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壽春中學2023-2024學年九年級上學期化學月考試卷(二)(解析版)-A4_第1頁
安徽省合肥壽春中學2023-2024學年九年級上學期化學月考試卷(二)(解析版)-A4_第2頁
安徽省合肥壽春中學2023-2024學年九年級上學期化學月考試卷(二)(解析版)-A4_第3頁
安徽省合肥壽春中學2023-2024學年九年級上學期化學月考試卷(二)(解析版)-A4_第4頁
安徽省合肥壽春中學2023-2024學年九年級上學期化學月考試卷(二)(解析版)-A4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頁合肥壽春中學2023-2024學年度第一學期月考(二)九年級化學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C-12N-14O-16P-31一、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12分。)1.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古詩中不涉及化學變化的是A.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B.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C.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爐照破夜沉沉 D.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答案】A【解析】【詳解】A、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的意思是梅花須遜讓雪花三分晶瑩潔白,雪花卻輸給梅花一段清香(即梅不如雪白,雪沒有梅香),無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符合題意;B、爆竹爆炸過程中有新物質二氧化碳等生成,屬于化學變化,不符合題意;C、煤炭燃燒過程中有新物質二氧化碳等生成,屬于化學變化,不符合題意;D、高溫煅燒石灰石過程中有新物質氧化鈣等生成,屬于化學變化,不符合題意。故選A。點睛: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根本區別在于是否有新物質生成。如果有新物質生成,則屬于化學變化;反之,則是物理變化。2.我國是今年“世界環境日”活動主辦國,保護環境,人人有責。下列做法錯誤的是A.生活購物時,用布袋代替塑料袋 B.上班上學時,鼓勵低碳出行C.工作學習中,提倡紙張雙面使用 D.農業生產中,禁止使用化肥【答案】D【解析】【詳解】A.生活購物時,用布袋代替塑料袋,能減少塑料制品的使用,可減少“白色污染”,選項正確;B.上班上學時,鼓勵低碳出行,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防止溫室效應,保護空氣,選項正確;C.工作學習中,提倡紙張雙面使用,能節約紙張,可減少對森林的砍伐,選項正確;D.農業生產中,合理使用化肥能夠提高糧食的產量,但現階段并不能禁止使用化肥,選項錯誤,故選D。3.為保證實驗順利進行,必須掌握一定的化學實驗基本操作技能,下列操作正確的是A.點燃酒精燈 B.聞藥品氣味C.過濾 D.傾倒液體【答案】B【解析】【詳解】A、不能用燃著的酒精燈引燃另一個酒精燈,防止發生火災,故A錯誤;B、聞氣體氣味應用手輕輕扇動,使極少數氣體飄入鼻中,故B正確;C、過濾時,漏斗下端應緊靠燒杯內壁,故C錯誤;D、向試管中傾倒液體藥品時,瓶塞要倒放,標簽要對準手心,瓶口緊挨,圖中瓶塞沒有倒放,故D錯誤。故選B。4.下列事實不能作為相應觀點的證據的是A.塵土飛揚,說明分子是運動的B.電解水得到氫氣和氧氣,說明分子是可分的C.氣體被壓縮后體積發生了較大變化,說明氣體分子間距較大D.將兩個干凈平整的鉛柱緊壓在一起會結合起來,說明分子間存在引力【答案】A【解析】【詳解】A、塵土是宏觀物質,不是微觀物質,不能用微觀粒子來解釋現象,符合題意;B、電解水得到氫氣和氧氣,說明化學變化中分子是可分的,原子不可分,不符合題意;C、氣體被壓縮后體積發生了較大變化,說明氣體分子間距較大,不符合題意;D、將兩個干凈平整的鉛柱緊壓在一起會結合起來,說明分子間存在引力,不符合題意。故選A。點睛:解答本題關鍵是熟悉分子的性質和特點,并能靈活運用解決實際問題。5.如圖所示,甲是溴(Br)的原子結構示意圖,乙摘自元素周期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甲元素屬于金屬元素B.甲、乙兩種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學式是NaBrC.乙原子的核內中子數為11D.甲原子核外共有5個電子層【答案】B【解析】【詳解】A、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間的漢字表示元素名稱,甲元素的名稱是溴,帶“氵”字旁,屬于非金屬元素,錯誤;B、甲是溴(Br),溴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數為7,在化學反應中易得到1個電子形成穩定結構,通常顯-1價,乙元素是鈉元素,原子最外層電子數為1,在化學反應中易失去1個電子形成穩定結構,通常顯+1價,甲、乙兩種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學式是NaBr,正確;C、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乙的原子序數為11,根據原子序數=質子數,乙原子的核內質子數為11,不是中子數為11,錯誤;D、根據原子結構示意圖可知,甲原子核外共有4個電子層,錯誤。故選B。6.在對抗新型冠狀病毒的戰役中,科學家發現瑞德西韋這種藥物對抵抗病毒有一定的作用,其化學式為C27H35N6O8P,下列有關瑞德西韋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屬于化合物B.由五種元素組成C.碳氫元素質量之比為27:35D.碳元素質量分數最大【答案】C【解析】【詳解】A、根據化學式可知,瑞德西韋是由碳、氫、氮、氧、磷五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故A不符合題意;B、根據化學式可知,瑞德西韋是由碳、氫、氮、氧、磷五種元素組成,故B不符合題意;C、瑞德西韋中碳、氫元素質量比為,故C符合題意;D、瑞德西韋中碳、氫、氮、氧、磷元素質量比為,則其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大,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7.理論上電解水得到氧氣和氫氣的體積比為1∶2。某同學用碳棒作電極進行電解水實驗,得到氧氣和氫氣的體積比小于1∶2,對產生此現象原因的猜想不合理的是()A.部分氧氣溶于水 B.部分氧氣與碳棒反應C.部分氧氣被碳棒吸附 D.部分氧氣與氫氣反應重新生成了水【答案】D【解析】【詳解】A、在室溫下,1L水中能溶解約30mL氧氣,而氫氣難溶于水,室溫下,溶解的比氧氣少,故得到氧氣和氫氣的體積比小于1:2,不符合題意;B、碳能與氧氣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故可能是部分氧氣與碳棒發生了反應,不符合題意;C、碳棒具有疏松多孔的結構,可能會吸附一部分氧氣,不符合題意;D、在電解水實驗中,“正氧負氫”,氧氣在正極生成,氫氣在負極生成,故氧氣與氫氣不可能重新生成水,符合題意。故選D。8.化學概念間在邏輯上有如圖所示的部分關系,對下列概念間的關系說法正確的是A.純凈物與混合物屬于包含關系 B.單質與化合物屬于交叉關系C.化合物與氧化物屬于包含關系 D.氧化反應與化合反應屬于并列關系【答案】C【解析】【詳解】A、物質分為純凈物、混合物,純凈物與混合物屬于并列關系,錯誤;B、純凈物分為單質、化合物,單質和化合物屬于并列關系,錯誤;C、氧化物是由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種元素是氧元素,氧化物屬于化合物;化合物與氧化物屬于包含關系,正確;D、氧化反應可能是化合反應,也可能不是化合反應,化合反應可能是氧化反應,也可能不是氧化反應,氧化反應與化合反應屬于交叉關系,錯誤;故選C。9.如圖是某化學反應前后的微觀示意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該反應屬于分解反應 B.生成的甲、乙分子個數比是1:4C.該反應前后原子個數不變 D.該反應的生成物都是單質【答案】B【解析】【分析】由化學反應前后的微觀示意圖可知,各物質反應的微粒數目關系是:【詳解】A、該反應由一種物質生成了兩種物質,屬于分解反應,正確;B、由上圖可知,生成的甲、乙分子個數比是1:3,錯誤;C、由微粒的變化可知,該反應前后原子個數不變,正確;D、由微粒的構成可知,該反應的生成物的分子都是由同種的原子構成的,都是單質,正確。故選B。10.如圖是鐵元素和氧元素常見化合價的坐標圖,試判斷b點上形成化合物的化學式A.Fe B.FeO C.Fe2O3 D.Fe3O2【答案】C【解析】【詳解】b點上物質鐵元素的化合價為+3價,氧元素顯-2價,根據在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0,則b點上形成化合物的化學式為Fe2O3。故選:C。11.邏輯推理是化學學習常用的思維方法。現有以下推理,其中正確的是A.因為化合物中金屬元素顯正價,所以在化合物中顯正價的一定是金屬元素B.因為離子是帶電的粒子,所以帶電的粒子一定是離子C.因為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最小粒子,所以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一定是分子D.因為物理變化時分子種類沒變,所以分子種類沒有改變的變化一定是物理變化【答案】D【解析】【詳解】A、通常情況下,化合物中金屬元素顯正價,但在化合物中顯正價的不一定是金屬元素,也可以是非金屬元素,例如:非金屬氧化物中的非金屬顯正價,故不符合題意;B、因為離子是帶電的粒子,但帶電的粒子不一定是離子,也可以是電子,故不符合題意;C、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但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不一定是分子,由原子構成的物質,原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故不符合題意;D、因為物理變化時分子種類沒變,所以分子種類沒有改變的變化一定是物理變化,故符合題意。12.在密閉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反應,測得反應前及反應過程中的兩個時刻各物質的質量分數如下圖所示。圖中a、b、c、d分別表示相應物質的質量分數。下列數據正確的是A.a=56% B.b=6% C.c=17% D.d=8%【答案】A【解析】【詳解】對比圖1、圖2和圖3得,反應后甲和乙質量減少了,丙質量增加了,丁反應前后質量沒有變化,則甲+乙丙。A、甲由70→42,減少了28,圖2應減少14,a=70%-14%=56%;B、乙由14%→11%,減少了3%,圖3應減少6%,b=14%-6%=8%;C、丙由6%→40%,增加了34,圖2應增加17,c=6%+17%=23%;D、對比圖1和圖3得,丁反應前后質量分數沒有改變,d=10%。故選A。二、填空題(共計25分)13.根據要求寫出化學式或者化學符號。(1)地殼中最多的金屬元素和非金屬元素組成化合物的化學式______。(2)三個硫酸根離子______。(3)兩個銨根離子______。(4)碳酸鈉______。(5)氫氧化鈣______。【答案】(1)(2)(3)(4)(5)【解析】小問1詳解】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廢金屬元素為氧元素,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為鋁元素,二者形成的化合物為氧化鋁,其化學式為,故填;【小問2詳解】離子符號書寫時,在原子(或原子團)右上角標離子帶電量和電性,數字在前,正負號在后,帶1個單位電荷時,1可以省略,表述多個離子時,在離子符號前加對應數字即可,故3個硫酸根離子可表示為,故填;【小問3詳解】離子符號書寫時,在原子(或原子團)右上角標離子帶電量和電性,數字在前,正負號在后,帶1個單位電荷時,1可以省略,表述多個離子時,在離子符號前加對應數字即可,故2個銨根離子可表示,故填;【小問4詳解】碳酸鈉中鈉元素化合價為+1價,碳酸根離子化合價為-2價,根據化學式的書寫規則和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價代數和為原則可知,碳酸鈉的化學式為,故填;【小問5詳解】氫氧化鈣中氫氧根離子化合價為-1價,鈣元素化合價為+2價,則根據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原則和化學式的書寫規則可知,氫氧化鈣的化學式為,故填;14.水是一種寶貴的自然資源。“認識水,珍惜水,節約水,愛護水”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和責任。如圖是電解水的實驗裝置,請根據問題回答。(1)所用電源是______(填“交流電”或“直流電”),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反應的基本類型是______。(2)試管______中收集的氣體可以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當a中氣體的分子數為n時,b中氣體分子數為______。(提示:相同條件下氣體的體積和分子個數成正比)【答案】(1)①.直流電②.③.分解反應(2)①.b②.【解析】【小問1詳解】電解水所用電源是直流電,與電源正極相連一端產生氧氣,與電源負極相連一端產生氫氣,水在通電條件下分解生成氫氣和氧氣,化學方程式為;該反應符合分解反應一變多的特征,反應的基本類型是分解反應。故填:直流電;;分解反應。【小問2詳解】氧氣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與電源正極相連一端產生氧氣,試管b與電源正極相連,所以試管b中收集的氣體是氧氣,水在通電條件下分解生成氫氣和氧氣,與電源負極相連一端產生氫氣,則a中氣體是氫氣。電解水生成的氫氣體積和氧氣體積比為2:1,相同條件下氣體的體積和分子個數成正比,所以當a中氣體的分子數為n時,b中氣體分子數為。故填:b;。15.根據下列實驗裝置圖。結合所學化學知識回答問題。(1)寫出a儀器的名稱______。(2)寫出A裝置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______。(3)已知實驗室常采用鋅粒與稀硫酸制取氫氣,你覺得可以選擇的制取裝置為______。(4)若用F裝置收集氧氣,檢驗氧氣集滿的方法是______。(5)若用B裝置制取氧氣,請寫出該裝置的不足之處______。【答案】(1)錐形瓶(2)(3)BD##BE##BF(4)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b端,木條復燃,說明已經集滿(5)無法控制反應速率【解析】【小問1詳解】由圖可知,儀器a的名稱是:錐形瓶;【小問2詳解】A裝置適用于固體加熱反應制取氣體,適用于加熱高錳酸鉀制取氧氣,高錳酸鉀受熱分解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小問3詳解】已知實驗室常采用鋅粒與稀硫酸制取氫氣,屬于固液不加熱反應,發生裝置可選B,氫氣難溶于水,密度比空氣小,可用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氣法收集,收集裝置可選D或E或F,故填:BD或BE或BF;【小問4詳解】若用F裝置收集氧氣,氧氣的密度比空氣略大,應從a端通入,氧氣具有助燃性,氧氣驗滿: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b端,木條復燃,說明已經集滿;【小問5詳解】若用B裝置制取氧氣,該裝置的缺點是無法控制反應速率。16.某興趣小組為驗證質量守恒定律,做了鎂條在空氣中燃燒的實驗。(1)請寫出鎂條燃燒的現象______,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2)小明發現燃燒產物的質量大于反應物鎂條的質量,認為這個反應不遵守質量守恒定律。我______(“同意”或“不同意”)小明的觀點,因為______。(3)小紅按如圖裝置改進實驗,驗證了質量守恒定律,卻發現產物中還有少量黃色固體【提出問題】黃色固體是什么呢?【查閱資料】①氧化鎂為白色固體;②鎂能與氮氣反應生成黃色的氮化鎂(Mg3N2)固體。【反思與交流】空氣中N2的含量遠大于O2的含量,而鎂條在空氣中燃燒生成的MgO卻遠多于Mg3N2,為什么呢?請給出合理的解釋______。【答案】(1)①.發出耀眼白光,放出熱量,生成白色固體②.(2)①.不同意②.該反應屬于化學變化,一切化學反應均遵守質量守恒定律(3)氧氣的化學性質比氮氣活潑,鎂條更容易與氧氣發生反應【解析】【小問1詳解】鎂條燃燒,發出耀眼白光,放出熱量,生成白色固體;鎂條燃燒生成氧化鎂,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小問2詳解】鎂條和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反應生成氧化鎂,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遵守質量守恒定律,燃燒產物的質量大于反應物鎂條的質量,是因為生成物的質量等于參加反應的鎂條的質量與參加反應的氧氣的質量之和,故不同意小明的觀點;【小問3詳解】空氣中N2的含量遠大于O2的含量,而鎂條在空氣中燃燒生成的MgO卻遠多于Mg3N2,是因為氧氣的化學性質比氮氣活潑,鎂條更容易與氧氣發生反應。17.某實驗中學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利用課余時間走進實驗室,在老師的指導下探究用氯酸鉀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實驗中反應物與催化劑的最佳質量比。實驗中采用圖1實驗裝置,取20g氯酸鉀,分成10等份,每份2g,分別裝入10支試管中。在10支試管中分別加入不同質量的二氧化錳,分別測量二氧化錳與氯酸鉀在不同質量比時,生成200mL氧氣所消耗的時間。實驗記錄的數據如表:實驗編號12345678910二氧化錳的質量(g)0.100.200.330.400.500.671.001.332.003.00二氧化錳與氯酸鉀的質量比1﹕201﹕101﹕61﹕51﹕41﹕31﹕22﹕31﹕13﹕2所用時間(秒)235186162147133117143160211244請回答下列問題:(1)寫出該實驗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2)為完成本實驗,方框內應選擇圖2氣體收集裝置中的是______(填字母),收集氣體前集氣瓶內未裝滿水,對實驗結果______(填“有”或“沒有”)影響。(3)分析上述數據,你認為利用此方法制取氧氣,二氧化錳與氯酸鉀的最佳質量比為______。(4)利用雙氧水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制取氧氣比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混合物制取氧氣更好,請寫出一個優點______。(5)催化劑能影響化學反應速率,溫度、反應物的濃度(或質量分數)、反應物的接觸面積等也會影響化學反應速率。分析表中數據,結合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分析:①當二氧化錳與氯酸鉀質量比高于最佳質量比時,反應速率變小的原因是______。②當二氧化錳與氯酸鉀的質量比低于最佳質量比時,反應速率變小的原因是______。③還可以通過______比較反應快慢。【答案】(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