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課 宋元時期的科技與中外交通(原卷版)_第1頁
第13課 宋元時期的科技與中外交通(原卷版)_第2頁
第13課 宋元時期的科技與中外交通(原卷版)_第3頁
第13課 宋元時期的科技與中外交通(原卷版)_第4頁
第13課 宋元時期的科技與中外交通(原卷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單元遼宋夏金元時期:民族關系發展和社會變化第13課宋元時期的科技與中外交通1.(2023·黑龍江綏化中考)大大促進了世界遠洋航海技術發展的科技發明是()A.造紙術 B.活字印刷術 C.火藥 D.指南針2.(2023·江蘇揚州中考)元朝時,一位意大利人曾在揚州擔任官職3年。后來,他回憶起揚州時說:“城甚廣大,所屬二十四城,皆良城也。”他是()A.忽必烈 B.馬可·波羅 C.高朗亭 D.盛白沙3.(2023·山東臨沂中考)從圖1和圖2,可以得出的正確結論是()A.火藥運用到軍事領域始于宋朝時期B.火藥武器廣泛用于戰爭從元朝開始C.火藥武器的威力呈現出增強的趨勢D.中國的火藥和火器已經傳入了歐洲4.(2023·廣東中考)元朝時,運糧船每年二月由長江口之劉家港入海,取直線北行,繞膠東半島入渤海,抵直沽(今天津)。這()A.提高了全國糧食產量 B.溝通了五大水系C.加強了南北經濟聯系 D.促進了民族交融5.(2023·甘肅蘭州中考)沈括《夢溪筆談》卷十八《技藝》記載:“慶歷中,有布衣畢昇,又為活版,其法用膠泥刻字,薄如錢唇,每字為一印,火燒令堅。……欲印則以一鐵范置鐵板上,乃密布字印。”該記載描述的是()A.造紙術 B.火藥 C.印刷術 D.指南針6.(2023·四川內江中考)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為共擊匈奴,漢武帝招募使者出使大月氏,張騫應募從長安出發,經匈奴被困,十年后逃脫。西行至大宛,經康居,抵大月氏,再至大夏,停留一年多返回。公元前126年,張騫回到漢朝,向漢武帝詳細報告了西域情況。出使西城使漢朝和西城文化文往頻繁,中原文明通過“絲綢之路”迅速向西傳播。——摘編自《張騫出使西域》材料二唐中期后,吐蕃和隴右勢力崛起,陸上絲綢之路阻斷。北宋建立后,海路成為對外貿易的重要選擇,政府重視海外貿易,建立市舶司,鼓勵中外商人貿易往來:造船業發達、指南針廣泛運用,促進了航運業發展,與宋朝海上貿易的國家達50多個,開啟了一段活躍繁榮的對外貿易歷史。——摘編自《論宋代的對外貿易》(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材料中張騫出使西域始于哪一年?這次出使的目的是什么?其出使有什么影響?(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北宋建立于哪一年?概括宋代海路貿易繁榮的原因。1.(2022·遼寧阜新中考)中國古代四大發明對人類社會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下列屬于北宋畢昇發明的是()A.造紙術 B.活字印刷術 C.指南針 D.火藥2.(2022·吉林長春中考)這一發明傳到歐洲,為大航海時代的到來提供了條件。它是()A.造紙術 B.活字印刷術C.指南針 D.火藥3.(2022·黑龍江大慶中考)某同學選用了如下圖片對宋元時期進行研究性學習。他確立的研究主題應該是()A.科技發展 B.商業繁榮C.民族交融 D.政權并立4.(2022·黑龍江綏化中考)北宋時,發明活字印刷術的匠人是()A.賈思勰 B.畢昇 C.劉徽 D.徐光啟5.(2023·四川南充中考)南宋后期,有人發明了在竹管里裝有彈丸的突火槍,點燃后彈丸射出。下列發明與材料有關的是()A.造紙術 B.印刷術 C.指南針 D.火藥6.(2022·江蘇連云港中考)沈括在《夢溪筆談》中寫道:“用膠泥制坯,一坯刻一字,成為字印……將字印排列鑲嵌于鐵板之上……然后以一平板覆壓字面,使其平整,即可印刷。”這段材料描述的是()A.拓印刻石術 B.活字印刷術 C.雕版印刷術 D.雙色套印法7.(2022·江蘇泰州中考)唐宋之前,中國圖書只有手抄本,同一種圖書的復本相當少,但唐宋以后市面上的圖書數量逐漸增多,圖書出版業慢慢興盛起來。引起這一變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造紙術的推廣 B.印刷術的革新 C.對外往來密切 D.文化交流頻繁8.(2022·福建中考)17-18世紀,中國的瓷器、漆器和絲綢等產品為了輸出歐洲,專門按照歐洲風格制造;歐洲的建筑、園林等裝飾造型競相采用中國題材和模仿中國風格,也融入了歐洲固有的形式。這反映了()A.中西文明交流融會 B.中國打開歐洲市場C.中國建筑技術發達 D.中華文明的先進性9.(2022·山東聊城中考)《元史·地理志》載:“元有天下,薄海內外,人跡所及,皆置驛傳,使驛往來,如行國中。”元朝政府這樣做的初衷是()A.便利賦稅征收 B.改善民族關系 C.促進物資交流 D.加強各地聯系10.(2022·山東青島中考)在中國活字印刷技術的影響下,歐洲人古騰堡探索發明出機械鉛活字印刷技術。近代以來,經過“留洋升級”后的印刷術又“反哺”中國。材料說明()A.歐洲科技發明始終領先世界 B.人類文明在交流互鑒中進步C.世界各國是彼此孤立發展的 D.古騰堡最早發明活字印刷術11.(2022·河南中考)宋朝出版事業興盛,官方圖書事業獲得很大發展,民間藏書之風也極為盛行,涌現出許多藏書家和藏書中心。這一現象主要得益于()A.造紙術的發明 B.印刷術的改進 C.科舉制的確立 D.宋詞的繁榮12.(2022·海南中考)唐代繁榮的陸路東西貿易,由于“安史之亂”以后唐的政治勢力退出內陸亞洲而陷于衰落。南宋建立后,國家的政治、經濟重心南移,海外貿易成為南宋對外物質交往的主要途徑。材料的主旨是()A.經濟重心的南移 B.陸路貿易的阻斷C.海外貿易的興盛 D.貿易路線的變化13.(2022·四川南充中考)17世紀英國著名的哲學家培根在他的著作《新工具》中寫道“人類的世界因為這三種發明而為之改觀,首先在學術上,其次在戰爭中,最后是在航行方面,而因此又引起了不計其數的變化”。在航行方面對人類文明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的是()A.火藥 B.指南針 C.印刷術 D.造紙術14.(2022·四川遂寧中考)《夢溪筆談》記載了中國古代的一項重大技術,包括選泥、制料、刻字、燒制、排版、印刷等工藝流程,它對傳播知識和促進世界文明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該技術是()A.雕版印刷術 B.活字印刷術 C.泥范鑄造法 D.造紙術15.(2022·四川雅安中考)美國學者卡特說:“造紙術和印刷術替宗教改革開了先路,并使推廣民眾教育成為可能。火藥的發明清除了封建制度,創立了國民軍制。指南針的發明導致了發現美洲,因而使全世界而不再是歐洲成為歷史舞臺。”他的表述主要體現了中國四大發明的()A.發明過程 B.傳播途徑C.先進程度 D.世界貢獻16.(2022·甘肅蘭州中考)6月23日9時43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北斗系統第五十五顆導航衛星,至此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比原計劃提前半年全面完成。下列發明中與導航相關的是()A.造紙術 B.印刷術 C.火藥 D.指南針17.(2022·甘肅白銀中考)中華民族有五千多年的文明歷史,是世界上偉大的民族。據此回答下列問題。(1)中華民族歷來是一個真正愛好和平民族。在中國古代的諸子百家中主張“兼愛”“非攻”的思想學派是哪家?(2)四大發明是中國古代先民為世界留下的一串光耀的足跡。請選擇其中一項發明,說出它們對世界歷史發展的貢獻。(3)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中華文明的認識。18.(2022·廣西梧州中考)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春秋戰國時期……實力強盛的諸侯國為稱霸中原而開始興建運河。魏國開鑿的鴻溝演變為隋唐宋大運河最重要的河段——通濟渠。……有的河段與京杭大運河的江南段基本一致。隋唐宋時期,以隋朝通濟渠和永濟渠為標志,形成橫貫東西、縱貫南北的全國水陸干道構架……全線貫通于13世紀的京杭大運河對泗水、汶水、衛河和黃河的溝通,……顯示出中國運河工程技術在17世紀前領先世界的水平。——摘編自譚徐明等《京杭大運河遺產的特性與核心構成》材料二元朝建立以前,蒙古國就開始設置驛站。元朝建立以后,為加強同各地的聯系,元世祖又將驛站制度推行到國力所及的一切地區。當時,以大都為中心,修建了四通八達的驛道,東連高麗,東北至遼陽行省的奴兒干,北達嶺北行省的吉利吉思,西通伊利汗國和欽察汗國,西南抵達烏思藏,南接安南、緬甸國。驛站的普遍設置……促進了邊疆地區的開發。——摘編自部編版義務教育教科書教師教學用書《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冊(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述春秋戰國時期興建運河與隋朝開鑿大運河目的的變化。(2)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隋朝大運河與元朝驛站在作用方面的異同點。19.(2022·青海中考)兩宋時期,中央集權不斷強化,社會經濟蓬勃發展,科技發明取得重大成就。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宋初“始置諸州通判”,“凡兵民、錢谷、戶口、賦役、獄訟聽斷之事,可否裁決,與守臣通簽書施行”。一一《宋史?職官志》材料二朝代南方北方人口(戶)占全國戶口數比例人口(戶)占全國戶口數比例唐朝392041543.2%514852956.8%北宋1122476062.9%662429637.1%材料三17世紀英國著名的哲學家培根在他的著作《新工具》中寫道:“舉世皆知的印刷術、火藥和磁石,人類的世界因為這三種發明而為之改觀。首先是在學術上,其次在戰爭中,最后是在航行方面,而由此又引出了不計其數的變化。由此,人類的文明也得到了極大的發展。”(1)依據材料一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宋代中央加強對地方管理的措施。(2)根據材料二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表格信息反映的經濟現象。(3)閱讀材料三結合所學知識,簡述活字印刷術和指南針的歷史意義。(4)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科學技術的看法。20.(2022·甘肅天水、平涼中考)中華民族有五千多年的文明歷史,是世界上偉大的民族。據此回答下列問題。(1)中華民族歷來是一個真正愛好和平的民族。在中國古代的諸子百家中主張“兼愛”“非攻”的思想學派是哪家?(2)絲綢之路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譽為“東西方文明交流對話之路”。請問漢代絲綢之路的東西的起點和終點在哪里?(3)四大發明是中國古代先民為世界留下的串光耀的足跡。請選擇其中一項發明,說出它們對世界歷史發展的貢獻。(4)結合所學知識,談你對中華文明的認識。21.(2022·江蘇蘇州中考)中華文化在與外來文化的交流中不斷發展、升華。中華文化的傳播.促進了世界文明的發展。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敦煌莫高窟第45窟菩薩(盛唐)萬歷年間.徐光啟與利瑪竇.在北京合作翻譯了歐幾里得的《幾何原本》。崇禎二年(1629年)朝廷任命徐光啟督修歷法。他聘請耶穌會士龍華民、湯若望等參加.最終以《崇禎歷書》為總題目.編譯了46種、137卷巨著.詳細介紹了歐洲先進的天文學知識。——摘編自樊樹志《國史十六講》材料二長安旅舍與于慎微長官接鄰崔致遠上國羈棲久,多慚萬里人。那堪顏氏巷,得接孟家鄰。守道惟稽古.交情豈憚貧。他鄉少知己.莫厭訪君頻。注:崔致遠是9世紀朝鮮人.旅居中國16年。15世紀中期約翰·古騰堡發明鉛活字印刷機(1)讀材料一,敦煌莫高窟造像體現了中華文化與哪一宗教文化的融合?徐光啟等人主要學習了西方哪些學科門類的先進知識?(2)讀材料二,崔致遠的作品主要體現出中華傳統文化哪一思想的影響?中國宋代哪位發明家的成就為古騰堡的發明奠定了基礎?(3)綜合上述材料,對于歷史上的中外文化交流,你能得到什么啟示?22.(2022·甘肅金昌中考)中華民族有五千多年的文明歷史,是世界上偉大的民族。據此回答下列問題。(1)中華民族歷來主張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指出在中國古代的諸子百家中主張“人們應該順應自然”的思想學派、創始人及其及著作。(2)屠呦呦說:“中國醫藥學是一個偉大的寶庫,通過繼承發揚,一定會有所發現,有所創新,從而造福人類。”請你寫出我國古代一位著名的醫學家及其著作或貢獻。(3)馬克思說:“火藥、指南針、印刷術——這是預兆資產階級社會到來的三項偉大發明。”請任選其中一項發明,說明其對歐洲社會進步的作用。(4)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中華文明認識。23.(2022·遼寧營口中考)閱讀材料,回答問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積淀著深厚的歷史底蘊,凝結著豐富的歷史智慧。某中學歷史興趣小組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主題進行探究性學習。【禮德文化育人鑄魂】材料一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孔子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孟子(1)根據材料一,這兩則名言體現的是哪個學派的思想?請結合所學知識,在材料一中任選一位人物簡述他的思想主張。【科技創新共同發展】材料二四大發明(2)請根據材料二,回答下列問題。推動歐洲社會變革的發明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利于文化傳播與發展的發明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促進世界遠洋航海技術發展的發明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醫學瑰寶健康固本】材料三華佗對他的學生吳普說:“人體欲得勞動,但不當使極耳,動搖則谷氣得銷,血脈流通,病不得生,譬猶戶樞,終不朽也。”他模仿動物的活動姿態,創編了一套體操。吳普長期堅持,“年九十余,耳目聰明,齒牙完堅”。——摘自統編版義務教育教科書《中國歷史》七年級上冊(3)中醫總結了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健康養生的理念和實踐經驗。請根據材料三,寫出華佗為幫助人們強身健體而創編的的體操名稱。(4)豐厚的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瑰寶。請結合以上材料,談談作為新時代的中學生應該如何保護和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24.(2022·山東濟南中考)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宋代元代政治太宗一朝,文臣成為政事堂和樞密長官的主要人選,先后任命的宰相9人,全部為文官……兩宋共有樞密使、副樞密使724人,其中文臣659人,約占百分之九十一。——摘自《中國封建王朝興亡史·兩宋卷》民族元朝時,很多蒙古人遷入中原,同漢族雜居相處。來自中亞、西亞的波斯人、阿拉伯人等移居中國,同漢、蒙古、畏兀兒等民族長期相處、不斷通婚,逐漸被吸收、融合而形成我國回族的前身——回回。——摘編自《中外歷史綱要》(1)根據材料一,概括宋元在政治、民族關系方面的舉措(或特點)。材料二自春秋戰國至漢唐以來,古代科技已積累了豐碩的成果,宋代科技的繁榮正是在汲取前代豐厚的科技遺產的基礎上而逐漸形成的。政治上的統一和經濟上的繁榮是宋代科技文化發展的基礎……國際的交流增多,也在很大程度上促進宋代科技的進步。——摘編自王冰雁《大宋的科技為何在當時能夠叫響世界》(2)根據材料二,概括宋代科技繁榮的原因。結合所學知識,列舉宋代“能夠叫響世界”的兩項科技成就。25.(2022·山東臨沂中考)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何題。材料一唐朝時,世界上有70多個國家或地區與中國有往來。那時候,外國人除了與中國貿易,還學習中國的科技文化,引進中國的政治經濟制度。繁盛的唐朝在世界上聲望很高,各國稱中國人為“唐人”。——義務教育教科書《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冊(2019年12月)材料二至德元年(756年)有三支西域唐軍被調回內地,參加了收復長安的戰爭,以后在此基礎上組成了戰斗力很強的鎮西北庭行營。到了乾元元年(758年)秋天,吐火羅葉護與西域九國首領來朝,請求“助國討賊”,肅宗派他們赴朔方行營效力。——摘編自《新唐書》材料三為了維護統一,消除不聽命的節度使,唐朝中央政府又不得不依靠其他節度使,造成國家分裂的局面。總之,各個藩鎮在名義上屬于中央管轄,但實際上他們并不聽從中央,皆各行其是。唐朝最終被朱梁政權取代。——義務教育教科書教師教學用書《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冊(221年12月)(1)上述三則材料反映了哪些主要史實?結合所學知識概括說明唐朝社會發展歷程的特征。(2)材料二所反映的歷史時期(八世紀中期),世界局勢正在發生著重大變化。當時世界上哪一個國家的疆域最大?它把中國的哪些重大科技成就傳入了歐洲?(3)綜上所述,你能從中得到哪些有益的歷史啟示?26.(2022·山東青島中考)2022年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是“博物館的力量”。親愛的同學們,讓我們開啟一段美妙的博物館研學之旅吧!請你在活動結束后完成本次研學任務單。漢代“孔子見老子”畫像石第一站【走進“山博”——感悟文化特色】現在看到的是山東博物館館藏的漢代“孔子見老子”畫像石。它鐫刻了兩位偉大先賢的友好會面,記錄了當時的思想碰撞。據統計,漢代“孔子見老子”畫像石發現的數量以山東居多。第二站【云游“國博”——提升民族自信】漢代“孔子見老子”畫像石接下來,讓我們走進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辦的“中國古代錢幣”云平臺專題展,對這次展覽中三個單元的部分貨幣進行研究性學習。第三站【暢游“聯博展”——品味交流互鑒】現在我們來到今天研學之旅的最后一站,“殊方共享——絲綢之路國家博物館文物精品展”。這里展現了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多樣的文化。接下來,我們將遇見一只呆萌的“小獅子”。(1)通過第一站的參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孔子見老子”畫像石在山東居多的原因。合理想象他們圍繞“治國方案”會展開怎樣的對話。(2)通過第二站的參觀,概括戰國到元朝貨幣發生了哪些變化并分析變化帶來的影響。(3)如果文物會說話,第三站中呆萌的“蘇哈爾之獅”將會如何介紹海上絲綢之路呢?(4)同學們,快樂研學結束了,你認為博物館可以給予我們怎樣的“力量”?27.(2022·山東煙臺中考)中華文明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在幾千年農耕文明時代,中華民族創造了輝煌燦爛的古代文明。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思想活躍】材料一戰國時代,諸子百家之學異常活躍、極富創造力,被公認為中國思想文化史上燦爛輝煌的時代。諸子學派思想墨子墨家當若繁為攻伐,此實天下之巨害也。孟子儒家王如施任政于民,省刑罰,薄稅斂……故曰:“仁者無敵。”荀子儒家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家無禮,則不寧。韓非子法家吾以是明仁義愛惠之不足用,而嚴刑重罰之可以治國也。(1)根據材料一,指出“異常活躍”的局面被稱作什么,并概括諸子的思想主張。【制度創新】材料二(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將“中國古代主要政治制度”思維導圖構建完整。【經濟發達】材料三四川境內只流通鐵錢,鐵錢分量重,單位價值比銅錢低,買賣商品用鐵錢極不方便,不能適應大額異地貿易交換的需求。當時成都富商大賈云集,商品交易日增,所以,富商就把現金交付本地殷實商鋪,收款商鋪把存放現金的數額臨時填寫入用楮紙制作的票券,交給存款方。這樣,四川商民之間,建立了一種類似飛錢而又只在一省區域內流通的交子。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北宋政府鑒于私交子的信用不足引起的債務糾紛,在四川設置益州交子務,派京官二人擔任監官,主管交子發行兌換,史稱“官交子”。——摘編自劉汝明趙文龍何成剛《歷史課標解析與史料研習——經濟與社會生活》(3)根據材料三,概括北宋貨幣的演變趨勢,并簡析其原因。【科技領先】材料四袁行霈主編的《中華文明史》第三卷目錄(節選)第十章世界領先的科技與科學觀念的發展第一節從雕版到活字第二節火藥、指南針與航海術第三節醫藥學與養生術第四節天文、地理與數學(4)根據材料四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隋唐以來中國古代“世界領先的科技”產生的影響。(人選兩節,每節限答一例)1.(2021·江蘇南京中考)下列選項中,屬于宋元時期社會變化的是()A.首次思想文化高峰出現 B.詩歌創作進入黃金時期C.科技發明取得重大成就 D.京劇成為最主要的劇種2.(2021·江蘇宿遷中考)美國學者羅茲.墨菲在亞洲史中說:在許多方面,宋朝在中國都是個最令人激動的時代,它統轄著一個前所未有的發展、創新和文化繁盛期。”以下哪一選項體現宋朝是一個“發展、創新和文化繁盛期”()A.改進造紙術 B.正式確立科舉制度C.發明活字印刷術 D.編寫《天工開物》3.(2021·山東濱州中考)某同學進行單元復習時整理了部分典型圖片資料,由此判斷這一時期的階段特征是()A.早期國家與社會變革 B.繁榮與開放的時代C.民族關系發展和社會變化 D.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4.(2021·湖南湘西州中考)北宋沈括在《夢溪筆談》中寫道:“若只印三二張,未為簡易,若印數十百千本,則極為神速。”這段史料反映的是哪一科技的應用?()A.造紙術 B.火藥 C.活字印刷術 D.指南針5.(2021·四川瀘州中考)楊寧一在《歷史學習新視野新知識》中指出:宋代是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發展史上最輝煌的時期,舉世聞名的四大發明中有三項完成于兩宋時期,為推動世界文明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這三項發明是()A.雕版印刷術、司南、火藥 B.造紙術、活字印刷術、火藥C.造紙術、印刷術、指南針 D.活字印刷術、指南針、火藥6.(2021·四川宜賓中考)“若止印三二本,未簡易;若印數十百千本,則極為神速”。此項技術載于()A.《韓非子》 B.《史記》 C.《傷寒雜病論》 D.《夢溪筆談》7.(2021·湖北恩施州中考)“過去我們有許多,許多世界之最,四大發明有口皆碑,有口皆碑……”一曲《中華美》唱出了中華兒女的自豪之情。四大發明中,促進了世界遠洋航海技術發展的是()A.造紙術 B.印刷術 C.指南針 D.火藥8.(2021·山西中考)《元史.地理志》記載:“元有天下,薄海內外,人跡所及,皆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