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注冊測繪師《測繪綜合能力》考試題庫大全-上(單選題2)_第1頁
2022年注冊測繪師《測繪綜合能力》考試題庫大全-上(單選題2)_第2頁
2022年注冊測繪師《測繪綜合能力》考試題庫大全-上(單選題2)_第3頁
2022年注冊測繪師《測繪綜合能力》考試題庫大全-上(單選題2)_第4頁
2022年注冊測繪師《測繪綜合能力》考試題庫大全-上(單選題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年注冊測繪師《測繪綜合能力》考試題庫大全-

上(單選題2)

一、單選題

1.(2016年)車載導航電子地圖數據采集處理時,下列道路附屬設施中,可以

表示為面要素的是。。

A、交通燈

B、路面標記

C、安全設備

D、人行橫道

答案:D

2.(2015年)現行規范規定,車載導航電子地圖數據集中重要內容的更新周期

最長不超過。。

Ax1個月

B、3個月

C、1年

D、2年

答案:C

3.(2012年)下列數據中,不屬于導航電子地圖數據的是。。

A、地形地貌數據

B、道路數據

C、行政境界數據

D、興趣點數據

答案:A

4.(2013年)下列關于導航電子地圖系統特點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A、具有相應交通信息

B、具有實時導航功能

C、具有地面高程信息

D、具有興趣點信息

答案:C

5.(2016年)下列信息中,不屬于車載導航電子地圖基本四大類信息內容的是

()O

A、路網信息

B、街區信息

C、背景信息

D、索引信息

答案:B

6.(2016年)按照道路功能等級與現行道路分類標準的對應關系,導航電子地

圖產品中,四級功能道路與0對應。

A、一級公路、城市快速路

B、二級公路、城市主干道

C、三級公路、城市次干道

D、四級公路、城市支路

答案:C

7.(2013年)確定產品需求后,導航電子地圖產品設計的步驟是()。

A、產品開發任務編制、樣品制作、規格設計、產品設計、工具開發

B、產品設計、規格設計、工具開發、樣品制作、產品開發任務編制

C、產品開發任務編制、產品設計、規格設計、工具開發、樣品制作

D、工具開發、產品設計、規格設計、樣品制作、產品開發任務編制

答案:B

8.(2017年)下列關于導航電子地圖道路功能等級與現行道路分類標準對應關

系的說法中,不符合規范要求的是()。

A、一級功能道路對因高速路城市快速路(高速等級)

B、三級功能道路對應二級公路城市主干道

C、五級功能道路對應五級公路城市支路

D、六級功能道路對應等外公路(單位內部路等)

答案:C

9.(2012年)根據現行《導航電子地圖安全處理技術基本要求》,下列地理空

間信息中,導航電子地圖編制不得采集的是()O

A、門牌地址

B、渡口位置

C、綠化帶位置

D、行政區劃界線

答案:D

10.(2014年)下列數據中,不得出現在導航電子地圖上的是。。

A、道路網數據

B、企事業單位數據

C、水系、植被數據

D、通信設施數據

答案:D

11.(2016年)下列地理要素中,不得在互聯網電子地圖上表示的是。。

A、沼澤

B、軍事基地

C、時令湖

D、地下河段出入口

答案:B

12.(2014年)導航電子地圖產品資信的質量元素是O。

A、安全保密性和數據合法性

B、數據合法性和資質合法性

C、安全保密性和出版合法性

D、資質合法性和出版合法性

答案:C

13.(2012年)網絡地理信息服務的標準主要是指()。

A、數據標準、服務標準及應用標準

B、數據標準、軟件標準及硬件標準

C、網絡標準、軟件標準及硬件標準

D、網絡標準、服務標準及應用標準

答案:A

14.(2017年)現行規范規定,國家和省級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中,電子地圖

數據的坐標系統采用()。

A、西安80坐標系

B、WGS-84坐標系

C、2000國家大地坐標系

D、北京54坐標系

答案:C

15.(2017年)下列系統功能中,不屬于互聯網地理信息服務的是。。

A、提供服務接口與API

B、地理信息瀏覽查詢

C、地理空間信息分析處理

D、數據安全管理和維護

答案:D

16.(2017年)下列關于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的說法中,錯誤的是O。

A、分為國家、省區、和市(縣)三級

B、數據集是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的核心內容

C、1:5000的地理信息數據屬于市(縣)級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數據

D、具備個性化應用的二次開發接口

答案:C

17.(2017年)下列測繪地理信息技術中,在共享單車項目中得到應用的是()o

A、GPS差分定位

B、互聯網地圖服務

C、pos輔助定位

D、網絡RTK

答案:B

18.(2013年)下列技術中,不屬于網絡地圖服務常用技術的是()。

A、信息檢索技術

B、地圖瓦片生成技術

C、Ajax/Flash技術

D、動態地圖投影技術

答案:D

19.(2014年)我國網絡電子地圖的地圖瓦片分塊的起始點是()。

A、西經180°、北緯0°

B、東經180°、北緯90°

C、東經180°、北緯0。

D、西經180°、北緯90°

答案:D

20.(2012年)現行《遙感影像公開使用管理規定(試行)》規定,公眾版網絡

地理信息服務數據的影像分辨率不得優于()mo

A、0.5

B、1.0

C、2.5

D、5.0

答案:A

21.(2014年)1:1萬比例尺基礎地理信息數據中,政區與境界實體的最小粒度

為()°

A、縣

B、鄉鎮

C、村

D、組

答案:B

22.(2014年)用于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的電子地圖數據中,第20級數據使

用的數據源比例尺可以是。。

A、1:1000

B、1:2000

C、1:5000

D、1:10000

答案:A

23.(2015年)下列數據格式中,符合現行規范規定的互聯網電子地圖瓦片的數

據格式是()。

A、PNG

B、GIF

C、TIF

D、PCX

答案:A

24.(2015年)現行規范規定,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發布的影像數據分辨率最

高不能高于()mo

A、5

B、2

C、0.5

D、0.2

答案:C

25.(2015年)現行規范規定,我國網絡電子地圖瓦片數據分為。級。

A、15

B、17

C、20

D、25

答案:C

26.(2016年)現行規范規定,地理信息公共平臺電子地圖數據源的最小比例尺

是()。

A、1:500萬

B、1:200萬

C、1:1007?

D、1:50萬

答案:C

27.(2016年)現行規范規定,互聯網地圖瓦片分'塊大小為()像素。

A、512X512

B、256X256

C、512X256

D、256X512

答案:B

28.(2018年)現行規范規定,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地圖瓦片數據分塊從起始

點開始,()行列遞增。

A、向東向南

B、向西向北

C、向西向南

D、向東向北

答案:A

29.(2017年)下列數據類型中,不屬于城市地理空間框架數據的是()。

A、地理信息目錄數據

B、路網數據

C、地址數據

D、人口數據

答案:D

30.(2017年)下列關于地圖瓦片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A、是目前主流的互聯網電子地圖發布形式

B、采用png或jpg格式

C、分塊大小為256X256像素

D、瓦片級數越大顯示比例越小

答案:D

31.(2013年)下列軟件中,不屬于在線地理信息服務系統軟件組成部分的是。。

A、服務發布軟件

B、服務管理軟件

C、數據采集軟件

D、數據維護軟件

答案:C

32.(2014年)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體系層次中,平臺門戶網站屬于()。

A、運行支撐層

B、數據層

C、應用層

D、服務層

答案:D

33.海底地形圖表示方法中,:)是用不同形狀、顏色和大小表示物體或現象的位

置、性質和分布范同的。

Av符號法

B、深度注記法

C、暈渲法

D、明暗等深線法

答案:A

解析:海圖上用不同形狀、顏色和大小表示物體或現象的位置、性質和分布范圍

的方法是符號法。

34.海洋測繪中,航海圖一般采用的投影方式是()。

A、墨卡托投影

B、高斯-克呂格投影

C、日辱投影

D、正形投影

答案:A

解析:墨卡托投影具有等角航線為直線的特性,我國航海圖一般采用墨卡托投影。

大于1:2萬的海圖通常采用高斯一克呂格投影,制圖區域60%以上的地區在緯

度高于75°時,采用日粵投影。

35.海控一級點相對于相鄰起算點的點位中誤差為()。

A、±0.2m

B、±0.5m

C、±0.6m

D、±1.0m

答案:A

解析:《海道測量規范》(GB12327—1998)規定,海控一級點相對于相鄰起算點

的點位中誤差為±0.2m。故選A。

36.小于1:1萬海圖測量時,交會法確定測圖點的較差為()。

A、±2m

B、±0.5m

Cx±1m

D、±5m

答案:A

解析:《海道測量規范》(GB12327—1998)規定,小于1:1萬海圖測量時,交會

法確定測圖點的較差為±2m。故選AL。

37.定位中心與測深中心應盡量保持一致,對大于(含)1:1萬比例尺的測圖,

兩者水平距離最大不得超過()。

Ax1m

B、5m

C、1.5m

Dv2m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定位觀測質量檢查的精度概念,現行《海道測量規范》(GB1232

7—1998)規定為2m。故選D。

38.航海圖一般采用()投影。

A、墨卡托

B、高斯

C、日辱

D、方位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海圖投影方法的概念,航海圖一般采用墨卡托投影。故選A。

39.檢查線的方向應盡量與主測深線垂直,分布均勻,并要求布設在較平坦處,

能普遍檢查主測深線。檢查線總長應不小于主測深線總長的0。

A、15%

B、1%

C、10%

D、5%

答案:D

解析:《海道測量規范》(GB12327-1998)規定,檢查線總長應不少于主測深線

總長的5%o故選Do

40.定位中心與測深中心應盡量保持一致,對小于1:1萬比例尺的測圖,兩者水

平距離最大不得超過()。

A、2m

B、5m

C、1.5m

D、1m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定位觀測質量檢查的精度概念,現行《海道測量規范》(GB1232

7—1998)規定為5m。故選B。

41.海圖上燈高的正確含義是燈光光源中心的高度,一般自()起算。

A、大地水準面

B、水面

C、平均大潮高潮面

D、深度基準面

答案:C

解析:《中國海圖圖式》(GB12319—1998)規定,中國沿海地區一般自平均大潮

高潮面起算。故選C。

42.陸地高程基準采用()。

A、1985國家高程基準

B\1985高程基準

C、吳淞高程

D、黃河高程

答案:A

解析:《海道測量規范》(GB12327—1998)規定,高程采用1985國家高程基準,

遠離大陸的島、礁,其高程基準可采用當地平均海面。故選A。

43.按《海道測量規范》(GB123277998)的要求,水深測量在50?100m時,測量

限差為()。

A、±1.5m

B、±0.5m

C、水深的5%

D、±1.0m

答案:D

解析:按現行《海道測量規范》(GB12327—1998)要求,水深測量在50?100m

時,測量限差為±1.0m。故選D。

44.航海圖一般采用黑、黃(棕)、紫、()四色印刷出版。

A、紫紅

B、淺藍

C、深藍

D、藍

答案:B

解析:《中國海圖圖式》(GB12319—1998)規定,航海圖一般采用黑、黃(棕)、

紫、淺藍四色印刷出版。故選B。

45.水位觀測時,沿岸驗潮站采用自記驗潮儀、便攜式驗潮儀、水尺,其觀測誤

差不得大于()。

A、i2cm

B、±2.5cm

C、±1.5cm

D、±1cm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水位觀測質量檢查的精度概念,現行《海道測量規范》(GB1232

7—1998)規定為±2cm。故選A。

46.水深的正確定義是0。

A、自深度基準至水底的垂直距離

B、自水面至水底的垂直距離

C、自深度基準至大地水準面的垂直距離

D、自深度基準至水面的垂直距離

答案:A

解析:海洋測繪的水深正確定義是自深度基準至水底的垂直距離。故選A。

47.海圖改正是為了0。

Ax質量檢查

B、改正錯誤

C、保持海圖現勢性

D、精度評定

答案:C

解析:海圖改正是指為保持海圖現勢性,根據《航海通告》、新測和新調查的資

料對已經出版的或正在出版的海圖進行的改正。故選C。

48.海洋定位方法主要有天文定位、光學定位、無線電定位、衛星定位和。等。

A、測角交會

B、RTK

C、全站儀

D、水聲定位

答案:D

解析:現在海洋定位方法主要有天文定位、光學定位、無線電定位、衛星定位和

水聲定位。故選Do

49.一般主測深線方向應與等深線的總方向成()。

A、45°

B、90°

C、30°

D、60°

答案:B

解析:《海道測量規范》(GB12327—1998)規定,主測深線方向應垂直等'深線

的總方向;對狹窄航道,測深線方向可與等深線成450角。故選B。

50.海圖的數學基礎包括投影、比例尺、()等內容。

A、出版時間

B、圖例

C、接圖表

D、坐標系統

答案:D

解析:A、B、C是輔助要素。故選D。

51.使用多波束測深儀時,測深線的方向布設宜與等深線的走向()。

A、成45°

B、垂直

C、平行

D、成60°

答案:C

解析:《海道測量規范》(GB12327—1998)規定,使用多波束測深儀時,測深線

的方向布設宜與等深線的走向平行。故選C。

52.海道測量日,測深間隔超過規定間隔()時應補測。

A、1/5

B、1/4

C、1/3

D、1/2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測線觀測質量檢查的精度概念,現行《海道測量規范》(GB1232

7—1998)規定為112。故選D。

53.原則上主測深線間隔為圖上()。

A、0.5cm

B、1cm

C、2cm

D、1.5cm

答案:B

解析:《海道測量規范》(GB12327—1998)規定,原則上主測深線間隔為圖上1c

mo故選Bo

54.深度基準采用()。

A\1985國家高程基準

B、1985高程基準

C、理論最低潮面

D、平均海水面

答案:C

解析:《海道測量規范》(GB12327—1998)規定,以理論最低潮面作為深度基準

面。故選C。

55.海圖制作現在一般分為編輯準備、數據輸入、數據處理和04個階段。

A、數據采集

B、圖形輸出

C、坐標計算

D、圖形編輯

答案:B

解析:海圖制作現在一般分為編輯準備、數據輸入、數據處理和圖形輸出四個階

段。故選B。

56.海圖符號旁兩個尺寸并列的,第一個數字表示符號主要部分的(),第二個數

字表示符號主要部分的寬度。

A、大小

B、面積

G高度

D、直徑

答案:C

解析:《中國海圖圖式》(GB12319—1998)規定,海圖符號旁兩個尺寸并列的,

第一個數字表示符號主要部分的高度,第二個數字表示符號主要部分的寬度。故

選Co

57.電子海圖物標由()組成。

A、數據物標與圖形物標

B、圖示信息

C、坐標矢量

D、特征物標和空間物標

答案:D

解析:電子海圖物標由特征物標和空間物標組成。故選D。

58.回轉流用海流計定點測驗,一般應定深()。

A、2m

B、0.5m

C、1m

D、3m

答案:D

解析:回轉流用海流計定點測驗,一般應定深3m。故選D。

59.凡套色分道航道的分隔帶等,均套印。線網點。

A、100

B、80

C、200

D、50

答案:A

解析:《中國海圖圖式》(GB12319-1998)規定,凡套色分道航道的分隔帶等,

均套印100線網點。故選A。

60.海圖上各符號之間的間隔,除允許符號交叉和結合表示者外,不應小于()。

A、0.4mm

B、0.5mm

C、0.2mm

D、0.3mm

答案:C

解析:《中國海圖圖式》(GB12319—1998)規定,各種符號尺寸是按海圖內容為

中等密度的圖幅規定的。海圖上各符號之間的間隔,除允許符號交叉和結合表示

者外,不應小于0.2rnn0在符號密集相距很近的情況下,可將符號尺寸略微縮小。

故選Co

61.橋梁凈空高度是自()到橋下凈空寬度中下梁最低點的垂直距離。

A、大地水準面

B、平均大潮高潮面

C、設計通航水位

D、深度基準面

答案:B

解析:《中國海圖圖式》(GB12319—1998)規定,橋梁凈空高度是自平均大潮高

潮面或江河高水位(設計最高通航水位)到橋下凈空寬度中下梁最低點的垂直距

離。故選B。

62.海圖符號旁只注一個尺寸的,表示圓的()。

A、大小

B、面積

C、直徑

D、半徑

答案:C

解析:《中國海圖圖式》(GB12319—1998)規定,海圖符號旁只注一個尺寸的,

表示圓或外接圓的直徑、等邊三角形或正方形的邊長。故選C。

63.海圖按內容分普通海圖、專題海圖和()三大類。

Ax海區總圖

B、海岸圖

C、航海圖

D、海底地形圖

答案:C

解析:海圖按內容分為普通海圖、專題海圖和航海圖三大類c故選C。

64.海洋測繪是海洋測量和()的總稱。

A、海洋控制測量

B、海圖編制

C、海道測量

D、海底地形測量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海洋測繪的概念,海洋測繪是海洋測量和海圖編制的總稱。故選

Bo

65.海道測量的平面基準通常采用()。

A、2000國家大地坐標系

B、球面坐標系

C、平面坐標系

D、高斯坐標系

答案:A

解析:A符合現行《海道測量規范》(GB12327—1998)規范要求。故選A。

66.海控二級點相對于相鄰起算點的點位中誤差為()o

A、±0.2m

Bx±0.5m

C、±0.6m

D、±1.0m

答案:B

解析:《海道測量規范》(GB12327—1998)規定,海控二級點相對于相鄰起算點

的點位中誤差為±0.5m。故選B。

67.潮型數F在()時,稱為半日潮。

A、0VFW0.5

B、1VF近4

C、0.5VFW4

D、F>4

答案:A

解析:根據F值的大小將潮港分為半日潮(0VFW0.5)、混合潮(0.5VFW4)和日

潮(F>4)3種潮汐類型。故選A。

68.水位觀測時,海上定點驗潮站可采用水位計或回聲測深儀。水位計觀測誤差

應不大于0。

A、±2cm

B、i5cm

C、±1.5cm

D、±1cm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水位觀測質量檢查的精度概念,現行《海道測量規范》(GB1232

7—1998)規定為±5cm。故選B。

69.海圖上表示的方位系觀測者由海上觀測目標的()。

A、坐標方位角

B、磁方位

C、太陽方位

D、真方位

答案:D

解析:《中國海圖圖式》(GB12319—1998)規定,圖上表示的方位系觀測者由海

上觀測目標的真方位。故選D。

70.按《海道測量規范》(GB12327—1998)的要求,掃海測量中,定位點間隔不超

過圖上()。

A、1cm

B、2cm

C、0.5cm

D、1.5cm

答案:B

解析:按現行《海道測量規范》(GB12327-1998)要求,掃海測量中,定位點間隔

不超過圖上2cm。故選B。

71.深度基準面的高度一般從當地()起算。

A\1985國家高程基準

B、1985高程基準

C、理論最低潮面

D、平均海水面

答案:D

解析:《海道測量規范》(GB12327—1998)規定,深度基準面的高度從當地平均

海面起算;一般情況下,它應與國家高程基準進行聯測。深度基準面一經確定且

在正規水深測量中已被采用者,一般不得變動。故選D。

72.海洋高程控制測量中,在有一定密度水準點控制下,三角高程測量和。是測

定控制點高程的基本方法。

A、幾何水準測量

B、測距高程導線測量

C、GPS高程測量

D、液體靜力水準測量

答案:C

解析:高程控制測量的方法有幾何水準、測距高程導線、三角高程、GPS高程測

量等。在有一定密度的水準高程點控制下,三角高程測量和GPS高程測量是測定

控制點高程的基本方法。

73.海岸地形測量中,海岸線測量位置最大誤差不超過圖上()M。

A、0.1

B、0.5

C、0.6

D、1.0

答案:D

解析:《海道測量規范》(CJB12327—1998)規定海岸線測量位置最大誤差不超過

圖上1.0mm,其轉折點的位置誤差不超過圖上0.6所。

74.助航標志測量中,燈塔、燈樁的燈光中心高度從()起算,同時還應測量燈塔

底部高程。

A、理論最低潮面

B、平均大潮高潮面

C、最低低潮面

D、大潮平均低潮面

答案:B

解析:《海道測量規范》(CB12327—1998)規定,燈塔、燈樁的燈光中心高度

從平均大潮高潮面起算,同時還應測量燈塔底部高程。

75.編制航海圖時,1:1萬的圖上基本等高距為0m。

A、2

B、5

C、10

D、15

答案:B

解析:編制航海圖時,規定1:1萬圖上基本等高距為5m,1:2.5萬圖上為10m,

1:5萬圖上為20m,1:10萬圖上為40m。

76.海岸線地形測量中,海岸線轉折點的位置誤差不得大于圖上()所。

A、0.1

B、0.5

C、0.6

D、1.0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海岸地形測量的精度要求。海岸線測量位置最大誤差不得大于圖

上1.0mm,其轉折點的位置誤差不得大于圖上0.6rrm0

77.海控一級點相對于鄰近起算點的點位中誤差為()m。

A、±0.1

B、±0.2

C、±0.3

D、±0.5

答案:B

解析:按照《海道測量規范》(GB12327-1998)的規定,海洋測量控制點分為

海控一級點(以M表示)、海控二級點(以用表示)和測圖點(以均表示)。

其中,海控一級點相對于鄰近起算點的點位中誤差為±0.2m,海控二級點相對于

鄰近起算點的點位中誤差為±0.5m。

78.同陸地測量相比,海洋測量具有自己的特點,下面選項中說法錯誤的是()。

A、測量工作實時性

B、海底地形地貌的不可視性

C、測量基準的同定性

D、測量內容的綜合性

答案:C

解析:同陸地測量相比,海洋測量具有自己的特點:測量工作的實時性、海底地

形地貌的不可視性、測量基準的變化性及測量內容的綜合性。海洋測量采用的深

度基準面具有區域性,無法像陸地測量那樣在全國范圍內實現統一。這也就是說

測量基準不是固定的,具有變化性。故選C。

79.水深測量中,檢查線布設的方向應盡量與主測深線垂直,檢查線總長度應不

少于主測深線總長的()。

A、5%

B、10%

C、15%

D、20%

答案:A

解析:水深測量中,檢查線布設的方向應盡量與主測深線垂直,分布均勻,并要

求布設在較平坦處,能普遍檢查主測深線。檢查線總長度應不少于主測深線總長

的5%。

80.7卜深測量中,測線是測量儀器及其載體的探測路線,影響測深線的布設的主

要因素是測線間隔和()。

A、測線長度

B、測線寬度

C、測線密度

D、測線方向

答案:D

解析:測深線分為主測深線和檢查線兩大類。測線布設的主要因素是測線間隔和

測線方向。

81.多波束水深測量野外工作的實施,說法錯誤的是0。

A、測量前對多波束測深系統及各種外圍設備進行檢查、測試和校準

B、每次起航前,要測量換能器吃水深度,作為吃水改正的依據

C、在測區中,允許船只直接改變航向

D、測量船只必須保持船速穩定

答案:C

解析:多波束水深測量野外工作的實施中,指揮測量船只在預定的測線方向上保

持勻速直線航行,不允許船只直接改變航向。故選項C說法錯誤。

82.路線的()是沿線路布測水準點,作為線路基本高程控制。

A、基平測量

B、護樁

C、中平測量

D、中樁

答案:A

解析:線路高程控制測量根據工作目的及精度的不同,可分為基平測量和中平測

量。其中基平測量是沿線路布測水準點,作為線路基本高程控制;中平測量是連

測平面控制點及中樁的高程。

83.由于隧道洞內場地狹窄,洞內平面控制測量常采用導線法和()。

A、邊角測量法

B、中線法

C、精密導線法

D、GPS定位

答案:B

解析:由于隧道洞內場地狹窄,洞內平面控制測量常采用導線法和中線法。

84.工程控制網的優化設計分為四類,其中“一類設計”主要是()的設計。

A、基準

B、控制網的網形

C、觀測值的權

D、控制網加密或改進

答案:B

解析:一類設計是在控制網成果要求精度和觀測手段可能達到的精度已定的情況

下,選擇最佳的點位布設和最合理的觀測值數量,也稱“網形設計”。

85.地下管線探測時,地下管線點相對于鄰近控制點的點位中誤差不超過0cm。

A、±2.5

B、±3.0

C、±5.0

D、±10.0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地下管線探測的精度要求。規范規定,地下管線點相對于鄰近控

制點的點位中誤差不超過±5.0cm,高程中誤差不超過±3.0cm。

86.用GPS技術建立工程控制網時,對于四等網要求約束平差后最弱邊相對中誤

差為()。

A、1/20000

B、1/40000

C、1/70000

D、1/120000

答案:B

解析:用GPS技術建立工程控制網時,對于四等網要求約束平差后最弱邊相對中

誤差為1/40000o

87.某平坦地區1:1000比例尺地形圖,采用全站儀測圖時,除應選擇一個圖根

點作為測站定向點外,尚應施測另一個圖根點作為測站檢核,檢核點的平面位置

較差不應大于0m。

A、±0.10

B、±0.15

C、±0.20

D、±0.25

答案:C

解析:采用數字測記模式的全站儀采集數據時,儀器對申、整平、定向完成后,

須通過測定另一已知點來校核,平面位置較差不得超過圖上0.2M,高程較差不

得超過1/6基本等高距。1000*0.2mm=0.20m。

88.用數字地面測圖方法測繪大比例尺數字地形圖,檢測點的平面坐標和高程采

用散點法按測站點精度施測,每幅圖選取不少于()點。

A、10?20

B、20?30

C、10?30

D、20?50

答案:D

解析:對于采用數字地面測圖方法測繪的大比例尺數字地形圖,數學精度的實地

檢測形式一般為每幅圖選取20?50點,采用散點法按測站點精度實地檢測點位

中誤差和高程中誤差。采用量距法實地檢測相鄰地物間的相對誤差,每幅圖選取

不少于20條邊。

89.工程控制網設計中,變形監測網和()應當進行優化設計。

A、測圖控制網

B、精密工程控制網

C、施工控制網

D、安裝控制網

答案:B

解析:工程控制網設計中,變形監測網和精密工程控制網應當進行優化設計。

90.采用大地測量方法進行變形監測網布設時,對于分散、單獨的小型建筑物,

水平位移監測網可布設()。

A、導線網

B、GPS網

G視準線

D、三角網

答案:C

解析:采用大地測量方法進行變形監測網布設時,對于大型建筑物、滑坡等,水

平位移監測宜布設三角網、導線網、GPS網等;對于分散、單獨的小型建筑物,

水平位移監測網可布設監測基線(如視準線)。

91.路線中平測量是測定路線:)的高程。

A、邊坡線

B、護樁

C、轉點

D、中樁

答案:D

解析:線路高程控制測量根據工作目的及精度的不同,可分為基平測量和中平測

量。其中基平測量是沿線路布測水準點,作為線路基本高程控制;中平測量是連

測平面控制點及中樁的高程。

92.水下地形測量是對水體覆蓋下的地形進行測量,其主要任務是測繪水下地形

圖和()。

A、水下剖面圖

B、水下地勢圖

C、水下斷面圖

D、水下障礙物圖

答案:C

解析:水下地形測量的主要任務是測繪水下地形圖和水下斷面圖。

93.()比例尺的地形圖可用于工程的可行性研究、初步設計、礦山總圖管理和城

鎮詳細規劃等各個階段。

A、1:500

B、1:1000

G1:2000

D、1:5000

答案:C

解析:工程地形圖的比例尺工根據工程設計、規模大小和運營管理需要選擇。1:

2000比例尺的地形圖可用于工程的可行性研究、初步設計、礦山總圖管理和城

鎮詳細規劃等各個階段。

94.線路縱斷面中,為突出顯示地形起伏狀態,高程比例尺通常為水平比例尺的()

倍。

A、5?10

B、10?15

C、10?20

D、15?30

答案:C

解析:線路縱斷面中,以里程為橫坐標,以高程為縱坐標,為突出顯示地形起伏

狀態,高程比例尺通常為水平比例尺的10?20倍。

95.一般的工程建設中,對于廠址的選擇通常選用()的地形圖。

A、1:5000—1:10000

B、1:2000

C、1:2000—1:1000

D、1:1000—1:500

答案:A

解析:一般的工程建設,對于廠址的選擇通常選用1:5000-1:10000的地形圖。

詳細數據見表37。故選A。

96.工程高程控制測量過程中,精度最高的是()。

A、目估法

B、三角高程測量

C、水準測量

D、GPS水準

答案:C

解析:工程高程控制測量過程中,目前精度最高的是水準測量。故選C。

97.下列控制網不是按照網形分的是0。

A、三角網

B、導線網

C、方格網

D、附合網

答案:D

解析:工程控制網按網形可分為:①三角網;②導線網;③混合網;④方格網等。

故選D。

98.線路定測的主要工作內容不包括()。

A、中線測量

B、地形圖測繪

C、縱斷面測量

D、橫斷面測量

答案:B

解析:線路定測的主要工作內容包括:中線測量、縱斷面圖測量、橫斷面圖測量。

選項B(帶狀地形圖測繪),屬于線路初測的內容,不屬于線路定測的內容。故

選Bo

99.對于工程地形圖質量檢驗,其成果質量元素包括5個,以下不屬于地形圖成

果質量元素的是()。

A、埋石質量

B、數據結構正確性

C、整飾質量

D、附件質量

答案:A

解析:對于工程地形圖質量檢驗,其成果質量元素包括5個:①數學精度;②數

據結構正確性;③地理精度;④整飾質量;⑤附件質量。選項A(埋石質量),

不屬于工程地形圖的成果質量元素。故選A。

100.線路的縱斷面圖中,橫向為線路里程,縱向為高程,對橫向、縱向比例尺的

關系描述正確的是0。

A、縱向比例尺小于橫向比例尺

B、縱橫比例尺大小一樣

C、縱向比例尺大于橫向比例尺

D、固定比例尺大小

答案:C

解析:線路的斷面圖有縱斷面和橫斷面之分,對于橫斷面圖往往縱橫比例尺的大

小一致,而縱斷面的比例一般是縱向比例尺是橫向比例尺的10?20倍,其目的

就是為了更突顯地面的起伏。故選C。

101.由于直線定線不準確,造成丈量偏離直線方向,其測量結果使距離()。

A、偏小

B、忽大忽小,無一定的規律

C、偏大

D、影響值為常數,可事先計算出來,對結果無影響

答案:C

解析:直線定線不準確直接導致測量的是折線距離,折線距離肯定比直線距離大,

因此,受直線定線不準確影響,所測結果一定比真值大。故選C。

102.下列工作不屬于建設工程規劃監督測量的是()。

A、放線測量

B、高程測量

C、驗收測量

D、驗線測量

答案:B

解析:建設工程規劃監督測量包括:放線測量、驗線測量、驗收測量。其中驗線

測量包括:灰線驗線測量、±0驗線測量。故選B。

103,與國家控制網比較,工程控制網的特點是()。

A、邊長較長

B、邊長相對精度較高

C、點位密度大

D、點位密度小

答案:C

解析:國家控制網的特點:邊長較長,相對精度較高,點位密度小;工程控制網

的特點:控制范圍較小,用點率高,故控點多,點位密度大。故選C。

104.陀螺經緯儀在地理南北緯度不大于()的范圍內,一般不受時間和環境等條件

限制,可實現快速定向。

A、80°

B、75°

C、60°

D、50°

答案:B

解析:陀螺經緯儀在地理南北緯度不大于75°的范圍內,一般不受時間和環境

等條件限制,可實現快速定向。故選B。

105.根據《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2007)中衛星定位測量的主要技術要求,

四等的平均邊長為2km,其約束平差后最弱邊相對中誤差的要求為()。

A、^1/120000

B、W1/70000

C、W1/40000

D、W1/20000

答案:C

解析:《工程測量規范》(6850026—2007)第3.2.1條規定:衛星定位測量控制

網的主要技術要求,應符合表3.2.1的規定(見表3-8)。對照該表,“四等”,

其約束平差后最弱邊相對中誤差的要求為W1/40000。故選Co

衛■定位測■控制網的主要技術要求表3-8

平均邊長固定諛冷A比例誤冷系敗b妁束戲何的妁束華龍后

等級

(km>(mm)(mm/km)邊長相時中識比出弱邊相對中以用

二等9410M2<1/250000<1/120000

三等4.5<10<5<1/150000<1/70000

四等2<10<10<1/100000<1/40000

一破1<10<20<1/40000<1/20000

.緞0.S<10440<1/20000<1/10000

106.使用全站儀極坐標放樣時,需要向全站儀輸入測站數據,下列不屬于測站數

據的是()。

A、測站坐標

B、儀器高

C、測點坐標

D、目標IWJ

答案:C

解析:使用全站儀極坐標放樣時,需要向全站儀輸入測站數據,需要輸入的測站

數據包括:①測站坐標;②儀器高;③目標高;④后視方位角。選項C(測點坐

標),不屬于測站數據。故選C。

107.在平面內連接不同線路方向的曲線,稱為0。

A、圓曲線

B、緩和曲線

C、平曲線

D、豎曲線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是平面曲線的定義。平面曲線簡稱平曲線,是指在平面內連接不

同線路方向的曲線。故選C。

108.圓曲線的起點的代號通常用()表示。

A、YZ

B、QZ

C、ZY

D、JD

答案:C

解析:圓曲線的起點就是直圓點,代號為直圓的拼音首字母,為ZY。故選C。

109.測量誤差影響的是測量數據,放樣誤差影響的則是()。

A、距離數據

B、點的平面坐標數據

C、點的高程數據

D、實地點位

答案:D

解析:首先要看清題目。測量誤差指的是測定過程中產生的誤差,它將對測量數

據(結果)產生影響;而放樣的目的是要在實地中標出具體點位,那么放樣誤差

的影響就是對實地點位的影響。故選D。

110.針對工程項目,變形監測的網點可分三種,不包括()。

A、基準點

B、工作基點

C、大地原點

D、變形觀測點

答案:C

解析:針對工程項目,變形監測的網點可分三種:①基準點;②工作基點;③變

形觀測點。故選C。

111.測定建筑物的平面位置隨時間而移動的工作叫()O

A、撓度觀測

B、裂縫觀測

C、沉降觀測

D、水平位移觀測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是變形觀測中“位移觀測”的定義。建筑物的移動包括兩個方面:

①平面位置的移動,即水平位移的觀測;②豎直方向的移動,即沉降觀測。測定

建筑物的平面位置隨時間而移動的工作叫水平位移觀測。故選Do

112.已知道路交點樁號為K5+316.24,圓曲線切線長為62.50m,則圓曲線起點的

樁號為()。

A、K5+191.24

B、K5+253.74

C、K5+378.74

D、K5+441.24

答案:B

解析:圓曲線起點為直圓點(ZY),其里程(樁號)計算公式為:ZY=JD-T(JD表

示交點樁號,T為切線長),經過計算,直圓點的樁號為K5+253.74。故選B。

113.地下管線隱蔽管線點的探查精度要求:其平面位置限差為0。(注:h為管

線中心的埋深,小于1m時按1m計。)

A、0.1h

B、0.15h

C、0.2h

D、0.3h

答案:A

解析:地下管線隱蔽管線點的探查精度一般為:①位置限差為0.1h;②埋深限

差為0.15h(h為管線中心的埋深,小于1m時按1m計)。故選A。

114.地下管線點的測量精度為:相對于鄰近控制點,點位平面位置中誤差不超過

Oo

Ax±3cm

B、±4cm

C、士5cm

D、±6cm

答案:C

解析:地下管線點的測量精度為:相對于鄰近控制點,點位中誤差不超過±5cm,

高程中誤差不超過±3cm。故選C。

115.關于建筑竣工測量,以下描述不正確的是()。

A、建筑竣工測量是在建筑工程施工階段進行的

B、建筑竣工測量的目的是為工程的交工驗收及將來的維修、改建、擴建提供依

C、建筑竣工測量主要包括建筑平面位置及四至關系測量、建筑高程及高度測量

D、竣工測量時,建筑物高度測量可以采用手持測距儀測量

答案:A

解析:建筑竣工測量的基本知識:建筑竣工測量在建筑工程完工后進行的;建筑

竣工測量的目的是為工程的竣工驗收及將來的維修、改建、擴建提供依據;建筑

竣工測量主要包括建筑平面位置及四至關系測量、建筑高程及高度測量;竣工測

量時,建筑物高度測量可以采用手持測距儀測量方法。選項A的描述是不正確的。

故選Ao

116,下列測量方法中,不可用于測定工程建筑物垂直位移的有()。

A、三角高程測量

B、水準測量

C、導線測量

D、液體靜力水準測量

答案:C

解析:建筑物的垂直位移表現在高程的變化。測定建筑物的垂直位移其實就是觀

測高差,因此可以采用:①水準測量;②三角高程測量、③液體靜力水準測量等

方法。選項C(導線測量)屬于平面測量方法。故選C。

117.地下管線隱蔽管線點的探查精度要求:其埋深限差為O,(注:h為管線中

心的埋深,小于1m時按1m計。)

A、0.1h

B、0.15h

C、0.2h

D、0.3h

答案:B

解析:地下管線隱蔽管線點的探查精度一般為:①位置限差為0.1h;②埋深限

差為0.15h(h為管線中心的埋深,小于1m時按1m計)。故選B。

118.根據《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2007),衛星定位測量控制網的布設應符

合下列要求:控制網應由獨立觀測邊構成一個或若干個閉合環或附合路線,各等

級控制網中構成閉合環或附合路線的邊數不宜多于()條。

A、5

B、6

C、7

D、8

答案:B

解析:根據《工程測量規范》9850026—2007)第3.2.4條,衛星定位測量控制

網的布設應符合下列要求:控制網應由獨立觀測邊構成一個或若干個閉合環或附

合路線;各等級控制網中構成閉合環或附合路線的邊數不宜多于6條。故選B。

119.導線角度閉合差的調整方法是將閉合差反符號后()。

A、按角度大小成正比例分配

B、按角度大小成反比例分配

C、按邊長成正比例分配

D、按角的個數平均分配

答案:D

解析:導線測量的平差屬于近似平差,是將角度閉合差和邊長閉合差分開進行調

整的。其中角度閉合差的調整原則是:將角度閉合差反符號,再按角度個數平均

分配。故選Do

120.根據《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2007),高程控制測量一般規定,高程控

制點間的距離,一般地區應為1?3km,工業廠區、城鎮建筑區宜小于Ikm。但一

個測區及周圍至少應有。個高程控制點。

A、1

B、2

C、3

D、4

答案:C

解析:《工程測量規范》(6850026—2007)第4.1.4條規定:高程控制點間的距

離,一般地區應為1?3km,工業廠區、城鎮建筑區宜小于1k叫但一個測區及周

圍至少應有3個高程控制點。故選C。

121.工程地形圖上,地物點相對于鄰近圖根點的點位中誤差,水域地區不應超過

圖上()。

A、±0.6mm

B、±0.8mm

C、±1.5mm

D、±2.0mm

答案:C

解析:地形圖上地物點相對于鄰近圖根點的平面點位中誤差,要求如下:①對于

城鎮建筑區和工礦區不應超過圖上0.6mm;②對于一般地區不應超過圖上0.8mm;

③對于水域部分不應超過圖上1.5mm。故選C。

122.對于地下管線數據建庫,以下描述不正確的是()。

A、地下管線數據庫是某一區域地下管線數據的集合

B、地下管線數據庫一般包括地下管線數據和必要的地形數據

C、地下管線數據包括地下管線要素的空間數據和屬性數據

D、地下管線屬性一般包括材質、規格、建設時間等,但不包括權屬單位

答案:D

解析:地下管線數據建庫的基本知識:地下管線數據庫是某一區域地下管線數據

的集合;地下管線數據庫一般包括地下管線數據和必要的地形數據;地下管線數

據包括地下管線要素的空間數據和屬性數據;地下管線屬性一般包括材質、規格、

建設時間、權屬單位等。選項D的描述是不正確的。故選D。

123.規劃中線不能通視時,可在規劃紅線內能通視的地方用()實定軸線,略圖上

注明軸線與中線的間距,也可直接定出紅線。

A、平行法

B、平行移軸法

C、目估法

D、直角轉彎法

答案:B

解析:定線需實測轉角、交角,實量距離,以便與條件值校核。規劃中線不能通

視時,可在規劃紅線內能通視的地方用平行移軸法實定軸線,略圖上注明軸線與

中線的間距,也可直接定出紅線。故選B。

124.依據《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2007)“紙質地形圖的繪制”有關規定,

對于“不依比例尺繪制的符號”,應保持()。

A、其輪廓位置的精度

B、其主線位置的幾何精度

C、其主點位置的幾何精度

D、其符號的整體美觀性

答案:C

解析:《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2007)第5.3.38條規定:①依比例尺繪制的

輪廓符號,應保持輪廓位置的精度;②半依比例尺繪制的線狀符號,應保持主線

位置的幾何精度;③不依比例尺繪制的符號,應保持其主點位置的幾何精度。故

選C。

125.下列關于線路施工與竣工測量說法不正確的是0。

A、線路復測是在線路中線樁定測已在地面標定之后進行的

B、線路復測的目的是恢復定測樁點和監測定測質量

C、線路復測工作的內容和定測一致

D、線路復測的方法與定測的方法不能相同

答案:D

解析:線路復測的有關知識:線路復測是在線路中線樁定測已在地面標定之后進

行的;線路復測的目的是恢復定測樁點和監測定測質量;線路復測工作的內容和

方法與定測時基本相同,這樣觀測的結果才能說明定測的觀測精度。選項D的描

述不正確。故選D。

126.根據《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2007),對于公路測量,定測中線樁位測

量應符合下列規定:線路中線樁的間距,直線部分不應大于50m,平曲線部分宜

為20m。對于公路曲線半徑小于30m、緩和曲線長度小于30m或回頭曲線段,中

線樁間距均不應大于()。

A、5m

B、10m

Cv20m

D、50m

答案:A

解析:根據《工程測量規范》(6850026—2007)第6.2.5條,定測中線樁位測量

應符合下列規定:線路中線樁的間距,直線部分不應大于50%平曲線部分宜為

20m。曲線部分,當公路曲線半徑為30?60m時,其中線樁間距均不應大于10m;

對于公路曲線半徑小于30m、緩和曲線長度小于30m或回頭曲線段,中線樁間距

均不應大于5m。故選A。

127.按《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2007),地形圖的基本等高距應按地形類別

和測圖比例尺進行選擇,對于1:5000的丘陵地形圖應該選擇()為基本等高距。

A、0.5m

B、1m

C、2m

D、5m

答案:D

解析:根據現行《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2007),丘陵地區1:5000地形圖的

基本等高距應為5m。詳細數據見表3-2。故選D。

128.圖根點相對于基本控制點的點位中誤差不應超過圖上±0.1mm,高程中誤差

不應超過基本等高距的()。

A、1/2

B、1/3

C、1/5

D、1/10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核圖根點的精度要求。根據現行《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200

7),圖根點相對于基本控制點的點位中誤差不應超過圖上±0.1mm,高程中誤差

不應超過基本等高距的1/10。故選D。

129,數百米至數千米的精密距離測量宜使用()。

A、精密鋼尺

B、精密經緯儀

C、精密水準儀

D、精密全站儀

答案:D

解析:數百米至數千米的精密距離測量宜使用精密光電測距儀,或精密全站儀。

故選Do

130.竣工總圖的編繪,應收集眾多資料。下列選項中,不屬于竣工總圖編繪應收

集資料范疇的是()。

A、施工設計圖

B、施工檢測記錄

C、建筑物立面圖

D、竣工測量資料

答案:C

解析:《工程測量規范》(6850026—2007)第9.2.1條規定:竣工總圖的編繪應

收集下列資料:①總平面布置圖;②施工設計圖;③設計變更文件;④施工檢測

記錄;⑤竣工測量資料;⑥其他相關資料。選項C(建筑物立面圖),不屬于竣

工總圖編繪應收集資料范疇。故選C。

131.對數字測圖方法,對于1:1000比例尺測圖,每平方千米圖根點的數量不少

于()。

A、64

B、16

C、8

D、4

答案:B

解析:采用數字測圖方法時,每平方千米圖根點的密度,對于1:500比例尺測圖

不少于64個,對于1:1000比例尺測圖不少于16個,對于1:2000比例尺測圖

不少于4個。詳細數據見表3-4。故選B。

132,下列不屬于平面曲線的是()o

A、豎曲線

B、緩和曲線

C、回頭曲線

D、圓曲線

答案:A

解析:圓曲線、緩和曲線、回頭曲線等,都屬于平面曲線。豎曲線是在豎面上連

接不同坡度的曲線,不是平面曲線。故選A。

133.竣工總圖的編繪,應收集眾多資料。下列選項中,不屬于竣工總圖編繪應收

集資料范疇的是()。

A、施工設計圖

B、施工檢測記錄

C、建筑物立面圖

D、竣工測量資料

答案:C

解析:《工程測量規范》(6850026—2007)第9.2.1條規定竣工總圖的編繪,應

收集下列資料:①總平面布置圖;②施工設計圖;③設計變更文件;④施工檢測

記錄;⑤竣工測量資料;⑥其他相關資料。故選C。

134.關于地形圖基本等高距、比例尺和地形類別三者關系的描述,以下說法正確

的是()。

A、測圖比例尺越大,基本等高距越小;地形越復雜,基本等高距越小

B、測圖比例尺越大,基本等高距越大;地形越復雜,基本等高距越小

C、測圖比例尺越大,基本等高距越大;地形越復雜,基本等高距越大

D、測圖比例尺越大,基本等高距越小;地形越復雜,基本等高距越大

答案:D

解析:地形圖基本知識:測圖比例尺越大,基本等高距越小;地形越復雜,基本

等高距越大。故選D。

135.下列關于工程控制網的特點說法不正確的是()。

A、控制網的大小、形狀應和工程相適應

B、可采用獨立的坐標系

C、地面控制網精度一定要均勻

D、投影面的選擇應滿足控制點坐標反算兩點間長度與實地兩點間長度之差盡可

能小的要求

答案:C

解析:有關工程控制網的基本知識:①控制網的大小、形狀、點位分布,應與工

程的大小、形狀相適應;②地面控制網的精度,不要求網的精度均勻,但要保證

某一方向和某幾個點的相對精度高;③投影面的選擇應滿足“控制點坐標反算兩

點間長度與實地兩點間長度之差應盡可能的小”的要求;④可采用獨立的坐標系;

等等。C選項,描述不正確。故選C。

136.根據《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2007),數字高程模型建立后應進行檢查,

并符合下列規定:對用實測數據建立的數字高程模型,應進行外業實測檢查并統

計精度;每個圖幅的檢測點數不應少于()個點,且均勻分布。

A、10

B、15

C、20

D、30

答案:C

解析:根據《工程測量規范》(6850026—2007)第5.5.7條規定:對用實測數據

建立的數字高程模型,應進行外業實測檢查并統計精度。每個圖幅的檢測點數,

不應少于20個點,且均勻分布。故選C。

137,采用偏角法測設圓曲線時,其偏角應等于相應弧長所對圓心角的()。

A、3倍

B、2倍

C、1/2

Dx1/3

答案:C

解析:測量的偏角在幾何學上稱為弦切角,弦切角等于弧長所對圓心角的一半。

故采用偏角法測設圓曲線時,其偏角應等于相應弧長所對圓心角的1/2。故選5

138.根據《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2007),對于GPS-RTK測圖,參考站點位

的選擇應符合下列規定:參考站的有效作業半徑不應超過()。

A、5km

B、10km

C、15km

Dx20km

答案:B

解析:根據《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2007)第5.3.13條,對于GPS-RTK測圖,

參考站點位的選擇,應符合下列規定:參考站的有效作業半徑,不應超過10km。

故選Bo

139.對于兩開挖洞口間長度小于4km的隧道工程,其相向施工中線在貫通面上的

高程貫通誤差,不應大于()。

A、30mm

B、50mm

C、70mm

D、100mm

答案:C

解析:《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2007)第8.6.2條規定:隧道工程的相向施

工中線在貫通面上的高程貫通誤差,不應大于70mm。詳細要求見表3-6。故選C。

140.關于隧道控制測量,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A、洞外高程控制測量通常使用水準測量

B、每個洞口應埋設不少于兩個水準點,最好是一站可以觀測這兩點的高差

C、洞外平面控制測量可以使用GPS定位

D、洞內平面控制測量可以使用GPS定位

答案:D

解析:隧道控制測量有關知識:洞外高程控制測量通常使用水準測量方法;每個

洞口應埋設不少于兩個水準點,最好是一站可以觀測這兩點的高差;洞外平面控

制測量可以使用GPS定位,但是,洞內不可能有GPS信號,故洞內無法使用GPS

定位。選項D描述不正確。故選D。

141.工程控制網的建立步驟不包括()。

Ax設計

B、繪制地形圖

C、選點埋石

D、觀測和平差計算

答案:B

解析:工程控制網的建立步驟一般分為三個部分:①設計;②選點埋石;③觀測

和平差計算。選項B(繪制地形圖),不屬于工程控制網的建立步驟。故選B。

142.根據《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2007),對于GPS-RTK測圖,流動站的

作業應符合下列規定:流動站作業的有效衛星數不宜少于()個,PD0P值應小于6,

并應采用固定解成果。

A、3

B、4

C、5

D、6

答案:C

解析:根據《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2007)第5.3.15條,對于GPS-RTK測圖,

流動站的作業應符合下列規定:流動站作業的有效衛星數不宜少于5個,PD0P

值應小于6,并應采用固定解成果。故選C。

143.在建筑物的沉降觀測中,每個工程至少應有()個基準點。

A、4

B、3

C、2

D、1

答案:B

解析:根據《建筑變形測量規范》(JTJ8—2007)規定:在建筑物的沉降觀測中,

每個工程至少應有3個基準點。故選B。

144.下列坐標系中肯定不屬于獨立坐標系的是0。

A、北京坐標系

B、施工坐標系

C、工程坐標系

D、地方坐標系

答案:A

解析:北京坐標系是國家坐標系。施工坐標系、工程坐標系、地方坐標系都有可

能采用獨立的坐標系。故選A。

145.控制網優化設計是指在一定的人力、物力、財力等條件下,設計出精度高、

可靠性強、經費最省的控制網布設方案。控制網優化設計分為四類,其中“一類

設計”是指()。

A、基準設計

B、網形設計

C、權設計

D、改進設計或加密設計

答案:B

解析:控制網優化設計分為4類,分別為:①零類設計(基準設計)、②一類設

計(網形設計)、③二類設計(權設計)、④三類設計(改進設計或加密設計)。

故選Ba

146.對于精密工程控制網布設,以下描述不正確的是()。

A、控制網的精度指標是根據精密工程關鍵部位竣工位置的容許誤差確定

B、精密工程控制網必須要分兩次布網

C、精密工程控制網必須進行優化設計

D、精密高程控制網主要采用水準測量的方法建立

答案:B

解析:精密工程控制網布設的要求有:①精密工程控制網一般一次布網;②控制

網的精度指標是根據精密工程關鍵部位竣工位置的容許誤差確定的;③精密工程

控制網必須進行優化設計;④精密高程控制網主要采用水準測量的方法建立。選

項B的描述不正確。故選B。

147.按《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2007),地形圖的基本等高距應按地形類別

和測圖比例尺進行選擇,對于地形傾角小于3。的地區,繪制1:1000的地形圖

等高距應為0。

A、5m

B、1m

C\2m

D、0.5m

答案:D

解析:按現行《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2007),地形圖的基本等高距應按地

形類別和測圖比例尺進行選擇。地形傾角小于3°的地區屬于平坦地區,繪制1:

1000的地形圖時等高距應為0.5m。詳細數據見表3-2。故選D。

148.下列選項不屬于變形測量特點的是()。

A、重復觀測

B、難度大

C、精度高

D、變形測量的數據處理要求更加嚴密

答案:B

解析:變形測量的特點有:重復觀測、精度高、需要綜合應用多種測量方法、變

形測量的數據處理要求更加嚴密。有些工程,其變形測量的難度并不大。選項B

(難度大)描述不準確。故選B。

149.下列不屬于工程控制網布網原則的是0。

A、分級布網,逐級控制

B、控制網精度高,控制范圍小

C、要有足夠的精度和可靠性

D、要有足夠的密度

答案:B

解析:工程控制網的布網原則:分級布網,逐級控制;要有足夠的精度和可靠性;

要有足夠的密度;要有統一的規格。選項B(控制網精度高,控制范圍小),不

屬于工程控制網的布網原則。故選B。

150.以下不屬于地下管線探測方法的是()。

A、實地調查法

B、物探調查法

C、開挖調查法

D、目估調查法

答案:D

解析:地下管線探測方法包括3種方法:①明顯管線點的實地調查;②隱蔽管線

點的物探調查;③隱蔽管線點的開挖調查。以上三種方法往往需要結合進行。選

項D(目估調查法),不屬于地下管線的探測方法。故選D。

151.對數字測圖方法,對于1:500測圖,每平方千米圖根點的數量不少于()個。

A、50

B、64

C、100

D、150

答案:B

解析:采用數字測圖方法時,每平方公里圖根點的密度:對于1:500比例尺測圖

不少于64個;對于1:1000比例尺測圖不少于16個;對于1:2000比例尺測圖不

少于4個。詳細數據見表3-4。故選B。

152.地下管線探查應在充分收集和分析已有資料的基礎上,采用()的方法進行。

A、開挖查看

B、實地調查

C、儀器探查

D、實地調查與儀器探查相結合

答案:D

解析:地下管線探查應在充分搜集和分析已有資料的基礎上,采用實地調查與儀

器探查相結合的方法進行。故選D。

153.線路竣工測量不包括0。

A、放樣測量

B、中線測量

C、高程測量

D、橫斷面測量

答案:A

解析:線路的竣工測量包括三個方面:中線測量、高程測量、橫斷面測量。選項

A(放樣測量),不屬于線路竣工測量的內容。故選A。

154.施工控制網一般選擇投影到主施工高程面作為投影面而不進行高斯投影,主

要是為了()。

A、方便施工放樣,方便控制網觀測

B、方便平差計算

C、方便觀測記錄

D、與城市控制網相區別

答案:A

解析:施工控制網一般選擇投影到主施工高程面作為投影面而不進行高斯投影,

主要是為了方便施工放樣,方便控制網觀測。故選A。

155.城鎮定線與撥地測量中,用于展繪的基礎圖比例尺宜采用()。

A、1:500?1:2000

B、1:500?1:5000

C、1:1000?1:5000

D、1:2000?1:5000

答案:A

解析:城鎮定線與撥地測量中(規劃測量),宜采用1:500?1:2000比例尺的

基本地形圖作為基礎圖。故選A。

156.巷道掘進時,給定掘進的坡度通常叫作給0。

A、坡度線

B、方向線

C、腰線

D、中線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腰線的定義。巷道掘進時,給定掘進的坡度通常叫作給腰線,

它表示巷道在豎直面的高低起伏。故選C。

157.下面放樣方法中,不屬于平面位置放樣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