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14單元整合提升1.地理環境確定論的核心思想是地理環境確定人類的生理和心理特征,進而確定人類的民族特征、文化發展及經濟基礎、上層建筑等,并由此確定人類社會的發展,人類只能被動地適應環境。2.人類中心論的核心思想是單純地把地理環境看做人類活動的場所和隨意開發利用的對象,一味地從自身需求動身,盲目追求折服自然。3.人地伙伴論的核心思想是人類具有相識自然、改造自然的實力,地理環境對人類也具有反作用力,人類應當與地理環境建立同等友好、互惠共生、和諧互進的伙伴關系。4.可持續發展既滿意當代人的須要,又不對后代人滿意其須要的實力構成危害的發展。5.可持續發展的內涵包括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和生態的可持續發展三個方面。在可持續發展中,生態的可持續發展是基礎,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是條件,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才是目的。6.可持續發展的原則有公允性原則、持續性原則、共同性原則和階段性原則。7.我國面臨的人口問題是人口眾多,人口素養較低;人口結構不合理;人均自然資源占有量少;貧困人口多。人口問題的戰略是嚴格限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養;合理利用自然資源。8.我國面臨的資源問題是資源短缺;其戰略是愛護和合理利用有限的自然資源,依靠科技進步挖掘潛力,促使其增值,逐步建立資源節約型的經濟體系。9.我國面臨的環境問題是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其戰略是搞好生態建設,防治環境污染,建立與發展階段相適應的環境愛護體制。10.穩定戰略:毫不動搖地把發展經濟擺在首位;堅持社會和經濟長期、穩定發展。11.區域調查的方法有野外實地考察、調查訪問、問卷調查。12.區域調查的步驟有選定調查內容與課題→制定調查安排→進行實地調查→整理調查資料→撰寫調查報告→溝通調查成果。,[學生用書P36])教材P29~30活動悲觀派和樂觀派的觀點都有失偏頗。悲觀派過分強調環境對人類社會發展的制約作用,而忽視了人類的主觀能動性;與之相反,樂觀派則過分強調人的主觀能動性,而忽視了地理環境對人類社會發展的影響。同時,兩種觀點又都具有可取之處,人類社會的經濟增長勢必會造成自然資源的削減、污染規模的擴大和污染程度的加深,但同時我們也應當看到,隨著科學技術的進一步發展,能源、資源的消耗不斷降低,新能源、新資源不斷出現,隨著環保技術水平的進一步提高,環境污染將可能被減輕,甚至消退。但是也并非全部的問題都將迎刃而解,因此既不行以限制經濟的增長,也不行以讓經濟無限制的增長,應當讓人類社會經濟發展的速度保持在地理環境的許可范圍內,實現經濟、環境的協調發展。教材P31活動1.過度捕撈反映的是人類中心論思想,伏季休漁反映的是人地伙伴論思想。過度捕撈會造成漁業資源數量削減、質量下降,最終導致漁業資源面臨枯竭;伏季休漁措施的實施,則使漁業資源得到復原,魚產量實現可持續增長。兩種不同捕魚觀念所造成的結果截然相反,使人們更加相識到人類只有在主動相識、遵循和利用自然規律的基礎上,合理、適度、有效地改造自然、謀求人地關系的和諧統一,才能推動社會與地理環境相互協調和可持續發展。2.符合“人地伙伴論”的做法許多。在鄉村,比如退耕還林、退耕還草、退耕還湖、輪封輪牧、伏季休漁、防護林的建設以及各種類型的生態農業等;在城市,比如確定城市的合理規模、功能區分布、產業結構與規模、廢水廢氣凈化設施、交通系統、綠地林帶等措施,都可減輕城市化問題,并促使其向生態型城市方向發展。這些實例同時也說明白不管在城市還是在鄉村,人們已起先漸漸接受“人地伙伴論”的思想,正在試圖通過與地理環境建立同等友好、互惠共生、和諧互進的伙伴關系,來求得人地關系的可持續發展。教材P36活動1.(1)中國環境標記圖案由青山、綠水、太陽及十個環組成。環境標記的中心圖案表示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外圍的十個環緊密結合,環環緊扣,表示公眾參加,共同愛護環境;同時十個環的“環”與環境的“環”同字,其寓意為“全民聯合起來,共同愛護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2)日本生態標記圖案以雙手擁抱著地球,象征“用我們的手來愛護地球和環境”,以兩只手拼出一個英文字母“e”,為“地球”“環境”“生態”三個英文單詞的詞頭E字的小寫,意味著對地球、環境和生態的愛護。(3)加拿大環境選擇標記圖案上的一片楓葉代表加拿大的環境,由三只鴿子組成,象征著三個主要環境的愛護參加者:政府、產業和商業。2.略。教材P38活動以“實行有效措施,防治工業污染”為例,可從工業污染源、政府決策、現有環境管理體制、工業布局等方面進行探討及提出相應的詳細措施。有關可持續發展的建議可從更為詳細的方面入手,如對各種自然資源的利用、安排生育等。教材P42活動每年該水泥廠粉塵污染造成的玉米損失為6750×66.67×10%×0.9=40502(元),小麥損失為5250×66.67×5%×1.2=21001(元),共計損失40502+21001=61503(元)。除糧食減產外,還會污染水源、大氣并且會造成固體廢棄物積累占用空間。教材P43活動首先確定柳林村的做法是錯誤的,梨樹村的做法是正確的。柳林樹的做法無異于殺雞取卵,先把土地出租挖土,后又填埋垃圾,不僅造成土地資源的損失,還會造成土地、水源等的污染,不利于可持續發展。梨樹村在已經造成煤矸石積累占用耕地的狀況下,剛好廢物利用,不僅解決了煤矸石占用耕地、污染環境的問題,而且增加了就業機會,提高了農夫收入,該做法符合可持續發展的基本戰略,達到了資源、生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目的。教材P48活動在自己的家鄉選擇一個較典型的小區域,分組對其進行綜合性或專題性調查,著重分析該區域可持續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并針對問題提出解決的對策和建議。然后再依據引言、被調查區域的地理概況、地理考察中主要問題的分析、解決問題的看法和建議、結束語和主要參考文獻六個方面撰寫區域地理調查報告。一、單項選擇題1.下列有關人地伙伴論的說法,正確的是()A.人類試圖成為自然界的主宰和折服者B.人類漸漸相識到只有善待自然,建立人與自然的協調關系,走可持續發展之路,人類文明才能發展下去C.環境問題對人類的威逼不大D.自然主宰人類,人類是自然的奴隸,被動地適應環境解析:選B。人地伙伴論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體現這一說法的是B選項。2.讀圖,漫畫所反映的環境問題是()A.環境污染問題B.自然資源衰竭問題C.土地荒漠化問題D.由環境污染演化而來的問題解析:選B。由野菜-木材-菜墩-根雕,反映出森林、物種資源的漸漸削減,生態環境的惡化。讀新疆塔里木河下游綠洲環境惡化示意圖,回答3~4題。3.圖中甲表示()A.土地鹽堿化嚴峻 B.冰川融水削減C.河流水量削減 D.沙丘移向綠洲4.綜合治理和愛護塔里木盆地綠洲的合理措施是()A.禁止游牧活動B.大力發展畜牧業C.加強資源勘探開發D.發展節水農業解析:第3題,新疆塔里木河是內流河,河流水量主要來自高山冰雪融水;若下游地區水源削減,用水量加大時,河流的水量就會削減,從而引起地下水位下降,最終形成荒漠化。第4題,塔里木盆地深居內陸,遠離海洋,降水稀有,愛護綠洲主要是愛護這里的水資源,發展節水農業,削減水資源的奢侈。答案:3.C4.D近幾年,禽流感在全球呈現擴散之勢。為了防治禽流感,各地起先大規模捕殺家禽。下圖是電影《我不是雞》MV的截圖。讀圖,回答5~6題。5.電影《我不是雞》MV可以說是向人類發出的呼喊。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分析,人類大規模捕殺家禽的做法違反了()A.發展的觀念 B.公允的觀念C.環境的觀念 D.權利的觀念6.為防止禽流感疫情的進一步擴散,下列做法合理的是()A.進一步加大對家禽的屠宰力度,將禽流感病毒殲滅在萌芽狀態B.實施人口跨區域遷移,遠離禽流感病源,削減傳染幾率C.對疫區及其周邊地區實行長期隔離,切斷病毒傳播途徑D.廣泛開展國際合作,運用國際力氣,有效抑制禽流感的發生與傳播解析:第5題,可持續發展要遵循四個基本原則,即公允性、持續性、共同性、階段性。公允性包括代際公允、人與其他物種之間、不同國家之間的公允。雞作為一個物種,與人是同等的,所以大量屠宰違反了公允的觀念。第6題,為了防止禽流感的進一步擴散,須要廣泛開展國際合作,抑制禽流感的發生與傳播。進一步加大屠宰力度,會導致物種滅亡,違反公允性原則,A錯。實施人口跨區域遷移,會導致流感的進一步擴大,B錯。長期隔離,會對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許多不便,C錯。答案:5.B6.D下圖是我國某地區某農業生態園生態鏈種養循環圖。完成7~8題。7.該產業鏈體現了可持續發展的()A.公允性原則B.持續性原則C.共同性原則D.效益最大化原則8.該農業生態園的主要生態效益有()①延長產業鏈,提高產品附加值②廢棄物資源化,削減環境污染③運用有機肥料,發展綠色生產④運用沼氣能源,削減植被破壞⑤促進餐飲,休閑旅游等第三產業的發展A.①②③ B.②③④C.③④⑤ D.①③④解析:第7題,該產業發展的是生態農業,削減了污染的排放,體現了可持續發展的持續性原則,B正確。第8題,延長產業鏈,提高產品附加值及發展餐飲和休閑旅游業等第三產業是經濟效益不是生態效益,B正確。答案:7.B8.B讀可持續發展復合系統示意圖,完成9~11題。9.關于可持續發展內涵的敘述,正確的是()a.指生態、經濟、社會三方面的持續發展b.生態持續發展是目的c.社會持續發展是基礎d.經濟持續發展是條件A.a、b B.a、cC.b、d D.a、d10.圖中①②③④的含義分別是()A.①經濟系統②生態系統③社會系統④人的管理調控B.①生態系統②經濟系統③社會系統④人的管理調控C.①社會系統②生態系統③經濟系統④人的管理調控D.①社會系統②經濟系統③生態系統④人的管理調控11.圖中①對②的影響是()A.供應環境資源 B.產生生活廢棄物C.產生生產廢棄物 D.供應物質產品、資金等解析:第9題,可持續發展是一個復合的系統,其豐富的內涵概括起來有三點:生態的可持續發展、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在這個復合系統中,生態的可持續發展是基礎,它強調發展要與資源和環境的承載力相協調;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是條件,它強調發展不僅要重視數量增長,更要追求改善質量、提高效益、節約能源、削減廢棄物,變更傳統的生產和消費模式,實行清潔生產和文明消費;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是目的,它強調發展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質量為目的,與社會進步相適應。第10題,依據示意圖和課本學問可知,①是經濟系統,②是生態系統,③是社會系統,④是人的管理調控。第11題,經濟系統中的生產活動產生大量廢棄物,這些廢棄物要排放到生態系統中,讓環境來容納、清除。答案:9.D10.A11.C科學發展所提倡的發展之所以是科學的,就在于它是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即又好又快的發展,而不是片面的發展、不計代價的發展。據此回答12~13題。12.在漫長的人類歷史進程中,人類對人地關系的相識經驗了三個階段:地理環境確定論、人類中心論、人地伙伴論,下列生產方式與此依次相對應的是()①輪作、套作、間種、生態種養②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③馴養野獸,種植禾谷A.①②③ B.③①②C.②③① D.③②①13.下列對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理解,不正確的是()A.發展清潔生產、循環經濟是我國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必定選擇B.為實現可持續發展,我們人類應建立一種環境倫理意識C.不同國家之間對可持續發展所盡的責任和義務是同等的D.可持續發展的主要目標是實現經濟、社會、生態的協調發展解析:第12題,從三種生產方式上看,③對應地理環境確定論,②對應人類中心論,①對應人地伙伴論。第13題,本題考查的是對可持續發展的理解。可持續發展是一個由低級階段向高級階段推動的過程,由于世界各國、各地區所處的經濟和社會發展階段不同,在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及擔當的責任等方面,都會表現出明顯的差異。答案:12.D13.C讀我國某鄉農業產業結構規劃圖,完成14~15題。14.該鄉農業產業結構關系符合可持續發展的()A.公允性原則 B.階段性原則C.共同性原則 D.持續性原則15.該鄉農業產業結構有利于()A.形成良性發展的農業生態系統B.推動農業地域專業化生產C.提高抵擋自然災難的實力D.促進鄉村城市化的整體發展解析:第14題,可持續發展的原則有公允性原則、共同性原則、持續性原則、階段性原則。該農業生產結構模式注意對土地資源的持續利用。屬于持續性原則。故選D。第15題,該鄉農業產業結構既有種植業也有養殖業,有利于形成良性發展的農業生態系統,A對。農產品種類多樣,并沒有實現農業地域專業化生產,B錯。對于抵擋自然災難的實力沒有影響,C錯。主要還是進行農業生產,沒有加速鄉村城市化的步伐,D錯。故選A。答案:14.D15.A讀圖,回答16~19題。16.箭頭所代表的轉移物最有可能是下列選項中的()A.石油 B.糧食C.危急性廢物 D.飛機配件17.該轉移物的最主要來源是()A.農業 B.化學工業C.采掘工業 D.冶金工業18.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圖示物質的越境轉移滿意了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需求B.部分發展中國家已禁止由發達國家進口該物品C.目前我國還沒有該物品出現D.圖示貿易使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雙雙獲益19.圖中的轉移物違反了可持續發展的()A.公允性原則 B.持續性原則C.共同性原則 D.階段性原則解析:第16題,美國需大量進口石油,解除A;加拿大是重要的糧食出口國,解除B;從圖中可看出,轉移物來自工業發達國家,轉入地多為發展中國家,不行能是飛機配件,最可能是危急性廢物。危急性廢物在發達國家的處理費用高,而在發展中國家的處理費用低。第17題,危急性廢物主要為化學反應的殘渣廢水,而農業、采掘工業和冶金工業的廢棄物沒有必要轉移,可在本國處理。第18題,危急性廢物只能危害轉入地的生態環境,不能滿意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需求;圖示貿易使發達國家受益,部分發展中國家意識到該轉移物的危害,已禁止從發達國家進口該物品。第19題,該轉移物損害了轉入國的環境,違反了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公允性原則。答案:16.C17.B18.B19.A二、雙項選擇題下圖為人地關系演化階段圖。讀圖,回答20~21題。20.在圖1所示階段人類活動引起的環境問題主要是()A.森林退化 B.水土流失C.酸雨危害 D.全球變暖21.產生于圖2所示階段的人地關系思想有()A.天命確定一切B.自然主宰人類C.人定勝天D.人類應當與自然和諧相處解析:第20題,圖1所示為農業生產,引起的環境問題主要是森林退化或水土流失。第21題,工業文明時期,人類折服自然的本事增加,產生的思想為人定勝天,造成環境的破壞,進而思索人類應當與自然和諧相處。答案:20.AB21.CD依據國家環保總局與國家氣象局的文件要求,今后空氣質量與預報必測參數為二氧化硫(SO2)日均濃度值、二氧化氮(NO2)日均濃度值和可入肺顆粒物(PM2.5)日均濃度值。其中PM2.5是指空氣中粒徑小于或者等于2.5μm的顆粒物。下表是我國南方某城市2024年3月2日至5日PM2.5監測數據,依據材料回答22~23題。項目時間PM2.5日平均值(μg/m3)PM2.5最高值(μg/m3)PM2.5最高值出現的北京時間(h)3月2日144.79165.8543月3日117.59152.483月4日75.5293.5683月5日115.55218.38522.依據表中所給材料,分析正確的是()A.PM2.5最高值出現時汽車尾氣排放量也最多B.PM2.5最高值出現在日出前后是因為大氣中出現逆溫現象C.4日PM2.5日平均值較低的緣由可能是該日風力較大D.4日PM2.5日平均值較低的緣由可能是該日近地面濕度較大23.若我國某城市PM2.5值偏高,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建議市民削減晨練B.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比理論值偏低C.干脆用GIS對市區空氣質量進行監測D.工礦企業大多分布在城郊熱力環流圈之外解析:第22題,日出前后地面溫度低,出現逆溫現象,大氣對流弱,空氣中的顆粒物不易擴散而使PM2.5含量較高;風速較大時利于空氣中顆粒的擴散,所以PM2.5含量較低。汽車尾氣排放量最多的時間段應當是上下班期間。第23題,由于PM2.5是指空氣中粒徑小于或者等于2.5μm的顆粒物,能反射或散射部分太陽輻射,所以PM2.5值偏高會使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有所削減,低于理論值,此時段應削減晨練。答案:22.BC23.AB下圖反映的是人口與環境發展的一種關系模式。讀圖,完成24~25題。24.關于人口數量變更與環境諸要素的相互關系,說法正確的是()A.隨人口增加,資源儲量削減B.隨人口增加,環境污染加劇C.隨人口增加,工業產值上升D.隨人口增加,糧食產量有所上升25.協調人口與環境關系的途徑有()A.限制人口過快增長B.嚴格限制各種資源的運用量C.防治污染,愛護環境與生態D.實現工業產值的快速增長解析:第24題,讀圖可知,隨著人口增加,資源儲量削減,環境污染先加劇后減輕,工業產值先上升后有所下降,糧食產量上升。第25題,協調人口和環境的關系,要從環境問題產生的緣由入手,限制人口數量,合理運用自然資源,防治污染,愛護生態環境,不能片面追求經濟增長速度。答案:24.AD25.AC三、綜合題26.額濟納河又名黑河,在20世紀50年頭,該河下游水草豐美,20世紀70年頭,河流培育的額濟納綠洲生態起先惡化。結合材料,分析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我國黑河流域略圖。材料二在開發沙漠產業方面,世界技術領先的國家是以色列。該國國土面積僅2萬多平方千米,60%以上為年降水量在300mm以下的荒漠土。當地人在科學管理的基礎上,不斷優化農業技術,利用溫室限制植物生長環境,使植物充分利用太陽光能,同時采納先進的生物技術。幾十年來,以色列農業不僅滿意了本國人民的須要,且每年出口的農產品產值高達7億多美元,還有果品和鮮花大量進入歐洲市場。(1)黑河下游的額濟納旗,河道出現干枯,自然環境發生突變,其主要緣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違反了可持續發展的____________原則和________原則。(2)該地區的氣候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這樣氣候特點的緣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公元10~11世紀,黑河流域曾經出現盛極一時的少數民族政權——西夏王朝。之后,這一王朝快速消逝。該王朝消亡的主要緣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該地農業可持續發展可實行哪些措施?解析:(1)由于黑河中上游地區的人們過度用水,使下游干枯,這違反了公允性原則和持續性原則。(2)該地區深居內陸,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3)西夏王朝消亡的主要緣由是黑河流域生態環境惡化。(4)促進該地區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措施有發展節水農業;提高澆灌技術;增加科技投入;發展特色農業、無公害農業等。答案:(1)中上游地區人口增加,工農業發達,耗水量增大(流域內不合理用水,過度用水)公允性持續性(2)冬冷夏熱,氣溫年較差、日較差大;氣候干旱、降水稀有;多風沙深居內陸,距海較遠,深受大陸性氣候影響(3)人口劇增,生態環境惡化,水源不足,斗爭頻繁等(4)發展節水農業;發展噴灌、滴灌;增加科技投入;提高農產品的品質,發展無公害生產;發展特色農業,提高農產品的商品率。27.閱讀下面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武漢市食品藥品監管局東西湖分局監管人員來到石榴紅村,對該村四季祥瑞景區的18家“農家樂”餐飲經營店主進行食品平安學問培訓,此舉標記著武漢市創建首個“農家樂餐飲服務食品平安示范村”活動正式啟動。該村先后獲得全國綠色小康村、全國巾幗示范村、湖北省文明村、湖北省衛生村、湖北省農業旅游示范點、江城十大特色社區等榮譽稱號。材料二下圖分別為石榴紅村生態農業試驗場生產模式圖(圖1)和武漢市“農家樂”可持續發展系統結構圖(圖2)。(1)結合石榴紅村農業試驗場生產模式圖,分析該模式為該村大田農業供應的肥料主要有哪些?(2)該地農夫運用沼氣作為燃料,對環境的影響是()A.有利于愛護植被,削減水土流失,有利于凈化環境B.雜草填入沼氣池,削減了秸稈還田,所以土壤的肥力下降C.飼料、肥料、燃料之間相爭激烈,農夫須要依據實際調整三者關系D.充分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經費撥付協議書
- 綠化收購協議書
- 美伊談判協議書
- 道路刷黑協議書
- 混凝土臨時供貨協議書
- 資金三方協議書
- 紗窗合作協議書
- 財務調賬協議書
- 美女婚前協議書
- 拆遷后產權調換協議書
- 軟裝搭配與色彩運用考核試卷
- 合伙經營吊車協議書
- 民辦非企業會計制度
- 2023光伏發電站快速頻率響應檢測規程
- 廣東省廣州市2025屆高三下學期考前沖刺訓練(二)英語試卷(含答案)
- 【MOOC】《學術交流英語》(東南大學)章節中國大學慕課答案
- 數字經濟學導論-全套課件
- GB/T 2934-2007聯運通用平托盤主要尺寸及公差
- 《航空專業英語》課件維修專業基礎英語R1
- 【課件】第17課實驗與多元——20世紀以來的西方美術課件高中美術人教版(2019)美術鑒賞
- 2024年義務教育國家課程設置實施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