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產5000噸調味品加工項目環評報告表_第1頁
年產5000噸調味品加工項目環評報告表_第2頁
年產5000噸調味品加工項目環評報告表_第3頁
年產5000噸調味品加工項目環評報告表_第4頁
年產5000噸調味品加工項目環評報告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十一、食品制造業,調味品、發酵制品制造146其他(單純混合、分裝的除□改建□擴建□技術改造□不予批準后再次申報項目□超五年重新審核項目□重大變動重新報批項目局/□是無德州市生態環境局樂陵分局關于印發《樂陵市科技創新智造園總樂陵市科技創新智造園園區是2021年1月樂陵市人民政府批準設立的縣級園區,位于德州市樂陵市中心城區的西側和東側兩部分,總規劃面積1064.65公頃,包括西區和東區兩部分。其中西園區發展以先進制造業為主的五金機械產業、汽車零部件產業、體育器材產業、新能源汽車產業、農副產品食品加工,以及為其配套的商貿物流產業和低污染無污染的行業為主導產業。本項目為食品制造業,污染較小,符合樂陵市科技創新智造園區的園區規劃范圍內土地包括建設用地和非建設用地,其中建設用地主要包括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設施用地(A)、工業用地(M)、水域。空間方面,根據產業分區與發展方向,打造“一軸七區”的規劃布局。“一軸”指依托挺進西路打造的溝通東西的園區空間聯動軸。“七區”包括綠色產業發展區、新興產業發展區、裝備制造產業區、物流配套服務區、體育產業發展區、產業孵化集聚區和本項目位于智能裝備制造板塊,用地性質為工業用地,符合園區功能結構規劃和用地規劃。樂陵市科技創新智造園土地使用分類文件要求符合性分析規劃范圍園區位于樂陵市中心城區的西側和東側兩部分,總規劃面積1064.65公頃,包括西區和東區兩部分,其中西區面積821.9公頃,范圍:西至開泰路,南到阜錦路,東至棗城北大街,北至史獻亭路;東區面積242.75公頃,范圍:西至渤海大街,南至潔能路,東至碧霞大街,北到齊北路。本項目位于樂陵市經濟開發區樂陵市科技創新智造園內,位于規劃區范圍內。產業定位以先進制造業為主的五金機械產業、汽車零部件產業、體育器材產業、新能源汽車產業、農副食品加工業,以及為其配套的商貿物流產業和低污染綠色低碳產業為主導產業。本項目選址位于西區,本項目為食品制造業,污染較小,符合樂陵市科技創新智造園區的產業定位。基礎設施規劃給水:園區內工業用水由樂陵市丁塢水廠提供,丁塢水廠水源由丁塢水庫直接提供,丁塢水庫設計供水能力為6.5萬m3/d。園區規劃工業用水在丁塢水庫現有的供水管網系統上進行擴建,水源不變。園區內生活用水由樂陵市龍泉水廠提供,龍泉水廠設計供水能力為5萬m3/d,主要服務范圍為樂陵市城區生活用水,供水水源為樂陵市碧霞水庫。碧霞水庫設計供水能力為8萬m3/d。本項目不開采地下水,用水由園區供水管網提供,符合。排水規劃:樂陵市科技創新智造園分東西兩個片區,東片區污水經廠區處理后排入樂陵市污水處理廠處理;西片區污水經廠區處理后排入樂陵市西部新區污水處理廠處理。實行雨污分流的排水體制。規劃清污分流,分質處理,根據廢水水質的不同采用相應的處理工藝,提高處理效率及效果。各企業污水管道原則上采用一企一管,沿園區管廊架空敷設。本項目位于樂陵市科技創新智造園西片區,本項目生活廢水經化糞池沉淀后與經隔油沉淀處理后的生產廢水一同排入市政污水管網,由樂陵市西部新區污水處理廠處理,符合。供熱:園區內熱源為樂陵杰森熱力有限公司,主要為城區冬季冬暖,不為園區工業供熱;園區的工業熱源主要由樂陵市樂源熱電有限公司提供。本項目生產過程炒制/煮制、油炸采用天然氣加熱,符合。綜上所述,項目建設符合樂陵市科技創新智造園規劃環境影制類和淘汰類,屬于允許建設項目。項目未使用國家明令禁止的淘汰類和限制類的工藝和設備,符合國家產業政策;項目取得了樂陵市行政審批服務局),本項目與《山東省環境保護條例》、《山東省深入打好藍天保衛戰行動于嚴格項目審批工作堅決防止新上“散亂污”項目的通知》、山東省新一輪序號相關要求本項目情況符合《山東省環境保護條例》1第四十五條排污單位應當采取措施,防治在生產建設或者其他活動中產生的廢氣、廢水、廢渣、醫療廢物、粉塵、惡臭氣體、放射性物質以及噪聲、振動、光輻射、電磁輻射等對環境的污染和危害,其污染排放不得超過排放標準和重點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第四十六條新建、改建、擴建建設項目,應當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文件以及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審批決定的要求建設環境保護設施、落實環境保護措施。環境保護設施應當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1.項目建設環境保護設施、落實環境染物排放滿足相關標準要求。符合《山東省深入打好藍天保衛戰行動計劃(2021—2025年)》1聚焦鋼鐵、地煉、焦化、煤電、水泥、輪胎、煤炭、化工8個重點行業,加快淘汰低效落后產能。嚴格執行質量、環保、能耗、安全等法規標準,按照《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對“淘汰類”落后生產工藝裝備和落后產品全部淘汰出清。各本項目為食品制造品、發酵制品制造,品、半固態調味品、符合市聚焦“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高風險”等行業,分類組織實施轉移、壓減、整合、關停任務液體調味料及調味油,固態調味品生產工藝為:原料→篩選→殺菌干燥→粉碎→加入鹽、糖、味精食品添加劑調配→制粒→包裝→成品;半固態調味品生產工藝為:原料→粉碎→加入耗油、醬油醋醬類、水、食鹽、味精進行調配→加入食用油進行炒制/煮制→包裝→成品;液體調味料生產工藝:原料→篩選→粉碎→加入食鹽、味精白砂糖、水調配→加入食用油炒制/煮制→包裝→成品;調味油生產工藝:原料→切菜→加入花椒、八角、香辛料、食用油等油炸→調配→灌裝→成品,無高能耗、高污染的環節。《山東省深入打好碧水保衛戰行動計劃(2021—2025年)》1繼續推進化工、有色金屬、農副食品加、印染、制革、原料藥制造、電鍍、治金等行業退城入園,提高工業園區集聚水平。指導工業園區對污水實施科學收集、分類處理,梯級循環利用工業廢水。逐步推進園區納管企業廢水一企一管、明管輸送、實時監控,統一調度”,第一時鎖定園區集中污水處理設施超標來水源頭,及時有效處理處置。大力推進生態工業園區建設,對獲得國家和省級命名的生態工業園區給予政策支持。鼓勵有全產業鏈的第三方環保服務,實現園區污水精細本項目屬于食品制造業中的其他調味品、發酵制品制造,品、半固態調味品、液體調味料及調味油,不屬于重點行業,本項目生產廢水經隔油沉淀處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網。符合化、專業化管理。《山東省深入打好凈土保衛戰行動計劃(2021—2025)》1四、加強固體廢物環境管理:深入推進生活垃圾東省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完善垃圾分類標識體系,健全垃圾分類獎勵制度。2025年年底前,各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推進生活垃圾焚燒處理等設施建設和改造提升,優化處理工藝,增強處理能力。項目固體廢物綜合理處置,生活垃圾由環衛部門統一清運,能夠妥善處理。符合《關于“兩高”項目管理有關事項的補充通知》(魯發改工業〔2023〕34號)12511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2614有機化學原料制造2521煉焦2523煤制液體燃料生產2612無機堿制造2613無機鹽制造2619其他基礎化學原料制造2621氮肥制造2622磷肥制造2911輪胎制造3011水泥制造3012石灰和石膏制造3041平板玻璃制造3071建筑陶瓷制品制造3072衛生陶瓷制品制造3110煉鐵3120煉鋼3140鐵合金冶煉3211銅冶煉3212鉛鋅冶煉3391黑色金屬鑄造3392有色金屬鑄造4411火力發電4412熱電聯產本項目屬于C1469其他調味品、發酵制品制造,不屬于“兩高”項目。符合《關于嚴格項目審批工作堅決防止新上“散亂污”項目的通知》符合性分析1新上項目必須符合國家產業政策要求,禁止采用國家公布的淘汰工藝和落后設備,不得引進耗能高、污染大、生產粗放、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項目。本項目建設符合相關產業政策要求。符合2新上項目必須符合國土空間規劃、產業發展規劃等要求,積極引導產業園區外“散亂污”整治搬遷改造企業進入產業園區或工業集聚區,并鼓勵租賃標準廠房。本項目不屬于散亂污企業行列;項目位于山東省德州市樂陵市經濟開發區開元西路北側,項目用地為工業用地。符合3新建有污染物排放的工業項目,除在安全生產等方面有特殊要求的以外,應當進入工業園區或工業集聚區。4新上項目必須嚴格執行環評審批“三掛鉤”機制和“五個不批”要求,落實“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要求。強化替代約束,涉及主要污染物排放的,必須落實區域污染物排放替代,確保增產減污;涉及煤炭消耗的,必須落實煤炭消費減量替代。本項目建設符合并嚴格落實區域污染物排放替代要符合山東省新一輪四增四減1在深入調整產業結構方面,堅決淘汰低效落后產能,嚴控重點行業新增產能,推動綠色循環低碳改造,加快培育壯大新動能。本項目為食品制造業中的其他調味品、發酵制品制造,非重點行業。符合2在深入調整能源結構方面,嚴控化石能源消費,持續壓減煤炭使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壯大清本項目主要耗能為電能、天然氣,無符合潔能源規模。消耗煤炭等高污染物燃料工藝。《德州市新一輪“四減四增”三年行動方案》1(三)淘汰低效落后產能。根據省部署要求,依據安全、環保、技術、能耗、效益標準,以鋼鐵、地煉、煤電、水泥、輪胎、煤炭、化工等行業為重點,分類組織實施轉移、壓減、整合、關停任務,加快淘汰低效落后產能。鼓勵支持鋼鐵企業實施短流程改造,到2025年,鋼鐵企業完成短流程改造,長流程鋼鐵產能原則上轉移至沿海鋼鐵基地。因國家產業政策調整無法實施的,視情況報省政府同意后作相應調整。到2022年,除特種水泥熟料和化工配套水泥熟料生產線外,2500噸/日以下的水泥熟料生產線全部整合退出。到2022年,直徑3.2米及以下水泥磨機全部整合退出。逾期未完成產能置換的水泥熟料生產線和水泥磨機,直接關停退出。到2022年,淘汰不能實現密閉式自動投料輪胎企業的煉膠機及不能實現充氮工藝的子午胎行業硫化設備。實施“散亂污”企業動態清零,按照“發現一起、處置一起”的原則,實施分類整治。各縣(市、區)要制定實施方案,重點圍繞再生橡膠、廢舊塑料再生、磚瓦、石灰、石膏等行業,對生產工藝裝備進行篩查,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和程序要求,推動低效落后產能退出。本項目屬于調味不屬于左述行業。符合2四)嚴控重點行業新增產能。重大項目建設,必須首先滿足環境質量“只能更好,不能變壞”的底線,嚴格落實污染物排放“減量替代是原則,等量替代是例外”的總量控制剛性要求。(市生態環境局牽頭)按照國家相關產業政策,深入實“上高壓低”“上整壓散”。對鋼鐵、地煉、焦化、煤電、水泥、輪胎、平板玻璃等重點行業,嚴格執行產能置換要求。嚴格執行國家煤化工、鐵合金等行業產能控制或產能置換辦法。“兩高”項目建設做到產能減量、能耗減量、煤炭減量、碳排放減量和常規污染物減量等“五個減量”,新建項目要按照規定實施減量替代,不符合要求的高耗能、高排放項目要堅決拿下來。嚴禁新增水泥熟料、粉磨產能,嚴禁省外水泥熟料、粉磨、焦化產能轉入我市。本項目屬于調味不屬于左述行業,項目嚴格落實項目產生的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廢氣實行污染物排放總量指標2倍削減替代。符合3(七)嚴控化石能源消費。嚴控能源消費總量,在滿足全社會能源需求的前提下,持續推進煤炭消費壓減,增加清潔能源供給,加大清潔能源替代力度,進一步控制化石能源消費,逐步實現新增能源需求主要由清潔能源供給。到2023年,全市化石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在1800萬噸標準煤以內,非化石能源消費總量力爭達到335萬噸標本項目生產過程不使用煤,采用清潔能源天然氣。符合準煤以上;煤炭消費總量壓減6%以上,煤炭消費占能源消費比重下降5個百分點4(八)擴大城市集中供熱范圍。圍繞實現城市清潔取暖基本全覆蓋的發展目標,完善供熱管網布局和建設,加快集中供熱向城市郊區延伸。在積極發展集中供熱為主的基礎上,在城市規劃新區和熱力管網難以覆蓋的片區大力發展區域性清潔供暖,在集中供暖難以覆蓋的城中村、城鄉結合部因地制宜推進煤改氣、煤改電等分散清潔取暖。加強集中供熱熱源和配套管網建設,支持跨區聯片熱電聯產項目建設,以熱水為供熱介質的熱電聯產項目,20公里供熱半徑內原則上不再另行規劃建設抽凝熱電聯產機組;以蒸汽為供熱介質的熱電聯產項目,10公里供熱半徑內原則上不再另行規劃建設其他熱源點。本項目不涉及供符合項目位于山東省德州市樂陵市經濟開發區開元西路北側,依據2021年6(德政字〔2021〕19號)及德州市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辦公室關于印發《德州市“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方案2022年度更新內容》的通知(德環),德州市生態保護紅線主導功能為生物多樣性保護以及防風固沙,主要為編號要素面積(km2)YS3714811110032兩河三堤地方級濕地自然公園周邊區域0.19YS3714811110033德州馬頰河地方級濕地自然公園(試點)2.76YS3714811110034丁塢水庫YS3714811110035馬頰河YS3714811110036山東躍馬河國家濕地自然公園(試點)YS3714811110037楊安鎮水庫YS3714811110038躍豐河0.52指在生態保護紅線的基礎上,按照“應劃則劃”的原則劃定一般生態空未納入生態保護紅線的森林公園、濕地公園、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以及擬劃定的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公園綠地、公益林,除此之外還包括評價確定的項目位于山東省德州市樂陵市經濟開發區開元西路北側,不屬于森林公園、濕地公園、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擬劃定的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公園綠地、公益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極重要區、重要區及生態環境極敏感區、根據《德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德州市“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方案的通知》(德政字〔2021〕19號)及德州市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辦公室關于印發《德州市“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方案2022年度更新內容》的通知(德環委辦字〔2023〕8號)文件要求,對管控分區及管控單元管控要求符合性分析大氣環境樂陵經濟開發區工業區大氣環境高排放重點管控區1.執行《區域性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DB37/2376-2019)規定的重點控制區標準。該區域為大氣環境存量污染源重點治理和新增污染源嚴格管控區域,根據區域產業性質和污染排放特征實施重點減排。控制工業園及產業聚集區發展規模,嚴格控制“兩高”項目建設(按照山東省“兩高”項目管理名錄確定建設項目新增主要污染物總量指標原則上實施二倍量替代”(按魯環發[2019]132號要求執行持續降低園區內污染物排放總量。新上天然氣鍋爐配套低氮燃燒設施。嚴格同時”、在線監測和排污許可等環保制度。本項目不屬于“兩高一資”項目,經采取污染防治措施后污染物達標排物總量指標原則上實施格落實環保制度。水環境郭家街道控制單元/躍馬河水環境一般管控區控制高耗水工業項目建設。依法淘汰落后產能,完成國家、省下達的年度淘汰落后產能任務目標,鼓勵企業主動開展計劃外淘汰。全面排查裝備水平低、環保設施差的小型工業企業,依法全部取締不符合產業政策的小型造紙、制革、印染、染料、顏料、電鍍、農藥、化工、煉油、廢舊塑料再生等嚴重污染水環境的生產項目。項目不屬于高耗水項目項目符合產業政策且不屬于重污染水環境的生產項目,符合。土壤環境//建設用地風險管控嚴格執行《工礦用地土壤環境管理辦法(試行)》和《污染地塊土壤環境管理辦法標明企業的特征污染物。企業承諾建標注地塊內明企業的特合。管控區管控要求符合性分析能源資源利用上線一般管控區“禁燃區”范圍內,禁止銷售、燃用高污染燃料;禁止新(擴、改)建燃用高污染燃料的項目;現有高污染燃料燃用設施,除用于城市集中供熱外,有關單位和個人應當在規定的期限內改用天逐步取締熱電聯產供熱管網覆蓋范圍內的供熱鍋爐、工業蒸汽鍋爐及各種洗浴鍋爐,推進熱電聯產和集中供熱。項目使用電,屬于清潔能源,符合。水資源利用上線——堅持‘四水四定’原則,統籌生產、生活、生態用水,統籌全市地表水等各類水資源,優先保證生活用水,合理安排農業用水和工業用水,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嚴格落實水資源雙控制度,把水資源作為最大的剛性約束,加強水資源的開發利用管理,制定水資源綜合利用規劃,明確控制目標。控制高耗水產業發展和高耗水工業項目建設,加強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節水審查,嚴格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審查把關;積極開展再生水利用,提高再生水利用率。項目生產過程中耗水量3300m3/a,部分水源來自市政管網,部分水源為外購純水,不屬于水耗大的項目,生產廢水經隔油沉淀處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網,符合。地下水資源管控分區深層承壓水禁采區、淺層地下水部分限采嚴格按照省水利廳劃分的德州市地下水超采區情況,對我市的超采區進行治理。德州市全市屬于深層承壓水禁采區,武城縣、夏津縣、樂陵市、寧津縣部分地區同時屬于淺層地下水限采區。項目不使用地下水,符合。土地資源利用上線——德州市土地資源具體要求按照發布后的《德州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相應要求執行。項目利用現有車間進行生產不新增建設用地,符合。根據《山東省建設用地控制標準(2019年版)》的要求,國家級開發區投資強度不低于280萬元/畝,省級開發區投資強度不低于160萬元/畝。本項目位于德州市樂陵市高新技術產業園,屬于省級產業園區,投資強度為165.46萬元/畝—10—管控類別管控要求本項目情況符合空間布局約束禁止開發建設活動的要求1、禁止新建國家《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規定的限制類和淘汰類工藝、技術、裝備及產品的生產項目。2、禁止新建光氣生產項目(不含延長產業鏈項目)。3、禁止新建有色金屬冶煉項目(不含壓延加工)。4、禁止新建再生鉛項目。5、禁止新建石棉制品項目。6、禁止開采深層地下水的取水項目(飲用水按照相關要求執行)。7、禁止新建石灰窯、粘土磚瓦窯項目。8、禁止鋼鐵、平板玻璃、水泥(含熟料生產和粉磨站,資源綜合利用除外)、鑄造、生活垃圾填埋(含擴建)等行業新增產能項目(生活垃圾焚燒處置產生的飛灰填埋場除外,但應符合相應規劃)。9、禁止新建、改建(新增設備和產能)及擴建不符合國家和省有關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的行業規劃和布局的生產項目。10、禁止新(擴)建集中處置焚燒設施(年危險廢物產生量大于5000噸的企業自建配套焚燒設施除外)和填埋場項目;對于其他已建及在建的危險廢物利用處置能力接近飽和或過剩的危險廢物類別,禁止新(擴)建該類別危險廢物利用處置設施項目。11、禁止新(擴)建廢礦物油綜合利用項目。項目屬于食品制造業中的其他調造,不屬禁止行業。符合限制開發敏感區域限制開發建設活動的要求:1、集中式供水的飲用水地表水源地、地下水源地及為地表水源地輸水的引黃、引江河道范圍內進行開發建設,執項目位于山東省德州市樂陵市經濟開發區開元西符合—11—建設活動的要求行《德州市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分方案》《山東省灌區管理辦法》中相關規定。其中,飲用水地表水源一級保護區禁止新建、擴建與供水設施和保護水源無關的建設項目;在飲用水水源二級保護區內,禁止新建、改建、擴建排放污染物的建設項目。2、南水北調工程管理范圍和保護范圍內進行開發建設,執行《山東省南水北調條例》《山東省南水北調工程沿線區域水污染防治條例》相關規定。3、漳衛新河、馬頰河、德惠新河、徒駭河干流禁止新設入河排污口,嚴格控制改設、擴建入河排污口,潘莊引黃干渠、李家岸引黃干渠、引徒總干、七一河、六五河等引黃、引江河道以及其他具有引黃、引江功能的河道均禁止設置排污口,其他河流限制新設入河排污口,必須設置的須經行政主管部門批準。加強對主要河流及岸線的管理和保護,河道兩側管理和保護區范圍內進行開發建設,執行《德州市河道管理辦法》中相關規定。其中,在河道管理范圍內進行建設活動須經主管部門批準同意,在保護范圍內進行建設活動須征求主管部門意見。4、加強對黃河的保護,沿黃區域開發建設須滿足相應管理和保護要求。5、加強對大運河的保護(包括衛運河、南運河)。在大運河核心監控區進行建設,必須符合《山東省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實施規劃》。大運河遺產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內進行開發建設,執行《大運河山東省德州段遺產保護規劃》《關于進一步加強大運河(德州段)遺產保護管理和開發利用的通知》中相關規定,實行建設項目遺產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和項目申報審批制度。未經文物部門批準實施的項目,一律不予審批。除依法批準的防洪、航道疏浚、水工設制開發區建設項—12—施維護、輸水河道等關系國計民生的重點工程外,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在大運河遺產保護規劃范圍內進行破壞大運河遺產本體的工程建設。6、國家級森林公園規劃范圍內進行開發建設,執行《國家級森林公園管理辦法》中相關規定,嚴格按照總體規劃要求進行,同時須經森林公園主管部門批準同意。省級及以下森林公園執行《森林公園管理辦法》《山東省森林資源管理條例》等相關規定,已編制總體規劃的應按照總體規劃要求進行建設,其他有具體管理要求的可在要求范圍內進行,并經主管部門或管理部門批準同意。未列入生態紅線但具有保護意義的大型集中林地、森林公園等區域應加強管理和保護,禁止工業項目建設。7、濕地自然保護區、濕地公園、濕地保護小區等濕地保護范圍內或規劃范圍內進行開發建設,執行《德州市濕地保護條例》,須符合總體規劃要求或管理要求,其中濕地自然保護區的建設活動應符合法律、法規等相關管理要求,實行分區管理的濕地公園其建設活動應符合分區管理要求,各種建設活動須經主管部門批準同意。8、風景名勝區內進行開發建設,執行《山東省風景名勝區條例》中相關規定,禁止進行條例明確禁止的行為,進行條例禁止范圍外的建設活動,應當經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審核同意,重大建設工程,在報經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審核前,應報相應級別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核準。9、國家級、省級、市級、縣級等各級文物保護單位,在保護范圍內和建設控制地帶禁止進行開發建設,執行《山東省文物保護條例》《德州市文物保護條例》中相關規定,開發建設工程應根據文物保護單位的級別報相應的文物行—13—政部門批準。10、嚴格遵守《基本農田保護條例》,已劃定的永久基本農田實行嚴格保護,確保其面積不減少、土壤環境質量不下降。嚴格控制在優先保護類耕地集中區域新建有色金屬冶煉、石油加工、化工、煤炭、聚氯乙烯、醫藥、焦化、電鍍、制革、鉛蓄電池制造、危險廢物處置、加油站等排放重金屬、持久性有機物和揮發性有機物的項目。11、水土流失重點預防區和重點治理區內進行開發建設,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中相關規定。12、沙化土地范圍內進行開發建設,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沙治沙法》《全國防沙治沙規劃》中相關規定。13、各縣、市、區劃定的限養區內禁止擴大養殖規模,禁養區范圍內禁止新、改、擴建各類畜禽養殖項目;德州市劃定的水產禁養區內禁止進行人工水產養殖,限養區禁止一切設施性、投餌性、施肥性漁業養殖生產。14、落實并執行《德州市城市總體規劃》《德州市新型城鎮化規劃》(2021-2035年)及各縣、市城市總體規劃中區域管控要求,特別是生態和產業布局要求。15、在限制要求中,確需實施的公共交通、醫療衛生、民生保障及基礎設施等建設活動須經主管部門批復同意。限制開發建設活動的要求工業項目限制開發建設的要求:1、新建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工業煙粉塵、揮發性有機物的項目,新增污染物原則上實行區域污染物排放倍量替代(按魯環發[2019]132號要求執行),確保增產減污。省委、省政府確定的新舊動能轉換重大項目和省“雙招雙引”十強產業中的重點項目,按照“減量替代是原則,等量替代是例外”的要求進行管理。2、涉及通航、漁業水域的,其環境影項目污染物可達染物實行倍量替代原則;C1469限制建設類項目、符合—14—響評價文件在審批時,應當征求相應主管部門的意見;限制高耗水、高污染排放、產生有毒有害物質的建設項目,對制漿造紙、焦化、氮肥、印染、農副食品加工、原料藥制造、制革、農藥、電鍍等重點行業,實行新(改、擴)建項目主要污染物排放等量或減量置換。3、嚴格控制新建危險化學品項目,嚴格限制新建劇毒化學品項目,嚴把危險化學品建設項目‘三同時’審查許可關,對不符合安全生產條件和產業發展規劃的新建項目一律不予批準。未建立健全安全生產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體系,安全生產得不到有效保障的危險品生產項目,不得新建、改建、擴建。控制化工項目建設,新建化工項目執行山東省人民政府、山東省化工產業安全生產轉型升級專項行動領導小組要求及《山東省化工行業投資項目管理規定》《德州市化工園區管理辦法》《山東省專業化工園區認定管理辦法》中相關規定。在省政府認定的化工園區、專業化工園區和重點監控點等實施的化工項目須滿足園區審查的規劃環評要求。禁止新建固定投資額低于3億元(不含土地費用)生產危險化學品的化工項目(危險化學品見《危險化學品目錄》),列入國家《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和《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鼓勵類以及搬遷入園項目除外。4、淘汰落后動能,落實能耗雙控,嚴控‘兩高’項目建設,新建‘兩高’項目須滿足‘五個減量替代’要求,確保煤炭消費只減不增、‘兩高’行業能耗只減不增。有效提高‘兩高’行業信息化精準化監管水平。5、嚴格落實水資源雙控制度,控制高耗水產業發展和高耗水項目建設,加強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水審查,嚴格建設發區建設活動的工序產生的顆粒物經布袋除塵器處理后經15m高排氣筒DA001排放;炒制/煮制/油炸工序產生的油煙經集氣罩收集后進入4套油煙凈化器處理后經2根高于排氣筒所在或所附建筑物頂1.5m的排氣筒DA002、DA003廢氣無法收集無組織排放。—15—項目水資源論證審查把關。6、碳素、印染、鉛蓄電池、皮革鞣制、電鍍、廢棄電器電子產品集中處理等行業及其他涉及重金屬的新上項目原則上應進入國務院和省級政府批準設立的經濟開發區、高新技術開發區等開發區。其他新建污染較重的建設項目原則上只能在國務院和省級政府批準設立的經濟開發區、高新技術開發區等開發區(包括其相鄰管理區域)建設,一般不得在鄉鎮工業園區或工業集中區建設,具體包括:制漿紙漿、溶解漿、纖維漿等制造;化纖(除單純紡絲外);人造革、發泡膠等塑料制品制造;羊絨及羊毛清洗;大豆蛋白;玉米淀粉、味精、檸檬酸、賴氨酸制造;有提煉工藝的中成藥制造、中藥飲片加工;太陽能電池片;含鈍化工藝的熱鍍鋅;專業實驗室(P3、P4生物安全實驗室;轉基因實驗室);含醫藥、化工類等專業中試內容的研發基地;防水建筑材料制造等。7、新(改、擴)建耗煤項目執行《山東省耗煤項目煤炭消費減量替代管理辦法》中相關規定,須取得投資主管部門核定同意的煤炭消費減量替代方案,其中,新上燃煤發電項目須取得市級及以上煤炭消費總量控制部門出具的審查意見;全市區域內禁止燃燒煤矸石等高硫燃料;高污染燃料禁燃區內禁止建設燃燒高污染燃料的工業鍋爐(集中供熱除外);經濟開發區、工業園區、高新區等集中供熱、供汽管網覆蓋范圍內,禁止新建、改建、擴建燃煤鍋爐;全市禁止新上35t/h以下燃煤鍋爐。8、新建涉高VOCs排放的建設項目,即石化、化工、包裝印刷、工業涂裝等重點行業及其他工業行業VOCs排放量大、排放強度高的新建項目應進入園區。嚴格涉VOCs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16—價,新(改、擴)建涉VOCs排放項目,應從源頭加強控制,使用低(無)VOCs含量的原輔材料,加強廢氣收集,安裝高效治理設施。9、新、改、擴建有色金屬冶煉(銅冶煉、金冶煉、鉛鋅冶煉等)、鉛蓄電池鍍)、化學原料和化學品制造(聚氯乙烯)等涉重金屬重點行業建設項目(不包括電子及新材料工業項目以及不列入重金屬總量管理的生活垃圾及危廢焚燒項目實施重金屬排放量“等量置換”或“減量置換”,涉重金屬重點行業企業落實減排措施和工程削減的重金屬污染物排放量,經監測并可核實的,可作為涉重金屬行業新、改、擴建企業重金屬污染物排放總量的來源。無明確具體總量來源的,不得批準相關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禁止在土壤重金屬質量超標區域、群眾反映強烈的重金屬污染區域、土壤污染防治目標責任書有關重金屬減排任務考核不合格區域建設增加重金屬污染物排放的項目。10、禁止企業獨自新建燃料類煤氣發生爐,集中使用煤氣發生爐、暫不具備改用天然氣條件的工業園區應建設統一的清潔煤制氣中心。11、控制碳排放總量,嚴格控制“兩高”項目建設,高耗能、高排放建設項目應滿足《山東省高耗能高排放建設項目碳排放減量替代辦法(試行)》要求。開展二氧化碳排放達峰行動,深入推進綠色低碳發展,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能源體系,深化工業領域綠色低碳轉型,推動建筑領域綠色低碳建設,推進低碳交通運輸體系構建。12、符合城市規劃要求的鄉鎮及街道應設立工業園區或工業集中區,新建工業項目應進入工業園區或工業集中區,現有工業企業應逐步向工業園區或工業—17—集中區搬遷。不符合空間布局要求活動的退出要求逐步調整退出(退出地方、退出產能1、位于生態紅線區域、飲用水水源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南水北調工程核心保護區及重點保護區等敏感區域,不符合區域定位和相關規定的企業,通過搬遷入園、限期整改等措施進行整頓,逾期整改不到位的企業予以關閉退出。2、未按規定進入省政府公布的化工園區、專業化工園區,也未列入重點監控點,經山東省化工生產企業評級評價結果為“差”的化工企業,限期整改,逾期整改不到位的企業予以關閉退出。不在化工園區、專業化工園區、重點監控點區域的重點化工項目,不符合安全和衛生防護距離要求的,必須搬遷入園。3、對無項目核準備案、建設用地、規劃、環評、安評等法定手續的企業,由有關部門依法限期整改,逾期未整改的予以關閉退出。4、城市建成區內及主要人口密集區周邊石化、鋼鐵、火電、水泥、危險廢物經營處置等重污染企業應搬遷。2025年,城鎮人口密集區現有不符合安全和衛生防護距離要求的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就地改造達標、搬遷進入規范化工園區或關閉退出。5、淘汰《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中淘汰類工藝、技術、裝備及產品。6、落實《關于進一步加強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關閉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企業。7、淘汰不達標工業爐窯,逐步取締燃煤熱風爐,淘汰熱電聯產供熱管網覆蓋范圍內的燃煤加熱、烘干爐(窯);淘汰爐膛直徑3米(不含)以下燃料類煤氣發生爐;對熱效率低下、敞開未封閉,裝備簡易落后、自動化程度低,無組織排放突出,以及無治理設施或治理設施工藝落后等嚴重污染環境的工業爐窯,項目不涉及左側所述內容。符合—18—責令停業關閉。8、優化燃煤機組發電組合,提升高效大容量機組發電利用率,減少低效機組運行時間。逐步推進現役燃煤發電機組改造,加大落后機組淘汰力度,除所在地區唯一、不可替代民生熱源機組外,逐步關停單機容量30萬千瓦以下燃煤機組及配套鍋爐。9、加強監管工業用地控制線范圍以外區域已建排放重金屬污染物的項目,逐步實施搬遷、轉產、轉型。10、2022年年底,陽煤平原化工完成產業升級搬遷改造一期建設項目,2025年底前完成二期建設項目,淘汰現有100萬噸落后工藝的氨醇裝置。污染物排放管控允許排放量要求大氣污染物允許排放要求:1、2025年:區域內相比2017年,SO2削減比例不低于12.9%;NOx削減比例不23.6%;PM2.5削減比例不低于15.1%;VOCs削減比例不低于18.0%;NH3削減比例不低于10.6%。2、2035年:區域內SO2削減比例不低于26.2%;NOx削減比例不低于37.9%;PM10削減比例不低于47.9%;PM2.5削減比例不低于30.7%;VOCs削減比例不低于36.7%;NH3削減比例不低于21.5%。水環境污染物允許排放量要求:3、2025年:區域內總氮最大允許排放量為322.99噸;總磷最大允許排放量為64.58噸。4、2035年:區域內總氮最大允許排放量為305.41噸;總磷最大允許排放量為61.08噸。項目產生的廢氣滿足相關標準要糞池沉淀后與經隔油沉淀處理后的生產廢水一同排入樂陵市西部新區污水處理廠后排入躍馬河。符合現有源提標升1、工業爐窯升級改造,執行《工業爐窯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方案》《山東省工業爐窯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實施方案》中相關規定。進行燃料清潔能源替代對,以煤、石油焦、渣油、重油等為燃料的工業爐窯,加快使用清潔低碳能源以及項目不屬于左側所列行業。符合—19—級改造利用工廠余熱、電廠熱力等進行替代;禁止摻燒高硫石油焦(硫含量大于3%加快推動鑄造(10噸/小時及以下)、巖棉等行業沖天爐改為電爐。2、工業爐窯全面達標排放,加大熱殘極冷卻過程無組織排放治理力度,建設封閉高效的煙氣收集系統,實現殘極冷卻煙氣有效處理;逐步取消平板玻璃、建筑陶瓷企業脫硫脫硝旁路或設置備用脫硫脫硝設施;鼓勵水泥企業實施全流程污染深度治理。現有工業爐窯和新建工業爐窯項目除應執行《工業窯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DB37/2375-2019)外,還應按規定達到國家標準中特別排放限值。鑄造行業燒結、高爐工序污染物排放控制按照鋼鐵行業相關標準要求執行。3、鋼鐵行業升級改造,執行《山東省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實施方案》《關于加快六大高耗能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中相關規定,推動現有(含新建和搬遷)鋼鐵企業超低排放改造,確保大氣污染物有組織排放、無組織排放符合特別排放限值要求;鋼鐵冶煉流程進一步優化。4、加快焦化行業、水泥行業升級改造,到2023年9月前完成超低排放改造。5、化工行業升級改造,執行《關于加快六大高耗能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中相關規定,合成氨和尿素產能控制在現有水平,潔凈煤氣化占合成氨總產能的比重提高到90%左右,固定床氣化爐淘汰率達到90%以上,尿素生產企業固定床氣化爐全部予以淘汰,氮肥行業基本實現第三代潔凈煤氣化,煤氣化制氨和精細化學品工藝達到國際先年,氯堿行業電解單元噸堿能耗強度由360千克標準煤下降到325千克標準煤,對能耗達不到標準的電解槽予以淘汰,確保行業能耗總量減少10%左右;液氯就地消化率提高到85%以上,顯著降低液氯道路運輸安全風險;燒堿電解裝備技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膜極距改造率達到100%。6、涉揮發性有機物行業升級改造,執行《山東省涉揮發性有機物企業分行業治理指導意見》等相關規定,石化、化工、工業涂裝、包裝印刷等重點行業推行源頭替代、加強過程控制和末端治理,新、改、擴建工業涂裝、包裝印刷等含VOCs原輔材料使用的項目,原則上使用低(無)VOCs含量產品。現有高VOCs含量產品生產企業要加快產品升級轉型,提高水性、高固體分、無溶劑、粉末等低VOCs含量產品的比重。加大重點行業低VOCs含量原輔材料的源頭替代力度。加強揮發性有機物(VOCs)廢氣收集與治理,建設有效的廢氣收集系統和VOCs處理設施,所有涉VOCs排放企業應全面執行《揮發性有機物無組織排放控制標準》(GB37822),重點排放源確保VOCs處理效率均達到80%以上,確保VOCs達標排放。7、涉重金屬重點行業企業升級改造,執行《土壤污染防治計劃》《關于加強涉重金屬行業污染防控的意見》《山東省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中相關規定,推進化工、焦化、電鍍、制革、鉛蓄電池制造、聚氯乙烯(電石法工藝使用含汞催化劑)等涉重金屬重點行業實施清潔生產技術改造。環境風險控制聯防聯控要求1、建立自然資源(規劃)、發改、工信、住建、交通運輸、生態環境、公安、應急等部門間的信息溝通機制,實行聯動監管。2、與山東省濟南市、聊城市、濱州市及河北省衡水市、滄州市等城市建立統一的空氣重污染預警會商和應急聯動項目建立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隱患控體系和長效監管機制。符合—21—協調機制,逐步實現預警分級標準、應急措施力度的統一,共同提前采取措施,應對區域性、大范圍重污染天氣,最大限度減緩不利擴散條件下污染物的累積速度,有效遏制污染程度,保障公眾健康。以大氣污染聯防聯控為重點,針對跨區域環境污染等問題組織環保執法力量開展聯合執法、跨區域執法、交叉執法,共同打擊違法排污行動。針對可能對區域大氣環境產生重大影響的重點行業規劃、園區建設規劃和重大工程項目進行會商。3、加強風險源監管,完善應急管理體系,通過智能化利用環境應急值守、風險隱患排查治理、風險源管理、事故應急指揮等模塊全面提高環保部門應急管理、風險防控和應急處置工作水平,有效預防各類環境事件。4、合理布局,嚴格管控高環境風險項目特別是高環境風險工業項目建設。5、加強對危險化學品及危廢暫存、運輸、處置或利用的管理,最大限度控制環境風險的產生。6、化工園區嚴格按照《山東省化工園區管理辦法(試行)》(魯工信化工〔2020〕141號)具體要求執行,推進化工園區安全生產和環境管理信息化智能平臺建設,實現對園區內企業、重點場所、重大污染源、重大危險源和基礎設施實行風險監控預警。各鄉鎮現有的具有風險的化工企業,禁止進行改建和擴建,并加強監管力度。7、建立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隱患排查制度、風險防控體系和長效監管機制。加強對化工、農藥等類型企業(包括已經停產)場地土壤污染環境風險的防控力度。資源利用效率水資源1、統籌全市地表水等各類水資源,優先保證生活用水,合理安排農業用水和工業用水,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本項目生產耗水生產廢水經隔油符合要求利用總量要求度,把水資源作為最大的剛性約束,加強水資源的開發利用管理。積極開展再生水利用,提高再生水利用率。嚴格落實水資源雙控制度,健全市縣行政區域規劃期及年度用水總量、用水強度控制指標體系,縣級以上行政區制定年度用水控制目標,規模以上用水戶實行計劃用水。2、根據水資源承載能力合理規劃區域發展和產業布局。控制高耗水行業發展和高耗水工業項目建設,加強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節水審查,嚴格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審查把關。3、創新水權交易措施,用好財稅杠桿,實施水價綜合改革,倒逼提升節水效4、到2025年,萬元GDP用水量比2020年下降10%以上;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達到0.6381左右。到2035年,萬元GDP用水量比2020年下降21%以上;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達到0.6411左右。加強水資源利用管控,對于城鎮建設和生活用水:1、深入推進城市建成區雨污分流,建設雨水收集、調蓄、利用設施;2、在具備條件的城鎮污水處理廠排污口下游建設水質深度凈化工程,完善再生水利用的基礎設施和政策措施,提高再生水利用率,城市建成區景觀綠化、市政清潔等原則上應使用再生水;3、引導和推動合同節水管理,實行節水獎勵補貼制度;4、以學校、醫院、景區、體育館等為重點,開展節水改造,普及節水器具;5、加強公共供水系統運行監督管理,健全管網檢漏機制,推進老舊破損管網更新改造。對于農業用水:1、堅持因水施種,降低農業水耗;沉淀處理后排入屬于水耗較大的工業項目。2、積極推廣水肥一體化和測墑灌溉;3、推行農業灌溉超定額累進加價制度,建立農業用水精準補貼和節水獎勵機制;4、大中型養殖場推行節水改造,普及節水型養殖方式。對于工業用水:1、嚴控工業項目新鮮水使用量,新建主要耗水工業項目應優先使用再生水;2、推廣高效冷卻、洗滌、循環用水、再生水利用、高耗水工藝替代等先進節水工藝,在主要高耗水行業開展水效領跑者引領行動,推進工業廢水資源化利用;3、加強水資源管控,區域黃河干流水資源超載地區銷號前原則暫停新增以黃河水為水源的取水許可。資源利用效率要求地下水開采要求1、實行總量與水位雙調控制度,區域內取用地下水總量已達到或超過控制指標的地區,暫停審批其建設項目新增取用地下水。在地下水超采區內,除居民生活用水與應急供水外,嚴禁新增地下水取水量。在超采區內確需取用地下水的,要在現有地下水開采總量控制指標內調劑解決,并逐步削減地下水開采量。2、對區域內具備使用再生水條件但未充分利用的鋼鐵、火電、化工、制漿造紙、印染等項目,不得批準其新增取用地下水。3、深層地下水:深層承壓水超采區全部劃為禁采區,現狀深層承壓水開采井要結合替代水源建設逐步封停。逐步關停非生活用水和部分有水源替代條件的深層承壓水開采井,2025年前全部關停深層承壓水開采井(飲用水按照相關要求執行)。4、淺層地下水:淺層地下水超采區全部劃定為限采區,超采區內工業公共供水管網內淺層地下水分期全部封填。工項目不開采地下符合業公共供水管網外應逐步關停;農業公共供水管網覆蓋地區的自備井要分期全部封填,井灌區主要通過節水灌溉、地表水源替代等措施壓減地下水開采量,農灌機井不要求封填,作為干旱年份的備用水源以確保糧食安全。能源利用總量及效率要求1、限制高耗能項目特別是高耗能工業項目建設,嚴格控制新增煤耗項目,新(改、擴)建耗煤項目須取得煤炭消費總量控制部門出具的審查意見。2、按照能源消費強度和消費總量“雙控”機制要求,制定實施全市煤炭消費壓減工作方案,完成省定減壓任務。3、各類工業園區與工業集中區應實施熱電聯產或集中供熱改造,全面取消分散的自備燃煤鍋爐。在供熱供氣管網覆蓋不到的其他地區,應使用清潔能源。4、逐步提高城鎮建成區集中供暖率,減少散煤消耗量。5、堅決淘汰落后產能,落實能耗雙控措施,嚴控‘兩高’項目建設,嚴格執行‘五個減量替代’,全市煤炭消耗量只減不增,‘兩高’行業能耗只減不增。項目生產過程不使用煤。符合禁燃區要求1、各縣市區根據實際情況及時調整公布本行政區域高污染燃料禁燃區。2、各縣市區調整劃定的禁燃區應明確管理要求,禁燃區內禁止生產和銷售高污染燃料。3、各縣市區禁燃區內禁止新建、擴建、改建使用高污染燃料的項目。項目位于山東省德州市樂陵市經濟開發區開元西于使用高污染燃料的項目。符合土地資源1、制定建設項目特別是工業項目土地建設投資強度等限制要求,提高土地利用率。推廣共享工廠、共享車間。2、推進工業園區或工業集中區建設,鄉鎮及街道新等新建工業項目應進入工業園區或工業集中區,現有工業企業應逐步向工業園區或工業集中區搬遷,以提高建設用地利用率。項目位于山東省德州市樂陵市經濟開發區開元西總體規劃及園區合土地利用整體規劃要求。符合環境管控單元編碼ZH37148120003環境管控單元名稱樂陵經濟開發區工業區行政區劃山東省德州市樂陵市管控單元分類重點管控單元方面相關要求符合性分析空間布局約束1.執行全市空間布局約束空間準入要求。2.躍馬河濕地公園保護范圍內不得進行與管理維護無關的建設活動。3.滿足開發區規劃環評產業準入要求。4.控制電鍍行業工業項目建設,禁止印染、制漿造紙、制革等工業項目建設,限制廢氣污染物、廢水污染物排放較大的工業項目建設,禁止機制砂、機制石子項目建設。5.控制高耗水、高耗能(特別是煤炭)工業項項目符合空間布局和產業準入要求,符合污染物排放管控1.執行《區域性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DB37/2376)(包括有分區要求的行業標準)規定的重點控制區排放標準。2.嚴格控制VOCs排放重點行業新增污染物排放量,單元內涉及揮發性有機物排放的行業應嚴格遵守山東省地方標準《揮發性有機物排放標準》(DB37/2801)。涉VOCs企業無組織排放控制執行《揮發性有機物無組織排放控制標準(GB37822)》。工業涂裝等行業執行《山東省涉揮發性有機物企業分行業治理指導意見》,推行源頭替代、加強過程控制和末端治理,加強揮發性有機物(VOCs)廢氣收集與治理,建設有效的廢氣收集系統和VOCs處理設施。重點排放源VOCs處理效率達到80%以上。3.執行《流域水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第4部分:海河流域》標準。排入集中污水處理設施的工業企業,所排廢水經預處理后須達到集中處理要求。對影響集中污水處理設施出水穩定達標的企業進行生產工藝和污染治理設施升級改造,確保集中污水處理設施出水穩定達標。項目污染物排放嚴格執行相關標準,符合環境風險防控1.建立健全環境風險管控體系,編制應急預案,建設環境應急管理機構、專職環境救援機構;按照應急預案要求組織演練。2.涉及有毒有害氣體的企業應制定并落實監測計劃,開發區應具備相應的自行監測能力。3.按照應急預案要求配置污染物攔截、處置等應急物資。4.環境高風險企業(《突發環境事件風險評估報告》中風險等級為較大或重大的企業)應向保險公司投保環境污染責任保險。主動公開生態環境相關信息。5.開發區內企業存在生產、儲存裝置與學校、醫院、居民集中區等敏感點的距離應當符合安環評要求項目建立健全環境風險管環境應急管環境救援機預案要求組全、衛生防護等有關要求。危險化學品生產和儲存裝置安全防護距離測算參考《危險化學品生產和儲存裝置外部安全防護距離確定方法》(GB/T37243)。6.對從業和管理人員進行環境和安全專業教育,提高環境防控和安全意識以及技術素養,形成與園區環境和安全風險相匹配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資源開發效率要求1.現有高耗水行業水資源消耗強度和污染物排放水平應要達到國內同行先進水平,落后工藝限期進行升級改造。2.推進重點企業清潔生產審核。3.提高節水型企業比例,提高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提高再生水利用率,降低萬元工業增加值新鮮水消耗量。4.開展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園區建設。項目用水合理,符合項目位于山東省德州市樂陵市經濟開發區開元西路北側,根據城市總體止用地項目目錄》(2012年本)和《限制用地項目目錄》(2012年本)中規定的項目,也不屬于《山東省禁止限制供地項目目錄》和《山東省建設用地項目位于山東省德州市樂陵市經濟開發區開元西路北側,具體選址合理項目分析條件結論土地利用分析項目位于山東省德州市樂陵市經濟開發區開元西路北側,符合土地利用整體規劃要求符合供水供電排水項目所在地配套完善的供水管網、供電設施符合交通運輸項目廠界南側緊鄰開元西路,廠界西側緊鄰德源北大街,交通運輸便利,地理位置優越符合環境敏感點距離項目最近的敏感保護目標為西南側133米的大業錦繡名苑,項目各污染物經采取治理措施后對其影響較小。符合外界環境對項項目周圍主要為道路及一般企業,無大的污染源。項目對外界環境要求不高。因此,周圍環境對項目影響不大。符合項目對外界環境影響篩選、粉碎工序產生的顆粒物經布袋除塵器處理后經15m高排氣筒DA001排放;炒制/煮制/油炸工序產生的油煙經集氣罩收集后進入4套油煙凈化器處理后經2根高于排氣筒所符合在或所附建筑物頂1.5m的排氣筒DA002、DA003排放;天然氣燃燒廢氣無法收集無組織排放;日常生活廢水經化糞池沉淀后與經隔油沉淀池處理的原料清洗廢水及設備清洗廢水一同排入樂陵市西部新區污水處理廠深度處理;固廢均能做到資源化、合理化處置,做到零排放;廠界噪聲采取合理降噪措施后,能實現達標排放;因此,項目產生的污染物采取合理的控制措施后,均能實現達標排放,外界環境影響較小。項目主大門位于西側,利用現有車間從事生產。建設項目的噪聲源位于車間內,車間密閉性較好,且進行隔聲、減振等處理,廠界噪聲較小。廠區與村路相鄰,便于項目原材料及產品的運入和運出。項目車間內按照工藝流程布置,在滿足生產工藝流程要求的前提下,各工段布設距離合理,利于生建設內容版),本項目洗衣粉屬于“十一、食品制造業,23調味品、發酵制品制造146*味食品有限公司委托我公司承擔該項目的環境影響報告到委托后,立即進行了現場調查及資料收集,在此基礎(四)建設地點:項目位于山東省德州市樂陵市經濟開發區開序號工程類別工程內容1主體工程生產車間生產車間占地面積為8300m2,建筑面積為21400m2,生產車間包括3部分區域,生產車間北區域、西區域、東區域,北區域構筑物為3層,西區域、東區域構筑物為2層,北區域為原材料區、中轉區、前處理區、熬制區、包裝區,西區域為添加劑庫及化驗室,東區域為成品區及粉包及外包裝區2輔助工程辦公樓辦公樓為3層,占地面積800m2,建筑面積為2400m23公用工程供水用水包括新鮮水和純水,新鮮水年用水量為1800m3/a,新鮮水的用水環節包括原料清洗用水、設備清洗用水、生活用水,原料清洗用水210m3/a,設備清洗用水240m3/a,生活用水1350m3/a,新鮮水由樂陵市供水管網提供。純水用水環節為液體調味料及半固態調味料工藝配比用水,液體調味料、半固態調味料配料用水分別為1000m3/a、500m3/a,純水外購。供電用電由樂陵市開發區供電網提供,用電約40萬kwh/a供氣炒制/煮制/油炸工段使用天然氣加熱,天然氣的年用量為30萬m3/a。4環保工程廢水處理經樂陵市西部新區污水處理廠達標排入躍馬河廢氣粉碎工序廢氣篩選、粉碎工序產生的顆粒物經集氣罩收集后經4套布袋除塵器處理后經一根15m高排氣筒DA001排出;炒制/油炸炒制/煮制、油炸產生的油煙經4套油煙凈化器處理后經2根高于排氣筒所在或所附建筑物頂1.5m的排氣筒DA002、DA003排放炒制/油炸炒制/煮制、油炸工序燃氣廢氣產生后向四周擴散,油煙凈化器集氣罩無法收集燃氣廢氣處,燃氣廢氣無組織排放。無組織粉塵加強通風、加強綠化廢物生產過程生的邊角料雜袋除塵器集塵、池油脂由環衛部門定期收集處理廢棄包裝物廢棄包裝物集中收集后外售物資回收單位生活垃圾由環衛部門定期收集處理項目單位數額備注環保投資廢氣治理措施萬元654套布袋除塵裝置、4套油煙凈化裝置、排氣筒、集氣設施等廢水治理措施萬元5建設隔油沉淀池、化糞池噪聲防護措施萬元設備基礎減振、廠房隔音等降噪措施固廢收集措施萬元垃圾收集措施、一般固廢暫存處風險防控萬元圍堰、應急管道總計——萬元——序號設備名稱數量備注1天然氣夾層鍋202醬包全自動給袋式包裝機263醬包半自動灌裝機54醬包全自動包裝機65粉包全自動給袋式包裝機6粉包全自動包裝機57粉包定量包裝機58攪拌罐59振動篩3切菜機3暫存罐2粉碎機2造粒機1干燥機1微波干燥機1干洗機1磁選機1封口機熱縮機220噴碼機521分選臺2022臭氧機23食用儲油罐424布袋除塵器風機425油煙處理器風機426斬拌機327貼標機528打包機229除濕機630貼標機531絞肉機532切丁機233加熱物料車534上料機35封膜機5合計214序號產品名稱年用量1固態調味品香辛料300t/a2辣椒3鹽、糖、味精、食品添加劑50t/a4半固態調味料蠔油、醬油、醋220t/a5食用油20t/a6醬類340t/a7花椒20t/a8八角20t/a9食鹽、味精水500m3/a液體調味料花椒80t/a八角80t/a食鹽、味精495t/a330t/a香辛料495t/a辣椒330t/a食用油蠔油、醬油、醋水1000m3/a20調味油食用油150t/a21大蔥60t/a22洋蔥60t/a23香辛料24花椒25八角序號產品名稱產量1液體調味料3000t/a2半固態調味料1200t/a3固態調味料500t/a4調味油300t/a項目勞動定員90人,年工作300天,每班工作8小時,1班制,生產工序年用水為純水,純水外購;設備清洗用水、原建設單位提供的資料,原料清洗每天用水量為0.7m3/天,則原料清洗年用水量為清洗頻次約為1次/班,每次清洗用水量約為0.8m3/次,則設備清洗年用水量為本項目用水環節為生產用水、原料清洗用水、設為168m3/a。清洗廢水經廠區內部沉淀池沉淀后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的》(GB8978-1996)表4中三級標準現值后排入污水管網,經樂陵市西部新區污水為192m3/a。設備清洗廢水經廠區內部隔油沉淀池處理后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的》(GB8978-1996)表4中三級標準現值后排入污水管網,經樂陵市西部新區污水處理廠進一步處理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水經化糞池預處理后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的》(GB8978-1996)表4中三級標準現值后排入污水管網,經樂陵市西部新區污水處西側、東側為一座相通的綜合車間。廠區內各建筑(1)項目廠區按照工藝流程布置,在滿足生產工藝流程要求前提下,各工(2)廠區南側設置出入口,出入口與道路相通,便于項目原材料及產品的項目產品為固態調味品、半固態調味品、液體調味料及調味油共4種,4種①篩選:利用磁選機、干洗機對原料香辛料、辣椒進),);②殺菌干燥:通過微波干燥機將物料通過微波的方式量,同時通過微波熱效應和生物效應共同作用達到殺菌);③粉碎:將殺菌干燥后的原料使用粉碎機進行粉碎。此),);④調配:根據產品需要,利用攪拌罐將殺菌后的原料和以及食品添加劑進行調配。調配過程中攪拌罐加);⑤制粒:根據產品需求使用制粒機通過翻滾將調配后的);⑥包裝:利用包裝設備對產品進行包裝,包①粉碎:利用粉碎機等設備將花椒、八角等原料進行),););),),);④包裝:利用包裝設備對產品進行包裝,包①篩選:利用磁選機、干洗機對原料香辛料、辣椒進),);②粉碎:將篩選后的原料使用粉碎機進行粉碎。此),);③調配:根據產品需要,利用攪拌罐將殺菌后的原料和以及水進行調配。調配過程中攪拌罐加蓋密閉,無);G2-3G2-3、G3-4、G4-2炒制/煮油煙連續炒制/煮制、油炸產生的油煙經4),),);⑤包裝:利用包裝設備對產品進行包裝,包①切菜:利用切菜機、絞肉機、斬拌機、切丁分別進行剝皮或切碎,分割成所需形狀。其),);②油炸:根據產品需要,使用自翻炸醬鍋或蒸煮),),);③調配:將油炸后的油與其他調味料進行調配,);污染序號產污環節主要污染物產生特征排放去向廢氣G1-1、G3-1篩選顆粒物連續顆粒物經集氣罩收集后經4套布袋除塵器處理后經一根15m高排氣筒DA001排出G1-2、G2-1、G3-2粉碎顆粒物連續G2-2、G3-3、G4-1炒制/煮制、油炸2連續由于燃氣廢氣產生點位于加熱器油煙凈化器集氣罩無法收集燃氣廢氣處,燃氣廢氣無組織排放。制、油炸套油煙凈化器處理后經2根高于排氣筒所在或所附建筑物頂1.5m的排氣筒DA002、DA003排放廢水/原料清洗廢水、設備清洗廢水CODcrBOD5NH3-N動植物油原料清洗廢水、設備清洗廢水經隔油沉淀處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網,由樂陵市西部新區污水處理廠處理/生活廢水CODcrBOD5NH3-N生活廢水經化糞池沉淀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網,由樂陵市西部新區污水處理廠處理N1-1~N1-5,N2-1~N2-3,N3-1~N3-4,N4-1~N4-4生產過程機械噪聲連續基礎減震、距離衰減等/生產過程廢棄包裝物收集后外售物資回收單位S1-1原料雜質由環衛部門定期清運S2-1邊角料S3-1原料雜質S4-1邊角料/布袋除塵器集塵/隔油池油脂/生活辦公生活垃圾由環衛部門定期清運根據區域環境空氣、水、噪聲質量功能區分類,評價區域的環境空氣(GB/T14848-2017)Ⅲ類標準;地表水執行《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質量達標按年均濃度和相應百分分數24h平均或8h平均質量濃度滿足根據德州市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辦公室“工作簡報”(德簡021號)公評價因年評價指標現狀濃度(μg/m3)標準值(μg/m3)達標情況PM2.5年平均質量濃度37.135不達標PM10年平均質量濃度69.87099.6達標SO2年平均質量濃度6024.9達標NO2年平均質量濃度25.44063.5達標CO百分數日平均濃度0.8400020.5達標O38h平均質量濃度82.3達標準》(GB3095-2012)及修改單中二級標準要求。PM2.5超標主要是監測期因此區域環境空氣質量現狀不達標,本項目位于區域環境質量不達標隨著《山東省生態環境委員會辦公室關于印發山東省深入打好藍天保衛戰行動計劃(2021-2025年)、山東省深入打好碧水保衛戰行動計劃(2021-2025年)、山東省深入打好凈土保衛戰行動計劃(2021-2025年)地表水環境質量狀況采用德州市自動監測監控系統中的樂陵市馬頰河監測日期COD氨氮標準2022.1COD:40mg/L氨氮:2.0mg/L2022.226.12022.337.90.7522022.436.40.8982022.525.00.8112022.624.82022.70.832022.80.6982022.926.20.524由上表可以看出,COD、氨氮濃度均滿足《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區域內的聲環境質量較好,項目區周圍聲環境質量現狀能夠滿足《聲項目位于山東省德州市樂陵市經濟開發區開元西路北側,項目利用現根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編制技術指南(污染影響類)》(試行)可知,地下水、土壤原則上不開展環境質量現狀調查。建設項目存在地下水、土壤環境污染途徑的,應結合污染源、保護目標分布情況開展現本項目利用現有廠房進行生產活動,廠房內部地面均硬化防滲地面,已做好四防措施。本項目生產過程產生的廢氣收集后經配套的廢氣治理設施凈化后高空排放;日常生活廢水經化糞池沉淀后與經隔油沉淀池處理后的生產廢水一同排入樂陵市西部新區污水處理廠處理后排入躍馬河;產生環境要素相對廠址方距離保護級別大氣環境NE《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及修改單中二級標準大業錦繡名苑聲環境廠界外50米范圍內無聲環境保護目標地下水環境廠界外500米范圍內不存在地下水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和熱水、礦泉水、溫泉等特殊地下水資源生態環境擬建項目無新增用地。準本項目顆粒物廢氣有組織排放濃度執行《區域性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DB37/2376-2019)表1“重點控制區”標準,有組織排放速率執行《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表2二級標準限值;油煙有組織排放濃度執行《山東省飲食油煙排放標準》(中“大型”標準濃度限值要求;無組織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無組織臭氣濃度排放執行《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B14554-93)中表13、噪聲:營運期噪聲執行《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類別污染源污染物標準值適用標準評價對象廢氣生產車間顆粒物排氣筒DA00110mg/m3《區域性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DB37/2376-2019)運營期間廢氣3.5kg/h《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油煙排氣筒DA0021.0mg/m3《山東省飲食油煙排放標準》(DB37/597-2006)臭氣濃度70(無量油煙排氣筒DA0031.0mg/m3《山東省飲食油煙排放標準》(DB37/597-2006)臭氣濃度70(無量顆粒物無組織1.0mg/m3《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SO20.4mg/m3NOx0.12mg/m3臭氣濃度20(無量《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B14554-93)噪聲廠界等效連續A聲級晝:65dB(A)夜:55dB(A)《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表1中3類功能區廠界廢水綜合污水COD≤500《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表4中三級標準要求/BOD5≤300NH3-N/≤400動植物油≤100固一般固廢/《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和填埋一般—43—體廢物污染控制標準》(GB18599-2020)于印發山東省建設項目主要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替代指標核算及管理辦法度不達標的城市,相關污染物應按照建設項目所需替代的污染物排放總量指標的2倍進行削減替代(燃煤發電機組大氣污染物排放濃度達到超低排煙粉塵、揮發性有機物四項污染物排放總量指標2倍削減替代。因此,項本項目產生的廢水為生產廢水和生活廢水,日常生活廢水經化糞池沉淀后與經隔油沉淀池處理的原料清洗用水、設備清洗用水一同排入樂陵市施工期環境保護措施擬建項目利用現有車間進行建設。施工期間僅為車間場地打掃、清理及設備運營期環境影響和保護措施業—調味品、發酵制品制造業》(HJ1030.2—2019)、《排污許可證申請與核發本項目廢氣類別、排放形式及污染治理設施進行符污染源污染物技術規范要求本項目治理措施符合性生產單元治理措施DA001顆粒物篩選、粉碎旋風除塵器、袋式除塵器、水膜除塵器、除塵組合工藝、其他布袋除塵器可行DA003油煙、臭氣濃度靜電油煙處理器;濕法油煙處理器、其他油煙凈化器可行本項目生產過程中篩選、粉碎工序產生粉塵,產污系數參考《排放源統計調查產排污核算方法和系數手冊》,同時類別同類型項目,產污系數為0.92kg/t原境保護部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職業資格登記管理辦公室編)餐飲油煙未安裝油煙凈化器時產污系數為3.815kg/t,本項目食用油用量為335t/a,則油煙產生量為罩收集(收集效率為90%)后經4套布袋除塵器處理(處理效率為92%)后經一收集效率90%,處理效率為92%)后經2根高于筒)所在或所附建筑物頂1.5m的排氣筒D食油煙排放標準》(DB37/597—2006)大型飲食油煙業標準要求(最低去除效率:),污染源污染因子預測點位排放情況標準值達標情況速率kg/h/處理效率濃度mg/m3速率kg/h/處理效率濃度mg/m3篩選、粉碎顆粒物布袋除塵器排氣筒DA001(15m高排氣筒)速率0.041kg/h2.04速率3.5kg/h達標炒制/煮制/油炸油煙炒制/煮制/油炸工序產生的油煙經集氣罩收集后進入4套油煙凈化器處理后經2根高于排氣筒所在或所附建筑物頂氣筒DA002、DA003排放處理效率92%0.9690%達標臭氣濃度/45(無量/70(無量達標染物是煙塵、SO2和NOx,根據《排放源統計調查產排污核算方法和系數手冊》煙氣產生量為107753m3/萬m3天然氣m3)天然氣,NOx產污系數為15.87k);NOx項目產品生產儲存過程中會產生少量芳香異味及污水處理設施產生的臭氣,), 污染因子速率kg/h高度長度顆粒物0.0726m30m二氧化硫0.0256m30m氮氧化物0.206m30m面源污染物東側廠界南側廠界西側廠界北側廠界標準達標情況廠區顆粒物0.0340.0340.0340.034達標二氧化硫0.0120.0120.0120.0120.4達標氮氧化物0.09420.09420.09420.0942達標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表2二級標準限值。臭氣濃度無組織排排氣筒排氣筒底部中心坐標排氣筒參數污染物排放速率(kg/h)排放東經北緯高度(m)(m)溫度(℃)DA001117.16995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