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人教版九年級物理《信息的傳遞》單元情境測試A卷(原卷版)_第1頁
2024-2025學年人教版九年級物理《信息的傳遞》單元情境測試A卷(原卷版)_第2頁
2024-2025學年人教版九年級物理《信息的傳遞》單元情境測試A卷(原卷版)_第3頁
2024-2025學年人教版九年級物理《信息的傳遞》單元情境測試A卷(原卷版)_第4頁
2024-2025學年人教版九年級物理《信息的傳遞》單元情境測試A卷(原卷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2025學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級全冊單元及期末考試核心素養情境AB卷

17.《信息的傳遞》單元情境測試A卷

本套試卷有六道大題28小題,試卷滿分100分,答題時間90分鐘

一、選擇題(本大題有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

1.(2024四川成都)電磁波具有信息特征和能量特性。以下設備中,主要利用電磁波的能

量特性工作的是()

A.微波爐B.手機C.雷達D.電吹風

2.(2023江蘇蘇州)在軌運行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與地面進行實時信息傳輸所使用

的是()

A.電磁波B.紅外線

C.超聲波D.次聲波

3.下列關于信息傳遞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微波通信、衛星通信、光纖通信、網絡通信都可以用來傳遞信息

B.固定電話、移動電話、廣播和電視都是利用導線中的電流傳遞信息的

C.攝像機拍得的物體圖象,直接通過發射天線發射傳播信息

D.聲、光和電磁波中,只有電磁波能傳遞信息

4.(2023四川成都)2023年5月17日,我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迎來了新成員一一第56顆

北斗導航衛星。衛星向地面傳遞信息利用的是()

A.超聲波B.次聲波C.光纖D.電磁波

5.下列不能實現和古代烽火臺一樣傳遞信息的現代設備是()

A.手機B.雷達C,風力發電機D.北斗衛星導航系統

6.(2023?湖南益陽)2022年中國科學院新一代遠洋綜合科考船"科學”號歷經74天的航程,

完成了一項基于北斗衛星的深海通訊實驗。這次實驗突破了海水深度達到6000米的大容量

數據的即時傳輸,解決了水下無線通信的世界性難題。下列有關北斗衛星與深海之間數據傳

輸的說法正確的是()

A.通過聲波傳遞數據B.通過電磁波傳遞數據

C.通過光纖傳遞數據D.數據傳輸有較長時間的延遲

7.(2023湖北荊州)關于電磁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5G通信是利用電磁波來傳遞信息的

B.我國的北斗衛星定位系統是利用超聲波進行定位的

C.電磁波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是340m/s

D.遙控器發出的紅外線不是電磁波

8.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之后飛船采用自主快速交會對接模

式與空間站成功對接,飛船與空間站的組合體在地球附近軌道上繞地球運動,如圖所示。關

于該過程,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飛船與空間站對接成功后,組合體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B.與在地面上相比,航天員在空間站內時,其質量變小

C.空間站內的航天員處于"漂浮"狀態,不受重力作用

D.指揮中心與空間站間的聯系是利用電磁波來傳遞信息

9.(2024蘇州)2024年6月2日,在鵲橋二號中繼星的支持下,嫦娥六號著陸器和上升器

組合體成功著陸在月球背面,實現了人類首次在月背樣品采集。我國積極開展國際合作,嫦

娥六號還搭載了激光角反射器等多國的實驗裝置,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A.采集的樣品返回地球后質量會減小

B.太陽能電池是將光能轉變為內能的

C.激光角反射器能使光線方向改變90°

D.控制中心利用電磁波通過鵲橋二號實現對嫦娥六號的控制

10.(2024江蘇鹽城)將手機“背景燈光提示”和“聲音提示”功能打開,放到真空鐘罩

中,用抽氣機抽去罩中空氣。然后打電話呼叫手機,看到背景燈光亮卻聽不到鈴聲。該現象

說明()

A.聲音和電磁波都能在真空中傳播

B.聲音和電磁波都不能在真空中傳播

C.聲音能在真空中傳播,電磁波不能在真空中傳播

D.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電磁波能在真空中傳播

11.(2024武漢市)如圖所示,打開收音機的開關,旋至沒有電臺的位置,將音量開大,

取一節干電池和一根導線,先將導線的一端與電池的負極相連,再將導線的另一端與電池的

正極快速摩擦,使它們時斷時續地接觸,會聽到收音機中傳出“喀喀”聲。關于這個實驗,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這個實驗對電池有損害,最好用舊電池來做B.迅速變化的電流能夠產生電磁波

C.收音機可以接收到電磁波信號D.電磁波只能在空氣中傳播

12.(2024福建)神舟飛天,探夢蒼穹。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

飛船與地面間的通信是利用()

A.空氣B.電磁波C.超聲波D.次聲波

13.(2024河南)中國空間站持續開展空間科學實驗,為人類探索宇宙奧秘貢獻了中國智慧。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飛船與空間站對接后,相對于空間站是靜止的

B.航天員太空授課是利用超聲波與地面傳遞信息

C.空間站離地球的距離,比月球離地球的距離更近

D.空間站上的太陽能電池板將太陽能轉化為內能

14.古有北斗星指方向,今有北斗衛星導航程。北斗衛星與地面間傳遞信息是利用()

A.超聲波B.次聲波C.電磁波D.空氣

15.(2023廣東廣州)各色光在真空中的波長如圖所示,植物中葉綠素a會吸收波長在

430m~662nm之間的光。真空中,波長650nm的光()

波長/nm76I063060057050I045I0430400

紅橙黃綠青藍紫

A.是紫光

B.不是電磁波

C.波長比藍光的長

D.比波長500nm的光傳播速度大

二、填空題(本大題有6小題,每空1分,共16分)

16.1876年發明了電話,最簡單的電話由______和組成,在電話的一端

話筒把聲音變成變化的電流,電流沿著導線把信息傳到遠方.在另一端,電流使聽筒的膜片

振動,攜帶信息的電流又變成了聲音.

17.將計算機聯在一起形成網絡,將網絡又互相聯結,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計算機網絡,就是

,這樣就能使信息資源o利用網絡通信除了收發電子郵件外,還可以看到

不斷更新的新聞,查到所需的o

18.(2024河北)2024年4月26日,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成功對接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徑向

端口。對接成功后,飛船相對于空間站是的;宇航員在空間站通過波與

地面聯系;飛船在太空中(選填“有”或“沒有”)慣性。

19.(2024青海省)航天員艙外航天服配有風扇系統和無線電系統。手套上有平面鏡,可

以隨時察看自己身上的各種開關,手心部位有顆粒狀橡膠;頭盔兩側各有一個照明燈,方便

航天員在艙外工作。電風扇工作時,電能主要轉化為能。航天員與地面通過

(選填“電磁波”或“超聲波”)進行聯系。

20.(2024上海)地球上的科學家可以通過和天宮空間站中的宇航員進行交流,地

球在太陽系里屬于(選填“行星”或“衛星”或“恒星”),若空間站在太空中執行

任務時,撞到較小的太空垃圾,太空垃圾會被“撞飛”,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o

21.2021年5月30日,“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升空。飛船在加速升空的過程中,

機械能(選填"增大""不變"或"減小")。地面控制中心與飛船主要是通過實現

通信聯系。

三、簡答題(本大題有2小題,每小題6分,共12分)

22.現在家中使用的電器很多,如電冰箱、洗衣機、微波爐、空調,還有收音機、電視機、

手機等,你知道哪些會發出電磁波?有什么事實支持你的說法?

23.小晶用收音機收聽中央人民廣播電臺1008kHz頻道播放的鋼琴節目,某時刻他聽到演

員彈奏頻率為440Hz的“6”音。問:

(1)在該時刻,射頻電流的頻率是多少、音頻電流的頻率是多少?

(2)此時收音機接收到空中電磁波的頻率是多少?

四、計算題(本大題有1小題,共7分)

24.圖是一臺收音機的刻度板,表明它能接收電磁波的頻率范圍。廣播電臺靠迅速變化的電

流而發射電磁波。當廣播電臺發射圖中最高頻率的電磁波時,線路中的電流方向每秒鐘變化

多少次?

五、實驗與探究題(本大題有1小題,共6分)

25.(2024山西)小亮發現進入電梯后手機信號會變弱,老師告訴小亮這是因為密閉的電梯

對手機信號有屏蔽作用。小亮想知道不同材質的密閉容器對手機信號是否都有屏蔽作用,他

設計如下實驗進行探究。

步驟一:收集紙盒、塑料盒、木盒、裝茶葉的鐵盒、鋁質飯盒和錫箔紙做成的密閉盒子。

步驟二:將一部手機分別放入密閉盒中,用另一部手機撥打該手機并記錄現象如下表。

盒子材質紙塑料木頭鐵鋁錫箔

能否打通能能能不能不能不能

步驟三:從鐵盒、鋁盒和錫箔紙盒中拿出手機,手機立刻打通。

(1)手機是用傳遞信息的。通過實驗,可得出初步結論:o

(2)過量的電磁波輻射對人體有害。小亮調查發現很多地方需要進行電磁波屏蔽,如:為

減少微波泄漏,微波爐玻璃門上安裝有致密的細金屬網;醫院CT室為防止射線泄漏,房門

用含有鉛板夾層的厚鋼板制成。根據以上信息,請你提出一個可探究的科學問題:

六、計算與綜合能力題(本大題有3小題,共14分)

26.(3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探索太空

2024年4月,神舟十八號航天員乘組入駐“天宮”空間站,此次太空之旅的“閉環水生生

態系統實驗”和“太空漫步”兩個項目研究十分引人注目。

“閉環水生生態系統實驗”項目研究中,航天員把斑馬魚放在封閉的太空魚缸里,用“金魚

藻”水生植物給魚呼吸提供氧氣,魚呼吸產生的二氧化碳和LED燈的光照為水生植物進行

光合作用提供條件。

在太空漫步可不象在地面上行走那么容易,航天員要穿上艙外航天服,穿航天服前還要穿上

一個帶有很多管子的“通風液冷服”,以便帶走艙外行走時產生的大量熱,它一般用水做輸

運能量的介質。即便如此,航天員在太空漫步還是會面臨許多阻礙,需要他們想辦法克服。

此次的項目研究,或將開啟人類太空長期生存的新紀元。

(1)航天員在空間站通過(填“電磁波”或“超聲波”)與地面聯系。

(2)為“金魚藻”進行光合作用提供光照的LED燈是一種發光二極管,它是用(填

“導體,,“絕緣體”或“半導體”)材料制成的。

(3)艙外航天服內的“通風液冷服”通常用水做輸運能量的介質,是利用了水的的

特性。

27.(6分)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中國空間站

2023年4月24日是我國第八個"中國航天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

公室共同推出了中國空間站首次慢直播節目"天宮之鏡";目前中國空間站呈現"T"字構型,

如圖所示,兩個尺寸、質量大體一致的實驗艙形成"T"字的一橫,天和核心艙作為"T"字的一

豎;中國空間站為什么選用"T"字構型?

"T"字構型結構對稱,從姿態控制、組合實驗艙體管理上都較為穩定,有利于組合體的飛行;

太陽翼"T”字構型使各部分受到的地球引力、大氣擾動等影響較為均衡,這樣空間站姿態控

制時消耗的推進劑和其它資源較少;不管空間站以何種姿勢飛行,兩對大型太陽翼都能接收

到陽光的照射,獲得高效的發電效果;兩個實驗艙的氣閘艙分別位于實驗艙的端頭,正常工

作泄壓或異常隔離時均不會對其密封艙造成影響,保持了空間站運行的安全性;

我國航天事業不斷刷新紀錄,航天科技實現跨越式發展,航天發射能力顯著提升,航天強國

建設邁出了堅實步伐;

(1)在中國空間站首次慢直播節目中,信息的傳遞主要依靠(選填"電磁波"或"超聲

波”

(2)中國空間站呈現"T"字構型后,夢天實驗艙相對于核心艙是—(選填"靜止"或"運動")

的;

(3)我國空間站為什么要采用"T"字構型?(請用簡潔的語言總結出兩條原因)

28.(5分)圖甲為部分電磁波的頻率分布示意圖。

1018頻率/Hz

紅外線Him紫外線v射線

,外-戈可見胸線

甲乙

(1)由圖可知,紫外線(選填“是”或“不是”)電磁波。它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約

為m/so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