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高二(下)期中地理試卷_第1頁
2022-2023學年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高二(下)期中地理試卷_第2頁
2022-2023學年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高二(下)期中地理試卷_第3頁
2022-2023學年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高二(下)期中地理試卷_第4頁
2022-2023學年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高二(下)期中地理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頁(共1頁)2022-2023學年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高二(下)期中地理試卷一、選擇題(25題,每題2分,共50分)在過去的30年中,印尼首都雅加達下沉了近4米,近兩年北部市區甚至以每年25厘米的速度迅速沉降。2022年1月18日,印尼國會批準了《國家首都法草案》,確定將首都從雅加達遷往東加里曼丹省。讀圖(箭頭表示遷都方向),完成1~3題。1.推斷雅加達地面大幅度沉降的主要原因是()A.過度開采地下水 B.海平面上升 C.地殼持續下沉 D.地震導致塌陷2.東加里曼丹省被選為新首都所在地的有利條件是()①靠近印尼地理中心②基礎設施完善③生態環境良好④位于國際重要航線上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3.遷都后的雅加達()A.經濟中心地位下降 B.“城市病”得到緩解 C.海陸交通樞紐地位下降 D.城市內部空間結構趨于合理硬巖隧道掘進機(TBM)是集光、機、電、傳感、信息技術于一體的復雜機械。90年代以來,我國TBM從無到有,并逐漸通過技術創新使得不同應用環境下的TBM技術領先世界。目前,我國TBM開始出口法國、意大利等發達國家。據此完成4~5題。4.我國TBM技術創新的動力主要源于()A.巨大的國內市場需求 B.完備的制造業產業鏈 C.發達的區域交通運輸 D.強大的區域協作能力5.我國TBM出口法國、意大利等發達國家,主要是因為我國TBM()①產量大②品種全③款式新④質量優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人類活動影響大氣環流的強度進而影響印度半島雨季降水量。1985年以來,由于印度半島人口增長,糧食需求增加,恒河平原的居民將種植單季(雨季)水稻大面積改為雙季(雨季、旱季)水稻。旱季水稻種植需要大量的灌溉。據此完成6~8題。6.水稻種植由單季改為雙季可能造成恒河平原()A.下滲增加 B.蒸發減少 C.入海徑流增多 D.水汽輸送增加7.與1985年以前相比,種植旱季水稻導致5月份恒河平原()A.升溫快、氣溫偏低 B.升溫慢、氣溫偏低 C.升溫快、氣溫偏高 D.升溫慢、氣溫偏高8.種植雙季水稻造成印度半島雨季降水量減少的主要原因是()A.印度低壓減弱,西南季風登陸推遲 B.印度低壓增強,西南季風登陸推遲 C.印度低壓減弱,西南季風登陸提前 D.印度低壓增強,西南季風登陸提前地理學家通過研究不同時期雪線高度變化來推知地球環境變遷。如圖示意更新世晚期(距今1.15萬﹣7萬年)亞洲東部部分地區雪線高度(單位:m)分布。據此完成9~11題。9.更新世晚期,圖中N陰影區的地理景觀最可能是()A.草原 B.沙漠 C.冰川 D.森林10.與M處相比,導致圖中P、Q兩處數值較高的主要因素分別為()A.氣溫、降水 B.降水、氣溫 C.降水、地形 D.地形、降水11.更新世晚期以來,圖示區域()A.凍土面積增加 B.海平面下降 C.對流雨減少 D.林線上升露點是空氣因冷卻而達到飽和時的溫度,其數值越大,反映空氣中水汽含量較大。讀2022年3月4日8時(北京時間)亞洲局部地區500hpa等壓面上的等高線分布圖(單位:米)(圖1)和同時間海平面氣壓分布圖(單位:hPa)(圖2)。讀圖,完成12~14題。12.500hPa等壓面上甲點的風向()A.東北風 B.東南風 C.西北風 D.西南風13.天氣系統是立體的,地面至高空氣壓場呈聯動變化,據圖可推斷()A.5080米水平面上的氣壓總體上東北高西南低 B.高空槽線位置,有利于冷空氣南下 C.高空槽后氣流輻合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壓 D.高空槽前氣流輻合下沉,近地面易出現晴朗天氣14.推測此時乙地天氣狀況()A.能見度低 B.風和日麗 C.電閃雷鳴 D.大雪紛飛山地植被垂直地帶性地域分異反映的是隨著海拔變化,水熱狀況不同而呈現的垂直變化現象,但由于受到某些原因影響,也有可能打亂垂直分布規律,從而出現異常。讀我國某山地植被垂直分布圖(如圖),完成15~17題。15.該山地基帶類型異常,最有可能是()A.氣溫異常 B.降水異常 C.物種入侵 D.人類活動16.M處原有的自然植被已完全消失,其自然植被可能是()A.落葉闊葉林 B.常綠硬葉林 C.熱帶雨林 D.高山苔原17.該山地可能位于我國()A.新疆 B.山西 C.福建 D.河北近年來,我國加大了對青藏高原石油資源的勘探范圍和力度,并于2021年在青藏高原勘探出具有很高開發價值的頁巖油。頁巖油是指以頁巖為主的頁巖層系中所含的石油資源,其中包括泥頁巖孔隙和裂縫中的石油,也包括泥頁巖層系中的致密碳酸巖或碎屑巖鄰層和夾層中的石油資源。據此完成18~20題。18.近年來我國加大了對青藏高原石油資源的勘探范圍和力度,主要是為了()A.填補高原能源開采空白 B.保障我國的能源安全 C.提高藏區的城市化水平 D.提高清潔能源的比重19.我國在青藏高原石油資源勘探和開發中,首先面臨的主要困難是()A.油氣儲量不足 B.技術難度較高 C.大氣透明度低 D.交通運輸困難20.與其他石油資源相比,頁巖油()A.開采成本低 B.流動性較好 C.自然投產快 D.資源潛力大皖南川藏線又稱“江南天路”,地處皖東南,位于東南丘陵與長江中下游平原的過渡地帶。該線東起寧國市西津街道,西至涇縣琴溪鎮,全程核心路段120km,最高點海拔為776m,是國內熱門的旅游廊道線路。如圖示意皖南川藏線位置。據此完成21~23題。21.皖南川藏線被稱為“江南天路”,主要是因為()A.沿線海拔較高,氣候高寒 B.地形復雜,建設難度較大 C.沿線風景優美,車流量大 D.野生動物出沒,環保嚴格22.皖南川藏線的關鍵優勢在于()A.奇特的高山峽谷景觀 B.獨特的人文景觀 C.優越的自駕游線路 D.交通通達度較高23.皖南川藏線沿線核心路段的地帶性植被()A.多革質葉片 B.夏綠冬枯 C.秋冬落葉 D.老莖生花芬迪灣位于加拿大新斯科舍省和新伯倫瑞克省之間,呈東北一西南走向,是世界上潮差最大的海灣。加拿大好望角海蝕柱位于芬迪灣附近,巨大的海浪把海岸上的巖石“雕琢”成一個個千姿百態的藝術品。圖甲示意芬迪灣地理位置,圖乙示意芬迪灣好望角某地海蝕柱與海蝕凹槽分布。據此完成24~25題。24.圖乙中a、b、c、d四座海蝕凹槽中()A.a形成最早 B.a形成較b早 C.b形成最晚 D.d形成較c早25.芬迪灣是世界上潮差最大的海灣,主要得益于()A.海灣地形獨特 B.河流含沙量小 C.灣口終年不凍 D.沿岸寒流流經二、非選擇題(共50分)26.(16分)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鹽風化作用是地球表面十分普遍的一種物理風化作用,鹽類物質被風、霧、海水等帶到巖石表面并進入巖石內部,在蒸發強烈的巖石表面附近因過飽和而結晶,從而形成形態各異的蜂窩石構造,被稱為“鹽風化穴”。在我國東南沿海地區和西北內陸地區存在許多鹽風化地貌。圖甲為鹽風化形成原理圖,圖乙為青島靈山島海邊白堊紀砂巖的蜂窩石構造,屬于一種典型的鹽風化穴。(1)根據材料,分析青島靈山島海邊蜂窩石的形成過程。(2)說明圖乙中的鹽風化穴在西北和東南兩側發育程度的差異及原因。(3)根據材料推測西北地區鹽風化作用最明顯的季節并簡述原因。27.(18分)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馬達加斯加位于非洲東南部,該國M地(如圖)為丘陵地形,年降水量約為900mm。在M地這片干燥的落葉林地上,過去農業生產以刀耕火種方式種植玉米為主,由于土壤貧瘠,單產很低。近年來,我國農業科技工作者扎根該地,推廣秸稈堆肥技術,實施蔬菜和水稻輪作。該地雨季生產的蔬菜外銷歐洲,干季生產水稻。這種蔬菜和水稻輪作技術有效緩解了馬達加斯加的貧困和饑荒。圖2陰影部分示意馬達加斯加M地氣旋雨季和傳統農事活動的月份分布。(1)甲、乙、丙代表了播種、休耕、收獲三種農事活動,請指出其對應關系。(2)簡析M地過去土壤貧瘠的原因。(3)推測我國農業科技工作者為改善M地水稻生產的自然條件所采取的措施。(4)分析蔬菜和水稻輪作能有效緩解馬達加斯加貧困和饑荒的原因。28.(16分)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洞里薩湖是東南亞最大的淡水湖和濕地生態系統,通過洞里薩河與湄公河相連通,該湖因其獨特的洪水漲落而聞名,在濕潤西南季風為主導的時期發揮著區域防洪功能。與洞里薩湖相連通的洞里薩河,是世界上唯一一條因季節不同而逆轉流向的河流。如圖示意洞里薩湖地理位置(圖1)和2001~2019年該湖水位變化(圖2)。(1)簡析洞里薩河河水出現逆轉流向的主要原因。推測2001~2019年洞里薩湖水位狀況的成因。(2)簡述2001~2019年洞里薩湖水位狀況產生的不利影響。

2022-2023學年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高二(下)期中地理試卷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選擇題(25題,每題2分,共50分)在過去的30年中,印尼首都雅加達下沉了近4米,近兩年北部市區甚至以每年25厘米的速度迅速沉降。2022年1月18日,印尼國會批準了《國家首都法草案》,確定將首都從雅加達遷往東加里曼丹省。讀圖(箭頭表示遷都方向),完成1~3題。1.推斷雅加達地面大幅度沉降的主要原因是()A.過度開采地下水 B.海平面上升 C.地殼持續下沉 D.地震導致塌陷【解答】解:受全球氣候變暖影響,兩極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但其上升的速度和上升的幅度相對較小,與“近兩年甚至每年25厘米的速度迅速沉降”相比。海平面上升幅度遠遠達不到,B錯誤。雅加達位于爪哇島附近,爪哇島位于印度洋板塊與亞歐板塊消亡邊界附近,受板塊擠壓抬升影響,地殼逐漸抬升,C錯誤。地震是短時間之內造成的重大地質災害,不會造成連續多年持續性的地面沉降,更多的是造成地面建筑受損,而非地面沉降,D錯誤。雅加達位于海島地區,雖然降水豐沛,但河流短小急促,地表缺乏有利的儲水條件;而人口密集,水資源短缺,過度開采地下水導致地表沉降,A正確。故選:A。2.東加里曼丹省被選為新首都所在地的有利條件是()①靠近印尼地理中心②基礎設施完善③生態環境良好④位于國際重要航線上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解答】解:由圖可知,印度尼西亞被稱為“千島之國”,國家島嶼眾多,東加里曼丹省從地理位置上看,位于印尼地理中心附近,①正確。印度尼西亞人口主要集中在爪哇島,東加里曼丹省其開發程度較弱,基礎設施較為落后,②錯誤。由于本區開發程度較低,受人類破響較少,生態環境較好,③正確。被稱為“海上生命線”的馬六甲海峽位于加里曼丹島的西側,并不靠近東加里曼丹省,④錯誤。故選:C。3.遷都后的雅加達()A.經濟中心地位下降 B.“城市病”得到緩解 C.海陸交通樞紐地位下降 D.城市內部空間結構趨于合理【解答】解:遷都之后的雅加達,不再是首都,城市的行政職能地位下降,可將城市的重點放在經濟等其他職能上,其經濟中心的地位會進一步得以鞏因,A錯誤。隨著將雅加達首都職能遷出,相關的政府職能部門將從雅加達分離出來,人口遷出增多,將大大緩解雅加達的“城市病”,B正確。遷都之后的雅加達,失去的是城市行政職能,對于其交通和經濟職能并無影響,C錯誤。城市內部空間結構是指城市中不同功能區的分布和組合,其影響因素包括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及生態環境綜合制約,失去首都職能后的雅加達對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的影響無從推斷,D錯。故選:B。硬巖隧道掘進機(TBM)是集光、機、電、傳感、信息技術于一體的復雜機械。90年代以來,我國TBM從無到有,并逐漸通過技術創新使得不同應用環境下的TBM技術領先世界。目前,我國TBM開始出口法國、意大利等發達國家。據此完成4~5題。4.我國TBM技術創新的動力主要源于()A.巨大的國內市場需求 B.完備的制造業產業鏈 C.發達的區域交通運輸 D.強大的區域協作能力【解答】解:我國地形多樣且地勢起伏大,90年代以來,高速公路、高速鐵路,地鐵等的快速發展,硬巖隧道掘進機(TBM)有著巨大的國內市場需求,A正確。完備的制造業產業鏈和強大的區域協作能力,對我國TBM技術創新有影響,但不是創新動力的主要來源,BD錯誤。發達的區域交通運輸與我國TBM技術創新的動力,沒什么關系,C錯誤。故選:A。5.我國TBM出口法國、意大利等發達國家,主要是因為我國TBM()①產量大②品種全③款式新④質量優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解答】解:不同國家對TBM的品種要求不同,②正確。我國TBM能出口到法國、意大利等發達國家,說明我國TBM的質量好,④正確。由于該機器是高新技術產業,因此產量大,款式新不是我國TBM出口法國、意大利等發達國家的主要原因,①③錯誤。故選:D。人類活動影響大氣環流的強度進而影響印度半島雨季降水量。1985年以來,由于印度半島人口增長,糧食需求增加,恒河平原的居民將種植單季(雨季)水稻大面積改為雙季(雨季、旱季)水稻。旱季水稻種植需要大量的灌溉。據此完成6~8題。6.水稻種植由單季改為雙季可能造成恒河平原()A.下滲增加 B.蒸發減少 C.入海徑流增多 D.水汽輸送增加【解答】解:以前恒河平原的居民在雨季種植單季稻,現改為雙季稻,即雨季種旱季也種,但是旱季水稻種植需要大量的恒河水灌溉農田,會導致下滲增加,A正確。旱季大量的灌溉,蒸發增多,B錯誤。旱季大量的灌溉,入海徑流會減少,C錯誤。大量的灌溉對水汽輸送影響不大,D錯誤。故選:A。7.與1985年以前相比,種植旱季水稻導致5月份恒河平原()A.升溫快、氣溫偏低 B.升溫慢、氣溫偏低 C.升溫快、氣溫偏高 D.升溫慢、氣溫偏高【解答】解:水的比熱容較大,與1985年以前相比,5月份氣溫正在回升,種植旱季水稻需要大量水灌溉農田,會導致恒河平原氣溫的回升變慢,較之前正常年份偏低,故B正確。故選:B。8.種植雙季水稻造成印度半島雨季降水量減少的主要原因是()A.印度低壓減弱,西南季風登陸推遲 B.印度低壓增強,西南季風登陸推遲 C.印度低壓減弱,西南季風登陸提前 D.印度低壓增強,西南季風登陸提前【解答】解:印度低壓減弱,西南季風登陸推遲,會導致印度半島雨季變短,可能造成降水量偏少,故A選項正確。印度低壓增強,會導致西南季風登陸提前,而不是推遲,故B選項錯誤。西南季風登陸提前,印度半島的雨季會變長,降水量增加,而不是減少,故C選項錯誤。印度低壓增強,西南季風登陸會提前,西南季風勢力增強,印度半島的雨季會變長,降水強度增大,降水量增加,而不是減少,故D選項錯誤。故選:A。地理學家通過研究不同時期雪線高度變化來推知地球環境變遷。如圖示意更新世晚期(距今1.15萬﹣7萬年)亞洲東部部分地區雪線高度(單位:m)分布。據此完成9~11題。9.更新世晚期,圖中N陰影區的地理景觀最可能是()A.草原 B.沙漠 C.冰川 D.森林【解答】解:雪線是指在氣候變化不大的若干年內,最熱月積雪區的下限,即年降雪量與年消融量相等的平衡線。根據圖中雪線高度分布等值線可知,N陰影區的雪線高度在0米以下,說明N地全部被冰雪覆蓋,因此更新世晚期,圖中N陰影區的地理景觀最可能是冰川,故C選項正確,ABD選項錯誤。故選:C。10.與M處相比,導致圖中P、Q兩處數值較高的主要因素分別為()A.氣溫、降水 B.降水、氣溫 C.降水、地形 D.地形、降水【解答】解:圖中P處位于日本,受海洋影響大,年平均氣溫較高,所以與M處相比,P處雪線高度較高;Q地距海較遠,降水比M處少,所以Q處的雪線高度高于M處,因此導致圖中P、Q兩處數值較高的主要因素分別為氣溫、降水。故選:A。11.更新世晚期以來,圖示區域()A.凍土面積增加 B.海平面下降 C.對流雨減少 D.林線上升【解答】解:更新世晚期以來,全球氣候逐漸變暖,導致凍土面積減少,故A選項錯誤。全球氣候逐漸變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故B選項錯誤。近地面氣溫升高,對流運動加強,對流雨增加,故C選項錯誤。林線是由于低溫等條件導致不能形成森林的界線。更新世晚期以來,氣溫升高,高海拔地區熱量增加,水熱條件得到改善,林線上升,故D選項正確。故選:D。露點是空氣因冷卻而達到飽和時的溫度,其數值越大,反映空氣中水汽含量較大。讀2022年3月4日8時(北京時間)亞洲局部地區500hpa等壓面上的等高線分布圖(單位:米)(圖1)和同時間海平面氣壓分布圖(單位:hPa)(圖2)。讀圖,完成12~14題。12.500hPa等壓面上甲點的風向()A.東北風 B.東南風 C.西北風 D.西南風【解答】解:由于槽線出現在低壓區域,所以甲北側為低壓系統,則水平氣壓梯度力指向東南方向;由于甲位于高空,最終風向與等壓線平行;該地位于北半球,地轉偏向力右偏,所以甲最終風向為西北風,故C正確,ABD錯誤。故選:C。13.天氣系統是立體的,地面至高空氣壓場呈聯動變化,據圖可推斷()A.5080米水平面上的氣壓總體上東北高西南低 B.高空槽線位置,有利于冷空氣南下 C.高空槽后氣流輻合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壓 D.高空槽前氣流輻合下沉,近地面易出現晴朗天氣【解答】解:根據500hpa等壓面上等高線分布圖可知,等壓面上等高線數值越高,其相同海拔氣壓值較高;故此圖西南部5640米等高線處的氣壓值要高于東北部5080米處的氣壓值,故5080米水平上的氣壓總體上西南高,東北低,A錯誤。從圖中可以看到高空槽線與近地面冷鋒位置形成聯動,高空槽線能夠推動近地面冷鋒,有利于冷空氣南下,B正確。高空槽后近地面受冷鋒過境后冷氣團影響,在冷空氣影響下近地面形成高壓,C錯誤。從圖中可看到高空槽前近地面位于冷鋒鋒后,此處易形成大風、陰雨天氣,非晴朗天氣,D錯誤。故選:B。14.推測此時乙地天氣狀況()A.能見度低 B.風和日麗 C.電閃雷鳴 D.大雪紛飛【解答】解:讀圖可知,乙地處于冷鋒鋒后,3月為北半球的春季,冷鋒過境后,其鋒后水氣含量較低,有可能引起了沙塵暴現象,空氣中凝結核增加,能見度較低,A正確。乙地出現沙塵暴等現象,不可能風和日麗,B錯誤。圖示乙地站點的溫度高于露點的溫度,故此時的天氣并未產生降水過程,水汽含量較低,不可能產生電閃雷鳴,CD錯誤。故選:A。山地植被垂直地帶性地域分異反映的是隨著海拔變化,水熱狀況不同而呈現的垂直變化現象,但由于受到某些原因影響,也有可能打亂垂直分布規律,從而出現異常。讀我國某山地植被垂直分布圖(如圖),完成15~17題。15.該山地基帶類型異常,最有可能是()A.氣溫異常 B.降水異常 C.物種入侵 D.人類活動【解答】解:圖示該山地的基帶是次生針闊混交林,最有可能是原來植被被破壞后才種植的次生林,所以該山地基帶類型異常,最有可能是人類活動,D正確。圖示信息不能展示出氣溫、降水的變化,且氣溫和降水的異常會導致整個地區的植被均出現異常,AB錯誤。讀圖可知基帶之上存在原生常綠闊葉林,說明該地區位于亞熱帶或者熱帶地區,生物入侵應該出現的是更適合在熱帶或亞熱帶地區生存的植被,而不是針闊混交林,C錯誤。故選:D。16.M處原有的自然植被已完全消失,其自然植被可能是()A.落葉闊葉林 B.常綠硬葉林 C.熱帶雨林 D.高山苔原【解答】解:根據圖示山地海拔及原生自然植被分布,原生常綠闊葉林與原生針葉林之間有可能有落葉闊葉林,A正確。原生常綠闊葉林與原生針葉林之間,不會出現熱帶氣候和地中海氣候對應的植被,BC錯誤。M處海拔較低,不會出現高山苔原,D錯誤。故選:A。17.該山地可能位于我國()A.新疆 B.山西 C.福建 D.河北【解答】解:讀圖可知基帶之上存在原生常綠闊葉林,說明該地區位于亞熱帶或者熱帶地區,結合選項可知吉林、山西、河北均位于溫帶地區,ABD錯誤。福建符合該山地原生植被的分布,C正確。故選:C。近年來,我國加大了對青藏高原石油資源的勘探范圍和力度,并于2021年在青藏高原勘探出具有很高開發價值的頁巖油。頁巖油是指以頁巖為主的頁巖層系中所含的石油資源,其中包括泥頁巖孔隙和裂縫中的石油,也包括泥頁巖層系中的致密碳酸巖或碎屑巖鄰層和夾層中的石油資源。據此完成18~20題。18.近年來我國加大了對青藏高原石油資源的勘探范圍和力度,主要是為了()A.填補高原能源開采空白 B.保障我國的能源安全 C.提高藏區的城市化水平 D.提高清潔能源的比重【解答】解:青藏高原能源豐富,如太陽能資源、地熱能資源,均有開采,石油資源開采完善高原能源開采方向,A錯誤。多種能源的開采有助于完善高原乃至我國能源供給,有利于保障我國的能源安全,B正確。能源開采有助于區域發展,包括提高藏區的城市化水平,但不是加大能源開采的主要原因,C錯誤。石油資源屬于傳統化石燃料,不屬于清潔能源,D錯誤。故選:B。19.我國在青藏高原石油資源勘探和開發中,首先面臨的主要困難是()A.油氣儲量不足 B.技術難度較高 C.大氣透明度低 D.交通運輸困難【解答】解:根據材料可知,在青藏高原勘探出具有很高開發價值的頁巖油,說明青藏高原油氣儲量較大,且我國具備一定的開采、勘探技術,AB錯誤。青藏高原海拔較高,大氣透明度高,C錯誤。高原地區,地勢較高,交通運輸不便,交通運輸成為首要面臨的主要問題,D正確。故選:D。20.與其他石油資源相比,頁巖油()A.開采成本低 B.流動性較好 C.自然投產快 D.資源潛力大【解答】解:與其他石油資源相比,頁巖油開采較為困難,技術要求較高,開采成本高,A錯誤。頁巖油流動性與其他石油產品相差不大,B錯誤。頁巖油需要進行提煉、加工,然后才能投入使用,自然投產并不快速,C錯誤。頁巖油在我國儲量巨大,具有很高的應用價值(燃料、化工等),反映出資源潛力巨大,D正確。故選:D。皖南川藏線又稱“江南天路”,地處皖東南,位于東南丘陵與長江中下游平原的過渡地帶。該線東起寧國市西津街道,西至涇縣琴溪鎮,全程核心路段120km,最高點海拔為776m,是國內熱門的旅游廊道線路。如圖示意皖南川藏線位置。據此完成21~23題。21.皖南川藏線被稱為“江南天路”,主要是因為()A.沿線海拔較高,氣候高寒 B.地形復雜,建設難度較大 C.沿線風景優美,車流量大 D.野生動物出沒,環保嚴格【解答】解:由材料可知,最高點海拔為776m,沿線海拔并不高,氣候是季風氣候,不是高原山地氣候,A錯誤。位于東南丘陵與長江中下游平原的過渡地帶,地形復雜,建設難度較大,故被稱為“江南天路”,B正確。沿線風景優美,車流量大與“江南天路”的成因無關,C錯誤。野生動物出沒,環保嚴格無法從材料獲知,且與“江南天路”的成因無關,D錯誤。故選:B。22.皖南川藏線的關鍵優勢在于()A.奇特的高山峽谷景觀 B.獨特的人文景觀 C.優越的自駕游線路 D.交通通達度較高【解答】解:皖南川藏線此處高山峽谷景觀較少,A錯誤。這里獨特的是自然景觀,B錯誤。根據材料“全程核心路段120km,最高點海拔為776m,是國內熱門的旅游廊道線路”可知,說明此線是優越的自駕游線路,C正確。皖南川藏線途經地區地形復雜,交會線路少,交通通達度并不高,D錯誤。故選:C。23.皖南川藏線沿線核心路段的地帶性植被()A.多革質葉片 B.夏綠冬枯 C.秋冬落葉 D.老莖生花【解答】解:皖南川藏線沿線核心路段的地帶性植被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其特征是多革質葉片、終年常綠,A正確,BC錯誤。老莖生花是熱帶雨林的特征,D錯誤。故選:A。芬迪灣位于加拿大新斯科舍省和新伯倫瑞克省之間,呈東北一西南走向,是世界上潮差最大的海灣。加拿大好望角海蝕柱位于芬迪灣附近,巨大的海浪把海岸上的巖石“雕琢”成一個個千姿百態的藝術品。圖甲示意芬迪灣地理位置,圖乙示意芬迪灣好望角某地海蝕柱與海蝕凹槽分布。據此完成24~25題。24.圖乙中a、b、c、d四座海蝕凹槽中()A.a形成最早 B.a形成較b早 C.b形成最晚 D.d形成較c早【解答】解:結合材料讀圖分析,海蝕凹槽是指基巖海岸下部的巖石在遭受海水侵蝕后形成的凹槽,越深入海洋的位置受海水侵蝕越強烈,因而形成形成海蝕凹槽的時間越早。由此可判斷圖中四座海蝕柱海蝕凹槽形成的時間先后為dcba,a形成最晚,A錯誤。綜上所述可知,a形成較b晚,B錯誤。綜上所述可知,d形成最早,C錯誤。綜上所述可知,d形成較c早,D正確。故選:D。25.芬迪灣是世界上潮差最大的海灣,主要得益于()A.海灣地形獨特 B.河流含沙量小 C.灣口終年不凍 D.沿岸寒流流經【解答】解:潮差大小受引潮力、地形和其他條件的影響,芬迪灣海灣地形獨特,使得一個潮汐周期內,潮差大,A正確。潮差大小受河流含沙量、結冰期、洋流影響小,不是造成大潮差的原因,BDC錯誤。故選:A。二、非選擇題(共50分)26.(16分)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鹽風化作用是地球表面十分普遍的一種物理風化作用,鹽類物質被風、霧、海水等帶到巖石表面并進入巖石內部,在蒸發強烈的巖石表面附近因過飽和而結晶,從而形成形態各異的蜂窩石構造,被稱為“鹽風化穴”。在我國東南沿海地區和西北內陸地區存在許多鹽風化地貌。圖甲為鹽風化形成原理圖,圖乙為青島靈山島海邊白堊紀砂巖的蜂窩石構造,屬于一種典型的鹽風化穴。(1)根據材料,分析青島靈山島海邊蜂窩石的形成過程。(2)說明圖乙中的鹽風化穴在西北和東南兩側發育程度的差異及原因。(3)根據材料推測西北地區鹽風化作用最明顯的季節并簡述原因。【解答】解:(1)由材料可知,鹽類物質被風、霧、海水等帶到巖石表面并進入巖石內部,在蒸發強烈的巖石表面附近因過飽和而結晶,從而形成形態各異的蜂窩石構造,青島靈山島海邊蜂窩石的形成過程結合青島靈山的地理位置,可知海水作用顯著,因海水或海霧攜帶鹽類物質沿巖石孔隙進入巖石;再結合圖甲可知,在降水少、蒸發強的巖石部位鹽類物質易累積引起過飽和而結晶;鹽晶不斷變大撐破孔隙周圍使巖石表面顆粒脫落而形成。(2)結合青島靈山島海邊蜂窩石位于東部沿海,受東南季風影響,東南側為夏季風(東南季風)迎風側,降水多,雨水淋鹽作用強,鹽分不易積累,鹽風化穴發育程度弱;西北側為夏季風(東南季風)背風側,降水少,蒸發強,鹽類物質易累積,鹽風化穴發育程度強;故鹽風化穴在西北和東南兩側發育程度的差異是西北側發育程度高,東南側發育程度低。(3)由材料可知,鹽類物質被風、霧、海水等帶到巖石表面并進入巖石內部,在蒸發強烈的巖石表面附近因過飽和而結晶,故西北地區鹽風化作用最明顯的季節應當是降水少,蒸發旺盛的時季節,西北夏季氣溫高,蒸發旺盛,鹽類物質易飽和結晶;晝夜溫差大,鹽晶體熱脹冷縮明顯,鹽風化作用強烈,所以西北地區鹽風化作用最明顯的季節是夏季。故答案為:(1)海水或海霧攜帶鹽類物質沿巖石孔隙進入巖石;在降水少、蒸發強的巖石部位鹽類物質易累積引起過飽和而結晶;鹽晶不斷變大撐破孔隙周圍使巖石表面顆粒脫落而形成。(2)差異:西北側發育程度高,東南側發育程度低。原因:西北側為夏季風背風側,降水少,蒸發強,鹽類物質易累積,鹽風化穴發育程度強;東南側為夏季風迎風側,降水多,雨水淋鹽作用強,鹽分不易積累,鹽風化穴發育程度弱。(3)夏季;西北夏季氣溫高,蒸發旺盛,鹽類物質易飽和結晶;晝夜溫差大,鹽晶體熱脹冷縮明顯,鹽風化作用強烈。27.(18分)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馬達加斯加位于非洲東南部,該國M地(如圖)為丘陵地形,年降水量約為900mm。在M地這片干燥的落葉林地上,過去農業生產以刀耕火種方式種植玉米為主,由于土壤貧瘠,單產很低。近年來,我國農業科技工作者扎根該地,推廣秸稈堆肥技術,實施蔬菜和水稻輪作。該地雨季生產的蔬菜外銷歐洲,干季生產水稻。這種蔬菜和水稻輪作技術有效緩解了馬達加斯加的貧困和饑荒。圖2陰影部分示意馬達加斯加M地氣旋雨季和傳統農事活動的月份分布。(1)甲、乙、丙代表了播種、休耕、收獲三種農事活動,請指出其對應關系。(2)簡析M地過去土壤貧瘠的原因。(3)推測我國農業科技工作者為改善M地水稻生產的自然條件所采取的措施。(4)分析蔬菜和水稻輪作能有效緩解馬達加斯加貧困和饑荒的原因。【解答】解:(1)結合材料過去農業生產刀耕火種,以及表格為傳統農業活動月份分布圖,可知,10、11月焚燒后,開始播種,之后休耕,收獲,故甲為休耕,乙為播種,丙為收獲。(2)土壤肥力受自然因素與人類活動的影響,故M地處丘陵,地形坡度大、土層薄;人類刀耕火種,破壞植被,加劇水土流失;根據地圖可知當地緯度是南緯18度,屬于熱帶地區,蒸發較大,因此地表比較干旱,土壤肥力較差;氣候干旱導致植被較少,因此枯枝落葉較少,土壤有機質含量低,所以土壤肥力低。(3)M地水稻種植的不利自然條件是降水的季節變化大,作物生長期水熱不一致,易受旱災影響;丘陵地區地勢起伏;土壤貧瘠;針對問題找出措施,加強農田水利設施的建設;丘陵區域修筑梯田,保持水土,增加種植面積;秸稈還田,增加土壤肥力;培育旱季水稻品種。(4)從材料可知,蔬菜種植可以緩解貧困問題,水稻種植可以緩解饑荒問題;’蔬菜種植經濟效益高,蔬菜銷往歐洲,增加馬達加斯加的經濟收入,緩解貧困問題;通過科技改良,種植水稻,水稻單產高,緩解饑荒問題。故答案為:(1)甲、乙、丙分別代表休耕、播種、收獲。(2)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