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D-10和ICD-9-CM-3編碼質控解析--循環系統學
習目錄心血管系統重點疾病編碼心血管系統重點疾病編碼編碼范圍結構與主導詞有關類目的說明及編碼規則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房間隔、室間隔二尖瓣、三尖瓣主動脈瓣、肺動脈瓣心臟解剖循環系統疾病又稱心腦血管系統疾病。主要包括心臟和血管疾病。是指人體內運送血液的器官和組織,危害性比較大。心臟是動力器官,血管是運輸血液的管道。通過心臟有節律性收縮與舒張,推動血液在血管中按照一定的方向不停地循環流動,即血液循環,血液循環分為體循環和肺循環兩個部分。包括:
心臟、血管、淋巴管淋巴結病、腦血管病本章常用主導詞:栓塞、梗死、梗塞、破裂、出血等循環系統疾病(I00—I99)血液循環動脈血從左心室-主動脈-各級動脈-全身毛細血管-各級靜脈-上、下腔靜脈-右心房-右心室體循環:右心室-肺動脈-肺部的毛細血管網-肺靜脈-左心房-左心室肺循環:循環系統疾病(I00—I99)先天性心臟病(不包括)循環系統疾病(I00—I99)心血管疾病是全球第一大致死原因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稱,全球每年心血管疾病導致175萬人死亡,占全球死亡人數的31%,超過75%來自中低收入國家。全球因心臟疾病而死亡的人數已經超過任何其他疾病。循環系統疾病(I00—I99)編碼范圍:ICD-10類目表I00-I02急性風濕熱I05-I09慢性風濕性心臟瓣膜病I10-I15高血壓病I20-I25缺血性心臟病I26-I28肺源性心臟病和肺循環疾病I30-I52其他類型的心臟病I60-I69腦血管病I70-I79動脈、小動脈和毛細血管疾病I80-I89靜脈、淋巴管和淋巴結疾病,不可歸類在他處者I95-I99循環系統其他和未特指的疾病不包括:起源于圍生期的某些情況妊娠、分娩和產褥期的并發癥某些傳染病和寄生蟲先天性畸形、變形和染色體異常內分泌、營養和代謝疾病損傷、中毒和某些外因的其他后果腫瘤P00-P96O00-O99A00-B99Q00-Q99E00-E90S00-T98C00-D48癥狀、體征和臨床與實驗室異常所見,不可歸類在他處者 R00-R99系統性結締組織疾病 M30-M36短暫性大腦缺血性發作和相關綜合征(TIA
G45.-)編碼范圍星號類目I32*、I39*、I41*、I43*、I52*、I68*、I79*、I98*以上分類于他處疾病引起的循環系統疾病例如: 類風濕性心炎M05.3* I52.8*編碼范圍ICD-10類目表常見主導詞I00-I02急性風濕熱心肌炎病-心臟I05-I09慢性風濕性心臟瓣膜病心內膜炎關閉不全狹窄I10-I15高血壓病高血壓I20-I25缺血性心臟病心絞痛梗死I26-I28肺源性心臟病和肺循環疾病病-心臟狹窄I30-I52其他類型的心臟病心包炎、心肌病、心肌炎
心內膜炎
衰竭I60-I69腦血管病梗死出血I70-I79動脈、小動脈和毛細血管疾病病動脈瘤動脈炎動脈硬化I80-I89靜脈、淋巴管和淋巴結疾病,不可歸類在他處者靜脈、淋巴管I95-I99循環系統其他和未特指的疾病循環系統結構與主導詞1、
急性風濕熱(I00-I02)[概念]風濕熱:一種常見的反復發作的急性或慢性全身性結締組織炎癥。是鏈球菌感染后引起的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累及心臟、關節、中樞神經系統。常見的臨床表現:風濕熱關節炎、心臟炎、皮下結節、環形紅斑、舞蹈病等,急性期強制性分類
在I00-I02查找:熱-風濕熱 I00-伴有累及中樞神經系統 I02-活動伴累及心臟 I01有關類目的說明及編碼規則若慢性風心病有風濕的活動表現,住院治療風濕熱,則風濕熱的編碼為主,慢性風濕性心臟病的編碼為附。例如:風濕性二尖瓣狹窄,活動期,主要編碼I01.1,其他編碼I05.0
主導詞:狹窄-二尖瓣--活動性或急性
I01.1有關類目的說明及編碼規則急性風濕熱[編碼規則]本節不包括風濕性病因的慢性疾病(I05
-I09)例如:風濕性二尖瓣狹窄風濕性三尖瓣關閉不全除非還存在著風濕熱或有風濕過程復發或活動的證據,以本節為主要編碼有關類目的說明及編碼規則2、慢性風濕性心臟病(I05-I09)假定分類編碼規則:(未提及病因)A:凡未提及病因的二尖瓣、主動脈瓣和肺動脈瓣的閉鎖不全按假定為非風濕性編碼,三不瓣的閉鎖不全按假定為風濕性編碼。心臟瓣膜病:風濕性I05-I09,非風濕性
I34-I39有關類目的說明及編碼規則B:凡未提及病因的心臟瓣膜的主動脈瓣和肺動脈瓣的狹窄,按假定為非風濕性編碼,而二尖瓣、三尖瓣的狹窄則按假定為風濕性編碼。C:凡未提及病因的心臟多瓣膜疾病,按假定的風濕性病因處理編碼。例如:I08 多個心臟瓣病有關類目的說明及編碼規則I08.0二類瓣和主動脈瓣的疾患I08.1二尖瓣和三尖瓣的疾患I08.2主動脈瓣和三尖瓣的合并的疾患I08.3二尖瓣、主動脈瓣和三尖瓣的合并疾患I08.8其他多個心瓣膜疾病I08.9未特指的多個心瓣膜疾病有關類目的說明及編碼規則I08
多個心瓣膜疾病包括:特指為風濕性或未特指起源的三尖瓣閉鎖不全 I07.1二尖瓣狹窄
I05.0肺動脈瓣閉鎖不全I37.1三尖瓣狹窄
I07.
0主動脈瓣閉鎖不全I35.1多瓣膜狹窄
I08.9肺動脈瓣狹窄
I37.0主動脈瓣狹窄
I35.0心臟瓣膜病的假定分類假定為風濕性的病因編碼 假定為非風濕性的病因編碼二尖瓣閉鎖不全
I34.0有關類目的說明及編碼規則疾病編碼:I08.3 二尖瓣狹窄關閉不全伴主動脈瓣及三尖瓣關閉不全I05.2 風濕性二尖瓣狹窄伴有關閉不全106.1
風濕性主動脈瓣關閉不全107.1
風濕性三尖瓣關閉不全查找路徑:主導詞:
關閉不全-二尖瓣--風濕性---伴有----阻塞或狹窄-----和主動脈瓣疾病------及三尖瓣疾病
I08.3關閉不全-二尖瓣--風濕性---伴有----阻塞或狹窄
I05.2關閉不全-主動脈(瓣)--風濕性
I06.1關閉不全-三尖瓣(風濕性)I07.1有關類目的說明及編碼規則3、高血壓(I10-I15)當高血壓,心臟病和腎臟疾病的代碼混合時,區別因果關是很重要的。高血壓可能引起心臟和/或腎臟疾病。高血壓可能被一些包括腎臟疾病在內的其它情況引起。高血壓和心臟病及腎臟疾病可能絲毫沒有聯系,即使他們同時表現出來。不包括:并發于妊娠、分娩和產初期(O10-O11,O13-O16)累及冠狀血管(I20-I25)新生兒高血壓(P29.2)肺動脈高壓(I27.0)有關類目的說明及編碼規則3、高血壓(I10-I15)這個類目包括了良性和惡性高血壓,但沒有用亞目加以區分,對于臨床檢索需要區分良性和惡性的性質。惡性高血壓又稱急進性高血壓。臨床比較少見,病情亦比較重,且病情發展迅速、嚴重,血壓顯著升高,舒張壓多持續在130-140mmHg以上,常于數月至1-2年內出現嚴重的腦、心、腎損害。良性高血壓又稱緩進性高血壓,病情進展緩慢,早期近半數病人可無癥狀,當并發有粥樣硬化時,收縮壓顯著升高。現代高血壓指南分型標準:根據血壓水平、靶器官損傷及危險因素對高血壓進行了分級(1級、2級、3級)及危險分層(低危、中危、高危、極高危),編碼時如果有需要可以增加。有關類目的說明及編碼規則不包括腦(I60-I69)、眼(H35.0)(5)高血壓引起的并發癥編碼(I11-I13)臨床上高血壓并發癥診斷書寫方式I11高血壓心臟病臨床:高血壓3級
高危
左室肥厚 I11.9I11.0高血壓3級
高危
左室肥厚
心功能3級I12高血壓腎臟病臨床:
高血壓3級
高危
腎臟損害(蛋白尿)I12.9I12.0高血壓3級
高危
腎臟損害
慢性腎功能I13高血壓心臟和腎臟病有關類目的說明及編碼規則4、I12、I15的區別I12 短暫性大腦缺血性發作和相關綜合征(TIA
G45.-)高血壓腎臟病:是高血壓病的腎臟并發癥,原發病為高血壓病;I15.0
繼發于腎血管性高血壓:是由于腎動脈疾患(狹窄等)引起的高血壓;如動脈粥樣硬化、腎動脈血栓形成等。I15.1
繼發于其他腎疾患的高血壓:腎實質病變引起的高血壓,是繼發性高血壓,如急慢性腎小球腎炎、腎性綜合征、先天性多囊腎
等。I15.2
繼發于內分泌疾病的高血壓:由于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引起的高血。有關類目的說明及編碼規則腎性高血壓分類:腎血管高血壓:包括腎動脈本身的病變(如動脈粥樣硬化、腎動脈瘤、腎動脈血栓形成、栓塞或腎動靜脈瘺等;包括腎動脈被周圍病變壓迫或扭曲(如腎動脈周圍粘連、腎蒂扭曲)。腎實質病變引起的高血壓:如急慢性腎小球腎炎、腎結核、慢性腎盂腎炎、先天性多囊腎等。尿路梗阻性疾病:如輸尿管狹窄和結石等,此類疾病臨床上引起高血壓少見。有關類目的說明及編碼規則5、心絞痛 I20對于心絞痛的分類,需要臨床醫師指出心絞痛類型才能詳細地分類到不同的亞目中,以便于檢索,否則只編碼I20.9。有關類目的說明及編碼規則勞累性心絞痛:運動或其他增加心肌需氧量下誘發穩定型勞累性(稱定型)初發勞累性惡化型勞累性自發性心絞痛臥位型變異型中間綜合征梗塞后混合性心絞痛心絞痛臨床分類I20
心絞痛I20.0不穩定性心絞痛心絞痛:增強型勞力再次型勞力惡化型中間型冠狀動脈綜合征心肌梗死前綜合征I20.1
心絞痛伴有確證的痙攣心絞痛:血管痙攣性普林茲梅特爾痙攣誘發的變異型I20.001不穩定性心絞痛I20.002
心肌梗死前綜合征I20.003
勞力惡化型心絞痛I20.004
勞力初發型心絞痛I20.006
臥位型心絞痛I20.101
冠狀動脈痙攣性心絞痛I20.102
變異型心絞痛心絞痛臨床分類I20.8
其他類型的心絞痛勞力型心絞痛狹心癥I20.9
未特指的心絞痛心絞痛:NOS心的心絞痛綜合征缺血性胸痛I20.801
X綜合征I20.802
心肌梗死后心絞痛I20.803
混合型心絞痛I20.805
穩定性心絞痛I20.806
自發型心絞痛I20.902
心絞痛心絞痛臨床分類分為四大類:急性心肌梗死(AMI)隨后性心肌梗死慢性心肌梗死陳舊性心肌梗死I21.-I22.-I25.8I25.2心肌梗死6、心肌梗死的分類有關類目的說明及編碼規則編碼規則:急性心肌梗死(4周)
28天慢性心肌梗死超過(4周)
28天心肌梗死心肌梗死(I21-I25)急性心肌梗死編碼I21.-,這個編碼的分類軸心是雙軸心I21.0-I21.3是以心肌部位為軸心,臨床表現為透壁性和非透壁性。隨后性心肌梗死(復發性、再梗)
編碼
I22.-。第二次或再次發生的心梗急性心肌梗死慢性心肌梗死 編碼為I25.8,指心梗自發病時間超過4周,即大于28天陳舊性心肌梗死
編碼為I25.2,心梗病癥發生在8周以上的時間,心電圖遺留異常的Q波或QS波。心肌梗死(
5
)急性心肌梗死可以并發一些早期并發癥編碼為I23.-,如心包積血、心壁破裂,需要區分心肌梗死的即時并發癥和過時并發癥急性心肌梗死的并發癥:分為即時(同時)、近期、過時A、與急性心梗同時發生的并發癥,編碼
I21-I22見卷三P785,破裂-心(壁)I21.9B、與急性心梗近期發生的并發癥,編碼I23C、與急性心梗過時發生的并發癥,編碼
I31.-
,I51.-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分類名稱與臨床診斷:過去:將急性心肌梗死分為Q波性AMI和無Q波性AMI。1)Q波性AMI:認為透壁性心肌梗死,累及心室肌全層。2)無Q波性AMI:為非透壁性(心內膜下)心肌梗死,累及心內膜下和(或)中層心肌。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分類名稱與臨床診斷:目前:以ST段是否抬高進行分類當心電圖出現相應區域ST段抬高時,表明此時相應的冠脈已經閉塞,而導致心肌全層損傷。臨床診斷ST段抬高性AMI。當有胸痛、心悸等癥狀,若心電圖不伴有ST段抬高,提示冠脈尚未完全閉塞,心肌缺血損傷沒有波及全層,心電圖可表現ST段下降及(或)T波倒置等。臨床診斷非ST段抬高性AMI。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分類名稱與臨床診斷:臨床分型的演變和進展:透壁與非透壁(心內膜下)心肌梗死↓Q波與非Q波心肌梗死↓ST段抬高型與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分類名稱與臨床診斷:臨床分型的演變和進展:目前臨床上:ST段抬高性AMI等同于透壁性心肌梗死非ST段抬高性AMI等同于非透壁性(心內膜下)心肌梗死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分類名稱與臨床診斷:?
因為心電圖上出現Q波,已是心肌壞死的表現,而從心肌缺血到壞死有一個發展的過程。所以這種回顧性的分類,已不適合臨床工作的需要。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 I211、特指為急性或自發病起4周(28天內)2、類目是雙軸心:主軸心:臨床表現-->
透壁性和非透壁性透壁性下軸心:心肌解剖部位心肌梗死3、I21類目中兩個NOS的含義:(一卷383頁).3 透壁性心肌梗死
NOS
:心肌部位未特指如: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9
心肌梗死(急性)
NOS
:2個含義:透壁和非透壁未特指心肌部位未特指如:急性心肌梗死心肌梗死I23
急性心肌梗死后的某些近期并發癥不包括:所列情況,當:與急性心肌梗死同時發生時(I21-I22)急性心肌梗死后未特指為近期并發癥時(I31.-,I51.-)I23.0
心包積血作為急性心肌梗死后的近期并發癥I23.1
房間隔缺損作為急性心肌梗死后的近期并發癥I23.2
室間隔缺損作為急性心肌梗死后的近期并發癥I23.3
心壁破裂不伴有心包積血作為急性心肌梗死后的近期并發癥不包括:伴有心包積血(I23.0)I23.4
腱索斷裂作為急性心肌梗死后的近期并發癥I23.5
乳頭肌斷裂作為急性心肌梗死后的近期并發癥I23.6
心房、心耳和心室的血栓形成作為急性心肌梗死后的近期并發癥I23.8
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其他近期并發癥急性心梗后發生并發癥與急性心梗一同編碼,并發癥作為其它診斷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常見并發癥7、I24.0
冠狀動脈栓塞,未造成心肌梗死的分類I24.0明確指出是對冠狀動脈血栓形成而未造成心肌梗死的分類。因此在臨床分類中應注意區別是否造成心梗。ICD-10有明確的亞目標題。有關類目的說明及編碼規則8、急性冠脈綜合征 I24.8是一組由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臨床綜合征,包括急性心肌梗死(AMI)及不穩定型心絞痛(UA),其中AMI又分為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STEMI)及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NSTEMI)。通常由冠狀動脈急性變化,血流突然減少引起。臨床上由于某種原因不能判定是急性心肌梗死或不穩定型心絞痛時,才能使用急性冠脈綜合征診斷和編碼。入院后經過檢查、治療明確診斷為心肌梗死、心絞痛、冠脈痙攣等,按照明確的疾病診斷編碼。有關類目的說明及編碼規則冠狀(動脈):粥樣斑動脈粥樣硬化病硬化當沒有明確的心絞痛、心肌梗死等的典型臨床表現時,臨床診斷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或住院期間的主要治療是針對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作為主要診斷。當可以確定存在某種類型的心絞痛、急性心肌梗死時,則將已經明確的缺血性心臟病診斷作為主要診斷,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作為其他診斷。有關類目的說明及編碼規則I25.1
動脈硬化性心臟病第冠狀動脈成形術后再狹窄 I25.809冠狀動脈支架植入術后再狹窄
I25.810注意:不包括術后機械并發癥T82.8
心臟和血管假體裝置、植入物和移植物的其他并發癥并發癥栓塞纖維化出血疼痛狹窄血栓形成}心臟和血管假體裝置、植入物和移植物引起的有關類目的說明及編碼規則9、心律失常(I44-I49)心律失常是由心臟激動的起源和傳導異常所造成的心率或心律的變化,是臨床上最常見的心血管表現之一。心律失常患者輕重不一,輕者可無癥狀,偶被發現,嚴重的可以危及生命。常見的心律失常:早搏、心動過速、心房顫動、撲動、預激綜合征、傳導阻滯等。按具體情況分類去極化:靜息狀態時細胞處于極化狀態,當受刺激時出現細胞膜內外電位發生倒轉,即去極化,心肌細胞有自律性,即起搏功能。復極綜合癥:是心電圖檢查時發現,出現S-T波的不正常,分類時按心電圖檢查異常編碼與R94.3。有關類目的說明及編碼規則10、陣發性心動過速 I47新版的變化注意增加不包括:修改竇房性,竇性新版:心動過速-竇房性,竇性
R00.0舊版:心動過速-竇房性,竇性
I47.1有關類目的說明及編碼規則11、I49中的除極過早除極=早搏或期前收縮被起源部位分為:竇性房性房室交接處性室性有關類目的說明及編碼規則主動脈夾層指主動脈內的循環血液通過內膜破裂口進入主動脈中層形成的血腫,是一種極為嚴重的大血管疾病。又稱主動脈夾層動脈瘤或主動脈夾層血腫。I71.0 主動脈夾層[任何部分]主動脈夾層動脈瘤(破裂)[任何部分]有關類目的說明及編碼規則心血管系統重點手術操作編碼結構:35
心臟瓣膜和間隔手術心臟血管手術心臟和心包的其他手術血管的切開、切除和閉合血管其他手術分類軸心——部位+術式直視心血管手術需要關注有否體外循環編碼范圍1、動脈周圍交感神經切除術05.252、冠狀動脈經皮腔內血管成形術00.663、顱內、入腦前動脈經皮血管成形術 00.61、00.624、顱內、入腦前動脈(基底、頸、椎動脈)經皮支架置入術 00.63、00.64、00.65不包括體循環、肺循環一)體循環左心室↓主動脈↓全身各組織器官(毛細血管)↓上下腔靜脈↓右心房(大循環)心臟解剖圖解剖結構肺循環右心室↓肺動脈↓肺內氣體交換(毛細血管)↓肺靜脈↓左心房(小循環)解剖結構胸骨(廓)切開,作為手術入路,可省略編碼;直視心血管手術,大都需要要體外循環下進行,需另編碼39.61,主導詞:體外;
關于血管成形術、支架置入術的另編碼:36.03開胸冠狀動脈血管成形術36.06、36.07冠狀動脈支架置入39.50周圍血管成形術39.90周圍血管支架置入術編碼規則心臟瓣膜疾病心臟瓣膜疾病是由于先天性或后天性的原因造成心臟瓣膜病變,引起心臟血流障礙等改變。心臟瓣膜出現病變時會出現兩種情況:1、瓣膜口出現狹窄2、瓣膜關閉不全心臟瓣膜手術心臟瓣膜術式主要分為兩類1、瓣膜修補術(成形術)2、瓣膜置換心臟瓣膜修補術、切開術:(臨床通常稱為分離術)分類首先區分閉合性開放性(35.0)(35.1)經皮的球囊瓣膜成形術(35.96)心臟瓣膜手術心臟瓣膜的手術(35.0-35.2)
心臟瓣膜:二尖瓣、三尖瓣、主動脈瓣、肺動脈瓣;病因:先天性、后天性(風濕性);疾病:瓣膜狹窄、關閉不全;具體術式:成形、置換入路:開放性(直視下)、閉合性心臟瓣膜手術閉合性心臟瓣膜切開術
[35.0]主導詞:瓣膜切除術關注:細目是區分瓣膜主動脈瓣
(1)
二尖瓣(2)瓣三尖瓣
(4)
肺動脈(3)未指瓣膜(0)經皮球囊心臟瓣膜成形術
[35.96]主導詞:瓣膜成形術心臟瓣膜手術人工心臟瓣膜置換術[35.2]提示:1、直視下心臟瓣膜分離術含瓣膜置換2、另編[體外循環]或[心肺機]
39.61主導詞:體外3、細目區分置換瓣膜的類型生物瓣或機械瓣主導詞:修補術、植入物、置換心臟瓣膜手術心臟瓣膜鄰近結構的手術:35.3心肉柱手術:35.35在右心室流入道(固有心臟)的心壁有許多縱橫交錯的肌性隆起,稱肉柱。例如:右室流入道疏通術 35.35查:手術-心肉柱(心臟)35.35或:切斷-心肉柱(心臟)35.35心臟瓣膜臨近結構手術心臟間隔修補術(35.5-35.7)房間隔缺損原發孔缺損繼發孔缺損(ASD)(占先天心10%)中央型(卵圓孔型)上腔型(靜脈竇型)下腔型混合型室間隔缺損(VSD):占先天心的30%左右;膜部缺損室間隔缺損漏斗部缺損肌部缺損(最多)(次之)(最少)心臟間隔修補術心臟間隔直視下的修補術編碼要點:亞分類軸心:移植物的類型細目分類軸心解剖部位
+
入路主導詞:修補術、閉合、插入、矯正術提示:另編[體外循環]或[心肺機]
39.61
[根據病歷]主導詞:體外直視下的心臟間隔修補術房(室)間隔封堵術(介入治療)區分部位:房間隔封堵術35.52室間隔封堵術35.55主導詞:閉合、插入、修補術房(室)間隔封堵術間隔修補術的編碼的查找:間隔缺損修補術:35.5-35.735.5 心房和心室間隔假體修補術,臨床常用人造補片包括切開入路、閉合入路(介入療法)心房和心室間隔修補術,用組織移植物,臨床上常用自體心包心房間隔和心室間隔的其他和未特指的修補術通常指直接縫合修補術同一亞目分類軸心:解剖部位+入路亞分類軸心:移植物的類型??主導詞:修補術間隔修補術的編碼查找冠心病主要四種治療方法1、藥物2、介入治療3、手術治療4、其他治療冠狀動脈手術1、冠狀動脈支架置入(主要手術)(1)裸支架、藥物涂層支架36.06(2)藥物洗脫支架36.072、置入血管的支架個數00.45-00.483、經皮冠狀動脈腔內血管成形術00.664、治療血管的數量00.40-00.435、冠狀動脈造影(1)單根血管的冠狀動脈造影88.55(橈動脈)(2)兩根導管的冠狀動脈造影88.56(股動脈)6、冠狀動脈內血栓溶解劑輸注(1)直接36.04(2)經PTCA00.667、溶栓藥物注射或灌注99.10主導詞:插入冠狀動脈介入治療編碼方法心臟起搏器:心臟起搏器(cardiac
pacemaker)是一種植入于體內的電子治療儀器,通過脈沖發生器發放由電池提供能量的電脈沖,通過導線電極的傳導,刺激電極所接觸的心肌,使心臟激動和收縮,從而達到治療由于某些心律失常(主要是緩慢性心律失常)所致的心臟功能障礙的目的。心臟起搏器植入術起搏器工作原理:人們通常所說的起搏器,其實是指整個起搏系統。起搏系統由起搏器、起搏電極導線及程控儀組成。其中起搏器和起搏電極導線植入人體。起搏器由安裝在金屬盒中的電路和電池組成。起搏器在需要的時候向心臟發出微小的電脈沖 起搏電極導線由絕緣導線組成,負責向心臟傳送微小電脈沖,刺激心臟跳動。心臟起搏器植入術人工心臟起搏:人工心臟起搏:有臨時和永久兩種。區別:有不同的適應癥臨時心臟起搏起搏器安裝在體外,利用導線從體外通過動脈連接到心臟上去。用于緊急或臨時情況,如心臟驟停,可能恢復的高度房室傳導阻滯。永久性心臟起搏器把起搏器直接安裝在心臟旁邊,通過導線連接到心臟上使用心臟工作。永久性心臟起搏器使用一段時間后,也會因為電池用盡而需要重新安裝。心臟起搏器植入術類型:放射介入治療技術放射介入治療是在醫學影像設備(X線、超聲、CT、MRI等)的指導下,通過微小的創口將特定的器械導入人體病變部位進行治療的臨床應用學科,和內科、外科學一道成為臨床3大支柱性學科。介入治療其特點是簡便、安全、有效、微創和并發癥少,和明顯縮短住院時間,在臨床得到普遍的應用血管腔內支架置入(經皮經血管支架置入術)血管內介入是指:通過穿刺人體表淺動靜脈,放入導管,打入造影劑,通過導管注射造影劑,顯示病灶血管情況,在血管內對病灶進行治療的方法。包括:動脈栓塞術、血管成形術、血管腔內支架置入術等。非血管介入是指:簡單的講就是沒有進入人體血管系統,在影像設備的監測下,直接經皮膚穿刺至病灶,或經人體現有的通道進入病灶,對病灶治療的方法。包括:經皮穿刺活組織檢查、狹窄管道擴張和支架置入、椎間盤穿刺消融術等。血管腔內支架置入(經皮經血管支架置入術)冠狀動脈:藥物洗脫支架非冠狀血管:非藥物洗脫支架(裸、藥物涂層)主導詞:插入 - 支架血管腔內修補:覆膜支架、彈簧圈主導詞:動脈瘤內縫合術或:修補術 - 動脈瘤- 動靜脈瘺血管腔內支架的類型血管腔內成形術的編碼
:主導詞:修補術例:顱內動靜脈瘺腔內修補術查:修補術
-
動靜脈瘺-
-
經或伴---
閉塞--
-
-
血管內入路-
-
-
-
-
頭和頸39.72或:修補術-
動靜脈瘺-
-
經或伴-
-
-
彈簧圈(血管內入路)--
-
-
頭和頸血管-
-
-
-
-
裸彈簧圈39.75血管腔修補術的編碼39.0-39.2周圍血管分流和搭橋術 P154血管搭橋術就是通過手術在閉塞血管的兩端用人工血管或自體材料連接起來,讓血管內的血流能繞過閉塞段血管而通過搭橋血管流向遠端,這條管道可以是您自身的靜脈也可以是人造血管,從而恢復遠端臟器器官的供血。周圍血管分流和搭橋術39.0-39.2周圍血管分流術和搭橋術適應癥:局部損傷,污染嚴重、無法原位置換,血管搭橋手術治療身體任何部位的血管閉塞,下肢動脈硬化性閉塞癥首選動脈旁路術。手術名稱:分流術、搭橋術、人工血管轉流術、 吻合術、旁路移植術主導詞:分流 P499
吻合 P806旁路 P624注意:不包括冠狀動脈搭橋術(36.1)周圍血管分流和搭橋術腦血管系統重點疾病編碼腦血管系統重點疾病編碼編碼范圍結構與主導詞有關類目的說明及編碼規則腦供血系統—動脈腦動脈:腦組織的動脈供血由條大動脈完成。即 和系統。大腦半球前3/5由頸內動脈系統供應;大腦半球后2/5由椎—基底動脈系統供應。腦動脈血管左側頸總動面直接發至主動脈弓,右側頸總動脈發自頭臂干。頸總動脈頸總動脈經由胸鎖關節后方,上行于胸鎖乳突肌深面,至甲狀軟骨上緣處分為 和。頸總動脈頸外動脈頸內動脈自頸總動脈發出后,在頸深部上行,穿頸動脈管(巖骨)入顱,彎曲上行,沿途主要分支有眼動脈、后交通動脈、脈絡膜前動脈,末端分出和 。頸內動脈雙側椎動脈分別起自 ,自第7頸椎至寰椎的橫突孔中穿過并上行,于寰椎與枕骨大孔外側緣之間入顱。在 的前面,兩側椎動脈 成基底動脈,上行至腦橋與中腦交接處分開,形成終支 。椎-基底動脈的沿途分支主要有脊髓后動脈、脊髓前動脈、小腦下后動脈、小腦下前動脈、迷路動脈、腦橋支、小腦上動脈、大腦后動脈等。椎-基底動脈系統主要供應頂枕溝以后的。椎—基底動脈腦底動脈環,又稱 ,由前交通動脈、兩側大腦前動脈、兩側頸內動脈、兩側后交通動脈、兩側大腦后動脈相互結合而形成。在正常情況下,左右兩側腦動脈之間,頸內動脈系統和椎-基底動脈系統之間并 。當腦底動脈環組成動脈中的一支
時,健側血液代償性地流入缺血區,減輕或消除血管阻塞或狹窄所引起的癥狀。腦底動脈環先天性異常時形成 的 和 ,在腦動脈阻塞后不能提供良好的 ,而引起嚴重的缺血癥狀和體征。腦底動脈環(Willis動脈環)本章常用主導詞:栓塞、梗死、梗塞、破裂、出血等編碼范圍注意:包括與不包括對由于 (無論原發性高血壓還是繼發性高血壓)引起的腦血管病均分類于本章,需要時可以使用附加編碼說明高血壓病情況:短暫性大腦缺血性發作(TIA)和相關的綜合征(G45.-)創傷性顱內出血(S06.-)血管性癡呆(F01.-)(3)I60、I63、I65、I66分類軸心:病變的血管,不同的血管疾病與臨床癥狀、手術方式、入路及預后相關。編碼范圍分類軸心:
質控規則:蛛網膜下腔出血ICD——10疾病編碼腦內出血:各種原因引起的腦實質內的出血,可見于腦的各部,如大腦、小腦、腦干等。分類軸心:質控規則:腦內出血分類軸心:責任血管+病因(主軸心)腦梗死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老舊電梯井道施工方案
- 四川大學《染整助劑化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惠州學院《微型計算機技術與應用》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武漢理工大學《文學寫作》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2025年小學教室租賃合同
- 霍尼韋爾SM系統
- 2025至2031年中國卷式結束保護帶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pe管道拉管施工方案
- 2025至2031年中國二硫化硒洗液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鈑金切割機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免疫學(全套課件475P)
- 消防管道改造應急預案
- SRE Google運維解密(中文版)
- 2020“外研社·國才杯”全國英語閱讀大賽樣題
- 淺談作文素材積累與運用
- 靜療持續質量改進
- 常見上市公司名稱證券名稱中英對照表
- OKR工作法完整版
- 蠟基類化妝品HACCP計劃書
- NB/T 10755-2021煤礦在用架空乘人裝置定期安全檢測檢驗規范
- YS/T 1028.5-2015磷酸鐵鋰化學分析方法第5部分:鈣、鎂、鋅、銅、鉛、鉻、鈉、鋁、鎳、鈷、錳量的測定電感耦合等離子體原子發射光譜法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