行四邊形嗎?小組先討論,再讓到黑板上測量的同學說出檢驗與測量的結果,從而引出平行四邊形的確切定義.教師強調說明:只要四邊形每組對邊分別平行就能確定它的兩組對邊相等,因此平行四邊形的定義是“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四邊形”.反饋:判斷下面圖形哪些是平行四邊形?演示課件“平行四邊形”出示反饋練習2
.平行四邊形的特征和特性教師演示教師拿一個長方形木框,用兩手捏住長方形的兩個對角,向相反方向拉.引導學生觀察兩組對邊有什么變化?拉成了什么圖形?什么沒有變?學生明確:兩組對邊邊長沒有變,變成了平行四邊形,四個直角變成了銳角和鈍角。[)動手操作.學生自己動手,把準備好的長方形框拉成平行四邊形,并測量兩組對邊是否還平行.歸納平行四邊形特性.根據剛才的實驗、測量,引導學生概括出:平行四邊形具有不穩定性.對比三角形具有穩定性,不容易變形.平行四邊形與三角形不同,容易變形,也就是具有不穩定性.這種不穩定性在實踐中有廣泛的應用.你能舉出實際例子來嗎?3.學習平行四形的底和高認識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教師邊演示邊說明:從平行四邊形一條邊上的一點到對邊引一條垂線,這點和垂足之間的線段叫做平行四邊形的高.這條對邊叫做平行四邊形的底.找出相應的底和高繼續演示課件“平行四邊形”引導學生觀察:圖中有幾條高?它位相對應的底各是哪條線段?使學生明確:從B點畫高,它的底是CD;從D點畫高,它的底是BC.畫平行四邊形的高.繼續演示課件“平行四邊形”出示底和高教師說明:平行四邊形高的畫法與三角形畫高的方法基本相同,都用過直線外一點畫已知直線的垂線的方法.從一條邊上任意一點都可以向它的對邊畫高,但通常是從一個角的頂點向它的對邊畫高.這里高要畫在平行四邊形內,不要求把高畫在底邊的延長線上.同學動手畫71頁“做一做”繼續演示課件“平行四邊形”出示做一做①教師利用長方形框,拉動長方形的邊,使其變成不同的平行四邊形.引導學生比較:長方形和平行四邊形的異同點.使學生明確:相同點是兩組都分別平行,所以長方形也具有平行四邊形的特征,也屬于平行四邊形.不同點是長方形的四個角都是直角,所以把長方形看作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②引導學生比較正方形和平行四邊形的相同點和不同點.使學生明確:正方形也是兩組對邊分別平行,四個角也是直角,正方形也可看作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因為長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兩組對邊分別平行,四個角是直角的共同點,而正方形還有四條邊相等的這一特征,因此正方形可看作是特殊的長方形.③這三種圖形之間的關系可以用集合圖來表示:繼續演示課件“平行四邊形”出示集合圖鞏固練習1
.判斷下列圖形哪些是平行四邊形?2.指出平行四邊形的底,并畫出相應的高.3.在釘子板上圍出不同的平行四邊形.4.數一數下圖中有個平行四邊形.教師小結1.提問:通過今天的學習,你都學會了什么?2.組織學生對所學知識提出質疑,并解疑.3.教師提問:我們已學過的長方形、正方形是平行四邊形嗎?它們有什么關系?布置作業1.用一套七巧板拼出不同的平行四邊形.2.在下面每個平行四邊形中分別畫出兩條不同的高.4、梯形教學內容: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第7冊P71例二及相應練習。教學目標:●使學生掌握商是兩位數的除法的計算方法;●鞏固學生的口算及估算;●培養學生的合作與共同探索知識的精神;●使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增強環保意識。教學過程:一、復習商是一位數的除法口算1:用課件出示如下幾題,學生搶答。180÷30=420÷60=240÷80=183÷30≈420÷59≈240÷77≈2.里最大能填幾?40×書寫位置③余數比除數小第二課時商是兩位數的除法練習課教學內容:練習十六的有關練習教學目標:1.鞏固商是兩位數除法的計算方法;2.進一步掌握兩位數除法的筆算方法及有關綜合練習;3.培養學生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的能力。教學過程:一、練習十六第5題,不用堅式計算,判斷商是幾位數。1.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再討論“怎樣能很快判斷出商是幾位數?”2.師根據實際情況,引導學生觀察思考:商的位數與被除數位數有什么關系?3.師根據學生的討論歸納概括: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如果被除數的前兩位夠除,則商的位數等于被除數的位數減1;如果被除數的前兩位數不夠除,則商的位數等于被除數位數減2。注意培養學生形成做除法題先確定商的位數的良好習慣。二、練習十六第3題,開放題1.先讓學生根據表中信息,獨立計算并把表填完整。之后,交流檢查。2.請學生根據表中信息,提出數學問題,解決所提出的問題。三、練習十六填空練習1.第6題先指名說出每道題的商是幾位數,再讓學生獨立完成,并填寫在書本上,小組內交流并檢查。2.第7題①讓學生把計算結果填在書上,并說說速度、時間、路程三者之間的關系。②請學生幫助王平選擇去外婆家的交通工具。3.第11題要求學生獨立完成在書本上,并討論對比第一組數與第二組數的異同點。4.第13題估算讓學生口答出估算結果,并在書上給出估算方法,在全班交流,然后用計算器算出準確商。四、問題解決1.練習十六第10題①讓學生先獨立完成,并在小組內交流檢查。②讓學生提出新的問題,并在選擇的說一說解決問題的方法,在全班交流。2.練習十六第12題①讓學生借助畫面和文字,用自己的語言表述題意;②讓學生獨立解決問題;③想一想還可以怎樣解決這個問題?④組織交流,請學生把自己解決問題的方法說給同學聽,讓學生在交流中了解不同的解決問題的方法。五、課堂練習練習十六第8、9題六、總結:這節課你收獲了什么?第六單元:統計縱向復式條形圖教學內容:教科書第99~100頁例1。教學目標:1、使學生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2、使學生認識縱向復式條形統計圖,能根據統計圖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能發現信息并進行簡單的數據分析。3、通過對周圍現實生活中有
關事例的調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細心觀察的良好學習品質,初步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實踐能力。教具準備:教學課件。教學過程:一、情景引入:同學們,你們知道全球有多少人?中國有多少人嗎?那你知道我們夷陵區有多少人嗎?下面是某地區1985~2000年城鎮和鄉村人口的數量,并把相關數據制成了復式統計表,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對收集到的信息進行整理和分析。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1.學生根據教材提供的復式統計表,分別完成某地區城鎮和鄉村人口的縱向單式條形統計圖。2.自主探究。根據這兩個條形統計圖你能夠發現哪些信息?如果要在一個統計圖中描述這些信息怎么辦?在學習復式統計表時是怎么把兩個單式統計表合并的?3.合作交流。展示學生繪制的縱向復式條形統計圖。討論交流:復式條形統計圖與單式條形統計圖有什么區別與聯系呢?請同學們先自己想一想,然后把你的想法在小組內與其他同學交流。全班匯報、交流。獨立完成例題后的第~題,第題全班交流。三、鞏固應用1.完成第101頁的“做一做”。2.完成練習十九第1題。學生獨立完成統計圖并回答下面的問題。3.補充練習。某商店七、八月份出售某一品牌各種規格的空調臺數如下表。規格1匹1.2匹1.5匹2匹七月20臺45臺38臺24臺八月14臺35臺29臺12臺請你把統計圖補充完整。從統計圖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如果你是商店經理,明年進貨時有何打算?實踐活動。①請你調查你們小組同學一周內爸爸媽媽每天的睡眠時間,制成統計表。②根據復式統計表制成復式條形統計圖。③你發現了什么信息?④根據你的調查結果,寫一篇數學日記。四、小結教師: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橫向復式條形統計圖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認識橫向復式條形統計圖,會繪制橫向復式條形統計圖。2、會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2、過程與方法:使學生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在生活中找到復式統計圖,并能進行簡單的數據分析。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體會到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細心觀察的良好學習品質。重點:繪制橫向復式條形統計圖難點:根據統計圖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教學過程:一、情境導入: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許多家庭都買了汽車。哪些同學的家里買了汽車?我們在外出時有時就要將汽車放在停車場。下面我們一起對收集到的信息進
行整理和分析。[)二、探究新知:1、學習例2師:復式條形統計圖還可以畫成橫式的。2學生獨立完成橫向復式條形統計圖的繪制3、通過分析你能發現什么?學生討論交流三、鞏固新知1、完成106頁做一做2、完成練習二十的第1題、第2題和第3題四、課堂小結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五、作業:第103—104頁3、4、5你寄過賀卡嗎?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通過實踐活動,使學生能運用所學的知識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2、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2、過程與方法:使學生經歷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全過程,根據閱讀材料內容和調查結果分析數據,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使學生體驗統計在生活中的應用,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的價值。2、培養學生對數學問題的敏銳眼光,增強學生環保意識,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重點:用所學的知識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難點: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具:賀卡教學過程:一、情境導入:1、出示賀卡,大家知道是什么嗎?同學們在元旦的時候都收到過賀卡嗎?你給誰寄過賀卡嗎?2、今天我們來上一節:你寄過賀卡嗎?的實踐課二、探究新知1、發現問題;1)呈現教材提供的閱讀材料,學生閱讀平時寄賀卡的行為消耗掉了大量的木材對廢品要有效回收2)昨天老師布置了小組調查:本小組成員及家庭在去年收到的賀卡數量。學生制成統計表,填寫統計表。2、分析問題:1)出示問題:1)估算一下,全校所有的學生共收到多少張賀卡?所有的家庭收到的賀卡相當于砍掉多少課大樹?2)引導思考:怎樣根據小組的統計結果,估計全班、全年級和全校共收到多少張賀卡?出示閱讀資料小組合作探索3)引發學生對統計數據的思考,引出結論4)問題:除了保護森林,少寄賀卡還有哪些好處?提出更多的問題,和同學一起討論解決。2、解決問題實施解決方案——行動起來吧!全班討論解決問題的方案你有什么好的建議,和同學交流一下。三、課堂小結四、作業:根據今天所學的內容寫一篇數學日記統計教學內容:課標實驗教材第七冊99頁例1及相應練習教學目標:1、讓學生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基礎上自主探索復式條形統計圖。2、聯系實際生活,讓學生體會統計的功能。3、培養學生數感。教學過程:一、回顧二年級時學過以一當二的條形統計圖,復式統計表與以一當五的條形統計圖,三年級時還學過了兩種不種形
式的條形統計圖與平均數。[)二、新授1、出示某地區城鄉統計表引導學生理解該地區1985年至2000年每隔5年城鄉人口數量變化情況。分別畫出2個縱向單式條形統計圖。2、引導學生思考,根據這兩個條形統計圖你能夠發現哪些信息,如果要把城鎮與鄉村人口進行對比,用一個統計圖能描述這些信息嗎?畫出復式統計圖。3、四人小組討論小精靈的問題:“這是復式條形統計圖,它與單式條形統計圖有什么區別?4、匯報交流,體會新知識與舊知識的區別,進一步發展統計觀念。5、回答書本上的三個問題,你還能提出哪些信息?三、鞏固練習“做一做”安排的是四年級男生,女生參加課外活動人數的統計,讓學生根據復式統計表獨立完成復式條形統計圖。四、課堂小結。教學反思:統計教學內容:課標實驗教材第七冊102頁練習十九教學過程:回顧上節課的內容。一、練習十九第一題,讓學生獨立完成,然后在小組內交流評價。二、第二題讓學生獨立完成,從統計圖中得到信息,并對信息進行簡單分析,最后在些基礎上讓學生進行合理決策。三、第三題安排更貼近學生生活的對男女學生喜歡玩具的人數進行統計。讓學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礎上交流自己得到的信息,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四、第四題,設計了某市男女人均壽命變化的統計圖表,引導學生在完成復式條形統計圖的基礎上,對數據進行簡單的分析,并提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議。五、本題的開發性、實踐性較強。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意識,可以讓學生在班級開展互動交流活動。學生可以交流自己統計的內容,也可以評價別人的統計內容。使學生通過這個活動,對于統計的步驟、方法、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有個初步的認識。第七單元:數學廣角數學廣角1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通過簡單的實例,初步體會運籌思想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應用。2、使學生認識到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形成尋找解決問題最優方案的意識。2、過程與方法:使學生理解優化的思想,形成從多種方案中尋找最優方案的意識,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嘗試用數學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重點:體會優化的思想難點:尋找解決問題最優方案,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具:圖片教學過程:一、情境導入:1、同學們喜歡吃烙餅嗎?誰烙過餅,或看家長烙過?能給大家說說烙烙餅的過程嗎?
2、烙烙餅中也有數學知識,這節課我們就到數學廣角中去學習有關烙烙餅的知識。[)板書:數學廣角二、探究新知1、教學例11)出示情境圖片:媽媽正在烙餅,每次只能烙兩張餅,每面都要烙,每面3分鐘。小女孩說:爸爸、媽媽和我每人一張,問:怎樣才能盡快吃上餅?先獨立思考,再小組討論交流,說說自己是怎么安排的?自己的方案一共需要多長時間烙完?問:烙一張餅需要幾分鐘?烙兩張呢?一共要烙3張餅,怎樣烙花費的時間最少?問:還可以怎樣烙?哪種方法比較合理?啟發引導:在用第二種方法烙第3張餅的時候,本來一次可以烙兩張餅的鍋現在只烙了一張,這里可能就浪費了時間。想一想,會不會還有更好的方法呢?啟發學生發現:如果鍋里每次都烙兩張餅,就不會浪費時間了,問:一張餅正反面分別要烙3分鐘,怎樣安排才能每次都是烙的兩張餅呢?學生動手用硬幣、課本來代表餅進行實驗。問:如果要烙的是4張餅,5張餅……10張餅呢?怎樣按排最節省時間?小組討論交流,說說自己的發現。2、教學例2出示家里客人要沏查茶的情境圖。小明,幫媽媽澆壺水,給李阿姨沏杯茶,怎樣才能盡快讓客人喝上茶?觀察理解情境圖。如果你是小明,你怎樣安排?需要多長時間?和同學討論一下,看看誰的方案比較合理。分小組設計方案,思考討論:這些工序中哪些事情要先做?哪些事情可以同時做?比較:誰的方案所需的時間最少?誰的方案最合理?三、鞏固新知1、書后做一做第1題假設兩個廚師做每個菜的時間都相等,應該按怎樣的順序炒菜?2、書后做一做第2題小紅應如何合理安排以上事情?四、小結: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五、作業:做一做的第3題數學廣角2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使學生初步體會運籌思想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應用。2、使學生認識到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形成尋找解決問題最優方案的意識。過程與方法:使學生理解優化的思想,形成從多種方案中尋找最優方案的意識,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嘗試用數學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重點:體會優化的思想難點:尋找解決問題最優方案,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具:圖片教學過程:一、情境導入:1、同學們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事情可以通過合理安排來提高效率?2、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數學廣角。板書課題:數學廣角二、探究新知教學例31)出示情境圖片:碼頭上現在同時有3艘貨船需要卸貨,
但是只能一條一條地卸貨,并且每艘船卸貨所需的時間各不相同,那么按照怎樣的順序卸貨能使3艘貨船等候的總時間最少呢?2)觀察圖,說說可以得到哪些信息?問:要使三艘貨船的等候時間的總和最少,應該按怎樣的順序卸貨?學生討論3)可以有哪些卸貨的順序?每種方案總的等候時間是多少?列出表格,問:從表中你有什么發現嗎?引導學生思考匯報4)找出最優方案三、鞏固新知:1、書后做一做小名、小亮、小葉同時來到學校醫務室。[)要使三人的等候時間的總和最少,應該怎樣安排他們的就診順序?2、有210人選舉大隊長,有三位候選人甲、乙、丙,每人只能選之中1人,不能棄權。前190張票中甲得75張,乙得65張,丙得50張,規定誰的票最多誰當選。若甲要當選,最少還需要多少張票?四、小結: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五、作業:補充練習數學廣角3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使學生初步體會對策論方法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應用。2使學生認識到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形成尋找解決問題最優方案的意識。3、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過程與方法:使學生理解優化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中國農業大學《自然地理與地貌》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四川長江職業學院《跨國管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煙臺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生物制藥工藝學實驗一》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課件HRBP年度述職報告2024
- 禮儀用品綠色環保設計考核試卷
- 無機堿在木材防腐劑的應用考核試卷
- 摩托車改裝文化與創新實踐考核試卷
- 電影道具制作中的快速原型技術考核試卷
- 硅冶煉過程中的自動化控制系統設計考核試卷
- 玩具行業人才培養與需求分析策略考核試卷
- 人教版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三單元質量檢測試卷含參考答案
- 2025年度國人飲水電器白皮書-TMIC天貓新品創新中心
- 2025年浙江國企溫州快鹿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粘土磚瓦及建筑砌塊制造行業企業排名統計報告
- 湘教版七年級下冊地理期中試卷及答案
- 【培優卷】同步分層練習:四年級下冊語文第26課《寶葫蘆的秘密》(含答案)
- 2025年中國腰果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國包裹接收和追蹤軟件行業頭部企業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研報告
- DB32T 4355-2022 建筑施工附著式升降設施安全技術規程(修)
- 農村初級電工培訓
- 胸膜反應的應急處理流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