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 3269-2017 農作物種質資源種子入庫保存技術規程_第1頁
DB32T 3269-2017 農作物種質資源種子入庫保存技術規程_第2頁
DB32T 3269-2017 農作物種質資源種子入庫保存技術規程_第3頁
DB32T 3269-2017 農作物種質資源種子入庫保存技術規程_第4頁
DB32T 3269-2017 農作物種質資源種子入庫保存技術規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65.020.01B08備案號:54538-2017DB32TechnicalTechnicalregulationonwarehousingofcropgermplasmresources江蘇省質量技術監督局IDB32/T3269—2017本標準按照GB/T1.1-2009《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的結構和編寫》的規定編寫。本標準由江蘇省農業科學院提出并歸口。本標準起草單位:江蘇省農業科學院。本標準主要起草人:朱銀、顏偉、楊欣、許大光、張仙義。1DB32/T3269—2017農作物種質資源種子入庫保存技術規程本規程規定了江蘇省農作物種質資源種子入庫保存的工作程序和技術要求。本規程適用于正常型種子的中期保存。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含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3543.3農作物種子檢驗規程凈度分析GB/T3543.4農作物種子檢驗規程發芽試驗GB/T3543.6農作物種子檢驗規程水分測定3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3.1正常型種子normalseeds種子可以干燥至低含水量而不會受到損傷,且耐低溫貯藏的種子。這類種子的貯藏壽命隨著種子含水量的降低和貯藏溫度的下降而延長。絕大多數農作物種子都屬于正常型種子。3.2種子生活力seedvitality種子在適當條件下能發育成植株的一種能力,一般用發芽率和發芽勢計量。4內容與工作程序種子入庫包括接納登記、查重去重、清選、生活力檢測、庫編號編碼、干燥、包裝稱重、入庫保存等。工作程序見圖1。2性狀描述接納登記基本信息查重去重管理信息種子清選DB32/T3269—2017性狀描述接納登記基本信息查重去重管理信息種子清選信息共享服務系統種質庫管理數據庫紙質資料檔案管理生活力檢測庫編號編碼種子材料流程信息資料流程庫編號編碼種子干燥種子包裝稱重入庫保存圖1種質庫種子保存工作程序5入庫5.1種子質量和數量要求送交種質種子的數量、發芽率需達到附錄A.1的要求。種子質量與包裝需滿足下列要求:a)種子應是當季繁殖,種子收獲后要及時進行晾干處理,送交時種子含水量應小于或等于13%。b)種子要清選干凈,去除破碎粒、蟲蝕粒、無胚粒、雜粒等,雜質不得超過2%。c)種子無明顯病蟲損害,未受損傷、未拌用藥物或無包衣處理。d)送交或郵寄種子時要妥善包裝。每份材料袋內應有標簽,標明種質名稱、供種單位編號,在袋的外部也應有對應的標識。包裝要結實牢固、防漏、防潮、防混雜、防散包。5.2接納登記接納登記是指種質庫獲得種質材料時,根據種質材料的信息資料及種子袋上的編號進行核對,并對其進行質量和數量的初步檢查和基本信息的登記過程。送交種質材料的單位或個人需要提交完整的入庫材料(見附錄B),包括種質資源入庫申請表、基本信息表、性狀描述信息表及入庫種子。種子袋上的編號和基本信息表必須一致,對于種子袋上編號和基本信息表不一致的種子,應退回供種者。對于郵寄或托運來的種子,首先要檢查包裝是否完好、受潮。3DB32/T3269—2017對包裝破損出現混雜的種子,應及時聯系供種單位重新補寄。對受潮的種子要及時烘干,對有害蟲、凈度低于95%、明顯霉變破損的種子,應退回供種者。基本信息登記內容包括種質的國家統一編號、原保存單位編號、種質資源名稱、學名、原產國、原產省、原產地、來源地、供種單位、聯系人、種子數量及發芽率,以及任何對貯存有幫助的有關生理學信息。對符合入庫要求的種子,給提供者開具種質資源接納收據(見附錄B),注明作物種類、接收份數、接收日期等。對缺少基本信息和具體性狀描述信息的種子,不予接收。對接納后不能及時進行入庫處理的種子,應暫時存放在預儲庫(15±2℃)中。5.3查重、去重查重內容包括兩方面:①檢查新接收種質材料與種質庫已保存種質之間是否有重復;②檢查新接收的同一批種質之間是否有重復(也稱自身查重)。對已保存的種質,不再重復入庫。查重方法主要是將新接收種質“原保存單位編號”、“種質名稱”與庫存種質核對是否有重復,對于同名種質進一步核對具體性狀描述信息,性狀一致的視為重復,性狀不一致的視為同名異種,安排入庫。5.4種子清選種子清選是剔除破碎種子、空粒、癟粒、霉粒、受病蟲侵害粒及其他混雜種子,以及灰塵等其他物質。對需清選的種子將根據種子質量狀況,采用機器清選或人工清選。無論是進行人工清選還是采用清選機清選,都要注意防止混雜。清選出的受病蟲侵害、空秕粒及其他混雜的種子和雜質應集中焚燒或掩埋,防止病蟲蔓延。5.5種子生活力檢測5.5.1準備試驗條件與樣品種子種子初始發芽力的檢測按國家標準GB/T3543.4的規定執行,若GB/T3543.4無規定,則按“國際種子檢驗規程”執行。根據種子發芽條件調節發芽箱的光照、溫度、濕度,每種作物種子的發芽條件按GB/T3543.4或“國際種子檢驗規程”的規定執行。備好各種器具、試劑與藥品,發芽床要進行洗滌和消毒。從所需發芽測試的種子中隨機取數量相等的3份種子并分裝于3個紙袋中,每個紙袋內附上標簽。每份種子數量根據種子大小而定。中小粒種子(千粒重<100g)每份數100粒;大粒種子(100g≤千粒重≤500g)每份數50粒;特大粒種子(千粒重>500g)每份數25粒。5.5.2發芽試驗用醫用酒精對每個發芽皿(盒)進行消毒后,將種子所需的發芽床基質(如濾紙、蛭石等)置于發芽皿中,并加入所需水量。各種作物的適宜發芽床按國家標準GB/T3543.4的規定執行。發芽床的初次加水量根據發芽床和種子特性決定。如用紙床,使濾紙或發芽紙吸足水分后,瀝去多余水即可;如用砂床,加水為其飽和含水量的60%~80%(禾谷類等中小粒種子加水量為60%,豆類等大粒種子加水量為80%);如用土壤作發芽床,加水至手握土粘成團,用手指輕輕一壓就碎為宜。發芽期間發芽床必須始終保持濕潤。將每袋種子分別倒入各發芽皿(盒)中并均勻地擺放在濕潤的發芽床上,蓋上蓋放入已調節好光照、溫度和濕度的發芽箱中。5.5.3發芽試驗持續時間4DB32/T3269—2017每種作物種子的發芽試驗持續時間按國家標準GB/T3543.4的規定執行。對休眠種子發芽試驗前要做破眠處理。如果樣品在規定試驗時間內只有幾粒種子發芽,則試驗時間可以延長7d,或延長規定時間的一半,并根據試驗情況增加計數的次數。如果在規定試驗時間結束前,樣品已達到最高發芽率,試驗可提前結束。5.5.4發芽鑒定及發芽數量記錄鑒定種子是否發芽的判斷標準是依據種子能否發育成正常幼苗,即每份種質材料的正常幼苗數為發芽數。正常幼苗鑒定標準按“國際種子檢驗規程”的規定執行。在初次計數或其他中期計數時,應將正常幼苗取出去,并記錄數量。對可疑或損傷、畸形或有其他缺陷的幼苗保留到末次計數時再判別并記錄數量。嚴重腐爛和發霉的種子應盡早從發芽床上除去并計數。發芽結果用正常幼苗數占供試種子數的百分率表示。百分率按四舍五入法計算到整數位。5.6庫編號編碼種質入庫初始發芽率標準見附錄A.1,發芽率低于最低限的種子要退供種單位重新繁種。對符合入庫標準的種質進行編號,每份種質給一個固定的庫編號。編碼采用先到先編的原則,按照種質資源入庫的先后次序進行。江蘇省農作物種質資源中期庫庫編號編碼原則如下:①冷庫編號:“S1”代表1號庫(短期冷藏庫“M2”代表2號庫(中期冷藏庫“M3”代表3②種質類別:A代表大田作物;B代表蔬菜作物;C代表園藝作物;其他待定。“A001”代表大豆;“A002”代表國內小麥;“A003”代表國外小麥;“A004”代表水稻……③具體種質的庫編號:“M3A00100001”代表3號中期庫大豆第一份種質資源;“M3A00200001”代表3號中期庫國內小麥第一份種質資源。對從未入過庫的作物種質,根據以上編碼原則確定該作物的前6位代碼,具體種質庫編號編碼從00001開始。對于已有入庫的作物,則要從種質庫管理數據庫中查出該作物庫存種質的最后一個庫編號,并依次續編新種質的庫編號。5.7種子干燥新接收的種子需抽樣檢測初始含水量,當種子的初始含水量超過13%時,需進行干燥。先在低溫低濕的干燥間(20~25℃,20%~30%RH)進行干燥,使淀粉型種子水分降至13%以下,高油分種子水分降至當種子干燥到預定時間時,將每個干燥箱或干燥間內的種子,按作物抽測1~2份種子的含水量。含水量的測定參照國家標準GB/T3543.6的規定執行。若含水量達到貯藏要求時,將種子從干燥箱中取出進行包裝,否則繼續進行干燥。5.8種子包裝稱重經干燥處理的種子應在干燥室內及時采用錫箔袋真空包裝密封。錫箔袋上寫明供種單位編號,根據編碼清單貼上庫編號條形碼標簽。伴隨種子的原始標簽一并包裝到袋內,作為判斷是否出現差錯的重要原始證據。每個錫箔袋內裝的種子不能太滿,并及時封口。包裝好的種子要用電子稱稱重,以克為單位。5.9入庫保存種子在入庫定位前,種質庫應對低溫庫房的種子架,按排、架、筐的順序進行庫位號編號,并依據各種作物估計占用的庫位號,排列出各作物的庫編號和庫位號的入庫定位圖。5DB32/T3269—2017種子包裝稱重之后,應根據入庫定位圖將種子存放到種質庫庫房內預先指定的位置上。種子入庫定位后,記錄此次入庫存放的作物份數和時間,并把入庫種子的庫位號記入檔案,輸入種質庫管理數據庫。5.10種質信息處理種質信息主要包括基本信息、管理信息和具體性狀描述信息。基本信息和具體性狀描述信息主要由供種者提供。管理信息則主要由種質庫管理人員依據種子處理結果填寫。農作物種質資源中期庫建有種質庫種質管理數據庫和種質資源信息共享服務系統。種質庫種質管理數據庫的數據項包括種質的基本信息和管理信息,即條形碼、庫位號、冷庫類型、國家統一編號、供種單位編號、種質資源名稱、學名、歸類編碼、原產國、原產省、原產地、來源地、主要識別性狀、種質形態、主要特性特征、資源類型、共享方式、繁殖年份、發芽率、入庫數量、庫存數量等。種質資源信息共享服務系統數據庫的數據項包括種質基本信息和具體性狀描述信息,即形態特征、生物學特征、品質特性、抗逆性、抗病蟲性等,各類作物具體的數據項參見《國家農作物種質資源描述規范和數據標中國農業出版社,2008年。6DB32/T3269—2017(規范性附錄)種質資源貯藏A.1種質保存數量和質量標準各類作物每份種質入農作物種質資源中期庫保存的數量和發芽率最低要求見表A.1。表A.1入庫種質保存的種子數量和發芽率最低要求作物名稱發芽率(%)保存量備注粟7DB32/T3269—20178DB32/T3269—2017注:表中未列入的其他作物,入庫種子最少數量參照大粒種質(千粒重>100g)每份500克,中A.2種子干燥條件A.2.1烘干脫水法根據作物種子含油量、籽粒大小等生物學特性,分別采用干燥箱加熱干燥法(30℃,35℃,38℃)和干燥間低濕干燥法(20~25℃,相對濕度20%~30%)對入庫種子進行干燥。將干燥種子樣品以紗袋包裝平攤在置物架上。表A.2列出各類作物種子適宜的干燥條件及達到貯藏含水量所需干燥時間。表A.2各類作物種子的干燥溫度、濕度和干燥時間作物名稱干燥溫度(℃)相對濕度(%)干燥時間(d)233251225443525449DB32/T3269—2017甜菜、棉花、大豆、籽粒莧、蘇子、向日葵、蓖麻、紅花、煙草注2:牧草、綠肥因種類繁多,可按其作物類型、籽粒大小、種皮質地等情況,采用加溫干A.2.2雙“十五”干燥法種子干燥溫度為15±2℃、相對濕度15%~20%。該方法是國際植物遺傳研究所推薦的理想干燥方法。A.3種子貯藏條件溫濕度條件:溫度-4±2℃,相對濕度小于50%。貯藏含水量:5%~9%。DB32/T3269—2017(資料性附錄)種質資源入庫材料送交種質材料的單位或個人需要提供的入庫材料見表B.1-B.4。表B.1種質資源入庫申請表種質種類份數/數量(g)供種聯系人聯系電話/傳真供種單位單位屬性A.科研機構B.高等院校C.企業D.其他主要學科領域通訊地址經手人表B.2種質資源基本信息表序條庫冷國保種學歸原原原來主種主資共發繁入備號碼*位*庫類型*家統編號存單位編號質資源名稱名類編碼產國產省產地源地要識別性狀質形態要特性特征源類型享方式*殖年份庫數量*注12345供種單位:聯系人:DB32/T3269—2017表B.3種質資源性狀描述信息表(以水稻為例)序號描述符描述符性質單位或代碼1全國統一編號M2種質庫編號M3引種號C/國外種質4采集號C/野生資源和地方5種質名稱M6種質外文名M7科名M8屬名M9學名M原產國M原產省M原產地M海拔C/野生資源和地方m經度C/野生資源和地方緯度C/野生資源和地方來源地M保存單位M保存單位編號M系譜C/選育品種或品系20選育單位C/選育品種或品系21育成年份C/選育品種或品系22選育方法C/選育品種或品系1:系統育種2:雜交育種3:誘變育種4:倍性育種5:分子育種6:其他23種質類型M1:野生資源2:地方品種3:選育品種4:品系5:雜交稻資源6:遺傳材料7:突變體8:其他24O25觀測地點M26亞種類型M27水旱性M1:水稻2:陸(旱)稻28粘糯性M29光溫性M1:早稻2:中稻3:晚稻30熟期性M1:早熟2:中熟3:晚熟31播種期M32始穗期O33抽穗期M34齊穗期O35成熟期O36全生育期Md37株高Mcm38莖稈長McmDB32/T3269—201739穗長Mcm40穗粒數M粒41有效穗數M個42穗抽出度O1:抽出良好3:抽出較好5:正好抽出7:部分抽出9:緊包43穗型O44二次枝梗O45穗立形狀O1:直立5:半直立7:彎曲9:下垂46結實率M%47千粒重Mg48谷粒長度Mmm49谷粒寬度Mmm50谷粒厚度Omm51谷粒形狀M1:短圓形3:闊卵形5:橢圓形7:中長形9:細長形52糙米長度Omm53糙米寬度Omm54糙米厚度Omm55糙米形狀O1:近圓形3:橢圓形5:半紡錘形7:紡錘形9:銳尖紡錘形56種皮色M4:紫色5:黑色57芽鞘色O1:無色2:淺紫色3:深紫色58葉鞘色O59葉片色O1:淺黃色2:黃色斑點3:綠白相間4:淺綠色5:綠色6:深綠色7:邊緣紫色8:紫色斑點9:紫色60葉片茸毛O61葉片卷曲度O1:不卷或卷度很小2:正卷3:反卷4:螺旋狀62劍葉長度Ocm63劍葉寬度Ocm64劍葉角度O1:直立5:中間型7:平展9:披垂65倒二葉長度Ocm66倒二葉寬度Ocm67倒二葉角度O68葉耳顏色O1:無色2:黃色3:綠色4:紫色69葉舌顏色O3:紫色線條4:紫色70葉舌形狀O2:尖至漸尖4:平截71葉枕顏色O72葉節顏色O1:無(白)色2:綠色3:紫色73主莖葉片數O片74莖稈角度O75莖稈粗細OmmDB32/T3269—201776莖稈節的顏色O77莖稈節間色O1:黃色2:綠色3:紅色4:紫色線條5:紫色78莖稈莖節包露O79分蘗力O倒伏性O柱頭色O柱頭單外露率C%柱頭雙外露率C%柱頭總外露率C%花藥形狀O1:細小棒狀2:水漬狀3:飽滿花藥顏色O1:白色或乳白色2:淡黃色3:黃色花藥長度Omm開穎角度O開穎時間Omin90花時范圍Oh91花時高峰O92芒長O93芒色O5:褐色6:紫色7:黑色94芒分布O95護穎色O96護穎長短O97護穎形狀O1:無2:線形或披針形3:錐形或有刺毛4:小三角形98穎尖色O4:紫色5:黑色99穎色O4:赤褐色5:紫黑色穎毛O落粒性O不育類型C1:細胞質2:細胞核3:質核互作4:光溫敏不育株率C%花藥開裂程度C花粉不育度C1:不完全敗育5:高度敗育9:完全敗育花粉敗育類型C1:無花粉型2:典敗型3:圓敗型4:混合型5:部分染敗型6:染敗型不育系的可恢力C保持系的保持力C恢復系的恢復力C不育系的異交結實率C親和性ODB32/T3269—2017親和譜O糙米率M%精米率M%整精米率M%精米粒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